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8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ssociation between plasma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levels and atrial fibrillation: evidence from a meta-analysis 被引量:4
1
作者 Liu Yaowu Xiao Yunyun +1 位作者 Chen Xinguang Zhang Fengxiang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15期2824-2828,共5页
Background Several small sample-size observational studies evaluated the association of plasma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 or 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AF... Background Several small sample-size observational studies evaluated the association of plasma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 or 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AF),but the results were contradictory.We aimed to perform a meta-analysis of relevant studies to evaluate the availability of this association.Methods We performed an extensive literature search on PubMed,Web of Science (WOS) and the Cochrane Library databases.Pooled standardized mean difference (SMD) and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were calculated to assess the strength of association using random effects models.We performed sensitivity and subgroup analyses to explore the potential sources of heterogeneity.We also estimated publication biases.Statistical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using the STATA 12.0 software.Results A total of 11 studies including 777 cases and 870 controls were finally analyzed.Overall,the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levels were higher in atrial fibrillation patients than controls without atrial fibrillation.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MD in the natriuretic peptide levels between cases and controls was 2.68 units (95%CI 1.76 to 3.60); test for overall effect z-score=5.7 (P 〈0.001).There was significant heterogeneity between individual studies (I2=97.8%; P 〈0.001).Further analysis revealed that differences in the assay of natriuretic peptide possibly account for this heterogeneity.Conclusions Increased BNP/NT-proBNP levels were associated with the presence of atrial fibrillation.This finding indicates that BNP/NT-proBNP may prove to be a biomarker of an underlying predisposition to A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rial fibrillatio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META-ANALYSIS
原文传递
PCT、NT-proBNP水平在AMI合并HF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
2
作者 王元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力衰竭(HF)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中共纳入68例AMI合并HF患者,所有病例均来源于安阳市第二人民医院,选取时间为2021年10月至2...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力衰竭(HF)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中共纳入68例AMI合并HF患者,所有病例均来源于安阳市第二人民医院,选取时间为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AMI合并HF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AMI患者,将其作为参照组。将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各项指标。血清PCT、NT-proBNP指标,以及心功能指标进行检测。将两组患者各项基线资料进行对比,将研究组患者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血清学相关指标进行对比,采用相关性软件对血清PCT、NT-proBNP指标与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AMI合并HF组患者血清PCT、NT-proBNP、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房舒张末期前后径(LAED)指标水平均相较于AMI组上升,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则相较于AMI组下降(均P<0.05),两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蛋白胆固醇(LDL-C)、白细胞计数(WBC)等指标水平经对比,未见明显差异(均P>0.05);Ⅳ级患者血清PCT、NT-proBNP指标相较于Ⅲ级组患者明显上升,且Ⅲ级患者上述指标相较于Ⅱ级患者明显上升(均P<0.05);相关性软件分析结果得出,血清PCT、NT-proBNP与LVEDD、LAED之间呈正相关(r=0.432、0.557、0.597、0.783,均P<0.05),而与LVEF指标均呈负相关(r=-0.400、-0.422,均P<0.05)。结论AMI合并HF患者血清PCT、NT-proBNP水平异常上升,且不同心功能分级之间上述指标差异显著,血清PCT、NT-proBNP与LVEDD、LAED之间呈正相关,而与LVEF指标均呈负相关,对PCT、NT-proBNP指标进行检测可用于对AMI合并HF患者心功能状况予以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心功能 相关性
下载PDF
血清CK-MB、NT-proBNP、PCT及CRP水平对婴幼儿川崎病诊断价值
3
