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ositive Bias Temperature Instability and Hot Carrier Injection of Back Gate Ultra-thin-body In0.53Ga0.47As-on-Insulator n-Channel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 被引量:1
1
作者 唐晓雨 卢继武 +6 位作者 张睿 吴枉然 刘畅 施毅 黄子乾 孔月婵 赵毅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11期127-130,共4页
Ultra-thin-body (UTB) In0.53Ga0.47As-on-insulator (In0.53Ga0.47As-OI) structures with thicknesses of 8 and 15nm are realized by transferring epitaxially grown In0.53Ga0.47As layers to silicon substrates with 15-nm... Ultra-thin-body (UTB) In0.53Ga0.47As-on-insulator (In0.53Ga0.47As-OI) structures with thicknesses of 8 and 15nm are realized by transferring epitaxially grown In0.53Ga0.47As layers to silicon substrates with 15-nmthick A12 03 as a buried oxide by using the direct wafer bonding method. Back gate n-channel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nMOSFETs) are fabricated by using these In0.53Ga0.47As-OI structures with excellent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Positive bias temperature instability (PBTI) and hot carrier injection (HCI) characterizations are performed for the In0.53Ga0.47As-OI nMOSFETs. It is confirmed that the In0.53Ga0.47 As-OI nMOSFETs with a thinner body thickness suffer from more severe degradations under both PBTI and HCr stresses. Moreover, the different evolutions of the threshold voltage and the saturation current of the UTB In0.53Ga0.47As-OI nMOSFETs may be due to the slow border tra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on-Insulator n-channel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 OI Positive Bias Temperature Instability and Hot Carrier Injection of Back Gate Ultra-thin-body In Ga
下载PDF
High-performance n-channel organic thin-film transistors based on the dual effects of heterojunction and surface modification
2
作者 曹进 洪飞 +6 位作者 邢菲菲 顾文 郭新安 张浩 魏斌 张建华 王军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0年第3期456-461,共6页
This paper presents two n-channel organic heterojunction transistors with modified insulator by using hexadecafiuorophthalocyaninatocopper (F16CuPc)/copper phthalocyanine (CuPc) and F16CuPc/pentacene as the active... This paper presents two n-channel organic heterojunction transistors with modified insulator by using hexadecafiuorophthalocyaninatocopper (F16CuPc)/copper phthalocyanine (CuPc) and F16CuPc/pentacene as the active layers. Compared with a single-layer device, it reports that an improved field-effect mobility and a 6-fold higher drain current are observed. The highest mobility of 0.081 cm^2/(V. s) was obtained from F16CuPc/CuPc heterojunction devices. This result is attributed to the dual effects of the organic heterojunction and interface modification. Furthermore, for two heterojunction device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F16CuPc/CuPc-based transistor is better than that of F16CuPc/pentacene. This is attributed to the morphologic match of two organic compon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channel heterojunction effect surface modification
下载PDF
Solution-Processed High Mobility Top-Gate N-Channel Polymer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3
