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yocardial Infarction: Perspectives on Cardiac Regeneration and Cardiac Remote Conditioning Interventions to Limit Cellular Injury
1
作者 John G. Kingma 《World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2020年第4期188-207,共20页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itiates a cascade of events including loss of protein homeostasis and chronic inflammation that affect overall cellular repair and senescence. This contributes to loss of cardiomyocytes a...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itiates a cascade of events including loss of protein homeostasis and chronic inflammation that affect overall cellular repair and senescence. This contributes to loss of cardiomyocytes and consequent formation of fibrotic scar. In certain vertebrate species, the heart can completely self-repair or regenerate after myocardial injury;however, this does not appear to be the case for humans. Despite this limitation, studies using novel non-pharmacologic interventions designed to protect against ischemic damage and to improve patient outcomes are ongoing. Remote ischemic conditioning stratagems are used to attenuate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n clinical and animal studies;endogenous protective factors that stimulate complex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s are deemed responsible. Some of these factors could conceivably act in concert with those involved in regulating cardiovascular regeneration. Numerous studies have focused on cardiac regenerative interventions using stem-cell based therapies and transplantation of cardiomyocyte (or other cell types) or biocompatible matrices. This review discusses recent progress of pre-clinical and clinical translational studies for cardiac regeneration. In addition, we submit that interventions using cellular adjunctive therapies combined with remote ischemic conditioning may prove to be of interest in the battle to find novel strategies for protection against cardiac inju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DIAC Injury CARDIAC Regener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remote ISCHEMIC CONDITIONING
下载PDF
Novel adjunctive treatments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被引量:10
2
作者 Michael Rahbek Schmidt Kasper Pryds Hans Erik Btker 《World Journal of Cardiology》 CAS 2014年第6期434-443,共10页
Myocardial infarction is a major cause of death and disability worldwide and myocardial infarct size is a major determinant of prognosis. Early and successful restoration of myocardial reperfusion following an ischemi... Myocardial infarction is a major cause of death and disability worldwide and myocardial infarct size is a major determinant of prognosis. Early and successful restoration of myocardial reperfusion following an ischemic event is the most effective strategy to reduce final infarct size and improve clinical outcome,but reperfusion may induce further myocardial damage itself. Development of adjunctive therapies to limit myocardial reperfusion injury beyond opening of the coronary artery gains increasing attention. A vast number of experimental studies have shown cardioprotective effects of ischemic and pharmacological conditioning,but despite decades of research,the translation into clinical effects has been challenging. Recently published clinical studies,however,prompt optimism as novel techniques allow for improved clinical applicability. Cyclosporine A,the GLP-1 analogue exenatide and rapid cooling by endovascular infusion of cold saline all reduce infarct size and may confer clinical benefit for patients admitted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s. Equally promising,three follow-up studies of the effect of remote ischemic conditioning(RIC) show clinical prognostic benefit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oronary surgery and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The discovery that RIC canbe performed noninvasively using a blood pressure cuff on the upper arm to induce brief episodes of limb ischemia and reperfusion has facilitated the translation of RIC into the clinical arena. This review focus on novel advances in adjunctive therapies in relation to acute and elective coronary proced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yocardial infarction Primary percutaneous intervention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remote ischemic conditioning CYCLOSPORINE Cooling EXENATIDE
