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talytic reductive dechlorination of p-chlorophenol in water using Ni/Fe nanoscale particles 被引量:18
1
作者 ZHANG Wei-hua QUAN Xie ZHANG Zhuo-yo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7年第3期362-366,共5页
Nanoscale bimetallic Ni/Fe particles were synthesized from the reaction of sodium borohydride (NaBH4) with reduction of Ni^2+ and Fe^2+ in aqueous solution. The obtained Ni/Fe particl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TEM ... Nanoscale bimetallic Ni/Fe particles were synthesized from the reaction of sodium borohydride (NaBH4) with reduction of Ni^2+ and Fe^2+ in aqueous solution. The obtained Ni/Fe particl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TEM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XRD (X-ray diffractometer), and N2-BET. The dechlorination activity of the Ni/Fe was investigated using p-chlorophenol (p-CP) as a probe agent.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nanoscale Ni/Fe could effectively dechlorinate p-CP at relatively low metal to solution ratio of 0.4 g/L (Ni 5 wt%). The target with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p-CP 0.625 mmol/L was dechlorinted completely in 60 rain under ambient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Factors affecting dechlorination efficiency, including reaction temperature, pH, Ni loading percentage over Fe, and metal to solution ratio, were investigated. The possible mechanism of dechlorination ofp-CP was proposed and discussed. The pseudo-first- order reaction took place on the surface of the Ni/Fe bimetallic particles, and the activation energy of the dechlorination reaction was determined to be 21.2 kJ/mol at the temperature rang of 287-313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fe bimetal nanoscale particles catalytic reduction p-CP DECHLORINATION
下载PDF
Ni/Fe双金属对PCE脱氯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何小娟 汤鸣皋 +2 位作者 沈照理 崔卫华 徐鹏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37-340,共4页