作者 项兰义 应俊 +2 位作者 韩金花 王伟 谢文法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9期167-170,共4页
Polymer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operated in the n-channel model with a top-gate/bottom-contact are processed using a solution method. The transistor performance depends on the gate dielectric layer. A high performanc... Polymer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operated in the n-channel model with a top-gate/bottom-contact are processed using a solution method. The transistor performance depends on the gate dielectric layer. A high performance polymer transistor is achieved, with the saturated electron mobility of about 0.46cm2/Vs, threshold voltage nearly 0 V and subthreshold sway of about 0.9 V/decade, employing a polystyrene (PS) dielectric layer. The transistor performances are further improved with increasing current and lower operation voltages by utilizing a bi-layer gate dielectric, comprising a thin PS dielectric layer adjacent to the semiconductor to minimize the density of the interface traps for obtaining a small VT, a large μ and a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PMMA) dielectric layer with a relatively high-k adjacent to the gate electrode for enlarging the capacitance, processed from the orthogonal solv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ution-Processed High Mobility Top-Gate n-channel Polymer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PS
下载PDF
Fabrication of 4H-SiC n-channel IGBTs with ultra high blocking voltage 被引量:5
4
作者 Xiaolei Yang Yonghong Tao +2 位作者 Tongtong Yang Runhua Huang Bai Song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2018年第3期57-59,共3页
Owing to the conductivity modulation of silicon carbide(Si C) bipolar devices, n-channel 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s(n-IGBTs) have a significant advantage over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 Owing to the conductivity modulation of silicon carbide(Si C) bipolar devices, n-channel 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s(n-IGBTs) have a significant advantage over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MOSFETs) in ultra high voltage(UHV) applications. In this paper, backside grinding and laser annealing process were carried out to fabricate 4 H-Si C n-IGBTs. The thickness of a drift layer was 120 μm, which was designed for a blocking voltage of 13 k V. The n-IGBTs carried a collector current density of 24 A/cm^2 at a power dissipation of300 W/cm^2 when the gate voltage was 20 V, with a differential specific on-resistance of 140 mΩ·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H-SiC n-channel IGBT ultra high voltage
原文传递
碳化硅多孔介质内渗硅过程的仿真研究
5
作者 张栩熙 张舸 +10 位作者 包建勋 崔聪聪 郭聪慧 李伟 张巍 朱万利 徐传享 曹琪 董斌超 周立勋 李易霖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424-3437,共14页
对仿真熔硅在碳化硅多孔预制体内的渗流过程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反应熔渗过程缺陷的成因,还有助于揭示特殊渗流现象的成因。本文基于水平集法、N-S方程、杨氏方程,在由光学显微镜图像提取重构的二维孔道内,进行了熔硅毛细熔渗... 对仿真熔硅在碳化硅多孔预制体内的渗流过程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反应熔渗过程缺陷的成因,还有助于揭示特殊渗流现象的成因。本文基于水平集法、N-S方程、杨氏方程,在由光学显微镜图像提取重构的二维孔道内,进行了熔硅毛细熔渗过程的仿真,重点模拟了由40μm颗粒经模压构成的预制体和基于颗粒级配工艺的预制体内的熔渗过程。结果表明:入渗过程中较大的入口有利于熔渗的快速进行,熔渗过程在同一区域由非饱和渗流逐步向饱和渗流演变;预制体内的大空腔、尖角区与盲孔等孔隙结构有较大概率演化出孔隙型缺陷;预制体的排气出口边界条件与熔渗趋肤成壳现象呈强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 渗流仿真 细观孔道 水平集法 润湿 N-S方程