下载PDF
A new cooperative approach for 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s to receive timely and effective percutaneous coronary reperfusion in China 被引量:7
3
作者 Jin-Chuan YAN Yang YAN +2 位作者 Cui-Ping WANG Liang-Jie XU Yi LIANG 《Journal of Geriatric Cardiology》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7期602-607,共6页
Background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is the most serious type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However, less than 30% of these patients have been treated effectively in China. Delayed treatment is a leading cause.... Background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is the most serious type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However, less than 30% of these patients have been treated effectively in China. Delayed treatment is a leading cause. This study aimed to evaluate a new regional cooperative model for improving the first medical contact-to-device time a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n AMI patients.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458 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 patients was performed.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in terms of before or after the model were implemented. First medical contact-to-device time (FMC2D), Door to device time (D2D), referral time, cardiac functions, mean cost, days of hospitalization, and 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 (MACE)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mean FMC2D time, D2D time and referral time of the mode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of the model group increased but the 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at 6 months after discharge. These re- sults also showed that mean costs and days of hospitalization were reduced. The MACE rate was reduced in the model group. Conclusions Thes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new model decreased the FMC2D time, which could improve the cardiac function and therapeutic effect of STEMI patients as well as decreased the financial burd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First medical contact regional cooperative rescue model
下载PDF
胸痛中心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建设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救治的影响
4
作者 李海洲 张琳 +1 位作者 王瑾 赵智琛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胸痛中心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建设对郑州地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救治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市中心医院胸痛中心2015年10月至2020年10月成立前、后收治的STEMI转诊患者,分别设为常规转诊组、区域协同转诊组,各90例。两... 目的:探讨胸痛中心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建设对郑州地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救治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市中心医院胸痛中心2015年10月至2020年10月成立前、后收治的STEMI转诊患者,分别设为常规转诊组、区域协同转诊组,各9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发病后总缺血时间、从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时间(S2FMC)、首次医疗接触到导丝通过时间(FMC2W),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区域协同转诊组患者的总缺血时间、S2FMC、FMC2W均短于常规转诊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区域协同转诊组患者院内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转诊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痛中心区域协同救治体系的建设,显著提高了STEMI转诊患者的临床救治效率,降低了院内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区域协同救治体系 胸痛中心
下载PDF
