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valuation of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Full Femtosecond Laser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Myopia
1
作者 Zhigang Ma Jingwei Zhang +1 位作者 Ning Ma Wanqiu Jiao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Nursing Research》 2024年第1期108-112,共5页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full femtosecond laser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myopia patients.Methods:120 myopia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2 to June 2023 were selected.Accordi...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full femtosecond laser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myopia patients.Methods:120 myopia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2 to June 2023 were selected.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60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underwent full femtosecond laser surgery,and 60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underwent femtosecond laser-assisted in situ keratomileusis(FS-LASIK)surgery.The clinical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10 days postoperatively and 6 months after operation,the visual acuity level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postoperative corneal asphericity coefficient and corneal full-thickness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6 months after operation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Full femtosecond laser surgical treatment can improve the postoperative visual acuity of patients with myopia,enhance the corneal asphericity coefficient(Q)and corneal full-thickness,and exert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ll femtosecond laser surgery myopia Visual acuity level Clinical effect
下载PDF
Therapeutic Effects of Undercorrection by LASIK Following RK and PRK for Correction of High Myopia 被引量:2
2
作者 刘磊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00年第4期349-350,共2页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undercorrection following radial keratoto- my (RK) and 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 (PRK) for correction of high myopia by excimer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LASIK...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undercorrection following radial keratoto- my (RK) and 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 (PRK) for correction of high myopia by excimer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LASIK), LASIK was performed on 32 eyes of 16 patients undergoing RK 2 years ago and 38 eyes of 20 patients undergoing PRK 1 year ago. The postoperative uncorrected visu- al was better than or equal to the preoperative spectacle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in 49 of 70 eyes (70. 00 %) and achieved the best status of refraction in 64 of 70 (91.43 %). The best postoperatively corrected visual in all operated eyes were equal to their preoperative ones respectively or just lost 1 line. No severe complication occurred during and after operation. It was suggested that LASIK was a better method for treatment of undercorrection following RK and PR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NEA excimer laser myopia refractive surgery
下载PDF
Correlation between Post-LASIK Starburst Symptom and Ocular Wavefront Aberrations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永基 母国光 +1 位作者 王肇圻 王雁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6期1498-1500,共3页
