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ntroversy about the Origin of the Grain Boundary Internal Friction Peak and Its Clarification
1
作者 T.S.Ke (Tingsui GE)(Lab. of Internal Friction and Defects in Solids, Institute of Solid State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Hefei 230031, China)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1998年第6期481-490,共10页
In the seventies some scientific workers from France and Italy suggested that the grain boundary internal friction peak (named the K (e) over cap peak in the literature) widely accepted as a grain boundary process, is... In the seventies some scientific workers from France and Italy suggested that the grain boundary internal friction peak (named the K (e) over cap peak in the literature) widely accepted as a grain boundary process, is originated from the motion of lattice dislocations. Since this problem is one of fundamental importance, this controversy has drawn much international attention. Started from 1982, the Hefei research group made a 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large amount of literature concerning this problem and,performed a series of crucial experiments to clarify the controversy.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irrelevant evidence suggested by the controverters comes from the farfetched interpretation and the mis-identification of the internal friction peaks appeared under various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and different states of the specime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gure Controversy about the Origin of the grain boundary internal friction peak and Its Clarification
全文增补中
LOW TEMPERATURE INTERNAL FRICTION SPECTRUM OF NANO ZrO_2 SOLIDS
2
作者 谢存毅 张立德 +2 位作者 朱震刚 陈祖耀 李燕 《Science China Mathematics》 SCIE 1992年第11期1336-1342,共7页
Internal friction and modulus measurements of nano ZrO<sub>2</sub> solids for different particle sizes (including original compacted and annealed samples) were systematically carried out from room temper... Internal friction and modulus measurements of nano ZrO<sub>2</sub> solids for different particle sizes (including original compacted and annealed samples) were systematically carried out from room temperature to -200℃. It was found that the three peaks (P<sub>1</sub>, P<sub>2</sub> and P<sub>3</sub> corresponding to ascending measurement, or P<sub>1</sub><sup>’</sup>, P<sub>2</sub><sup>’</sup> and P<sub>3</sub><sup>’</sup> corresponding to descending measurement) appeared. By investigating the behavior of internal friction peaks (P<sub>1</sub>, P<sub>2</sub>, P<sub>3</sub> orP<sub>1</sub><sup>’</sup> P<sub>2</sub><sup>’</sup>, P<sub>3</sub><sup>’</sup>), it is indicated that the origin of peak P<sub>3</sub> or P<sub>3</sub><sup>’</sup> can be attributed to grain boundary relaxation, that is, it is caused by slip of the grain boundaries in nano ZrO<sub>2</sub> solids. The peak P<sub>2</sub> (or P<sub>2</sub><sup>’</sup>)and P<sub>1</sub> (or P<sub>1</sub><sup>’</sup>) may possibly be associated with phase transformation of nano ZrO<sub>2</sub> solids at low temperature range. The energy dispersion decreases and the modulus increases notably with the increase in annealing temperature of the nano samp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 ZrO2 SOLIDS internal friction and MODULUS grain boundary peak.