作者 张袁丹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 研究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在婴幼儿川崎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婴幼儿川崎病患儿纳入川崎病组... 目的 研究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在婴幼儿川崎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婴幼儿川崎病患儿纳入川崎病组,纳入同期体检的50例健康婴幼儿作为对照组,根据冠状动脉病变(CAL)发生与否将96例婴幼儿川崎病患儿分为CAL发生组、CAL未发生组。检测血清CK-MB、NT-pro BNP、PCT、CRP水平,分析血清CK-MB、NT-pro BNP、PCT、CRP对婴幼儿川崎病及婴幼儿川崎病患儿CAL发生的诊断价值。结果 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CK-MB、NT-pro BNP、PCT、CRP及联合检测诊断婴幼儿川崎病的AUC分别为0.766、0.722、0.726、0.767、0.823,均有一定诊断价值,诊断婴幼儿川崎病患儿CAL的AUC分别为0.821、0.830、0.838、0.887、0.912,均有一定诊断价值。结论 血清CK-MB、NT-proBNP、PCT、CRP联合检测在婴幼儿川崎病诊断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冠状动脉病变 肌酸激酶同工酶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NT-proBNP、TSP-2、hs-CRP在非瓣膜性HFrEF患者中的表达及对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罗鸿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6期1156-1160,共5页
目的探讨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血小板吸附蛋白2(TSP-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非瓣膜性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HFrEF)患者中的表达及对短期预后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非瓣膜... 目的探讨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血小板吸附蛋白2(TSP-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非瓣膜性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HFrEF)患者中的表达及对短期预后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非瓣膜性HFrEF患者为HFrEF组,60例非瓣膜性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患者为HFpEF组,60例心功能正常心力衰竭(HF)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三组NT-proBNP、TSP-2、hs-CRP水平;根据心功能分级将HFrEF组患者分为心功能Ⅱ级、心功能Ⅲ级组、心功能Ⅳ级组,并对比三组NT-proBNP、TSP-2、hs-CRP水平;分析NT-proBNP、TSP-2、hs-CRP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根据随访结果将HFrEF组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并比较两组患者NT-proBNP、TSP-2、hs-CRP水平;分析影响HFrEF患者预后的多因素;分析NT-proBNP、TSP-2对HFrEF患者的短期预后预测价值。结果三组NT-proBNP、TSP-2、hs-CRP水平为:HFrEF组>HFpEF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0例非瓣膜性HFrEF患者中,心功能Ⅱ级38例(31.67%)、心功能Ⅲ级46例(38.33%)、心功能Ⅳ级36例(30.00%);三组NT-proBNP、TSP-2、hs-CRP水平为:心功能Ⅳ级组>心功能Ⅲ级组>心功能Ⅱ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瓣膜性HFrEF患者血清NT-proBNP与TSP-2、hs-CRP呈正相关(P<0.05);120例非瓣膜性HFrEF患者中,预后良好79例(65.83%)、预后不良41例(34.17%);患者NT-proBNP、TSP-2、hs-CRP水平为:预后不良组>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T-proBNP、TSP-2、hs-CRP高表达是非瓣膜性HFrEF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NT-proBNP、TSP-2、hs-CRP单独与联合预测非瓣膜性HFrEF患者预后的AUC为0.779、0.907、0.898、0.948,联合预测的AUC高于NT-proBNP、TSP-2、hs-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T-proBNP、TSP-2、hs-CRP在非瓣膜性HFrEF患者中高表达,三指标联合检测能较好预测患者短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 非瓣膜性心脏病 N端脑钠肽前体 血小板吸附蛋白2
下载PDF
血清pro-BNP、Gal-3、Hcy预测老年高血压患者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发病的价值及与心功能分级的关系
5
作者 应晨 胡家安 徐志红 《转化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42-47,共6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脑钠肽前体(pro-BNP)、半乳糖凝集素-3(Gal-3)、同型半胱氨酸(Hcy)的相关性,并分析三者联合预测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HFpEF)发病的价值及与心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1年7月收治的老年高血...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脑钠肽前体(pro-BNP)、半乳糖凝集素-3(Gal-3)、同型半胱氨酸(Hcy)的相关性,并分析三者联合预测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HFpEF)发病的价值及与心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1年7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208例,根据是否发生HFpEF分为HEpEF组52例与单纯高血压组156例。比较2组血清pro-BNP、Gal-3、Hcy水平,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及与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采用危险度分析三者对HEpEF发生风险的影响,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三者联合预测HEpEF发生的价值。结果HEpEF组血清pro-BNP、Gal-3、Hcy水平高于单纯高血压组(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单纯高血压组、HEpEF组血清pro-BNP、Gal-3、Hcy之间呈正相关(P<0.01),HEpEF组相关性更高;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pro-BNP、Hcy、Gal-3与NYHA分级呈正相关(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pro-BNP、Gal-3、Hcy水平均对HFpEF发生风险有独立影响(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pro-BNP、Hcy、Gal-3联合预测HFpEF发生风险的曲线下面积为0.939(95%CI:0.898,0.968),敏感度为0.885,特异度为0.833,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pro-BNP、Gal-3、Hcy水平显著相关,三者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且异常升高会增加HEpEF发生风险,联合预测HFpEF发病价值较为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高血压 老年人 脑钠肽前体 同型半胱氨酸 半乳糖凝集素-3 相关性 预测价值