以四氯乙烯 (PCE)为目标污染物 ,利用批试验研究Ni/Fe双金属对氯代烃脱氯的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 :( 1)当参加反应的Ni/Fe双金属分别为 10 g和 2 0 g时 ,反应速率常数kobs分别为 0 .0 477h-1和 0 .0 970h-1,说明增加参加反应的Ni/Fe双金... 以四氯乙烯 (PCE)为目标污染物 ,利用批试验研究Ni/Fe双金属对氯代烃脱氯的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 :( 1)当参加反应的Ni/Fe双金属分别为 10 g和 2 0 g时 ,反应速率常数kobs分别为 0 .0 477h-1和 0 .0 970h-1,说明增加参加反应的Ni/Fe双金属的质量可提高脱氯速率 ;( 2 )当粒度分别为 2 0~ 40目、40~ 6 5目和 80~ 10 0目时 ,kobs分别为 0 .0 477h-1,0 .0 5 9 8h-1和 0 .0 886h-1,说明选用Ni/Fe双金属颗粒越小脱氯速率越快 ;( 3)当Ni/Fe质量比分别为 0 .0 2 4% ,0 .0 48%和 0 .0 72 %时 ,所得kobs分别为 0 .0 477h-1,0 .0 6 6 2h-1和 0 .0 73 4h-1,说明Ni/Fe双金属系统中Ni/Fe质量比越高脱氯效果越好 ,但最优Ni/Fe质量比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氯乙烯 反应速率常数 脱氯速率 粒度 氯代烃 大气污染
下载PDF
纳米级Ni/Fe颗粒降解四氯化碳批实验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黄园英 刘菲 +1 位作者 汤鸣皋 沈照理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65-568,572,共5页
本文阐述了实验室合成纳米Fe和Ni/Fe双金属 (直径为 1~ 1 0 0nm)的有效方法 ,BET方法测得其比表面积为5 2 .6 1m2 /g。并用制得的纳米颗粒对四氯化碳 (CT)进行还原性脱氯的批实验 ,结果表明与微米级铁相比 ,纳米颗粒在固液比 (0 .4g/5 ... 本文阐述了实验室合成纳米Fe和Ni/Fe双金属 (直径为 1~ 1 0 0nm)的有效方法 ,BET方法测得其比表面积为5 2 .6 1m2 /g。并用制得的纳米颗粒对四氯化碳 (CT)进行还原性脱氯的批实验 ,结果表明与微米级铁相比 ,纳米颗粒在固液比 (0 .4g/5 0mL)相对较低的条件下 ,对CT有明显的脱氯作用。反应进行 1h ,纳米Ni/Fe ,纳米Fe和铸铁屑的脱氯率分别为 98%,84 %和 6 5 %;纳米Ni/Fe和纳米Fe产生的中间产物三氯甲烷 (TCM)最大量分别为 2 5 %和 5 9%,随之TCM又逐渐下降 ,尤其是纳米Ni/Fe在很短时间内 ,将TCM快速完全脱氯且产生 2 7%甲烷 (CH4)和 1 5 %二氯甲烷 (DCM) ,并对DCM没有明显的脱氯作用。由于催化剂Ni的存在 ,大大降低了反应活化能 ,加快了脱氯速率 ,更重要的是 ,降低了反应副产物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级 并用 微米级 反应活化能 纳米颗粒 脱氯率 比表面积 DCM 四氯化碳 TCM
下载PDF
Ni/Fe双金属降解四氯化碳和四氯乙烯的对比试验 被引量:6
4
作者 何小娟 李旭东 +2 位作者 汤明皋 刘菲 周琪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73-175,共3页
以四氯化碳(CT)和四氯乙烯(PCE)为目标污染物,以批试验方法研究Ni/Fe双金属对CT和PCE的还原性脱氯。结果表明:Ni/Fe双金属可有效去除水中的CT和PCE;Ni/Fe双金属对CT和PCE的降解反应均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在相似的反应条件下,Ni/F... 以四氯化碳(CT)和四氯乙烯(PCE)为目标污染物,以批试验方法研究Ni/Fe双金属对CT和PCE的还原性脱氯。结果表明:Ni/Fe双金属可有效去除水中的CT和PCE;Ni/Fe双金属对CT和PCE的降解反应均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在相似的反应条件下,Ni/Fe双金属对CT和PCE脱氯的反应速率常数(kobs)之比为1.48和1.67,说明Ni/Fe双金属对CT的脱氯速率要快于对PCE的脱氯速率;Ni/Fe双金属可对PCE完全脱氯,但对CT脱氯过程中产生少量三氯甲烷(T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氯化碳 四氯乙烯 ni/fe双金属 还原性脱氯
下载PDF
凹凸棒土负载纳米Fe/Ni的制备及其去除水中Zn(Ⅱ)性能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刘红 龚璇 +2 位作者 范先媛 张家源 冯涛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70-375,共6页
