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vestigation on the photo-induced de-oxygenation process of myoglobin in aqueous solution by use of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被引量:2
1
作者 MA JunYan ZHENG XueFang +3 位作者 TANG Qian MA Jing GAO DaBin HU JiHan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2008年第5期414-419,共6页
A photo-induced de-oxygenation process of myoglobin (Mb) in aqueous solution was investigated by use of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The spectra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declining gradually after ... A photo-induced de-oxygenation process of myoglobin (Mb) in aqueous solution was investigated by use of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The spectra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declining gradually after each scan,and the decay of fluorescence intensity being significant in each scan,which is assigned to the release of oxygen from the opening of the heme-pockets induced by illumination. More illumination will cause more release of oxygen; if the temperature of an Mb solution is increased when it is illuminated,the rate of de-oxygenation will be higher. It was found that ligand-oxygen in Fe-porphyrin could be removed from Mb by nitrogen.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oxy-Mb and other different gases can be tested by the method of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In addition,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can be employed to probe the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Fe-porphyrin and tryptophan or tyrosine in Mb molecu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myoglobin photo-induced de-oxygenation
原文传递
荧光光谱法研究肌红蛋白活性中心铁卟啉与铜离子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冯玉英 杨辉 +2 位作者 顾晓天 姜慧君 陆天虹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32-534,共3页
首次应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肌红蛋白 (FePP Mb)的活性中心铁卟啉与铜离子的相互作用 ,结果表明在水溶液中肌红蛋白中的铁可被铜离子取代 ,形成铜卟啉化合物 (CuPP Mb) ,并且随着体系中铜离子量的增加 ,其相互作用增强。本课题从蛋白质的... 首次应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肌红蛋白 (FePP Mb)的活性中心铁卟啉与铜离子的相互作用 ,结果表明在水溶液中肌红蛋白中的铁可被铜离子取代 ,形成铜卟啉化合物 (CuPP Mb) ,并且随着体系中铜离子量的增加 ,其相互作用增强。本课题从蛋白质的角度研究了金属离子同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现象并探讨了作用机理 ,可以为进一步研究有害重金属在人体内作用及毒害机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同时 ,本文采用的荧光光谱法与常规的UV和CD法相比有较高的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光谱 肌红蛋白 铁卟啉 铜离子 相互作用 重金属 毒害机理
下载PDF
肌红蛋白的同步荧光光谱 被引量:29
3
作者 剑菊 杜江燕 +2 位作者 冯玉英 杨秀娟 陆天虹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19-221,共3页
