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DS患者反复输注血小板的输血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魏秀萍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5期153-157,共5页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反复输注血小板的输血效果,并分析影响血小板输注无效(PTR)的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潍坊市中医院收治的63例MDS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依据PTR判定标准[输血后24 h校正血小板增高指数...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反复输注血小板的输血效果,并分析影响血小板输注无效(PTR)的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潍坊市中医院收治的63例MDS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依据PTR判定标准[输血后24 h校正血小板增高指数值(CCI)≤4、血小板回升率(PPR)≤20%]评估入组对象输血效果,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MDS患者PTR的因素。结果:入组63例MDS患者中,34例(53.97%)输注有效,29例(46.03%)输注无效。有效组与无效组在血小板抗体阳性、发热、脾肿大、P-选择素、人抗凝血酶3抗体水平比较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病程、WHO分型、国际预后评分(IPSS-R)、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上述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均为影响MDS患者PTR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小板抗体阳性、P-选择素、人抗凝血酶3抗体升高均为影响MDS患者PTR的危险因素(OR=1.855、1.927、1.984,P<0.05)。结论:MDS患者反复输注血小板的输血效果不甚理想,PTR主要与血小板抗体阳性、P-选择素和人抗凝血酶3抗体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血小板输注无效 危险因素 血小板抗体
下载PDF
维奈托克联合阿扎胞苷治疗高危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黄天骄 刘松涛 +6 位作者 曾庆兰 周虹 王雪梅 尤春叶 安博 蒋博文 郭珩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78-182,共5页
目的 探究维奈托克联合阿扎胞苷治疗高危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19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56例高危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 目的 探究维奈托克联合阿扎胞苷治疗高危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19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56例高危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26例)。对照组采用阿扎胞苷化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维奈托克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及血清乳酸脱氢酶、β2微球蛋白、叶酸的水平。结果 研究组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乳酸脱氢酶、β2微球蛋白、叶酸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维奈托克联合阿扎胞苷化疗方案可提高高危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治疗效果,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维奈托克 阿扎胞苷
下载PDF
较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预后因素研究进展
3
作者 刘江楠 陈宝安 程坚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26-1630,共5页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异质性克隆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外周血细胞的减少,具有高风险向急性髓系白血病转化的特点。MDS患者的预期生存期差异很大,准确的预后评估尤为重要。目前,MDS患者通常根据临床预后评分...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异质性克隆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外周血细胞的减少,具有高风险向急性髓系白血病转化的特点。MDS患者的预期生存期差异很大,准确的预后评估尤为重要。目前,MDS患者通常根据临床预后评分系统分为较高危组(HR-MDS)和较低危组(LR-MDS),但这些评分系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LR-MDS患者占MDS患者的2/3,拥有较低的疾病进展风险和较好的预后,治疗上主要依赖红细胞生成刺激剂、免疫抑制剂和成分输血,但仍有部分LR-MDS患者预后较差,现有的预后评分系统尚不能对其进行精准预后评估。本文依据MDS的异质性,主要对现有评估依据以外的潜在影响疾病预后的因素进行综述,以期为LR-MDS患者的预后评估和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较低危 预后因素 基因突变
下载PDF
罗沙司他治疗难治性NSAA和低风险MDS相关贫血的疗效和安全性
4
作者 胡青林 万梓琪 +2 位作者 杨辰 陈苗 韩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19-1724,共6页
目的探讨罗沙司他治疗难治性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NSAA)和低风险MDS(LR-MDS)的整组及亚组疗效、亚组疗效差异、疗效预测因素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20年8月至2022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血液内科就诊的难治性NSAA和LR-MDS患者,所有患者在... 目的探讨罗沙司他治疗难治性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NSAA)和低风险MDS(LR-MDS)的整组及亚组疗效、亚组疗效差异、疗效预测因素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20年8月至2022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血液内科就诊的难治性NSAA和LR-MDS患者,所有患者在罗沙司他治疗前,都接受过一线的标准治疗,并包括至少3个月以上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患者均使用过罗沙司他2.5 mg/kg隔天1次,至少3个月,并随访至少8个月。分析患者临床特征、罗沙司他的疗效、疗效预测因素、不良反应、复发及疾病克隆演变情况。结果共纳入40例患者,包括24例难治性NSAA和16例LR-MDS。年龄18~81岁,中位年龄56岁,男性占40%。65%的患者有输血依赖。随访9~34个月,中位随访21个月,在第1、2、3、4、5、6个月及随访期末,分别有22.5%、25.0%、47.5%、55.0%、57.5%、60.0%和50.0%的患者达到血液学改善-红系反应(HI-E),未发现影响HI-E的因素。两组患者组间血红蛋白较基线变化在随访期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患者脱离输血依赖。22.5%患者报告了不良反应。28.5%患者在达到HI-E后复发,复发时间4~12个月,复发中位时间为7个月。在随访期末未观察到克隆演变。结论罗沙司他对传统疗法和rhEPO难治的NSAA或LR-MDS患者可能有效,不良反应轻微,复发率较低。难治性NSAA患者血红蛋白改善的程度可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沙司他 难治性 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低风险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下载PDF
