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olution combustion synthesis of Fe-Ni-Y_2O_3 nanocomposites for magnetic application
1
作者 刘烨 秦明礼 +4 位作者 章林 贾宝瑞 陈鹏起 张德志 曲选辉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期23-29,共7页
Fe-Ni-Y2O3 nanocomposites with uniform distribution of fine oxide particles in the gamma Fe Ni matrix were successfully fabricated via solution combustion followed by hydrogen reduction.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 Fe-Ni-Y2O3 nanocomposites with uniform distribution of fine oxide particles in the gamma Fe Ni matrix were successfully fabricated via solution combustion followed by hydrogen reduction.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hase transformation of the combusted powder and the Fe-Ni-Y2O3 nanocomposit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D, FESEM and TEM.Porous Fe-Ni-Y2O3 nanocomposites with crystallite size below 100 nm were obtained after reduction. The morphology, phases and magnetic property of Fe-Ni-Y2O3 nanocomposites reduc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were investigated. The Fe-Ni-Y2O3 nanocomposite reduced at 900 °C has the maximum saturation magnetization and the minimum coercivity values of 167.41 A/(m2·kg)and 3.11 k A/m,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材料 应用 磁性 饱和磁化强度 FESEM 纳米复合物 均匀分布 Y2O3
下载PDF
Solution-combustion Synthesized Nano-pellet α-Al_(2)O_(3) and Catalytic Oxidation of Cyclohexane by Its Supported Cobalt Acetate
2
作者 孔祥友 LIU Wenqiang +3 位作者 刘旭光 ZHANG Pingping LI Xia 王志义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2021年第6期811-824,共14页
Nano-pelletα-Al_(2)O_(3) was prepared using aluminum nitrate as precursor and urea as fuel by a fast method of solution combustion synthesis.The formation of the nano material was dependent on the molar ratio of fuel... Nano-pelletα-Al_(2)O_(3) was prepared using aluminum nitrate as precursor and urea as fuel by a fast method of solution combustion synthesis.The formation of the nano material was dependent on the molar ratio of fuel/oxidant,calcination temperature,and foreign metallic ions.The prerequisite conditions of the formation were a suitable fuel/oxidant molar ratio larger than two and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higher than 673 K.Foreign ions,Ce^(4+) or Co^(2+),hindered this formation via promoting the generation of stable penta-coordinated Al^(3+) ions due to strong interaction with alumina,were revealed by ^(27)Al NMR spectra.Such Al^(3+) ions were recognized as a critical intermediate state for the phase transformation of alumina and their presence deterred the transformation.The nano-pellet morphology of the product demonstrated a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69 m^(2)/g,of which the external surface area