Monochromatic aberrations in post laser in-situ keratomileusis (LASIK) eyes are measured. The data are categorized into reference group and starburst group according to the visual symptoms. Statistic analysis has be... Monochromatic aberrations in post laser in-situ keratomileusis (LASIK) eyes are measured. The data are categorized into reference group and starburst group according to the visual symptoms. Statistic analysis has been made to fi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ocular wavefront aberrations and the starburst symptom. The rms aberrations of the 3rd and 4th orders for the starburst group are significantly larger than those for the reference group. The starburst symptom shows a strong correlation with vertical coma, total coma, spherical aberrations. For 3-mm pupil size and 5.8-mm pupil size, the 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 (MTF) of the starburst group a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reference group, but their visual acuities are close. MTF and PSF analyses are made for two groups, and the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which mean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s mainly due to the third- and fourth-order Zernike aberr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ser 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 QUALITY EYE surgery FILTERS myopia
下载PDF
基于Corvis ST分析飞秒LASIK联合快速交联矫正高度近视术后角膜生物力学变化
4
作者 王庆宝 毕宏生 +3 位作者 范华 祖培培 李莉 季鹏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32-636,共5页
目的应用Corvis ST评估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联合快速角膜交联术(FS-LASIK Xtra)矫正高度近视术后角膜生物力学的变化。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行手术... 目的应用Corvis ST评估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联合快速角膜交联术(FS-LASIK Xtra)矫正高度近视术后角膜生物力学的变化。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行手术矫正高度近视的患者185例(185眼)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将右眼纳入研究,其中行FS-LASIK Xtra者93例为FS-LASIK Xtra组,行FS-LASIK者92例为FS-LASIK组,术后随访6个月,记录患者的裸眼视力、等效球镜度、平均角膜曲率(Km)、最薄点角膜厚度(TCT)、角膜生物力学参数[2 mm处变形幅度比(DAR 2 mm)、综合半径(IR)、第一次压平刚度系数(SP-A1)、应力应变指数(SSI)]和手术前后角膜生物力学参数变化量(术后6个月与术前的差值,即ΔDAR 2 mm、ΔIR、ΔSP-A1、ΔSSI)。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对组间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术后3个月等效球镜度FS-LASIK组和FS-LASIK Xtra组患者分别为(-0.21±0.31)D和(-0.04±0.3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9,P=0.001);术后6个月两组分别为(-0.33±0.31)D、(-0.14±0.37)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00,P<0.001)。术后6个月时FS-LASIK组与FS-LASIK Xtra组患者手术的有效性指数和安全性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前两组患者DAR 2 mm、IR、SP-A1、SSI等角膜生物力学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6个月,FS-LASIK组与FS-LASIK Xtra组患者角膜生物力学参数变化量ΔIR分别为3.03±0.78、2.67±0.80,ΔSP-A1为-35.93±12.04、-30.43±12.44,ΔSSI为-0.09±0.10、-0.03±0.06,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FS-LASIK Xtra矫正高度近视术后患者视力、等效球镜度稳定,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角膜生物力学稳定性较术前降低,但优于常规FS-LASIK,长期效果需要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快速角膜交联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角膜生物力学 屈光手术
下载PDF
FSLASIK联合快速角膜交联术后角膜透明度的临床观察
5
作者 祖培培 范华 +4 位作者 季鹏 王兴荣 王庆宝 唐凯 毕宏生 《临床眼科杂志》 2024年第4期304-309,共6页
目的研究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联合快速角膜交联手术(CXL)矫正近视手术术后患者早期的角膜光密度(CD)、视力、屈光度的变化特点。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本研究筛选了2019年至2021年在本院行FSLASIK联合快速角... 目的研究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联合快速角膜交联手术(CXL)矫正近视手术术后患者早期的角膜光密度(CD)、视力、屈光度的变化特点。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本研究筛选了2019年至2021年在本院行FSLASIK联合快速角膜交联手术矫正近视和散光的30例(60只眼)患者,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进行常规检查,检查项目包括屈光度、裸眼视力(UCVA)、裂隙灯检查和Pentacam眼前节分析仪。观察记录手术前后角膜光密度的变化;观察记录等效球镜度数(SE)的变化,数据统计完成后,采用IBM SPSS 24.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通过KolmogorovSmirnov测试对各组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对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进行重复方差检验,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对于不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Friedman检验分析。结果(1)术后1个月UCVA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BCVA)相比,略微降低(P<0.05)。术后3个月UCVA与术后1个月UCVA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UCVA与术前BCVA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等效球镜度明显降低,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与术后3个月的SE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从整体光密度上看,术后1个月的角膜光密度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的角膜光密度与术前相比略微降低(P<0.05),术后3个月与术后1月相比略微降低(P<0.05)。