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ano-Si_3N_4陶瓷粉体表面有机化改性研究
1
作者 张士润 《广东化工》 CAS 2014年第6期13-14,18,共3页
文章采用硅烷偶联剂KH-845-4包覆改性纳米Si3N4陶瓷粉体,通过沉降实验、IR、TG、粒度测定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改性前后粉体的溶剂中悬浮稳定性、热重、粒度分布等物性。结果表明:KH-845-4改性纳米Si3N4粉体为化学改性,添加量为10%时,... 文章采用硅烷偶联剂KH-845-4包覆改性纳米Si3N4陶瓷粉体,通过沉降实验、IR、TG、粒度测定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改性前后粉体的溶剂中悬浮稳定性、热重、粒度分布等物性。结果表明:KH-845-4改性纳米Si3N4粉体为化学改性,添加量为10%时,粉体在甲苯中悬浮性最好;粉体改性后粒径降低,为纳米级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si3N4 表面改性 分散性 稳定性
下载PDF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Nano-SiO_2/TDE-85/BMI/BAD Cy Composites 被引量:1
2
作者 吴广磊 KOU Kaichang +2 位作者 CHAO Min ZHUO Longhai ZHANG Jiaoqiang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2013年第2期261-264,共4页
A new type of the nanometer particles and epoxy/bismaleimide-triazine nanocomposites were prepared using a nanometer silica (nano-SiO2), a 4,5-epoxycyclohexane 1,2-dicarboxylic acid dilycidyl (TDE-85) epoxy resin,... A new type of the nanometer particles and epoxy/bismaleimide-triazine nanocomposites were prepared using a nanometer silica (nano-SiO2), a 4,5-epoxycyclohexane 1,2-dicarboxylic acid dilycidyl (TDE-85) epoxy resin, a 4,4'-bismaleimidodiphenymethane (BMI) and a bisphenol a dicyanate (BADCy). The properties of nano-SiOJTDE-85/BMI/BADCy composites, such as mechanical and thermal properties, were systemically investigated in detail by mechanical measurement,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dynamic mechanical analysis (DMA) and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TGA).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ddition of the appropriate amount of nano-SiO: could improve the impact strength and the flexural strength of the nano- SiO2/TDE-85/BMI/BADCy composites. Simultaneously,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the blends was found to be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TDE-85/BMI/BADCy copolym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si02 cyanate ester resin epoxy resin bismaleimide resin mechanical properties thermal properties
下载PDF
Fluoride-mediated nano-sized high-silica ZSM-5 as an ultrastable catalyst for methanol conversion to propylene 被引量:1
3
作者 Junjie Li Min Liu +2 位作者 Xinwen Guo Chengyi Dai Chunshan Song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4期1225-1230,共6页
Fluoride mediated nano-sized ZSM-5 (ZSM-5-F) with a high Si/AI ratio of 181 was fabricated using a seed-induction method and evaluated the catalysis of the methanol to propylene (MTP) reaction. High propylene sele... Fluoride mediated nano-sized ZSM-5 (ZSM-5-F) with a high Si/AI ratio of 181 was fabricated using a seed-induction method and evaluated the catalysis of the methanol to propylene (MTP) reaction. High propylene selectivity (45%) was similar to ZSM-5-OH synthesized via a hydroxide route. However, ZSM- 5-F showed much longer lifetime (305 h) compared with ZSM-5-OH (157 h) in spite of similar crystal size and aluminum content. Characterization by NH3-TPD. Py-IR, OH-IR, SEM, TG-DTA, XRD and 1H MAS NMR techniques indicated that the enhanced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ZSM-S-F is attributed to the fewer structural defects in the form of internal silanol groups and silanol ne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uoride route nano-siZED High Si/Al Structural defects MTP
下载PDF