原文传递
Reconsideration of Anelastic Relaxation Peaks in Pure Aluminium 被引量:1
3
作者 商丽燕 水嘉鹏 +1 位作者 蔡彬 崔平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9期2338-2341,共4页
The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internal friction ( T- tan φ curves) in pure aluminium (Al) is measured at sixteen different frequencies. Based on T- tan φ curves, the frequency dependence of internal friction (f... The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internal friction ( T- tan φ curves) in pure aluminium (Al) is measured at sixteen different frequencies. Based on T- tan φ curves, the frequency dependence of internal friction (f -tan φ curves) is also obtained by the interpolation method. An internal friction peak is observed in both the T - tan φ curves and the f - tan φ curves. The activation energy of the peak in the f - tan φ curves is found to be 2.08 ± 0.02 eV and compared to the value of 1.60 ± 0.04 eV in the T - tan φ curve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change of relaxation strength with temperature should be considered when one calculates the activation energy of the peak in T- tan φ curv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nal-friction peakS grain-boundary RELAXATION METALS AL
下载PDF
热挤压铸态ZA27合金阻尼性能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忠明 徐春杰 +1 位作者 王锦程 刘宏昭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29-531,共3页
对铸态ZA27合金在250℃进行了挤压比为7的热挤压,利用多功能内耗仪测试合金的阻尼。结果表明,挤压ZA27合金的阻尼随着温度升高而升高,随频率增大而减小,与应变振幅无关。挤压可提高合金阻尼,温度越高,提高幅度越明显。如25℃时挤压可使... 对铸态ZA27合金在250℃进行了挤压比为7的热挤压,利用多功能内耗仪测试合金的阻尼。结果表明,挤压ZA27合金的阻尼随着温度升高而升高,随频率增大而减小,与应变振幅无关。挤压可提高合金阻尼,温度越高,提高幅度越明显。如25℃时挤压可使合金阻尼提高17%,而145℃时则提高了44%。热挤压使ZA27合金晶粒细化,位错增多,从而提高了合金阻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A27合金 挤压 阻尼
下载PDF
连续变温法测定多晶纯铝晶界内耗峰 被引量:2
5
作者 魏健宁 赵磊 +3 位作者 黄天成 胡孔刚 谢卫军 李根梅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7-19,共3页
采用可连续变温测量的多功能内耗仪在离散振动频率分别为0.2,0.3,1.0,2.0和3.0 Hz的条件下测定了多晶纯铝在25℃450℃升降温过程中的内耗峰值温度和相对动力学模量,并根据Arrhenius关系式计算了升降温过程中的扩散激活能和内耗行为特征... 采用可连续变温测量的多功能内耗仪在离散振动频率分别为0.2,0.3,1.0,2.0和3.0 Hz的条件下测定了多晶纯铝在25℃450℃升降温过程中的内耗峰值温度和相对动力学模量,并根据Arrhenius关系式计算了升降温过程中的扩散激活能和内耗行为特征。结果表明:多晶纯铝在受迫振动时,其升温和降温的内耗品质因子倒数曲线上均出现一个内耗峰,随着离散振动频率的增大,内耗峰峰位向高温方向移动,说明该内耗峰具有弛豫性;该内耗峰是晶界内耗峰,其机制为铝原子在铝/铝晶界的自扩散,其激活能为(2.24±0.03)×10-19J,指数前因子0τ为10-14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晶纯铝 晶界内耗峰 连续变温