(4)从不同直径范围的角膜光密度上看,术后1个月,角膜直径0~2 mm、2~6 mm区域内的角膜光密度与术前相比略微提高(均P<0.05),角膜直径6~10 mm内的角膜光密度与术前相比略降低(P<0.05);术后3个月,在角膜直径0~2 mm、2~6 mm区域内的角膜光密度与术前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角膜直径6~10 mm区域内的角膜光密度与术前相比略微降低(P<0.05)。(5)从不同分层的角膜光密度上看,术后1个月,角膜前层(前120μm)和角膜后层(后60μm)的角膜光密度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中央层的角膜光密度与术前相比略微降低(P<0.05)。术后3个月,角膜前层、中央层、后层角膜光密度与术前相比均略微降低(均P<0.05)。结论FSLASIK Xtra术后早期可以维持较好的角膜透明度,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有效性与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胶原交联手术 角膜光密度
下载PDF
副戈登分枝杆菌性角膜炎1例
6
作者 林通 王艳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4年第S01期33-37,共5页
43岁女性,主诉左眼反复红痛4年余,伴视物模糊2年余。患者起病时,以左眼反复晨起时红痛流泪为特点,结合既往有左眼角膜划伤外伤诱因以及近视激光矫正手术史,考虑左眼复发性角膜上皮糜烂。此后患者出现左眼中央灰白色病灶,边界不清,角膜... 43岁女性,主诉左眼反复红痛4年余,伴视物模糊2年余。患者起病时,以左眼反复晨起时红痛流泪为特点,结合既往有左眼角膜划伤外伤诱因以及近视激光矫正手术史,考虑左眼复发性角膜上皮糜烂。此后患者出现左眼中央灰白色病灶,边界不清,角膜基质雾状水肿,但病原学检测均为阴性,经验性的抗细菌及抗真菌治疗后好转。之后患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症状反复,又呈现出病毒性角膜炎的特征,诊断性治疗好转后又出现了角膜表面坏死灶和卫星灶的表现。后收入院行左眼角膜清创活检术,术中取坏死组织送宏基因组检测,最终明确副戈登分枝杆菌感染,术后予以阿米卡星及加替沙星局部抗感染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讨论体会:副戈登分枝杆菌性角膜炎的临床表现有一定伪装性,对于有近视激光手术史的不典型角膜炎表现时需警惕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常规病原检查难以明确病因时可借助宏基因组检测来及早诊断。对于非结核分枝杆菌性角膜炎,敏感抗生素局部治疗应足量、足疗程、防毒副作用,必要时采用角膜瓣切除开放创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角膜上皮糜烂 非结核分枝杆菌 近视激光手术 宏基因组
下载PDF
需要层次理论指导护理对女性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患者自我效能、心理状态以及自护能力的影响
7
作者 陈诵惟 孙冬云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16期149-152,共4页
目的分析需要层次理论指导护理对女性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患者自我效能、心理状态以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7月至8月于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南区手术室行飞秒激光治疗的80例女性白内障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 目的分析需要层次理论指导护理对女性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患者自我效能、心理状态以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7月至8月于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南区手术室行飞秒激光治疗的80例女性白内障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需要层次理论指导护理,比较两组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自护能力、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GSES、自护能力评分更高,HAMD、HAMA评分更低(P<0.05);研究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需要层次理论指导护理在女性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患者中应用,能够提升自我效能、自护能力,改善心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要层次理论指导护理 女性 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 自我效能 心理状态 自护能力
下载PDF
屈光性角膜手术26743例回顾 被引量:20
8
作者 李莹 金玉梅 +2 位作者 王忠海 孙玉敏 李海燕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1031-1035,共5页
目的:总结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的10a临床效果。方法:1993-05/2003-05包括行PRK,LASEK及LASIK的患者26743例(44580眼),应用数学模式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男14691眼,女29889眼;年龄9~57(平均27.20)岁;左22443眼,右22... 目的:总结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的10a临床效果。方法:1993-05/2003-05包括行PRK,LASEK及LASIK的患者26743例(44580眼),应用数学模式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男14691眼,女29889眼;年龄9~57(平均27.20)岁;左22443眼,右22137眼。术前裸眼视力0.10±0.07;矫正视力0.98±0.37,其中≥0.5者43794眼(98.23%),≥1.0者41066眼(92.11%),≥1.5者2218眼(4.98%);眼压15.76±7.25mmHg(1mmHg=0.133kPa);屈光度球镜-0.75~-18.00D(-5.65±3.24D),柱镜-0.25~-5.00D(–0.05±0.77D);角膜曲率(K)值K143.94±3.57,K242.98±3.50。筛选圆锥角膜0.99%,亚临床圆锥角膜0.93%;眼底病变及视网膜周边变性0.39%,排除系统疾病及不适宜激光手术者。术后情况裸眼视力0.98±0.34,其中≥0.5,44580眼(100%),≥1.0者44031眼(98.80%),≥1.5者4732眼(10.61%);矫正视力1.03±0.33;眼压14.87±7.06mmHg;屈光度球镜-0.001±0.06D,柱镜-0.00±0.03D;K值K138.07±9.83,K237.20±10.84。实际矫正度在预期矫正度±1.00范围内98.70%。临床、亚临床圆锥角膜及眼底病变者不手术;视网膜周边变性眼底激光1mo后可进行手术,以LASEK为主。三种手术长期效果没有统计学差异。PRK1wk内基质细胞明显减少,10d,1mo基质细胞数目增加,3mo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性角膜手术 眼底病变 视网膜周边变性 近视 准分子激光
下载PDF
飞秒激光与常规刀片准分子激光术后角膜后表面高度早期变化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薛超 王雁 +6 位作者 左彤 耿维莉 金颖 张琳 李晶 谢丽丽 李智敏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35-240,共6页
