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HR和MHR联合检测与STEMI患者院内心衰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晴 李冬 +2 位作者 宋肖倩 吕晶 李敬 《西部医学》 2023年第7期1063-1067,共5页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NHR)和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联合检测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住院期间并发心衰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STEMI患者274例。根据...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NHR)和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联合检测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住院期间并发心衰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STEMI患者274例。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发生心力衰竭分为心力衰竭组(n=98)和非心力衰竭组(n=176)。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别于入院后即刻及24 h后,测定血细胞计数、随机血糖(GLU)、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TnI)、血脂、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可溶性肿瘤因子2抑制剂(sST2)。计算NHR、MHR。入院后24 h及出院前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体重、GLU、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及基础疾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心力衰竭组年龄、血细胞计数、入院时GRACE评分、发病到首次就诊时间高于非心力衰竭组,高密度脂蛋白(HDL)低于非心力衰竭组(P<0.01)。入院后及入院后24 h,心力衰竭组NHR、MHR、TnI、CK-MB高于非心力衰竭组,且入院后与入院后24 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两组NT-proBNP、sST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24 h,心力衰竭组NT-proBNP、sST2高于非心力衰竭组(P<0.01)。入院后24 h,两组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力衰竭组出院前LVEF低于非心力衰竭组,且出院前LVEF低于入院后24 h(P<0.01)。KillipⅣ级组患者,NHR、MHR、TnI、CK-MB、NT-proBNP、sST2高于KillipⅡ级组及KillipⅢ级组,KillipⅢ级组高于KillipⅡ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STEMI患者NHR、MHR与LVEF之间呈负相关(r=-0.696,P=0.001;r=-0.71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后24 h,NHR、MHR、NT-proBNP、sST2及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STEMI患者,住院期间并发心衰的危险性增加。ROC结果显示,入院后24 h,NHR、MHR联合检测曲线下面积为0.765,对STEMI住院期间并发心衰预测价值更大。结论 NHR、MHR联合检测与STEMI住院期间并发心衰具有相关性,对预后有预测价值,有助于对STEMI住院期间并发心衰的高危患者进行识别和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中性粒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 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
下载PDF
缺血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梗死面积、CK、MDA及SOD的影响 被引量:17
2
作者 袁志柳 刘兴德 +3 位作者 陈保林 黄达梅 高秀蓉 焦桂萍 《微循环学杂志》 2006年第2期27-28,31,共3页
目的:探讨在体条件下,心肌缺血后处理(IPTC)是否具有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SD大鼠心肌I/R模型,观察IPTC和缺血预处理(IPC)对心肌梗死面积(IS)的影响,检测磷酸肌酸激酶(CK)、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 目的:探讨在体条件下,心肌缺血后处理(IPTC)是否具有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SD大鼠心肌I/R模型,观察IPTC和缺血预处理(IPC)对心肌梗死面积(IS)的影响,检测磷酸肌酸激酶(CK)、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研究IPTC对I/R心肌MDA、SOD的影响。结果:IPTC和IPC大鼠IS明显降低(P<0.01),血清中CK、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SOD含量明显升高(P<0.01),两组间IS、CK、MDA、SOD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IPC一样,IPTC能有效降低I/R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其机制可能与减少自由基损伤和抗氧化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面积 缺血再灌注 缺血后处理 大鼠心肌 心肌缺血事件 SOD MDA 心肌保护作用 I/R损伤 再灌注心律失常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塞急性期预后专家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范逢曦 张海 +9 位作者 卢轶郎 张士儒 李详生 吴燕萍 李茹香 张水旺 刘卓敏 李运乾 田芳 陈涛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9-16,共8页
