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abrication of a Polyamide/Polysulfone Hollow Fiber Composite Membrane
1
作者 张宇峰 梁长亮 +2 位作者 杜启云 肖长发 于洪亮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05年第2期69-73,共5页
With microporous polysulfone hollow fiber as the substrate, a polypiperazine amide nanofiltration composite membrane was prepared by interfacial polymerization in trimesoyl hexane solution as oil phase and piperazine ... With microporous polysulfone hollow fiber as the substrate, a polypiperazine amide nanofiltration composite membrane was prepared by interfacial polymerization in trimesoyl hexane solution as oil phase and piperazine aqueous solution as water phase. The conditions of the preparation, such as concentrations of monomer solutions, reaction time and temperature, annealing treatment, etc., were investigated. The hollow fiber composite herewith obtained showed high performance with water fluxes over 40 L·m -2·hr -1 and MgSO4 rejection of 93% under a pressure of 0.40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osite membrane hollow fiber nano filtration polypiperazine amide
下载PDF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ubmicron Glass Fiber Reinforced Vinyl Ester Composite
2
作者 Nguyen T. T. Nhan K. Obunai +3 位作者 K. Okubo O. Shibata H. Tomokuni Y. Fujita 《Open Journal of Composite Materials》 2019年第4期365-377,共13页
Vinyl ester (VE) resin inherently has intrinsic brittleness due to its high cross-link density. To improve mechanical performance, micro/nano fillers are widely used to modify this matrix. In present study, glass fibe... Vinyl ester (VE) resin inherently has intrinsic brittleness due to its high cross-link density. To improve mechanical performance, micro/nano fillers are widely used to modify this matrix. In present study, glass fiber in submicron scale at low contents was added into VE to prepare submicron composite (sMC). The impact resistance of un-notched sMC degraded with the increase of sGF content while that of notched-sMC remained the unchanged. Flexural properties of sMCs also were the same with that of neat resin. The results of Dynamic mechanical analysis (DMA) test showed the slight increase of storage modulus and the decrease of tan delta value in the case of sMC compared to those of un-filled matrix. However, the Mode I fracture toughness of sMC improved up to 26% and 