下载PDF
温胆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痰阻型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疗效及对NT-proBNP、ICAM-1和MCP-1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金海涛 张雯 王非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6期681-684,共4页
目的:探讨温胆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痰阻型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疗效,以及对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的影响。方法:以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该院收治的气虚血瘀痰阻型缺... 目的:探讨温胆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痰阻型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疗效,以及对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的影响。方法:以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该院收治的气虚血瘀痰阻型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温胆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NT-proBNP、ICAM-1和MCP-1水平,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00%(4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4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NT-proBNP、ICAM-1和MCP-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血浆黏度、血低切黏度、血高切黏度、纤维蛋白原和红细胞压积)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mR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胆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痰阻型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效果较好,可显著降低NT-proBNP、ICAM-1和MCP-1水平,促进血液流通和疾病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气虚血瘀痰阻证 温胆汤 N末端脑钠肽前体 细胞间黏附分子-1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下载PDF
hs-CRP、NT-proBNP及NAR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诊断价值分析
7
作者 贾蓉 薛建华 +1 位作者 吴文 上官晓雯 《转化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08-211,217,共5页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中性粒细胞与白蛋白比值(NAR)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9月收治的ACS 71例作为研究组,同期健康体检者56例作为对照组,并...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中性粒细胞与白蛋白比值(NAR)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9月收治的ACS 71例作为研究组,同期健康体检者56例作为对照组,并依照不同疾病类型和血管病变支数将研究组分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及单支、双支、多支病变组各3个亚组。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不同疾病类型和血管病变支数各3个亚组hs-CRP、NT-proBNP及NAR,探讨hs-CRP、NT-proBNP及NAR单独或联合对ACS的诊断价值。结果 研究组hs-CRP、NT-proBNP及NAR均高于对照组;STEMI组、NSTEMI组和UAP组hs-CRP、NT-proBNP及NAR逐渐降低,单支、双支和多支病变组hs-CRP、NT-proBNP及NAR逐渐升高(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hs-CRP、NT-proBNP和NAR单独或联合诊断ACS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0、0.815、0.883及0.914,三者联合诊断ACS的曲线下面积高于单独诊断(P<0.05,P<0.01)。结论 hs-CRP、NT-proBNP及NAR三者联合对ACS的诊断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疾病类型 血管病变支数 超敏C反应蛋白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中性粒细胞与白蛋白比值 诊断
下载PDF
NT-proBNP、cTnI、Mb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人工瓣膜置换术预后情况的预测价值
8
作者 李桂花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2期147-149,共3页
目的:探讨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b)对风湿性心脏病(RHD)人工瓣膜置换术预后情况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收治的RHD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人工瓣膜置换... 目的:探讨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b)对风湿性心脏病(RHD)人工瓣膜置换术预后情况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收治的RHD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人工瓣膜置换术治疗。比较预后良好组(n=47)、预后不良组(n=13)NT-proBNP、cTnI、Mb、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分析NT-proBNP、cTnI、Mb与LVEF的相关性,分析NT-proBNP、cTnI、Mb对RHD预后不良的预测效能。结果:预后不良组NT-proBNP、cTnI、Mb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LVEF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NT-proBNP、cTnI、Mb分别与LVEF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685、-0.636、-0.614,P=0.016、0.022、0.027)。NT-proBNP、cTnI、Mb联合预测RHD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高于各单一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T-proBNP、cTnI、Mb与RHD预后情况相关,RHD患者血清NT-proBNP、cTnI、Mb含量升高,提示病情恶化风险增加,NT-proBNP、cTnI、Mb联合预测RHD预后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 N-末端脑钠肽前体 肌钙蛋白 肌红蛋白