补肾解毒化瘀法治疗较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真实世界研究
5
作者 刘健 李芮 +6 位作者 杨秀鹏 王洪志 许勇钢 陈卓 王德秀 肖海燕 唐旭东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9期145-151,共7页
目的 探索真实世界中较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应用补肾解毒化瘀法治疗的血常规指标、骨髓指标表现及疗效分析。方法 选择2017年9月-2022年9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血液科病房162例较高危MDS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一般资料、... 目的 探索真实世界中较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应用补肾解毒化瘀法治疗的血常规指标、骨髓指标表现及疗效分析。方法 选择2017年9月-2022年9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血液科病房162例较高危MDS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一般资料、血常规指标、骨髓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162例较高危MDS患者应用补肾解毒化瘀法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总体有效率为48.8%。当较高危MDS患者年龄<70岁、应用补肾解毒化瘀法联合化疗治疗时,更易获得疗效(P<0.05)。补肾解毒化瘀法治疗后,较高危MDS患者血小板(PL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无效组的PLT水平提高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有效组患者血红蛋白(HGB)水平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较高危MDS患者的骨髓粒系占比、巨核细胞数及淋巴细胞比例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结论 含砷中药复方为主的补肾解毒化瘀法治疗较高危MDS,能够提高患者的HGB含量、PLT水平,提高患者骨髓粒系占比、巨核细胞数及淋巴细胞比例,且对于降低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即去甲基化方面也发挥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世界 补肾解毒化瘀法 较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血常规 骨髓细胞形态学
下载PDF
去甲基化药物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6
作者 颜宗海 吴燕明 +2 位作者 丁刚 李承君 孙光宇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75-78,84,共5页
目的观察去甲基化药物(HMAs)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58例中高危M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25例患者采用阿扎胞苷或地西他滨行去甲基化治疗,对照组33例患者接受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并比较2... 目的观察去甲基化药物(HMAs)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58例中高危M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25例患者采用阿扎胞苷或地西他滨行去甲基化治疗,对照组33例患者接受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常规指标水平、生存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完全缓解率、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疾病进展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1年生存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75.7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生存质量(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MAs治疗对中高危MDS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对症支持治疗,不仅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而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基化药物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中高危 阿扎胞苷 地西他滨 生存质量
下载PDF
PD1抑制剂联合阿扎胞苷治疗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7
作者 姜婉晴 王珏 +6 位作者 卓丽霞 冯于 刘明君 张坤 孙慧莹 刘倩 刘学文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1189-1193,共5页
目的研究PD1抑制剂联合阿扎胞苷(AZA)对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3年2月于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MDS患者33例,随机分为研究组(16例)和对照组(17例)。研究组... 目的研究PD1抑制剂联合阿扎胞苷(AZA)对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3年2月于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MDS患者33例,随机分为研究组(16例)和对照组(17例)。研究组患者采用PD1抑制剂(信迪利单抗或派安普利单抗)联合AZA方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AZA方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1周期及两周期后总有效率(ORR)、1年及两年生存率、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输血依赖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1年生存率(87.5%,14/16)高于对照组(29.4%,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位PFS(26.0个月)明显长于对照组(18.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位OS为26.0个月,对照组为21.0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化疗后骨髓抑制发生率为50.0%(8/1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7.6%(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1抑制剂联合AZA方案未明显增加治疗相关不良反应,虽然未增加短期内缓解率,但使无进展生存期明显延长,可以作为MDS提高疗效的备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PD1抑制剂 去甲基化药物 有效率 不良反应