61% corresponding to 0.3 and 0.6 wt% glass fiber used. The compact tension sample test suggests that there is the delay of crack propagation under tensile cyclic load in resin reinforced by submicron glass fiber. The number of failure cycle enlarged proportionally with the increment of sGF content in matri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BmicroN GLASS fiber VINYL ESTER RESIN (VE) micro-nano composite SUBmicroN composite Modify
下载PDF
导电微纳纤维复合纱的制备及其气敏特性 被引量:1
3
作者 周歆如 范梦晶 +2 位作者 岳欣琰 洪剑寒 韩潇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58,共7页
为开发高质量的气敏传感器,利用水浴静电纺丝法制备以涤纶(PET)为芯纱,聚酰胺6(PA6)纳米纤维为包覆层的微纳纤维复合纱(MNY),基于原位聚合方法对MNY进行连续导电处理,制备微纳米纤维复合纱/聚苯胺(MNY/PANI)复合导电纱,以此作为气敏元件... 为开发高质量的气敏传感器,利用水浴静电纺丝法制备以涤纶(PET)为芯纱,聚酰胺6(PA6)纳米纤维为包覆层的微纳纤维复合纱(MNY),基于原位聚合方法对MNY进行连续导电处理,制备微纳米纤维复合纱/聚苯胺(MNY/PANI)复合导电纱,以此作为气敏元件,同时将相同参数下制备的PET/PANI复合导电纱也作为气敏元件进行对照,探究不同结构纱线之间气敏效果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MNY具备良好的皮芯结构,经导电处理后MNY表面均匀分布了聚苯胺颗粒,MNY/PANI的电导率最高可达7.53 S/cm;相比于PET/PANI气敏元件,MNY/PANI气敏元件因其纳米结构的高比表面积对NH 3的灵敏度更高,能表现出更好的响应-恢复效果,重复性和稳定性更好,已初步具备了作为优良气敏元件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微纳纤维复合纱 原位聚合 气敏传感 氨气检测 纤维基气敏传感器
下载PDF
静电纺聚酰胺6/聚苯乙烯复合纳米纤维膜制备及其空气过滤性能
4
作者 陈江萍 郭朝阳 +3 位作者 张琪骏 吴仁香 钟鹭斌 郑煜铭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6-64,共9页
针对空气过滤纤维材料的过滤效率、阻力和使用寿命难以平衡的问题,采用多喷头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不同直径、形貌纤维及不同纤维沉积顺序的聚酰胺6/聚苯乙烯(PA6/PS)复合纳米纤维膜,测试了复合膜的平均孔径及孔隙率,建立了纤维结构与过... 针对空气过滤纤维材料的过滤效率、阻力和使用寿命难以平衡的问题,采用多喷头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不同直径、形貌纤维及不同纤维沉积顺序的聚酰胺6/聚苯乙烯(PA6/PS)复合纳米纤维膜,测试了复合膜的平均孔径及孔隙率,建立了纤维结构与过滤效率及阻力的构效关系;结合扫描电镜表征探讨了不同形貌、直径纤维的叠加次序对过滤寿命及细颗粒物沉积行为的影响,系统研究了过滤风速、细颗粒物尺寸对过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33 cm/s的风速下,以多喷头静电纺丝方式制备的PA6/PS复合膜具有更好的抵抗风速变化的能力,在长期使用中阻力增加较缓慢,其具有93.13%的过滤效率,30.67 Pa的过滤阻力和0.0889 Pa-1的品质因子,综合过滤性能优于同等条件下H10等级(过滤效率>90%)的商业玻璃纤维过滤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6 聚苯乙烯 多喷头静电纺丝 空气过滤 多层复合滤料 微纳米纤维 串珠结构
下载PDF
细菌纤维素/羟基磷灰石@聚醚砜骨膜支架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5
作者 要武杰 张全超 +2 位作者 朱享波 杨志伟 万怡灶 《纤维素科学与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19-27,I0001,共10页