Effect of Nano-SiC and Nano-Si Doping on Critical Current Density of MgB_2
4
作者 H.K.Liu S.H.Zhou +6 位作者 S.Soltanian J.Horvat A.V.Pan M.J.Qin X.L.Wang M.Lonescu S.X.Dou 《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2003年第3期307-315,共9页
The discovery of superconductivity in magnesium diboride (MgB2) has opened up a new field in materials science research. It offers a possibility of a new class of high performance superconducting materials for practic... The discovery of superconductivity in magnesium diboride (MgB2) has opened up a new field in materials science research. It offers a possibility of a new class of high performance superconducting materials for practical applications because of the relatively low cost of fabrication, high critical current densities (Jc) and fields, large coherence length, absence of weak links, higher Tc(TC = 39K) compared with Nb3Sn and Nb-Ti alloys (two or four times that of Nb,,Sn and Nb-Ti alloys). However, the weak flux pinning in the magnetic field remains a major challenge. This paper reports the most interesting results on nanomaterial (SiC and Si) doping in magnesium diboride. The high density of nano-scale defects introduced by doping is responsible for the enhanced pinning. The fabrication method, critical current density, microstructures, flux pinning and cost for magnesium diboride bulks, wires and tapes are also discussed. It is believed that high performance SiC doped MgB2 will have a great potential for many practical applications at 5K to 25K up to 5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esium diboride (MgB2) MgB2/Fe wires doped with nano-siC MgB2/Fe wires doped with nano-si critical current density flux pinning
原文传递
Hydro-Abrasive Erosion of Concrete Incorporated with Nano-SiO_2, Super-Fine Slag or Rubber Powder 被引量:2
5
作者 HE Zhen CHEN Xiaorun +1 位作者 YANG Huamei CAI Xinhua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s》 CAS 2013年第6期535-540,共6页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s the concretes respec- tively incorporated with 5% (m : rn) nano-SiO2 (NS), 40% (rn : m) super- fine slag (SS), as well as 40% (m : m) SS combining 20% replacement of sand vo...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s the concretes respec- tively incorporated with 5% (m : rn) nano-SiO2 (NS), 40% (rn : m) super- fine slag (SS), as well as 40% (m : m) SS combining 20% replacement of sand volume with RP. The tested mechanical properties include compressive strength, abrasion resistant strength, and elastic modulu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mong these concretes, the SS-RP concrete has the highest abrasion re- sistant strength with increment ratios of 1.71 and 1.35 at 28 days and 90 days, respectively; the SS concrete has the highest com- pressive strength with increment ratios of 2.03 and 1.95 at 28 days and 90 days, respectively; the elastic modulus of SS-RP concrete significantly decrease compared with the SS concrete and is sligh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reference concrete. It is concluded that NS, SS, and RP all can improve the abrasion resistance of concrete, and it will b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when SS combining RP is incorpor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CRETE abrasion resistance nano-si02 super-fineslag rubber powder
原文传递
Friction and wear properties of nano-Si3N4/nano-SiC composite under nanolubricated conditions 被引量:1
6
