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alization of a novel Ag/SnO_2 electrical contact material with microscopic fiber-like structure
1
作者 Chen Lawson Liu Weili Tian Hui 《Engineering Sciences》 EI 2013年第3期66-71,75,共7页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that fiber-like arrangement of reinforcing particles SnO2 paralleling to the direction of current is propitious to the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performance of the electrical contact materia...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that fiber-like arrangement of reinforcing particles SnO2 paralleling to the direction of current is propitious to the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performance of the electrical contact materials, we proposed and reported a novel precursor route used to prepare Ag/SnO,. electrical contact material with fiber- like arrangement of reinforcing nanoparticles. The mechanism for the formation of fiber-like arrangement of rein- forcing nanoparticles in Ag/SnO2 electrical contact material was also discussed. The as-prepared samples were char- acterized by means of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optical microscope (OM), energy-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 (EDX), MHV2000 microhardness test, and double bridge tester. Th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as-prepared Ag/SnO,, electrical contact material with fiber-like arrangement of reinforcing nanoparticles exhibits a high elongation of 24 %, a particularly low electrical resistivity of 2.08 μΩ. cm, and low arcing energy, and thus has considerable technical, economical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ber-like nanoPARTICLES electrical contact material PRECURSOR ag/sno2
下载PDF
NiO添加剂对高致密Ag-SnO_(2)材料力学和电接触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范玉卓 梁滢雪 +2 位作者 陈良玉 彭一洋 李桂景 《贵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66,共8页
为提高Ag-SnO_(2)电接触材料的综合性能,采用真空热复压技术实现了高效致密化,研究了纳米和亚微米NiO添加剂对力学和耐电弧侵蚀性能的影响及机理。借助电子背散射衍射仪(EBS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表征材料的微观结构及电弧侵蚀形貌... 为提高Ag-SnO_(2)电接触材料的综合性能,采用真空热复压技术实现了高效致密化,研究了纳米和亚微米NiO添加剂对力学和耐电弧侵蚀性能的影响及机理。借助电子背散射衍射仪(EBS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表征材料的微观结构及电弧侵蚀形貌。结果表明:含纳米NiO添加剂的Ag-SnO_(2)材料的相对密度显著增加,高达99.78%,电导率超过72%IACS。纳米NiO添加剂能够增加材料的抗压强度,而亚微米NiO导致材料的极限应变出现下降趋势。NiO添加剂可显著改善Ag-SnO_(2)材料的耐电弧侵蚀性能,抑制电极表面高温蒸发和孔洞产生。由于燃弧能量明显下降和熔池粘度增加,材料的质量损失明显减少。与无NiO的材料相比,含有亚微米NiO材料的晶粒得到细化,质量损失最低,阳极和阴极分别下降36.5%和4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sno_(2)材料 NiO添加剂 致密化 力学性能 电接触性能