背景 飞秒激光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FS-LASIK)已广泛用于屈光不正的矫治,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可预测性,但缺乏术后角膜后表面高度动态变化的研究.了解FS-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高度的动态变化对于预防医源性角膜膨隆具有重要意义. ... 背景 飞秒激光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FS-LASIK)已广泛用于屈光不正的矫治,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可预测性,但缺乏术后角膜后表面高度动态变化的研究.了解FS-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高度的动态变化对于预防医源性角膜膨隆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 分析FS-LASIK术后早期角膜后表面高度的变化情况,并与前弹力层下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SBK)、上皮刀辅助的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Epi-LASIK)术后情况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设计.纳入2010年6-9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72例144眼,分为FS-LASIK组23例46眼,SBK组28例56眼,Epi-LASIK组21例42眼.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d(Epi-LASIK组术后3d)、1周、1个月用Visante OMNI测量术眼角膜后表面水平子午线和垂直子午线上角膜顶点及距离角膜顶点1、2、3 mm共13个点的角膜后表面高度,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在FS-LASIK组,术前、术后1d、1周、1个月术眼角膜顶点方位角膜后表面高度分别为(2.03±0.78)、(2.26±0.96)、(2.16±0.85)和(2.06±0.89)μm;在距角膜顶点1 mm、2 mm区域,术眼的术后变化趋势与角膜顶点区域的变化相同;在距角膜顶点3 mm区域,上述4个时间点术眼的角膜后表面高度分别为(-4.64±1.68)、(-5.39±1.85)、(-4.73±1.71)和(-4.71±1.52) μm.在SBK组,术前及术后1d、1周、1个月角膜顶点区域角膜后表面高度分别为(1.44±0.63)、(1.74±0.75)、(1.66±0.69)和(1.53±0.71) μm;在距角膜顶点1 mm、2 mm区域,术眼术后角膜后表面高度变化趋势与角膜顶点区域一致;在距角膜顶点3 mm区域,上述4个时间点角膜后表面高度分别为(-5.09±1.76)、(-5.48±1.68)、(-5.27±1.81)和(-5.19±1.77)μm,术后发生了轻微后移.在Epi-LASIK组,术前,术后3d、1周、1个月在角膜顶点区角膜后表面高度分别为(2.47±0.73)、(1.55±1.43)、(1.55±1.37)和(2.37±1.06) μm,术后发生轻微后移;而在距角膜顶点1 mm、2 mm区域则与角膜顶点术后变化趋势不同,术后3d角膜后表面高度分别由术前的(1.55±0.51)μm、(-1.87±0.91)μm变为(1.92±0.91) μm、(0.24±1.35) μm,角膜发生轻微前移.在距角膜顶点3 mm区域,角膜后表面高度变化趋势与角膜顶点区相同.FS-LASIK组和SBK组术眼术后角膜后表面高度的变化较小,Epi-LASIK术后1d、1周时较术前变化较大.术后1d时,FS-LASIK相对于SBK变化较大.不同的手术方式及不同时间点角膜后表面高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S-LASIK术后早期中央区和旁中央区的角膜后表面高度发生了微小的变化,但随时间的变化逐渐恢复至术前水平,与SBK、Epi-LASIK相比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 角膜 后表面 近视
下载PDF
飞秒激光与微型角膜刀制瓣LASIK术后视觉质量比较 被引量:21
10
作者 张晶 郑燕 +1 位作者 刘倩 周跃华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27-533,共7页
背景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是目前矫正近视和近视散光的主要手术方式之一,研究表明飞秒激光制瓣LASIK的安全性、精确性及可预测性明显优于微型角膜刀制瓣LASIK,但飞秒激光制瓣LASIK对患者视觉质量的影响仍是关注的焦点. 目... 背景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是目前矫正近视和近视散光的主要手术方式之一,研究表明飞秒激光制瓣LASIK的安全性、精确性及可预测性明显优于微型角膜刀制瓣LASIK,但飞秒激光制瓣LASIK对患者视觉质量的影响仍是关注的焦点. 目的 比较Intralase FS60飞秒激光和Moria M2微型角膜刀制瓣LASIK矫正屈光不正的临床疗效及术后视觉质量. 方法 采用前瞻性非随机临床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12年3-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拟行LASIK治疗近视及近视散光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102例204眼.根据自愿的原则将患者分为2个组,各组患者基线特征匹配.飞秒激光制瓣组50例100眼行飞秒激光制瓣的LASIK,微型角膜刀制瓣组52例104眼行微型角膜刀制瓣的LASIK.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个月、6个月和1年采用波前像差仪分析6 mm瞳孔下Zernike系数及高阶像差的均方根值,采用Optec 6500视功能测试仪测定暗视及暗视+眩光状态下1.5、3.0、6.0、12.0和18.0 c/d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CS).结果 飞秒激光制瓣组术后3个月、6个月和1年裸眼视力达到及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BCVA)者分别占95.1%、94.2%和93.9%,微型角膜刀制瓣组分别为94.2%、93.8%和93.2%.术前、术后3个月和术后1年,飞秒激光制瓣组等效球镜度(SE)分别为(-6.37±2.12)、(-0.26±0.45)和(-0.45±0.51)D,微型角膜刀制瓣组分别为(-6.25±2.05)、(-0.44±0.64)和(-0.35±0.59)D,术后3个月和1年2个组间SE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u=l.194、1.429,均P>0.05).术后3个月、6个月及1年飞秒激光制瓣组总高阶像差(RMSh)及各项高阶像差均明显低于微型角膜刀制瓣组(均P<0.05).术后3个月和6个月飞秒激光制瓣组术眼在暗视及暗视+眩光状态下各空间频率的LogCS值均明显优于微型角膜刀制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年,2个组间术眼在暗视状态下1.5 c/d空间频率的LogC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飞秒激光制瓣组术眼在暗视及暗视+眩光状态下12.0 c/d和18.0 c/d空间频率的LogCS值均明显优于微型角膜刀制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飞秒激光制瓣的LASIK术后产生的高阶像差低于微型角膜刀制瓣的LASIK,视觉质量优于微型角膜刀制瓣的LASI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准分子激光 近视/手术 像差 对比敏感度 飞秒激光 比较研究
下载PDF
不同程度近视和散光患者行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的早期临床疗效评估 被引量:28
11
作者 赵伟 王雁 +4 位作者 李华 窦瑞 张佳媚 李浏洋 危平辉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49-354,共6页