下载PDF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左室射血分数及心电图碎裂QRS波群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良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9
作者 魏苇 韦柳江 +1 位作者 覃宏慧 兰菲菲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3期6-8,共3页
目的:探究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电图碎裂QRS波群(fQRS)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不良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于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目的:探究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电图碎裂QRS波群(fQRS)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不良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于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AMI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术后6个月是否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进行分组,将预后不良的患者纳入预后不良组,随后在研究队列人群中按照1∶2频数配比纳入预后良好的患者为预后良好组。收集并分析患者的临床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NT-proBNP、LVEF及fQRS与AMI预后不良的相关性。结果:96例AMI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发现预后不良患者19例(19.7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NT-proBNP水平上升、LVEF降低、发生fQRS是AMI患者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NT-proBNP、LVEF、fQRS是AMI患者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在预测心血管不良事件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碎裂QRS波群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左室射血分数 心功能 心血管不良事件
下载PDF
CYP2C19基因多态性、血清NT-proBNP水平与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预后不良的关系 被引量:1
10
作者 钱倩 张静 +2 位作者 张欣 邢晓明 边伟林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13-17,共5页
目的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血清N末端B型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静脉溶栓预后不良的关系。方法选择210例ACI患者,均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治疗90 d后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mR... 目的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血清N末端B型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静脉溶栓预后不良的关系。方法选择210例ACI患者,均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治疗90 d后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mRS评分≥3分)52例、预后良好组(mRS评分<3分)158例。治疗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CYP2C19基因多态性,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法检测血清NT-proBNP。用Pearson或Spearman分析CYP2C19基因多态性、血清NT-proBNP水平与mRS评分的相关性;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CI患者静脉溶栓预后的影响因素;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CYP2C19基因多态性、血清NT-proBNP水平对ACI患者静脉溶栓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年龄、高血压比例、糖尿病比例、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NIHSS)评分、空腹血糖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均<0.05)。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CYP2C19基因多态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NT-proBNP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ACI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r_(s)=0.362)、血清NT-proBNP水平(r=0.426)与mRS评分均呈正相关(P均<0.05)。高NIHSS评分、CYP2C19基因慢代谢型、高血清NT-proBNP水平是ACI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均<0.05)。CYP2C19基因多态性、血清NT-proBNP水平单独及联合预测ACI患者静脉溶栓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2、0.786、0.861,二者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高于单独预测(P均<0.05)。结论CYP2C19基因多态性和高水平NT-proBNP是ACI患者静脉溶栓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二者联合对不良预后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CYP2C19基因多态性 N末端B型脑利钠肽前体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联合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及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水平评估冠心病心衰患者心功能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鲁凤瑾 李馨 +1 位作者 李萌 程国杰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2期84-88,93,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联合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水平对冠心病心衰患者心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收治的306例冠心病心衰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纽约心脏...