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racteristics and pharmacokinetics of tripterygium glycosides nano-carries transdermal delivery systems:skin-blood synchronous microdialysi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1
作者 LIU Ji-yong YANG Meng +2 位作者 GU Yong-wei YANG Di-shun LIU Shan-shan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47-1047,共1页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ipterygium glycosides(TPG)is used clinically to treat some Rheumatism,Eczema,immunosuppression and tumor,with the activities of hypnosis,antipyretic,analgesic,antiinflammatory,allerg...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ipterygium glycosides(TPG)is used clinically to treat some Rheumatism,Eczema,immunosuppression and tumor,with the activities of hypnosis,antipyretic,analgesic,antiinflammatory,allergy and antitumor.However TPG has low water solubility and low skin permeability,so its clinical use is limited.Transdermal delivery systems can provide a controlled drug release rate that can keep constant concentrations of drug in the plasma for up to multiple days,improved patient compliance,and the possibility ofreducing the rate and severity of side effects.In this study,a fast and sensitive technique skin-blood two sites synchronous microdialysis coupled with LC-MS was used to study the pharmacokinetic parameter of three different formulations(TPG nanoemulsion,TPG nanoemulsion based gels and TPG gel).Creating a multilayer model,use the model to simulate the three formulations dynamics in transdermal-drug delivery system.Th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PG nanoemulsion,TPG nanoemulsion based gels can significantly raise the drug concentrations in skin more than that of TPG gels.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ing that TPG gel and TPG nanoemulsion are close to practical measurements,only in the concentration increase phase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 has some difference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TPG nanoemulsion based gels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both in concentration increase stage and concentration decreasing stage,but its trend was same.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skin-blood synchronous microdialysis technique provided a new method for the pharmacokinetics study of nanocarriers transdermal delivery systems.In addition,the microdialysis technique combined with mathematical modeling provides a very good platform for the further study of transdermal delivery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pterygium glycosides 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nano-carriers MICRODIALYSIS numerical simulation
下载PDF
功能化纳米农药载药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慧慧 申越 +5 位作者 李兴业 李柠君 王心悦 安长成 吴青君 王琰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5-426,共12页
纳米材料因其粒径小、尺寸易调节、种类丰富以及良好的移动性等优势,作为有效载体,在农药载药系统及农业病虫害防治方面受到了广泛关注。纳米材料与技术在提升农药生物利用度、溶解性和缓控释特性等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本文总结了利... 纳米材料因其粒径小、尺寸易调节、种类丰富以及良好的移动性等优势,作为有效载体,在农药载药系统及农业病虫害防治方面受到了广泛关注。纳米材料与技术在提升农药生物利用度、溶解性和缓控释特性等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本文总结了利用纳米材料与技术开发具有功能化纳米农药载药系统的研究进展,系统综述了精准释放农药活性成分的智能响应型农药控释制剂、叶面亲和型、土壤用药型及农药双载体系等不同功能化纳米农药载药系统,概述了其在农药减量增效和精准施用方面的作用效果,并对功能化纳米农药载药系统的应用场景与产业化潜力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农药 纳米载药系统 控释 智能响应 双载体系