下载PDF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Ag/SnO2 functional material manufactured by selective laser melting 被引量:6
3
作者 Yuanjie Zhang Bo Song +1 位作者 Xiao Zhao Yusheng Shi 《Nano Materials Science》 CAS 2019年第3期208-214,共7页
Ag/SnO2,as a promising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electrical contact material,is widely applied in low-voltage apparatus.But the properties of Ag/SnO2 composites is difficult to improve due to the poor distribution phas... Ag/SnO2,as a promising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electrical contact material,is widely applied in low-voltage apparatus.But the properties of Ag/SnO2 composites is difficult to improve due to the poor distribution phases and difficult component design.In this work,the Ag/SnO2 composites are prepared by selective laser melting.To get better performance,Ag/SnO2 composites with different energy density were studied.The microstructure was observed by 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In addition,reinforced SnO2 phase was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microstructure,relative density and hardness of are influenced by energy density,while Ag/SnO2 composites with homogeneous microstructure,high relative density,higher hardness and lower electrical resistivity can be obtained by proper energy density(E?68 J/m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LECTIVE laser MELTING ag/sno2 COMPOSITES electrical contact material
下载PDF
Testing results analysis of contact materials’electrical contact performance 被引量:7
4
作者 WANG Jing-qin WANG Hai-tao WEN Ming ZHU Yan-cai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7年第3期459-463,共5页
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ways in which contact materials work, the basic requirements for silver metal oxide contact materials are different. They are anti-welded and anti-erosion when closed, anti-erosion when broken... 