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然肿瘤红细胞花环试验(NTERT)在消化道肿瘤诊断上的应用
1
作者 刘景田 张洁 党小军 《现代肿瘤医学》 CAS 1995年第2期106-106,114,共2页
本文采用本室建立的Ntert和研制的S_(180)癌试剂检测了104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其结果:食道癌患者为1.75±1.25%,胃癌患者为1.31±1.08%,结肠直肠癌患者为1.84±1.36%,与对照组(7.6±2.2%)相比,差异显著(P<0.00... 本文采用本室建立的Ntert和研制的S_(180)癌试剂检测了104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其结果:食道癌患者为1.75±1.25%,胃癌患者为1.31±1.08%,结肠直肠癌患者为1.84±1.36%,与对照组(7.6±2.2%)相比,差异显著(P<0.001);在104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中,RBC与S(180)基本不结合者(Ntert值0~3%)102例,占98.1%(102/104),说明Ntert在临床上有辅助诊断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肿瘤红细胞花环试验 消化道肿瘤 S180癌试剂 ntert 诊断
下载PDF
肺癌组织端粒酶亚基的表达及与端粒酶活性的关系 被引量:7
2
作者 王孝养 张珍祥 +3 位作者 徐永健 何敏 陈仕新 方慧娟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99-603,共5页
目的:探讨肺癌端粒酶各亚基的表达及与端粒酶活性的关系。方法:用TRAP法检测端粒酶活性,用逆转录 PCR(RT-PCR)法检测肺癌组织、肺部良性瘤样病变和病灶旁非癌肺组织的 RNA成分(human telomerase ... 目的:探讨肺癌端粒酶各亚基的表达及与端粒酶活性的关系。方法:用TRAP法检测端粒酶活性,用逆转录 PCR(RT-PCR)法检测肺癌组织、肺部良性瘤样病变和病灶旁非癌肺组织的 RNA成分(human telomerase RNAcomponent, hTR)、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 hTERT)、端粒酶相关蛋白 1(humantelomerase-associated protein, hTEP1)各亚基的 mRNA表达,其结果与肺癌的组织类型、分化程度及TNM分期进行了比较。结果:肺癌组织、肺部良性瘤样病变、病灶旁非癌肺组织端粒酶活性阳性率为82%(48/59)、43%(3/7)和20%(7/35)(P<0.0001),hTERT mRNA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1%(33/36)、77%(7/9)、35%(8/22)(P<0.0001)。3组hTR、hTEP1 mRNA普遍呈阳性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肺癌不同细胞类型(鳞癌和腺癌)、TNM分期和分化程度之间端粒酶活性、hTERT mRNA水平未见显著差异(P>0.05)。肺癌组织、肺部良性瘤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 肺肿瘤 端粒酶逆转录酶 ntert HTR 逆转录PCR技术
下载PDF
树鼩肝癌形成过程中红细胞免疫黏附肿瘤细胞功能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唐东平 李瑗 +5 位作者 唐凯 苏建家 曹骥 欧超 杨春 岳惠芬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2-184,共3页
目的:探讨树鼩肝癌形成过程中红细胞免疫黏附肿瘤细胞功能的变化。方法:将实验树鼩随机分为4组:黄曲霉毒素(AFB1)组(A组)、乙型肝炎病毒(HBV)+AFB1组(B组)、HBV组(C组),空白对照组(D组)。实验过程中所有动物定期抽血,用自然肿瘤红细胞... 目的:探讨树鼩肝癌形成过程中红细胞免疫黏附肿瘤细胞功能的变化。方法:将实验树鼩随机分为4组:黄曲霉毒素(AFB1)组(A组)、乙型肝炎病毒(HBV)+AFB1组(B组)、HBV组(C组),空白对照组(D组)。实验过程中所有动物定期抽血,用自然肿瘤红细胞花环试验(NTERT)检测树鼩的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结果:在实验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各实验组的红细胞免疫黏附肿瘤细胞功能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不同。结论:在树鼩肝癌形成过程中,NTERT所反映的红细胞免疫功能,可灵敏地反映该过程不同时期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肿瘤红细胞花环试验(ntert) 树鼩 肝细胞癌 免疫黏附
下载PDF
DHS内固定联合药物治疗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 被引量:6
4
作者 沈爱东 徐瑞生 包聚良 《实用骨科杂志》 2008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观察DHS内固定联合药物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6例患者随机采用DHS内固定术手术治疗(对照组)或DHS配合鲑鱼降钙素喷鼻剂加服钙尔奇D片治疗(治疗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4、8、12周末X线表现,6个月后两... 目的观察DHS内固定联合药物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6例患者随机采用DHS内固定术手术治疗(对照组)或DHS配合鲑鱼降钙素喷鼻剂加服钙尔奇D片治疗(治疗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4、8、12周末X线表现,6个月后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侧股骨近端(bone mineral density,BMD)值变化和术后疗效。其中治疗组26例,对照组2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骨折类型等一般情况方面都具有可比性。结果治疗组患者的骨痂、骨质生成的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生成数量增加,治疗效果明显。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治疗后比治疗前患侧股骨近端BMD有所增加(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且治疗组术后疗效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DHS内固定联合药物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能有效促进骨痂的生长,加速骨折的愈合,减少了患者的卧床时间,促进了早期功能锻炼和患髋的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粗隆间骨折 DHS 鲑鱼降钙素 钙尔奇D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