首次对肌红蛋白的同步荧光光谱进行了研究,并对肌红蛋白的荧光峰予以归属。当 为80 nm时,335nm处的荧光峰来自肌红蛋白分子中色氨酸残基; 为20nm时,308nm处的荧光峰主要为酪 氨酸残基的贡献,很小一部分是由色... 首次对肌红蛋白的同步荧光光谱进行了研究,并对肌红蛋白的荧光峰予以归属。当 为80 nm时,335nm处的荧光峰来自肌红蛋白分子中色氨酸残基; 为20nm时,308nm处的荧光峰主要为酪 氨酸残基的贡献,很小一部分是由色氨酸残基贡献的; 为40nm时,分别在322和596nm处观察到两 个荧光峰,322nm的荧光峰为酪氨酸和色氨酸残基的共同贡献,596nm的荧光峰则归属为肌红蛋白分子 中血红素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红蛋白 同步荧光光谱 铁卟啉环 特征荧光峰
下载PDF
竹红菌甲素与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相互作用的同步荧光光谱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吴晓红 周家宏 +5 位作者 顾晓天 魏少华 冯玉英 陆天虹 王雪松 张宝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287-2290,共4页
利用同步荧光光谱方法研究了竹红菌甲素(HA)对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构象的影响。结果表明,HA能够使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的构象发生改变,导致蛋白质分子中色氨酸和酪氨酸残基所处微环境由原来的疏水环境不同程度地向亲水环境转变。
关键词 竹红菌甲素 肌红蛋白 血红蛋白 同步荧光光谱
下载PDF
光谱法研究Cu^2+与肌红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30
5
作者 马静 郑学仿 +3 位作者 唐乾 杨彦杰 孙霞 高大彬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58-263,共6页
用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同步荧光光谱及圆二色(CD)谱研究了Cu2+与肌红蛋白(Mb)的相互作用.结果发现,Cu2+使Mb的紫外吸收增强,峰位蓝移,说明Cu2+与Mb发生了较强的相互作用;Mb的特征荧光峰猝灭,且随着温度升高猝灭常数Ksv降低,表明Cu2... 用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同步荧光光谱及圆二色(CD)谱研究了Cu2+与肌红蛋白(Mb)的相互作用.结果发现,Cu2+使Mb的紫外吸收增强,峰位蓝移,说明Cu2+与Mb发生了较强的相互作用;Mb的特征荧光峰猝灭,且随着温度升高猝灭常数Ksv降低,表明Cu2+对Mb的荧光猝灭机制属于静态猝灭;计算了不同温度下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由van′tHoff方程计算出ΔH和ΔS分别为-11.60kJ/mol和33.77J.(mol·K)-1,得出二者之间的作用力主要为静电力;并依据F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确定了给体-受体间的结合距离r=2.56nm.同步荧光光谱表明,Cu2+对Mb的构象产生影响,使色氨酸残基的疏水性下降.CD光谱测得加入Cu2+后,二级结构发生改变,使α-螺旋含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红蛋白 紫外-可见光谱 荧光光谱 同步荧光光谱 圆二色谱
下载PDF
水溶性CdTe量子点的合成及其用于荧光猝灭法测定肌红蛋白 被引量:10
6
作者 闫炜 张爱梅 +2 位作者 梅艳丽 李红芳 王怀生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5,共5页
以3-巯基丙酸为稳定剂,合成了具有特殊光学性质的水溶性CdTe量子点,其最大发射波长位于544nm。利用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及圆二色光谱法系统的研究了CdTe量子点与肌红蛋白(Mb)二者结合前后体系光谱的变化,从而证实了CdTe量子点... 以3-巯基丙酸为稳定剂,合成了具有特殊光学性质的水溶性CdTe量子点,其最大发射波长位于544nm。利用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及圆二色光谱法系统的研究了CdTe量子点与肌红蛋白(Mb)二者结合前后体系光谱的变化,从而证实了CdTe量子点与Mb之间静电结合反应的特征。在pH7.0的PBS缓冲液中,用CdTe量子点作为荧光探针研究了肌红蛋白与量子点的相互作用,并基于肌红蛋白对CdTe量子点有显著的荧光猝灭作用,建立了肌红蛋白的快速检测方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该体系荧光强度的猝灭程度(AF)与肌红蛋白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0.3~24ug/mL,检出限为0.13ug/mL。该方法已对合成样品中肌红蛋白进行检测,并用于人体尿样中肌红蛋白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TE量子点 肌红蛋白 荧光猝灭 荧光探针
下载PDF
光谱与停流荧光法研究肌红蛋白及其突变体D60K与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9
7