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以凹凸棒土为载体的纳米双金属Fe/Ni复合材料,通过Zn(Ⅱ)静态吸附试验,确定了除Zn(Ⅱ)效果最佳的Fe/Ni@ATP复合材料,即纳米铁与凹凸棒土的负载比为1∶2、Fe/Ni双金属中Ni掺杂比为2%,并考察了Zn(Ⅱ)初始浓度、pH及环... 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以凹凸棒土为载体的纳米双金属Fe/Ni复合材料,通过Zn(Ⅱ)静态吸附试验,确定了除Zn(Ⅱ)效果最佳的Fe/Ni@ATP复合材料,即纳米铁与凹凸棒土的负载比为1∶2、Fe/Ni双金属中Ni掺杂比为2%,并考察了Zn(Ⅱ)初始浓度、pH及环境温度对该复合材料去除水中Zn(Ⅱ)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凹凸棒土负载和掺杂Ni改性以后,Fe/Ni@ATP复合材料的Zn(Ⅱ)去除率显著提高,颗粒团聚状况得到改善,比表面积明显增加。在实验条件范围内,较高的溶液pH值、环境温度以及较低的Zn(Ⅱ)初始浓度均有利于Fe/Ni@ATP复合材料对Zn(Ⅱ)的去除。该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吸附机理为零价铁表面氧化物与Zn(Ⅱ)的配合作用,此外,水中Zn(Ⅱ)也可以通过生成Zn(OH)_2沉淀的形式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零价铁 fe/ni 凹凸棒土 ZN(II) 吸附
下载PDF
Ni-Fe双金属对氯代苯酚催化还原脱氯的试验 被引量:5
6
作者 赵艺 赵保卫 许生辉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07年第4期39-42,共4页
分别采用Ni-Fe双金属体系和单一零价铁对氯代有机物2,4-二氯苯酚、2-氯苯酚和4-氯苯酚进行了催化还原脱氯的研究。结果表明:单一零价铁能够对氯代苯酚还原脱氯,但效率不高,通常在10%~25%。在镍的催化作用下,零价铁对氯代苯酚的还原脱... 分别采用Ni-Fe双金属体系和单一零价铁对氯代有机物2,4-二氯苯酚、2-氯苯酚和4-氯苯酚进行了催化还原脱氯的研究。结果表明:单一零价铁能够对氯代苯酚还原脱氯,但效率不高,通常在10%~25%。在镍的催化作用下,零价铁对氯代苯酚的还原脱氯效率大大提高。当零价铁加入量为60 g/L,硫酸镍为0.6 g/L,初始氯代苯酚的质量浓度在25 mg/L左右,反应初始pH值控制在偏酸性的条件下,还原脱氯效率可达到70%以上。氯代苯酚降解的准一级速率常数和降解率满足以下规律:4-氯苯酚大于2-氯苯酚大于2,4-二氯苯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铁双金属 还原脱氯 氯代苯酚 速率常数
下载PDF
纳米Ni/Fe双金属还原降解对氯硝基苯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3
7
作者 牛少凤 梁瑛 +1 位作者 楼章华 黄煜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362-1366,共5页
利用自制的纳米Ni/Fe双金属对对氯硝基苯(p-NCB)催化脱氯进行研究,考察了镍化率、Ni/Fe投加量、反应温度、初始pH值和p-NCB初始浓度等反应参数对脱氯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反应产物为苯胺和Cl-;较高的镍化率、Ni/Fe投加量和反应温度... 利用自制的纳米Ni/Fe双金属对对氯硝基苯(p-NCB)催化脱氯进行研究,考察了镍化率、Ni/Fe投加量、反应温度、初始pH值和p-NCB初始浓度等反应参数对脱氯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反应产物为苯胺和Cl-;较高的镍化率、Ni/Fe投加量和反应温度可以促进p-NCB的还原降解;初始pH值有最佳浓度范围,较高pH值和较低pH值都不利于反应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级ni/fe 对氯硝基苯 脱氯
下载PDF
Zn_(0.5)Ni_(0.5)Fe_2O_4纳米粉体材料的制备及分散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朱伟长 张东生 潘峰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41-244,共4页