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救治效率及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妍 陈洪娇 +4 位作者 张娜 程鹏飞 朱雅迪 徐百超 张华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8-15,共8页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方法,探讨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效率及疾病预后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Ovid、Cochrane Library、CINAH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方法,探讨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效率及疾病预后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Ovid、Cochrane Library、CINAH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及维普网等数据库中关于区域协同救治体系运行前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效率及疾病预后的队列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1月。由两名研究人员分别对检索结果进行文献筛选及数据提取、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进行文献质量评价。使用Revman 5.4及Stata16.0进行数据分析,评估研究的异质性并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9篇文献,共包含研究对象51 953例,其中试验组26 110例,对照组25 84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区域协同救治运行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医院入门至球囊扩张(D-to-B)时间较运行前缩短[MD=-42.14,95%CI:(-61.54,-22.74)](P<0.001),不同地区研究间异质性较大(I2=99%>50%);2012年前区域协同救治的运行与D-to-B时间无关[MD=50.67,95%CI:(-103.35,2.00)](P=0.060);区域协同救治运行后直接PCI患者比例得到提高[OR:1.78,95%CI:(1.23,2.57)](P=0.002)、整体死亡率下降[OR:0.77,95%CI:(0.71,0.82)](P<0.001);区域协同救治运行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术后1个月[OR:0.40,95%CI:(0.25,0.64)]及6个月[OR:0.47,95%CI:(0.22,0.97)]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低于运行前(P<0.001;P=0.040),但随访12个月MACE发生率无明显差异[OR:0.61,95%CI:(0.32,1.16)](P=0.130)。结论 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可缩短急性D-to-B时间并提高直接PCI患者比例,改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短期预后,但对患者远期预后无明显影响。未来还需总结先进经验,促进各地区区域协同救治体系救护水平的均衡发展,加强社区居家心脏康复建设投入,降低冠心病患者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区域协同救治体系 胸痛中心 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预后
下载PDF
海南汉族和黎族人群PCSK9基因E670G多态性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性
6
作者 陈林 潘闽 +1 位作者 刘月丽 姚震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47-153,共7页
目的研究海南地区黎、汉族人群PCSK9基因E670G多态性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性,为不同种族人群心肌梗死的预防、治疗提供科学基础依据。方法选取海南地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10例(黎族104例,汉族106例)为实验组、健康人群223名(黎族110名,汉... 目的研究海南地区黎、汉族人群PCSK9基因E670G多态性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性,为不同种族人群心肌梗死的预防、治疗提供科学基础依据。方法选取海南地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10例(黎族104例,汉族106例)为实验组、健康人群223名(黎族110名,汉族113名)为对照组,测定两组研究对象血清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浓度,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linked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检测PCSK9基因E670G酶切位点多态性。结果心肌梗死组患者血压、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TG、TC、LDL-C浓度高于健康对照组,HDL-C浓度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梗死组患者PCSK9基因AG、GG基因型频率及G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黎族、汉族心肌梗死组患者AG、GG基因型频率、G等位基因频率均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黎族心肌梗死组患者GG基因型频率、G等位基因频率低于汉族心肌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黎族、汉族健康对照组GG基因型频率、G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梗死组中GG基因型患者的TG、TC、LDL-C浓度高于AA基因型;AG与AA、GG与AG基因型患者间TG、TC、HDL-C、LDL-C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AA基因型相比,G等位基因携带者有较高的TG、TC、LDL-C浓度趋势。结论海南地区黎、汉族人群PCSK9基因E670G多态性与急性心肌梗死及血脂浓度密切相关;海南地区黎、汉族人群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SK9基因E670G多态性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PCSK9基因E670G多态性 黎族 种族差异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后远程心肌MRI研究进展
7
作者 顿雨桐 康立清(审校)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24年第1期60-65,共6页
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易被忽视的远程心肌会发生炎性反应、微循环改变及反应性纤维化。心血管磁共振(CMR)成像能够提供多参数信息,是目前在体评估远程心肌病理生理学改变的最佳成像方法,有助于指导AMI病人的分层管理,对治疗和预后有重... 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易被忽视的远程心肌会发生炎性反应、微循环改变及反应性纤维化。心血管磁共振(CMR)成像能够提供多参数信息,是目前在体评估远程心肌病理生理学改变的最佳成像方法,有助于指导AMI病人的分层管理,对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意义。介绍心肌评价常用的CMR技术及原理,并就远程心肌的CMR表现及预后价值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磁共振 急性心肌梗死 远程心肌 T_(1)mapping T_(2)mapping 心肌应变
下载PDF