下载PDF
维奈克拉联合地西他滨或阿扎胞苷对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疗效的对比研究
8
作者 武少雄 党惠兵 +1 位作者 林晓媛 王波涛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11期2433-2435,2528,共4页
目的:比较维奈克拉(Venetoclax,VEN)分别联合阿扎胞苷(Azacitidine,AZA)与地西他滨(Decitabine,DAC)治疗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期间于本院进行诊治的12... 目的:比较维奈克拉(Venetoclax,VEN)分别联合阿扎胞苷(Azacitidine,AZA)与地西他滨(Decitabine,DAC)治疗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期间于本院进行诊治的128例高危M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VD组和VA组,各64例。两组患者均口服VEN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VD组联合静脉滴注DAC,VA组联合皮下注射AZA。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血生化指标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VA组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mission rate,ORR)明显高于VD组(P<0.05)。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的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血小板(Platelet count,PLT)、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水平以及生存质量评分均比治疗前明显升高,骨髓原始细胞比例(Non erythroid cell,NEC)均明显降低,且VA组的上述血生化指标明显高于VD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VEN联合DAC治疗相比,VEN联合AZA治疗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高危MDS患者的血生化指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奈克拉 地西他滨 阿扎胞苷 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疗效
下载PDF
青年男性下肢力线和髌股疼痛综合征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被引量:1
9
作者 韩冰 刘宏滨 +4 位作者 王和洪 赵汉青 赵日光 孙燚炎 张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11-1216,共6页
背景:目前有关髌股疼痛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尚不明确,为提高该病的治疗效果,危险因素的研究逐渐成为一个热点。目的:探讨青年男性跑步人群下肢力线和髌股疼痛综合征之间的关系。方法:于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选择同一个跑步人群中的男性受试... 背景:目前有关髌股疼痛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尚不明确,为提高该病的治疗效果,危险因素的研究逐渐成为一个热点。目的:探讨青年男性跑步人群下肢力线和髌股疼痛综合征之间的关系。方法:于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选择同一个跑步人群中的男性受试者70名,其中双膝痛者21名,单膝痛者29名,正常者20名。对所有受试者进行站立位双下肢全长X射线片检查,测量外侧远端股骨角、内侧近端胫骨角、关节间隙角、髋膝踝角、生理外翻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结论:①各组组内,左膝与右膝的各指标检测值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与正常组比较,单膝痛组、双膝痛组的外侧远端股骨角、内侧近端胫骨角、关节间隙角、髋膝踝角无明显变化(P>0.05),生理外翻角增大(P<0.05);③结果显示,生理外翻角的增大或许是髌股疼痛综合征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力线 髌股疼痛综合征 生理外翻角 危险因素 相关性研究
下载PDF
细胞遗传学联合流式细胞术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效果和危险分层及预后中的价值研究
10
作者 陈贱兰 谢陆华 +2 位作者 谢玉萍 辛小琴 卢沛林 《当代医学》 2024年第3期83-86,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遗传学联合流式细胞术在骨髓增生遗传综合征(MDS)患儿中的诊断效果、危险分层及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收治的97例疑似M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常规给予细胞遗传学和流式细胞术检查,并... 目的探讨细胞遗传学联合流式细胞术在骨髓增生遗传综合征(MDS)患儿中的诊断效果、危险分层及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收治的97例疑似M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常规给予细胞遗传学和流式细胞术检查,并以临床最终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细胞遗传学、流式细胞术在骨髓增生遗传综合征中的诊断效能;对患儿随访12个月,根据流式细胞术积分系统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评估,分析不同危险分层下患者的预后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细胞遗传学联合流式细胞术检查确诊65例,检查准确度为88.66%、灵敏度为89.71%、特异度为86.21%;细胞遗传学联合流式细胞术检查在MDS中检查准确度高于单一检查方法(P<0.05);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略高于单一细胞遗传学、流式细胞术检查,但其诊断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危患者总体生存时间长于中危和高危患者,且中危患者总体生存时间长于高危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MDS患者分层与患者总生存时间呈负相关(r<0,P<0.05)。结论细胞遗传学与流式细胞术用于MDS患者中均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且二者联合检测能提高诊断效能,利用流式细胞术积分系统能完成患者危险分层,与患者预后存在强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遗传学 流式细胞术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诊断效果 危险分层 预后
下载PDF
基于风险评估的责任制护理干预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
11