下载PDF
含微量Cu的Fe-P及Fe-P-La合金的晶界内耗 被引量:3
6
作者 戢景文 魏全金 +1 位作者 耿殿奇 吴玉琴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A014-A019,共6页
本文研究了含微量Cu的Fe-P及Fe-P-La合金系的晶界内耗。发现加进0.584—0.722wt-%的La,明显降低了合金的晶界内耗峰,使晶界峰向高温移动,并在高温处产生一个小内耗峰。对结果做了讨论。进一步阐明了晶界内耗机制:晶界中原子尺寸(即点)... 本文研究了含微量Cu的Fe-P及Fe-P-La合金系的晶界内耗。发现加进0.584—0.722wt-%的La,明显降低了合金的晶界内耗峰,使晶界峰向高温移动,并在高温处产生一个小内耗峰。对结果做了讨论。进一步阐明了晶界内耗机制:晶界中原子尺寸(即点)缺陷或它们的簇,在应力作用下运动引起内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Cu 合金 晶界 内耗
下载PDF
纳米铝晶界内耗峰的连续变温研究
7
作者 魏健宁 孙光厚 +3 位作者 刘坚强 周利玲 周雪云 谢卫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7-89,94,共4页
采用低温球磨结合热压烧结技术制备了块体纳米铝晶体材料,在多功能内耗仪上采用受迫振动连续变温(25~450℃)的方式测量了纳米铝材料在低频率(0.2~3.0Hz)条件下的内耗和相对动力学模量。结果表明,纳米铝晶体材料受迫振动时,在升温和降... 采用低温球磨结合热压烧结技术制备了块体纳米铝晶体材料,在多功能内耗仪上采用受迫振动连续变温(25~450℃)的方式测量了纳米铝材料在低频率(0.2~3.0Hz)条件下的内耗和相对动力学模量。结果表明,纳米铝晶体材料受迫振动时,在升温和降温的内耗-温度谱上均出现一个内耗峰;伴随着内耗峰的出现,相对动力学模量明显下降;随着离散振动频率的增加,内耗峰峰位向高温方向移动,说明该内耗峰具有弛豫性;根据Arrhenius关系,得到该内耗峰的激活能为(2.21±0.04)×10-19 J、指数前因子τ0为10-14 s,表明该内耗峰是晶界内耗峰,其机制为铝原子在铝/铝晶界的自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铝 内耗 晶界内耗峰
下载PDF
Al-Zr合金高温内耗峰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籍延坤 裴永伟 《大连铁道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73-76,共4页
通过倒摆内耗仪研究了Al-Zr合金的高温晶界峰和竹节峰的产生和相互关系、竹节峰及其高温背底随退火条件变化的规律和热处理制度对竹节峰的影响。提出了在高纯铝的竹节晶界上可能存在偏析粒子的观点,从而用Mori理论解释了实验中所观察到... 通过倒摆内耗仪研究了Al-Zr合金的高温晶界峰和竹节峰的产生和相互关系、竹节峰及其高温背底随退火条件变化的规律和热处理制度对竹节峰的影响。提出了在高纯铝的竹节晶界上可能存在偏析粒子的观点,从而用Mori理论解释了实验中所观察到的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1-Zr合金 铝锆合金 高温 内耗峰 晶界峰 竹节峰 退火条件 热处理
下载PDF
竹节晶界内耗峰的发现及其机理的研究
9
作者 葛庭燧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98-301,共4页
80年代以来,我们在含有竹节晶界的高纯铝试样里发现了一个坐落在温度低于细晶粒间界内耗峰(葛峰)峰温处的内耗峰。关于这个内耗峰的来源问题引起了国内外一些学者的争论,有人认为这个峰可能就是向低温移动了的葛峰,而不是一个新的内耗峰... 80年代以来,我们在含有竹节晶界的高纯铝试样里发现了一个坐落在温度低于细晶粒间界内耗峰(葛峰)峰温处的内耗峰。关于这个内耗峰的来源问题引起了国内外一些学者的争论,有人认为这个峰可能就是向低温移动了的葛峰,而不是一个新的内耗峰。 我们对于这个内耗峰作了系统深入研究,发现它的表现与葛峰截然不同。例如,葛峰的高度不随晶粒尺寸而变,而竹节峰的高度则与试样中所含的竹节晶界的数目成正比。另外,葛峰随着退火温度的提高而向高温移动,而竹节峰则向低温移动。对试样进行的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在竹节晶界附近有位错亚结构出现。因此我们认为,在晶界进行粘滞滑动时,出现在竹节晶界附近并与之相交的位错亚结构被晶界所拖曳,从而限制了晶界的粘滞滑动,从而引起内耗峰。 根据上述观点,我们采用了一个4参数力学模型来描述竹节晶界内耗峰的弛豫行为。根据这个模型推导出来的内耗峰和模量弛豫的表达式,以及内耗峰和模量弛豫出现的实验条件,都与实验结果相符。 总结我们从一系列条件试验所得到的启示,我们采用了片状试样作实验,终于得出了竹节晶界峰与葛峰同时出现的结果,这就确切地指明了竹节晶界峰是一个与葛峰不同的新的内耗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节晶界 内耗峰 晶粒间界