以硫酸盐为原料 ,Na2 CO3为添加剂 ,首先制备出碱式碳酸盐前驱体 ,35 0℃通空气焙烧 1h后 ,制备出Zn0 5Ni0 5Fe2 O4纳米晶体 .经过XRD和TEM检测 ,粒径为 5 0nm ,粒度均匀 .在质量分数为 3%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水溶液中 ,用稀HNO3调... 以硫酸盐为原料 ,Na2 CO3为添加剂 ,首先制备出碱式碳酸盐前驱体 ,35 0℃通空气焙烧 1h后 ,制备出Zn0 5Ni0 5Fe2 O4纳米晶体 .经过XRD和TEM检测 ,粒径为 5 0nm ,粒度均匀 .在质量分数为 3%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水溶液中 ,用稀HNO3调节介质pH =2 5 ,得到Zn0 5Ni0 5Fe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锌镍铁氧体 纳米粉体材料 制备方法 分散性 Zn0.5ni0.5fe204铁氧体
下载PDF
纳米Ni/Fe双金属去除水溶液中直接耐酸大红4BS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林玉满 朱妍 陈祖亮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1-55,共5页
采用纳米Ni/Fe双金属对直接耐酸大红4BS(DFS-4BS)染料进行去除研究。考察了不同反应参数对DFS-4BS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值5.0,30℃,DFS-4BS质量浓度100 mg/L,纳米Ni/Fe质量浓度8g/L和反应4 h的优化条件下,DFS-4BS的去除率达89... 采用纳米Ni/Fe双金属对直接耐酸大红4BS(DFS-4BS)染料进行去除研究。考察了不同反应参数对DFS-4BS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值5.0,30℃,DFS-4BS质量浓度100 mg/L,纳米Ni/Fe质量浓度8g/L和反应4 h的优化条件下,DFS-4BS的去除率达89.5%。动力学研究表明,纳米Ni/Fe对DFS-4BS的降解符合伪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表观速率常数K_(obs)为6.3×10^(-3)mid^(-1),半衰期为110.02 min。纳米Ni/Fe对实际废水中的DFS-4BS去除率为7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纳米ni/fe 直接耐酸大红4BS 脱色 动力学
下载PDF
Ni在纳米Fe/Ni还原水中Cr(Ⅵ)过程中的促进机制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红 宁晓勇 +2 位作者 阮霞 王珺雯 廖丽莎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1-116,共6页
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了纳米Fe/Ni(nZVI/Ni)及纳米零价铁(nZVI),借助TEM、EDS、高效液相色谱仪等探究了Ni对nZVI/Ni还原水体中Cr(Ⅵ)的促进机制。结果表明,Ni的加入可降低Cr(Ⅵ)还原反应的活化能,有效地提高了纳米Fe/Ni对水体中Cr(Ⅵ)的... 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了纳米Fe/Ni(nZVI/Ni)及纳米零价铁(nZVI),借助TEM、EDS、高效液相色谱仪等探究了Ni对nZVI/Ni还原水体中Cr(Ⅵ)的促进机制。结果表明,Ni的加入可降低Cr(Ⅵ)还原反应的活化能,有效地提高了纳米Fe/Ni对水体中Cr(Ⅵ)的去除率;在改善nZVI/Ni材料还原水体中Cr(Ⅵ)能力方面,Ni阻止Fe0氧化以及形成Fe-Ni原电池发挥了作用,但其将nZVI腐蚀产物H2转化为活性氢原子并未能促进Cr(Ⅵ)的还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fe/ni 纳米零价铁 ni Cr(Ⅵ) 还原反应 促进机制
下载PDF
纳米Ni/Fe对水中硝基苯的催化还原特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芳艳 陆敏 唐玉斌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97-200,240,共5页