超声多模态成像对心肌梗死患者缺血节段识别及左心功能评估的作用
8
作者 刘建平 洪丹丹 +1 位作者 邱金梅 郑美端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4-18,共5页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2D-STI)及肺超声对不同类型心肌梗死(MI)缺血节段识别、左心功能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心内科MI患者93例,其中非ST抬高型心梗(NSTEMI)45例...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2D-STI)及肺超声对不同类型心肌梗死(MI)缺血节段识别、左心功能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心内科MI患者93例,其中非ST抬高型心梗(NSTEMI)45例、ST抬高型心梗(STEMI)48例。所有患者均在冠脉造影前24 h内行TTE、2D-STI及肺超声检查;TTE观察是否有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RWMA),并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容积指数(LAVI)、肺动脉收缩压(PASP)、二尖瓣血流E峰、二尖瓣环e'峰并计算E/e';2D-STI分析左室壁各节段心肌纵向峰值应变(LPS)、整体纵向峰值应变(GLPS);肺超声观察并计算肺B线积分;入院时急查B型钠肽(BNP)。比较TTE、2D-STI判断为缺血节段与冠脉造影结果的符合率;分析两组患者TTE参数、GLPS、肺B线积分及BNP间的相关性。结果NSTEMI组2D-STI缺血节段符合率较TTE升高(P<0.05);在NSTEMI组,LVEF与GLPS、肺B线积分、BNP呈弱相关性,而在STEMI组均呈较强的相关性;在两组患者中,GLPS、肺B线积分均与BNP呈较强的正相关关系,肺B线积分与E/e'、LAVI、PASP相关性较强。结论TTE联合2D-STI能提高NSTEMI患者缺血节段的识别率;联合肺超声能为MI患者左心功能及肺淤血程度的评估提供客观的影像学依据;对MI患者进行超声多模态成像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 二维斑点追踪显像 左心功能 肺超声
下载PDF
基于心电远程网络的区域协同急救模式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转运效率及近期预后的影响
9
作者 吴美花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41-344,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心电远程网络的区域协同急救模式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转运效率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应用基于心电远程网络的区域协同急救模式的STEMI患者临... 目的探讨基于心电远程网络的区域协同急救模式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转运效率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应用基于心电远程网络的区域协同急救模式的STEMI患者临床资料,将其纳入协同急救组;另回顾本院同期收治的43例实施常规急救措施的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纳入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转运效率以及近期预后。结果协同急救组首次医疗接触到进入手术室的时间、进入手术室到导管通畅时间和转运至急救车到进入手术室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协同急救组血管再通比例高于对照组,且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心电远程网络的区域协同急救模式可提高STEMI患者转运效率,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远程网络 区域协同急救模式 心血管事件 转运效率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下载PDF
STEMI患者行急诊PCI和肢体远隔缺血适应后血清SDF-1α变化及其与心室重构的关系
10
作者 蒋梦 邢玉龙 +1 位作者 陈鑫 王文彬 《心电与循环》 2024年第4期349-353,共5页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肢体远隔缺血适应(RIC)后血清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变化及其与心室重构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在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行急诊PC...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肢体远隔缺血适应(RIC)后血清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变化及其与心室重构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在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行急诊PCI的70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行PCI+RIC(RIC组)37例,仅行PCI(对照组)33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SDF-1α浓度、术后3 d及1年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及校正心肌梗死溶栓试验帧数(CTFC);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术后即刻血清SDF-1α浓度与术后1年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血清SDF-1α浓度均较术前明显增加,且RIC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IC组CTF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5)。RIC组术后3 d的LVEF高于对照组(P=0.038),但术后3 d的LVEDd、LVEDV、LVESV及术后1年LVEF、LVEDd、LVEDV、LVES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即刻血清SDF-1α浓度与术后1年LVEDd、LVEDV、LVESV均呈负相关(r=-0.338、-0.296、-0.314,均P<0.05)。结论 STEMI患者行PCI和RIC后血清SDF-1α浓度明显升高,且与心室重构改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远隔缺血适应 心室重构
下载PDF
不同疗程远程缺血后适应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术后疗效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丁思华 刘存勇 +3 位作者 王俢卫 滕亚娟 韩增雷 曹庆博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3年第6期719-723,共5页