骨膜作为骨缺损修复过程中营养物质的来源及膜内成骨过程中的核心位点,其结构和功能的重建对大尺度骨缺损的修复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基于此,为了模拟天然骨膜的结构和功能,将聚醚砜(PES)和羟基磷灰石(HAp)混合,通过静电纺丝制备HAp@PE... 骨膜作为骨缺损修复过程中营养物质的来源及膜内成骨过程中的核心位点,其结构和功能的重建对大尺度骨缺损的修复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基于此,为了模拟天然骨膜的结构和功能,将聚醚砜(PES)和羟基磷灰石(HAp)混合,通过静电纺丝制备HAp@PES静电纺纤维膜(HPES),然后通过膜液界面培养法与细菌纤维素(BC)复合,获得了具有微米―纳米结构的BC/HAp@PES(BC/HPES)支架。扫描电镜结果表明,该支架微米―纳米纤维交错分布,且HAp成功复合在微米纤维上。所制备的支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进一步研究表明,成骨细胞在支架表面表现出良好的增殖和铺展能力,不仅如此,该支架还具有良好的成骨分化诱导能力。因此,这种具有仿生微纳纤维结构且负载HAp的骨膜支架有望用于大尺度骨缺损修复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纤维素 微纳纤维 羟基磷灰石 人工骨膜 膜液界面培养法
下载PDF
明胶基静电纺丝复合纤维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吴奇霞 马建中 +2 位作者 张雷 张文博 范倩倩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189-2199,共11页
明胶是一种来源广泛且价格低廉的天然高分子物质,动物皮、骨及筋腱等生物来源和制革过程中产生的废革屑是其重要来源。明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生物降解性,已被广泛应用于柔性电子、医药等工业领域。静电纺丝法是制备微纳米级纤维... 明胶是一种来源广泛且价格低廉的天然高分子物质,动物皮、骨及筋腱等生物来源和制革过程中产生的废革屑是其重要来源。明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生物降解性,已被广泛应用于柔性电子、医药等工业领域。静电纺丝法是制备微纳米级纤维的常用方法,因其操作简便、成本低廉、条件温和等优势已成为制备微纳米级纤维材料的主要途径之一。静电纺丝法制备的明胶纤维具有大比表面积和长径比,纤维膜的孔隙率和力学强度可调,与其他物质复合纺丝后可获得传感、抗菌、自修复、过滤等性能,极大地拓宽了其应用前景。该文综述了静电纺丝技术的发展现状、以明胶为原料制备复合纤维材料的工艺参数和复合方法及影响因素,介绍了明胶基静电纺丝材料在众多领域中的应用现状;最后,展望了明胶基静电纺丝材料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胶 静电纺丝 复合纤维膜 微纳米纤维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空气过滤微纳米纤维膜的组合式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允璞 温小雪 +2 位作者 周智勇 刘力 覃小红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3-29,65,共8页
针对静电纺微纳米纤维膜滤料的高效与低阻的难协调,采用聚丙烯腈(PAN)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基于新型无针式喷头静电纺丝技术,调配溶液质量分数与成份配比,通过三喷头组合纺丝,调控纤维膜的立体结构,制备了双峰直径的微纳米纤维膜,... 针对静电纺微纳米纤维膜滤料的高效与低阻的难协调,采用聚丙烯腈(PAN)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基于新型无针式喷头静电纺丝技术,调配溶液质量分数与成份配比,通过三喷头组合纺丝,调控纤维膜的立体结构,制备了双峰直径的微纳米纤维膜,并对纤维膜的各项性能进行表征。研究发现:三喷头组合纺丝技术能够使不同直径纤维同时沉积成纤维膜,借此可调控纤维膜结构,降低过滤阻力;总质量分数为10%、PAN与PMMA质量比为1∶1的混合溶液与质量分数为14%的PAN溶液在20 min纺丝时间下,三喷头组合纺丝所制备的PAN/PMMA微纳米纤维膜的综合过滤性能最优,该纤维膜的平均孔径为1.2μm,当平均直径为0.3μm的NaCl气溶胶粒子的流量为32 L/min时,其过滤效率达到99.93%,过滤阻力仅为124.46 Pa,品质因数达到0.058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聚丙烯腈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空气过滤 微纳米纤维膜 组合纺丝
下载PDF
微纳米纤维复合滤纸反吹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思含 梁云 +2 位作者 冉超 于天 唐敏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9-68,共10页
