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fracture toughness of rail steels and thermite welds at low temperature 被引量:7
1
作者 Yuan-qing Wang Hui ghold +1 位作者 Yong-jiu Shi Bao-rui Fe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5期409-420,共12页
Brittle fracture occurs frequently in rails and thermite welded joints, which intimidates the security and reliability of railway ser- vice. Railways in cold regions, such as Qinghai-Tibet Railway, make the problem of... Brittle fracture occurs frequently in rails and thermite welded joints, which intimidates the security and reliability of railway ser- vice. Railways in cold regions, such as Qinghai-Tibet Railway, make the problem of brittle fi'acture in rails even worse. A series of tests such as uniaxial tensile tests, Charpy impact tests, and three-point bending tests were carried out at low temperature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fracture toughness of U71Mn and U75V rail steels and their thermite welds. Fracture micromechanisms were analy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on the fracture surfaces of the tested specimens. The ductility indices (percentage elongation aider frac- ture and percentage reduction of area) and the toughness indices (Charpy impact energy Ak and plane-strain fracture toughness Kic) of the two kinds of rail steels and the corresponding thermite welds all decrease as the temperature decreases. The thermite welds are more critical to fracture than the rail steel base metals, as indicated by a higher yield-to-ultimate ratio and a much lower Charpy impact energy. U71Mn rail steel is relatively higher in toughness than U75V, as demonstrated by larger Ak and Klc values. Therefore, U71Mn rail steel and the corresponding thermite weld are recommended in railway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in cold reg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ILS WELDS mechanical properties fracture toughness low temperature properties brittle fracture
下载PDF
Self-assembling nacre-like high-strength and extremely tough polymer composites with new toughening mechanism
2
作者 Yu Bu Xu Wang +6 位作者 Xiuming Bu Zhengyi Mao Zhou Chen Zebiao Li Fengqian Hao Johnny C.Ho Jian Lu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5期236-244,共9页
