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arison on Adsorptive Separation of n-Paraffins Based on Binderless and Binder-containing Zeolite 5A Pellets 被引量:2
1
作者 Kong Ruiqi Jiang Hao +8 位作者 Wang Dan Tan Jialun Ren Danni Sun Hui Shen Benxian Liu Jichang Tang Sheng Zhao Deyin Chang Xiaohu 《China Petroleum Processing &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SCIE CAS 2019年第4期21-28,共8页
Binderless zeolite is considered to be a potential alternative for binder-containing zeolite in the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of adsorptive separation process. Synthesized binderless zeolite and commercial binder-contai... Binderless zeolite is considered to be a potential alternative for binder-containing zeolite in the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of adsorptive separation process. Synthesized binderless zeolite and commercial binder-containing product were used in adsorptive separation of n-paraffins from a model oil, with their performance compared. It is indicated that the binderless zeolite exhibits by 25%-35% higher in saturated adsorption capacity and by 115%-130% more adsorption amount at the breakthrough point with much shorter length of mass-transfer zone. Adsorptive separation of n-paraffins from naphtha was carried out in a fixed-bed adsorber containing the synthesized binderless zeolite 5 A under the operating conditions covering a feed space velocity of 90 h-1 and an adsorption temperature of 573 K. As compared to original naphtha, the raffinate shows by 34 units more in research octane number and by around 10% more of potential aromatic content, while the desorption oil exhibits by 13.3% more ethylene yield and by 11.7% higher in total olefins y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nderless zeolite 5A adsorptive separation n-paraffins NAPHTHA
下载PDF
橡胶防护蜡的机理研究与应用探索 被引量:2
2
作者 何晓妍 高铭泽 +2 位作者 汪禹辰 李悦 戚航铭 《当代化工》 CAS 2023年第6期1442-1447,共6页
轮胎等橡胶制品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发生老化,橡胶防护蜡作为一种橡胶防老剂能够显著改善此种现象。介绍橡胶防护蜡的作用机理、性能影响因素以及产品研究进展与应用现状。常用的橡胶防护蜡是由石蜡和微晶蜡调配而成的混合蜡,通过迁移到... 轮胎等橡胶制品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发生老化,橡胶防护蜡作为一种橡胶防老剂能够显著改善此种现象。介绍橡胶防护蜡的作用机理、性能影响因素以及产品研究进展与应用现状。常用的橡胶防护蜡是由石蜡和微晶蜡调配而成的混合蜡,通过迁移到橡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薄膜,阻挡臭氧分子的攻击,蜡的化学组成(碳数分布和正/异构烷烃的比例)和环境温度是影响其防护性能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国内橡胶防护蜡产品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发展,但与进口产品仍存在一定差距,开发高端化橡胶防护蜡产品将是今后橡胶防护蜡产品的主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防护蜡 石蜡 迁移能力 正异构烃比例
下载PDF
稠油中轻烃组分的全二维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3
作者 崔雅芳 李汉勇 +1 位作者 周国涛 宫志东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7,共7页
为了获得委内瑞拉稠油中轻烃组分的详细组成,利用全二维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法对稠油轻烃组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稠油轻烃组分主要由正构烷烃、异构烷烃、环烷烃、单环芳香烃、双环芳香烃、三环芳香烃和藿烷甾烷类组成;按... 为了获得委内瑞拉稠油中轻烃组分的详细组成,利用全二维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法对稠油轻烃组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稠油轻烃组分主要由正构烷烃、异构烷烃、环烷烃、单环芳香烃、双环芳香烃、三环芳香烃和藿烷甾烷类组成;按色谱谱峰面积计算,油样中环烷烃、正构烷烃、异构烷烃含量最高,质量分数分别为32.3470%、21.9520%、21.9026%。正构烷烃进一步按碳数分布计算,谱峰集中在C14~C23,其中C16、C18、C20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7746%、1.838%、1.6868%。根据实验分析确定油溶性降黏剂单体为苯乙烯、马来酸酐、丙烯酸十八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二维气相色谱-质谱 稠油 正构烷烃 烃族组成 碳数分布