下载PDF
刺激响应型纳米载体的设计和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徐杰 李英兰 +2 位作者 张怀珍 刘敏 赵燕娜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02-110,共9页
刺激响应型纳米载体主要包括内源性、外源性、双重和多重刺激响应型纳米载体等。内源性刺激响应型纳米载体的设计主要基于肿瘤组织和健康组织之间存在的一些内在生理学显著差异;外源性刺激响应型纳米载体的设计,通常会采用远程装置,具... 刺激响应型纳米载体主要包括内源性、外源性、双重和多重刺激响应型纳米载体等。内源性刺激响应型纳米载体的设计主要基于肿瘤组织和健康组织之间存在的一些内在生理学显著差异;外源性刺激响应型纳米载体的设计,通常会采用远程装置,具有靶点特异性和药物时-空可控释放的优点;双重和多重刺激响应型纳米载体与单刺激响应型纳米载体相比,具有多功能协同功效的优点。本文主要综述了内源性、外源性、双重和多重刺激响应型纳米载体的设计和研究进展,并对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激响应 纳米载体 肿瘤 药物递送系统
下载PDF
甘草酸、姜黄素和羟基喜树碱自组装纳米粒递药系统的工艺优化研究
4
作者 冯丽珍 黄锦平 +7 位作者 刘胜君 王瑶 黄冬怡 黄婷婷 廖伟菊 邓润芳 黄兴振 靳荣华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598-607,共10页
目的:以两亲性药物分子甘草酸(GA)、疏水性药物姜黄素(CUR)和羟基喜树碱(HCPT)为材料,通过自组装形式构建GA、CUR和HCPT纳米粒递药系统(GA/CUR/HCPT-NPs),考察其制备工艺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反溶剂沉淀法和透析法相结合制备GA/CUR... 目的:以两亲性药物分子甘草酸(GA)、疏水性药物姜黄素(CUR)和羟基喜树碱(HCPT)为材料,通过自组装形式构建GA、CUR和HCPT纳米粒递药系统(GA/CUR/HCPT-NPs),考察其制备工艺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反溶剂沉淀法和透析法相结合制备GA/CUR/HCPT-NPs,利用响应面Box-Behnken法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最终获得尺寸合适,稳定电荷,高载药量的GA/CUR/HCPT-NPs;并对优化出来的GA/CUR/HCPT-NPs进行核磁共振氢谱(1HNMR)、差示扫描量热法(DSC)、高分辨X射线衍射法(XRD)、傅里叶红外分光光度法(FTIR)、紫外分光光度法(UV)等表征和微观形态观察,并测定GA/CUR/HCPT-NPs中GA、CUR和HCPT含量大小。结果:得到的最优处方为去离子水体积30 mL,二甲基亚砜(DMSO)1 min内滴入去离子水,制备温度为40℃,确定GA、CUR、HCPT投药量分别为6.00 mg、10.03 mg、5.01 mg;测量GA/CUR/HCPT-NPs粒径为(146.37±0.15)nm,且带较高的稳定电荷-(34.43±0.77)mV,PDI为0.157±0.01,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可观察到GA/CUR/HCPT-NPs是类球形或球形,并且均匀分布;1HNMR、DSC、XRD等证明了成功自组装成稳定的GA/CUR/HCPT-NPs,并且在7 d内4℃保存条件下稳定性良好;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GA/CUR/HCPT-NPs中GA、CUR、HCPT的载药量分别为57.19%、39.17%和3.07%。结论:本研究通过优化的反溶剂沉淀法结合透析法成功制备尺寸合适、均匀分布的GA/CUR/HCPT-NPs,为进一步实验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喜树碱 姜黄素 甘草酸 无载体绿色纳米递药系统 工艺优化
下载PDF
载柔红霉素球形B细胞淋巴瘤-2基因反义硫代磷酸寡脱氧核苷酸纳米药物的构建及抗白血病的疗效研究
5
作者 肖鹏君 刘佳乐 +1 位作者 孔佑鹏 刘兰霞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5期595-601,共7页
目的设计合成一种新型的自载体球形核苷酸纳米药物用于白血病联合治疗,并对其形貌、理化性质、药物缓释行为及体内外疗效进行研究。方法利用化学反应偶联1,3-二亚麻酸甘油酯(1,3-dilinolenin)和B细胞淋巴瘤-2基因(Bcl-2)反义硫代磷酸寡... 目的设计合成一种新型的自载体球形核苷酸纳米药物用于白血病联合治疗,并对其形貌、理化性质、药物缓释行为及体内外疗效进行研究。方法利用化学反应偶联1,3-二亚麻酸甘油酯(1,3-dilinolenin)和B细胞淋巴瘤-2基因(Bcl-2)反义硫代磷酸寡脱氧核苷酸(G3139),通过自组装的方式形成具有纳米囊结构的球形核苷酸,并包载化学治疗药物——柔红霉素(DNR),以此构建联合治疗球形核苷酸自载体纳米药物(DBD NP)。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分子间偶联情况;利用马尔文纳米粒度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测定其粒径、电位、形貌和稳定性;通过酶标仪检测DBD纳米药物的缓释行为;利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DBD NP的摄取情况;通过小动物活体成像仪和流式细胞仪研究DBD NP对白血病模型大鼠的治疗效果。结果DBD NP是粒径为140.5 nm球形纳米颗粒,电位为(-26.34±2.66)mV。在模拟血液环境中DBD NP在7 d内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且能持续缓释药物DNR,到第5天累计释放药物量达到76.53%±2.01%。在LT12细胞的摄取实验中,DBD NP组DNR的荧光强度为71.03×10^(5),约是游离DNR组的8倍,表明该纳米颗粒能够显著提高白血病细胞的药物摄取量。动物实验进一步证实DBD NP可显著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相比游离DNR组,其杀伤白血病细胞的能力提高了2~4倍,将荷瘤大鼠生存期从23 d延长到29 d。结论球形核苷酸纳米颗粒DBD NP能够显著提高药物治疗白血病的效果,延缓大鼠白血病的发病进程,是一种具有一定潜力的新型纳米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核苷酸 纳米递送系统 自载体 B细胞淋巴瘤 G3139 抗白血病