Achieving high strength,deformability and toughness in polymers is important for practical industrial applications.This has remained challenging because of the mutually opposing effects of improvements to each of thes... Achieving high strength,deformability and toughness in polymers is important for practical industrial applications.This has remained challenging because of the mutually opposing effects of improvements to each of these properties.Here,a self-assembling nacre-like polymer composite is designed to achieve ex-tremely tough with increasing strength.This special desig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polymer’s mechanical properties,including an ultra-high fracture strain of 1180%,a tensile strength of 55.4 MPa and a toughness of 506.9 MJ/m^(3),which far exceed the highest values previously reported for polymer composites.This ex-cellent combination of properties can be attributed to a novel toughening mechanism,achieved by the synergy of the domain-limiting effect of metallic glass fragments with the strain-gradient-induced orien-tation and crystallisation within the polymer during stretching.Our approach opens a promising avenue for designing robust polymer materials in armour and aerospace engineering for a range of innovative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mer composites Metallic glass thin film toughness toughening mechanism Nacre-like fracture
原文传递
Role of Microstructural Features in Toughness Improvement of Zirconia Toughened Alumina
3
作者 Olaniyi Fakolujo Ali Merati +2 位作者 Mariusz Bielawski Manon Bolduc Michel Nganbe 《Journal of Minerals and Materials Characterization and Engineering》 2016年第1期87-102,共16页
Ceramics constitute an integral part of highly efficient armours due to their low density, high hardness, strength and stiffness. However, they lack toughness and multi-hit capability. Therefore, zirconia toughened al... Ceramics constitute an integral part of highly efficient armours due to their low density, high hardness, strength and stiffness. However, they lack toughness and multi-hit capability. Therefore, zirconia toughened alumina is investigated. The hardness is evaluated using Vickers, Knoop and instrumented indentations, while the fracture toughness is evaluated using the indentation technique and Charpy tests. The strength is evaluated using ring-on-ring, four point bend and drop weight tests. The Young’s modulus is evaluated using the unloading instrumented indentation curves. Microstructure, porosity and density are characterised using ultrasonic scanning, Archimedes