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paration of Porous Ceramic Bond cBN Composites Using cBN Micro-particles as Additive 被引量:1
1
作者 YANG Xinghua XU Shaochun +1 位作者 JING Wenjia YANG Jianfeng 《China's Refractories》 CAS 2015年第4期13-17,共5页
Ceramic bond cBN composites with large pores were prepared by firing at 740 ℃ for 1 h using Na2O -Al2O3-B2O3 -SiO2 gluss and cBN abrasives (particles size 0. 150 mm/0. 124 mm) as main starting materials, eBN micro-... Ceramic bond cBN composites with large pores were prepared by firing at 740 ℃ for 1 h using Na2O -Al2O3-B2O3 -SiO2 gluss and cBN abrasives (particles size 0. 150 mm/0. 124 mm) as main starting materials, eBN micro-particles (particles size O. 014 mm ) as the additive, and NH4HCO3 as the pore forming agent. The effect of NH4HCO3 and cBN micro-particles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cBN composites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for the cBN composite without cBN micro-particles the porosity obviously increases when the NH4HCO3 addition increases from 0 to 21 mass% , and increases slightly when the NH4HCO, addition increuses from 28 muss% to 42 muss% ; and the bending strength decreases with the NH4HCO3 addition increasing. For the cBN composite with 14 mass% cBN micro- particles, the porosity increases continuously with the NH4HCO3 addition increasing, achieving 56. 14% for the NH4HCO3 addition of 42 mass% , while, an obvious decrease of the bending strength is obtained. It is clearly indicated that the cBN micro-particles contribute to the high porosity and high strength of the porous ceram, ic bond cBN composi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bic boron nitride ABRASIVE particle POROSITY strength
下载PDF
导热绝缘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2
作者 王贯春 李瑶 +4 位作者 李吉祥 周生态 梁梅 邹华维 邱邵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9-46,共8页
文中采用片层状绝缘导热六方氮化硼(h-BN)和高导热导电铜粉(Cu)复配填充来提升高密度聚乙烯(HDPE)的导热性能。控制导热填料总体积分数为30%,通过改变h-BN和Cu在HDPE中的复配比例,实现复合材料中导热网络通路的构建。扫描电镜结果表明,h... 文中采用片层状绝缘导热六方氮化硼(h-BN)和高导热导电铜粉(Cu)复配填充来提升高密度聚乙烯(HDPE)的导热性能。控制导热填料总体积分数为30%,通过改变h-BN和Cu在HDPE中的复配比例,实现复合材料中导热网络通路的构建。扫描电镜结果表明,h-BN进入Cu粉无法占据的HDPE基体,起到桥梁作用。h-BN通过连接其周围的Cu粒子,促进了HDPE内部导热网络的形成与构筑。Hot Disk测试结果表明,随着h-BN/Cu比值增加,HDPE复合材料导热系数增大。当V(h-BN):V(Cu)≤1时,大片径h-BN_(30)/Cu体系的热导率高于小片径h-BN_(05)/Cu改性体系;与之相反,当V(h-BN):V(Cu)>1时,相对于大片径h-BN_(30),小片径h-BN_(05)对复合体系热导率的贡献更明显。通过调控h-BN与Cu的含量,实现了在抑制导电网络形成的前提下大幅改善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其研究工作为导热绝缘复合材料的设计制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氮化硼 铜粒子 导热网络 协同效应
