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ulfur promoted n-π^(*)electron transitions in thiophene-doped g-C_(3)N_(4)for enhanced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被引量:4
1
作者 Feiyue Ge Shuquan Huang +6 位作者 Jia Yan Liquan Jing Feng Chen Meng Xie Yuanguo Xu Hui Xu Huaming Li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3期450-459,共10页
Expanding the optical absorption range of photocatalysts is still a key endeavor in graphitic carbon nitride(g-C_(3)N_(4))studies.Here,we report on a novel thiophene group extending the optical property,which is assig... Expanding the optical absorption range of photocatalysts is still a key endeavor in graphitic carbon nitride(g-C_(3)N_(4))studies.Here,we report on a novel thiophene group extending the optical property,which is assigned to n-π^(*)electronic transitions involving the two lone pairs on sulfur(TLPS).The as-prepared samples,denoted as CN-ThAx(where x indicates the amount of ThA added,mg),showed an additional absorption above 500 nm as compared to pristine g-C_(3)N_(4).Further,the thiophene group enhanced charge carrier separation to suppress e‒/h+pair recombination.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thiophene group can obstruct the polymerization of melem to generate a large plane,thus exposing the lone electron pairs on the sulfur.Th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was evaluated in the decomposition of bisphenol A and H2 evolution.Compared with g-C_(3)N_(4),the optimized CN-ThA_(30) sample led to a 6.6-and 2-fold enhancement of the degradation and H2 generation rates,respectively.The CN-ThA_(30) sample allowed for synchronous H2 production and BPA decompos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IOPHENE g-C_(3)N_(4) Lone pairs on sulfur ^n-π^(*)transition Visible light photocatalysis
下载PDF
Microwave awakening the n-π^(*) electronic transition in highly crystalline polymeric carbon nitride nanosheets for photocatalytic hydrogen generation
2
作者 Xiangang Lin Haiwei Du +4 位作者 Daochuan Jiang Peng Zhang Zhiwu Yu Hong Bi Yupeng Yuan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2期541-547,共7页
The n-π^(*) electronic transition in polymeric carbon nitride(PCN)can remarkably harvest visible light,which thus potentially promotes the photocatalytic hydrogen H2 generation.However,awaking the n-π^(*) lectronic ... The n-π^(*) electronic transition in polymeric carbon nitride(PCN)can remarkably harvest visible light,which thus potentially promotes the photocatalytic hydrogen H2 