principle, optical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Results show an indentation size effect on all mechanical properties. A substantial improvement in toughness is achieved through retardation of crack initiation by tetragonal-to-monoclinic phase transformation in zirconia particles, crack deviation thanks to appropriate grain structure, as well as energy absorption by densification due to remaining porosity. This improved toughness is expected to promote multi-hit cap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irconia Toughened Alumina toughening mechanisms fracture toughness Ballistic Performance and Multi-Hit Capability
下载PDF
核壳结构SiC@Ti(C,N)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4
作者 黄绍锋 甘志伟 +2 位作者 胡宁飞 陆静 李东旭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10-416,426,共8页
目的 碳化物陶瓷材料因优异的力学性能在精加工和切削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制备特定结构的碳化物复合材料能够改善材料的综合性能。方法 通过化学法在SiC表面包覆纳米Ti(C,N),无压烧结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SiC@Ti(C,N)复合材料。采用... 目的 碳化物陶瓷材料因优异的力学性能在精加工和切削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制备特定结构的碳化物复合材料能够改善材料的综合性能。方法 通过化学法在SiC表面包覆纳米Ti(C,N),无压烧结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SiC@Ti(C,N)复合材料。采用XRD、SEM、TEM和EDS等方法,研究退火温度和原料配比对复合材料的成分组成和微观结构的影响。通过同步热分析(TG-DSC)比较单相和复合材料抗氧化性能差异。使用显微维氏硬度计和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材料力学性能的变化趋势及原因。构建核壳颗粒致密化模型,分析复合材料的致密化机制和增韧机理。结果 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其显微硬度先升高后降低。随着SiC比例的增大,其显微硬度、压缩强度和断裂韧性均先增大后减小。在1250℃下,制备的原料质量比为11:1的SiC@Ti(C,N)复合材料具有最大显微硬度、压缩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为3 273HV、434 MPa、4.38MPa·m^(1/2)。结论 通过比较复合材料和单一碳化物材料的力学性能发现,具有核壳结构的SiC@Ti(C,N)复合材料综合性能得到提升。纳米Ti(C,N)填充复合材料孔隙并促进致密化烧结,从而提升了复合材料的强度;通过Ti(C,N)骨架的偏转裂纹实现增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陶瓷 碳氮化钛 断裂韧性 核壳结构 显微硬度 增韧机理
下载PDF
力电流联合载荷作用下GaN半导体准脆性断裂行为
5
作者 王蕾 王世杰 +1 位作者 朱登洁 卢春生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95-901,共7页
压电半导体(PSC)结构在工程应用中不可避免地受电流、应力场等共同作用,多场应用环境往往导致其发生复杂的变形、断裂失效等问题。通过引入影响特征裂纹长度的电流参数,建立了压电半导体在力电流联合载荷作用下断裂行为的预测模型。经... 压电半导体(PSC)结构在工程应用中不可避免地受电流、应力场等共同作用,多场应用环境往往导致其发生复杂的变形、断裂失效等问题。通过引入影响特征裂纹长度的电流参数,建立了压电半导体在力电流联合载荷作用下断裂行为的预测模型。经力电流联合载荷实验验证,该模型预测范围涵盖了所有强度和断裂实验数据点,表明其可以有效地预测压电半导体的准脆性断裂行为。系统研究了电流载荷对压电半导体准脆性断裂行为的影响,为复杂环境下GaN构件的可靠性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及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N 压电半导体(PSC) 力电流联合载荷 准脆性断裂 拉伸强度 断裂韧性