下载PDF
碳纳米管对混合粒径PcBN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肖长江 马金明 +8 位作者 陶宏均 张群飞 曹剑锋 李远 周世杰 唐昱霖 陈亚超 栗正新 董清妍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3-198,共6页
为提高高温高压制备的聚晶立方氮化硼(PcBN)复合材料的性能,以颗粒尺寸分别为0~0.5μm和0.5~1.0μm的混合粒径立方氮化硼(cBN)为原材料,Al-Ti-Al_(2)O_(3)为结合剂,加入不同质量分数的碳纳米管,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烧结制备PcBN复合材料,... 为提高高温高压制备的聚晶立方氮化硼(PcBN)复合材料的性能,以颗粒尺寸分别为0~0.5μm和0.5~1.0μm的混合粒径立方氮化硼(cBN)为原材料,Al-Ti-Al_(2)O_(3)为结合剂,加入不同质量分数的碳纳米管,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烧结制备PcBN复合材料,研究碳纳米管质量分数对PcBN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碳纳米管后,PcBN和碳纳米管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碳纳米管以增强体的形式存在于复合材料内部;复合材料较致密,碳纳米管的添加使PcBN的相对密度先增大后减小。当碳纳米管添加质量分数为1.5%时,PcBN的相对密度有最大值97.9%,同时PcBN有最大的显微硬度和断裂韧性,分别为3892 HV和6.82 MPa·m^(1/2);当碳纳米管的添加质量分数为1.0%时,PcBN有最大的抗弯强度和磨耗比,分别为584 MPa和6873。碳纳米管拔出和桥连作用提高了PcBN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晶立方氮化硼 混合粒径 碳纳米管 高温高压 力学性能
下载PDF
氮化硼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4
作者 怯喜周 单颖 +3 位作者 彭艳杰 王宇慧 陈刚 许晓静 《铸造技术》 CAS 2024年第2期114-125,共12页
铝基复合材料作为一种轻质高强度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当前氮化硼纳米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通过液相法和固相法的分类详细介绍了搅拌铸造、超声辅助铸造、选择性激光熔化(SLM)、热挤压等制备氮化硼纳米颗粒增... 铝基复合材料作为一种轻质高强度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当前氮化硼纳米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通过液相法和固相法的分类详细介绍了搅拌铸造、超声辅助铸造、选择性激光熔化(SLM)、热挤压等制备氮化硼纳米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方法,总结了所制备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功能特性。最后指出了不同制备方法存在的问题,并且对氮化硼纳米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硼 铝基复合材料 制备方法 力学性能 功能特性
下载PDF
表面负载金属纳米粒子的氮化物陶瓷导热填料的制备与表征
5
作者 陈燕杰 董华蕊 +2 位作者 马清怡 赵雪伶 陈立飞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9-18,共10页
采用直接混合加热法制备氮化物陶瓷复合导热填料,这是一种可以批量生产,并且不使用溶剂、对环境友好的制备方法。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TCI导热仪研究不同金属纳米粒子(镍、钴和银)在氮化物(氮化铝、氮化硼)上的负载情况以及负载... 采用直接混合加热法制备氮化物陶瓷复合导热填料,这是一种可以批量生产,并且不使用溶剂、对环境友好的制备方法。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TCI导热仪研究不同金属纳米粒子(镍、钴和银)在氮化物(氮化铝、氮化硼)上的负载情况以及负载量,并考察了复合陶瓷导热填料对聚乙烯醇基复合导热膜导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属纳米粒子成功负载到氮化物上而不改变氮化物的晶体结构。且负载金属粒子的尺寸随乙酸盐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另外,负载金属粒子的陶瓷导热填料能有效提高聚乙烯醇基复合导热膜导热能力,Ag/AlN-0.05导热膜的导热率能达到0.752 W/(m·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铝 氮化硼 乙酸盐 金属粒子 导热填料