作者 李宜雯 曹洪玉 +1 位作者 唐乾 郑学仿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687-1692,共6页
用停流荧光法、紫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和圆二色(CD)光谱法研究了肌红蛋白(Mb)及其突变体Mb(D60K)分别与两种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停流荧光数据表明不同浓度的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与Mb及Mb(D60K)相互作用... 用停流荧光法、紫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和圆二色(CD)光谱法研究了肌红蛋白(Mb)及其突变体Mb(D60K)分别与两种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停流荧光数据表明不同浓度的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与Mb及Mb(D60K)相互作用均为(准)一级反应,虽然Mb(D60K)只是将肌红蛋白表面的60位天冬氨酸突变为赖氨酸,但二者性质差异显著,说明60位氨基酸对蛋白质性质影响较大.紫外、荧光与圆二色谱的结果也表明在上述表面活性剂作用下肌红蛋白及其突变体结构与功能均发生变化,其适应性和稳定性有一定差异.综合数据分析得知,肌红蛋白突变体D60K在表面活性剂溶液中性质更加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肌红蛋白 肌红蛋白突变体D60K 停流荧光法
下载PDF
荧光法对光诱导野生型肌红蛋白和突变体(D44K)去氧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马君燕 马静 +2 位作者 郑学仿 唐乾 高大彬 《分析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54-458,共5页
用荧光法对光诱导野生型肌红蛋白(Mb)和突变体(D44K)去氧的过程进行对照研究。发现430nm是研究Mb(WT)和Mb(D44K)光照去氧的最佳激发波长。430nm激发时,Mb(D44K)在597.9nm和628.8nm处出现两个荧光发射峰,不同于Mb(WT)仅在597nm处出现一... 用荧光法对光诱导野生型肌红蛋白(Mb)和突变体(D44K)去氧的过程进行对照研究。发现430nm是研究Mb(WT)和Mb(D44K)光照去氧的最佳激发波长。430nm激发时,Mb(D44K)在597.9nm和628.8nm处出现两个荧光发射峰,不同于Mb(WT)仅在597nm处出现一个荧光发射峰。经研究证明,628.8nm处荧光峰是Mb3+-H2O型中的H2O峰。光照也使此峰的荧光强度下降,但比去氧的速率慢。研究发现,597nm处Mb(D44K)的荧光效率比Mb(WT)的荧光效率低。传能实验表明Mb表面44位氨基酸由天冬氨酸突变为赖氨酸后,不影响Mb(D44K)中色氨酸和酪氨酸残基传递给铁卟啉的荧光效率,但使Mb(D44K)中色氨酸和酪氨酸残基的荧光效率变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光谱法 光诱导 肌红蛋白 突变体(D44K) 去氧
下载PDF
荧光光谱法研究咖啡因与肌红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5
9
作者 黄鹤勇 顾晓天 +2 位作者 丁艳 周家宏 冯玉英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798-2802,共5页
采用荧光光谱法在生理pH7.4条件下研究了药物咖啡因与肌红蛋白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表明这种相互作用能使肌红蛋白的内源荧光猝灭。通过猝灭常数,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的计算,证明此猝灭为静态猝灭机制。咖啡因和肌红蛋白形成1∶1稳定配合... 采用荧光光谱法在生理pH7.4条件下研究了药物咖啡因与肌红蛋白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表明这种相互作用能使肌红蛋白的内源荧光猝灭。通过猝灭常数,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的计算,证明此猝灭为静态猝灭机制。咖啡因和肌红蛋白形成1∶1稳定配合物,形成常数(18℃)KA=1.82×104L.mol-1;根据热力学参数确定了它们之间的主要作用力为疏水力和静电力。利用同步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咖啡因对肌红蛋白构象的影响。咖啡因能使肌红蛋白的构象发生改变,导致蛋白质分子中色氨酸和酪氨酸残基所处微环境由原来的疏水环境不同程度地向亲水环境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因 肌红蛋白 荧光光谱
下载PDF
肌红蛋白的活性中心铁卟啉与金属离子相互作用的研究(Ⅰ)——与铜离子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冯玉英 杨辉 +2 位作者 顾晓天 姜慧君 陆天虹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4期64-66,70,共4页