generation.However,awaking the n-π^(*) lectronic transition has proven to be a grand challenge.Herein,we reported on the awakening of n-π^(*) electronic transition by microwave thermolysis of urea pellet,which yielded the PCN with absorption edge of 600 nm,near 140 nm red-shift from 460 nm of pristine PCN.The n-π^(*) electronic transition endows PCN with an increased photocata lytic H_(2) generation,with a highest H_(2) rate of 61.7μmol h^(-1) under visible light exposure,which is near 6 times higher than that by using the PCN from the thermolysis of urea pellets in an electric furnace(10.6μmol h^(-1)).Furthermore,the n-π^(*) transition in PCN leads to the longest wavelength of 535 nm that can initiate H2 generation,remarkably longer than the absorption edge of pristine PCN(460 nm).This work manifests the advantages of microwave sintering route to awaken the n-π^(*) electronic transition in PCN for an increased photocata lytic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meric carbon nitride MICROWAVE ^n-π^(*)electronic transition Hydrogen
下载PDF
水溶性N,N-二烷基二甘酰胺酸与U(Ⅵ)的配位化学
3
作者 高成琪 全葳 +7 位作者 杨琪 张燕 杨雅婷 徐超 柳倩 郝轩 杨素亮 田国新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5-333,I0002,共10页
研究了两种结构相似小分子配体N,N-二甲基二甘酰胺酸(HDMDGA,HL^(Ⅰ))和N,N-二乙基二甘酰胺酸(HDEDGA,HL^(Ⅱ))与铀酰离子的配位化学。在1.0 mol/L NaClO_(4)介质中,分别用电位滴定法和吸收光谱滴定法测定了两种配体的质子化常数以及UO_... 研究了两种结构相似小分子配体N,N-二甲基二甘酰胺酸(HDMDGA,HL^(Ⅰ))和N,N-二乙基二甘酰胺酸(HDEDGA,HL^(Ⅱ))与铀酰离子的配位化学。在1.0 mol/L NaClO_(4)介质中,分别用电位滴定法和吸收光谱滴定法测定了两种配体的质子化常数以及UO_(2)L^(+)、UO_(2)L_(2)(L=L^(Ⅰ)、L^(Ⅱ))的配合物稳定常数,并解析获得各物种的标准摩尔吸收谱。结合拉曼光谱滴定方法,获得了各配合物物种的相对标准拉曼光谱。室温条件下利用缓慢挥发法培养了UO_(2)L_(2)^(Ⅱ)晶体,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该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点群为P2_(1)/c。具体结构参数为:a=15.5096(6)?(1?=0.1 nm),b=7.7934(3)?,c=11.3732(4)?,α=90°,β=97.388(4)°,γ=90°,Z=2。水溶液中配合物稳定常数以及晶体中U-O键长比较的结果均表明,虽然两种配体的结构相似,质子化常数也几乎相同,但与UO_(2)^(2+)的配位能力存在一定差异,HDEDGA与UO_(2)^(2+)形成的配合物稳定性更高。与UO_(2)L_(2)^(Ⅰ)配合物晶体相似,UO_(2)L_(2)^(Ⅱ)晶体中L^(Ⅱ-)同样以三齿模式与UO_(2)^(2+)形成配合物,3个氧原子(酰胺氧、醚氧和羧酸氧)均在赤道平面与线性的UO_(2)^(2+)配位。UO_(2)L_(2)^(Ⅱ)晶体漫反射光谱的特征与水溶液中相应组成配合物的吸收光谱有显著差异;且对于两种配体,水溶液中水合铀酰离子与1:1配合物(金属:配体)的铀酰离子特征拉曼光谱峰位移的差值,均显著大于1:1配合物与1:2配合物的差值。因此可推断,水溶液中1:2配合物的结构应不同于配合物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O_(2)^(2+) N n-二烷基二甘酰胺酸 配位稳定常数 晶体结构 拉曼光谱
下载PDF
A study of transition from n-to p-type based on hexagonal WO3 nanorods sensor 被引量:3
4
作者 武雅乔 胡明 韦晓莹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4期208-214,共7页