背景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已广泛用于屈光不正的矫正,但是关于SMILE对不同程度屈光不正,尤其对不同程度近视及散光矫正后的早期临床效果评估研究较少。目的探讨和比较SMILE矫正低、中、高度近视的安全性、有效... 背景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已广泛用于屈光不正的矫正,但是关于SMILE对不同程度屈光不正,尤其对不同程度近视及散光矫正后的早期临床效果评估研究较少。目的探讨和比较SMILE矫正低、中、高度近视的安全性、有效性、可预测性、早期稳定性及术眼角膜恢复特点。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方法。纳入2012年5—12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拟行SMILE手术的近视患者108例195眼。根据临床近视分类标准将患眼分为低度近视组(≤-3.00D)、中度近视组(〉-3.00~-6.00D)和高度近视组(〉-6.00D),其中低度近视组39例57眼,中度近视组38例76眼,高度近视组31例62眼,所有术眼均接受SMILE手术,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d、1周、1个月、3个月行裸眼视力(UCVA)(LogMAR)、最佳矫正视力(BCVA)(LogMAR)、屈光度、眼压、眼前节和角膜地形图检查,比较各组间术眼的有效性指数、安全性指数、等效球镜度(SE)、可预测性和稳定性。结果术后3个月时,低、中、高度近视组术眼UCVA(LogMAR)〈0.1者分别占100%、97.1%和92.8%;所有术眼术后BCVA均达到术前BCVA;低、中、高度近视组术眼残余SE分别为(-0.07±0.16)、(-0.05±0.20)和(-0.08±0.27)D;低、中、高度近视组术眼的残余SE在±0.5D间者分别占100%、98.7%和93.6%,所有术跟残余SE均在±1.0D内。低、中、高度近视组术眼实际矫正sE均随着术前预计矫正sE的增加而增加(r=0.942、0.959、0.957,均P〈0.001)。结论SMILE矫正低、中及高度近视均有较好的安全性、有效性、可预测性和早期稳定性。低度近视眼术后1周以内角膜创伤恢复时间较中度、高度近视眼略慢;少数高度近视眼在SMILE术后3个月表现出轻度屈光度回退,而中度近视眼SMILE矫正的安全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手术 角膜激光手术/方法 准分子激光/治疗用途 视力 安全性 可预测性 稳定性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
下载PDF
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矫正近视及近视散光2年效果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任胜卫 庞辰久 +4 位作者 孟志红 代丽娟 鲁传琴 顾宇伟 彭海鹰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18-822,共5页
背景已有研究表明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短期疗效好,术后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少,因此已广泛用于临床,但目前仍缺乏其术后长期疗效和安全性评价研究。目的评估SMILE矫正近视及近视散光的远期有效性、安全性、可预测性... 背景已有研究表明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短期疗效好,术后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少,因此已广泛用于临床,但目前仍缺乏其术后长期疗效和安全性评价研究。目的评估SMILE矫正近视及近视散光的远期有效性、安全性、可预测性、稳定性及相关手术并发症。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方法,纳入2013年1—6月在河南省眼科研究所就诊的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34例67眼,所有患者均由同一有角膜屈光手术经验的医师行SMILE,分别于术前,术后1d、1周、1个月、3个月、1年及2年时进行随访观察,检查患者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电脑验光、主觉验光、眼压及角膜地形图等参数。SMILE的效果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有效性指数(术前BCVA/术后UCVA值)、安全性指数(术后BCVA/术前BCVA值)、可预测性[对术眼实际等效球镜度(SE)与预矫正SE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和术后屈光稳定性(术后不同时间点SE变化)。结果术前术眼BCVA≥20/20者60眼,占89.55%;术后3个月及2年分别有61跟和60眼UCVA≥20/20,分别占91.04%和89.55%。术后3个月和2年时SMILE有效性指数分别为1.038±0.182和1.029±0.2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00,P〉0.05)。与术前BCVA相比,术后3个月及2年分别有8.96%和10.45%术眼BCVA降低1行,未发现BCVA降低2行及以上者;术后3个月和2年SMILE安全性指数分别为1.141±0.193和1.312±0.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414,P〉0.05)。术后3个月及2年术眼实际SE与预矫正SE均呈明显线性关系,回归方程分别为Y=0.8971X-0.4408(R^2=0.9142,P〈0.05)和Y=0.8937X-0.3823(R^2=0.9157,P〈0.05)。术后1d、1周、1个月、3个月、1年和2年术眼SE分别为(0.013±0.578)、(-0.033±0.489)、(-0.106±0.508)、(-0.103±0.375)、(-0.154±0.518)和(-0.147±0.366)D,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85,P=0.176)。术中12例18眼出现轻度弥散型不透明气泡(OBL),4例6眼发生弥漫性板层角膜炎(DLK),1例2眼出现点状角膜炎,药物治疗后症状消失。结论SMILE治疗近视及近视散光并发症少,术后2年随访证实其有效性、安全性、可预测性和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基质/手术 激光疗法 治疗效果 近视/手术 散光/手术 飞秒激光 基质透镜取出术 小切口
下载PDF
角膜地形图引导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初探AstraPro 2.2 P程序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观察 被引量:5
13
作者 樊郑军 高原 +2 位作者 刘百臣 彭秀军 贾泽昊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529-530,共2页