下载PDF
血小板药物递送系统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贾翠萍 张媛 邓伟豪 《广州医药》 2024年第6期577-584,共8页
药物递送系统对于各类疾病意义非凡,但传统药物载体面临细胞毒性强、组织相容性低、半衰期短和靶向性弱等诸多挑战。血小板及其相关衍生物作为新型药物载体具有更为显著的优势。由于血小板自身的生理特点,以及在肿瘤、心血管疾病、血栓... 药物递送系统对于各类疾病意义非凡,但传统药物载体面临细胞毒性强、组织相容性低、半衰期短和靶向性弱等诸多挑战。血小板及其相关衍生物作为新型药物载体具有更为显著的优势。由于血小板自身的生理特点,以及在肿瘤、心血管疾病、血栓性疾病、感染等多种疾病中发挥的病理生理作用,血小板能够弥补传统药物载体的缺陷,具有极大的临床转化意义。该文总结了血小板相关药物递送系统目前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新型药物载体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仿生纳米颗粒 血小板衍生物 药物递送系统
下载PDF
用于药物载体的纳米粒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刘亮 晋平 +1 位作者 张国亮 张凤宝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106-110,共5页
抗肿瘤药物的纳米载体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按照应用于抗肿瘤药物给药系统的不同类型的纳米材料及制备方法,综述了纳米脂质体、固体脂质纳米粒、纳米胶束及纳米粒等主要纳米药物载体近年来在药物输送系统上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 抗肿瘤药物的纳米载体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按照应用于抗肿瘤药物给药系统的不同类型的纳米材料及制备方法,综述了纳米脂质体、固体脂质纳米粒、纳米胶束及纳米粒等主要纳米药物载体近年来在药物输送系统上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载体 给药系统 纳米脂质体 固体脂质纳米粒 纳米胶束 纳米粒
下载PDF
纳米药物载体在经皮给药系统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李丽 方亮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98-1002,共5页
目的介绍纳米药物载体在经皮给药系统中的应用。方法查阅国内外文献共31篇,从纳米药物载体在经皮给药系统中的应用及各自的优势和不足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纳米药物载体具有提高药物的化学稳定性、促进药物经皮吸收、控制药物释放以及... 目的介绍纳米药物载体在经皮给药系统中的应用。方法查阅国内外文献共31篇,从纳米药物载体在经皮给药系统中的应用及各自的优势和不足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纳米药物载体具有提高药物的化学稳定性、促进药物经皮吸收、控制药物释放以及定位给药等优点,在药物的经皮吸收方面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结论纳米药物载体为药物的经皮通透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但是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药物 载体 经皮给药系统
下载PDF
突破血脑屏障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马一星 叶青 《中国药事》 CAS 2016年第2期141-149,共9页
血脑屏障阻碍药物渗透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近年来,纳米递药系统的研究表明,药物-载体可以受体、运载体、吸附介导的胞吞非侵袭手段,或血脑屏障瞬时开放等多种机制跨越血脑屏障并释药达到病灶部位。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跨血脑屏障纳米递药系... 血脑屏障阻碍药物渗透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近年来,纳米递药系统的研究表明,药物-载体可以受体、运载体、吸附介导的胞吞非侵袭手段,或血脑屏障瞬时开放等多种机制跨越血脑屏障并释药达到病灶部位。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跨血脑屏障纳米递药系统的研究进展,采用多种策略联合应用,使纳米递药系统存在巨大潜力,开发新型无毒脑靶向纳米制剂和材料将获得极大的发展和应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脑屏障 纳米药物递送系统 运载体介导 受体介导 脑靶向 吸附介导
下载PDF
聚合物纳米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0
作者 赵宇 曹琬晴 刘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09-923,共15页
近年来,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纳米技术可显著提高传统药物的疾病治疗效果,并在生物医学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迄今,多种聚合物纳米体系已被研发并用于药物的靶向递送.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生物微环境响应的功能基团也被应用于构筑新型... 近年来,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纳米技术可显著提高传统药物的疾病治疗效果,并在生物医学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迄今,多种聚合物纳米体系已被研发并用于药物的靶向递送.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生物微环境响应的功能基团也被应用于构筑新型药物载体,以提高患病部位的药物富集及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聚合物纳米药物载体在癌症治疗、代谢类疾病治疗及抗菌等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本文系统评述了聚合物纳米药物载体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在生物医药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技术 聚合物 纳米药物载体 靶向药物递送 药物控释