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联合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水平对冠心病心衰患者心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收治的306例冠心病心衰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中Ⅱ级144例,Ⅲ级103例,Ⅳ级59例。另选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108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对所有受检者均进行NYHA心功能分级,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峰值射血率(PER)及峰值充盈率(PFR),检测所有受试者的NT-proBNP、hs-CRP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LVEDV、LVESV、LVEF、PER、PFR、hs-CRP及NT-proBNP各指标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的价值。结果:研究组LVEDV(122.69±18.24)ml、LVESV(70.79±10.03)m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92.27±15.22)ml、(33.16±7.22)ml;LVEF(42.26±5.13)%、PER(2.49±0.22)EDV/s及PFR(1.79±0.26)EDV/s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69.34±5.27)%、(3.56±0.27)EDV/s及(2.59±0.23)EDV/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526、35.837、46.828、40.825、28.302,P<0.05);研究组hs-CRP和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000、29.099,P<0.05);Ⅱ/Ⅲ级患者的LVEDV、LVESV明显低于IV级,LVEF、PER及PFR明显高于IV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391、92.658、32.140、240.474、116.921,P<0.05);Ⅱ/Ⅲ级患者hs-CRP、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Ⅳ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037、5.955,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LVEDV、LVESV、LVEF、PER、PFR、hs-CRP及NT-proBNP各指标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分别为45.00%、50.00%、70.00%、70.00%、75.00%、70.00%和90.00%,特异性分别为76.70%、57.00%、82.60%、44.20%、58.10%、52.30%和96.50%。LVEDV、LVESV、LVEF、PER、PFR、hs-CRP及NT-proBNP和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592(95%CI:0.441~0.743)、0.615(95%CI:0.468~0.761)、0.766(95%CI:0.634~0.899)、0.717(95%CI:0.575~0.860)、0.674(95%CI:0.536~0.812)、0.734(95%CI:0.592~0.876)、0.581(95%CI:0.469~0.694)和0.978(95%CI:0.947~1.000)。结论:冠心病心衰患者血清hs-CRP、NT-proBNP水平与左心功能参数均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且上述指标对冠心病心衰心功能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联合评估的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高敏C反应蛋白(hs-CRP) 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 冠心病 心功能
下载PDF
B型钠尿肽和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殷梦 李子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20-1025,共6页
目的 探讨和分析外周血B型钠尿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水平变化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riary disease, COPD)合并... 目的 探讨和分析外周血B型钠尿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水平变化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riary disease, COPD)合并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HF)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8月武汉市第一医院收治的老年COPD患者210例,根据是否合并HF分为COPD合并HF组61例与COPD组149例。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所有患者外周血BNP、NT-proBNP水平,所有患者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 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 LVEDD),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价外周血BNP、NT-proBNP水平与心功能之间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COPD合并HF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外周血BNP、NT-proBNP对老年COPD患者合并HF的诊断价值。结果 COPD合并HF组BNP、NT-proBNP、LVESD、LVEDD显著高于COPD组,LVEF显著低于COPD组(P<0.01)。BNP、NT-proBNP、LVEF、LVEDD是COPD患者合并HF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P<0.01)。外周血BNP预测COPD患者合并HF的敏感性为82.0%,特异性为94.6%,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为0.802(95%CI:0.712~0.892);外周血NT-proBNP预测COPD患者合并HF的敏感性为88.5%,特异性为92.6%,AUC为0.823(95%CI:0.767~0.879)。COPD合并HF患者外周血BNP、NT-proBN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r=-0.413,P=0.013;r=-0.521,P=0.000),与LVESD(r=0.356,P=0.010;r=0.565,P=0.000)、LVEDD(r=0.335,P=0.014;r=0.501,P=0.000)及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0.687,P=0.000;r=0.752,P=0.000)。结论 外周血BNP、NT-proBNP高水平与老年COPD患者合并HF相关,与心功能分级存在关系,对于COPD患者的HF程度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心力衰竭 利钠肽 诊断 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
下载PDF