Hexagonal WO3 nanorods are fabricated by a facile hydrothermal process at 180 ℃ using sodium tungstate and sodium chloride as starting materials. The morphology,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of the prepared nanorods ar... Hexagonal WO3 nanorods are fabricated by a facile hydrothermal process at 180 ℃ using sodium tungstate and sodium chloride as starting materials. The morphology,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of the prepared nanorods are studi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X-ray diffraction spectroscopy, and 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scopy. It is found that the agglomeration of the nanorods is strongly dependent on the PH value of the reaction solution. Uniform and isolated WO3 nanorods with diameters ranging from 100 nm-150 nm and lengths up to several micrometers are obtained at PH = 2.5 and the nanorods are identified as being hexagonal in phase structure. The sens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O3 nanorod sensor are obtained by measuring the dynamic response to NO2 with concentrations in the range 0.5 ppm-5 ppm and at working temperatures in the range 25 ℃-250 ℃. The obtained WO3 nanorods sensors are found to exhibit opposite sensing behaviors, depending on the working temperature. When being exposed to oxidizing NO2 gas, the WO3 nanorod sensor behaves as an n-type semiconductor as expected when the working temperature is higher than 50 ℃, whereas, it behaves as a p-type semiconductor below 50 ℃. The origin of the n- to p-type transition is correlated with the formation of an inversion layer at the surface of the WO3 nanorod at room temperature. This finding is useful for making new room temperature NO2 sensors based on hexagonal WO3 nanor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XAGONAL W03 nanorods sensor hydrothermal method n- to p-type transition
下载PDF
A GIGANTIC N-S TRENDING TECTONO-METALLOGENIC BELT IN ASIA──THE TECTONO-METALLOGENIC BELT AT THE TRANSITION ZONE BETWEEN THE EAST ASIA AND CENTRAL ASIA CRUSTOBODIES
5
《Geotectonica et Metallogenia》 1994年第Z2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A GIGANTIC n-S TRENDING TECTONO-METALLOGENIC BELT IN ASIA THE TECTONO-METALLOGENIC BELT AT THE transition ZONE BETWEEN THE EAST ASIA AND CENTRAL ASIA CRUSTOBODIES AT EAST
下载PDF
嘎拉苹果对春施^(15)N-尿素的吸收、利用与分配特性 被引量:46
6
作者 赵林 姜远茂 +3 位作者 彭福田 李盼盼 王磊 李洪波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39-1443,共5页