本研究探讨了3种微纳米纤维复合滤纸在不同面流速及发尘浓度条件下的反吹性能,主要对初始过滤效率接近的湿法纤维复合滤纸、熔喷纤维复合滤纸和静电纺纤维复合滤纸的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面流速11.1 cm/s、发尘浓度1 g/m^(3)... 本研究探讨了3种微纳米纤维复合滤纸在不同面流速及发尘浓度条件下的反吹性能,主要对初始过滤效率接近的湿法纤维复合滤纸、熔喷纤维复合滤纸和静电纺纤维复合滤纸的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面流速11.1 cm/s、发尘浓度1 g/m^(3)时,没有反吹的情况下,湿法纤维复合滤纸、熔喷纤维复合滤纸和静电纺纤维复合滤纸的一次容尘量分别为85.3、84.8、64.1 g/m2;而容尘性能不佳的静电纺纤维复合滤纸在反吹过程中表现优异,完成30次反吹清灰用时约3700 s,是一次容尘实验时用时的13.8倍,终止时阻力为554 Pa;湿法纤维复合滤纸与熔喷纤维复合滤纸的反吹用时分别为2587、2527 s,明显低于静电纺纤维复合滤纸,终止阻力分别为854和724 Pa。随着面流速从11.1 cm/s提高至19.4 cm/s,或发尘浓度由1 g/m^(3)增加至4 g/m^(3)时,滤材的反吹清灰用时均急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过滤 复合滤纸 反吹性能 微纳米纤维
下载PDF
静电纺丝法制备超疏水/超亲油SiO_2微纳米纤维膜 被引量:14
9
作者 汤玉斐 高淑雅 +2 位作者 赵康 谢高伟 张恒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29-936,共8页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SiO2微纳米纤维膜,经六甲基硅氮烷(HMDS)改性后获得疏水/亲油特性,用FTIR、SEM、接触角等手段表征纤维膜的成分、微观形貌和对水及正十二烷的润湿性能等,研究了制备工艺对纤维膜物性参数以及润湿性能的影响,并测试了...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SiO2微纳米纤维膜,经六甲基硅氮烷(HMDS)改性后获得疏水/亲油特性,用FTIR、SEM、接触角等手段表征纤维膜的成分、微观形貌和对水及正十二烷的润湿性能等,研究了制备工艺对纤维膜物性参数以及润湿性能的影响,并测试了改性后纤维膜的高温稳定性和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SiO2微纳米纤维膜具有较多的孔隙和较高的比表面积,经HMDS改性后其表面粗糙结构结合疏水亲油的-Si(CH3)3基团使得纤维膜获得超疏水/超亲油特性,其水接触角为153.7°、水滚动接触角为8.2°、油接触角为0°;超疏水/超亲油SiO2微纳米纤维膜的最高耐受温度为450℃,最大拉伸强力为(40.7±9.4)×10-2N,且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硅 微纳米纤维膜 超疏水 超亲油 油水分离
下载PDF
纳米硅酸盐与芳纶微米短纤维共补强HNBR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7
10
作者 蔡维婷 苏丽丽 +2 位作者 殷石 张立群 田明 《橡胶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33-138,共6页
采用原位改性针状硅酸盐(FS)和芳纶短切纤维(DCAF)与氢化丁腈橡胶(HNBR)机械共混制备HNBR/DCAF/FS复合材料,研究DCAF用量、长度和FS用量对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DCAF能显著提高复合材料小应变下的定伸应力和压缩模量... 采用原位改性针状硅酸盐(FS)和芳纶短切纤维(DCAF)与氢化丁腈橡胶(HNBR)机械共混制备HNBR/DCAF/FS复合材料,研究DCAF用量、长度和FS用量对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DCAF能显著提高复合材料小应变下的定伸应力和压缩模量,增大DCAF长度和用量有利于改善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及其各向异性;加入FS能明显改善复合材料的拉伸应力-应变特性,提高复合材料的压缩模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盐纳米短纤维 芳纶微米短纤维 氢化丁腈橡胶 复合材料
下载PDF
梯度复合聚丙烯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过滤性能 被引量:7
11
作者 董锋 王航 +2 位作者 滕士英 庄旭品 程博闻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7,共7页
