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滑足距小蠹虫道真菌的组成和变化(英文) 被引量:11
1
作者 杨群芳 叶华智 张敏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95-600,共6页
本文同时采用分离和电镜扫描技术研究了光滑足距小蠹Xylosandrus germanus(Blandford)不同发育阶段坑道和贮菌器内真菌种类的组成和变化。Ambrosiella hartigii是光滑足距小蠹扩散、蛀孔、越冬和体壁新硬化的成虫贮菌器内唯一分离到... 本文同时采用分离和电镜扫描技术研究了光滑足距小蠹Xylosandrus germanus(Blandford)不同发育阶段坑道和贮菌器内真菌种类的组成和变化。Ambrosiella hartigii是光滑足距小蠹扩散、蛀孔、越冬和体壁新硬化的成虫贮菌器内唯一分离到的真菌,而刚羽化的雌成虫贮菌器中没有分离到任何真菌种类,体壁新硬化的成虫贮菌器中真菌的分离频率最低。坑道内共分离到4种真菌:A.hartigii,Acremoniumkiliense和2种镰刀菌Fusarium spp.。从卵期到蛹期的坑道中,A.hartigii总是能被分离到,占分离物总数的百分率较高,达40 %~60 %;而在成虫期坑道中,A.kiliense和Fusarium sp.1被分离率较高,都为34.6 %。扫描电镜观察表明,A.hartigii为卵期到蛹期坑道中的优势种,而镰刀菌Fusarium spp.则是成虫期坑道中的优势种。这些结果均表明,Ambrosiella hartigii,Acremonium kiliense和2种镰刀菌Fusariumspp.是光滑足距小蠹的虫道真菌,而且这些真菌种类组成和优势种类是随着蠹虫的发育阶段而变化的。真菌种类的组成和变化可能与幼虫和成虫的营养需求以及虫道真菌的生长特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滑足距小蠹 虫道真菌 坑道 贮菌器 种类组成 优势种
下载PDF
大和锉小蠹成虫的形态特征和雌虫贮菌器的显微结构观察
2
作者 路浩 陈耀龙 +2 位作者 王帅 任利利 宗世祥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18-323,共6页
本文首次发现大和锉小蠹Scolytoplatypus mikado Blandford危害红花油茶Camellia chekiangoleosa Hu,明确了大和锉小蠹成虫形态特征及其雌虫贮菌器的显微结构,以及真菌孢子附着方式,为进一步研究其共生菌种类、虫菌共生机制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大和锉小蠹 形态特征 贮菌器 显微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