下载PDF
Novel n-channel organic semiconductor based on pyrene-phenazine fused monoimide and bisimides
6
作者 Xiaoyu Song Jing Zhao +1 位作者 Wandong Zhang Long Chen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2期331-335,共5页
Large π-conjugated pyrene-phenazine monoimide and bisimides were synthesized by imine condensation reaction. These imides form well ordered 1D nanotapes upon self-assembly in solution. Electrochemical and electric co... Large π-conjugated pyrene-phenazine monoimide and bisimides were synthesized by imine condensation reaction. These imides form well ordered 1D nanotapes upon self-assembly in solution. Electrochemical and electric conductivity measurement reveal it can be served as an n-channel semiconductor with large charge carrier mobility up to 4.1 cm^2 V^-1 s^-1. Both alkylated imides are highly luminescent, and can be quenched via protonization using trifluoroacetic acid, which could be served as potential colorimetric acid sens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channel semiconductor Phenazinelmides Charge carrier mobility Acid sensor
原文传递
左卡尼汀联合尼可地尔对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TRPC-1、NT-proBNP水平的影响
7
作者 周金婕 王晓明 李宙童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4年第3期460-463,共4页
目的探究左卡尼汀联合尼可地尔对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瞬时受体电位通道1(TRPC-1)、N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5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尼可地尔治疗,研究组采用左卡尼汀联合尼可地尔治疗,均治... 目的探究左卡尼汀联合尼可地尔对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瞬时受体电位通道1(TRPC-1)、N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5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尼可地尔治疗,研究组采用左卡尼汀联合尼可地尔治疗,均治疗3个月,于治疗后评估疗效,比较血管内皮功能及TRPC1、NT-proBNP水平。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内皮素-1(ET-1)、TRPC-1及N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一氧化氮(NO)、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用尼可地尔相比,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心力衰竭患者可提升疗效,调节患者血清TRPC-1及NT-proBNP水平,减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卡尼汀 尼可地尔 心力衰竭 血管内皮功能 瞬时受体电位通道1 N端前体脑钠肽
下载PDF
硅基N沟道VDMOS不同偏置下总剂量效应研究
8
作者 李潇 崔江维 +4 位作者 郑齐文 李鹏伟 崔旭 李豫东 郭旗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50-455,共6页
通过^(60)Coγ射线辐照试验,研究了不同栅极和漏极偏置下硅基N沟道VDMOS器件的总剂量效应,获得了器件的电学特性与低频噪声特性随辐射总剂量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受辐射诱生的氧化物陷阱电荷与界面陷阱电荷的影响,在栅极偏置为+20 ... 通过^(60)Coγ射线辐照试验,研究了不同栅极和漏极偏置下硅基N沟道VDMOS器件的总剂量效应,获得了器件的电学特性与低频噪声特性随辐射总剂量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受辐射诱生的氧化物陷阱电荷与界面陷阱电荷的影响,在栅极偏置为+20 V时,器件的电学特性随累积剂量的增大而退化明显。通过退火试验发现,相比于导通电阻和正向压降,阈值电压、漏电流、亚阈值摆幅和输出电容对于总剂量辐射更加敏感。而在低频噪声特性方面,辐照后器件的沟道电流归一化噪声功率谱密度与正栅极偏置呈现正相关性,与负栅极偏置呈现负相关性。在不同漏极偏置条件下,辐照后器件的沟道电流归一化噪声功率谱密度降低,且基本重合。依据噪声模型,认为N沟道VDMOS内部局域电场分布对辐射感生陷阱电荷的形成影响显著,导致器件Si/SiO_(2)界面或者附近的载流子与陷阱交换引起的沟道电流波动不同,成为低频噪声主要来源。研究结果可为N沟道VDMOS器件的辐射效应评估、筛选和抗辐射加固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剂量效应 N沟道VDMOS 偏置效应 电学特性 低频噪声特性
下载PDF