基于ROC和DCA曲线分析NT-proBNP、hs-CRP、D-D、PCT预测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心力衰竭的效能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玉涛 崔宏海 陈炳光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686-691,697,共7页
目的探讨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D-D)、降钙素原(PCT)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并发心力衰竭的预测效能。方法将该院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100例AMI患者纳入研究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 目的探讨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D-D)、降钙素原(PCT)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并发心力衰竭的预测效能。方法将该院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100例AMI患者纳入研究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0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NT-proBNP、hs-CRP、D-D、PCT水平。进一步将纳入研究的AMI患者根据是否发生心力衰竭分为并发心力衰竭组(31例)和未并发心力衰竭组(69例),比较两组血清NT-proBNP、hs-CRP、D-D、PCT水平。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MI后并发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决策曲线分析(DCA)分析血清NT-proBNP、hs-CRP、D-D、PCT对AMI后并发心力衰竭的预测效能。结果观察组血清NT-proBNP、hs-CRP、D-D、PC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心力衰竭组血清NT-proBNP、hs-CRP、D-D、PCT水平均高于未并发心力衰竭组(P<0.05)。体重指数(BMI)、吸烟史、高血压、病变血管支数、血尿酸(SUA)、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NT-proBNP、hs-CRP、D-D、PCT是AMI后并发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NT-proBNP、hs-CRP、D-D、PCT联合检测预测AMI后并发心力衰竭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7(95%CI:0.811~0.948),灵敏度为96.12%,特异度为91.28%,均高于单一检测的相应效能指标(P<0.05)。DCA分析显示,高风险阈值在0~0.99时,净收益率>0,具有临床意义,阈值在0~0.76时,血清NT-proBNP、hs-CRP、D-D、PCT联合检测的净受益率优于血清NT-proBNP、hs-CRP、D-D、PCT单独检测。结论联合检测血清NT-proBNP、hs-CRP、D-D、PCT可提高对AMI并发心力衰竭的预测效能,BMI、吸烟史、高血压、病变血管支数、SUA、LDL-C、NT-proBNP、hs-CRP、D-D、PCT均为AMI并发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超敏C反应蛋白 D-二聚体 降钙素原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下载PDF
中药汤剂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蒋鹭莲 温伟 +5 位作者 刘明旺 张洋芳 闫宇新 李浩浩 郜梦杰 赵福海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期6-14,共9页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汤剂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LCZ696)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中药汤...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汤剂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LCZ696)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中药汤剂联合LCZ696治疗CHF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9月1日。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应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项研究,涉及1 121例病人。Meta分析显示: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LCZ696比较,中药汤剂联合LCZ696治疗CHF的有效率更高[RR=1.23,95%CI(1.15,1.31),P<0.000 01],治疗后6 min步行距离[MD=46.41,95%CI(29.57,63.25),P<0.000 01]及左室射血分数[MD=5.07,95%CI(3.14,7.01),P<0.000 01]明显增加,治疗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MD=-2.76,95%CI(-3.96,-1.55),P<0.000 01]及血清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SMD=-2.11,95%CI(-3.13,-1.10),P<0.000 1]水平明显降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68,95%CI(0.33,1.38),P=0.28]。结论:现有证据表明,中药汤剂联合LCZ696治疗CHF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中药汤剂 沙库巴曲缬沙坦 左室射血分数 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 META分析
下载PDF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呋塞米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对血清PCT、NT-proBNP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礼斌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2期44-49,共6页
目的:探讨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呋塞米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及对其血清降钙素原(PCT)、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于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接受救治的心力衰竭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呋塞米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及对其血清降钙素原(PCT)、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于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接受救治的心力衰竭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日期进行编号,其中43例奇数日期入院的患者纳入对照组,接受呋塞米注射液治疗,另外43例偶数日期入院的患者纳入试验组,接受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呋塞米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液指标(PCT、NT-pro