目的探讨远程缺血后适应(RIPostC)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临床疗效,明确其合理的实施方案。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1年9月于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第一诊断为STEMI,并行急诊PCI... 目的探讨远程缺血后适应(RIPostC)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临床疗效,明确其合理的实施方案。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1年9月于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第一诊断为STEMI,并行急诊PCI术的患者341例,随机入对照组(87例)、即刻RIPostC组(90例)、短程RIPostC组(83例)、长程RIPostC组(81例)。观察各组患者术后30 d以及半年心血管死亡率、因心衰再住院率和再次心梗率;检测术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TNT)峰值,术后次日、1周、30 d以及半年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和组织抑制因子(TIMP)-1水平、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D)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长程RIPostC组术后半年心血管死亡率较对照组、即刻及短程RIPostC组降低(P<0.05);短程、长程RIPostC组术后30 d、半年因心衰再住院率较对照组、即刻RIPostC组降低(P<0.05),长程RIPostC组术后半年因心衰再住院率低于短程RIPostC组(P<0.05);四组患者术后CKMB、TNT峰值以及次日、1周NT-proBNP、LVEDD和LVEF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短程、长程RIPostC组较对照组、即刻RIPostC组在术后30 d、半年NT-proBNP、LVEDD降低,LVEF升高(P<0.05);长程RIPostC组较短程RIPostC组术后半年NT-proBNP、MMP-9、LVEDD降低,TIMP-1、LVEF升高(P<0.05)。结论给予STEMI患者RIPostC至术后30 d可改善患者心功能,减少因心衰再住院率,将疗程延长至半年可抑制心肌重构,降低心血管死亡率,进一步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缺血后适应 心肌梗死 心肌重构
下载PDF
远程肢体缺血预适应通过上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促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侧支循环形成 被引量:2
12
作者 梁家荣 唐良秋 +2 位作者 陈云宪 刘相应 陈宝峰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3年第2期238-241,共4页
目的探讨远程肢体缺血预适应(RLIP)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冠状动脉侧支循环(CCC)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0年9月于粤北人民医院就诊因错过再灌注时间... 目的探讨远程肢体缺血预适应(RLIP)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冠状动脉侧支循环(CCC)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0年9月于粤北人民医院就诊因错过再灌注时间窗择期行PCI的STEMI患者90例。随机分为缺血预适应组(n=45,行远程肢体缺血预适应)和对照组(n=45,术前不行远程缺血训练)。所有患者分别于入院时及PCI当日采集静脉血,通过ELISA方法定量血浆VEGF浓度。同时记录及计算两组患者PCI术中侧支循环发生率及级别水平(0~3级)。根据术中侧支循环级别重新分组,以侧支循环2~3级为侧支循环良好组,0~1级为侧支循环不良组,分别检测及统计侧支循环良好组及不良组的VEGF水平,探讨其与冠状动脉(冠脉)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结果术中发现缺血预适应组侧支循环良好的患者数量远多于对照组(19例vs.7例,P=0.016)。按侧支循环良好与否重新分组,测得两组(侧支循环良好组及侧支循环不良组)入院时VEGF浓度无明显差别[(142.42±22.24)pg/ml vs.(145.37±37.65)pg/ml,P=0.563],而手术当天测得侧支循环良好组血浆VEGF浓度较侧支循环不良组高[(236.26±28.78)pg/ml vs.(154.31±34.96)pg/ml,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远程肢体缺血预适应可促进STEMI择期PCI患者冠脉侧支循环的形成,其机制可能与远程肢体缺血预适应可上调VEGF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远程肢体缺血预适应 冠脉侧支循环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远程缺血预处理联合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13
作者 王凌 庄志川 +2 位作者 吴茵茵 杨金涛 柳丽丽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23期54-59,共6页
目的探讨远程缺血预处理(RIPC)联合经皮迷走神经刺激(tVNS)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STEMI患者132例,在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随机分为对照组、tVNS组和联合组(RIPC联合tVNS)。132例患者共9... 目的探讨远程缺血预处理(RIPC)联合经皮迷走神经刺激(tVNS)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STEMI患者132例,在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随机分为对照组、tVNS组和联合组(RIPC联合tVNS)。132例患者共9例患者被排除,最终对照组纳入42例,tVNS组40例,联合组41例。比较3组72 h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曲线下面积(AUC),再灌注后24 h内室性心律失常(VAs)情况。比较3组入院时及再灌注后24 h的白细胞介素-6(IL-6)、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和再灌注后7 d心脏彩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联合组72 h内CK-MB的AUC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VNS组及联合组再灌注后24 h内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再灌注后24 h的IL-6、HMGB1、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再灌注后7 d LVEF高于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VNS可显著降低STEMI患者行PCI治疗后VAs的发生率,但对再灌注炎症标志物水平、心肌梗死面积以及急性期左室收缩功能方面的改善效果不显著。tVNS联合RICP治疗在上述指标方面均能产生明显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远程缺血预处理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可穿戴设备在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彭希 石泽亚 +2 位作者 陈华丽 张艳 李利花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3869-3873,共5页
综述可穿戴设备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院前急救中的应用现状,包括心电监测、风险预测、紧急救护、呼救定位、信息交互等方面,并提出了可穿戴设备在院前急救中需要克服的挑战及发展方向,以期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急救效率,助力院前急救服务... 综述可穿戴设备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院前急救中的应用现状,包括心电监测、风险预测、紧急救护、呼救定位、信息交互等方面,并提出了可穿戴设备在院前急救中需要克服的挑战及发展方向,以期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急救效率,助力院前急救服务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可穿戴设备 院前急救 远程监测 风险预测 综述