姜黄素调节NMDAR/Ca^(2+)/CaMKⅡ信号通路对异氟醚诱导的幼龄小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马慧敏 柳璐 +2 位作者 熊英 赵慧 孔繁丽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48-954,共7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Cur)调节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钙离子(Ca^(2+))/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信号通路对异氟醚(ISO)诱导的幼龄小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将72只C57BL/6J小鼠分为对照组、ISO组、低剂量Cur组(C... 目的探讨姜黄素(Cur)调节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钙离子(Ca^(2+))/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信号通路对异氟醚(ISO)诱导的幼龄小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将72只C57BL/6J小鼠分为对照组、ISO组、低剂量Cur组(Cur-L组,50 mg/kg)、中剂量Cur组(Cur-M组,100 mg/kg)、高剂量Cur组(Cur-H组,200 mg/kg)、Cur-H+NMDA(NMDAR激活剂)组(200 mg/kg+8 mg/kg),每组12只。经对应给药处理30 min后,对照组小鼠吸入含30%氧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2 h,其余各组小鼠吸入2%ISO 2 h,每天1次,持续14 d。末次给药24 h后,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学习与空间记忆能力;HE染色检测海马CA1区病理学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小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特异核蛋白(NeuN)阳性表达;TUNEL染色检测神经细胞凋亡;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海马CA1区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蛋白印迹法检测海马CA1区组织中NMDAR1和CaMKⅡ蛋白表达;荧光探针检测海马CA1区Ca^(2+)浓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SO组小鼠海马CA1区病理损伤严重,逃避潜伏期延长,神经细胞凋亡率升高,海马CA1区组织中IL-1β和TNF-α水平升高,NMDAR1和CaMKⅡ蛋白表达及Ca^(2+)浓度升高(P<0.05),穿越平台次数和NeuN阳性细胞数减少(P<0.05);与ISO组比较,Cur-L组、Cur-M组、Cur-H组小鼠海马CA1区病理损伤减轻,逃避潜伏期缩短,神经细胞凋亡率降低,海马CA1区组织中IL-1β和TNF-α水平降低,NMDAR1和CaMKⅡ蛋白表达及Ca^(2+)浓度降低(P<0.05),穿越平台次数和NeuN阳性细胞数增加(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NMDA减弱了高剂量Cur对ISO诱导的小鼠POCD的改善作用(P<0.05)。结论Cur可能通过抑制NMDAR/Ca^(2+)/CaMKⅡ信号通路改善ISO诱导的小鼠POC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受体 N-甲基-D-天冬氨酸 钙通道 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2型 认知功能障碍 术后认知并发症 异氟醚
下载PDF
基于深度残差网络的(n,1,m)卷积码盲识别
10
作者 刘杰 朱宇轩 马钰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23年第6期1052-1058,共7页
针对传统(n,1,m)卷积码识别方法容错性能较差或所需数据量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残差网络(Residual Network, ResNet)的方法。对图像识别领域常用的二维ResNet模型进行结构调整,使其适用于一维卷积编码序列的处理;仿真生成大量... 针对传统(n,1,m)卷积码识别方法容错性能较差或所需数据量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残差网络(Residual Network, ResNet)的方法。对图像识别领域常用的二维ResNet模型进行结构调整,使其适用于一维卷积编码序列的处理;仿真生成大量卷积码比特序列,以不同的误比特率在序列中随机加入误比特,并按固定长度从序列截取片段作为ResNet的训练样本,分别完成编码类型和起点识别模型的训练;将待识别卷积码序列输入网络,即可输出识别结果。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传统方法,该方法以略高的计算复杂度为代价,获得了更好的容错性和较低的识别数据量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道编码 盲识别 (n 1 m)卷积码 残差网络
下载PDF
基于移动机器人直流电机驱动电路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4
11
作者 余晓填 杨曦 +2 位作者 陈安 解辉 黄泽毅 《微电机》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7-40,共4页
直流电机驱动在移动机器人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移动机器人,基于H桥功率驱动电路以及PWM脉宽调制原理,设计并实现了一种直流电机正、反转驱动调速控制电路,满足大功率直流电机驱动控制。实验表明,该驱动电路具有电路简单,抗干扰能力... 直流电机驱动在移动机器人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移动机器人,基于H桥功率驱动电路以及PWM脉宽调制原理,设计并实现了一种直流电机正、反转驱动调速控制电路,满足大功率直流电机驱动控制。实验表明,该驱动电路具有电路简单,抗干扰能力强,驱动能力强的特点,可在移动机器人及其他场合得到有效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 直流电机驱动 光耦隔离 H桥 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分析法的百叶窗翅片结构优化设计 被引量:6
12
作者 毛航 王珂 +2 位作者 王永庆 刘彤 刘敏珊 《化工设备与管道》 CAS 2015年第1期23-27,共5页