下载PDF
天然多糖纳米传递系统降低药物毒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瑞瑞 余璇 +1 位作者 王萌 任晓亮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12期211-217,共7页
天然多糖因其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低毒性等特点以及亲水性、荷正电、易修饰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成为纳米传递系统良好的载体而广为使用。近年来,其具有的多种生物学功能也逐渐受到重视。该文系统整理了天然多糖纳米传递系统在... 天然多糖因其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低毒性等特点以及亲水性、荷正电、易修饰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成为纳米传递系统良好的载体而广为使用。近年来,其具有的多种生物学功能也逐渐受到重视。该文系统整理了天然多糖纳米传递系统在降低药物不良反应方面的相关文献,从纳米传递系统的优势与天然多糖自身属性这两个方面来论述天然多糖纳米传递系统在递送药物过程中所发挥的相关解毒作用。阐明了以天然多糖为载体参与合成的纳米系统是递送较大毒副性药物的理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多糖 载体材料 纳米传递系统 减毒
下载PDF
核定位信号肽修饰的抗肿瘤纳米载药体系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若瑾 吴晓雪 王澈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5-41,共7页
纳米载药体系作为一类具有可控性和靶向性的药物递送工具,可以保护生物分子药物免于细胞内快速酶促降解、免于快速血液清除,确保将生物分子药物安全递送至作用部位,从而有效改善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提高药物疗效并降低毒副作用,在生物医... 纳米载药体系作为一类具有可控性和靶向性的药物递送工具,可以保护生物分子药物免于细胞内快速酶促降解、免于快速血液清除,确保将生物分子药物安全递送至作用部位,从而有效改善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提高药物疗效并降低毒副作用,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功能材料研究和肿瘤靶向治疗研究中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通过使用功能性生物分子对纳米载药体系表面进行功能化修饰,进一步改善其生物相容性和药物的生物活性是纳米医学研究的热点。细胞核是很多抗肿瘤物质的主要作用位点,而核定位信号(nuclear localization signal,NLS)肽,作为一类能够识别并定位于细胞核的功能化多肽,能够穿透生物膜并靶向细胞核,被认为是构建纳米载药体系的通用工具。将核定位信号肽用于构建具有核靶向能力的功能化纳米载药体系,在抗肿瘤治疗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尽管目前已经开发出多种核靶向功能化纳米载药体系的合成工艺,但是由于制备成本高和合成工艺复杂,将核靶向纳米载体从实验阶段转化到临床阶段还有一段漫长的研究过程。本文重点从核靶向功能化纳米载药体系的组成与构建入手进行阐述,对其入核方式和入核条件进行分析,并针对抗肿瘤纳米载药体系现存的问题对今后发展的方向作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定位信号 肿瘤 纳米载药体系
下载PDF
乳腺癌干细胞化学抗性及纳米载体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秀丽 马金柱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2期198-204,共7页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中最常见的癌症,目前乳腺癌治疗的主要挑战是治疗耐药性和疾病进展。"癌症干细胞"理论研究认为乳腺癌干细胞(Breast cancer stem cells,BCSCs)是癌症形成的种子,在乳腺癌的起始、复发和化学或放射疗法抗性中...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中最常见的癌症,目前乳腺癌治疗的主要挑战是治疗耐药性和疾病进展。"癌症干细胞"理论研究认为乳腺癌干细胞(Breast cancer stem cells,BCSCs)是癌症形成的种子,在乳腺癌的起始、复发和化学或放射疗法抗性中起关键作用。因此,消除BCSCs对于乳腺癌的治疗至关重要。然而,传统的化疗和放射疗法不能有效地根除BCSCs,"智能"纳米载体通过克服它们的生物利用度问题,在特异性和有效抗BCSCs治疗方面可以将BCSCs与其他乳腺癌细胞区分开,在靶向所需部位时更精确,最大化了治疗效果。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身体其他部位的不良反应。本综述概括了BCSCs的起源、生物标志物及其耐药机制,然后讨论了纳米药物载体在乳腺癌中的应用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腺癌干细胞 化学抗性 肿瘤微环境 纳米载体系统
下载PDF
基于血小板及其膜的仿生递药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剑培 徐群为 +1 位作者 王晓琪 辛洪亮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53-659,共7页
血小板是人体血液中重要的固有成分,在机体各类生理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基于血小板及其膜的仿生新型药物传递系统备受关注。与传统药物载体相比,血小板及其膜仿生递药系统具有生物相容性好、血液循环时间长和体内靶向性强等优... 血小板是人体血液中重要的固有成分,在机体各类生理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基于血小板及其膜的仿生新型药物传递系统备受关注。与传统药物载体相比,血小板及其膜仿生递药系统具有生物相容性好、血液循环时间长和体内靶向性强等优势。本文介绍了基于血小板及其膜仿生递药系统的特点、种类、载药方式及应用,以期促进血小板及其膜仿生载体在药物递送领域的研究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血小板膜 药物载体 生物仿生 纳米 递药系统
