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种免疫抑制剂替换方案治疗肾移植术后“爬行肌酐”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
作者 倪晓洁 郑少玲 +5 位作者 杨亦荣 夏鹏 陈必成 吴存造 孙贤斌 蔡勇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8年第11期974-977,共4页
目的:观察3种免疫抑制剂替换方案治疗肾移植术后"爬行肌酐"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12月~2005年11月间53例术后出现"爬行肌酐"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按出现"爬行肌酐"后采用的替换治疗方案分... 目的:观察3种免疫抑制剂替换方案治疗肾移植术后"爬行肌酐"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12月~2005年11月间53例术后出现"爬行肌酐"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按出现"爬行肌酐"后采用的替换治疗方案分为FK506组(n=24)、MMF组(n=18)和SRL组(n=11),观察治疗前后的移植肾功能及血压、血糖、血脂等的变化,并比较随访12个月的情况。结果:FK506组治疗后移植肾功能较前明显好转,血肌酐下降明显(P<0.05),同时降低了血脂水平,减少降脂药物及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替换后的血糖升高不明显;MMF组治疗后可以延缓大部分病例的移植肾功能减退,降低血脂水平,减少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以及肝脏、骨髓毒性;SRL组治疗后亦可以延缓部分病例的移植肾功能恶化,但可引起或加重高脂血症及贫血。结论:对肾移植术后"爬行肌酐"患者采用的3种免疫抑制剂替换方案都可以有效地改善或稳定移植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爬行肌酐 钙调神经抑制剂 西罗莫司 霉酚酸酯
下载PDF
麦考酚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冯媛 李丹 李小青 《海南医学》 CAS 2018年第23期3280-3282,共3页
目的探讨吗替麦考酚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及其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西安市儿童医院我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5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9例,其中... 目的探讨吗替麦考酚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及其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西安市儿童医院我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5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羟氯喹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吗替麦考酚酯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6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CD3+T、CD4+T淋巴细胞水平分别为(50.4±6.2)%、(35.9±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6±5.6)%、(30.4±5.2)%,CD8+T淋巴细胞水平为(25.3±4.2)%,低于对照组的(29.7±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7.24%和24.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吗替麦考酚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可以有效调节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提高临床疗效,且具有较好的用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糖皮质激素 吗替麦考酚酯 免疫功能 疗效
下载PDF
Use of mycophenolate mofetil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被引量:6
3
作者 Terrence Tan Ian Craig Lawrance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13期1594-1599,共6页
AIM:To assess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mycophenolate mofetil(MMF)prospectively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patients intolerant or refractory to conventional medical therapy.METHODS:Crohn's disease(CD)or ul... AIM:To assess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mycophenolate mofetil(MMF)prospectively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patients intolerant or refractory to conventional medical therapy.METHODS:Crohn's disease(CD)or ulcerative colitis/ IBD unclassified(UC/IBDU)patients intolerant or refractory to conventional medical therapy received MMF(500-2000 mg bid).Clinical response was assessed by the Harvey Bradshaw index(HBI)or colitis activity index(CAI)after 2,6 and 12 mo of therapy,as were steroid usage and adverse effects.RESULTS:Fourteen patients(9 CD/5 UC/IBDU;8M/6F;mean age 50.4 years,range 28-67 years)were treated and prospectively assessed for their response to oral MMF.Of the 11 patients