作者 陈盼乐 典雪珂 王水英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24年第3期119-122,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风险评估的责任制护理干预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7月本院收治的93例MD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n=48,给予基于风险评估的责任制护理干预)和对照组(n=... 目的:探讨基于风险评估的责任制护理干预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7月本院收治的93例MD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n=48,给予基于风险评估的责任制护理干预)和对照组(n=45,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估]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GQOLI-74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MDS患者中应用基于风险评估的责任制护理干预可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评估 责任制护理干预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危险分层与中医证候及其分子遗传学特点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媛 丁晓庆 +5 位作者 郭明 谌海燕 刘军霞 李玲 廖俊尧 廖婧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36-240,共5页
目的分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患者的危险分层与中医证候的关系,初步探究MDS中医证候与分子遗传学特点的关系。方法综合MDS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IPSS-R和IPSS-R-M)将72例MDS患者分为相对低危组和相对高... 目的分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患者的危险分层与中医证候的关系,初步探究MDS中医证候与分子遗传学特点的关系。方法综合MDS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IPSS-R和IPSS-R-M)将72例MDS患者分为相对低危组和相对高危组,检测患者外周血、肝肾功、骨髓细胞形态学、突变基因等指标,收集中医四诊进行辨证并计算证候积分,制定并填写《病例报告表》,整理数据,分析MDS危险分层和中医证候分型、证候积分、基因突变的关系。结果中医辨证为气血两虚证的患者相对低危组(67.5%)多于相对高危组(25%)(P<0.05),辨证为瘀血内阻证的患者相对高危组(56.25%)多于相对低危组(1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脾肾不足证相对低危组(17.5%)与相对高危组(18.75%)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对低危组与相对高危组均为气血两虚证证候积分最低,脾肾不足证证候积分稍高,瘀血内阻证证候积分最高。相对低危组的3个证型证候积分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脾肾不足证与气血两虚证、气血两虚证与瘀血内阻证证候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肾不足证与瘀血内阻证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高危组的3个证型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气血两虚证与瘀血内阻证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肾不足证与气血两虚证、脾肾不足证与瘀血内阻证积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就3个证型而言,无论哪种证型的证候积分,均是相对低危组较相对高危组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对高危组基因突变率高于相对低危组(P<0.05)。3个中医证型中,脾肾不足证所检出最多的基因为TET2(3例,30%),气血两虚证为SF3B1(8例,57.14%),瘀血内阻证为TET2(9例,45%)。在各个常见突变基因中,SF3B1检出率最高的证型是气血两虚证(8例,57.14%),且3个证型的检出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RSF2检出率最高的证型是瘀血内阻证(7例,35%),3个证型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常见突变基因在3个证型中的检出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DS危险分层与中医证候分型、中医证候积分、基因突变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危险分层 中医证候 分子遗传学
下载PDF
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3
作者 于奇宁 常新东 +1 位作者 刘先桃 孙莹 《疑难病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357-359,共3页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价值。方法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80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40例采用CAG(阿糖胞苷+阿柔比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方案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治...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价值。方法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80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40例采用CAG(阿糖胞苷+阿柔比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方案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治疗6个疗程后观察比较2组的近期疗效、生存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7.5%vs 55.0%,P<0.05),总体生存期、无病生存期均显著性长于对照组[分别为(32.50±21.64)月vs(24.07±15.23)月和(26.88±17.02)月vs(20.11±10.45)月,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1 d、3 d、7 d、14 d的VEGF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的主要不良反应为Ⅰ~Ⅱ级骨髓抑制、肺部感染,经处理患者可耐受。结论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高危 地西他滨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血清铁蛋白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危险度分层和预后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冰 陈毓华 +3 位作者 陈淑珍 骆休 严惟力 王秀芹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6年第6期610-612,626,共4页