分析了百叶窗翅片式微通道换热器的优缺点,以Fp/2、角度θ为输入变量,空气侧最小压降和最大换热量为输出优化目标,运用CFD软件Ansys建立数学模型,并将模型导入Mode FRONTIER优化软件,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进行优化计算。优化结果表明,采用... 分析了百叶窗翅片式微通道换热器的优缺点,以Fp/2、角度θ为输入变量,空气侧最小压降和最大换热量为输出优化目标,运用CFD软件Ansys建立数学模型,并将模型导入Mode FRONTIER优化软件,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进行优化计算。优化结果表明,采用1.5~1.7mm的Fp/2、24°~26°的开窗角度θ时,空气侧压降及换热性能达到最佳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叶窗翅片 微通道 响应面分析法 多目标优化
下载PDF
大功率直流电机驱动电路的设计 被引量:15
13
作者 胡发焕 杨杰 邱小童 《机械与电子》 2009年第10期77-80,共4页
以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为核心,基于H桥PWM控制原理,利用光电隔离器设计了一种大功率直流电机驱动控制电路,该电路能够很好地满足直流电机正反转控制和调速的需要。实验表明该驱动控制电路具有结构简单、驱动能力强、功耗小和成本低的特点。
关键词 H桥 PWM控制 直流电机驱动 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
下载PDF
单轴应变Si 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源漏电流特性模型 被引量:1
14
作者 吕懿 张鹤鸣 +3 位作者 胡辉勇 杨晋勇 殷树娟 周春宇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272-277,共6页
本文在建立单轴应变Si 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迁移率模型和阈值电压模型的基础上,基于器件不同的工作区域,从基本的漂移扩散方程出发,分别建立了单轴应变Si NMOSFET源漏电流模型.其中将应力的影响显式地体现在迁移率和阈值电... 本文在建立单轴应变Si 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迁移率模型和阈值电压模型的基础上,基于器件不同的工作区域,从基本的漂移扩散方程出发,分别建立了单轴应变Si NMOSFET源漏电流模型.其中将应力的影响显式地体现在迁移率和阈值电压模型中,使得所建立的模型能直观地反映出源漏电流特性与应力强度的关系.并且对于亚阈区电流模型,基于亚阈区反型电荷,而不是采用常用的有效沟道厚度近似的概念,从而提高了模型的精度.同时将所建模型的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该模型已经被嵌入进电路仿真器中,实现了对单轴应变Si MOSFET器件和电路的模拟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轴应变Si 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迁移率 阈值电压
下载PDF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前瞻性思考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体正 吴艳东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06-509,共4页
高校规模化、学生个性化、观念多元化、信息网络化、后勤社会化、就业市场化是新世纪新阶段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情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努力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新途径。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挑战 新思路
下载PDF
基于场效应管的直流电机驱动控制电路设计 被引量:31
16
作者 游志宇 杜杨 +1 位作者 张洪 董秀成 《国外电子元器件》 2008年第2期3-6,共4页
以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为核心,基于H桥PWM控制原理,设计了一种直流电机正反转调速驱动控制电路,满足大功率直流电机驱动控制。实验表明该驱动控制电路具有结构简单、驱动能力强、功耗低的特点。
关键词 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 H桥 PWM控制 电荷泵 功率放大 直流电机
下载PDF
移动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在n-Rayleigh信道下的性能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徐凌伟 张浩 +2 位作者 吕婷婷 施威 Gulliver T A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65-270,共6页
在n-Rayleigh信道下,研究了使用选择合并(SC)接收的移动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的平均符号误码率(ASEP)和信道容量。基于矩生成函数(MGF)方法,推导了系统采用相干检测的相移键控调制(PSK),正交幅度调制(QAM),脉冲幅度调制(PAM)等数字调制方... 在n-Rayleigh信道下,研究了使用选择合并(SC)接收的移动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的平均符号误码率(ASEP)和信道容量。基于矩生成函数(MGF)方法,推导了系统采用相干检测的相移键控调制(PSK),正交幅度调制(QAM),脉冲幅度调制(PAM)等数字调制方式的ASEP的精确表达式。同时,也得到了系统信道容量的精确表达式。然后对不同条件下的ASEP和信道容量性能做了数值仿真,理论分析结果与仿真结果相吻合,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的正确性。仿真结果表明:随着分集支路数的增加,系统的ASEP和信道容量性能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当使用QPSK调制,信噪比为16 d B时,分集支路数L=1,系统的误码率是6×10-2,信道容量是4(bit/s)/Hz;分集支路数L=2,系统的误码率是1×10-2,信道容量是5.1(bit/s)/Hz;分集支路数L=3,系统的误码率是2×10-3,信道容量是5.8(bit/s)/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无线传感器网络 平均符号误码率 信道容量 选择合并 矩生成函数 n-Rayleigh信道
下载PDF