本项研究是在建立急性心肌梗塞(AMI)病历数据库基础上统计分析、参考文献资料,吸收专家经验,提炼与AMI急性期预后较为密切的指标。而后用模糊集方法提出了危机度的概念,确定了各指标组间的关系及其权值。同时结合总结AMI临床诊治的过程... 本项研究是在建立急性心肌梗塞(AMI)病历数据库基础上统计分析、参考文献资料,吸收专家经验,提炼与AMI急性期预后较为密切的指标。而后用模糊集方法提出了危机度的概念,确定了各指标组间的关系及其权值。同时结合总结AMI临床诊治的过程和经验,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指导,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模糊集与数理逻辑相结合的方法,构造出了一个以发病五天以内临床资料预估急性期(8)病情的专家系统。符合率及验证符合率均达90%以上。文中讨论了本项研究的方法、特点和实用价值。该系统不但可以早期及时预估AMI病情的严重程度,还可以帮助医生寻找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施以恰当的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家系统 急性 心肌梗塞 预后
下载PDF
腺苷A_1受体激动剂对兔血一氧化氮水平及急性心肌梗塞范围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李小鹰 郑华光 +2 位作者 刘玲玲 田亚平 王承斌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SCD 1996年第4期313-316,共4页
为了解腺苷A1受体激动剂RPIA对血一氧化氮(NO)水平及急性心肌梗塞范围的影响,2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四组:Ⅰ,前降支缺血60min,再灌注90min;Ⅱ,缺血前15min给予RPIA(0.3mg/kg)iv,... 为了解腺苷A1受体激动剂RPIA对血一氧化氮(NO)水平及急性心肌梗塞范围的影响,2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四组:Ⅰ,前降支缺血60min,再灌注90min;Ⅱ,缺血前15min给予RPIA(0.3mg/kg)iv,余同Ⅰ组;Ⅲ,两次缺血10min,间隔10min然后缺血60min,再灌注90min;Ⅳ,缺血前15min给予选择性腺苷A1受体拮抗剂DPCPX(1.0mg/kg)iv余同Ⅲ组。分别测定缺血再灌注期血NO水平、心率、平均血压及dp/dt,实验结束经TTC染色测定心肌梗塞范围。结果显示,RPIAiv后血NO水平迅速上升达基础值二倍,并在整个缺血期持续高于对照组,同时伴有心率(26.3%)和平均血压(17.3%)的下降,dp/dt测值各组无明显差异。心肌梗塞范围,Ⅰ.23.1±9.4%,Ⅱ.12.1±2.2%,Ⅲ.11.4±3.0%,Ⅳ.21.4±7.8%。结论:缺血预适应(IPC)减少急性心肌梗塞范围,腺苷A1受体激动剂可以达到IPC效果,而该受体阻滞可以取消IPC效果;血NO水平的升高有可能是RPIA引起IPC效应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腺苷A1 受体激动剂 一氧化氮
下载PDF
曲美他嗪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6
5
作者 毕莹 刘新林 +4 位作者 刘小伟 刘军翔 高博文 周欣 赵季红 《武警医学》 CAS 2017年第10期988-991,共4页
目的观察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曲美他嗪(trimetazidine,TMZ)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PCI)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I/R)的保护作用。方法 266例初发ST段抬高型急性前... 目的观察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曲美他嗪(trimetazidine,TMZ)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PCI)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I/R)的保护作用。方法 266例初发ST段抬高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曲美他嗪组(132例)和对照组(134例)。曲美他嗪组于确诊急性心肌梗死后即刻给予负荷剂量曲美他嗪(60 mg),术后继续应用曲美他嗪(20 mg,3/d)3个月。记录两组患者PCI术中TIMI血流分级和TIMI心肌组织灌注分级(TIMI myocardial perfusiongrade,TMPG)。术后24 h分别测定两组患者血清肌钙蛋白I(c 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在PCI术前及术后1、3个月分别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射血分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曲美他嗪组PCI术中血流达到TIMI-3级和TMPG-3级例数较多,术后24 h心肌酶TNI[(17.04±1.71)ng/ml vs(14.39±1.42)ng/ml,P=0.001]、CKMB[(90.32±9.26)U/L vs(82.55±8.04)U/L,P=0.001]较显著降低。PCI术后3个月,曲美他嗪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明显优于对照组[(54.81±3.27)%比(52.26±2.55)%,P=0.001]。结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应用曲美他嗪能降低PCI术中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长期应用曲美他嗪能够改善远期心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美他嗪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再灌注治疗 缺血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急性期ST段抬高形态与近期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4
6
作者 高玉琪 李志睴 +2 位作者 丁明学 吴宏超 李公信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6-158,共3页