下载PDF
区域诊疗中心STEMI患者院前就诊时间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曹岩 韩冰 +7 位作者 张娜 娄明 朱可 倪慧 杨柳 王涵 陈梓威 王培安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274-279,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影响区域诊疗中心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院前就诊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0年3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胸痛中心就诊的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的决策时间(患者自发病到决定就诊时间)和求诊时... 目的回顾性分析影响区域诊疗中心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院前就诊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0年3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胸痛中心就诊的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的决策时间(患者自发病到决定就诊时间)和求诊时间(自决定就诊至抵达徐州市中心医院急诊室就诊时间),对决策时间>6 h组和≤6 h组患者人口学信息、发病经过、既往病史等数据进行组间比较;对求诊时间>3 h组和≤3 h组患者就诊信息和医疗机构信息等资料进行组间比较。分别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纳入421例患者,其中决策时间>6 h的患者271例(64.4%),≤6 h的患者150例(35.6%),文化程度、月收入、工作状态、夜间发病、发病地点、是否对疾病知晓、就诊距离以及有无咨询全科医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夜间发病和就诊距离远是影响患者决策时间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求诊时间>3 h的患者261例(62.0%),≤3 h的患者160例(38.0%);来院途径、夜间发病、就诊距离、首诊医疗机构是否为区域诊疗单位成员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基层医院转诊和自行来院、夜间发病、就诊距离远和首诊医疗机构非区域诊疗单位成员是影响患者求诊时间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结论夜间发病和就诊距离远会延长STEMI患者决策时间,经基层医院转诊和自行来院、夜间发病、就诊距离远和首诊医疗机构非区域诊疗单位成员会延长STEMI患者求诊时间。提高患者及家属对STEMI的认识,充分发挥区域诊疗中心协同救治的作用,可提高STEMI患者救治效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区域诊疗中心 决策时间 求诊时间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尼可地尔联合远程缺血后适应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的心肌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中明 曾辉 +5 位作者 韩风杰 晋辉 刘静 杭晓阳 郑海军 王晓飞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3年第5期417-422,共6页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联合远程缺血后适应(RIPostC)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连续纳入2018年1月至2021年9月在新乡医学院附属焦作市人民医院心内科病...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联合远程缺血后适应(RIPostC)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连续纳入2018年1月至2021年9月在新乡医学院附属焦作市人民医院心内科病房接受PCI治疗的STEMI患者20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A组(52例):常规PCI;B组(52例):RIPostC+常规PCI;C组(52例):尼可地尔+常规PCI;D组(52例):RIPostC+尼可地尔+常规PCI。于PCI术前后检测心肌灌注、心律失常、炎症反应、血管内皮功能、心肌损伤及心功能指标;记录术后12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再发心肌梗死、再发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和心原性死亡)。结果(1)D组PCI术后即刻校正的TIMI血流帧数计数(CTFC)、术后24 h Curtis-Walker评分及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均低于A组,术后2 h ST段回落幅度高于A组(均为P<0.01);(2)PCI术后48 h,D组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丙二醛(MD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均低于A、B和C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一氧化氮(NO)水平均高于A、B和C组(均为P<0.001);B、C组的hs-CRP、IL-6、MDA和VEGF水平均低于A组,SOD和NO水平均高于A组(均为P<0.001);(3)PCI术后12 h和48 h,D组的高敏心肌肌钙蛋白I(hs-cTnI)水平均低于A、B和C组,B、C组的hs-cTnI水平均低于A组(均为P<0.001);(4)PCI术后1个月和12个月,D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均高于A、B和C组,B、C组的LVEF水平均高于A组(均为P<0.001);(5)PCI术后12个月内,4组患者的MACE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χ^(2)=4.396,P=0.22)。结论单纯尼可地尔或RIPostC在PCI中均具有改善心肌灌注、拮抗氧化应激、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保护心肌细胞和改善心功能等作用,尼可地尔联合RIPostC的心肌保护作用明显优于单纯尼可地尔或RIPostC,联用具有协同、叠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尼可地尔 远程缺血后适应 缺血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区域一体化心电诊断网络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救治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石家冲 兰江 +3 位作者 刘圆圆 辜强 何国强 曾瑞兵 《黑龙江医药》 CAS 2023年第4期806-809,共4页