目的:观察AstroPro-P软件应用于角膜地形图引导的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接受角膜地形图引导的准分子激光屈光近视矫治手术共18眼,等值球镜-5.29±0.31D。以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后裸眼视力之比作为手术有效性指... 目的:观察AstroPro-P软件应用于角膜地形图引导的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接受角膜地形图引导的准分子激光屈光近视矫治手术共18眼,等值球镜-5.29±0.31D。以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后裸眼视力之比作为手术有效性指标,以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有无降低为手术安全性指标。术前及术后1mo记录角膜前表面Q值。手术应用Astra-Pro2.2个性化治疗软件P程序。做手术前矫正视力与手术后裸眼视力的自身对照配对t检验。做术前和术后1mo角膜前表面Q值的自身配对t检验。结果:术后裸眼视力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两者之间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的有效性为1.098。无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下降的情况发生。角膜地形图测量手术前角膜前表面Q值平均-0.19±0.07;手术后平均为0.77±0.15。两者之间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stroPro-P治疗程序用于角膜地形图引导的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虽然统计学处理无差异,但是术后的角膜地形图Q值提示角膜前表面形态仍呈长椭圆形(oblate)改变,与准分子激光常规近视治疗的结果相似,然而是否存在有数量上的差别尚需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准分子激光 角膜地形图 屈光手术 AstraPro2.2P程序 安全性 有效性
下载PDF
SMILE与LASIK矫正低中度散光效果的矢量分析和比较 被引量:15
14
作者 张佳媚 王雁 +3 位作者 陈晓琴 李晓晶 徐路路 窦瑞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32-437,共6页
背景小切口角膜微透镜取出术(SMILE)术中无准分子激光虹膜跟踪技术,故矫正散光的效果存在争议,了解其矫正近视散光的效果将对临床有-定的指导意义。目的探讨SMILE与飞秒激光辅助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FS—LASIK)矫正低中度... 背景小切口角膜微透镜取出术(SMILE)术中无准分子激光虹膜跟踪技术,故矫正散光的效果存在争议,了解其矫正近视散光的效果将对临床有-定的指导意义。目的探讨SMILE与飞秒激光辅助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FS—LASIK)矫正低中度近视散光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设计。纳入2013年12月至2014年7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分别接受SMILE的患者51例95眼及同期接受FS—LASIK的低中度近视散光患者40例69眼,SMILE组与FS—LASIK组间术前球镜度、柱镜度和等效球镜度(sE)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眼于术前及术后1d、1周、1个月、3个月均检查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并进行显然验光、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眼压测量及角膜地形图测量。利用矢量分析法计算2种手术方式术前及术后残余散光的分布情况,并选取矫正指数(cI)、成功指数(IOS)、误差角(AofE)和变平指数(FI)等指标评价散光的矫正效果,以安全性指数、有效性指数作为评价视力恢复程度的指标,对2个组间疗效指标的差异进行比较,对术前Kappa角与各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SMILE组术后球镜度、柱镜度和sE分别为(0.003±0.106)、(-0.063±0.126)和(-0.029±0.101)D,FS.LASIK组分别为(0.112±0.212)、(-0.091±0.142)和(0.067±0,198)D,SMILE组术后球镜度和SE均明显低于FS—LASIK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328、-3.197,均P〈0.05)。矢量计算结果显示,SMILE组术后以顺规散光为主,而Fs.LASIK组术后则以斜轴散光为主,SMILE组术后cI和FI均明显低于FS—LASIK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051、-3.126,均P〈0.05),SMILE组术后cI略低于1,而FS—LASIK组术后cI略高于1。SMILE组IOS和AofE小于FS—LASIK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557,P=0.119;Z=-1.923,P=0.054)。2个组中术眼术后的安全性指数和有效性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SMILE组安全性指数和有效性指数与术前Kappa角的偏移量均呈负相关(r=-0.258、-0.257,均P〈0.05)。结论SMILE和FS-LASIK均能有效矫正低中度近视散光,术后均能达到预期视力。SMILE手术切口的愈合反应轻于FS—LASIK,故术后残余散光轴向偏差小。SMILE术后散光呈欠矫趋势,术者可根据经验适当增加散光矫正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外科手术 飞秒激光 近视 散光 矢量分析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微透镜取出术
下载PDF
SMILE与FS-LASIK术后散射变化特性的比较 被引量:14
15
作者 徐路路 王雁 +1 位作者 刘洋辰 吴文静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9-164,共6页
背景 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是一种新的微创无瓣屈光矫治手术方式,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可预测性,但目前有关其术后视觉质量的研究尚少.了解SMILE术后散射的变化情况对于评估其术后视觉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 对比分析SM... 背景 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是一种新的微创无瓣屈光矫治手术方式,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可预测性,但目前有关其术后视觉质量的研究尚少.了解SMILE术后散射的变化情况对于评估其术后视觉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 对比分析SMILE与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FS-LASIK)矫治近视及近视散光后术眼眼内散射光计量值的变化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拟行SMILE和FS-LASIK的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68例127眼,其中SMILE组35例64眼,FS-LASIK组33例63眼,使用C-Quant散射光计量仪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6个月测量散射光计量值,比较2个组术眼术后不同时间眼内散射光计量值的改变,并分析2种手术因素与术眼眼内散射光计量值的关系.结果 FS-LASIK组术后1周、1个月时散射光计量值分别为(1.03±0.19)D和(0.95±0.16)D,明显高于术前的(0.88±0.18)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12),而SMILE组术后1周、1个月和6个月散射光计量值分别为(0.98±0.16)、(0.95±0.14)和(0.94±0.16)D,与术前的(0.91±0.15)D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2个组间术眼散射光计量值的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分组=0.077,P=0.781).术后不同时间点FS-LASIK组散射光计量值的变化量均高于SMILE组(F分组=14.798,P<0.001),术后1周时2个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周、1个月、6个月SMILE组术眼眼内散射光计量值的变化量与切削比均呈负相关(R^2=0.123、0.145、0.098,均P<0.05).结论 SMILE手术前后术眼内散射光计量值变化不明显,而FS-LASIK术后眼内散射光计量值增加,尤以早期最为显著.2种手术后的散射光计量值随时间的延长逐渐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射 近视 近视散光/手术 视觉质量 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 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