为发挥纳米纤维膜在高效空气过滤材料领域的作用并实现连续化生产,通过自制静电辅助溶液喷射纺丝实验机,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建立了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直径和纺丝工艺参数的关系。利用在线复合方式连续制备了不同直径梯度... 为发挥纳米纤维膜在高效空气过滤材料领域的作用并实现连续化生产,通过自制静电辅助溶液喷射纺丝实验机,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建立了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直径和纺丝工艺参数的关系。利用在线复合方式连续制备了不同直径梯度复合的PAN纳米纤维膜并将其用于空气过滤领域,并对纤维膜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通过调整纺丝工艺参数可有效地实现对纤维直径的控制;同时由该技术所制得的复合膜在消除静电后,通过物理筛分作用,对0.4μm的癸二酸二辛酯粒子具有99.923%的过滤效率和117 Pa的压降,对大于0.8μm的粒子具备100%的过滤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微纳米纤维 宏量制备 直径调控 复合纤维膜 高效空气过滤材料
下载PDF
静电纺丝法制备有序V_2O_5微纳米纤维膜及其气敏特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汤玉斐 谢高伟 +2 位作者 赵康 姜磊 滕乐天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5-320,共6页
为了提高微纳米纤维膜气敏材料的灵敏度和响应时间, 本研究采用静电纺丝法结合分离式平行收集极制备有序排列的V2O5微纳米纤维膜, 利用XRD、SEM等手段表征纤维膜的相组成、微观形貌以及有序程度, 探讨了有序程度对V2O5气体灵敏度、响应... 为了提高微纳米纤维膜气敏材料的灵敏度和响应时间, 本研究采用静电纺丝法结合分离式平行收集极制备有序排列的V2O5微纳米纤维膜, 利用XRD、SEM等手段表征纤维膜的相组成、微观形貌以及有序程度, 探讨了有序程度对V2O5气体灵敏度、响应时间以及恢复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500℃煅烧后所得微纳米纤维膜由V2O5相组成。平行收集极间距对纤维膜的微观形貌影响较大, 当间距为3 mm时可以获得有序程度为66%的V2O5微纳米纤维膜, 其在80-400℃范围内电阻的变化幅度约为2个数量级。当工作温度为300℃时, V2O5微纳米纤维膜对C2H5OH的灵敏度均高于CH4和NH3, 其中有序V2O5微纳米纤维膜对浓度为200 mg/L C2H5OH气体的灵敏度约为0.9, 响应时间为3 s, 但恢复性能较低, 62 s后阻值仅恢复到初始阻值的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2O5 静电纺丝 微纳米纤维膜 有序程度 气敏特性
下载PDF
TiO_2/活性炭复合纳米纤维膜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杜菲菲 陈泉源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5-80,共6页
以自制的TiO2/活性炭复合纳米纤维膜作为吸附剂,以亚甲基蓝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亚甲基蓝初始浓度、温度、TiO2/活性炭复合纳米纤维膜投加量、pH等对TiO2/活性炭复合纳米纤维膜吸附去除亚甲基蓝的影响,并研究了TiO2/活性炭复合纳米纤维膜... 以自制的TiO2/活性炭复合纳米纤维膜作为吸附剂,以亚甲基蓝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亚甲基蓝初始浓度、温度、TiO2/活性炭复合纳米纤维膜投加量、pH等对TiO2/活性炭复合纳米纤维膜吸附去除亚甲基蓝的影响,并研究了TiO2/活性炭复合纳米纤维膜的Zeta电位、接触角、光催化再生性能。结果表明:(1)静态吸附时,随着亚甲基蓝初始浓度增加,亚甲基蓝吸附去除率总体降低;TiO2/活性炭复合纳米纤维膜投加量、温度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TiO2/活性炭复合纳米纤维膜对溶液pH适应性强。(2)动态吸附时,TiO2/活性炭复合纳米纤维膜填充量增大,吸附穿透时间逐渐延长。(3)紫外光还是太阳光再生,TiO2/活性炭复合纳米纤维膜均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且至少可以使用8次以上。(4)紫外光和太阳光再生1次后,TiO2/活性炭复合纳米纤维膜的接触角为131.54°,表现出很强的疏水特性,随着再生次数增加,接触角总体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活性炭复合纳米纤维膜 亚甲基蓝 吸附 再生
下载PDF
聚砜-纤维素复合超滤膜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力平 陈国伟 +1 位作者 唐焕威 王思群 《生物质化学工程》 CAS 2008年第1期11-16,共6页