以7年生嘎拉苹果(Malus domestica)/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为试材,研究了苹果对春季土施15N-尿素的吸收、利用与分配特性。结果表明,盛花期以细根的Ndff值最高,粗根次之;新梢旺长期和果实膨大期根部吸收的15N优先向新生营养器官运... 以7年生嘎拉苹果(Malus domestica)/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为试材,研究了苹果对春季土施15N-尿素的吸收、利用与分配特性。结果表明,盛花期以细根的Ndff值最高,粗根次之;新梢旺长期和果实膨大期根部吸收的15N优先向新生营养器官运转;果实成熟期以果实中Ndff值最高,新生器官Ndff值普遍高于贮藏器官;果实采收后15N在粗根和细根中的Ndff值最高,地上贮藏器官次之,新生营养器官下降到较低水平,树体吸收的15N开始向贮藏器官回流、积累。不同物候期苹果吸收的15N各器官的分配率存在显著差异,盛花期15N优先分配在根系中;新梢旺长期和果实膨大期,根部15N的分配率不断下降,15N主要向新生营养器官分配;在果实成熟期果实成为新的分配中心;果实采收后15N向贮藏器官回流、积累,15N在树体内的运转随生长中心的转移而转移。春季土施15N-尿素可被树体快速吸收、利用,氮肥利用率随物候期的推移逐渐提高,采收后的当季利用率为27.5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15n-尿素 吸收 利用 分配
下载PDF
冬枣果实硬核期对^(15)N-尿素吸收、分配及再利用特性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赵登超 姜远茂 +4 位作者 彭福田 张进 张序 巨晓棠 张福锁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7-30,共4页
以盆栽冬枣为试材,研究了冬枣果实硬核期土施15N-尿素条件下N的吸收、分配和再利用特性.结果表明,果实膨大期,细根中的肥料氮比率(Ndff%)最高为10.64%,其次为新生营养器官.果实采收后,叶片和枣吊中的15N回撤;翌年萌芽前,粗根中的Ndff%最... 以盆栽冬枣为试材,研究了冬枣果实硬核期土施15N-尿素条件下N的吸收、分配和再利用特性.结果表明,果实膨大期,细根中的肥料氮比率(Ndff%)最高为10.64%,其次为新生营养器官.果实采收后,叶片和枣吊中的15N回撤;翌年萌芽前,粗根中的Ndff%最高(3.69%);盛花期,新生营养器官(当年生枣头枝、枣吊、叶片和花)中的Ndff%最高.果实硬核期施肥后,当年根系吸收的15N-尿素主要用于营养生长(叶片、枣吊、根系),回撤15N优先贮藏于根系,休眠季节根系(54.01%)贮藏15N略高于地上部器官(45.99%),主要的15N贮藏器官为粗根(38.61%).地上部枝干中的贮藏15N从采果后到萌芽前含量变化剧烈,可作为贮藏15N营养诊断的“靶器官”,同期粗根中贮藏15N变幅较小,属长期“库”.贮藏15N具有就近利用的特性,其分配随生长中心的转移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枣 果实硬核期 ^^15n-尿素 吸收 分配 再利用
下载PDF
冬枣秋季不同枝条叶施^(15)N-尿素的贮藏、分配及再利用 被引量:9
8
作者 赵登超 姜远茂 +4 位作者 彭福田 何乃波 张序 隋静 侯立群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7-90,86,共5页
大田条件下,以6年生冬枣为试材,研究冬枣晚秋不同枝条叶施15N-尿素后,休眠期15N的贮藏、分配及翌年盛花期15N的再分配和利用。结果表明:晚秋叶施15N-尿素,休眠期树体枝干和根系中可检测到15N;翌年盛花期时,处理枝新生器官(枣吊、叶片、... 大田条件下,以6年生冬枣为试材,研究冬枣晚秋不同枝条叶施15N-尿素后,休眠期15N的贮藏、分配及翌年盛花期15N的再分配和利用。结果表明:晚秋叶施15N-尿素,休眠期树体枝干和根系中可检测到15N;翌年盛花期时,处理枝新生器官(枣吊、叶片、花)中可检测到15N。休眠期15N主要贮藏于地上部多年生器官,包括处理枝条和附近多年生器官。与休眠期相比,翌年盛花期时处理枝条的Ndff%显著下降,新生营养枝和多年生枝分别下降了59.13%和69.05%。贮藏15N再分配到新生器官,主要用于叶片和枣吊的生长,分配势随新生器官生理年龄的增加而增大(枣吊>叶片>花)。与新生营养枝处理不同,多年生枝处理的地上部枝干中贮藏15N向新生器官及枝干运输同时向下分配运输用于根系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枣 ^^15n-尿素 贮藏 分配 再利用
下载PDF
沾化冬枣对萌芽前施^(15)N-尿素的吸收分配与利用 被引量:5
9
作者 张进 姜远茂 +2 位作者 张序 赵登超 刘文娥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2-25,共4页
以4年生盆栽沾化冬枣树为试材,研究其对萌芽前土施15N-尿素的吸收、分配和利用特性。结果表明:沾化冬枣萌芽前施15N-尿素,根系吸收15N肥后优先分配到贮藏器官(包括主干、多年生枝和粗根)中,然后外运用于植株新生器官(包括枣吊及其叶片... 以4年生盆栽沾化冬枣树为试材,研究其对萌芽前土施15N-尿素的吸收、分配和利用特性。结果表明:沾化冬枣萌芽前施15N-尿素,根系吸收15N肥后优先分配到贮藏器官(包括主干、多年生枝和粗根)中,然后外运用于植株新生器官(包括枣吊及其叶片、新生营养枝、细根和果实)建造,与贮藏氮利用特性相似;果实采收后,树体内的15N开始向贮藏器官回流。萌芽前施的15N-尿素根系吸收后,15N在树体内的运转分配主要随生长中心的转移而转移。幼叶期解析时,15N在贮藏器官粗根和主干木质部中的分配势(Ndff%)最强;盛花期解析时,15N在枣吊叶片(包括花)中的分配势最强;果实速长期解析时,15N在果实中的分配势最强;果实采收后解析时,15N在根系中的分配势最强。随着冬枣生长发育,植株对15N-尿素的吸收利用率逐渐上升,在果实速长期时达到最高,采果后略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沾化冬枣 ^^15n-尿素 萌芽 分配 利用