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ways in which contact materials work, the basic requirements for silver metal oxide contact materials are different. They are anti-welded and anti-erosion when closed, anti-erosion when broken, and arc easily moved and have smaller contact resistance. In this paper, La2O3 is used as a stable oxide in contact material to replace CdO. A new type of Ag/SnO2-La2O3-Bi2O3 contact material is first obtained through using powder metallurgical method. Then electrical contact material parameter tester is used to test the electrical contact performance of the contact material. Through experiments, the arcing voltage and current curves, arcing energy curves, fusion power curves while broken and contact resistance while closed were obtained.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ddition of La2O3 makes the contact material have the following advantages: smaller electrical wear, smaller arc energy, smaller contact resistance and arc is more easily extinguish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sno2-La2O3-Bi2O3 contact materials electrical contact performance
下载PDF
Ag/Cr_(2)AlC电接触材料的微观组织与耐电弧侵蚀性能
5
作者 汪丹丹 朱泓羽 +3 位作者 魏坤霞 魏伟 田无边 孙正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85-189,共5页
Ag基电接触材料被广泛应用于低压电路控制器件中,在电路中起承载、分断、闭合电流的作用。Cr_(2)AlC作为M_(n+1)AX_(n)相的典型代表之一,兼具金属和陶瓷的优良性能,有望成为Ag基电接触材料中优良的增强相。本项目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Ag/C... Ag基电接触材料被广泛应用于低压电路控制器件中,在电路中起承载、分断、闭合电流的作用。Cr_(2)AlC作为M_(n+1)AX_(n)相的典型代表之一,兼具金属和陶瓷的优良性能,有望成为Ag基电接触材料中优良的增强相。本项目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Ag/Cr_(2)AlC复合材料,表征其微观组织,探究其界面反应,并研究材料的物理性能和耐电弧侵蚀性能。结果表明,由于Al原子的弱结合,经烧结,Ag与Cr_(2)AlC发生明显的界面反应,生成Ag_(3)Al和Cr-C化合物。相比于生坯,Ag/Cr_(2)AlC熟坯的密度和硬度下降,分别为9.04 g/cm^(3)和(78.9±5.5)HV,且由于界面反应的发生,材料的电阻率为(141.9±0.4)×10^(-9)Ω·m。电弧侵蚀结果表明,Ag/Cr_(2)AlC材料经电弧侵蚀生成Al_(2)O_(3),Ag发生熔融喷溅,产生明显凸起,Ag/Cr_(2)AlC的质量损失为6.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接触材料 MAX相 ag/Cr_(2)AlC 界面反应 耐电弧侵蚀
下载PDF
新型Ag/SnO_2触头材料的发展现状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英民 王俊勃 +1 位作者 纪东 李绍春 《电气开关》 2003年第3期20-26,共7页
本文综述了银 /二氧化锡电触头材料的特性 ,对比分析了各种制备工艺的优缺点 ,介绍了国内外研究者对其电弧特性的研究进展状况。最后 ,展望了银
关键词 ag/sno2触头材料 电弧特性 电接触材料 电气性能
下载PDF
低银(Cu,La)复合掺杂Ag/SnO_2材料的制备及抗熔焊性能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刘松涛 思芳 +2 位作者 王俊勃 侯海云 杨敏鸽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13-18,共6页
以CuO和La_2O_3为掺杂剂,采用高能球磨和热挤压工艺制备银含量82%的Ag/SnO_2电接触材料,将其与相同工艺制得的银含量88%的复合掺杂Ag/SnO_2电接触材料配对,在2 500A交流电流条件下进行抗熔焊性能测试.同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 以CuO和La_2O_3为掺杂剂,采用高能球磨和热挤压工艺制备银含量82%的Ag/SnO_2电接触材料,将其与相同工艺制得的银含量88%的复合掺杂Ag/SnO_2电接触材料配对,在2 500A交流电流条件下进行抗熔焊性能测试.同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等对材料性能和熔焊前、后微观组织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电接触材料中氧化物在银基体中分布较均匀;银含量82%的电接触材料的抗熔焊性能优于银含量88%的电接触材料,且熔焊测试后氧化物在银基体中分布均匀,没有出现团聚,而表面的SnO_2转化为Sn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球磨 热挤压 复合掺杂ag/sno2电接触材料 抗熔焊