下载PDF
SMILE与FS—LASIK对近视眼角膜基质切削深度可预测性的比较 被引量:16
16
作者 徐雯 周跃华 +2 位作者 张丽 胡雅斌 王玥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32-536,共5页
背景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已越来越多地用于近视的矫治,其手术的安全性、可预测性也受到关注。目的分析和比较SMILE与飞秒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FS—LASIK)对中央角膜组织切削深度的可预测性。方法采用非随机... 背景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已越来越多地用于近视的矫治,其手术的安全性、可预测性也受到关注。目的分析和比较SMILE与飞秒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FS—LASIK)对中央角膜组织切削深度的可预测性。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于2015年10月至2016年5月在北京同仁医院拟行角膜屈光手术的近视患者135例270眼,根据患者的选择分为SMILE组69例138眼和Fs—LASIK组66例132眼,组间患者人口基线特征匹配,分别接受SMILE和FS.LASIK,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周采用RTVueFD—OCT测量术眼中央角膜厚度值,观察指标包括术中角膜实际切削深度、切削误差和术眼术后屈光度变化,术前与术后1周中央角膜厚度的差值为实际切削深度,预测切削深度与实际切削深度间的偏差值为切削误差,比较2个组间各项测量指标的差异,探讨预测切削深度与实际切削深度值之间的关系。结果SMILE组和FS—LASIK组术眼术后球镜度、柱镜度及等效球镜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826、-1.405、-1.420,均P〉0.05)。SMILE组患者术后角膜实际切削深度为(76.96±15.27)μm,低于预测切削深度的(96.76±16.52)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16,P〈0.01);FS—LASIK组术眼实际切削深度与预测切削深度分别为(77.92±18.69)μm和(77.42±15.60)μ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04,P=0.547)。SMILE组术后切削误差量平均为(20.55±8.51)μm,大于FS—LASIK的(7.17±5.97)μm,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950,P〈0.01)。2个组术眼角膜预测切削深度与实际切削深度值问均呈线性正相关(r=0.799、0.867,均P〈0.01),SMILE组与FS—LASIK组术眼实际切削深度均随着预测切削深度的增加而增加,直线回归方程分别为l,:3.892±0.749X和Y=3.443±0.957X。结论SMILE术中实际切削深度低于预测切削深度,而FS—LASIK术中2者无明显差异,FS—LASIK可预测性好于SMI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手术 角膜基质/手术 准分子激光/治疗用途 中央角膜厚度 切削深度 可预测性 比较研究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术后近视回退和欠矫原因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贾丽 李金科 +3 位作者 米生健 张愉 王晓鲁 魏亚荣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1198-1200,共3页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近视治疗术后屈光回退和欠矫的原因,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我院近视中心准分子激光术后发生屈光回退并行二次手术的45例70眼,按<-6.00D为Ⅰ组,>-6.00D度为Ⅱ组,将两组患者两次治疗前后屈光度、术后...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近视治疗术后屈光回退和欠矫的原因,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我院近视中心准分子激光术后发生屈光回退并行二次手术的45例70眼,按<-6.00D为Ⅰ组,>-6.00D度为Ⅱ组,将两组患者两次治疗前后屈光度、术后不同时间的视力、术式、切削光斑直径、角膜切削量及残留厚度等相关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未手术时屈光度差别显著(P<0.05)。屈回退后两组屈光度差别无意义(9>0.05)。Ⅰ,Ⅱ两组首次激光术后6mo内,不同时间点裸眼视力与术前矫正视力有明显差别(P<0.05)。二次手术后,1wk内裸眼视力与矫正视力差别明显(P<0.05),1-3mo无差别(P>0.05);Ⅰ组于6mo时裸眼视力与矫正视力出现差别(P<0.05),Ⅱ组差别不显著(P>0.05):两组激光切削光斑的直径及角膜切削量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准分子激光近视治疗术后,屈光度回退程度与术前屈光状态无关。不同屈光度屈光回退程度相同。高度近视、LASIK多区切削和切削光斑直径小是发生屈光回退和欠矫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 近视 屈光回退
下载PDF
不同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对近视眼角膜滞后量和角膜阻力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4
18
作者 吴东芳 邓应平 +1 位作者 王顺清 邱乐梅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41-545,共5页
背景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因术后痛苦小、视力恢复快、有效性佳和预测性好,成为目前治疗屈光不正的主流方法,但术后角膜生物力学性能降低可导致继发圆锥角膜、角膜扩张等并发症,因此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术后角膜生物力学的研究是临... 背景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因术后痛苦小、视力恢复快、有效性佳和预测性好,成为目前治疗屈光不正的主流方法,但术后角膜生物力学性能降低可导致继发圆锥角膜、角膜扩张等并发症,因此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术后角膜生物力学的研究是临床上受到关注的问题之一。目的研究不同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对角膜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纳入拟行角膜屈光手术的中度近视患者82例164眼,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前弹力层下激光角膜磨镶术(SBK)组(30例60眼)、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组(27例54眼)和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组(25例50眼),3个组受检者基线特征均相匹配。利用眼反应分析仪(ORA)分别测定和比较不同手术方式组术眼术前及术后1周和5个月的角膜滞后量(CH)值和角膜阻力因子(CRF)值,并分析角膜切削厚度与CH、CRF手术前后差值的关系。