occupied 59 m^(2)/g.It was found that the supported cobalt acetate on such nano-pellets existed as nanoparticles attached to the external surface,evidenced by the TEM characterization.The prepared catalyst could efficiently catalyze the selective oxidation of cyclohexane under the reaction condition of pressure under 0.8 MPa,temperature at 373 K,and time for 4 hours.The conversion of the reaction achieved up to 7.9%;while the cyclohexanone selectivity was 42.7%and the cyclohexanone and cyclohexanol selectivity was 91.6%.This catalytic performance recommends the supported cobalt acetate on the inert nano-pellet a-Al_(2)O_(3) as a promising catalyst for the selective oxidation of cyclohexa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ution combustion synthesis ALUMINA CYCLOHEXANE catalytic oxidation
下载PDF
Fabrication and ultraviolet-shielding properties of silica-coated titania-doped ceria nanoparticles
3
作者 陈伟凡 洪建明 +1 位作者 李慧泉 李永绣 《Journal of Rare Earths》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8期810-814,共5页
A series of well-dispersed titania-doped ceria nanoparticles Ce1–xTixO2 were rapidly prepared by a novel salt-assisted solution combustion process using correspondent metal nitrates as oxidizers and ethyl glycol as f... A series of well-dispersed titania-doped ceria nanoparticles Ce1–xTixO2 were rapidly prepared by a novel salt-assisted solution combustion process using correspondent metal nitrates as oxidizers and ethyl glycol as fuel, and then coated with amorphous silica by seeded polymerization using tetraethyl orthoslicate (TEOS). The as-prepared sampl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X-ray diffraction (XRD), Fourier-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and ultraviolet-visible light (UV-Vis) diffuse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compared with the as-prepared pure ceria nanoparticles, the red-shift phenomenon occurred for Ti-doped ceria nanoparticles with Ti incorporation. Meanwhile, the absorption intensity in the UV light region slightly decreased and transmission rate in visible light region was somewhat enhanced. In comparison with the silica-coated CeO2 nanopowders, the silica-coated Ce0.95Ti0.05O2 nanopowders displayed the same absorption intensity in the UV light region, broader UV absorption band and higher transmission rate in visible light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ria nanoparticles titania doping silica coating UV shielding salt-assisted solution combustion synthesis rare earths
原文传递
金纳米十面体粒子/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和表征
4
作者 袁甜甜 李忠 +1 位作者 陈祥亭 盛爱民 《安徽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88-91,共4页