下载PDF
N-琥珀酰亚胺4-[^(18)F]氟苯甲酸酯的合成 被引量:6
10
作者 程登峰 尹端沚 +3 位作者 王明伟 李谷才 周伟 汪勇先 《核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917-920,共4页
合成了18F标记多肽和蛋白类药物中常用的中间体N-琥珀酰亚胺-4-[18F]氟苯甲酸酯([18F]SFB)。由于[18F]SFB能和生物分子结合达到较高的标记率以及具有较好的体内稳定性,成为一种最适宜的氟-18标记试剂。本工作首先合成标记前体乙基-4-三... 合成了18F标记多肽和蛋白类药物中常用的中间体N-琥珀酰亚胺-4-[18F]氟苯甲酸酯([18F]SFB)。由于[18F]SFB能和生物分子结合达到较高的标记率以及具有较好的体内稳定性,成为一种最适宜的氟-18标记试剂。本工作首先合成标记前体乙基-4-三甲胺苯甲酸酯-三氟磺酸盐,接下来经三步放射合成,然后经Sep-PakC18柱分离可得[18F]SFB,并对第一步的18F标记反应进行了优化。合成时间约1h;放化产率约50%;经放射性TLC和HPLC分析,放化纯度大于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 ^n-琥珀酰亚胺4-[^18F]氟苯甲酸酯([^18F]SFB) 放射性合成
下载PDF
气质联用分离测定^(15)N-甘氨酸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孙咏梅 张林 +1 位作者 许志勤 高兰兴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02-206,共5页
使用小型气质联用仪测定了血清中15N-甘氨酸丰度值,利用代数法分析质谱重叠碎片峰数据,计算得理论值与实际丰度值成线性相关,其相关系数可达0.9992。选用健康Wister大鼠一次灌胃15N-甘氨酸20mg,用该方法测... 使用小型气质联用仪测定了血清中15N-甘氨酸丰度值,利用代数法分析质谱重叠碎片峰数据,计算得理论值与实际丰度值成线性相关,其相关系数可达0.9992。选用健康Wister大鼠一次灌胃15N-甘氨酸20mg,用该方法测定灌胃前、灌胃后30min及1h至7h血清中15N-甘氨酸的丰度值,绘制15N-甘氨酸含量随时间衰变曲线,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医学研究中低丰度样品的测定,为稳定同位素丰度测定提供了一个更准确简便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n-甘氨酸 气质联用分析 血清 测定
下载PDF
冬枣果实发育期不同类型枝条叶施^(15)N-尿素的分配特性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登超 姜远茂 +3 位作者 彭福田 何乃波 张序 隋静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3-16,共4页
大田条件下,以6年生冬枣/金丝小枣为试材,研究了冬枣果实发育后期不同类型枝条叶施15N_尿素7 d后15N的吸收与分配特性。结果表明:处理叶片中的Ndff%均高于其他器官,且果实膨大期处理叶片高于果实硬核期。不同类型枝条对叶施15N_尿素的... 大田条件下,以6年生冬枣/金丝小枣为试材,研究了冬枣果实发育后期不同类型枝条叶施15N_尿素7 d后15N的吸收与分配特性。结果表明:处理叶片中的Ndff%均高于其他器官,且果实膨大期处理叶片高于果实硬核期。不同类型枝条对叶施15N_尿素的分配运转特性不同,坐果枣吊叶片主要供给果实生长;顶部营养枝叶片吸收15N在其附近器官中的分配势较高;中部营养枝叶片的下部器官15N分配势高于其上部相同的器官,果实膨大期顶部营养枝叶片处理15N最远可运输到根系。不同施15N时期营养枝叶片对15N分配利用不同,果实硬核期吸收15N在营养器官(叶片和枣吊)中的分配势较高,而果实膨大期15N在贮藏器官(枝干)中的分配势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枣 果实发育期 叶片 ^^15n-尿素 分配
下载PDF
固体超强酸SO_4^(2-)/Fe_2O_3催化N,N-二乙氨基乙醇与含芳香环的羧酸的酯化反应 被引量:7
13
作者 陈明德 林敏 +2 位作者 陈进 李招英 杨俊华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07-512,共6页
用固体超强酸SO2-4/Fe2O3催化N,N 二乙氨基乙醇与9个含芳香环羧酸的酯化反应,合成了9个相应的酯,产率在75%~95.6%之间.讨论了不同的固体超强酸及催化剂用量,溶剂和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酯化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催化剂用量... 用固体超强酸SO2-4/Fe2O3催化N,N 二乙氨基乙醇与9个含芳香环羧酸的酯化反应,合成了9个相应的酯,产率在75%~95.6%之间.讨论了不同的固体超强酸及催化剂用量,溶剂和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酯化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催化剂用量占反应物总量的3.4%~3.8%,溶剂为二甲苯,反应温度140℃,反应时间6h的条件下,酯化产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超强酸SO4^2-/Fe2O3 催化 N n-二乙氨基乙醇 含芳香环羧酸 酯化反应 植物生理作用