下载PDF
BN粒子改性PVDF电纺纤维膜插层增强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层间韧性
6
作者 曾塘玉 马传国 +1 位作者 向阳 邵士磊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6-32,共7页
针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压板的分层失效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氮化硼(BN)粒子改性聚偏氟乙烯(PVDF)电纺纤维膜以插层方式增强碳纤维/环氧树脂(CF/EP)复合材料层间断裂韧性的方法。通过超声处理将BN均匀分散于PVDF溶液中,利用静电纺丝方法... 针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压板的分层失效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氮化硼(BN)粒子改性聚偏氟乙烯(PVDF)电纺纤维膜以插层方式增强碳纤维/环氧树脂(CF/EP)复合材料层间断裂韧性的方法。通过超声处理将BN均匀分散于PVDF溶液中,利用静电纺丝方法制备了BN改性PVDF纤维膜(BN&PVDF),作为插层材料被引入碳纤维的层间,采用手工铺设-真空热压法制备BN&PVDF增强CF/EP复合材料层压板(BN&PVDF-CF/EP)。重点研究了BN粒子含量对改性PVDF电纺纤维膜增强CF/EP层间断裂韧性的影响及相关增韧机理。研究结果显示:当BN含量为3.2wt%时,BN&PVDF电纺纤维膜的增韧效果最好,相对于CF/EP,BN&PVDF-CF/EP的Ⅰ型层间断裂韧性提高了129.6%,Ⅱ型层间断裂韧性提高了160.6%;BN粒子引入后,提高了PVDF的拉伸强度和模量;SEM分析显示,BN粒子被部分镶嵌于PVDF纤维上,提高了PVDF纤维表面的粗糙度,增强了PVDF纤维与基体的界面相互作用,引起了更加复杂的增韧形式并提高了PVDF纤维的增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层间断裂韧性 氮化硼粒子 聚偏氟乙烯 电纺纤维
下载PDF
BN/HDPE导热塑料的热导率 被引量:21
7
作者 周文英 齐暑华 +3 位作者 吴有明 王彩凤 袁江龙 郭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3-86,共4页
用粉末混合法制备了氮化硼增强高密聚乙烯塑料,研究了材料内部填料分散状态,填料含量,基体粒径和温度对热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材料中填料粒子围绕在聚乙烯粒子周围,形成了特殊的网状导热通路;增大填料用量和基体粒径,热导率升高;填料... 用粉末混合法制备了氮化硼增强高密聚乙烯塑料,研究了材料内部填料分散状态,填料含量,基体粒径和温度对热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材料中填料粒子围绕在聚乙烯粒子周围,形成了特殊的网状导热通路;增大填料用量和基体粒径,热导率升高;填料体积用量为30%时体系热导率达0.96 W/m.K,是基体热导率的3倍多。用Y.Agari模型分析了基体粒径对形成导热通路的影响。此外,使用氧化铝短纤维和氮化硼混杂填料能获得更高的热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聚乙烯 氮化硼 热导率 粒径大小 粉末混合
下载PDF
HDPE/BN复合材料的热导率 被引量:12
8
作者 周文英 齐暑华 +1 位作者 邵时雨 吴有明 《合成树脂及塑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8-71,共4页
研究了高密度聚乙烯(HDPE)/氮化硼(BN)复合材料中BN分散状态、含量及粒径对热导率的影响。用粉末混合法制得的复合材料中BN粒子围绕在HDPE粒子周围,形成特殊的网状导热通路,在(?)(BN)为30%时复合材料的热导率达1.20 W/(m·K),是... 研究了高密度聚乙烯(HDPE)/氮化硼(BN)复合材料中BN分散状态、含量及粒径对热导率的影响。用粉末混合法制得的复合材料中BN粒子围绕在HDPE粒子周围,形成特殊的网状导热通路,在(?)(BN)为30%时复合材料的热导率达1.20 W/(m·K),是纯HDPE的4倍。随BN粒径减小,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升高,小粒子在基体中形成导热通路能力优于大粒子。HDPE/BN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电绝缘性能和机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氮化硼 热导率 粒径 粉末混合
下载PDF
六方BN微颗粒表面化学镀镍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钒 张登君 +1 位作者 李报厚 罗世民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25-430,共6页