金纳米材料具有尺寸和形貌可控、化学性质稳定、良好的催化性能等特点,但金纳米粒子在溶液中易发生不可逆团聚,若将金纳米粒子与载体复合则可有效改善这一现象。实验使用溶液合成法,在氧化石墨烯悬浮液中,以四氯金酸为前体,原位生成了... 金纳米材料具有尺寸和形貌可控、化学性质稳定、良好的催化性能等特点,但金纳米粒子在溶液中易发生不可逆团聚,若将金纳米粒子与载体复合则可有效改善这一现象。实验使用溶液合成法,在氧化石墨烯悬浮液中,以四氯金酸为前体,原位生成了金纳米十面体粒子/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构和表面化学性质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平均粒径为30~50 nm,呈十面体立方结构的金纳米粒子均匀地生长在氧化石墨烯表面。在复合材料生成的过程中,石墨烯表面的含氧官能团参与了反应,金纳米粒子与氧化石墨烯之间生成了稳定的共价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纳米粒子 氧化石墨烯 溶液合成法
下载PDF
燃料与氧化剂用量比对溶液燃烧法制备尖晶石型高熵氧化物结构和储锂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王之昕 张惠 +5 位作者 李肖 郭\磊 梁雨婷 官仕卿 万宇杰 冒爱琴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29,共9页
以金属硝酸盐为氧化剂、甘氨酸为燃料,采用溶液燃烧法在750℃下制备尖晶石型(K_(1/6)Co_(1/6)Cr_(1/6)Fe_(1/6)Mn_(1/6)Ni_(1/6))_(3)O_(4)高熵氧化物粉体,并将该粉体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了燃料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比(0.2,0.5,1.... 以金属硝酸盐为氧化剂、甘氨酸为燃料,采用溶液燃烧法在750℃下制备尖晶石型(K_(1/6)Co_(1/6)Cr_(1/6)Fe_(1/6)Mn_(1/6)Ni_(1/6))_(3)O_(4)高熵氧化物粉体,并将该粉体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了燃料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比(0.2,0.5,1.0,1.5)对产物结构和储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高熵氧化物化学成分均匀且具有介孔结构;随着燃料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比的增加,高熵氧化物的结晶度、晶格常数、晶胞体积、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均增大,晶粒尺寸先减小后增大,最可几孔径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当燃料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比为0.5和1.0时,所制备的粉体具有相似的比表面积和类似的孔结构,但是前者具有更小的晶粒尺寸和最可几孔径。当燃料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比为0.5时,制备的电极在0.2 A·g^(-1)小电流密度下循环100圈后放电比容量最高(1196 mA·h·g^(-1)),这与此时电极材料具有较小的晶粒尺寸和最可几孔径以及适中的结晶度有关;当燃料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比为1.0时,电极具有最优的倍率性能,在1.0 A·g^(-1)大电流密度下循环400圈后的放电比容量高达1133 mA·h·g^(-1),在3 A·g^(-1)大电流密度下的比容量保持率仍高达59.4%,这主要与较大的晶胞体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高熵氧化物 尖晶石结构 溶液燃烧法 储锂性能
下载PDF
SCS法制备Co_(3)O_(4)催化氧化低浓度甲烷
6
作者 费轲 阳昌真 +3 位作者 赵梦奇 张亚新 郭皓 廖银念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1-128,共8页
前驱物中氧化剂(硝酸钴)/燃料(柠檬酸)配比对溶液燃烧法制备的Co_(3)O_(4)催化氧化低浓度甲烷性能的影响极大。随着燃料占比的增多,Co_(3)O_(4)的比表面积逐渐增大,氧化还原性能逐渐增强。其中当氧化剂/燃料比为1∶2时所得的Co3O(4命名... 前驱物中氧化剂(硝酸钴)/燃料(柠檬酸)配比对溶液燃烧法制备的Co_(3)O_(4)催化氧化低浓度甲烷性能的影响极大。随着燃料占比的增多,Co_(3)O_(4)的比表面积逐渐增大,氧化还原性能逐渐增强。其中当氧化剂/燃料比为1∶2时所得的Co3O(4命名为Co1CA2)具有最小的晶体尺寸、较高的比表面积。此外,该催化剂不仅具有较好的氧化还原能力,同时表面有更丰富的Co^(2+)以及吸附氧物种,并且此时的Co-O键更容易断裂,意味着可以提供更多的活性氧物种。在低浓度甲烷的催化氧化测试中,Co1CA2表现出了最好的催化活性,其T90值为370℃,相较于直接煅烧硝酸钴得到的Co_(3)O_(4)降低68℃。在经过3次非连续的稳定性测试后,Co1CA2对甲烷的去除率仍旧稳定在90%以上,表现出良好的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剂/燃料配比 溶液燃烧法 Co_(3)O_(4) 催化氧化 低浓度甲烷
下载PDF
氧化铁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表面修饰及在分离和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7
作者 赵紫来 卞征云 +2 位作者 陈朗星 何锡文 王彦芬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288-1297,共10页