目的研究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AMI)患者急性期心电图ST段抬高形态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根据入院时心电图V3导联ST段抬高的不同形态将62例首次住院的AAMI患者分为3组:A组(ST段呈弓背向下抬高)18例,B组(ST段呈斜坡状抬高)27例,C组(ST段呈... 目的研究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AMI)患者急性期心电图ST段抬高形态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根据入院时心电图V3导联ST段抬高的不同形态将62例首次住院的AAMI患者分为3组:A组(ST段呈弓背向下抬高)18例,B组(ST段呈斜坡状抬高)27例,C组(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17例。测定3组患者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PK)峰值、左室射血分数(LEVF),记录住院4周内严重并发症(包括恶性心律失常、左心功能不全和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以及住院4周内的死亡率。结果3组患者血清CPK峰均值分别为2014.4、4486.8和5826.9IU/L,A组CPK峰均值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5和P<0.01),B组CPK峰均值显著低于C组(P<0.05);而3组患者LEVF分别为62.1%、48.6%和38.7%,A组LEVF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和P<0.01),B组LEVF显著高于C组(P<0.05)。A组住院4周内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和4周内死亡率明显低于B组和C组(P<0.05),而B组和C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AMI早期V3导联ST段抬高的不同形态可以反映心肌缺血性损伤的严重程度,入院时心电图V3导联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对AAMI患者的近期预后可产生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心电描记术 预后 急性病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经肱动脉与经股动脉路径进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吴铿 游琼 +4 位作者 郑锡锋 李腾 叶少强 莫海亮 黄瑞娜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4年第2期106-110,共5页
目的评估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CS)患者经肱动脉与股动脉路径进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TBA-IABP与TFA-IABP)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在广东医学... 目的评估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CS)患者经肱动脉与股动脉路径进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TBA-IABP与TFA-IABP)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在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行TBA-IABP及TFA-IABP治疗的AMI合并CS患者95例,将患者随机分为TBA-IABP组(46例)和TFAIABP组(49例)。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临床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与TFA-IABP组相比,TBAIABP组IABP开始工作至CS缓解时间、总住院时间、穿刺点压迫时间均降低[(44±10.6)h比(65±12.5)h;(154±26.6)h比(236±34.2)h;(3±1.6)min比(25±10.2)min,P均<0.05];TBA-IABP组迷走神经反射、血肿和假性动脉瘤发生率也较TFA-IABP组低(2%比10%;2%比8%;0比4%,P均<0.05);相应TBA-IABP组CS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TFA-IABP组(87%比73%,P=0.047)。TBA-IABP组有2例出现轻度远端肢体血运欠佳,但经解痉镇痛症状缓解。结论对AMI合并CS患者,TBA-IABP的血管并发症发生少,且CS抢救成功率高,其机制可能与TBAIABP有利于局部压迫止血、无体位限制(患者可半坐卧位)、患者痛苦小和心理压力轻(减少交感神经张力)有关,作为可选择的血管路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肱动脉 股动脉 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下载PDF
超声微泡辅助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徐琢 冯毅 +8 位作者 童嘉毅 李金鹆 马根山 沈成兴 祁春梅 苏亚民 张晓黎 杨芳 张宇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8年第3期192-194,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微泡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移植治疗猪急性心肌梗死(AMI)改善心功能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4只3~4月龄小型家猪,抽取骨髓,分离、培养、标记BMMSCs,球囊封堵猪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建立AMI模型,分为... 目的:探讨超声微泡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移植治疗猪急性心肌梗死(AMI)改善心功能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4只3~4月龄小型家猪,抽取骨髓,分离、培养、标记BMMSCs,球囊封堵猪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建立AMI模型,分为实验组(超声微泡作用下移植干细胞,n=8)和对照组(无超声微泡作用,n=6),7d后向LAD梗死处输注自体BMMSCs移植治疗。在移植前1d和移植后6周分别行64层螺旋CT心脏扫描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心功能改善更为明显,梗死区毛细血管数(16.37±3.20 vs 59.50±1.87,P〈0.05)、普鲁士蓝染色阳性细胞数(71.63±14.09 vs 540.67±9.48,P〈0.05)、结蛋白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细胞数(31.88±4.16 vs 519.00±2.28,P〈0.05)均明显增加。结论:超声微泡增效自体BMMSCs移植治疗AMI,能更有效地改善心肌梗死后的心功能,促进血管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微泡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干细胞移植 急性心肌梗死 动物模型
下载PDF