下载PDF
页岩气储层可压裂性评价技术 被引量:192
6
作者 袁俊亮 邓金根 +5 位作者 张定宇 李大华 闫伟 陈朝刚 程礼军 陈子剑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23-527,共5页
从页岩气储层岩石的脆性指数、断裂韧性、岩石力学特性3个方面,对中国页岩气储层可压裂性评价技术进行了研究。根据弹性模量与泊松比的分布范围,建立了适用于四川盆地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的脆性指数预测模型;总结了室内实验测定和利用... 从页岩气储层岩石的脆性指数、断裂韧性、岩石力学特性3个方面,对中国页岩气储层可压裂性评价技术进行了研究。根据弹性模量与泊松比的分布范围,建立了适用于四川盆地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的脆性指数预测模型;总结了室内实验测定和利用测井数据计算页岩储层Ⅰ型、Ⅱ型断裂韧性的计算方法;初步建立了以弹性模量E、泊松比μ、单轴抗拉强度St三项岩石力学参数为自变量,可压裂指数Frac为因变量的可压裂性评价方法;绘制了可压裂指数立体图版,据此评价页岩气储层压裂的难易程度,弹性模量值越高,泊松比和抗拉强度值越低,则Frac值越高,反映储层越容易被压裂。根据地震测井和垂直地震剖面(VSP)等资料,结合室内实验校正,获取整个储层的岩石力学参数后,可以计算任意处的可压裂指数,建立储层可压裂性立体分布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可压性评价 脆性指数 断裂韧性 岩石力学特性 可压裂指数
下载PDF
填充增韧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及增韧机理 被引量:19
7
作者 朱晓光 邓小华 +2 位作者 洪萱 漆宗能 蔡忠龙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95-201,共7页
用表面处理的CaCO3填充聚丙烯(均聚物PP),PP/CaCO3复合材料的杨氏模量和缺口冲击强度同时得到增加,克服了通常填料填充聚合物降低韧性的缺点.用J积分研究其断裂韧性给出:裂纹扩展阻力dJ/d(△a)低是聚丙烯... 用表面处理的CaCO3填充聚丙烯(均聚物PP),PP/CaCO3复合材料的杨氏模量和缺口冲击强度同时得到增加,克服了通常填料填充聚合物降低韧性的缺点.用J积分研究其断裂韧性给出:裂纹扩展阻力dJ/d(△a)低是聚丙烯缺口脆性的主要原因,随着填料体积分数Vf的增加PP/CaCO3的Jc出现一极大值,但其裂纹扩展阻力却不断增大;用裂纹引发点后的Jc=Jc+[dJ/d(△a)]·△a=Je(J积分弹性分量)+Jp(J积分塑性分量)可全面表征韧性聚合物材料的断裂韧性;PP/CaCO3的Jp明显增加,是裂纹扩展阻力和Jt增加的原因.SEM分析结出,CaCO3填料在裂尖损伤区内引起强烈的空洞化损伤,并增强了裂尖钝化破坏过程,这些细观损伤机制的变化,导致能量耗散增加,可用滞后分量Jh定量表征.由此给出聚合物材料被增韧的J积分判据为:复合材料的Jh>基体的Jh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复合材料 断裂韧性 增韧机理
下载PDF
共晶基陶瓷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 被引量:10
8
作者 倪新华 刘协权 +3 位作者 韩保红 程兆刚 钟国辉 赵磊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82-690,共9页
应用细观力学方法研究了由具有随机尺寸和方位的棒体共晶体构成的共晶基陶瓷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首先根据棒状共晶体的细观结构特性,考虑共晶体边界处的微观滑移确定共晶陶瓷复合材料的开裂应力,当外载荷达到开裂应力时,裂纹开始扩展.... 应用细观力学方法研究了由具有随机尺寸和方位的棒体共晶体构成的共晶基陶瓷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首先根据棒状共晶体的细观结构特性,考虑共晶体边界处的微观滑移确定共晶陶瓷复合材料的开裂应力,当外载荷达到开裂应力时,裂纹开始扩展.然后分析裂纹表面处的棒状共晶体桥联力使裂纹产生闭合效应,减小裂纹尖端的应力集中,建立棒状共晶体桥联增韧机制;再依据棒状共晶体拔出过程中摩擦力做功,建立棒状共晶体拔出增韧机制.最后在棒状共晶体的桥联与拔出增韧机制的基础上,得到了共晶基陶瓷复合材料断裂韧性的理论表达式.结果表明共晶基陶瓷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与棒状共晶体的长径比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棒体共晶体 开裂应力 桥联增韧机制 拔出增韧机制 断裂韧性
下载PDF
基于矿物组分与断裂韧度的页岩地层脆性指数评价模型 被引量:39
9
作者 廖东良 肖立志 张元春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7-41,共5页