下载PDF
穗花牡荆花芽分化过程中形态和生理指标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易仁知 秦俊 黄清俊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760-1769,共10页
为了解穗花牡荆花芽分化特性,为花期调控技术和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以穗花牡荆为研究材料,采用物候期观察和石蜡切片方法,对花芽分化过程中形态发育变化及相关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研究花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和生理变化。结果表明,(1)穗... 为了解穗花牡荆花芽分化特性,为花期调控技术和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以穗花牡荆为研究材料,采用物候期观察和石蜡切片方法,对花芽分化过程中形态发育变化及相关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研究花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和生理变化。结果表明,(1)穗花牡荆花芽分化为当年多次分化型,其进程可划分为七个时期:未分化期、总轴花序原基分化期、初级分轴花序原基分化期、次级分轴花序原基分化期、小花原基分化期、花器官分化前期和花器官分化后期。同一植株不同位置的花芽及同一花序中不同单花的分化进程不同,第一季花期后各阶段的花芽分化形态常存在重叠;(2)叶片和花芽中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花芽分化过程中均有上升下降的变化,总体上叶片中营养物质含量高于花芽来保证营养供应;(3)花芽分化过程中,IAA、ABA、CTK和GA_(3)整体水平上先升后降有利于花芽分化进行。研究认为,花芽中大量的可溶性糖和蛋白质积累及较高的碳氮比,有利于穗花牡荆花芽形态分化顺利完成。低水平的GA_(3)/ABA和IAA/CTK有利于花序的形成,ABA/CTK和ABA/IAA升高促进小花原基和小花萼片原基的分化,GA_(3)/CTK、GA_(3)/ABA和GA_(3)/IAA升高促进花瓣原基、雄雌蕊原基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穗花牡荆 花芽分化 植物碳氮比 激素平衡 石蜡切片
下载PDF
影响柴油低温流动改进剂作用的因素 被引量:21
5
作者 吕涯 谈兵 严正泽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93-596,共4页
考察了柴油对流动改进剂的感受性与柴油正构烷烃含量、正构烷烃分布等因素的关系。流动改进剂的作用与正构烷烃含量有最佳匹配点。柴油中正构烷烃的平均碳数越少 ,冷滤点越低。柴油中正构烷烃的分布与流动改进剂的熔点匹配时 ,改进剂的... 考察了柴油对流动改进剂的感受性与柴油正构烷烃含量、正构烷烃分布等因素的关系。流动改进剂的作用与正构烷烃含量有最佳匹配点。柴油中正构烷烃的平均碳数越少 ,冷滤点越低。柴油中正构烷烃的分布与流动改进剂的熔点匹配时 ,改进剂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流动改进剂 影响因素 感受性 正构烷烃 作用机理 匹配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石蜡正异构烃及碳数分布积分方式的选择 被引量:15
6
作者 李凤艳 赵天波 冀德坤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0期1208-1210,共3页
本文考察了积分方式对气相色谱法测定石蜡中正异构烃及相应的碳数分布定量结果的影响,并与分子筛吸附法测定石蜡正异构烃结果对比,验证了其准确性.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石蜡 正构烃 异构烃 碳数分布
下载PDF
柴油流动改进剂作用机理的探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吕涯 邢付雷 翁惠新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35-39,共5页
考察了柴油对流动改进剂的感受性与柴油中正构烷烃含量、正构烷烃分布等因素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柴油流动改进剂的作用与正构烷烃含量有最佳匹配点。柴油中正构烷烃的分布与流动改进剂的熔点匹配时,改进剂的效果最好。对几种柴油流动... 考察了柴油对流动改进剂的感受性与柴油中正构烷烃含量、正构烷烃分布等因素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柴油流动改进剂的作用与正构烷烃含量有最佳匹配点。柴油中正构烷烃的分布与流动改进剂的熔点匹配时,改进剂的效果最好。对几种柴油流动改进剂、蜡、蜡与改进剂的混合物的X射线衍射图进行了分析,发现改进剂聚合物在2θ为10°~30°之间的锐线峰越少,峰形越有序,曲线越光滑,降滤效果越好。蜡和流动改进剂混合物的XRD图显示混合物的非晶结构可能发生了变化,由此推断出流动改进剂对正构烷烃的结晶过程的影响是降低柴油冷滤点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流动改进剂 正构烷烃 结晶 柴油流动改进剂 正构烷烃分布 机理 X射线衍射图 混合物 非晶结构
下载PDF
新型柴油低温流动改进剂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张峥 严正泽 +3 位作者 吕涯 翁惠新 宫伟军 徐文清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11,共4页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柴油流动改进剂 ,对高含蜡柴油的感受性较好 ,对降低柴油冷滤点效果较显著。
关键词 柴油流动改进剂 合成 酯基侧链 正构烷烃 冷滤点 感受性 燃料添加剂
下载PDF
尿素包合法分离测定微晶蜡中的正构和非正构烷烃 被引量:5
9
作者 齐邦峰 张会成 +2 位作者 耿静远 陈立仁 李永民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1-53,共3页
