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CROSTRUCTURAL CHANGE OF YSZ-SUPPORTED YBaCuO SUPPERCONDUCTING FILM BY PROTON BEAM BOMBARDMENTS
1
作者 王广厚 罗成林 +7 位作者 潘国强 颜石乾 韩民 杨森祖 李元 吉争鸣 孙志坚 吴培亨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CAS CSCD 1990年第3期129-136,共8页
Microstructural change of YBaCuO film/YSZ substrate with and without proton irradiation has been studi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X- ray diffraction techniques. Structural analysis has shown that conversion... Microstructural change of YBaCuO film/YSZ substrate with and without proton irradiation has been studi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X- ray diffraction techniques. Structural analysis has shown that conversion from tetragonal to orthorhombic phases, reduction of nonsuperconducting phase and preferential rearrangement of crystal grains are all favorable to the improvement of superconductivity in the YBaCuO film supported by YSZ substrate by proton beam bombard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BACUO superconducting film PROTON irradiat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X - Ray diffraction Conversion of phaseS
下载PDF
VHF-PECVD法高速率沉积氢化微晶硅薄膜 被引量:5
2
作者 杨恢东 吴春亚 +7 位作者 黄君凯 麦耀华 张晓丹 薛俊明 任慧志 赵颖 耿新华 熊绍珍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7-132,共6页
采用光发射谱(OES)技术对氢化微晶硅(μc Si∶H)薄膜的甚高频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VHF PECVD)生长过程进行了原位监测,并对不同沉积条件下VHF等离子体中SiH 和H 的发光峰强度与薄膜沉积速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与讨论。通过Raman... 采用光发射谱(OES)技术对氢化微晶硅(μc Si∶H)薄膜的甚高频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VHF PECVD)生长过程进行了原位监测,并对不同沉积条件下VHF等离子体中SiH 和H 的发光峰强度与薄膜沉积速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与讨论。通过Raman光谱、X射线衍射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量,研究了μc Si∶H薄膜的结构特征与表面形貌。基于当前的沉积系统,对μc Si∶H薄膜沉积条件进行了初步优化,使μc Si∶H薄膜的沉积速率提高到2 0n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发射谱 氢化微晶硅薄膜 甚高频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 高速沉积
下载PDF
纳米氧化铪粉体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建强 甄强 +1 位作者 何伟明 潘庆谊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30-733,共4页
 以由粗颗粒HfO2与NaOH化学反应制备并分离得到的HfOCl2为原料,分别选用分子量为400、1000和6000的聚乙二醇(PEG)(PEG400、PEG1000和PEG6000)作为分散剂,采用反向滴定化学沉淀法成功地制备出纳米级的氧化铪粉体。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  以由粗颗粒HfO2与NaOH化学反应制备并分离得到的HfOCl2为原料,分别选用分子量为400、1000和6000的聚乙二醇(PEG)(PEG400、PEG1000和PEG6000)作为分散剂,采用反向滴定化学沉淀法成功地制备出纳米级的氧化铪粉体。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镜(SEM)等手段研究结果表明:加入3种分散剂制备的粉体颗粒粒径均<50nm;用分子量较高的分散剂PEG6000所制得的粉体晶粒度更加细小;PEG6000的加入量在0.5%~2.5%质量分数范围内变化对最终的粉体晶粒度影响不大。用热重 差示扫描量热法(TG DSC)结合XRD对纳米HfO2粉体的研究结果表明:其晶型转变温度比微米HfO2材料降低了251℃左右(891~640℃);并且在焙烧温度>660℃时,生成了只有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才能存在的斜方相Hf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氯化铪 反向滴定沉淀法 性能表征 晶型转变