氧化铁磁性纳米粒子通过表面化学修饰得到无机、有机或聚合物壳包覆在其表面。其中的壳结构既具有生物适应性,又具有可键合生物分子如细胞、蛋白质、酶、抗体和核酸的活性基团,而核具有磁性特性。本文总结了氧化铁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方... 氧化铁磁性纳米粒子通过表面化学修饰得到无机、有机或聚合物壳包覆在其表面。其中的壳结构既具有生物适应性,又具有可键合生物分子如细胞、蛋白质、酶、抗体和核酸的活性基团,而核具有磁性特性。本文总结了氧化铁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介绍了其表面化学修饰及在分离和分析应用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铁 磁性纳米粒子 制备 表面修饰 磁性分离 生化检测
下载PDF
燃烧法制备氧化物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8
作者 程永亮 宋武林 谢长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7期70-72,共3页
燃烧法是制备氧化物纳米材料的一种新方法,其中,气相燃烧法、燃烧火焰-化学气相凝聚法已经实现了工业化生产;而一些新的工艺方法,如低温燃烧合成法、喷雾燃烧法、电控火焰合成法在制备纳米材料上也各有优缺点,燃烧法与其他技术的结合也... 燃烧法是制备氧化物纳米材料的一种新方法,其中,气相燃烧法、燃烧火焰-化学气相凝聚法已经实现了工业化生产;而一些新的工艺方法,如低温燃烧合成法、喷雾燃烧法、电控火焰合成法在制备纳米材料上也各有优缺点,燃烧法与其他技术的结合也在研究开发阶段。详细阐述了然烧法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物纳米材料 低温燃烧法 喷雾燃烧法 气相燃烧法 燃烧火焰-化学气相凝聚法
下载PDF
燃烧合成技术制备α-Al_2O_3纳米粉 被引量:13
9
作者 翟秀静 符岩 +1 位作者 暴永生 刘忠文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851-853,共3页
研究了燃烧合成技术制备纳米粉Al2 O3 ·铝的硝酸盐和有机物为前驱体 ,一次反应即合成α Al2 O3 产物·实验考查了合成条件 ,最佳反应温度为 65 0~ 75 0℃·采用XRD和红外光谱分析了纳米粉的结构 ,电子透射电镜研究了Al2 ... 研究了燃烧合成技术制备纳米粉Al2 O3 ·铝的硝酸盐和有机物为前驱体 ,一次反应即合成α Al2 O3 产物·实验考查了合成条件 ,最佳反应温度为 65 0~ 75 0℃·采用XRD和红外光谱分析了纳米粉的结构 ,电子透射电镜研究了Al2 O3 粉的粒度与形貌 ,研究结果表明 ,Al2 O3 粉体为α型 ,粒度在 60~ 80nm之间 ,球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AL2O3 纳米粉 燃烧合成 低温自蔓延 纳米氧化铝 纳米制备技术
下载PDF
溶液燃烧合成法制备纳米金属氧化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欧玉静 喇培清 +1 位作者 魏玉鹏 朱丹丹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36-39,共4页
简要介绍了纳米金属氧化物的一些应用;综述了近年来纳米金属氧化物的制备方法———溶液燃烧合成法;其中着重评述了近年来改进的溶液燃烧制备方法:自蔓延溶胶-凝胶燃烧合成法、浸渍在惰性支撑物中的燃烧合成法、浸渍在活性支撑物中的燃... 简要介绍了纳米金属氧化物的一些应用;综述了近年来纳米金属氧化物的制备方法———溶液燃烧合成法;其中着重评述了近年来改进的溶液燃烧制备方法:自蔓延溶胶-凝胶燃烧合成法、浸渍在惰性支撑物中的燃烧合成法、浸渍在活性支撑物中的燃烧合成法、盐助溶液燃烧合成法、微波助溶液燃烧合成法、乳液燃烧合成法和纤维素辅助溶液燃烧合成法;并展望了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液燃烧合成法 纳米金属氧化物 自蔓延溶胶-凝胶燃烧合成法 盐助溶液燃烧合成法
下载PDF
自蔓延高温合成锰锌铁氧体粉料 被引量:7
11
作者 杨珂 郭志猛 +2 位作者 郝俊杰 高峰 张斌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18-1122,共5页
采用内氧化剂KClO3,在常压空气中自蔓延高温合成锰锌铁氧体粉料.粉料性能用XRD、SEM、VSM等表征,讨论了燃烧合成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当反应放热供氧系数m为0.54、反应控制放热系数k为0.6、燃烧合成速度为1.93mm·s-1、燃烧温度为15... 采用内氧化剂KClO3,在常压空气中自蔓延高温合成锰锌铁氧体粉料.粉料性能用XRD、SEM、VSM等表征,讨论了燃烧合成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当反应放热供氧系数m为0.54、反应控制放热系数k为0.6、燃烧合成速度为1.93mm·s-1、燃烧温度为1593K时,可制备性能优良的锰锌铁氧体粉料,其比饱和磁化强度为64.44A·m2·kg-1,比剩磁强度为1.349A·m2·kg-1,矫顽力为0.24kA·m-1,平均粒径为1.42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锌铁氧体 氧化剂 自蔓延高温合成 磁性能
下载PDF
有机燃料与氧化剂的化学计量比对La_(0.8)Sr_(0.2)CoO_3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伟 罗来涛 闵雯雯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093-1098,共6页