选用微晶蜡为样品 ,采用尿素包合法不仅能够准确测定微晶蜡中正构烷烃和非正构烷烃的含量 ,而且能够得到纯度较高的正构烷烃与非正构烷烃组分 ,为进一步研究微晶蜡中正构烷烃和非正构烷烃的性质提供样品。实验考察了包合用活化剂、稀释... 选用微晶蜡为样品 ,采用尿素包合法不仅能够准确测定微晶蜡中正构烷烃和非正构烷烃的含量 ,而且能够得到纯度较高的正构烷烃与非正构烷烃组分 ,为进一步研究微晶蜡中正构烷烃和非正构烷烃的性质提供样品。实验考察了包合用活化剂、稀释剂、尿素用量、温度、时间等对正构烷烃测定结果和正构烷烃与非正构烷烃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该方法准确度高 ,重复性好 ,相对标准偏差为± 2 .2 % ,测定结果与气相色谱法进行比较 ,两者的一致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素包合法 分离测定 微晶蜡 正构烷烃 非正构烷烃
下载PDF
柴油中正构烷烃的高温气相色谱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杨新华 解成喜 +1 位作者 陈兆慧 王强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40-43,共4页
利用高温气相色谱法对柴油中正构烷烃的碳数分布及含量进行了分析。同时根据所得数据计算出正构烷烃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及平均碳原子数。试验表明,气相色谱的最佳测定条件为:柱初温60℃,柱终温330℃,升温速率6℃/min,汽化室温度35... 利用高温气相色谱法对柴油中正构烷烃的碳数分布及含量进行了分析。同时根据所得数据计算出正构烷烃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及平均碳原子数。试验表明,气相色谱的最佳测定条件为:柱初温60℃,柱终温330℃,升温速率6℃/min,汽化室温度350℃。分析出吐哈两种柴油中C11~C19的正构烷烃均占分析总量的75%以上,吐哈0^#与-10^#柴油正构烷烃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平均碳原子数分别为214.57、15.18和203.34、14.38。所得数据为设计研究针对吐哈原油有效降凝剂提供了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气相色谱 正构烷烃 碳数分布 平均碳原子数
下载PDF
Ni/P-HY催化剂上正构烷烃的加氢转化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到 任杰 孙予罕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3-37,共5页
研究了磷改性对Ni/HY催化剂表面性质和催化反应性能的影响。NH3 TPD和Py FTIR的结果表明 ,磷改性导致了催化剂表面上的B酸酸量减少 ,酸强度提高。CO DRIFTS结果表明 ,磷与镍相互作用 ,提高了金属的分散度 ,并有效地提高了催化剂的金属... 研究了磷改性对Ni/HY催化剂表面性质和催化反应性能的影响。NH3 TPD和Py FTIR的结果表明 ,磷改性导致了催化剂表面上的B酸酸量减少 ,酸强度提高。CO DRIFTS结果表明 ,磷与镍相互作用 ,提高了金属的分散度 ,并有效地提高了催化剂的金属中心与酸中心的比例。因此 ,在正辛烷临氢转化反应中 ,少量磷改性的Ni/HY催化剂可以显著地提高加氢异构化的选择性 ,减少裂解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P-HY催化剂 正构烷烃 加氢转化 炼油 磷改性
下载PDF
柱头进样气相色谱法测定石蜡、微晶蜡的组成 被引量:19
12
作者 赵天波 唐瑞昆 +3 位作者 冀德坤 郑波 杨建 李贵宁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9期646-650,共5页
采用柱头进样的高温气相色谱技术,建立了测定石蜡和微晶蜡中正、异构烷烃含量及相应的碳数分布的方法。首先采用当前基线积分得到正、异构烷烃的总量,再从中扣除由谷谷积分所得正构烷烃部分而得到异构烷烃含量的方法进行各碳数正、异... 采用柱头进样的高温气相色谱技术,建立了测定石蜡和微晶蜡中正、异构烷烃含量及相应的碳数分布的方法。首先采用当前基线积分得到正、异构烷烃的总量,再从中扣除由谷谷积分所得正构烷烃部分而得到异构烷烃含量的方法进行各碳数正、异构烷烃含量的计算。石蜡组成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在±3%以内,微晶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6%以内。并与分子筛吸附法的测定结果进行了对比,两者有很好的一致性。本方法适用范围广,信息量大,同时具有分析速度快,准确度、精密度高等特点,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 测定 石蜡 微晶螨 碳数分布
下载PDF
质谱技术研究加氢裂化尾油链烷烃结构组成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乃鑫 刘泽龙 +1 位作者 祝馨怡 田松柏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4-100,共7页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在瓦斯油中饱和烃馏分的烃类测定方法 (SH/T 0659)的基础上,建立了测定加氢裂化尾油中正、异构链烷烃总含量及正构链烷烃碳数分布的分析方法,再根据气相色谱-场电离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GC-FI TOFMS)...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在瓦斯油中饱和烃馏分的烃类测定方法 (SH/T 0659)的基础上,建立了测定加氢裂化尾油中正、异构链烷烃总含量及正构链烷烃碳数分布的分析方法,再根据气相色谱-场电离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GC-FI TOFMS)得到样品的链烷烃碳数分布,进而得到异构链烷烃的碳数分布。该技术与现有的烃类组成测定方法相比,能够提供更详细的链烷烃分子组成信息。利用所建方法对转化深度不同的3种加氢裂化尾油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转化深度对其链烷烃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转化程度的加深,加氢裂化尾油中正、异构链烷烃含量均升高,总链烷烃含量增加,正构链烷烃占总链烷烃的比例下降;3种加氢裂化尾油的正构烷烃、异构烷烃以及总链烷烃的碳数均呈正态分布;高转化率时加氢裂化尾油含低碳数正、异构链烷烃较多,而中低转化率时含高碳数正、异构链烷烃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 气相色谱-场电离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 正构链烷烃 异构链烷烃 加氢裂化尾油 碳数分布
下载PDF