下载PDF
Mesoporous silica as micro/nano-carrier: From passive to active cargo delivery, a mini review 被引量:5
15
作者 Xing Ma Huanhuan Feng +3 位作者 Chunyan Liang Xiaojia Liu Fanyu Zeng Yong Wang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10期1067-1074,共8页
Mesoporous silica has been widely explored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due to its unique structure and good biocompatibility. In particular it exhibits superior properties as micro/nano-carriers in the biomedical fiel... Mesoporous silica has been widely explored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due to its unique structure and good biocompatibility. In particular it exhibits superior properties as micro/nano-carriers in the biomedical field. We explore their potentials in controlled drug/gene co-delivery and photodynamic therapy for cancer treatment both in vitro and in vivo. By incorporating 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MSNP) with two-dimensional nanomaterial, graphene oxide nano-sheet, we utilize MSNP in cellular bio-imaging with squaraine dye. Meanwhile, through delicate combination between mesoporous silica micro/nano carriers with catalytic/bio-catalytic reactions, we manage to achieve self-propelled micro/nano-motors based on mesoporous silica that are capable of transporting cargos in an active manner. Especially, enzyme powered mesoporous silica motors can be powered by physiologically available fuels such as glucose and urea,which are advantageous for future biomedical use. Motion control on both velocity and movement direction provides a powerful tool for targeted drug delivery. Therefore, such mesoporous silica based active carriers pave way to the solution of targeted drug delivery for cancer treatment in future nano-medicine f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soporous silica Micro/nano-carrier Drug delivery SELF-PROPULSION Active carrier
原文传递
纳米骨组织材料用于骨质疏松治疗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贾懿劼 田京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8-192,共5页
目的旨在探究通过纳米骨组织材料治疗骨质疏松的进展,以促进其临床应用。方法由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97-05~2011-10相关文献。在标题、摘要、关键词中以"nano,osteoporosis,bone marrow mese... 目的旨在探究通过纳米骨组织材料治疗骨质疏松的进展,以促进其临床应用。方法由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97-05~2011-10相关文献。在标题、摘要、关键词中以"nano,osteoporosis,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treatment"或"纳米,骨质疏松,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内容与纳米技术治疗骨质疏松有关者,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结果初检得到127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择36篇文献进行综述。结论纳米技术治疗骨质疏松已经成为骨质疏松治疗中的一项新兴技术。目前通过纳米技术治疗骨质疏松主要通过促进药物吸收,维持药物作用时间,增加药物靶向性,促进干细胞分化的机制来进行骨质疏松的治疗。目前常用的技术包括药物纳米化,纳米微载体,材料表面纳米化,纳米材料修饰干细胞等。但目前纳米技术治疗骨质疏松尚未成熟,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骨质疏松
下载PDF
基于血小板及其衍生物的药物递送系统研究进展
17
作者 游训仪 朱珂慧 +1 位作者 刘嘉馨 曹晔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3年第11期1068-1073,共6页