以D,L-丙氨酸为有机燃料,采用溶液燃烧法制备了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La0.8Sr0.2CoO3催化剂,研究了有机燃料与氧化剂的化学计量比(φ)对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考察了催化剂的甲烷燃烧活性,并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La0.8Sr0.2... 以D,L-丙氨酸为有机燃料,采用溶液燃烧法制备了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La0.8Sr0.2CoO3催化剂,研究了有机燃料与氧化剂的化学计量比(φ)对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考察了催化剂的甲烷燃烧活性,并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La0.8Sr0.2CoO3催化剂具有钙钛矿型结构,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能随φ的不同而变化,当φ=1.52时所制备的催化剂活性最高,甲烷转化率达到50%和100%时的反应温度分别为460,540℃。该催化剂的平均晶粒度(12.32nm)较小,晶格畸变率(4.66×10-3)和比表面积(21.40m2/g)较大,表面和氧空穴处的化学吸附氧更容易移动,表观活化能(62.54kJ/mol)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燃料 氧化剂 化学计量比 溶液燃烧法 D L-丙氨酸 镧-锶-钴复合氧化物 钙钛矿型结构 甲烷催化燃烧
下载PDF
十二烷基硫酸钠对溶液燃烧合成多孔Co_(3)O_(4)粉体形貌及磁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魏玉鹏 赵飞云 +4 位作者 冯绍晨 李庆林 申永前 马吉强 王海燕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43-947,共5页
采用盐助溶液燃烧合成法制备多孔Co_(3)O_(4)粉体,并对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辅助盐合成的Co_(3)O_(4)粉体分别在500、600和700℃进行热处理,研究其微观形貌、结构和磁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燃料中引入SDS作为表面活性剂,起到发泡和细... 采用盐助溶液燃烧合成法制备多孔Co_(3)O_(4)粉体,并对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辅助盐合成的Co_(3)O_(4)粉体分别在500、600和700℃进行热处理,研究其微观形貌、结构和磁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燃料中引入SDS作为表面活性剂,起到发泡和细化晶粒的作用,热处理对Co_(3)O_(4)粉体的形貌、结构及磁学性能产生明显影响。在n(Co(NO_(3))_(2)·6H_(2)O)∶n(SDS)=1∶0.075时合成的Co_(3)O_(4)粉体经700℃热处理后得到了高纯度、空间网状结构好、平均晶粒尺寸为100nm的纳米晶Co_(3)O_(4)粉体。经500、600及700℃热处理后Co_(3)O_(4)粉体的矫顽力和剩磁逐渐增大,其中700℃热处理后粉体的矫顽力和剩磁最大,矫顽力为316.8Oe,剩磁为31.5×10^(-3)emu/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3O4 溶液燃烧合成法 十二烷基硫酸钠(SDS) 燃料 磁学性能
下载PDF
低温燃烧合成法制备纳米NiFe_2O_4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雄彪 张秋杰 +1 位作者 张幺玄 陈厚和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0-72,80,共4页
以九水硝酸铁、六水硝酸镍、水溶性肼类燃料为原料,添加金属离子络合剂、分散剂等为辅助剂,利用溶液燃烧合成法制备了纳米NiFe2O4粉体。利用XRD、TEM、SEM等测试方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不同燃料、络合剂用量、分散剂用量、煅烧... 以九水硝酸铁、六水硝酸镍、水溶性肼类燃料为原料,添加金属离子络合剂、分散剂等为辅助剂,利用溶液燃烧合成法制备了纳米NiFe2O4粉体。利用XRD、TEM、SEM等测试方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不同燃料、络合剂用量、分散剂用量、煅烧温度对粉体粒径和形貌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以水溶性肼为燃料、络合剂2g、分散剂2g、煅烧温度800℃、煅烧时间2h时,可获得粒径均匀的纳米NiFe2O4粉体。所得产物的粒径范围为40~80nm,结构膨松,分散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溶液燃烧合成法磁性氧化物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用多孔高电压正极材料LiNiVO_4粉末的简便合成(英文) 被引量:1
15
作者 秦牡兰 刘万民 +1 位作者 梁叔全 潘安强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12期3232-3237,共6页