下载PDF
纳米掺杂Ag/Cu/SnO_2触头材料的制备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思芳 王俊勃 +1 位作者 刘松涛 杨敏鸽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299-305,共7页
为了降低银基触头材料中银的用量,改善SnO_2在Ag/Cu基体中的润湿性,以CuO为掺杂剂,采用高能球磨法和压力烧结成型工艺制备出银含量为70%的纳米掺杂Ag/Cu/SnO_2触头材料,测试纳米掺杂触头材料的电导率、硬度、密度、耐电压强度等性能,运... 为了降低银基触头材料中银的用量,改善SnO_2在Ag/Cu基体中的润湿性,以CuO为掺杂剂,采用高能球磨法和压力烧结成型工艺制备出银含量为70%的纳米掺杂Ag/Cu/SnO_2触头材料,测试纳米掺杂触头材料的电导率、硬度、密度、耐电压强度等性能,运用X射线衍射仪对Ag/Cu/SnO_2触头材料进行物相分析,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分析触头材料耐电弧侵蚀性能测试前后的表面形貌特征.结果表明,制得的纳米掺杂Ag/Cu/SnO_2触头材料组织分布均匀,具备优异的物理性能、耐电压强度和耐电弧侵蚀能力,能够有效降低银基触头材料中银的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Cu/sno 2触头材料 电性能 耐电弧侵蚀
下载PDF
Ag-SnO_(2)电接触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5
9
作者 王金龙 付翀 +3 位作者 宁静 李旭 李清馨 路杨 《贵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5-92,共8页
Ag-SnO_(2)电接触材料因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能、抗熔焊性和耐电弧烧蚀性等特性,已经成为最有可能代替传统有毒电接触材料Ag-CdO的一种新型环保电接触材料。基于40多篇文献的分析,归纳了包括合金内氧化法、粉末冶金法、喷涂法、模板法、磁... Ag-SnO_(2)电接触材料因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能、抗熔焊性和耐电弧烧蚀性等特性,已经成为最有可能代替传统有毒电接触材料Ag-CdO的一种新型环保电接触材料。基于40多篇文献的分析,归纳了包括合金内氧化法、粉末冶金法、喷涂法、模板法、磁控溅射法等制备工艺,增强相改性,增强相调控等方面对Ag-SnO_(2)电接触材料组织性能的影响。提出设计研发新型Ag-SnO_(2)电接触材料的新思路,为Ag-SnO_(2)电接触材料的进一步优化奠定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接触材料 ag-sno_(2) 制备工艺 增强相改性 增强相调控
下载PDF
纳米Ag/SnO2电接触材料的化学沉积制备工艺及耐电弧烧蚀性能
10
作者 刘松涛 郭敏 +3 位作者 王俊勃 师浩军 杨凯 游义博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45-50,共6页
为改善SnO2在银基体中的分布,采用水热法制备纳米SnO2粉体,并利用化学沉积工艺制备纳米Ag/SnO2电接触材料,测试制得纳米Ag/SnO2电接触材料的物理性能和耐电弧烧蚀性能。利用透射电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对制得纳米Ag/SnO2电接触材... 为改善SnO2在银基体中的分布,采用水热法制备纳米SnO2粉体,并利用化学沉积工艺制备纳米Ag/SnO2电接触材料,测试制得纳米Ag/SnO2电接触材料的物理性能和耐电弧烧蚀性能。利用透射电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对制得纳米Ag/SnO2电接触材料的微观形貌和物相结构进行表征。结果显示:化学沉积工艺制得的纳米Ag/SnO2电接触材料组织分布均匀,未出现单一元素的偏聚;纳米Ag/SnO2电接触材料的硬度、密度、电导率分别为148.9、9.43 g/cm3、39.5%IACS;电弧烧蚀后,纳米Ag/SnO2电接触材料表面成分分布均匀,无Ag富集区和SnO2富集区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纳米sno2 化学沉积工艺 纳米ag/sno2电接触材料 耐电弧烧蚀
下载PDF
Ag-Cd和Ag-Sn-In合金等温内氧化过程研究
11
作者 杨文涛 缪仁梁 +2 位作者 万岱 陈潺 罗宝峰 《电工材料》 CAS 2024年第2期26-29,32,共5页