以聚砜为原材料,通过向铸膜液中混入纤维素微纳晶体,采用浸没沉淀相转化工艺制备了纤维素填充聚砜基复合超滤膜材料。通过正交试验分析了各因素对产品性能的影响并得出了制备复合超滤膜的最优条件:当聚砜质量分数为18%,添加剂聚乙烯吡... 以聚砜为原材料,通过向铸膜液中混入纤维素微纳晶体,采用浸没沉淀相转化工艺制备了纤维素填充聚砜基复合超滤膜材料。通过正交试验分析了各因素对产品性能的影响并得出了制备复合超滤膜的最优条件:当聚砜质量分数为18%,添加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K30)为0.3%,纤维素微纳晶体加入量为聚砜质量的15%,空气中溶剂蒸发时间为10 s,然后在凝胶浴水中凝胶成形。并测定复合超滤膜的水通量、截留率、平均孔径、孔隙率、强度等一系列性能,膜的水通量为152.72 L/(m2.h),截留率为93.98%,孔隙率为63.22%,平均孔径为46.03 nm,膜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超滤膜 聚砜 纤维素微纳晶体 水通量
下载PDF
静电纺丝法制备多层复合骨引导再生微纳米纤维膜 被引量:1
15
作者 汤玉斐 谢高伟 +2 位作者 赵康 刘欣宇 马楚凡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82-87,共6页
为了使骨引导再生膜同时具有阻隔、药物缓释及诱导骨生长功能,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多层复合骨引导再生微纳米纤维膜,依次为上层载药胶原微纳米纤维膜、中层PCL微纳米纤维膜和下层胶原/PCL/nHA复合微纳米纤维膜,并对各层膜的微观... 为了使骨引导再生膜同时具有阻隔、药物缓释及诱导骨生长功能,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多层复合骨引导再生微纳米纤维膜,依次为上层载药胶原微纳米纤维膜、中层PCL微纳米纤维膜和下层胶原/PCL/nHA复合微纳米纤维膜,并对各层膜的微观形貌、相组成、释药性能、疏水特性和体外降解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静电纺丝可以获得具有多层结构的复合骨引导再生微纳米纤维膜,其中上层膜中药物分布均匀,胶原质量分数为5%时的释药时间为1900min;中层膜的孔尺寸在200-300nm且具有较好的疏水性,能够阻止上下两层膜间的成分扩散;胶原/PG。质量比为1:1、nHA的含量为30%的下层膜成分均匀,降解速率适中并具有较好的矿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微纳米纤维膜 骨引导再生 静电纺丝 药物释放 骨诱导作用
下载PDF
聚丙烯中空纤维膜表面微纳结构构建及其在膜蒸馏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振 常国仓 陈俊波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共8页
为了提高聚丙烯中空纤维膜的膜蒸馏分离性能,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不同粒径的单分散二氧化硅(SiO2)微球,使用无氟硅烷偶联剂十八烷基三氯硅烷(OTS)对SiO2微球进行接枝改性,利用相转化技术将改性后的超疏水SiO2颗粒涂覆到聚丙烯中空纤维膜... 为了提高聚丙烯中空纤维膜的膜蒸馏分离性能,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不同粒径的单分散二氧化硅(SiO2)微球,使用无氟硅烷偶联剂十八烷基三氯硅烷(OTS)对SiO2微球进行接枝改性,利用相转化技术将改性后的超疏水SiO2颗粒涂覆到聚丙烯中空纤维膜表面对其表征,并进行膜蒸馏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后,不同粒径的超疏水SiO2微球均匀地分散在聚丙烯中空纤维膜表面,形成了粗糙的多孔微纳结构,表面粗糙度明显升高,接触角达到165°以上,具有极好的超疏水性;将其应用到膜蒸馏(MD)技术中进行高浓度盐水的海水淡化实验,改性后的聚丙烯中空纤维膜截留率高达99.99%,通量较原膜提高1倍;在连续脱盐80 h后,通量才有所下降,截留率的变化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中空纤膜 二氧化硅 微纳结构 超疏水性 真空膜蒸馏 相转化技术
下载PDF
高温后纳米改性水泥基材料的残余抗折强度 被引量:1
17
作者 付晔 李庆华 徐世烺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7-192,共6页