who were not in remission on commencing MMF,7/11(63.6%)achieved remission by 8 wk.All 3 patients in remission on commencing MMF maintained their remission.Ten patients were still on MMF at 6 mo with 9/14(64.3%)in remission,while of 12 patients followed for 12 mo,8 were in remission without dose escalation(66.7%).Three patients were withdrawn from the MMF due to drug intolerance.There were no serious adverse events attributed due to the medication.CONCLUSION:MMF demonstrated efficacy in the management of difficult IBD.MMF appeared safe,well tolerated and efficacious for both short and long-term therapy,without the need for dose escalation.Further evaluation of MMF comparing it to conventional immunosuppressants is requi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mycophenolatemofetil THERAPY Crohn's disease Ulcerative colitis
下载PDF
吗替麦考酚酯治疗坏疽性脓皮病1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江安 于建斌 +2 位作者 李昕 赵蕾 曹瑞祥 《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 2017年第3期324-327,共4页
患者男,60岁。右小腿疼痛性溃疡10年,双侧股骨头坏死8年。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增生,真皮浅层水肿和小血管增生,胶原纤维增生和纤维化,真皮内可见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组织细胞等炎细胞浸润,可见大量含铁血黄素沉积。诊断:(1)坏疽性脓皮... 患者男,60岁。右小腿疼痛性溃疡10年,双侧股骨头坏死8年。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增生,真皮浅层水肿和小血管增生,胶原纤维增生和纤维化,真皮内可见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组织细胞等炎细胞浸润,可见大量含铁血黄素沉积。诊断:(1)坏疽性脓皮病;(2)股骨头坏死。采用吗替麦考酚酯(1.0g,2次/d)和对症治疗,获得一定疗效。同时对吗替麦考酚酯治疗坏疽性脓皮病的相关文献进行复习回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疽性脓皮病 吗替麦考酚酯 治疗
下载PDF
吗替麦考酚酯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裘锦 《浙江临床医学》 2010年第7期707-709,共3页
目的探讨吗替麦考酚酯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6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采用吗替麦考酚酯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比治疗前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 目的探讨吗替麦考酚酯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6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采用吗替麦考酚酯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比治疗前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吗替麦考酚酯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疗效良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吗替麦考酚酯 利妥昔单抗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吗替麦考酚酯合成工艺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魏志波 《广东化工》 CAS 2010年第1期39-39,41,共2页
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文章对吗替麦考酚酯合成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以吗替麦考酚酸和吗啉醇为原料,考察了反应时间、配料比等对最终产物的影响。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8 h,吗替麦考酚酸和吗啉醇配料摩尔比为1∶1.2。经HPLC检测吗... 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文章对吗替麦考酚酯合成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以吗替麦考酚酸和吗啉醇为原料,考察了反应时间、配料比等对最终产物的影响。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8 h,吗替麦考酚酸和吗啉醇配料摩尔比为1∶1.2。经HPLC检测吗替麦考酚酯成品纯度高于99.5%,平均收率高于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替麦考酚酯 吗替麦考酚酸 吗啉醇 合成工艺
下载PDF
他克莫司与吗替麦考酚酯治疗Ⅲ~Ⅴ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
7
作者 郭智兰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20年第11期65-68,共4页