结果不同时间点SBK、LASIK、LASEK组间CH和CRF的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分组=2.17,P=0.08;F分组=2.67,P=0.07),各组不同时间点间CH值和CRF值的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41.90,P=0.00;F时间=49.65,P=0.00),3个组术后1周、5个月,CH、CRF值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对角膜切削厚度与CH、CRF的差值分析发现,术后1周至术后5个月,角膜切削厚度与CH差值均不相关(均R^2=0.000),但与CRF差值呈弱相关(1周:Y=3.253+0.010X,R^2=0.007;5个月:Y=1.073+0.021X,R^2=0.004)。结论SBK、LASIK、LASEK术后术眼的角膜CH和CRF值均下降,导致角膜的生物力学变化,3种手术方式对角膜生物力学的影响相似,CRF在评价角膜屈光手术后角膜生物力学变化方面比CH更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生理 近视/手术 弹性组织 生物力学 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 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 前弹力层下激光角膜磨镶术
下载PDF
近视眼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后角膜光学质量的客观评估 被引量:17
19
作者 徐路路 王雁 +4 位作者 吴雅楠 吴文静 李晓晶 窦瑞 张佳媚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9-145,共7页
背景目前评价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术后角膜光学质量的方法多基于单一的散射、衍射或像差因素,因此不能对角膜光学质量进行全面和客观评价,而调制传递函数(MTF)及斯特列尔比(SR)综合了上述多因素评价方法,是评... 背景目前评价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术后角膜光学质量的方法多基于单一的散射、衍射或像差因素,因此不能对角膜光学质量进行全面和客观评价,而调制传递函数(MTF)及斯特列尔比(SR)综合了上述多因素评价方法,是评估术后角膜光学质量方法学的研究方向。 目的利用角膜MTF及SR客观分析SMILE术后术眼在明视和暗视环境下(分别为3 mm和6 mm瞳孔直径)角膜光学质量的变化。 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方法和术眼手术前后自身对照研究设计,纳入2013年12月至2014年3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接受SMILE的患者32例63眼,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记录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有效性指数(术后UCVA/术前BCVA);分别于上述时间点对术眼行电脑验光和综合验光仪验光,记录手术前后术眼屈光度变化;采用Sirius眼前节分析系统测定3 mm和6 mm瞳孔直径下不同空间频率(10、20、30、40、50和60 c/d)角膜前表面MTF和SR值,并测定术眼手术前后角膜前表面总高阶像差均方根值(RMS),以评估术眼SMILE手术前后角膜光学质量变化。 结果术后1周、1个月、3个月UCVA(LogMAR)≥0.8者分别为59、62和63眼,分别占93.65%、98.41%和100%,术眼上述时间点有效性指数分别为1.104±0.128、1.126±0.145和1.158±0.208。术眼术后3个月等效球镜度和柱镜度均在正常范围。术眼术后各时间点3 mm瞳孔直径垂直及水平子午线各空间频率下MTF值较术前均明显增加,6 mm瞳孔直径下垂直子午线10、20、30和40 c/d空间频率MTF值较术前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6 mm瞳孔直径下水平子午线各空间频率MTF值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眼术后各时间点3 mm及6 mm瞳孔直径下的SR与术前相比呈上升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各时间点3 mm瞳孔直径下SR均大于相应的6 mm瞳孔直径下SR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眼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3 mm及6 mm瞳孔直径下角膜前表面RMS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 mm瞳孔直径:F=1.348,P=0.184;6 mm瞳孔直径:F=1.990,P=0.137)。 结论SMILE手术可有效改善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术后角膜光学成像质量,术眼术后明视环境下较暗视环境下角膜光学质量改善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光学质量 激光角膜手术 准分子激光/治疗用途 近视 调制传递函数 斯特尔比率 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
下载PDF
SMILE与ICL V4c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及视觉质量对比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刘逾 陈海婷 +1 位作者 牛广增 范玉香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186-191,共6页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和中央孔型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ICL)V4c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及高阶像差的变化特点。方法收集于行近...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和中央孔型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ICL)V4c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及高阶像差的变化特点。方法收集于行近视矫正手术的高度近视患者(近视大于-6.0 D),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SMILE组(30例,58眼)及ICL组(30例,59眼),观察2组术前及术后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屈光度、等效球镜度、眼压、角膜高阶像差等数据,随访时间1年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安全性:术后1年2组所有术眼BCVA均达到20/20以上,无一眼发生BCVA 1行以上丢失。有效性:2组术后1年UCVA达到20/20以上者分别为53眼(91.38%)及56眼(94.91%),20/25以上者分别为58眼(100%)及59眼(100%)。可预测性:术后1年2组等效球镜度在±1.0 D的比例均为100%。SMILE组术后等效球镜度高于ICL组,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阶像差:SMILE组术后总高阶像差、球差、垂直慧差增加,ICL组术后斜向三叶草增加,水平慧差减少。在2组中,Spearman相关性分析均未发现2组各像差成分变化值与术前球镜、柱镜、等效球镜及术后等效球镜存在相关性。结论SMILE及ICL矫正高度近视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有效性,对于高度近视ICL预测性强,且较少引入高阶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角膜外科手术 激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