作者 M.S.CHAROO M.F.WANI 《Journal of Advanced Ceramics》 CSCD 2016年第2期145-152,共8页
关键词 NANO-CERAMICS nanolubrication nano-si3N4/nano-siC FRICTION WEAR
原文传递
硅基光电极光电催化制氢
7
作者 王盼盼 王欢 +2 位作者 安伟佳 崔文权 韩炳旭 《分子催化(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3-98,I0004,共7页
硅(Si)半导体材料作光电极用于光电催化(PEC)分解水制氢被认为是解决新能源问题比较有希望的措施之一.但目前Si基光电极也面临着光利用率低、不稳定、表面反应动力学缓慢等瓶颈.我们总结了目前Si基光电极材料的发展现状,从表面微纳米结... 硅(Si)半导体材料作光电极用于光电催化(PEC)分解水制氢被认为是解决新能源问题比较有希望的措施之一.但目前Si基光电极也面临着光利用率低、不稳定、表面反应动力学缓慢等瓶颈.我们总结了目前Si基光电极材料的发展现状,从表面微纳米结构的设计、保护层的选择、助催化剂的改性3个提高光电极效率的途径,对Si基光电极材料的性能进行了介绍,并对其在该领域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催化 制氢 Si基光电极 微纳米结构 助催化剂
下载PDF
纳米硅对低温下番茄生长发育及碳水化合物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郭树勋 代泽敏 +3 位作者 杨然 姬晨 石玉 张毅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42-749,共8页
为探究纳米硅对低温下番茄根系构型及碳水化合物积累的调控机制,以番茄品种‘中杂9号’为材料,通过基质盆栽试验,研究了施用纳米硅对低温下番茄幼苗生物量、根系构型、光合能力以及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低温下番... 为探究纳米硅对低温下番茄根系构型及碳水化合物积累的调控机制,以番茄品种‘中杂9号’为材料,通过基质盆栽试验,研究了施用纳米硅对低温下番茄幼苗生物量、根系构型、光合能力以及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低温下番茄幼苗生物量、总根长、根尖数、光合色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等显著下降(P<0.05),可溶性糖、蔗糖和淀粉含量显著增加(P<0.05),其中地上部鲜重、净光合速率和总根长分别降低48.60%、66.88%和65.49%(P<0.05)。2)施用纳米硅在常温和低温下均能显著提高番茄幼苗的生物量、根系活力、根尖数、分形维数、净光合速率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其中低温下施用纳米硅番茄幼苗根分叉数、净光合速率和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35.25%、48.24%和75.69%(P<0.05)。由上可知,低温严重制约了番茄的光合作用、根系的生长发育以及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积累,根系构型参数偏向于不利于植物正常生长的方向变化,施用纳米硅可通过促进光合色素合成、提高光合速率和根系活力、改善根系构型及提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积累来提高番茄抗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番茄 纳米硅 根系构型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下载PDF
纳米硅碳/石墨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9
作者 谭元忠 姜盈盈 +5 位作者 彭思遥 李策 程奂 耿铭涛 陈国荣 陈宝 《浙江化工》 CAS 2023年第4期9-14,共6页
以机械球磨法和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纳米硅为原料,通过喷雾干燥法制备了人造石墨@纳米硅@无定形碳材料,探究不同制备工艺的纳米硅对包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气相沉积法制备的球形硅颗粒包覆效果更好,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更优,在0.1C倍... 以机械球磨法和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纳米硅为原料,通过喷雾干燥法制备了人造石墨@纳米硅@无定形碳材料,探究不同制备工艺的纳米硅对包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气相沉积法制备的球形硅颗粒包覆效果更好,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更优,在0.1C倍率下循环150周,比容量维持在678.7 mAh·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硅碳/石墨复合材料 纳米硅 负极材料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纳米硅碳负极材料研发进展 被引量:9
10
作者 陆浩 李金熠 +8 位作者 刘柏男 褚赓 徐泉 李阁 罗飞 郑杰允 殷雅侠 郭玉国 李泓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17年第5期864-870,共7页
本文围绕锂离子电池纳米硅碳负极材料,简要分析了该材料在电动汽车、消费电子及储能等领域的应用前景。介绍了目前常见的几类纳米硅碳材料,主要包括碳包覆纳米硅(nano-Si@C)、氧化亚硅碳复合材料(SiO@C)、硅纳米线(Si nanowire/SS)、变... 本文围绕锂离子电池纳米硅碳负极材料,简要分析了该材料在电动汽车、消费电子及储能等领域的应用前景。介绍了目前常见的几类纳米硅碳材料,主要包括碳包覆纳米硅(nano-Si@C)、氧化亚硅碳复合材料(SiO@C)、硅纳米线(Si nanowire/SS)、变氧型氧化亚硅碳复合材料(SiO_x@C)以及无定形硅合金(amorphous SiM),并概述了它们的优缺点,且对它们的性能优劣进行了对比。介绍了在纳米先导项目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在纳米硅碳负极材料方面取得的研发进展以及相关产品的中试放大。最后总结了纳米硅碳负极材料所面临的现况,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硅碳 负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研发进展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用Si/针状焦复合负极材料的改性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5
11
作者 叶冉 成果 +5 位作者 詹亮 张秀云 刘春法 梁晓怿 乔文明 凌立成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4-48,共5页