目的 探讨血清铁蛋白水平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中危险度分层及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41例初诊MDS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者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量血清铁蛋白(SF),观察MDS患者SF水平及与国际预后评分系统(IPSS)的关... 目的 探讨血清铁蛋白水平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中危险度分层及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41例初诊MDS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者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量血清铁蛋白(SF),观察MDS患者SF水平及与国际预后评分系统(IPSS)的关系。对MDS患者进行随访,根据铁蛋白水平和IPSS评分的数值绘制ROC曲线,并将患者分组分为相对低危组(SF〈577ng/m L)和相对高危组(SF≥577ng/m L),比较两组间白血病转化率和生存时间。结果 MDS组患者铁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相对低危组与相对高危组之间铁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的39位患者中共12人转化为急性白血病,两组转化率分别为10.5%和45.5%,向白血病转化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8.5(4~46)个月和30.0(6~4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铁蛋白在MDS患者中高于正常水平,初诊未输血的患者存在铁过载,高危类型MDS患者的SF水平较高,SF水平与其不良预后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血清铁蛋白 危险度分组 生存时间
下载PDF
成人原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巢式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的建立及转化为白血病危险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马燕 陈波斌 +2 位作者 王小钦 许小平 林果为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38-1646,共9页
目的:建立成人原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巢式病例对照研究队列,对该队列中MDS患者的临床特点、WHO分型和转化为白血病危险因素进行研究,旨在进一步分析我国MDS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转化为白血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方法收集... 目的:建立成人原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巢式病例对照研究队列,对该队列中MDS患者的临床特点、WHO分型和转化为白血病危险因素进行研究,旨在进一步分析我国MDS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转化为白血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方法收集连续性样本,对上海市中美联合白血病协作组24家医院提供的病例进行细胞形态学、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细胞遗传学(包括染色体G显带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及骨髓病理检查,采用WHO标准进行诊断和分型,并进行严密随访。白血病转化累积风险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Log-rank时序检验用于MDS转化为白血病的单因素分析。用COX回归模型进行MDS转化为白血病的多因素分析。结果:经上述综合诊断方法,共有435例患者诊断为MDS。截至到随访终点,该队列全部患者中383例(88%)获得随访,52例失访(12%)。中位随访时间20.3(4.2-57.1)个月。该队列中共有41例转化为急性白血病(病例组),342例未转化为急性白血病(对照组)。该队列患者的中位发病年龄为58(18-90)岁,男女比例为1.33∶1。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多系病态(RCMD)病例所占比例最高(65.5%),而难治性贫血(RA)(2.3%)、环状铁幼粒细胞难治性贫血(RARS)(1.1%)和5q-综合征(0.5%)所占比例较低。染色体异常率为38.7%,以+8最多见,占所有病例的16.7%(71例)。41例MDS转化为白血病患者中位转化为白血病时间为4(1-25)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P=0.028)、性别(P=0.018)、白细胞计数(P=0.006)、中性粒细胞绝对值(P=0.029)、WHO分型(P=0.000)、骨髓原始细胞比例(P=0.000)、IPSS染色体危险分组(P=0.000)以及IPSS预后分组(P=0.000)共8个变量与MDS转化为白血病相关。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确定,年龄(P=0.002)、性别(P=0.000)、WHO分型(P=0.000)、IPSS染色体分组(P=0.045)和骨髓原始细胞比例(P=0.048)为MDS转化为白血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建立了我国435例成人原发MDS患者的研究队列,MDS患者的临床特点和WHO亚型分布均与西方国家存在不同。年龄、性别、WHO分型、IPSS染色体分组和骨髓原始细胞比例为本研究中MDS转化为白血病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WHO分型 白血病 危险因素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沙利度胺联合环孢素A及泼尼松治疗中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疗效及对Th17和Th22细胞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莉娟 张连生 +7 位作者 柴晔 曾鹏云 吴重阳 岳玲玲 陈红鹰 郝正栋 李亮亮 白俊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5年第2期55-60,共6页
目的应用沙利度胺联合环孢素A及泼尼松(TCP方案)治疗中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观察临床疗效,并探讨TCP方案对Th17、Th22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 2009年6月-2013年9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血液科收治的62例中低危MDS患者分为2组,A组(35例... 目的应用沙利度胺联合环孢素A及泼尼松(TCP方案)治疗中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观察临床疗效,并探讨TCP方案对Th17、Th22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 2009年6月-2013年9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血液科收治的62例中低危MDS患者分为2组,A组(35例)接受TCP方案,B组(27例)单用环孢素A,评估TCP方案治疗的有效性。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治疗前后Th17、Th22细胞表达水平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细胞因子IL-17、IL-22、IFN-γ、IL-10。结果 A组有效23例(65.71%),高于B组(44.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A组的23例和B组的13例进行了Th17和Th22细胞表达水平观察,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治疗前两组Th17和Th22细胞比例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Th17细胞在治疗后均减低(P<0.05),A组Th22细胞在治疗后减低(P<0.05),B组Th22细胞在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IL-17、IL-22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IL-17、IL-22水平也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IFN-γ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A组IL-10水平在治疗后升高(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3、4级血液学毒性。A组9例和B组4例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A组1例患者出现肾功能异常,所有肝、肾功能异常者经停药或对症治疗后均好转。结论 TCP方案是治疗MDS的有效组合方案,联合检测Th17和Th22将有助于指导免疫调节剂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沙利度胺 环孢素A 中低危 Th17细胞 TH22细胞