老年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无复流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13
9
作者 孙宁卫 张运 李曼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无复流的危险因素。方法:我院2010-2013年入院的700例老年STEMI患者按照术后有无出现无复流现象(TIMI≤Ⅲ级者为无复流者)分出无复流组(190例,占27.14%)与复流组(51... 目的:探讨老年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无复流的危险因素。方法:我院2010-2013年入院的700例老年STEMI患者按照术后有无出现无复流现象(TIMI≤Ⅲ级者为无复流者)分出无复流组(190例,占27.14%)与复流组(510例,占72.86%)。收集两组临床资料、PCI与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进行分析对比。结果:与复流组比较,无复流组的TIMI 0-1级者(61.17%比82.11%),冠脉侧支血流分级0级者(64.12%比74.21%),PCI前血栓评分5分者(58.83%比80.00%)显著增多;入院收缩压[(111.2±24.6)mmHg比(101.7±25.9)mmHg]显著降低,P均<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收缩压<101mmHg,PCI前侧支血流0级者,PCI前血栓评分5分为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无复流的危险因素(OR=1.006~4.398,P<0.05或<0.01)。结论:对于老年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无复流危险因素者应采取相应防治措施,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气囊 冠状动脉 无复流现象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0
作者 陈文 朱继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7期3323-3327,共5页
心血管疾病(CVD)严重危害公众健康,因此,研究具有CVD预测价值的标志物具有重要意义。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是近年发现的重要的CVD标志物。研究发现,NGAL直接参与CVD的发病,且可独立预测急性心肌梗死(AMI)和心力衰竭(... 心血管疾病(CVD)严重危害公众健康,因此,研究具有CVD预测价值的标志物具有重要意义。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是近年发现的重要的CVD标志物。研究发现,NGAL直接参与CVD的发病,且可独立预测急性心肌梗死(AMI)和心力衰竭(HF)的预后。本文分别对NGAL与冠心病(CHD)、AMI、HF的新近研究进行归纳和分析,发现NGAL在评估CVD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测CVD的预后方面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冠心病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下载PDF
温阳活血解毒方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Th/Tregs水平影响及疗效评价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静 余锋 +3 位作者 信梦雪 洪永敦 刘南 赵静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2期180-183,共4页
目的:客观评价温阳活血解毒方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Th/Tregs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合格受试对象8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患者均予西医常规治疗和/或再灌注治疗。治疗组... 目的:客观评价温阳活血解毒方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Th/Tregs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合格受试对象8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患者均予西医常规治疗和/或再灌注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温阳解毒活血方,疗程14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西雅图心绞痛评分及中医症状评分,外周血IL-17、IL-35等指标变化,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尤其在躯体活动受限程度(PL)、治疗满意程度(TS)、疾病认知程度(DS)、心绞痛稳定状态(AS)方面改善明显(P<0.05或P<0.01)。其中治疗组在TS及DS、AS方面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症状改善程度及中医疗效评价优于对照组(P<0.05)。各组治疗前血中IL-17、IL-35、cTnI及EF值比较,治疗组、对照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IL-35及EF水平均较治疗前提高,两组cTnI及BNP均较前下降,但IL-17改善不明显。治疗组治疗后IL-35及BNP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现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温阳解毒活血方能改善AMI患者临床症状及心绞痛发作情况,其机理可能与干预Th/Tregs进而调节免疫-炎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阳活血解毒 中医药 冠心病 急性心肌梗死 Th/Tregs IL-17 IL-35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与心肌梗死发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赖玉琼 熊华峰 +2 位作者 胡晖 崔金环 刘晓松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1999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的插入/ 缺失(insertion/deletion,I/D) 多态性与心肌梗死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 扩增技术检测63 例心肌梗死患者及112 例健康对照...