以石墨化针状焦为原料,采用机械球磨和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制得碳/Si/针状焦复合负极材料。结合XRD、SEM分析手段和电化学特征,研究发现:当石墨化针状焦复合20%的纳米Si后,其首次放电容量高达1110mAh/g,但25次循环后放电容量衰减为20... 以石墨化针状焦为原料,采用机械球磨和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制得碳/Si/针状焦复合负极材料。结合XRD、SEM分析手段和电化学特征,研究发现:当石墨化针状焦复合20%的纳米Si后,其首次放电容量高达1110mAh/g,但25次循环后放电容量衰减为200mAh/g;采用CVD方法,在Si/针状焦复合材料的表面沉积厚度为6~8nm的碳后,其首次库伦效率为81%,25次循环后放电容量仍能稳定在860mAh/g,且循环效率接近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针状焦 纳米SI 化学气相沉积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用多孔硅/石墨/碳复合负极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郑颖 杨军 +2 位作者 陶亮 努丽燕娜 王久林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882-1886,共5页
在两步高能球磨和酸蚀条件下制得了多孔硅/石墨复合材料,并对其进行碳包覆制成多孔硅/石墨/碳复合材料。通过TEM,SEM等测试手段研究了多孔硅材料的结构。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多孔硅/石墨/碳复合材料相比纳米硅/石... 在两步高能球磨和酸蚀条件下制得了多孔硅/石墨复合材料,并对其进行碳包覆制成多孔硅/石墨/碳复合材料。通过TEM,SEM等测试手段研究了多孔硅材料的结构。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多孔硅/石墨/碳复合材料相比纳米硅/石墨/碳复合材料有更好的循环稳定性。同时,改变复合体配比、热解碳前驱物、粘结剂种类和用量也会对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产生较大的影响。其中使用质量分数为10%的LA132粘结剂的电极200次循环以后充电容量保持在649.9mAh·g-1,几乎没有衰减。良好的电化学性能主要归因于主活性体-多孔硅颗粒中的纳米孔隙很好地抑制了嵌锂过程中自身的体积膨胀,而且亚微米石墨颗粒和碳的复合也减轻了电极材料的体积效应并改善了其导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硅 负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高能球磨
下载PDF
纳米Si/C/N复相粉体的制备及其在不同基体中的微波介电特性 被引量:7
13
作者 赵东林 周万城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909-914,共6页
以六甲基二硅胺烷((Me3Si)2NH)(Me:CH3)为原料,用双反应室激光气相合成纳米粉体装置制备了纳米Si/C/N复相粉体.研究了纳米Si/C/N复相粉体在不同基体中8.2~12.4GHz的微波介电特性,纳米粉... 以六甲基二硅胺烷((Me3Si)2NH)(Me:CH3)为原料,用双反应室激光气相合成纳米粉体装置制备了纳米Si/C/N复相粉体.研究了纳米Si/C/N复相粉体在不同基体中8.2~12.4GHz的微波介电特性,纳米粉体介电常数的实部(ε’)和虚部(ε”)随频率增大而减小,介电损耗(tgδ=ε”/ε’)较高·纳米Si/C/N复相粉体中的SiC微晶固溶了大量的N原子,在纳米Si/C/N复相粉体中形成大量的带电缺陷;极化弛豫是吸收电磁波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C/N复相粉体 微波介电常数 微观结构 界面作用 热压烧结 纳米复合材料
下载PDF
Ti-17%Si氧化物纳米材料的形态与结构特点 被引量:6
14
作者 唐电 陈士仁 +1 位作者 蔡传荣 王平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75-78,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了Ti17%Si钛硅二元氧化物纳米材料,利用扫描差热(DTA)、红外光谱(IR)、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分析方法研究了其组织结构特点,并与含钛单元系相比较,结果表明,... 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了Ti17%Si钛硅二元氧化物纳米材料,利用扫描差热(DTA)、红外光谱(IR)、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分析方法研究了其组织结构特点,并与含钛单元系相比较,结果表明,Si元素的添加稳定了锐钛矿相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溶胶-凝胶法 二氧化钛
下载PDF
PP/纳米SiO_2/氮磷阻燃剂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魏风军 贾秋丽 +1 位作者 郭福全 张炎斌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6-20,共5页
目的研究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燃烧行为和纳米SiO_2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熔融共混方法,将聚丙烯、氮磷复配阻燃剂及表面改性的纳米SiO_2制备成聚丙烯复合材料。结果在燃烧过程中纳米SiO_2对阻燃性能有一定影响,氮磷复配... 目的研究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燃烧行为和纳米SiO_2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熔融共混方法,将聚丙烯、氮磷复配阻燃剂及表面改性的纳米SiO_2制备成聚丙烯复合材料。结果在燃烧过程中纳米SiO_2对阻燃性能有一定影响,氮磷复配阻燃剂是影响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的关键因素。随着纳米SiO_2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先增加后降低,当纳米SiO_2质量分数为1%时,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最大。随着纳米SiO_2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冲击、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现象。结论氮磷复配阻燃剂与纳米SiO_2对于复合材料有一定的协同阻燃效果。当纳米SiO_2质量分数为1%时,复合材料的阻燃及力学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纳米SIO2 氮磷复配阻燃剂 燃烧行为 力学性能
下载PDF