下载PDF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16
17
作者 么爽 谢红 +1 位作者 郭静 郑建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55-57,64,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INS)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本院接受治疗的326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50...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INS)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本院接受治疗的326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50岁、3年以上静脉曲张或免疫系统疾病、肢体活动受限、外科手术、骨折或软组织损伤、心血管疾病、行肾穿刺活检术、静脉留置管道、近3年血栓史、长期或大量应用激素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3年以上静脉曲张或免疫系统疾病、肢体活动受限、外科手术、骨折或软组织损伤、心血管疾病、行肾穿刺活检术、静脉留置管道、近3年血栓史、长期或大量应用激素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下肢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 护理对策
下载PDF
中医药分型论治对低危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患者外周血改善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宇 钱丽丽 +1 位作者 叶宝东 周郁鸿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641-642,共2页
[目的]观察中医药辨证论治对低危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患者的外周血象的影响。[方法]将低危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根据中医辩证分型论治联合西药,对照组单用西药。[结果]治疗组的总体有效率为7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62%... [目的]观察中医药辨证论治对低危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患者的外周血象的影响。[方法]将低危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根据中医辩证分型论治联合西药,对照组单用西药。[结果]治疗组的总体有效率为7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62%。且治疗组的红细胞、血红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危组患者在常规治疗中加用中医辨证分型论治,能明显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低危型 外周血 中医药 分型论治
下载PDF
沙利度胺联合三氧化二砷和维甲酸治疗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被引量:2
19
作者 万纯黔 王晓冬 +3 位作者 张晋林 王春森 甘茂周 祝彪 《华西医学》 CAS 2008年第5期1044-1045,共2页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三氧化二砷和维甲酸治疗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49例低危MDS患者均为难治性贫血(RA),分为两组,A组使用三氧化二砷和维甲酸,B组除该两种药物外还联合使用沙利度胺。比较两组的疗效,观...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三氧化二砷和维甲酸治疗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49例低危MDS患者均为难治性贫血(RA),分为两组,A组使用三氧化二砷和维甲酸,B组除该两种药物外还联合使用沙利度胺。比较两组的疗效,观察沙利度胺的副反应。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39.1%,缓解率为26.1%;B组总有效率为75.0%,缓解率为54.2%,两者均为显著差异(P<0.05)。A组血红蛋白(Hb)增加大于30 g/L的平均时间为135.9±23.7天,B组为93.8±33.5天,差异非常显著(P<0.005)。A组平均红细胞输注量为18.1±8.0单位,B组为10.6±7.0单位,差异也有显著性(P<0.005)。沙利度胺的主要不良反应是嗜睡、便秘和水肿。结论:沙利度胺联合三氧化二砷和维甲酸治疗低危MDS优于仅用三氧化二砷和维甲酸,且毒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低危 沙利度胺
下载PDF
较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并发感染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蔚 姚晖 +5 位作者 周瑛 胡慧菁 陆瑛 卫英 叶成林 姚永华 《中国临床医学》 2016年第3期350-353,共4页
目的:了解较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患者并发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9月入院治疗的53例较低危MD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3例较低危MDS患者中,38例发生感染(共59次),以肺部、泌... 目的:了解较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患者并发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9月入院治疗的53例较低危MD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3例较低危MDS患者中,38例发生感染(共59次),以肺部、泌尿系统感染居多(74.6%,44/59)。泌尿系统感染中,老年女性患者发生率高(82.4%,14/17)。病原菌检出率前3位分别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其中50%大肠埃希菌、14.3%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粪肠球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低。较低危MDS患者中血细胞减少伴多系发育异常(RCMD)、外周血细胞三系减少、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者感染发生率高(P<0.05)。结论:较低危MDS患者易并发感染,以肺部、泌尿系统感染居多。较低危MDS患者抗感染治疗需考虑临床分型、外周血计数、合并基础疾病等危险因素,建议结合病原学检测及细菌耐药检测结果选择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较低危 感染 细菌耐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