研究了以肼为还原剂、氨为配合剂的六方BN微颗粒表面化学镀纯镍反应新体系. 热力学计算表明,此镀镍体系是可行的. 实验发现,新的镀液体系比传统酒石酸盐镀液体系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 镀层的XRD分析表明,不同体系镀层相结构... 研究了以肼为还原剂、氨为配合剂的六方BN微颗粒表面化学镀纯镍反应新体系. 热力学计算表明,此镀镍体系是可行的. 实验发现,新的镀液体系比传统酒石酸盐镀液体系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 镀层的XRD分析表明,不同体系镀层相结构相同. SEM观测和EDS分析显示,新体系镀层更为致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颗粒 化学镀镍 氨配合体系 结构 六方氮化硼
下载PDF
六方BN微颗粒表面化学镀Ni及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钒 张登君 +1 位作者 李报厚 罗世民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3-178,共6页
以肼为还原剂在平均粒径为104μm的BN颗粒表面进行了化学镀Ni,提出了近球形颗粒表面“扩展-缩小自催化沉积”模型,较好地解释沉积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依此模型推导了化学镀Ni沉积过程的动力学表达式,观测了不同沉积时间表面沉积Ni颗粒的... 以肼为还原剂在平均粒径为104μm的BN颗粒表面进行了化学镀Ni,提出了近球形颗粒表面“扩展-缩小自催化沉积”模型,较好地解释沉积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依此模型推导了化学镀Ni沉积过程的动力学表达式,观测了不同沉积时间表面沉积Ni颗粒的SEM形貌变化规律,证实了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模型 化学镀镍 BN微颗粒 表面形貌 “扩展-缩小自催化沉积”模型 氮化硼
下载PDF
Li_3N触媒粒度对立方氮化硼单晶合成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温振兴 许斌 +3 位作者 蔡立超 蔡玉成 张文 吕美哲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85-288,共4页
在压力4.5~5.3GPa,温度1350~1500℃条件下,分别以不同粒度的Li3N粉末作为触媒,采用高温高压触媒法合成了立方氮化硼(cBN)单晶。研究了UN触媒粒度对cBN单晶合成效果的影响,对得到的cBN单晶的产量、转化率、大晶粒含量和抗压强... 在压力4.5~5.3GPa,温度1350~1500℃条件下,分别以不同粒度的Li3N粉末作为触媒,采用高温高压触媒法合成了立方氮化硼(cBN)单晶。研究了UN触媒粒度对cBN单晶合成效果的影响,对得到的cBN单晶的产量、转化率、大晶粒含量和抗压强度等特性进行了检测对比。结果表明,当Li3N触媒的粒度为80~100μm时,在高温高压下可以合成出大晶粒含量高、抗压强度高、生长完善且晶形完整度较高的cBN单晶;当Li3N触媒的粒度为60~80μm时,在高温高压下合成出的cBN单晶产量和转化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3N触媒 粒度 CBN
下载PDF
聚合物/BN导热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2
作者 周文英 王子君 +1 位作者 董丽娜 睢雪珍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0-84,共5页
与其他导热无机粒子相比,氮化硼粒子具有的独特结构及良好的热、电综合性能,是制备高导热、高绝缘聚合物的一类重要导热绝缘填料。综述了微、纳米氮化硼粒子填充导热聚合物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氮化硼粒子的物理性能、表面改性、结构... 与其他导热无机粒子相比,氮化硼粒子具有的独特结构及良好的热、电综合性能,是制备高导热、高绝缘聚合物的一类重要导热绝缘填料。综述了微、纳米氮化硼粒子填充导热聚合物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氮化硼粒子的物理性能、表面改性、结构及用量等对聚合物导热、绝缘及力学性能的影响。与微米氮化硼相比,氮化硼纳米管及纳米片增强的聚合物具有高导热、高电击穿强度、高绝缘电阻、低介电常数及介电损耗、良好的力学性能。解决导热聚合物高导热与高电击穿强度间的矛盾是聚合物/氮化硼导热复合材料未来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热复合材料 氮化硼 纳米粒子 介电性能
下载PDF
六方BN微颗粒表面化学镀镍的动力学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钒 赵晓峰 +2 位作者 张登君 李报厚 罗世民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3-247,共5页
研究了平均粒径为104 mm的BN颗粒表面以肼为还原剂的微镀镍过程中镍沉积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分析了温度、添加剂等对沉积镍动力学规律的影响;不同沉积时刻取样观测表面沉积金属镍颗粒的SEM形貌,并进一步分析验证了动力学规律.