以硝酸锂、硝酸镍、偏钒酸铵和柠檬酸为原料,采用溶液燃烧合成方法制备多孔LiNiVO_4粉末。采用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法(TG-DSC)、X射线衍射技术(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透射电镜(TEM)对样品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煅... 以硝酸锂、硝酸镍、偏钒酸铵和柠檬酸为原料,采用溶液燃烧合成方法制备多孔LiNiVO_4粉末。采用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法(TG-DSC)、X射线衍射技术(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透射电镜(TEM)对样品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煅烧温度对样品的结晶度和形貌有显著影响。将前驱体在空气中于500°C煅烧2 h可制备薄片型LiNiVO_4纳米颗粒,其颗粒尺寸约为20 nm。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多孔LiNiVO_4粉末具有较好的结构可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NiVO4 正极材料 溶液燃烧合成 纳米颗粒
下载PDF
低温溶液法制备氧化钼及其在QLEDs中的应用
16
作者 张婷婷 顾小兵 +4 位作者 杨培志 熊楠菲 李凤 张芹 李清华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19-523,共5页
空穴注入层(HIL)在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s)中有重要作用。使用低温溶液法制作了MoOx纳米颗粒,将其在氧化铟锡(ITO)玻璃上旋涂成膜后使用不同温度进行退火处理,并作为空穴注入层进行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的制作。实验结果表明,氧化钼薄膜有... 空穴注入层(HIL)在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s)中有重要作用。使用低温溶液法制作了MoOx纳米颗粒,将其在氧化铟锡(ITO)玻璃上旋涂成膜后使用不同温度进行退火处理,并作为空穴注入层进行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的制作。实验结果表明,氧化钼薄膜有着与ITO玻璃阳极和Poly-TPD空穴传输层匹配的能级,可用作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的空穴注入层,而使用经100 ℃退火处理后的MoOx薄膜作为空穴注入层的器件性能最佳:器件启亮电压为2.5 V,最高外量子效率为11.6%,在偏压为10 V时,器件的最高亮度达到27 100 cd/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钼 低温溶液法 量子点 纳米颗粒 发光二极管
下载PDF
Pd掺杂纳米ZnO的燃烧法制备及性能研究
17
作者 李酽 吕潭 +1 位作者 刘敏 刘金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059-8062,共4页
以酒石酸为燃料,硝酸锌为氧化剂,采用溶液燃烧法制备了Pd(0-7%(原子分数))掺杂纳米ZnO.利用X 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荧光光谱仪对产物了进行表征,重点讨论了掺杂对ZnO 气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30℃测试条... 以酒石酸为燃料,硝酸锌为氧化剂,采用溶液燃烧法制备了Pd(0-7%(原子分数))掺杂纳米ZnO.利用X 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荧光光谱仪对产物了进行表征,重点讨论了掺杂对ZnO 气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30℃测试条件下,纯ZnO 和7%(原子分数)Pd掺杂ZnO 气敏元件对体积分数为5.0×10^-5的乙醇气体灵敏度分别为21.4和11.2;元件对5.0×10^-5丙酮气体的灵敏度分别为2.0和8.8.Pd掺杂显著提高了元件对乙醇和丙酮气体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 溶液燃烧法 Pd掺杂 气敏 光致发光
下载PDF
溶液燃烧法制备Mn_3O_4/碳纸三维纳米多孔复合电极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亚琼 郭芹 +1 位作者 刘咏 韦伟峰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12-318,共7页
采用硝酸锰(Mn(NO3)2)、甘氨酸(NH2CH2COOH)为原料,利用溶液燃烧法将锰氧化物通过一步反应直接包覆在碳纸表面,获得三维且具有纳米多孔结构的四氧化三锰/碳复合电极材料。利用扫描电镜(SEM)及X射线衍射(XRD)对该材料的表面形貌、结构和... 采用硝酸锰(Mn(NO3)2)、甘氨酸(NH2CH2COOH)为原料,利用溶液燃烧法将锰氧化物通过一步反应直接包覆在碳纸表面,获得三维且具有纳米多孔结构的四氧化三锰/碳复合电极材料。利用扫描电镜(SEM)及X射线衍射(XRD)对该材料的表面形貌、结构和物相进行分析表征。采用Princeton电化学工作站和Arbin超电容测试系统对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通过调整反应物Mn(NO3)2与NH2CH2COOH的比例,可获得不同包覆形貌的锰/碳复合材料。Mn(NO3)2与NH2CH2COOH的物质的量比n(Mn(NO3)2)/n(NH2CH2COOH)为1时,得到锰氧化物连续包覆的三维纳米多孔复合电极材料。所制备的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优良,在0.5 A/g的电流密度下,比容量达到201 F/g。在5 A/g的电流密度下循环1 000次后,仍保持94%的初始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液燃烧合成 氧化锰 碳纸 超级电容器
下载PDF