nc-Si/c-Si异质结太阳电池优化设计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曾祥斌 鲜映霞 +1 位作者 文西兴 廖武刚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561-1567,共7页
分析影响p+(nc-Si)/i(a-Si)/n(c-Si)异质结太阳电池性能的主要因素,获得纳米硅薄膜杂质浓度、本征层厚度以及背场对电池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纳米硅薄膜中掺杂浓度增大时,该层大部分区域电场强度变大,短路电流和开路电压增大,有... 分析影响p+(nc-Si)/i(a-Si)/n(c-Si)异质结太阳电池性能的主要因素,获得纳米硅薄膜杂质浓度、本征层厚度以及背场对电池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纳米硅薄膜中掺杂浓度增大时,该层大部分区域电场强度变大,短路电流和开路电压增大,有利于提高电池转换效率。优化的掺杂浓度应大于1×1018cm-3。当i层厚度大于30 nm时,电池转换效率η和电池填充因子FF急剧下降,优化的最佳厚度为10 nm。研究加入非晶硅背场提高电池效率的新途径,当引入厚10 nm的a-Si∶H(n+)背面场后,电池转换效率由21.677%提高到24.1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硅薄膜 异质结太阳电池 AMPS 优化设计
下载PDF
添加改性纳米SiO_2对芳纶纸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素风 张美娟 +3 位作者 豆莞莞 李鹏辉 刘媛 雷丹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2-36,共5页
采用4种不同用量的硅烷偶联剂KH-550对纳米SiO_2表面进行改性,并检测改性后纳米SiO_2粒径的大小;研究了改性后纳米SiO_2的添加量对芳纶纸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添加改性纳米SiO_2后芳纶纸的表观形貌,并将纳米SiO_2添加前后... 采用4种不同用量的硅烷偶联剂KH-550对纳米SiO_2表面进行改性,并检测改性后纳米SiO_2粒径的大小;研究了改性后纳米SiO_2的添加量对芳纶纸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添加改性纳米SiO_2后芳纶纸的表观形貌,并将纳米SiO_2添加前后纸张抗张强度和介电强度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随着硅烷偶联剂用量的增加,改性纳米SiO_2的粒径有所减小;当纳米SiO_2与硅烷偶联剂KH-550配比为5 g∶20 m L、改性纳米SiO_2添加量为5%时,芳纶纸的抗张强度提高了66.2%,硅烷偶联剂用量的增加对纸张伸长率有一定影响,其紧度变化不明显;SEM图显示改性纳米SiO_2粒子填充在纸张空隙处利于纸张性能的增强;添加改性纳米SiO_2较未添加纳米SiO_2和添加未改性纳米SiO_2芳纶纸的抗张强度和介电强度均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纶纸 硅烷偶联剂 纳米SIO2 性能
下载PDF
在AAO衬底上制备纳米Si阵列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胡海龙 彭尚龙 +2 位作者 唐泽国 祁菁 贺德衍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6-98,共3页
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在多孔氧化铝(AAO)上制备出具有纳米Si阵列分布的薄膜,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不同生长条件下的样品形貌和结构,用X射线衍射谱仪分析了样品的结晶状况.样品呈现出良好的场电子发射稳定性,... 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在多孔氧化铝(AAO)上制备出具有纳米Si阵列分布的薄膜,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不同生长条件下的样品形貌和结构,用X射线衍射谱仪分析了样品的结晶状况.样品呈现出良好的场电子发射稳定性,开启电场为7 V/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晶Si AAO衬底 PECVD
下载PDF
Ti-Si-Nd纳米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 被引量:4
19
作者 平德海 李阁平 +2 位作者 谢天生 李斗星 叶恒强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1996年第3期235-240,共6页
加入6mg·g(-1)Nd的非晶Ti_(80)Si_(20)合金,在550—700退火1h后,可形成Ti_3Si基体相与弥散分布的α—Ti颗粒组成的纳米复合材料.X射线及电子衍射分析表明:在晶化过程中,初始析出相... 加入6mg·g(-1)Nd的非晶Ti_(80)Si_(20)合金,在550—700退火1h后,可形成Ti_3Si基体相与弥散分布的α—Ti颗粒组成的纳米复合材料.X射线及电子衍射分析表明:在晶化过程中,初始析出相为小颗粒的α-Ti,随后析出主相Ti_3Si和少量Ti_5Si_3,但未见稀土相形成.用高分辨电镜研究了Ti_3Si的亚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复合材料 亚晶 钛硅合金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赵铁鹏 高德淑 +2 位作者 李朝晖 雷钢铁 周姬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5-68,共4页
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由于理论容量较高(4200mAh/g),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新一代负极材料。然而,硅在充放电过程中体积变化较大,引起电池容量的快速衰减,从而导致电池的循环性能变差。为解决此问题,表面处理、多相掺杂、形成硅化物等方法... 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由于理论容量较高(4200mAh/g),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新一代负极材料。然而,硅在充放电过程中体积变化较大,引起电池容量的快速衰减,从而导致电池的循环性能变差。为解决此问题,表面处理、多相掺杂、形成硅化物等方法被用来改善硅基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综述了以上方法对硅基负极材料改性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对各种改性方法进行了简单的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纳米硅 硅薄膜 硅化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