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的插入/ 缺失(insertion/deletion,I/D) 多态性与心肌梗死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 扩增技术检测63 例心肌梗死患者及112 例健康对照者的ACE基因I/D多态性。结果 位于ACE基因第16 内含子的I/D多态性经PCR技术扩增后可分为三种基因型:纯合子缺失型(DD) ,纯合子插入型( Ⅱ),杂合子插入/ 缺失型(ID)。63 例心肌梗死患者DD型26 例(41% ),ID型24 例(38% ),Ⅱ型13 例(21%) ,D等位基因频率为60% 。112 例对照者则分别为25 例(22% ),50 例(45 %) ,37 例(33% ) 及45% 。DD型及D 等位基因在心肌梗死组中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P 值分别为0-008 1 及0-004 9)。心肌梗死患者DD型与非DD型在年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Apo- Al、Apo- B、吸烟以及所伴发的糖尿病、高血压等方面的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但在甘油三酯及吸烟两项,表现出DD 型的心梗患者较非DD 型者有减低的趋势。结论 ACE基因的插入/ 缺失多态性与国人心肌梗死发病相关,D等位基因及DD基因型可能为心肌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基因多态性 心肌梗死
下载PDF
人脐血单个核细胞静脉移植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对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组织内环境及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袁春菊 艾旗 +1 位作者 邓柳霞 余国龙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85-792,共8页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compound Danshen dripping pills,CDDP)和人脐血单个核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 mononuclear cells,HUCBMCs)静脉移植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对家兔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心肌组织...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compound Danshen dripping pills,CDDP)和人脐血单个核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 mononuclear cells,HUCBMCs)静脉移植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对家兔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心肌组织炎症反应、心肌细胞凋亡、氧化应激指标及心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联合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可能的保护机制。方法:对健康家兔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备AMI模型。建模成功者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对照组:术后24h生理盐水0.5mL耳缘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mL/d灌胃;CDDP组:术后24h经耳缘静脉注入生理盐水0.5 mL,CDDP 270 mg/d溶入生理盐水5 mL灌胃;单纯移植组:术后24 h经耳缘静脉注入含3×107绿色荧光蛋白(green luorescent protein,GFP)标记人脐血单个核细胞生理盐水0.5 mL,生理盐水5 mL/d灌胃;联合治疗组:术后24 h经耳缘静脉注入含3×107GFP标记人脐血单个核细胞的生理盐水0.5 mL,CDDP 270 mg/d溶入生理盐水5mL灌胃。每组随机5只家兔分别于移植术后1周、4周超声心动图检测家兔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e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及左室短轴缩短率(let ventricular fractional shorting,LVFS);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光镜观察心肌病理变化并在光镜下进行白细胞计数。氮蓝四唑(nitrotetrazolium blue chloride,NBT)法测定心肌组织浆液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心肌组织浆液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根据荧光显微镜检测到的GFP阳性细胞进行移植细胞计数。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CDDP组、单纯移植组、联合治疗组术后1周、4周心功能指标LVFS及LVEF改善(均P<0.05),其中联合治疗组心功能改善优于单纯移植组、CDDP组(均P<0.05),而后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与对照组比较,CDDP组、单纯移植组、联合治疗组术后1周、4周心肌组织白细胞计数及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均显著减低(均P<0.05),且联合治疗组均显著低于单纯移植组、CDDP组(均P<0.05),而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与对照组比较,CDDP组、单纯移植组、联合治疗组术后4周心肌组织MDA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5),SOD活性显著增高(均P<0.05),且联合治疗组均优于单纯移植组、CDDP组(均P<0.05),而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联合治疗组、单纯移植组术后4周均可见GFP阳性细胞散在分布于梗死周边区域,且联合治疗组细胞计数多于单纯移植组(P<0.05)。结论:HUCBMCs静脉移植联合CDDP治疗AMI,可提高移植细胞在心肌组织内存活率,拮抗心肌细胞凋亡,并进一步改善心功能。其机制可能与联合治疗减低心肌组织局部炎症反应及拮抗氧化应激作用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丹参滴丸 人脐血单个核细胞 心肌梗死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
下载PDF
用酶峰时间聚类分析法判断急性心肌梗塞再灌注 被引量:2
14
作者 孟庆义 沈洪 《河北医学》 CAS 1999年第5期9-11,共3页