血小板在机体血栓形成、炎症及肿瘤发生等生理病理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关于血小板在药物递送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日益增多,基于血小板及其衍生物的新型药物递送系统较传统递药系统,能更有效提高其循环半衰期和靶向性,减少相关免疫反... 血小板在机体血栓形成、炎症及肿瘤发生等生理病理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关于血小板在药物递送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日益增多,基于血小板及其衍生物的新型药物递送系统较传统递药系统,能更有效提高其循环半衰期和靶向性,减少相关免疫反应或脱靶毒副作用等问题的出现。本文就血小板及其衍生物药物递送系统的种类及应用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血小板相关的药物递送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血小板膜 药物递送系统 纳米载体
下载PDF
离子导入给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蒋薇薇 杨峰 《药学实践与服务》 CAS 2023年第4期212-217,233,共7页
离子导入是一种非侵入性的物理促透技术,相较于其他常用促透技术,具有高效、患者依从性好、递送剂量可控等优点,在药物经皮肤、黏膜转运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随着微针、纳米载体等递送技术的发展,离子导入与其他渗透技术的联... 离子导入是一种非侵入性的物理促透技术,相较于其他常用促透技术,具有高效、患者依从性好、递送剂量可控等优点,在药物经皮肤、黏膜转运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随着微针、纳米载体等递送技术的发展,离子导入与其他渗透技术的联合应用也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介绍离子导入给药的转运机制与影响因素,并对该技术与水凝胶、微针和纳米载体等剂型的联合应用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导入 给药技术 微针 纳米载体
下载PDF
药物控释用丝素蛋白纳微米球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建兵 张理想 唐麒麟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10,共5页
为解决当前慢性疾病治疗过程中给药频繁、药物生物利用度差、毒副作用大等问题,开发性能稳定、释放可控、疗效好、生物安全性高的药物控释体系尤为重要。文章对药物控释体系研究热点之一的纳微米球的材料选择,丝素蛋白纳微米球的成球机... 为解决当前慢性疾病治疗过程中给药频繁、药物生物利用度差、毒副作用大等问题,开发性能稳定、释放可控、疗效好、生物安全性高的药物控释体系尤为重要。文章对药物控释体系研究热点之一的纳微米球的材料选择,丝素蛋白纳微米球的成球机理、制备方法及在药物控释体系中的应用等进行综述,重点阐述并比较了丝素蛋白纳微米球制备方法的优缺点与在药物递送中的最新研究进展。结果表明:丝素蛋白纳微米球的研究应着重围绕制备方法、载药性能、释药性能及临床疾病治疗研究等方面充分发挥丝素蛋白纳微米球在药物控释体系中的优势,从而用于慢性疾病的高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控释体系 纳微米球 丝素蛋白 载体 双元药物
下载PDF
Nanoemulsion for delivery of anticancer drugs
20
作者 Virender Kumar Vandana Garg Harish Dureja 《Cancer Advances》 2022年第16期1-7,共7页
Cancer refers to a collection of diseases that have abnormal cell growth as their hallmark.This inability of cytotoxic agents to distinguish between rapidly dividing healthy cells and rapidly multiplying cancerous cel... Cancer refers to a collection of diseases that have abnormal cell growth as their hallmark.This inability of cytotoxic agents to distinguish between rapidly dividing healthy cells and rapidly multiplying cancerous cells produces the most notorious adverse effects of cytotoxic anticancer agents.As an essential tool in nanotechnology,nanoemulsions have therapeutic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Currently,nanoemulsions are considered to be one of the most feasible nano-carriers for delivering lipophilic antineoplastic agents with targeted delivery.In addition to solving water-solubilization issues,these formulations deliver specific targeting to cancer cells and might even be developed to overcome multi-drug resistance.Nanoemulsions overcome the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conventional drug delivery systems,such as low bioavailability and noncompliance.A review of nanoemulsion in cancer therapeutics is presented here to shed light on the current position of this techn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EMULSION CANCER targeted delivery cytotoxic agents nano-carrier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