关键词 动力学 化学镀镍 氮化硼 微颗粒 表面形貌
下载PDF
前驱体法制备六方氮化硼颗粒及高温精制 被引量:3
14
作者 何冬青 王刚 +1 位作者 龙佳朋 梁兵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46-49,共4页
以三聚氰胺和硼酸为原料,通过共沉淀法合成了二硼酸-三聚氰胺,在最佳工艺条件下以二硼酸-三聚氰胺为前驱体在氨气气氛中烧结制得六方氮化硼颗粒。采用IR、XRD、TG、SEM等测试方法对中间物和产物进行了表征,确定了中间物及产物的组成、... 以三聚氰胺和硼酸为原料,通过共沉淀法合成了二硼酸-三聚氰胺,在最佳工艺条件下以二硼酸-三聚氰胺为前驱体在氨气气氛中烧结制得六方氮化硼颗粒。采用IR、XRD、TG、SEM等测试方法对中间物和产物进行了表征,确定了中间物及产物的组成、物相、粒度及形貌。研究结果表明:以二硼酸-三聚氰胺为前驱体在1200℃烧结4h,可制得高纯度、晶型好的六方氮化硼。经过高温精制后的六方氮化硼颗粒具有较高的结晶度和致密度,其粒径可以达到20μm以上,纯度为9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聚氰胺 硼酸 前驱体 六方氮化硼颗粒
下载PDF
六方氮化硼颗粒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5
作者 何冬青 梁嘉鸣 梁兵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2-96,共5页
概述了六方氮化硼颗粒制备方法及研究现状。介绍了先驱体法、化学气相沉积法、传统高温法、水(溶剂)热法等不同的制备方法,对合成六方氮化硼颗粒的工艺条件对颗粒形成的影响做了深入的综述。经过分析进一步得出高温精制及在焙烧时加入... 概述了六方氮化硼颗粒制备方法及研究现状。介绍了先驱体法、化学气相沉积法、传统高温法、水(溶剂)热法等不同的制备方法,对合成六方氮化硼颗粒的工艺条件对颗粒形成的影响做了深入的综述。经过分析进一步得出高温精制及在焙烧时加入适量的助剂将会提高产物的结晶度和纯度,指出了各种制备方法的优劣及如何避免合成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展望了各种制备方法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方氮化硼颗粒 制备方法 工艺条件
下载PDF
氮化硼球形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坤 袁颂东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9-11,19,共4页
高温下硼酸乙酯与氨气在氩气氛围中进行化学气相沉积反应,制备出BN纳米粒子,XRD及傅里叶红外分析显示产物主要组成为六方氮化硼(h-BN)。SEM表明氮化硼颗粒呈球形形貌,粒径在80~120nm左右,ED6分析显示氨化前的反应产物中含有碳、... 高温下硼酸乙酯与氨气在氩气氛围中进行化学气相沉积反应,制备出BN纳米粒子,XRD及傅里叶红外分析显示产物主要组成为六方氮化硼(h-BN)。SEM表明氮化硼颗粒呈球形形貌,粒径在80~120nm左右,ED6分析显示氨化前的反应产物中含有碳、氧等杂质。结果表明可通过控制反应条件来调节氮化硼纳米球粒中碳、氧的质量分数,h-BN表面存在微量的碳、氧有利于改善BN纳米球粒的表面化学活性,由此可制备出氮化硼/有机物纳米杂化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N 球形纳米粒子 CVD法 杂化材料
下载PDF
以三乙醇胺硼酸酯为前驱体制备大颗粒六方氮化硼 被引量:2
17
作者 何冬青 王刚 +1 位作者 龙佳朋 梁兵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2-157,共6页