制备了8种不同成分的Ag-Cd和Ag-Sn-In合金,探究它们的等温内氧化过程,并表征了其氧化后不同区域的组织与硬度。结果表明:Ag-Cd和Ag-Sn-In合金的等温氧化曲线均呈现抛物线状。根据曲线总结出氧化厚度平方的对数与氧化时间对数的线性方程... 制备了8种不同成分的Ag-Cd和Ag-Sn-In合金,探究它们的等温内氧化过程,并表征了其氧化后不同区域的组织与硬度。结果表明:Ag-Cd和Ag-Sn-In合金的等温氧化曲线均呈现抛物线状。根据曲线总结出氧化厚度平方的对数与氧化时间对数的线性方程,并分析对比Ag-CdO和Ag-SnO_(2)-In2O_(3)触点的组织形貌及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CdO ag-sno_(2)-In2O_(3) 内氧化 电接触材料
下载PDF
SnO_2纳米半导体颗粒的微区电子输运特性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忠锁 赵伟 +3 位作者 陈艳辉 李蕴才 黄亚彬 杜祖亮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2004年第4期23-27,共5页
将 sol- gel方法制备的 Sn O2 纳米颗粒涂覆在 ITO(Indium- Tin- Oxide)导电玻璃上 ,用原子力显微镜的 I- V测试功能测试其微区电特性 .结果表明 ,不同粒度的伏 -安特性曲线具有不同的双向阈值电压 ,随颗粒度的减小 ,开启电压减小 .用... 将 sol- gel方法制备的 Sn O2 纳米颗粒涂覆在 ITO(Indium- Tin- Oxide)导电玻璃上 ,用原子力显微镜的 I- V测试功能测试其微区电特性 .结果表明 ,不同粒度的伏 -安特性曲线具有不同的双向阈值电压 ,随颗粒度的减小 ,开启电压减小 .用表面能带理论分析结果表明 ,此现象与纳米 Sn O2 颗粒度尺寸效应和氧空位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输运 sno2 纳米半导体 sol-gel方法 能带理论 导电玻璃 氧空位 开启电压 阈值电压 ITO
下载PDF
多元复合改性Ag/SnO_(2)触点材料的内氧化法制备与电气性能研究
13
作者 沈涛 穆成法 +5 位作者 曹旭丹 刘振武 李跃 陈林驰 陈晓 杨辉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32-1641,共10页
为探究掺杂组元类型及含量对多元复合改性Ag/SnO_(2)In_(2)O_(3)触点材料的内氧化法制备工艺、微观结构、显微硬度、温升、电寿命等电气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中频熔炼-铸造工艺制备了改性AgSnIn合金,通过内氧化法制备了多元复合改性Ag/Sn... 为探究掺杂组元类型及含量对多元复合改性Ag/SnO_(2)In_(2)O_(3)触点材料的内氧化法制备工艺、微观结构、显微硬度、温升、电寿命等电气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中频熔炼-铸造工艺制备了改性AgSnIn合金,通过内氧化法制备了多元复合改性Ag/SnO_(2)In_(2)O_(3)触点材料。利用AC-4电寿命型式试验平台对触点材料进行温升、电寿命性能评价。结果表明,改性Ag/SnO_(2)In_(2)O_(3)材料的内氧化工艺优选参数为700℃/5 MPa/48 h。相比于Ni、Cu或Zn二元改性而言,Ni-Cu-Zn三元改性Ag Sn合金内部存在较大的微应变,相应的改性Ag/SnO_(2)In_(2)O_(3)材料的显微硬度随着In元素含量的降低呈先上升后急剧下降。由0.47%Ni、0.4%Cu、0.43%Zn和2.1%In(质量分数)组成的改性AgSnIn合金可实现完全内氧化,相应的改性Ag/SnO_(2)In_(2)O_(3)材料表现为最佳的显微硬度(1382.49 MPa)、最长服役寿命(28989次)和合适的温升(43.69 K),这归因于显微结构中存在较大的微应变(1.9×10^(-4))和起到强化效应的晶界组织。经分析发现,在特定的In含量2.1%~3.1%(质量分数),改性Ag/SnO_(2)触点材料的电寿命循环周期与显微硬度大小之间呈正相关性,这一结果将为Ag/SnO_(2)触点材料的配方设计与电寿命性能预测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sno_(2)触点材料 内氧化 微应变 显微硬度 电寿命
原文传递
纳米片状SnO_(2)增强Ag-SnO_(2)电接触材料及性能
14
作者 董玺 刘松涛 +3 位作者 王俊勃 思芳 窦博 郑贤军 《粉末冶金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8-93,100,共7页