下载PDF
化学气相沉积制备纳米结构碳化钨薄膜(英文) 被引量:4
4
作者 郑华均 黄建国 +2 位作者 马淳安 赵峰鸣 朱英红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89-793,共5页
采用氟化钨(WF6)和甲烷(CH4)为前驱体,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方法制备具有纳米结构的碳化钨薄膜。采用SEM、XRD、EDS等方法表征了碳化钨薄膜的形貌、晶体结构和化学组成。通过表征,表明在前驱体混合气体中的甲烷与氟化钨... 采用氟化钨(WF6)和甲烷(CH4)为前驱体,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方法制备具有纳米结构的碳化钨薄膜。采用SEM、XRD、EDS等方法表征了碳化钨薄膜的形貌、晶体结构和化学组成。通过表征,表明在前驱体混合气体中的甲烷与氟化钨气体的流量比(碳钨比)为20、基底温度为800℃的条件下得到的碳化钨薄膜是由直径为20~35nm的圆球状纳米晶构成。通过分析影响薄膜的晶体结构、化学组成的因素后,认为要得到具有纳米晶结构的碳化钨薄膜,主要应控制前驱体气体中的碳钨比以及基底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钨 纳米结构薄膜 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
下载PDF
K4208高温合金中析出相的表征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玲霞 吴赵波 +2 位作者 江河 李南 李继康 《冶金分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3-39,共7页
K4208高温合金中W、Mo含量比较高,通常会形成碳化物和金属间相。为了对K4208高温合金中析出相做定性定量分析,通过实验选择了合适的电解条件:电解液为10g/L氯化锂-40g/L磺基水杨酸-5%(V/V)甘油甲醇溶液,电流密度为0.04~0.06A/cm2,电解... K4208高温合金中W、Mo含量比较高,通常会形成碳化物和金属间相。为了对K4208高温合金中析出相做定性定量分析,通过实验选择了合适的电解条件:电解液为10g/L氯化锂-40g/L磺基水杨酸-5%(V/V)甘油甲醇溶液,电流密度为0.04~0.06A/cm2,电解温度为0^-5℃。采用电解萃取方法将析出相从合金基体中分离,研究了析出相的分离方法,将碳化物溶解,得到了单独新相。通过X射线衍射(XRD)测定了析出相的点阵常数,用X射线小角散射法测定析出相的粒度分布。采用扫描电镜(SEM)研究了析出相的形貌和元素组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了析出相中各元素含量及析出相总量。结果表明:电解条件对析出相的萃取量影响明显,K4208高温合金中有新相、γ′、M6C和M12C这4种析出相。新相的稳定性比较高,不溶于6%(V/V)H2SO4-20%(V/V)H2O2溶液和20%(V/V)HCl乙醇溶液,在50%(V/V)H2SO4中部分溶解。M6C和M12C相呈块状,粒径相对较小,混合相的平均粒径为170.7nm;新相呈片状,颗粒粗大,平均粒径为216.6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4208高温合金 电解萃取 碳化物 析出相 物理化学相分析 X射线衍射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 扫描电镜(SEM)
下载PDF
时效对18Cr2Ni4WA钢微观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雷运涛 《材料开发与应用》 CAS 1997年第1期12-16,共5页
用透射电镜和X-射线能谱仪对经自然和人工时效的18Cr2Ni4WA钢的微观组织、析出相及其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应力作用下,组织的回复趋于不均,沿晶界析出的脱溶物增多。回复较充分的铁素体板条中析出粗大的(Fe、... 用透射电镜和X-射线能谱仪对经自然和人工时效的18Cr2Ni4WA钢的微观组织、析出相及其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应力作用下,组织的回复趋于不均,沿晶界析出的脱溶物增多。回复较充分的铁素体板条中析出粗大的(Fe、Cr)3C,局部均匀分布;回复不充分处,沿晶界还析出长杆状的(Fe、Cr)3C和更细小的杆状W2C。时效后组织中元素C、Cr和W趋于沿晶界偏聚,其中W几乎全部以碳化物的形式存在于晶界附近。析出相(Fe、Cr)3C的[001]晶带轴与α铁素体的[121]晶带轴近似平行。晶界脆性相的增多是该材料的螺栓在服役期间变脆和在腐蚀环境下失效的内在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组织 电子衍射 时效 析出相