BNP)、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LVEDD、LVESD及LVE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DD、LVESD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LVEF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试验组LVEDD、LVESD水平低于对照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PCT、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CT、NT-proBN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生理功能、健康状况、情感职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精神健康、精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各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与呋塞米注射液联合治疗心力衰竭患者,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提高,心功能明显提升,PCT、NT-proBNP指标水平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 心力衰竭 疗效 降钙素原 N末端脑钠肽前体 生活质量
下载PDF
NT-proBNP/BNP比值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院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沈冉 代丽 +1 位作者 王智聪 王璠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7期1269-1273,共5页
目的探讨N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脑钠肽(NT-proBNP/BNP)比值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院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荥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行PCI治疗... 目的探讨N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脑钠肽(NT-proBNP/BNP)比值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院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荥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行PCI治疗的急性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PCI术后是否发生院内MACE分为MACE组(17例)与无MACE组(73例)。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NT-proBNP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即刻检测BNP水平。比较两组一般资料、NT-proBNP/BNP比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NT-proBNP/BNP对STEMI患者PCI术后院内MACE的预测价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相关因素。结果90例患者PCI术后院内MACE发生率为18.88%(17/90)。PCI术后MACE组糖尿病病史率、心率、白细胞计数、心肌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均高于无MACE组,左室射血分数低于无MACE组(P<0.05);PCI术后MACE组NT-proBNP、BNP、NT-proBNP/BNP均高于无MACE组(P<0.05)。NT-proBNP/BNP预测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院内MACE的AUC为0.856,敏感度为82.3%、特异度为84.9%。NT-proBNP/BNP高表达为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院内MACE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NT-proBNP/BNP高表达为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院内MACE的危险因素,有望作为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院内MACE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脑钠肽比值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血管不良事件 预测价值
下载PDF
血清D-D、NT-proBNP、TyG指数水平与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脉狭窄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顾燕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9期94-97,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患者血清D-二聚体(D-D)、N末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及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数(TyG)水平与冠脉狭窄程度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78例ASTEMI患... 目的分析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患者血清D-二聚体(D-D)、N末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及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数(TyG)水平与冠脉狭窄程度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78例ASTEMI患者,根据Gensini积分其分两组,低狭窄组患者76例,高狭窄组患者102例;再根据随访结果是否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将患者分两组,预后良好组115例,预后不良组63例,比较各组D-D、NT-proBNP和TyG水平,计算D-D、NT-proBNP和TyG与冠脉狭窄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低狭窄组血清D-D、NT-proBNP和TyG值均低于高狭窄组(P<0.05);冠脉狭窄严重程度与血清D-D、NT-proBNP、TyG呈正相关(均P<0.05);预后良好组血清D-D、NT-proBNP和TyG值均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D-D、NT-proBNP、TyG预测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786、0.837、0.850,其最佳截取值分别为0.96 mg/L、2697.16 U/L、8.86;联合检验预测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940。结论血清D-D、NT-proBNP和TyG值与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脉狭窄程度相关,或可作为预测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术后预后情况的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 冠脉狭窄 预后 D-二聚体 N末端前体脑钠肽 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数