目的:探讨区域一体化心电诊断网络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救治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20年6月在我院就诊且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STEMI患者200例,其中将2016年7月—2018年6月区域一体化心电诊断... 目的:探讨区域一体化心电诊断网络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救治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20年6月在我院就诊且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STEMI患者200例,其中将2016年7月—2018年6月区域一体化心电诊断网络建立前在我院就诊且PCI治疗的STEMI患者纳为对照组(n=90),行传统救治流程;将2018年7月—2020年6月区域一体化心电诊断网络建立后在我院就诊且行急诊PCI治疗的STEMI患者纳为研究组(n=110),行区域一体化心电诊断网络救治流程。观察两组的关键救治时间节点、救治效果、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时间(S-to-FMC)、首次医疗接触至首次心电图完成时间(FMC-to-ECG)、首次心电图完成时间至球囊扩张时间(ECG-to-B)、进医院大门至球囊扩张时间(D-to-B)均更短(P<0.05);研究组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总发生率更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更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更高;研究组的住院费用更低(P<0.05),住院时间更短(P<0.05)。结论:区域一体化心电诊断网络应用于STEMI救治,可缩短关键救治时间,改善心功能,降低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一体化 心电诊断网络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关键救治时间节点
下载PDF
远隔缺血后适应在心肌梗死中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关敏 罗超凡 +1 位作者 陈集雅 李阳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3年第10期869-873,共5页
再灌注是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治疗方法,能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长期预后,然而再灌注治疗也会导致心肌细胞损伤或坏死。远隔缺血后适应是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有效措施,能促进顿抑心肌恢复,对于心肌梗死患者心脏康复具有重要意义。相... 再灌注是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治疗方法,能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长期预后,然而再灌注治疗也会导致心肌细胞损伤或坏死。远隔缺血后适应是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有效措施,能促进顿抑心肌恢复,对于心肌梗死患者心脏康复具有重要意义。相关机制主要集中在抑制氧化应激、抗凋亡、减轻炎症反应及增加自噬,多种信号分子参与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隔缺血后适应 心肌梗死 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顿抑
下载PDF
区域胸痛中心标准化急救护理路径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效果 被引量:2
19
作者 胡蓉 吕艳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3年第17期2635-2639,共5页
目的探讨区域胸痛中心标准化急救护理路径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胸痛中心成立前(2020年8月—2021年1月)STEMI患者65例为对照组,应用传统临床护理路径护理,选取胸痛中心成立后(... 目的探讨区域胸痛中心标准化急救护理路径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胸痛中心成立前(2020年8月—2021年1月)STEMI患者65例为对照组,应用传统临床护理路径护理,选取胸痛中心成立后(2021年2—8月)急诊就诊的STEMI患者77例为观察组,应用标准化急救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救治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首次医疗接触至首份心电图时间(FMCtoECG)、替格瑞洛和阿司匹林服用时间、静脉通路完成时间、实验室检查、入门至球囊扩张时间(DtoB)、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EMI患者的DtoB的平均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STEMI患者实施标准化急救护理路径显著改善了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6个月内的关键临床指标,表明标准化急救护理路径的构建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胸痛中心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标准化急救护理路径 入门至球囊扩张时间 救治效果
下载PDF
医联体模式下胸痛中心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建设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和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袁杰林 梁艺 +3 位作者 张景昌 黄学成 韦炜 潘波 《内科》 2023年第6期513-517,共5页
目的观察医联体模式下胸痛中心(CPC)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对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患者的疗效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共纳入181例接受PPCI治疗的A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非120急救中心转运的患者为... 目的观察医联体模式下胸痛中心(CPC)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对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患者的疗效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共纳入181例接受PPCI治疗的A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非120急救中心转运的患者为对照组(n=139),医联体单位和120急救中心转运的患者为观察组(n=42)。比较两组患者CPC质控指标和近期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时间、发病至首份心电图时间、导管室激活时间、发病至(本院)医院大门时间、发病至球囊扩张时间、医院大门至球囊扩张(D2B)时间和治疗后3个月内心力衰竭发生率均短/低于对照组,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时间、D2B达标率均长/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住院死亡率、院内心力衰竭发生率、治疗后3个月内死亡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医联体模式下CPC区域协同救治体系的建立,可强化院前急救,缩短D2B时间,提升D2B达标率,提高对ASTEMI患者的救治能力和救治效率,降低治疗后3个月内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中心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区域协同救治 医联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