目的:为解决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中再灌注与未再灌注者酶峰重叠问题;方法:将多种血清酶达峰时间用模糊数学的方法(等混合聚类分析)进行综合分类;结果:将28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区分为再灌注与未灌注组,与临床情况基本符合;结... 目的:为解决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中再灌注与未再灌注者酶峰重叠问题;方法:将多种血清酶达峰时间用模糊数学的方法(等混合聚类分析)进行综合分类;结果:将28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区分为再灌注与未灌注组,与临床情况基本符合;结论:用酶峰时间聚类分析法判断急性心肌梗塞再灌注,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聚类分析 酶峰重叠 溶栓治疗
下载PDF
肌钙蛋白Ⅰ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在血栓抽吸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与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傅庆萍 施亚明 +3 位作者 吴春阳 王斌 施国富 宗永忠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788-790,共3页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肌钙蛋白I(cTnI)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影响。方法根据是否行血栓抽吸治疗,10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血栓抽吸组51例和直接支架组55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TnI和NT-proBNP变化情...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肌钙蛋白I(cTnI)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影响。方法根据是否行血栓抽吸治疗,10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血栓抽吸组51例和直接支架组55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TnI和NT-proBNP变化情况,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并发症和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血栓抽吸组的cTnI峰值时间[(10.2±2.9)h]比直接支架组cTnI峰值时间[(18.3±3.6)h]提前(P<0.05);血栓抽吸组cTnI峰值[(21.9±8.8)ng/mL]比直接支架组cTnI峰值[(40.3±11.8)ng/mL]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NT-proBNP水平均增高,血栓抽吸组术后第1天检测的NT-proBNP水平[(7 084.6±735.2)pg/mL)]比直接支架组低[(14 109.7±849.1)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接支架组术发生慢血流5例,血栓抽吸组无慢血流或无血流现象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半年,直接支架组4例发生心力衰竭,血栓抽吸组1例发生心力衰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抽吸可以降低介入治疗中慢血流或无血流现象的发生,cTnI和NT-proBNP动态检测可以为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钙蛋白I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血栓抽吸 支架 急性心肌梗死
下载PDF
右胸导联V_(4R)和V_(5R)对由右冠脉近段阻塞引起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霞 Sophia Zhou +2 位作者 邱慷 郭芳 沈卫峰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6年第3期172-174,共3页
目的与右冠脉阻塞关联的ST段抬高型右室心肌梗死,住院期死亡率高。本研究假设是:右胸导联(V4R和V5R导联)有助于发现ST段抬高型右室心肌梗死。1342例患者记录12导联加右胸导联心电图。结果右冠脉近段阻塞者,V4R和V5R导联常见有ST段抬高,... 目的与右冠脉阻塞关联的ST段抬高型右室心肌梗死,住院期死亡率高。本研究假设是:右胸导联(V4R和V5R导联)有助于发现ST段抬高型右室心肌梗死。1342例患者记录12导联加右胸导联心电图。结果右冠脉近段阻塞者,V4R和V5R导联常见有ST段抬高,同时伴有Ⅰ,aVL,V5和V6导联ST段压低;常规12导联心电图通常不能发现ST段抬高。结论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提高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的敏感性,常规12导联附加右胸导联是一项简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胸导联 右冠脉阻塞 ST段抬高 心肌梗死
下载PDF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亚东 冯莉莉 +4 位作者 王海晶 齐茗 马利军 屈晓威 王丽萍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515-519,共5页
目的探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延... 目的探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确诊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320例,根据是否合并AMI分为CHD组(n=200)和AMI组(n=120)。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表观健康者200名为对照组(healthy control,HC)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技术检测受试者R92H、V279F、A379V基因SNP;采用Logisitic回归分析分析CHD患者Lp-PLA2基因SNP与AMI的相关性。结果AMI组与HC组、CHD组R92H位点基因型RH+HH均存在统计学意义(χ^(2)=21.909,P=0.000;χ^(2)=12.613,P=0.000);AMI组与HC组、CHD组R92H位点等位基因H均存在统计学意义(χ^(2)=17.906,P=0.000;χ^(2)=8.837,P=0.003)。调整年龄、性别、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血脂等危险因素后,R92H位点RH+HH基因型和H等位基因使CHD患者AMI风险增加(OR=2.651,95%CI:1.498~4.597,P=0.001;OR=2.055,95%CI:1.618~4.207,P=0.001)。结论Lp-PLA2基因R92H位点突变或与AMI的风险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心肌梗死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下载PDF