 用荧光光谱和UV Vis吸收光谱技术研究了肌红蛋白(Mb)和Cu2+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水溶液中Cu2+的加入使Mb中血红素在597nm处的荧光峰强度降低,也使Mb在407nm处的Soret带的吸收峰强度减弱,清楚地表明Cu2+与Mb发生了相互作用。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生态系统 环境生物学 损伤机理 肌红蛋白 铁卟啉 铜离子 相互作用 荧光光谱
下载PDF
p-HPcZn与肌红蛋白结合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魏少华 卢珊 +3 位作者 季春 林云 周家宏 沈健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148-2151,共4页
利用荧光光谱和同步荧光光谱技术研究了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β-四(羧基苯氧基)锌酞菁(p-HPcZn)与肌红蛋白的相互作用。p-HPcZn能够显著地猝灭肌红蛋白的荧光,说明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强的相互作用。变温荧光光谱实验的结果确证该作用可以... 利用荧光光谱和同步荧光光谱技术研究了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β-四(羧基苯氧基)锌酞菁(p-HPcZn)与肌红蛋白的相互作用。p-HPcZn能够显著地猝灭肌红蛋白的荧光,说明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强的相互作用。变温荧光光谱实验的结果确证该作用可以导致p-HPcZn分子和肌红蛋白分子之间形成复合物,使得p-HPcZn可以通过静态猝灭有效地猝灭了肌红蛋白的荧光。通过对荧光光谱的数据进行处理得知,p-HPcZn分子和肌红蛋白分子形成复合物的结合常数为2.481×105,结合位点n为0.444。另外,p-HPcZn和肌红蛋白之间发生的相互作用还使肌红蛋白分子的构象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酞菁 肌红蛋白 相互作用 荧光光谱
下载PDF
肌红蛋白与药物作用的荧光光谱及同步荧光光谱研究——以盐酸洛美利嗪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西挺 冯玉英 +1 位作者 顾晓天 张跃华 《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2期51-53,共3页
以荧光光谱法和同步荧光光谱法研究肌红蛋白与药物盐酸洛美利嗪在水溶液中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随着体系中盐酸洛美利嗪的增多,它们的相互作用增强,为阐明药物特别是脑血管扩张药与蛋白质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肌红蛋白 荧光光谱 同步荧光光谱 盐酸洛美利嗪
下载PDF
痂囊腔菌素A与肌红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谱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菲 周林 +4 位作者 王薇 冯玉英 周家宏 王兴和 沈健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601-1605,共5页
研究了痂囊腔菌素A(EA)与肌红蛋白(Mb)的相互作用。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发现痂囊腔菌素A与肌红蛋白在避光与光照两种条件作用模式存在明显差异;痂囊腔菌素A对肌红蛋白的内源荧光有猝灭作用,形成了新的配合物,属于静态猝灭;热力学... 研究了痂囊腔菌素A(EA)与肌红蛋白(Mb)的相互作用。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发现痂囊腔菌素A与肌红蛋白在避光与光照两种条件作用模式存在明显差异;痂囊腔菌素A对肌红蛋白的内源荧光有猝灭作用,形成了新的配合物,属于静态猝灭;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痂囊腔菌素A与肌红蛋白之间以疏水作用力结合。同步荧光光谱研究了痂囊腔菌素A对肌红蛋白二级结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痂囊腔菌素A 肌红蛋白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荧光光谱
下载PDF
苏丹红Ⅲ对肌红蛋白的荧光猝灭及分子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少萍 蔡炳锋 +1 位作者 毛慧 赵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165-168,共4页
利用荧光光谱结合分子柔性对接模拟技术研究在模拟生理条件下苏丹红Ⅲ(Sudan RedⅢ)与肌红蛋白(myoglobin,Mb)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苏丹红Ⅲ对Mb的荧光猝灭作用是由于二者之间形成复合物而导致的静态猝灭,苏丹红Ⅲ与肌红蛋白的表观结... 利用荧光光谱结合分子柔性对接模拟技术研究在模拟生理条件下苏丹红Ⅲ(Sudan RedⅢ)与肌红蛋白(myoglobin,Mb)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苏丹红Ⅲ对Mb的荧光猝灭作用是由于二者之间形成复合物而导致的静态猝灭,苏丹红Ⅲ与肌红蛋白的表观结合常数KA为7.13×103L/mol,结合位点数约为1;苏丹红Ⅲ与Mb分子的第一个活性口袋周围的氨基酸残基通过疏水作用、亲水作用和氢键作用结合。苏丹红Ⅲ与Mb分子中的Trp、Tyr、Phe等氨基酸残基之间的疏水相互作用,主要是与Phe33、Phe43和Phe138等之间的作用,导致了Mb的内源荧光的静态猝灭和最大发射峰的无序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丹红Ⅲ 肌红蛋白 相互作用 荧光猝灭 分子模拟