为增强Ag-SnO_(2)电接触材料耐电弧烧蚀性能,采用水热法制备纳米片状SnO_(2)粉体,并采用化学沉积工艺制备了Ag-SnO_(2)电接触材料。分别对SnO_(2)粉体和Ag-SnO_(2)电接触材料进行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纳米片状SnO_(2)厚度约为50~100... 为增强Ag-SnO_(2)电接触材料耐电弧烧蚀性能,采用水热法制备纳米片状SnO_(2)粉体,并采用化学沉积工艺制备了Ag-SnO_(2)电接触材料。分别对SnO_(2)粉体和Ag-SnO_(2)电接触材料进行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纳米片状SnO_(2)厚度约为50~100 nm,宽度约为500 nm,比表面积为82.789 2 m~2/g。制得Ag-SnO_(2)电接触材料组织分布均匀,维氏硬度、密度和电导率分别为:131.8,8.15 g/cm~3,32%IACS;电弧烧蚀测试后,Ag-SnO_(2)电接触材料表面没有出现明显的Ag富集区与SnO_(2)富集区,耐电弧烧蚀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化学沉积工艺 纳米片状sno_(2) ag-sno_(2)电接触材料 耐电弧烧蚀
原文传递
电沉积Ag/纳米金刚石复合镀层及其性能 被引量:1
15
作者 涂满钰 王森林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28-731,756,共5页
采用复合电沉积制备了Ag/纳米金刚石复合镀层,研究了沉积条件对镀层组成的影响,所得最佳沉积条件为阴极电流密度jk=8mA/cm2、搅拌速度n=400r/min和镀液中纳米金刚石粉体浓度为10g/L。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能谱分析(EDS)... 采用复合电沉积制备了Ag/纳米金刚石复合镀层,研究了沉积条件对镀层组成的影响,所得最佳沉积条件为阴极电流密度jk=8mA/cm2、搅拌速度n=400r/min和镀液中纳米金刚石粉体浓度为10g/L。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能谱分析(EDS)表征了Ag/纳米金刚石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组成和结构。结果表明,复合镀层具有复相结构,金刚石颗粒在镀层中分布较均匀,质量含量最高达到9wt%。显微硬度和电阻测试表明,随着Ag/纳米金刚石复合镀层中金刚石含量增加,复合镀层显微硬度显著增大;电阻率呈增加趋势。在5.0wt%Na2SO4溶液的Tafel实验说明,Ag/纳米金刚石复合镀层比Ag镀层具有更好的耐腐蚀能力。Ag/纳米金刚石复合镀层具有较好的结合力,外观呈亚光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刚石 复合电沉积 电触头材料
下载PDF
银基电接触材料新体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满门 谢明 +4 位作者 杨有才 王塞北 胡洁琼 李爱坤 杨坤 《电工材料》 CAS 2023年第2期77-83,共7页
本文概述了Ag-TiB_(2)、Ag-MAX相、Ag-碳纳米管和Ag-石墨烯四个银基电接触材料新体系的研究现状,简要分析了各个体系存在的问题和探索方向。
关键词 银基电接触材料 ag-TiB_(2) ag-MAX相 ag-碳纳米管 ag-石墨烯
下载PDF
Bi_(2)Sn_(2)O_(7)掺杂对Ag/SnO_(2)材料界面润湿性及物理性能的影响
17
作者 郑晓华 王纯 +2 位作者 沈涛 秦海波 杨芳儿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52-558,共7页
以化学共沉淀法合成的锡酸铋(Bi_(2)Sn_(2)O_(7))为改性组元,采用座滴法研究了Bi_(2)Sn_(2)O_(7)掺杂对Ag/SnO_(2)界面润湿角的影响规律,并利用机械合金化技术结合成型烧结工艺制备了Ag/SnO_(2)(x)-Bi_(2)Sn_(2)O_(7)(y)电接触材料。采... 以化学共沉淀法合成的锡酸铋(Bi_(2)Sn_(2)O_(7))为改性组元,采用座滴法研究了Bi_(2)Sn_(2)O_(7)掺杂对Ag/SnO_(2)界面润湿角的影响规律,并利用机械合金化技术结合成型烧结工艺制备了Ag/SnO_(2)(x)-Bi_(2)Sn_(2)O_(7)(y)电接触材料。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视频光学接触角测量仪、电阻测试仪、硬度计以及密度计等表征手段对材料的物相结构、电学及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Bi_(2)Sn_(2)O_(7)粉体呈无规则颗粒状,尺寸在1~10μm。Bi_(2)Sn_(2)O_(7)掺杂能明显改善Ag与SnO_(2)之间界面润湿性,并且Bi_(2)Sn_(2)O_(7)质量分数在16.7%时润湿角最小为82°。Ag与SnO_(2)之间的润湿角越小,Ag/SnO_(2)(x)-Bi_(2)Sn_(2)O_(7)(y)电接触材料的电阻率越低,尤其在锡酸铋掺杂质量分数为2%时电阻率达到最低值,为2.28μΩ·cm,致密度和硬度HV0.3达到最大值,分别为96.96%和900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sno_(2) Bi_(2)Sn_(2)O_(7)掺杂 电接触材料 润湿性 电阻率
原文传递
纳米SiO_(2)/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电老化寿命评估
18