下载PDF
铝双晶晶界的内耗峰
10
作者 关幸生 葛庭燧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8期A335-A338,共4页
用受迫振动法测量了夹角为60°和129.5°的铝双晶的内耗,都观测到一个温度内耗峰,峰巅温度是200℃左右(频率1Hz)激活能为0.88eV对于这个内耗峰的机制做了初步解释。
关键词 多晶铝 孪晶 晶界 内耗
下载PDF
铝锂合金的内耗研究
11
作者 周自强 李新卫 陈昌麒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32-41,共10页
研究了铝锂二元和五元合金的内耗。采用倒扭摆法,测定了不同热处理和时效状态的铝锂合金在升温和降温过程中的内耗和剪切模量。测量频率为0.3~5.0Hz。观测到了铝锂二元和五元合金中各自不同的内耗峰(即晶界内耗峰,Ke Peak)。实验表明,... 研究了铝锂二元和五元合金的内耗。采用倒扭摆法,测定了不同热处理和时效状态的铝锂合金在升温和降温过程中的内耗和剪切模量。测量频率为0.3~5.0Hz。观测到了铝锂二元和五元合金中各自不同的内耗峰(即晶界内耗峰,Ke Peak)。实验表明,与纯铝和传统的铝合金相比,铝锂合金葛峰的峰高值比较低,并且对应葛峰的温度较低。根据晶界粘滞性滑动模型,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归因于溶质原子Li及其沉淀相δ′(Al_3Li)和δ(AlLi)对晶界滑动的阻尼。本文对铝锂合金在不同热处理状态下的显微组织结构进行了透射电镜TEM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锂合金 内耗 晶界沉淀 滑动模型
下载PDF
晶界弛豫研究50年 被引量:10
12
作者 葛庭燧 《物理》 CAS 1999年第9期529-540,共12页
文章综述了我国科学工作者50年来关于晶界弛豫研究的早期开拓和近期发展.前者包括扭摆内耗仪的发明、晶界内耗峰的发现和无序原子群晶界模型的提出.后者包括澄清了关于晶界内耗峰来源的争论,揭示了晶界弛豫具有一个临界温度,从而... 文章综述了我国科学工作者50年来关于晶界弛豫研究的早期开拓和近期发展.前者包括扭摆内耗仪的发明、晶界内耗峰的发现和无序原子群晶界模型的提出.后者包括澄清了关于晶界内耗峰来源的争论,揭示了晶界弛豫具有一个临界温度,从而提出了一个适合于各种温度的综合的晶界模型.一个最重要的进展是关于竹节晶界内耗峰的发现与其机理的阐明,从而揭示了晶界附近的位错亚结构能够影响晶界本身的性质和结构.这对于研究多晶金属的力学性质提供了一个广阔的途径.另外,晶界与邻域位错的非线性交互作用的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界驰豫 进展 综合晶界模型
原文传递
Al-Sn 合金中两个不同类型的内耗峰
13
作者 吴晓平 张立德 李雯坤 《材料科学进展》 CSCD 1992年第6期507-510,共4页
Al-Sn 合金多晶样品中,在传统晶界峰的高温侧发现了两个不同类型的内耗峰(记作 P_1,P_2峰),它们在单晶中均消失,因而与晶界相关。P1与晶界峰有消长关系,对时效和退火温度敏感,仅在降温过程中出现,是过程峰,存在于 Al-0.008wt-%Sn 和 Al-... Al-Sn 合金多晶样品中,在传统晶界峰的高温侧发现了两个不同类型的内耗峰(记作 P_1,P_2峰),它们在单晶中均消失,因而与晶界相关。P1与晶界峰有消长关系,对时效和退火温度敏感,仅在降温过程中出现,是过程峰,存在于 Al-0.008wt-%Sn 和 Al-0.0135wt-%Sn 多晶试样中;P_2与晶粒尺寸和样品尺寸相关,是稳定的内耗峰,存在于 Al-0.067wt-%Sn 和 Al-0.136wt-%Sn 多晶试样中。P_1,P_2峰分别来源于被Sn 原子非平衡偏聚的细晶界和含有 Al-Sn 沉淀粒子的粗晶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耗 合金 晶粒间界
原文传递
Al-Mg合金的晶界内耗
14
作者 吴晓平 张立德 《材料科学进展》 CSCD 1992年第3期232-235,共4页
研究了退火、淬火状态下 Al-Mg 合金的晶界内耗。实验表明,随 Mg 含量的增加,晶界内耗峰的峰宽和弛豫强度单调下降,峰位开始移向高温,后又移向低温;高温淬火处理能压低 Al-2.4wt-%Mg的晶界峰,但对其它低 Mg 含量试样不敏感,一定温度的... 研究了退火、淬火状态下 Al-Mg 合金的晶界内耗。实验表明,随 Mg 含量的增加,晶界内耗峰的峰宽和弛豫强度单调下降,峰位开始移向高温,后又移向低温;高温淬火处理能压低 Al-2.4wt-%Mg的晶界峰,但对其它低 Mg 含量试样不敏感,一定温度的保温能使压低的晶界峰回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 晶界 AL-MG 合金 内耗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