下载PDF
荧光光谱法研究纳米TiO_2与肌红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鹤勇 周家宏 冯玉英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1-74,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TiO2纳米颗粒,通过TEM对纳米TiO2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纳米TiO2的粒径约为5~6nm.利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纳米TiO2与肌红蛋白(Mb)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这种相互作用能使肌红蛋白的内源荧光猝灭.通过猝灭常数、结合常...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TiO2纳米颗粒,通过TEM对纳米TiO2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纳米TiO2的粒径约为5~6nm.利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纳米TiO2与肌红蛋白(Mb)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这种相互作用能使肌红蛋白的内源荧光猝灭.通过猝灭常数、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的计算,证明此猝灭为静态猝灭机制,结合位点数约为1.根据热力学参数确定了它们之间的作用力主要是静电力和疏水力,使肌红蛋白构象发生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2 肌红蛋白 荧光光谱 相互作用
下载PDF
荧光免疫微流定量检测急性心肌梗死三联的性能及诊断效果评价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桂芳 楚华星 +1 位作者 邢喆 吴蕾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0年第5期596-599,共4页
目的评价荧光免疫微流定量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三联(简称心梗三联)[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I(cTnI)]的性能及在AMI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1月至2019年5月该院诊治的疑似AMI患者53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经... 目的评价荧光免疫微流定量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三联(简称心梗三联)[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I(cTnI)]的性能及在AMI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1月至2019年5月该院诊治的疑似AMI患者53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AMI(AMI组)33例,冠心病等其他疾病(非AMI组)20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采用esLabs hyper i300全自动干式荧光免疫分析仪、微流控定量试剂盒(免疫荧光法)检测心梗三联,分析心梗三联对AMI的诊断性能及验证仪器精密度。结果3组Myo、CK-MB和cTnI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TnI诊断AMI的AUC值大于Myo、CK-MB及Myo+CK-MB+cTnI串联、并联(P<0.05)。Myo+CK-MB+cTnI并联诊断AMI的灵敏度(97.0%)高于Myo、CK-MB及Myo+CK-MB+cTnI串联(P<0.05)。Myo+CK-MB+cTnI串联诊断AMI的特异度(100.0%)高于Myo、CK-MB及Myo+CK-MB+cTnI并联(P<0.05)。荧光免疫微流定量检测Myo、CK-MB、cTnI的批间、批内精密度均不超过10%,符合判定标准。结论荧光免疫微流定量检测心梗三联性能良好,诊断效果佳,能基本满足AMI的辅助诊断应用,可用于临床实验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免疫 微流控 急性心肌梗死 肌钙蛋白I 肌酸激酶同工酶 肌红蛋白
下载PDF
利用荧光法研究不同条件下肌红蛋白去氧过程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君燕 唐乾 郑学仿 《大连大学学报》 2013年第3期75-78,106,共5页