目的:探讨使用他克莫司与吗替麦考酚酯治疗Ⅲ~Ⅴ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疗效比较。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Ⅲ~Ⅴ型过敏性紫癜患儿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他克莫司组和吗替麦考酚酯组,每组36例。两组均实施相同常规治疗,其中他克莫司组口服他... 目的:探讨使用他克莫司与吗替麦考酚酯治疗Ⅲ~Ⅴ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疗效比较。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Ⅲ~Ⅴ型过敏性紫癜患儿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他克莫司组和吗替麦考酚酯组,每组36例。两组均实施相同常规治疗,其中他克莫司组口服他克莫司,并在治疗期间根据患儿血药浓度调整剂量;吗替麦考酚酯组口服吗替麦考酚酯,两组患儿均实施为期3个月的药物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治疗期间记录皮疹开始消失时间、关节症状缓解时间、消化道症状缓解时间、治疗前和治疗后尿红细胞、24 h尿蛋白、人血清白蛋白含量及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临床缓解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 05);治疗期间,两组患儿皮疹开始消失、关节症状缓解、消化道症状缓解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 05);治疗后,两组尿红细胞、24 h尿蛋白及人血清白蛋白含量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具有统计学差异(P <0. 05);治疗期间,他克莫司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吗替麦考酚酯组(P <0. 05)。结论:Ⅲ~Ⅴ型过敏性紫癜患儿分别使用他克莫司与吗替麦考酚酯治疗后疗效相当,他克莫司组患儿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儿童 他克莫司 吗替麦考酚酯 疗效
下载PDF
吗替麦考酚酯与泼尼松联合用药治疗小儿紫癜性肾炎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孔凡鑫 王恒珍 《临床医药实践》 2020年第2期96-99,共4页
目的:探讨吗替麦考酚酯与泼尼松联合治疗小儿紫癜性肾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8年1月收治的小儿紫癜性肾炎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环磷酰胺冲击联合泼尼松治疗,观察组行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泼... 目的:探讨吗替麦考酚酯与泼尼松联合治疗小儿紫癜性肾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8年1月收治的小儿紫癜性肾炎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环磷酰胺冲击联合泼尼松治疗,观察组行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泼尼松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88.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其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种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吗替麦考酚酯与泼尼松联合治疗小儿紫癜性肾炎,效果较好,可更好地改善患者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替麦考酚酯 泼尼松 小儿患者 紫癜性肾炎
下载PDF
肾小球系膜区微量IgM沉积在儿童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中的意义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志辉 夏团红 +6 位作者 段翠蓉 吴天慧 寻劢 银燕 丁云峰 张翼 张良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22-226,共5页
目的探讨肾小球系膜区微量Ig M沉积在儿童微小病变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中的意义。方法以临床诊断为PNS、病理诊断为微小病变(MCD)及肾组织微量Ig M沉积的106例患儿为研究组,无免疫复合物沉积的MCD型PNS患儿81例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肾小球系膜区微量Ig M沉积在儿童微小病变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中的意义。方法以临床诊断为PNS、病理诊断为微小病变(MCD)及肾组织微量Ig M沉积的106例患儿为研究组,无免疫复合物沉积的MCD型PNS患儿81例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特点、微量Ig M沉积对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疗效的影响。患儿均口服足量泼尼松治疗,对糖皮质激素耐药者或频复发者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结果研究组糖皮质激素耐药率高于对照组(27.2%vs 12.3%,P<0.05);研究组频复发率亦高于对照组(48.1%vs 10.4%,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中糖皮质激素耐药的病例联用吗替麦考酚酯(MMF)治疗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68%(13/19)、62%(8/1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频复发病例联用MMF治疗后复发频率均显著减少(P<0.05)。结论 MCD型PNS患儿肾脏的微量Ig M沉积可能是糖皮质激素耐药及频复发的重要因素;糖皮质激素耐药及频复发患儿联用MMF治疗可能是较好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微小病变 免疫球蛋白M 糖皮质激素 吗替麦考酚酯 儿童
原文传递
流化床悬浮包衣法制备吗替麦考酚酯缓释微丸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晶 陈婷 宋洪涛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1471-1476,共6页
目的:制备吗替麦考酚酯(MMF)缓释微丸。方法:用底喷式流化床悬浮包衣法对MMF丸芯进行包衣,以丙烯酸树脂水分散体为缓释包衣材料,考察了包衣增重、包衣材料比例、包衣液浓度等因素对药物释放的影响。结果:处方经考察确定为:包衣增重4.5%... 目的:制备吗替麦考酚酯(MMF)缓释微丸。方法:用底喷式流化床悬浮包衣法对MMF丸芯进行包衣,以丙烯酸树脂水分散体为缓释包衣材料,考察了包衣增重、包衣材料比例、包衣液浓度等因素对药物释放的影响。结果:处方经考察确定为:包衣增重4.5%,包衣液中Eudragit NE30D:Eudragit L30D-55=8∶1,滑石粉用量为包衣液处方中聚合物重量的100%,包衣液中聚合物浓度为10%,二甲基硅油用量为包衣液中聚合物重量的0.5%。结论:制得的MMF缓释微丸体外释放具有良好的缓释特性,符合一级释药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替麦考酚酯 流化床悬浮包衣 缓释微丸 丙烯酸树脂