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预处理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朱宗成 惠杰 +4 位作者 沈振亚 盛晓东 周建龙 范韬 金骁琦 《心脏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22-27,共6页
目的:探讨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孵育预处理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为干细胞移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培养及鉴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提取细胞数及浓度固定的初级培养液中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分为两组:对照组(... 目的:探讨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孵育预处理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为干细胞移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培养及鉴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提取细胞数及浓度固定的初级培养液中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分为两组:对照组(不进行预处理)及3个浓度(0.05μg/ml、0.1μg/ml、0.15μg/ml)的ESM-1预处理组。每组设4个复孔,每孔均处理60 min。收集每孔中的条件培养液,检测预处理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碱性磷酸酶(ALP)的影响。结果:ESM-1孵育预处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其存活率明显增加,而凋亡率显著下降,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能力随着ESM-1预处理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升高,凋亡率却呈相反的下降趋势。ESM-1预处理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VEGF、ALP的水平明显升高,且随着ESM-I浓度的增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VEGF、ALP的水平也相应增加。ESM-1孵育预处理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形态一致,生长及分化速度加快。结论:ESM-1孵育预处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不仅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及降低其凋亡,而且可增加VEGF、ALP的分泌。ESM-1通过活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提高细胞本身的潜能,继而提高其存活、增殖的能力,为临床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提供了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心肌梗死 小鼠
下载PDF
10年间急性心肌梗死近期死亡率分析——附48例尸检病理报告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冬梅 佟铭 +2 位作者 唐丽 宋福林 韩雅玲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1999年第1期20-23,共4页
本文分析我院10 年间住院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死亡率为13 % ,约80% 发生在发病7 d 内,头3d 死亡率为46% 。再梗死患者死亡多在7 d 内,梗死面积越大,并发症及心律失常越多,生存期越短。并发急性胃粘膜病... 本文分析我院10 年间住院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死亡率为13 % ,约80% 发生在发病7 d 内,头3d 死亡率为46% 。再梗死患者死亡多在7 d 内,梗死面积越大,并发症及心律失常越多,生存期越短。并发急性胃粘膜病变可提示预后不良。在AMI的稳定期和恢复期尚不能排除猝死的可能性。尸检提示AMI死亡的患者多为3 支以上的血管病变。其狭窄为Ⅲ~Ⅳ级,心脏破裂发生率较高(18 %) ,临床诊断率4-6% ,多发生在头7 d 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近期死亡率 病理解剖
下载PDF
冠状动脉前降支心肌桥致急性心肌梗死一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郭丽珠 葛兴 卢长林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3年第1期64-65,共2页
患者男性,47岁。主因“间断胸痛12d”入院。患者入院前12d,于夜间睡眠中突发胸痛,位于心前区,手掌大小范围,无放射痛,持续不缓解。5h后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负荷剂量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口服,并予“尿激酶... 患者男性,47岁。主因“间断胸痛12d”入院。患者入院前12d,于夜间睡眠中突发胸痛,位于心前区,手掌大小范围,无放射痛,持续不缓解。5h后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负荷剂量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口服,并予“尿激酶150万U”溶栓。此后,患者于日常体力活动时仍间断出现胸痛,位于心前区,手掌大小范围,无放射痛,每次持续1~15min不等,含服硝酸甘油可以迅速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桥 急性心肌梗死 室壁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