下载PDF
Pd-Ag-Si合金膜中的亚稳相
7
作者 秦勇 李宗全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5期346-349,共4页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Pd-Ag-Si合金膜的亚稳相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真空蒸发的Pd-Ag-Si合金膜由粒度均匀的纳米晶粒组成,具有fcc结构。经不同温度退火后,在薄膜的局部区域析出了未知结构的亚稳相。利...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Pd-Ag-Si合金膜的亚稳相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真空蒸发的Pd-Ag-Si合金膜由粒度均匀的纳米晶粒组成,具有fcc结构。经不同温度退火后,在薄膜的局部区域析出了未知结构的亚稳相。利用电子衍射图确定了这些亚稳相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稳相 电子衍射 合金膜 钯银合金
下载PDF
二元不互溶Cu-Ta体系非晶相的形成 被引量:1
8
作者 黄昌清 隋曼龄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90-294,共5页
利用X射线衍射(XRD)、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术(HRTEM)和X射线能谱(EDS)研究了共溅射Cu-Ta薄膜中非晶相的形成.结果表明,共溅射Cu-Ta薄膜为非晶相,但是其中存在着纳米尺度的Cu晶粒和富Cu的非晶纳米颗粒,即存在纳米尺度的相分离.正的混合热... 利用X射线衍射(XRD)、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术(HRTEM)和X射线能谱(EDS)研究了共溅射Cu-Ta薄膜中非晶相的形成.结果表明,共溅射Cu-Ta薄膜为非晶相,但是其中存在着纳米尺度的Cu晶粒和富Cu的非晶纳米颗粒,即存在纳米尺度的相分离.正的混合热是导致Cu-Ta二元不互溶体系非晶态薄膜相分离的本质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Cu-Ta非晶相 共溅射薄膜 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术 不互溶体系
下载PDF
纳米晶Pd─Si薄膜析出相的TEM研究
9
作者 秦勇 李宗全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4期266-269,共4页
本文利用TEM原位加热手段和选区电子衍射分析方法,对纳米晶Pd-Si薄膜在加热过程中析出的相进行了研究。真空蒸发Pd_(80)Si_(20)合金而得到的纳米晶Pd-Si薄膜,其晶粒尺寸为10nm,结构属fcc。随着温... 本文利用TEM原位加热手段和选区电子衍射分析方法,对纳米晶Pd-Si薄膜在加热过程中析出的相进行了研究。真空蒸发Pd_(80)Si_(20)合金而得到的纳米晶Pd-Si薄膜,其晶粒尺寸为10nm,结构属fcc。随着温度的升高,薄膜中晶粒长大,在局部区域有其它相析出。利用选区电子衍射图确定了这些析出相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晶 薄膜 析出相 钯硅合金 TEM 金属玻璃
下载PDF
以高功率激光束获得非晶薄膜的研究
10
作者 齐英兰 尤伯文 乔景春 《郑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0年第1期48-51,共4页
本文用实验方法表明,用高功率密度激光照射合金表面可获得金属玻璃。通过对激光处理后的样品进行金相、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及X射线衍射分析,并与激光处理前的原样进行对比,判断金属玻璃已经形成。
关键词 非晶薄膜 金属玻璃 激光 高功率
下载PDF
基于晶格储存能的航空铝合金腐蚀行为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童 吕由 张欣欣 《失效分析与预防》 2020年第5期312-318,共7页
采用多种电子显微技术对AA2024-T3航空铝合金的局部腐蚀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AA2024-T3铝合金的局部腐蚀主要以晶间腐蚀的形式出现,相对于晶界沉淀相,晶格储存能更为显著地影响晶间腐蚀的发展,促使其优先发生在晶格储存能更高的晶粒... 采用多种电子显微技术对AA2024-T3航空铝合金的局部腐蚀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AA2024-T3铝合金的局部腐蚀主要以晶间腐蚀的形式出现,相对于晶界沉淀相,晶格储存能更为显著地影响晶间腐蚀的发展,促使其优先发生在晶格储存能更高的晶粒周围。研究结果有助于提高对航空铝合金晶间腐蚀机理的认识,并为航空铝合金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对保障航空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格储存能 航空铝合金 晶间腐蚀 晶界沉淀相 电子衍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