作者 高俊国 张广威 +4 位作者 刘艳丽 鞠惠丞 刘力伟 刘雄军 韩啸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70-1280,共11页
探究新型环保材料聚丙烯(PP)绝缘和其纳米SiO_(2)复合材料的电老化寿命,为后期PP绝缘电缆应用可靠性提供理论支撑。基于电老化寿命公式-反幂定律,通过恒压加速老化试验估算了PP绝缘和SiO_(2)/PP复合材料的寿命模型参数,再采用逐级升压... 探究新型环保材料聚丙烯(PP)绝缘和其纳米SiO_(2)复合材料的电老化寿命,为后期PP绝缘电缆应用可靠性提供理论支撑。基于电老化寿命公式-反幂定律,通过恒压加速老化试验估算了PP绝缘和SiO_(2)/PP复合材料的寿命模型参数,再采用逐级升压加速老化试验对寿命指数n的可靠性进行评估。并对SiO_(2)/PP复合材料进行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SiO_(2)/PP6的寿命指数n为14.61,相较PP6的12.54提升了16.51%;试验阶段发现在较低老化场强下SiO_(2)的掺杂对PP6的失效时间提升效果明显,预测SiO_(2)/PP6在老化场强25 kV·mm^(-1)以下的长期电老化寿命是PP6的5倍以上。同时,掺杂纳米SiO_(2)使PP绝缘的工频介电损耗因数和损耗峰高度降低。基于电老化空腔理论,提出了SiO_(2)通过消耗热电子能量限制链段断裂,从而提升PP绝缘电老化寿命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绝缘 电老化寿命 纳米SiO_(2) 加速电老化试验 复合材料
原文传递
Ag/SnO_2电接触材料的制备新方法(英文) 被引量:9
19
作者 乔秀清 申乾宏 +3 位作者 张玲洁 陈乐生 樊先平 杨辉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614-2618,共5页
描述了一种制备Ag/Sn O2电接触材料(Sn O2的质量分数为12%)的新方法。首先采用共沉淀法制备Ag-Sn O2纳米复合粉体(Sn O2的质量分数为42%)并对该Ag-Sn O2纳米复合粉体进行了表征。XRD结果表明制备的复合粉体由纯立方相的Ag和四方金红石相... 描述了一种制备Ag/Sn O2电接触材料(Sn O2的质量分数为12%)的新方法。首先采用共沉淀法制备Ag-Sn O2纳米复合粉体(Sn O2的质量分数为42%)并对该Ag-Sn O2纳米复合粉体进行了表征。XRD结果表明制备的复合粉体由纯立方相的Ag和四方金红石相的Sn O2组成;SEM及TEM结果表明,纳米Sn O2与纳米Ag颗粒均匀弥散分布在复合粉体中;并借助于TG-DTA热分析对纳米复合粉体前驱体的制备过程进行了分析。然后,将Ag-Sn O2纳米复合粉体与Ag粉混合,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成Ag/Sn O2电接触材料,并对制备的Ag/Sn O2电接触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由于纳米Sn O2在Ag基体中弥散分布,制备的材料的物理性能如密度、硬度及电导率比普通工艺制备的材料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sno2 纳米复合粉体 电接触材料 弥散分布
原文传递
氧化物添加剂对Ag-SnO_(2)电接触材料抗蠕变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天阳 马园园 +3 位作者 张小龙 冯文杰 李桂景 房学谦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41-1447,共7页
为研究氧化物添加剂对Ag基电接触材料抗蠕变性能的影响,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分别含有CuO、WO_(3)和In_(2)O_(3)的Ag-SnO_(2)材料。室温下对拉伸试样进行蠕变实验,获得蠕变特征曲线及相关参数,构建了Ag-SnO_(2)材料的蠕变本构方程。借助... 为研究氧化物添加剂对Ag基电接触材料抗蠕变性能的影响,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分别含有CuO、WO_(3)和In_(2)O_(3)的Ag-SnO_(2)材料。室温下对拉伸试样进行蠕变实验,获得蠕变特征曲线及相关参数,构建了Ag-SnO_(2)材料的蠕变本构方程。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拉伸断口形貌进行分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进一步对蠕变行为进行模拟。结果表明:由于SnO_(2)与Ag基体间的界面强度得到提高,氧化物添加剂可显著增强Ag-SnO_(2)电接触材料的抗蠕变性能,尤其是CuO添加剂的效果最佳。模拟结果与通过实验获得的蠕变数据基本吻合,误差小于3%。研究结果对预测Ag基电接触材料的蠕变行为及改善力学性能均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sno_(2)电接触材料 氧化物添加剂 抗蠕变性能 有限元模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