对6种不同掺量钢纤维和PVA纤维组合的纳米改性水泥基材料(high performance nano-modifi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s,HPNCC)高温后的抗折强度进行试验研究,探讨不同高温(200、400、600和800℃)对HPNCC抗折强度、质量损失和微观结构的影... 对6种不同掺量钢纤维和PVA纤维组合的纳米改性水泥基材料(high performance nano-modifi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s,HPNCC)高温后的抗折强度进行试验研究,探讨不同高温(200、400、600和800℃)对HPNCC抗折强度、质量损失和微观结构的影响,寻求试验范围内钢纤维与PVA纤维的最佳掺量组合.研究结果表明,经历200℃高温1 h后,HPNCC质量损失平均为3.90%,抗折强度略有降低,微观结构没有明显变化;经历400℃高温1 h后,由于HPNCC质量损失大幅增加(平均为15.60%)及内部的PVA纤维融化、毛细孔水分蒸发、孔洞扩张和水泥基基体劣化,其抗折强度急剧下降;经历600℃高温1 h后,HPNCC质量损失减缓,平均为16.89%,PVA纤维完全融化、挥发,抗折强度下降明显;经历800℃高温1 h后,微观结构进一步劣化,最优配比HPNCC的抗折强度保留36.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材料 残余抗折强度 水泥基复合材料 混杂纤维 纳米改性 微观结构
下载PDF
不同PZT复合温石棉纤维/水泥基材料压电性能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璐 罗健林 +2 位作者 李秋义 孙胜伟 王旭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81-285,共5页
通过研究4种煅烧温度对Pb(Zr0.52Ti0.48)O3(PZT)粉体粒径分布及晶体结构、陶瓷片微观形貌及压电性能的影响确定PZT最优合成条件。结合超声分散技术制备PZT/温石棉纤维/水泥材料(PZTCC),并分别测试复合粉体晶体结构及经压制极化后PZTCC... 通过研究4种煅烧温度对Pb(Zr0.52Ti0.48)O3(PZT)粉体粒径分布及晶体结构、陶瓷片微观形貌及压电性能的影响确定PZT最优合成条件。结合超声分散技术制备PZT/温石棉纤维/水泥材料(PZTCC),并分别测试复合粉体晶体结构及经压制极化后PZTCC复合片的压电性能。800℃时PZT钙钛矿特征最明显,晶粒饱满;相应PZT陶瓷片、PZTCC复合片均具有较高压电性能,其压电常数d33分别达119.2pC/N、32.5pC/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煅烧温度 Pb(Zr0.52Ti0.48)O3(PZT)微/纳米粉体 溶胶-凝胶法 温石棉纤维 PZT/水泥基复合材料 压电性能
下载PDF
PVDF中空纤维膜元件用室温固化型纳米二氧化硅/环氧树脂复合灌封胶材料 被引量:3
19
作者 夏敏玲 王铭 《化工生产与技术》 CAS 2014年第4期14-16,10,共3页
制备了中空纤维聚偏氟乙烯(PVDF)膜元件用室温固化型纳米二氧化硅颗粒(NanoSiO2)/环氧树脂复合灌封胶材料,对其内部残留应力、拉伸强度、粘度等参数进行了表征与测定,探讨了Nano-SiO2/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用作水处理中空纤维PVDF膜元件灌... 制备了中空纤维聚偏氟乙烯(PVDF)膜元件用室温固化型纳米二氧化硅颗粒(NanoSiO2)/环氧树脂复合灌封胶材料,对其内部残留应力、拉伸强度、粘度等参数进行了表征与测定,探讨了Nano-SiO2/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用作水处理中空纤维PVDF膜元件灌封胶材料的可能性。结果表明,该种复合罐封材料反应固化条件温和、Nano-SiO2添加质量分数约为3%时,Nano-SiO2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提升1.5倍,内部残留应力有大幅度减小。另外对其浇铸剂粘度、流动渗透性影响也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颗粒 中空纤维膜元件 聚偏氟乙烯 复合材料
下载PDF
纳米TiO_2/纤维复合材料的热辐射性能研究
20
作者 梁玉莹 吴会军 +1 位作者 杨建明 黄华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9-61,64,共4页
基于静电纺丝技术和逐层自组装技术制备得到了组装层数分别为0、2、4和6的纳米TiO_2/纤维复合材料。基于SEM和FT-IR等性能测试与理论计算方法,获得了纳米TiO_2/纤维复合材料的结构和热辐射性能。在结构方面,随着TiO_2组装层数的增多,纳... 基于静电纺丝技术和逐层自组装技术制备得到了组装层数分别为0、2、4和6的纳米TiO_2/纤维复合材料。基于SEM和FT-IR等性能测试与理论计算方法,获得了纳米TiO_2/纤维复合材料的结构和热辐射性能。在结构方面,随着TiO_2组装层数的增多,纳米TiO_2/纤维复合材料的平均纤维直径增大,TiO_2在组装层中的百分比也增大;在热性能方面,纳米电纺纤维组装TiO_2(2层)后,红外光谱透过率和辐射热导率均显著减小;随着组装TiO_2层数的增多,纳米TiO_2/纤维复合材料的辐射热导率得到了进一步的减小,指出了这是由于纳米TiO_2颗粒表现出很强的散射和吸收消光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2 PVDF 复合纤维膜 结构 辐射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