鞘内注射ω-芋螺毒素S03对大鼠慢性神经痛的镇痛作用及对DRG细胞内Ca^(2+)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红 周晓巍 +1 位作者 张宏 黄培堂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93-697,共5页
目的ω-芋螺毒素SO3是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从海洋生物线纹芋螺中提取的一种多肽,为新型、特异性N型电压敏感性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观察鞘内注射(it)ω-芋螺毒素SO3对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 I模型)所致神经痛的镇痛作用,以及对背... 目的ω-芋螺毒素SO3是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从海洋生物线纹芋螺中提取的一种多肽,为新型、特异性N型电压敏感性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观察鞘内注射(it)ω-芋螺毒素SO3对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 I模型)所致神经痛的镇痛作用,以及对背根神经节(DRG)细胞内Ca2+含量的影响。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均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N组)、CC I后14 d组(C组)、CC I 14 d it生理盐水组(CN组)、CC I 14 d it SO3 600 ng组(CS 1组)和CC I 7 d后连续鞘内注射SO3 30 ng.h-1共7 d组(CS 7组)。观察各组动物热痛觉过敏及机械刺激痛觉异常的反应阈值,并测定DRG细胞内Ca2+含量。结果CC I 14 d时结扎侧与非结扎侧热及机械刺激痛阈值均下降,同时DRG细胞内Ca2+含量也升高。it SO3后,结扎侧及非结扎侧痛阈值均升高,而DRG细胞内Ca2+含量降低。结论it SO3对慢性神经痛有镇痛作用,同时可以抑制CC I引起的DRG细胞内Ca2+含量增加,提示DRG细胞N型Ca2+电流在此伤害性信息传递中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ω-芋螺毒素SO3 神经痛 背根神经节 细胞内钙含量 N型钙通道
下载PDF
输尿管镜单通道拦截网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45例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文瀚东 潘铁军 +1 位作者 王涛 李功成 《临床外科杂志》 2012年第3期200-201,共2页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单通道N—Trap拦截网结合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输尿管镜下单通道置入N—Trap拦截网和气压弹道碎石系统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45例。结石横径为7~13mm,纵径为10—20mm。结果45例中43例...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单通道N—Trap拦截网结合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输尿管镜下单通道置入N—Trap拦截网和气压弹道碎石系统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45例。结石横径为7~13mm,纵径为10—20mm。结果45例中43例通过拦截网,气压弹道击碎结石小于4mm,未出现结石移位。2例未通过拦截网改用钬激光碎石,其中1例有大块结石冲入肾盂,术后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43例平均手术时间38min;未出现输尿管穿孔和明显的出血。结论单一通道置入N.Trap拦截网和气压弹道碎石系统创伤小,减少了结石上移及大块残石的发生,使拦截网的使用方便实用,是值得临床推荐的一种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N—Trap 单通道 碎石术
下载PDF
鞘内注射ω-芋螺毒素SO_3对神经痛大鼠脊髓Fos及Jun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红 周晓巍 +1 位作者 张宏 黄培堂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8期892-897,共6页
目的ω-芋螺毒素SO3是从海洋生物线纹芋螺中提取的一种多肽,为新型、特异性N型电压敏感性钙离子通道阻滞剂。通过研究鞘内注射ω-芋螺毒素SO3对坐骨神经慢性挤压伤(CCI模型)大鼠脊髓Fos、Jun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N型钙通道在伤害性信息... 目的ω-芋螺毒素SO3是从海洋生物线纹芋螺中提取的一种多肽,为新型、特异性N型电压敏感性钙离子通道阻滞剂。通过研究鞘内注射ω-芋螺毒素SO3对坐骨神经慢性挤压伤(CCI模型)大鼠脊髓Fos、Jun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N型钙通道在伤害性信息传递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均分为9组,其中3组为假手术或单纯制作CCI模型后3、14d;3组为单次鞘内注射生理盐水或不同剂量SO3;另3组为持续鞘内注射生理盐水或不同剂量SO3共7d。在预定时间点,经左心室灌注4%多聚甲醛,取L4-L6段脊髓制备石蜡切片。用相应抗体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各组动物脊髓标本中Fos样或Jun样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数量。结果大鼠CCI后脊髓背角Fos样或Jun样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升高;单次或持续鞘内注射生理盐水对其无明显影响;单次或持续鞘内注射SO3均可剂量依赖性抑制其上升。结论神经损伤后脊髓Fos、Jun蛋白表达增加,鞘内注射SO3可以减轻此种反应,提示N型钙通道阻滞剂在脊髓水平可以部分阻断伤害性信息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ω-芋螺毒素SO3 坐骨神经慢性挤压伤 鞘内注射 N型钙通道阻滞剂 FOS JU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