异质哑铃型纳米颗粒合成中的关键因素(英文)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启福 李文志 +4 位作者 林其钊 皮冬 胡超 邵春宇 张海涛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81-691,共11页
哑铃型纳米颗粒由一种包含强相互作用的异质结构成,它两端是不同物质的纳米颗粒.这两种不同功能的纳米颗粒紧密相连,形成一种哑铃形的外观.这种结构的纳米颗粒在电子、磁性、光学及催化等方面有着不同于单一组分纳米颗粒的独特性质,因... 哑铃型纳米颗粒由一种包含强相互作用的异质结构成,它两端是不同物质的纳米颗粒.这两种不同功能的纳米颗粒紧密相连,形成一种哑铃形的外观.这种结构的纳米颗粒在电子、磁性、光学及催化等方面有着不同于单一组分纳米颗粒的独特性质,因此受到人们广泛关注.哑铃型纳米颗粒的这些独特性质是由两种物质交界面处的电子转移引起的,得益于较强的界面相互作用,两种物质都可以通过界面处的电子转移得到改良,使得这种结构的催化剂在较低温度下催化氧化有机废气时活性很高.以CO氧化反应为例,Au纳米颗粒通常情况下对该反应没有催化活性,但是被负载到金属氧化物上面以后,却表现出了很高的催化活性.这正是氧化物载体与Au纳米颗粒之间电子传输的结果.通常在核壳结构中,核心物质以及两种物质的交界面都被外壳所包裹,而哑铃型结构当中的两种物质的功能面以及它们之间活泼的交界面均可以充分地暴露在反应物中,从而极大提升了其催化效果.这种独特的结构优势也在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多功能探针上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哑铃型结构的两种物质的纳米颗粒相对位置是固定的,当用作催化剂时可以发挥出很好的抗烧结性能,还可使这两种物质更协调地均匀分布.因此哑铃型结构催化剂不仅催化活性更高,而且在较高温度下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哑铃型结构可以看作是独立纳米颗粒与核壳型纳米颗粒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它通常是由一种物质的纳米颗粒在另一种种子颗粒上面经过外延生长得到的.这与核壳结构纳米颗粒的合成很相似,但是必须准确地控制成核过程,使得成核可以各向异性地发生在种子颗粒的某一个晶面上.而在核壳结构的合成中,这一成核过程是均匀分布的.所以在制备哑铃型结构纳米颗粒时,很重要的就是要促进非均质成核,同时抑制均相成核.由于哑铃型纳米颗粒的特殊结构,在制备时想要准确控制上述成核条件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到目前为止,仅有很少种类的物质可以被制成哑铃型结构,比如Au(Ag,Pt,Pd)-Fe3O4(Co3O4),Au-PbS(PbSe),FePt-CdS和Cu-Ag等,这些物质中大多数都是由贵金属纳米颗粒和磁性纳米粒子组成的.哑铃型纳米颗粒由于受限于物质种类,它在催化氧化方面的应用也被局限在了很少一部分气体上,如CO.而通过其它很多种催化剂已经可以在较低温度(甚至零下数摄氏度)下实现CO催化氧化.因此,哑铃型结构的优势在CO催化氧化中并不能得到很好利用和体现,而用于甲烷等一些在较低温度下更难氧化的气体的催化氧化尚未见报道.这正是由合成多种多样的哑铃型纳米颗粒的巨大困难所致.因此,找到合成哑铃型纳米颗粒的困难所在以及合成过程中的一些重要影响因素非常有意义,这将帮助我们使用更多的物质合成出一些新的哑铃型纳米颗粒,进而利用其高催化活性,使得更多难以氧化的气体在较低温度下被氧化.本文总结了合成哑铃型纳米颗粒时的多种影响因素,并介绍了相关的一些合成方法.种子颗粒的尺寸以及两种颗粒之间的尺寸比例可以影响制备过程中外延生长的可控性,颗粒尺寸以及两种颗粒的尺寸差别越小,反应越容易控制.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需要根据反应物的性质进行精确控制才可以得到合适的尺寸以及较好的粒径分布.而两种不同的物质最终能不能形成哑铃型结构则是由很多种因素决定的,比如反应溶剂的极性、两种物质之间的晶格错配度以及反应中所用乳化剂的含量.除此之外,合适的前驱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哑铃型纳米颗粒 催化剂合成 催化燃烧 催化氧化
下载PDF
溶液燃烧法制备Mo–La_(2)O_(3)纳米粉体及烧结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鹏起 台运霄 程继贵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03-208,共6页
利用溶液燃烧法制备氧化镧(La_(2)O_(3))掺杂Mo粉前驱体,对前驱体粉末还原、烧结,研究La_(2)O_(3)掺杂量(质量分数)对Mo–La_(2)O_(3)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前驱体粉末在700℃下氢气气氛中还原,得到平均晶粒尺寸在100~220 nm的La_(2... 利用溶液燃烧法制备氧化镧(La_(2)O_(3))掺杂Mo粉前驱体,对前驱体粉末还原、烧结,研究La_(2)O_(3)掺杂量(质量分数)对Mo–La_(2)O_(3)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前驱体粉末在700℃下氢气气氛中还原,得到平均晶粒尺寸在100~220 nm的La_(2)O_(3)掺杂Mo粉。Mo–La_(2)O_(3)粉末经过1600℃放电等离子烧结后相对密度达95%以上,但随着La_(2)O_(3)掺杂量的提升,其相对密度逐渐降低。随着La_(2)O_(3)掺杂量的增加(质量分数在0~1.0%范围内),显微硬度先上升后下降。在La_(2)O_(3)掺杂量为0.7%时,Mo晶粒尺寸为500 nm左右,材料显微硬度最高,达到了HV_(0.2)5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液燃烧合成 纳米粉体 MO合金 氧化物弥散强化 显微硬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