原文传递
吗替麦考酚酯大鼠在体肠吸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婷 周欣 +3 位作者 张晶 刘志宏 胡雄伟 宋洪涛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458-1462,共5页
目的:研究吗替麦考酚酯(MMF)、麦考酚酸(MPA)在大鼠肠道的吸收特性。方法:采用大鼠在体肠吸收实验模型,考察不同药物浓度、不同肠段、不同pH对MMF、MPA肠吸收特性的影响。结果:MMF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的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0.01... 目的:研究吗替麦考酚酯(MMF)、麦考酚酸(MPA)在大鼠肠道的吸收特性。方法:采用大鼠在体肠吸收实验模型,考察不同药物浓度、不同肠段、不同pH对MMF、MPA肠吸收特性的影响。结果:MMF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的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0.0176,0.0219,0.0311,0.0333 h-1,统计结果显示,不同肠段间吸收有明显差异(P<0.05);在pH 5.4~7.4范围内,药物吸收不受pH影响;65,135,200,300μg·mL-1不同浓度MMF的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0.0964,0.1325,0.1655,0.1222h-1,而不同浓度MPA的吸收速率常数基本不变(P>0.05)。结论:MMF在整个肠段均有吸收,剂型设计时可考虑缓控释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抑制剂 吗替麦考酚酯 麦考酚酸 在体肠吸收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不同免疫抑制剂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梁国标 罗光恒 +8 位作者 宋珺 杨立 张立元 罗顺文 王显丁 解志远 吴科 李幼平 卢一平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545-548,共4页
目的 探讨不同免疫抑制剂对受损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在体外用细胞松弛素B可逆性地损害处于增殖期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株(HBZY-1细胞),然后将细胞分成5组:对照组,仅加入橄榄油10 μl;环孢素A(CsA)组,加入CsA 3μg/ml... 目的 探讨不同免疫抑制剂对受损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在体外用细胞松弛素B可逆性地损害处于增殖期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株(HBZY-1细胞),然后将细胞分成5组:对照组,仅加入橄榄油10 μl;环孢素A(CsA)组,加入CsA 3μg/ml(2.5 mmol/L);他克莫司(Tac)组,加入Tac 1μg/ml;吗替麦考酚酯(MMF)组,加入MMF 0.3μg/ml;西罗莫司(SRL)组,加入SRL10 ng/ml.在药物处理后6、12和24 h时,采用专业图像分析软件对各组不同时间点的系膜细胞进行形态观察、计数和增殖情况分析.结果 药物处理后,各组HBZY-1细胞的形态均有所恢复.处理后6 h时,除Tac组HBZY-1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外,其余各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2 h时,各组HBZY-1细胞数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4 h时,对照组和MMF组之间细胞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余各组的细胞数均显著增高,与对照组、MMF组以及与组内其他时点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尤以CsA组和Tac组的细胞数量增加最为显著,SRL组增加的幅度低于CsA组和Tac组(P<0.05).结论 CsA、Tac、SRL和MMF均可不同程度地减轻受损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的损伤和促进其恢复,但是其中CsA和Tac明显地促进了细胞的增殖,SRL促细胞增殖作用不明显,而MMF则几乎不引起系膜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素A 他克莫司 西罗莫司 吗替麦考酚酯 HBZY-1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 体外实验
原文传递
Real-time PCR法检测肾移植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基因表达 被引量:2
13
作者 钟旭丽 张相林 +2 位作者 赵莉 白波 邵宏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49-653,共5页
目的建立测定肾移植术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IMPDH)Ⅰ型和Ⅱ型基因表达水平的Real-time PCR方法,研究吗替麦考酚酯(MMF)药效个体差异。方法取肾移植后门诊复查患者外周血分离淋巴细胞,提取总RNA,进行Real-time PC... 目的建立测定肾移植术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IMPDH)Ⅰ型和Ⅱ型基因表达水平的Real-time PCR方法,研究吗替麦考酚酯(MMF)药效个体差异。方法取肾移植后门诊复查患者外周血分离淋巴细胞,提取总RNA,进行Real-time PCR反应,选用β-actin作为内参,靶基因的相对定量按公式得出:靶基因=2-(△△Ct),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吗替麦考酚酸(MPA)浓度。结果IMPDH表达个体间差异大(Ⅰ型0.118~3.313;Ⅱ型0.185~2.928),MPA对于个体IMPDH两种亚型的抑制程度不同,MPA的谷浓度>1.0mg·L-1时,IMPDHⅠ型和Ⅱ型的基因表达水平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本法实用性强,结果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肾移植患者服用MMF后的药效个体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定量PCR 吗替麦考酚酯 次黄嘌呤脱氢酶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