利用岩石力学参数计算页岩地层脆性指数其结果存在不确定性,而由矿物组成得到的结果不能反映地层的实际脆性。为此,在用矿物组分计算地层脆性的基础上,引入断裂韧度作为每种矿物的加权系数,建立了页岩地层脆性指数评价新模型。用页岩地... 利用岩石力学参数计算页岩地层脆性指数其结果存在不确定性,而由矿物组成得到的结果不能反映地层的实际脆性。为此,在用矿物组分计算地层脆性的基础上,引入断裂韧度作为每种矿物的加权系数,建立了页岩地层脆性指数评价新模型。用页岩地层的岩石力学模型、脆性矿物模型和建立的新模型分别计算了某井页岩地层的脆性指数,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在岩石力学参数异常段,新模型的评价结果比岩石力学模型高10%左右,且评价结果与压裂效果一致。研究表明,新模型的脆性指数与断裂韧度之间呈负线性关系,地层断裂韧度越大,则脆性指数越小,反之亦然。分析认为,该模型有效避免了单一矿物含量模型带来的缺陷,同时新模型与页岩地层的含气量和有机质含量无关,对页岩地层来说是一种高效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 矿物分析 岩石力学 断裂韧度 脆性指数 数学模型
下载PDF
层间颗粒增韧复合材料层压板的Ⅱ型层间断裂韧性 被引量:11
10
作者 高峰 矫桂琼 +1 位作者 宁荣昌 卢智先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4-188,共5页
采用热塑性颗粒对HT7/5228、HT3/NY9200G、HT3/5224和HT3/3234四种热固性树脂基体复合材料进行层间增韧,测试了未层间增韧对比件和层间增韧改性件的型层间断裂韧性G c。试验结果表明,增韧颗粒和基体树脂形成的Interlayer层有效的吸收了... 采用热塑性颗粒对HT7/5228、HT3/NY9200G、HT3/5224和HT3/3234四种热固性树脂基体复合材料进行层间增韧,测试了未层间增韧对比件和层间增韧改性件的型层间断裂韧性G c。试验结果表明,增韧颗粒和基体树脂形成的Interlayer层有效的吸收了断裂能量并抑止了裂纹的失稳扩展,G c显著提高。层间增韧的几何效应、裂纹传播路径控制、裂尖屏蔽和颗粒桥联是主要的增韧机理。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Interlayer层降低了裂纹尖端J积分值和裂尖应力集中,进一步解释和支持了增韧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层压板 层间颗粒增韧 Ⅱ型层间断裂韧性 增韧机理
下载PDF
含环氧基团丙烯酸酯液体橡胶增韧环氧树脂的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孔杰 宁荣昌 +1 位作者 唐玉生 白真权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8-51,共4页
研究了含环氧基团丙烯酸酯液体橡胶对环氧树脂三乙醇胺固化体系的增韧作用。结果表明,增韧环氧树脂体系是以橡胶粒子为分散相的两相结构,丙烯酸酯液体橡胶能显著地提高环氧树脂的冲击强度和断裂韧性GIC,幅度分别达63.0%和350%,而拉伸性... 研究了含环氧基团丙烯酸酯液体橡胶对环氧树脂三乙醇胺固化体系的增韧作用。结果表明,增韧环氧树脂体系是以橡胶粒子为分散相的两相结构,丙烯酸酯液体橡胶能显著地提高环氧树脂的冲击强度和断裂韧性GIC,幅度分别达63.0%和350%,而拉伸性能、弯曲性能和玻璃化温度的降低幅度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基团丙烯酸酯液体橡胶 增韧作用 环氧树脂 断裂韧性 热性能
下载PDF
Al_2O_3-ZrO_2-MgAl_2O_4三元纳米复相陶瓷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国清 谢杰 +2 位作者 王旭东 董红刚 侯晓多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8年第5期73-77,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Al2O3-ZrO2-MgAl2O4纳米复合粉体。利用真空热压烧结技术制备了Al2O3-30mol%ZrO2-30mol%MgAl2O4(AZ30S30)三元纳米复相陶瓷。微观组织研究表明:所得纳米复相陶瓷是一种典型的"晶间/晶内"复合型纳米结构,...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Al2O3-ZrO2-MgAl2O4纳米复合粉体。利用真空热压烧结技术制备了Al2O3-30mol%ZrO2-30mol%MgAl2O4(AZ30S30)三元纳米复相陶瓷。微观组织研究表明:所得纳米复相陶瓷是一种典型的"晶间/晶内"复合型纳米结构,基体氧化铝和第二相均为等轴状,氧化铝晶间散布着氧化锆和尖晶石第二相晶粒,同时有大量的球形氧化锆小颗粒分散在基体氧化铝晶粒内。对不同晶粒尺度复相陶瓷的断裂韧性测试及纳米压痕实验表明:微米级复相陶瓷的最大硬度为22GPa,而纳米复相陶瓷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其硬度随着晶粒尺寸的减小而增加,最大可达35GPa。微米级复相陶瓷的断裂韧性为8.9MPa.m1/2,而纳米复相陶瓷的断裂韧性为10.04MPa.m1/2,其增韧机理主要为ZrO2相变复合增韧、"内晶"型纳米颗粒韧化以及细晶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相陶瓷 微观组织 断裂韧性 增韧机理