下载PDF
ST2、IL-6、NT-proBNP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18
作者 王涛 朱华 赵建平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34期18-20,共3页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T2)、白细胞介素-6(IL-6)、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泰兴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3例COPD患者为...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T2)、白细胞介素-6(IL-6)、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泰兴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3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将40例急性加重期COPD(AECOPD)患者纳入AECOPD组,63例稳定期患者纳入稳定期组。根据肺功能将AECOPD组患者分为轻度组(13例)、中度组(19例)和重度组(8例)。检测患者血清ST2、IL-6、NT-proBNP水平,分析ST2、IL-6、NT-proBNP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AECOPD组ST2、IL-6、NT-proBNP水平高于稳定期组(P<0.001);中度组ST2、IL-6、NT-proBNP水平高于轻度组,重度组ST2、IL-6、NT-proBNP水平高于轻度组、中度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OPD患者ST2、IL-6、NT-proBNP水平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呈负相关(P<0.001)。结论:血清ST2、IL-6、NT-proBNP水平有助于评估CO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可为COPD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 白细胞介素-6 N末端脑钠肽前体
下载PDF
有机磷中毒早期心肌损伤患者血清NT-proBNP、IL-18、α-HBDH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19
作者 肖文 胡长新 周士娣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7-50,63,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清N端B型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B-type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precursor, NT-proBNP)、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α-羟丁酸脱氢酶(α-hydroxybutyrate dehydrogenase, α-HBDH)水平变化对有机磷中毒继发... 目的 探讨血清N端B型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B-type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precursor, NT-proBNP)、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α-羟丁酸脱氢酶(α-hydroxybutyrate dehydrogenase, α-HBDH)水平变化对有机磷中毒继发早期心肌损伤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有机磷中毒患者171例,根据入院3 d内是否发生心肌损伤分为心肌损伤组(n=32例)和非心肌损伤组(n=139例),比较两组入院时及入院1、3 d和不同中毒程度患者血清NT-proBNP、IL-18、α-HBDH,分析血清NT-proBNP、IL-18、α-HBDH对有机磷中毒继发心肌损伤的影响。结果 心肌损伤组入院时及入院1 d、3 d血清NT-proBNP、IL-18、α-HBDH均高于非心肌损伤组(P<0.05)。中重度中毒心肌损伤患者入院时及入院1 d、3 d血清NT-proBNP、IL-18、α-HBDH均高于轻度中毒心肌损伤患者(P<0.05)。血清NT-proBNP、IL-18、α-HBDH高水平的有机磷中毒患者继发心肌损伤分别是低水平的2.515倍、3.623倍、2.775倍,95%可信区间分别为1.758~3.597、2.325~4.865、1.946~3.958。血清NT-proBNP、IL-18、α-HBDH单独预测有机磷中毒继发心肌损伤的AUC分别为0.826、0.768、0.763,联合预测的AUC明显大于各指标单一预测(P<0.05)。结论 血清NT-proBNP、IL-18、α-HBDH与有机磷中毒继发心肌损伤明显相关,可作为有机磷中毒继发心肌损伤的预警指标,联合检测三者或可成为预测继发心肌损伤一个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中毒 心肌损伤 N端B型脑钠肽前体 白细胞介素-18 Α-羟丁酸脱氢酶
下载PDF
NT-proBNP、PCT及血清钙与胆管结石继发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白伟 李帅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2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 BNP)、降钙素原(PCT)及血清钙与胆管结石继发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AOSC)病情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根据术后1周内是否出现脓毒症或脓毒症性休克,将患者分为轻度组(仅继发性AOSC),中度组(AOSC合并脓毒症)... 目的探讨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 BNP)、降钙素原(PCT)及血清钙与胆管结石继发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AOSC)病情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根据术后1周内是否出现脓毒症或脓毒症性休克,将患者分为轻度组(仅继发性AOSC),中度组(AOSC合并脓毒症),重度组(AOSC合并脓毒症性休克)。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NT-pro BNP、PCT及血清钙与入院24 h AOSC严重程度的关系,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三指标对AOSC合并脓毒症的预测。结果入院24 h时,轻、中、重度组NT-pro BNP、PCT水平依次升高,血清钙水平依次降低(P<0.05);Spearman相关性显示,NT-pro BNP、PCT与入院24 h AOSC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600、0.615,P<0.05),与血清钙呈负相关(r=-0.516,P<0.05)。ROC曲线显示,NT-pro BNP、PCT及血清钙对AOSC合并脓毒症预测AUC为0.905,对AOSC合并脓毒症性休克预测AUC为0.882,三者联合预测效能高于单项检测。结论NT-pro BNP、PCT与胆管结石继发AOSC病情程度呈正相关,与血清钙呈负相关,三指标联合检测对AOSC病情进展程度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结石 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 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 降钙素原 血清钙 病情程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