下载PDF
‘早大果’甜樱桃对不同时期施^(15)N-尿素的吸收、分配与利用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凤霞 葛顺峰 +2 位作者 姜远茂 彭福田 魏绍冲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8-332,共5页
大田条件下利用15N示踪技术,研究‘早大果’甜樱桃对不同时期施15N-尿素的吸收、分配及利用特性。结果表明:果实采收期测定,秋季和萌芽前施肥处理细根的Ndff%较高,分别为4.86%和2.37%;盛花期施肥处理果实的Ndff%最高,为1.18%;各时期中... 大田条件下利用15N示踪技术,研究‘早大果’甜樱桃对不同时期施15N-尿素的吸收、分配及利用特性。结果表明:果实采收期测定,秋季和萌芽前施肥处理细根的Ndff%较高,分别为4.86%和2.37%;盛花期施肥处理果实的Ndff%最高,为1.18%;各时期中果实和新梢及叶片中Ndff%均较高。细根的Ndff%随施肥时期的推迟而显著减少。营养器官中15N分配率以萌芽前施肥最高,其次是秋季施肥,而盛花期施肥最低;贮藏器官中15N分配率以盛花期施肥最高,其次是秋季施肥,萌芽前施肥最低;果实中以萌芽前和盛花期施肥较高,而秋季施肥较低。果实采收期测定,秋季施肥、萌芽前施肥和盛花期施肥处理的15N利用率分别为24.61%、14.74%和9.24%。因此,秋季施肥有利于缓和器官间营养竞争矛盾;萌芽前和盛花期施肥有利于果实发育,考虑到果实品质,此期施肥要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樱桃 ^^15n- 施肥期 吸收 分配 利用
下载PDF
^(15)N-甘氨酸示踪法在运动动物蛋白质代谢实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许志勤 孙咏梅 +3 位作者 高兰兴 金宏 张林 王先远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42-446,共5页
目的:用稳定性同位素技术观察运动对动物体内蛋白质代谢的影响。方法:游泳动物为运动模型,用15N-甘氨酸作为示踪剂,进行蛋白质代谢实验。结果:运动使动物的蛋白质流率、分解率均增高;心肌的蛋白质合成时间加快,合成量降低;... 目的:用稳定性同位素技术观察运动对动物体内蛋白质代谢的影响。方法:游泳动物为运动模型,用15N-甘氨酸作为示踪剂,进行蛋白质代谢实验。结果:运动使动物的蛋白质流率、分解率均增高;心肌的蛋白质合成时间加快,合成量降低;使肝脏的蛋白质合成功能增强,分解速度降低。结论:用15N-甘氨酸示踪法研究运动对蛋白质代谢的影响,所得结果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n-甘氨酸 蛋白质流率 合成率 分解率
下载PDF
CS2中对苯醌n-π^*单-三态跃迁的可见吸收光谱及其共振拉曼光谱 被引量:2
16
作者 尹建华 里佐威 +1 位作者 任春年 张留洋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821-1823,共3页
测量了对苯醌(p-benzoquinone,PBQ)在CS2中的可见吸收光谱,论证了该实验中发现的507 nm带来源于PBQ的n-π*单-三态跃迁.基于液芯光纤内共振拉曼散射可以提高拉曼光谱强度109倍这一技术,在10-3~10-6 mol·L-1的浓度范围首次探测到51... 测量了对苯醌(p-benzoquinone,PBQ)在CS2中的可见吸收光谱,论证了该实验中发现的507 nm带来源于PBQ的n-π*单-三态跃迁.基于液芯光纤内共振拉曼散射可以提高拉曼光谱强度109倍这一技术,在10-3~10-6 mol·L-1的浓度范围首次探测到514.5 nm激光激发该跃迁而产生的共振拉曼光谱(1 439cm-1).分析认为该谱线来源于PBQ的n-π*单-三态跃迁的羰基伸缩振动(v c-o).实验发现,随着PBQ溶液浓度的降低,该谱线的拉曼频移发生蓝移.文章的研究结果将有助于理解PBQ电子结构与其光物理特性的相互关系,便于获得更丰富的分子结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芯光纤 ^n-π^*单-三态跃迁 共振拉曼光谱
下载PDF
n-十二烷基-β-D-麦芽糖苷与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混合胶束的^1HNMR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秋青 刘博谦 李秀瑜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1949-1954,共6页