下载PDF
FeMoSiB纳米晶薄带的裂纹扩展阻力和结构的关系 被引量:3
13
作者 甘阳 周本濂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91-394,共4页
通过对不同晶粒尺寸的FeMoSiB纳米晶的断裂韧性的测量和断裂行为的分析,研究了纳米晶结构和裂纹扩展阻力之间的关系.FeMoSiB纳米晶的断裂模式是沿晶断裂,造成了很小的裂纹扩展阻力.裂纹扩展阻力随晶粒尺寸增加而增加... 通过对不同晶粒尺寸的FeMoSiB纳米晶的断裂韧性的测量和断裂行为的分析,研究了纳米晶结构和裂纹扩展阻力之间的关系.FeMoSiB纳米晶的断裂模式是沿晶断裂,造成了很小的裂纹扩展阻力.裂纹扩展阻力随晶粒尺寸增加而增加,其中的韧化机制是裂纹扩展过程中晶粒团的桥接和拔出摩擦作用.根据纳米晶的结构特点认为裂纹扩展阻力将会达到一个极大值,然后由于内应力的作用而下降.而裂纹扩展阻力随晶粒尺寸的变化与塑性变形基本没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晶合金 脆性断裂 韧化机制 断裂韧性 FeMoSiB 裂纹扩展阻力
下载PDF
超声辅助对钛合金表面微弧氧化生物膜层的增韧作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凤彪 刘静凯 +1 位作者 李丽丽 舒启林 《电镀与涂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911-916,共6页
为了提高钛合金表面微弧氧化(MAO)生物膜层的断裂力学性能,将超声波引入微弧氧化工艺,并通过控制占空比制得具有不同孔径和厚度的微弧氧化膜。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四点弯曲法、模拟体液浸泡试验对比了无超声辅助和超声辅助微弧... 为了提高钛合金表面微弧氧化(MAO)生物膜层的断裂力学性能,将超声波引入微弧氧化工艺,并通过控制占空比制得具有不同孔径和厚度的微弧氧化膜。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四点弯曲法、模拟体液浸泡试验对比了无超声辅助和超声辅助微弧氧化膜的表面形貌、相组成、断裂韧性和生物学性能。结果表明,与无超声辅助试样相比,超声辅助试样更致密,更厚,断裂韧性更优。微弧氧化膜断裂力学提高的原因为:部分TiO_2由锐钛矿相转变为金红石相,以及超声空化效应使氧化膜致密化和增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微弧氧化 超声辅助 断裂韧性 增韧机制 生物相容性
下载PDF
非常规储层体积改造中岩石脆性特征的判别方法 被引量:16
15
作者 才博 丁云宏 +4 位作者 卢拥军 王晓冬 杨振周 孙豪 吴国涛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5期86-88,共3页
水平井钻井+体积改造技术是非常规领域实现突破的关键。研究储层的脆弹性特征是储层是否适合体积改造的核心问题,通过岩石力学分析、全岩分析及核磁扫描等方法,建立岩心剪切破坏观察、脆性指数计算、断裂韧性计算和岩心CT与岩石力学结... 水平井钻井+体积改造技术是非常规领域实现突破的关键。研究储层的脆弹性特征是储层是否适合体积改造的核心问题,通过岩石力学分析、全岩分析及核磁扫描等方法,建立岩心剪切破坏观察、脆性指数计算、断裂韧性计算和岩心CT与岩石力学结合的一套用于评价储层脆性特征的综合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积改造 脆性指数 岩石力学 致密气 断裂韧性
下载PDF
FeMoSiB纳米晶合金薄带的脆性断裂 被引量:3
16
作者 甘阳 周本濂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56-358,共3页
研究了FeMoSiB纳米晶合金薄带的脆性断裂行为.利用激光打孔形成预裂纹,并结合断裂表面的微观形貌观察,从能量的观点解释了裂纹扩展过程中的分又现象,对材料r断裂韧性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指出常数 σ_c(πa_s)1/... 研究了FeMoSiB纳米晶合金薄带的脆性断裂行为.利用激光打孔形成预裂纹,并结合断裂表面的微观形貌观察,从能量的观点解释了裂纹扩展过程中的分又现象,对材料r断裂韧性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指出常数 σ_c(πa_s)1/2并不是断裂韧性K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晶合金 脆性断裂 裂纹分叉 断裂韧性
下载PDF
酞侧基聚芳醚砜/聚苯硫醚共混物的断裂韧性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宇明 韩艳春 +1 位作者 李滨耀 张英俊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3-25,共3页