柴油对流动改进剂感受性差异的原因表征与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吕涯 袁小军 翁惠新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67-371,共5页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old Filter Plugging Point (CFPP) by an additive will depend on eith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esel or the additive itself. The ways in which cold flow improver interacts with the constitu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old Filter Plugging Point (CFPP) by an additive will depend on eith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esel or the additive itself. The ways in which cold flow improver interacts with the constituents of the fuels and the reasons for their efficiencies are far from fully elucidated. In this work , the contents of the n-paraffin in five kinds of diesels were tested by urea adduction, and the carbon distribution of n-paraffins was tested by temperature programmed gas chromatograph GC-14A and computed by the software for simulating distillation. Maximum likelihood method is applied to obtain μ and σ2 of the carbon distribution, and the deviation χ2 is computed. When the degrees of freedom is 4 and significance level (α) is 0.10, χ2_ 0.90(4)=7.779. If deviation χ2 is smaller than χ2_ 0.90(4), the hypothesis that the population is normal is accep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stributions of n-paraffin in these five kinds of diesels are normal. It can be found that the susceptibility of the diesel DQCH is weak and the variance σ2 of the carbon distribution in n-paraffin is only 1076.21 smaller than that for other diesels. The smaller the variance σ2 is, the weaker the susceptibility is. The susceptibility of the diesel LYL is also weak. The value of the statistic test quantity χ2 on the normal distribution of the n-paraffin in the diesel LYL is 4.112 bigger than other diesels . Statistic test quantity χ2 could reflect whether the carbon distribution of n-paraffin fits the normal distribution. When the carbon distribution of n-paraffin does not fit normal well, the wax settling does not match the agglomeration of flow improver. In this situation, the flow improver can’t interact with more wax crystal so that the CFPP of diesel can not be decrea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正构烷烃 流动改进剂 正态分布
下载PDF
柴油正构烷烃碳数分布的统计学分析及其对流动改进剂感受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吕涯 邢付雷 翁惠新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3-45,共3页
对五种柴油的正构烷烃含量和碳数分布作了测定,并从统计学角度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分析。在显著性水平为0.10时,五种柴油的正构烷烃的碳数分布均符合正态分布。根据正态分布的分析,计算了正构烷烃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μ和碳数分布方差σ2... 对五种柴油的正构烷烃含量和碳数分布作了测定,并从统计学角度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分析。在显著性水平为0.10时,五种柴油的正构烷烃的碳数分布均符合正态分布。根据正态分布的分析,计算了正构烷烃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μ和碳数分布方差σ2。σ2较小时,柴油对低温流动改进剂的感受性较差。检验统计量χ2可以反映柴油正构烷烃符合正态分布的程度,当油样中的正构烷烃分布不太符合正态分布的时候,其对各种流动改进剂的感受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数分布 感受性 统计学分析 柴油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低温流动改进剂 正态分布 正构烷烃分布 显著性水平 检验统计量 烃含量 较差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石蜡正异构及碳数分布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凤艳 赵天波 冀德坤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1995年第1期5-8,共4页
采用15m×0.2mm石英毛细管柱和FID检测器,用高温气相色谱法测定了石蜡中异构及相应的碳数分布,并与分子筛吸附法测定石蜡正异构烃结果进行了对比,两者一致性很好.本方法快速、准确、实用性强.