利用NMR技术的自扩散、自旋-自旋弛豫时间(T2)和自旋-晶格弛豫时间(T1)以及二维NOESY谱,研究了n-十二烷基-β-D-麦芽糖苷(DM)与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DTAC)的二元混合体系中混合胶束的形成、大小变化、排列方式、复配比例和相互作用点等... 利用NMR技术的自扩散、自旋-自旋弛豫时间(T2)和自旋-晶格弛豫时间(T1)以及二维NOESY谱,研究了n-十二烷基-β-D-麦芽糖苷(DM)与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DTAC)的二元混合体系中混合胶束的形成、大小变化、排列方式、复配比例和相互作用点等.NMR的自扩散系数表明了混合胶束的大小主要取决于DM分子,T2/T1显示混合胶束堆积的较紧密,两分子的疏水链是以肩并肩的方式位于胶束核中,2D NOESY谱表明DTAC分子中与极头相连的亚甲基邻近DM分子中倒数第二个糖环,产生分子间相互作用,其相互作用和分子间距的大小随DM/DTAC比例的不同而变化,DM/DTAC在1∶4和1∶8之间是较好的复配比例范围,并确定混合前后出现的相反变化T2值是混合胶束中产生相互作用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十二烷基-β-D-麦芽糖苷 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混合胶束结构 相互作用点 复配比例 ^^1HNMR
下载PDF
N-苯基酰胺中羰基^(17)O-NMR化学位移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利东 李临生 兰云军 《波谱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91-400,共10页
按照N-苯基乙酰胺、N-苯基苯甲酰胺、N-苯基邻羟基苯甲酰胺和N-苯基氨基甲酸甲酯四类化合物,提出了一个计算这四类化合物羰基17O-NMR化学位移的公式:cδal=0δn+C×(Δo+Δm+Δp),通过线性回归法确定了13种取代基参数,经回归检验表... 按照N-苯基乙酰胺、N-苯基苯甲酰胺、N-苯基邻羟基苯甲酰胺和N-苯基氨基甲酸甲酯四类化合物,提出了一个计算这四类化合物羰基17O-NMR化学位移的公式:cδal=0δn+C×(Δo+Δm+Δp),通过线性回归法确定了13种取代基参数,经回归检验表明该公式的置信度为99.5%,与实验值的偏差Δδ在3.0以内的羰基17O-NMR化学位移计算值在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O-NMR 化学位移 取代基效应 回归分析 n-苯基酰胺 n-苯基氨基甲酸甲酯
下载PDF
^(125)I-4-(N-苄基哌啶基)-4-碘代苯磺酰胺的体内σ受体亲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春丽 刘巧平 +2 位作者 王荣福 付占立 刘伯里 《同位素》 CAS 2004年第4期198-203,共6页
经化学合成与放射性碘取代三丁基锡法制得125I-4-(N-苄基哌啶基)-4-碘代苯磺酰胺,并观察了其在荷不同肿瘤细胞小鼠体内的分布,以探讨125I-4-(N-苄基哌啶基)-4-碘代苯磺酰胺的体内σ受体亲和性能及应用于σ受体阳性肿瘤导向诊断与导向治... 经化学合成与放射性碘取代三丁基锡法制得125I-4-(N-苄基哌啶基)-4-碘代苯磺酰胺,并观察了其在荷不同肿瘤细胞小鼠体内的分布,以探讨125I-4-(N-苄基哌啶基)-4-碘代苯磺酰胺的体内σ受体亲和性能及应用于σ受体阳性肿瘤导向诊断与导向治疗的可能性。结果显示:125I-4-(N-苄基哌啶基)-4-碘代苯磺酰胺在表达σ受体的脏器--肝脏、脾脏、心脏、肺脏、肾脏、小肠以及小鼠肝癌H22与乳腺癌EAC中具有高的摄取;σ受体配体氟哌啶醇可抑制标记配体在心脏、肺脏和脾脏中的摄取,但在肿瘤EAC中的摄取未受抑制。肿瘤与脑和肌肉有较高的T/NT值,肿瘤与肌肉的T/NT值在注射后2 h最高,可达6.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σ受体 ^^125I-4-(n-苄基哌啶基)-4-碘代苯磺酰胺 生物分布
下载PDF
(N-[^(11)C]甲基)胆碱和(S-[^(11)C]甲基)-L-半胱氨酸的半自动合成 被引量:1
20
作者 唐刚华 王明芳 +2 位作者 唐小兰 罗磊 甘满权 《核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54-457,共4页
由PETtrace回旋加速器和11CH3I全自动合成系统分别生产11CO2和11CH3I;;采用半自动合成装置合成(N-[11C]甲基)胆碱(11C-CH)和(S-[11C]甲基)-L-半胱氨酸(11C-CYS)。11CH3I与前体N;;N-二甲基乙醇胺在Sep-PakPlusC18小柱中发生甲基化反应;;... 由PETtrace回旋加速器和11CH3I全自动合成系统分别生产11CO2和11CH3I;;采用半自动合成装置合成(N-[11C]甲基)胆碱(11C-CH)和(S-[11C]甲基)-L-半胱氨酸(11C-CYS)。11CH3I与前体N;;N-二甲基乙醇胺在Sep-PakPlusC18小柱中发生甲基化反应;;经AccellSep-PakPlusCM小柱分离;;得11C-CH注射液;;11CO2转化为11C-CH总时间约20min;;校正总放化产率大于85%;;放化纯度大于99%。11CH3I与前体L-半胱氨酸在Sep-PakPlusC18小柱中发生甲基化反应;;经SepPakPlusC18小柱分离;;得11C-CYS注射液;;烷基化时间约6min;;放化产率大于85%;;放化纯度大于99%;;对映纯度大于90%。制备的11C-CH和11C-CYS注射液可用于动物和人体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CH3I全自动合成系统 ^(n-[^11C]甲基)胆碱 ^(S-[^12C]甲基)-L-半胱氨酸 在柱甲基化 半自动合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