利用荧光法研究不同条件下肌红蛋白去氧过程,发现肌红蛋白随着温度的升高结合氧的能力逐渐增加;在改变溶液酸碱性的条件下,肌红蛋白在酸性条件下比在碱性条件下更容易去氧;减小压力有助于肌红蛋白去氧;相反,增加压力有助于结合氧;肌红... 利用荧光法研究不同条件下肌红蛋白去氧过程,发现肌红蛋白随着温度的升高结合氧的能力逐渐增加;在改变溶液酸碱性的条件下,肌红蛋白在酸性条件下比在碱性条件下更容易去氧;减小压力有助于肌红蛋白去氧;相反,增加压力有助于结合氧;肌红蛋白溶液通入CO2,通气量一定,随反应时间延长,可以得出,在短时间内,CO2利于肌红蛋白结合氧,随着反应时间再增加,肌红蛋白又逐渐去氧;在通入CO时,CO与肌红蛋白中的Fe(II)结合,可使肌红蛋白去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法 肌红蛋白 去氧 影响
下载PDF
D60K Mb定点突变对肌红蛋白结构及荧光量子产率的影响
18
作者 唐乾 李如玉 +3 位作者 职秋雁 曹洪玉 王立皓 郑学仿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88-796,共9页
为了探究肌红蛋白表面60位的Asp突变为Lys后对蛋白荧光强度的影响,在模拟生理条件下,利用荧光法和圆二色法对WT Mb及D60K Mb的结构及荧光光谱特性进行了对照研究,结果表明D60K Mb的荧光量子产率远大于WT Mb。通过研究pH值和结构对荧光... 为了探究肌红蛋白表面60位的Asp突变为Lys后对蛋白荧光强度的影响,在模拟生理条件下,利用荧光法和圆二色法对WT Mb及D60K Mb的结构及荧光光谱特性进行了对照研究,结果表明D60K Mb的荧光量子产率远大于WT Mb。通过研究pH值和结构对荧光量子产率的影响,发现Mb 60位天冬氨酸(Asp)突变为赖氨酸(Lys)后,蛋白表面电荷发生改变,导致蛋白的荧光量子产率明显增强;同时使蛋白内部的芳香族氨基酸较原来更暴露,极性增强,激发态分子的去激发过程由原来的无辐射能量转移为主转变为辐射能量转移为主,最终导致荧光强度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红蛋白 D60KMb 光谱 结构 荧光量子产率
下载PDF
利用光谱技术分析加热温度对肌红蛋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2
19
作者 朱姝冉 张淼 +2 位作者 周光宏 徐幸莲 李春保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35-39,共5页
以肌红蛋白纯溶液体系为研究对象,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圆二色(CD)光谱为分析手段,研究了60~80℃的加热处理对肌红蛋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80℃加热时,肌红蛋白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特征峰吸光值发生显著降低(p <0.0... 以肌红蛋白纯溶液体系为研究对象,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圆二色(CD)光谱为分析手段,研究了60~80℃的加热处理对肌红蛋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80℃加热时,肌红蛋白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特征峰吸光值发生显著降低(p <0.05),荧光光谱最大发射峰的荧光强度显著增加(p <0.05),表面疏水性显著增高(p <0.05),二级结构中的α-螺旋含量显著降低(p <0.05)。而60、70℃加热处理对肌红蛋白二、三结构的影响较小。肌红蛋白对于70℃及以下的加热具有一定的耐受性,但随着加热温度由60℃升高至80℃,肌红蛋白的变性程度、血红素脱离程度、三级结构展开程度以及二级结构的无序化均呈增大趋势。表明70℃以上的加热会严重影响肌红蛋白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红蛋白 加热 圆二色谱 荧光光谱 结构
下载PDF
金磁复合纳米球的制备及其在检测肌红蛋白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孙宏浩 王甜甜 +5 位作者 廖天作 王怡 柯鹏 周凤珍 孙红梅 郭惠玲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12,共5页
以粒径约为120 nm的Fe_3O_4磁性纳米球为内核,经过SiO_2包埋,BSA修饰并吸附金纳米球三步后得到一种组装型金磁复合纳米球MNP@SiO_2@BSA@AuNPs,并以此纳米球为载体,建立了检测心梗标志物之一的肌红蛋白的新方法.金磁复合纳米球偶联肌红... 以粒径约为120 nm的Fe_3O_4磁性纳米球为内核,经过SiO_2包埋,BSA修饰并吸附金纳米球三步后得到一种组装型金磁复合纳米球MNP@SiO_2@BSA@AuNPs,并以此纳米球为载体,建立了检测心梗标志物之一的肌红蛋白的新方法.金磁复合纳米球偶联肌红蛋白抗体4E2后,可快速分离和富集样品中的肌红蛋白,加入偶联有肌红蛋白抗体7C3的荧光硅纳米球后形成三明治夹心结构,通过检测荧光强度实现了对肌红蛋白的定量检测.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在肌红蛋白浓度为0~250 ng·m L^(-1)的范围内荧光强度与肌红蛋白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3),选择性高,重复性好,快速检测肌红蛋白时间不超过3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磁纳米球 肌红蛋白 荧光硅纳米球 POCT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