关键词 气相色谱 石蜡 正异构烃含量 碳数分布
下载PDF
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李海建 冀志江 +1 位作者 辛志军 王静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98-100,共3页
利用真空吸附法制备了有机无机复合相变材料,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扫描电镜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此复合材料调温功能稳定,有机相变材料被无机多孔材料吸附到孔道中,并且相变材料在孔道中分布均匀。经热重法分析,此真空吸附方法制备... 利用真空吸附法制备了有机无机复合相变材料,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扫描电镜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此复合材料调温功能稳定,有机相变材料被无机多孔材料吸附到孔道中,并且相变材料在孔道中分布均匀。经热重法分析,此真空吸附方法制备的复合相变材料在100℃以下相变性能稳定,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C 真空吸附法 复合相变材料 石蜡 十八烷
下载PDF
石脑油中正构烷烃在无黏结剂5A分子筛床层中的吸附行为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辉 沈本贤 焦鑫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5-49,共5页
在固定床吸附分离实验装置上对比研究石脑油中正构烷烃在无黏结剂和有黏结剂5A分子筛床层中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随着碳数的增加,各正构烷烃穿透床层的时间增加。与有黏结剂5A分子筛床层相比,无黏结剂5A分子筛床层具有更高的正构烷烃... 在固定床吸附分离实验装置上对比研究石脑油中正构烷烃在无黏结剂和有黏结剂5A分子筛床层中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随着碳数的增加,各正构烷烃穿透床层的时间增加。与有黏结剂5A分子筛床层相比,无黏结剂5A分子筛床层具有更高的正构烷烃吸附容量,床层穿透时的油筛比(原料油与分子筛质量比)更大。在吸附温度300℃、石脑油进料空速90 h^(-1)的条件下,无黏结剂5A分子筛对石脑油中正构烷烃的动态吸附容量较有黏结剂5A分子筛高34.5%。正构烷烃在无黏结剂5A分子筛床层中的传质段长度小于有黏结剂5A分子筛床层,无黏结剂5A分子筛床层的有效利用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脑油 正构烷烃 5A分子筛 黏结剂 吸附
下载PDF
载铂铝交联蒙脱土的烷烃芳构化特性──Ⅰ.载铂铝交联蒙脱土对烷烃的择形芳构化作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达志坚 闵恩泽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95-200,共6页
对比考察了Pt/KL沸石,Pt/Al2O3和载铂铝交联蒙脱土(Pt/Al-CLM)催化剂对不同碳原子数烷烃的芳构化特性.脉冲微反的评价结果表明:Pt/Al-CLM比Pt/Al2O3和Pt/KL具有较高的转化n-C8,... 对比考察了Pt/KL沸石,Pt/Al2O3和载铂铝交联蒙脱土(Pt/Al-CLM)催化剂对不同碳原子数烷烃的芳构化特性.脉冲微反的评价结果表明:Pt/Al-CLM比Pt/Al2O3和Pt/KL具有较高的转化n-C8,n-C9为其对应芳烃的选择性,在转化n-C8时,产物中的间、对位二甲苯收率很高,而转化n-C9时有高的正丙苯收率.采用129Xe-NMR、XRD和孔分布测定考察了Pt/Al-CLM和Pt/KL、Pt/Al2O3之间孔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由于n-C8,n-C9在反应过程中其过渡态的极限尺寸与Pt/Al-CLM0.9nm左右的层间域相匹配,因而它对n-C8,n-C9具有择形芳构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交联蒙脱土 烷烃 芳构化 载铂
下载PDF
正构烷烃临氢异构化反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维桥 刘平 +1 位作者 任杰 孙予罕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7年第10期19-26,共8页
综述了对正构烷烃临氢异构化反应进行的研究。介绍了正构烷烃临氢异构化催化剂,主要是金属/固体酸构成的双功能催化剂。讨论了正构烷烃临氢异构化反应理论,包括传统的择形催化理论、孔口催化和钥匙一锁催化理论。重点总结了正构烷烃在... 综述了对正构烷烃临氢异构化反应进行的研究。介绍了正构烷烃临氢异构化催化剂,主要是金属/固体酸构成的双功能催化剂。讨论了正构烷烃临氢异构化反应理论,包括传统的择形催化理论、孔口催化和钥匙一锁催化理论。重点总结了正构烷烃在双功能催化剂上的异构化反应机理,包括单分子反应机理和双分子反应机理。详细讨论了影响双功能催化剂正构烷烃临氢异构化反应性能的主要因素。还综述分析了碳氧化物和部分还原的氧化物异构化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正构烷烃临氢异构化催化剂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构烷烃 临氢异构化 催化剂 反应机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