本文通过有缺口和无缺口冲击试验、断裂韧性测试以及结合扫描电镜分析断面形貌,研究了酞侧基聚芳醚砜/聚苯硫醚共混物的断裂行为,讨论了聚苯硫醚增韧聚芳醚砜的机理.结果表明,共混物冲击强度的改善主要是由于其裂纹引发能的提高;共混物... 本文通过有缺口和无缺口冲击试验、断裂韧性测试以及结合扫描电镜分析断面形貌,研究了酞侧基聚芳醚砜/聚苯硫醚共混物的断裂行为,讨论了聚苯硫醚增韧聚芳醚砜的机理.结果表明,共混物冲击强度的改善主要是由于其裂纹引发能的提高;共混物断裂韧性提高的原因是由于外加应力场在PPS微纤附近产生应力集中,促使基体和微纤都发生塑性形变,从而吸收更多的能量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芳醚砜 聚苯硫醚 断裂 韧性 共混酞测基 塑料
下载PDF
超声辅助微弧氧化Ti-13Nb-13Zr合金制备仿生涂层及其断裂力学性能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凤彪 张嘉易 +3 位作者 丁茹 李银玉 李丽丽 陈松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46-50,共5页
为了提高微弧氧化钛合金制备的脆性仿生涂层的断裂力学性能,利用超声辅助微弧氧化复合工艺在Ti-13Nb-13Zr合金表面制备了钙磷生物涂层。通过压痕法测试分析了涂层断裂韧性,采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测试了涂层表面形貌和相组成,并与微... 为了提高微弧氧化钛合金制备的脆性仿生涂层的断裂力学性能,利用超声辅助微弧氧化复合工艺在Ti-13Nb-13Zr合金表面制备了钙磷生物涂层。通过压痕法测试分析了涂层断裂韧性,采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测试了涂层表面形貌和相组成,并与微弧氧化制备的涂层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增韧原因。结果表明,引入超声后,微弧放电电压下降了40V,涂层致密层明显增厚;相同电源占空比条件下,超声工艺所制备涂层的断裂韧性相比无超声工艺都有所提高。部分锐钛矿相TiO_2转变为金红石相的相变增韧,超声空化效应引起的涂层致密化和增厚效果,以及微裂纹的均匀分布,是促使涂层断裂力学性能提高的主要原因。该复合工艺实现了微弧氧化钛合金生物涂层的增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辅助微弧氧化 生物涂层 断裂韧性 增韧机制
下载PDF
在役设备材料断裂力学参数测定方法综述——小冲杆实验力学研究进展之二 被引量:3
19
作者 丁克勤 吴永礼 《实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45-557,共13页
20多年以来,用小型试件的小冲杆实验技术来测量在役设备材料的各种力学参数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小冲杆实验的试样虽然还没有标准,但一般均采用直径为3~10mm,厚度为0.1~0.5mm的圆片试样。这个方法已经用来确定材料的弹性模量、... 20多年以来,用小型试件的小冲杆实验技术来测量在役设备材料的各种力学参数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小冲杆实验的试样虽然还没有标准,但一般均采用直径为3~10mm,厚度为0.1~0.5mm的圆片试样。这个方法已经用来确定材料的弹性模量、屈服强度、塑性性能、抗拉强度、断裂形态转变温度、断裂韧性、蠕变性能以及表示塑性硬化和韧性损伤的微观力学参数和黏塑性性能等各种力学性能。该方法兼具取样方便和几乎无损的优点,非常适用于那些无法取出传统试样或取样不经济的场合,因此引起科技界和工业界的关注。本文综述了小冲杆试验的测量技术及从测量数据来确定材料断裂形态转变温度、断裂韧性和主曲线的移动温度的各种计算方法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冲杆试验 断裂韧性 断裂形态转变温度 主曲线 材料力学性能
下载PDF
低合金钢断裂韧性J_(Ic)韧脆转变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秦江阳 王印培 柳曾典 《动力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358-1362,共5页
试验研究了球形容器用低合金钢 36mm和 4 0 mm 1 6Mn R钢板屈服强度σs、启裂断裂韧性 Ji 韧脆转变区的变化规律 ,使用试验数据 ,利用裂尖向观断裂机制 ,建立了低合金刚的弹塑性断裂韧性 JIC 在韧脆转变区的转变模型 ,该模型预测的韧脆... 试验研究了球形容器用低合金钢 36mm和 4 0 mm 1 6Mn R钢板屈服强度σs、启裂断裂韧性 Ji 韧脆转变区的变化规律 ,使用试验数据 ,利用裂尖向观断裂机制 ,建立了低合金刚的弹塑性断裂韧性 JIC 在韧脆转变区的转变模型 ,该模型预测的韧脆转变规律与 1 6Mn R钢母材和焊缝以及 A50 8- 钢焊缝的低温断裂力学的试验结果一致 ,研究表明低合金钢断裂韧性的韧脆转变机制是断裂应力 σ′f 控制的脆性解理断裂和断裂应变ε*f 控制的塑性韧窝断裂相互竞争机制作用的结果。图 5表 3参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合金钢 断裂韧性 韧脆转变机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