以三乙醇胺和硼酸为原料,甲苯为带水剂,合成了三乙醇胺硼酸酯;以三乙醇胺硼酸酯为前驱体在氨气气氛中烧结制得六方氮化硼颗粒。采用FTIR、XRD、SEM、NMR对中间产物和最终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以三乙醇胺硼酸酯为前驱体,在1 200℃... 以三乙醇胺和硼酸为原料,甲苯为带水剂,合成了三乙醇胺硼酸酯;以三乙醇胺硼酸酯为前驱体在氨气气氛中烧结制得六方氮化硼颗粒。采用FTIR、XRD、SEM、NMR对中间产物和最终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以三乙醇胺硼酸酯为前驱体,在1 200℃下烧结4 h,可制得质量分数为94.3%、六方晶型良好,粒径达17.52μm的六方氮化硼颗粒;经过2 000℃高温精制后的六方氮化硼颗粒具有较高的结晶度和致密度,质量分数可达到98.5%,粒径可达到30μm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乙醇胺 硼酸 三乙醇胺硼酸酯 六方氮化硼颗粒 功能材料
下载PDF
化学镀制备镍包覆BN陶瓷颗粒的工艺参数与优化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钒 王习东 +1 位作者 张梅 张登君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112-1116,共5页
在以肼为还原剂的化学镀新体系制备镍包覆六方BN陶瓷颗粒的实验研究基础上,进行了小试和扩大试验,并用网络化的神经网络-遗传算法对这些包覆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固定硫酸镍和肼质量比的条件下,用肼化学镀镍制备包覆BN粉体... 在以肼为还原剂的化学镀新体系制备镍包覆六方BN陶瓷颗粒的实验研究基础上,进行了小试和扩大试验,并用网络化的神经网络-遗传算法对这些包覆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固定硫酸镍和肼质量比的条件下,用肼化学镀镍制备包覆BN粉体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添加剂(NH4)2SO4质量浓度为5g/L,温度为345K,每100mL溶液中加入9mL氨水,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用量为0.5ml/L。所制备的镍包覆完全的氮化硼粉体基本符合用于制备涡轮发动机部件的自磨耗封严涂层的要求。与此同时还预报了各因素对镀层的影响,实验结果与预报相比较,两者吻合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包覆 氮化硼陶瓷颗粒 化学镀 网络化的神经网络-遗传算法 优化工艺参数
下载PDF
六方氮化硼的合成与高温精制 被引量:11
19
作者 郑盛智 刁杰 《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2期69-70,84,共3页
采用氯化铵-硼砂法合成的h-BN,得到含量97%,粒度小于1微米的h-BN,G.I.值为3.4左右,以反复试验,温度为900℃最佳。高温精制温度为2060℃,粒度为3~5μm,G.I.值为1.72,纯度在99%以上。
关键词 六方氮化硼(h-BN) 高温精制 粒度 GI值
下载PDF
粉末冶金立方氮化硼聚晶材料的球磨混料工艺 被引量:1
20
作者 谢辉 邓福铭 +2 位作者 王浩 韩顺利 冯飞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24-432,共9页
对卧式行星球磨机的磨球运行规律与球磨工艺机理进行研究,对不同粒度的立方氮化硼粉末进行球磨,利用激光粒度仪分析球磨前后的粉末粒度分布与颗粒细化率,并运用SEM与XRD对立方氮化硼粉末及烧结样品进行观察和分析,研究球磨混料工艺对立... 对卧式行星球磨机的磨球运行规律与球磨工艺机理进行研究,对不同粒度的立方氮化硼粉末进行球磨,利用激光粒度仪分析球磨前后的粉末粒度分布与颗粒细化率,并运用SEM与XRD对立方氮化硼粉末及烧结样品进行观察和分析,研究球磨混料工艺对立方氮化硼聚晶材料制备的影响。结果表明,卧式行星球磨机用于球磨混料时具有适宜的转速范围,在此范围内,转速越高,磨球承受的冲击与研磨作用越强。较细颗粒的粉末球磨时易出现颗粒团聚,但粉末颗粒越粗,球磨后的细化率越高。粗、细混合颗粒在混合4 h即出现掺杂,球磨时间越长,混合均匀性提高的同时掺杂越多;转速越高,球磨粉末掺杂越显著。2~8μm细颗粒粉末的最佳湿磨混料工艺为在180 r/min转速下球磨12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式行星球磨机 球磨混料 立方氮化硼聚晶 细化率 颗粒团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