采用自制的纳米Ni/Fe对水中硝基苯进行催化还原处理。探讨了硝基苯的还原降解途径,考察了溶液pH、纳米Ni/Fe用量和Ni含量对还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Ni/Fe对水中硝基苯的去除是纳米Ni/Fe的吸附作用和还原作用的协同作用的结果,两... 采用自制的纳米Ni/Fe对水中硝基苯进行催化还原处理。探讨了硝基苯的还原降解途径,考察了溶液pH、纳米Ni/Fe用量和Ni含量对还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Ni/Fe对水中硝基苯的去除是纳米Ni/Fe的吸附作用和还原作用的协同作用的结果,两者对硝基苯去除率的贡献分别为33.7%和66.3%。纳米Ni/Fe可将硝基苯还原为苯胺和中间产物亚硝基苯,亚硝基苯进一步被还原为最终产物苯胺。还原产物苯胺的生成率随溶液pH的升高而降低;随纳米Ni/Fe用量的增加而升高;Ni含量的适当增大有利于硝基苯还原为苯胺,但Ni含量过高时会导致苯胺生成率降低,适宜的Ni含量为1.85%。纳米Ni/Fe对硝基苯的催化还原过程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反应速率常数为0.0226 min-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ni/fe 还原 硝基苯 苯胺 反应动力学
下载PDF
利用扫描电镜技术研究纳米Ni-Fe颗粒对四氯化碳快速脱氯的机理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园英 王倩 +1 位作者 韩子金 刘菲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46-352,共7页
纳米铁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和高反应活性,能快速将氯代烯烃还原成无毒氯离子、乙烯和乙烷,但对于氯代烷烃的脱氯仍能产生大量的氯代中间或最终产物,可以通过合成制得纳米双金属提高脱氯速率和减少氯代中间产物。本文利用扫描电镜测得实验... 纳米铁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和高反应活性,能快速将氯代烯烃还原成无毒氯离子、乙烯和乙烷,但对于氯代烷烃的脱氯仍能产生大量的氯代中间或最终产物,可以通过合成制得纳米双金属提高脱氯速率和减少氯代中间产物。本文利用扫描电镜测得实验室制备的纳米Ni-Fe(2%,质量分数)颗粒直径为20~60 nm,通过批实验方式对纳米Ni-Fe降解四氯化碳的反应动力学性质、产物、持久性能和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纳米Ni-Fe体系主要最终产物为42%CH4和17%CH2Cl2。与铸铁屑和纳米铁相比,纳米Ni-Fe由于催化脱氯加氢,显著提高了氯代烃脱氯速率,同时降低了有毒氯代产物的产量,且Ni作为催化剂不会进入水体引起二次污染。纳米Ni-Fe颗粒在空气中具有很好的稳定性,虽然降解四氯化碳的最终产物CH4与纳米Pd-Fe相比少13%,但由于价格便宜,有望在工程上应用于氯代有机化合物水土污染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电镜 纳米ni-fe颗粒 四氯化碳 脱氯机理
下载PDF
纳米Ni-Fe-B催化还原剂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卫华 张春华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5期512-515,共4页
用Na BH4还原Fe2+和Ni2+制备了Ni-Fe-B合金粉末,利用TEM、XPS、XRD、BET-N2和AAS等表征手段,测定了合金中Ni、Fe和B等的含量,形状和大小,物相结构及其BET比表面积,表面组成及表面电子能态.TEM表明,Ni-Fe-B的平均粒径在30 nm左右,Ni含量... 用Na BH4还原Fe2+和Ni2+制备了Ni-Fe-B合金粉末,利用TEM、XPS、XRD、BET-N2和AAS等表征手段,测定了合金中Ni、Fe和B等的含量,形状和大小,物相结构及其BET比表面积,表面组成及表面电子能态.TEM表明,Ni-Fe-B的平均粒径在30 nm左右,Ni含量为5 wt%时,其BET为22.8 m2g-1.XPS结果表明,表面Ni浓度较高.XRD谱图显示,仅在衍射角2θ为44.5°处有一宽峰,呈典型的非晶态合金衍射,因此可作为优良的加氢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fe-B 纳米 催化剂 表征
下载PDF
Ni/Fe双金属降解CCl_4、CHCl_3和CH_2Cl_2的试验
14
作者 何小娟 李旭东 +1 位作者 沈照理 周琪 《净水技术》 CAS 2007年第3期11-15,共5页
在批试验条件下研究了Ni/Fe双金属对CCl4(CT)、CHCl3(TCM)和CH2Cl2(DCM)的还原性脱氯性能。结果表明:(1)Ni/Fe双金属可有效对CT和TCM脱氯,但对DCM没有脱氯效果;(2)Ni/Fe双金属对CT和TCM的降解反应均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3)在相似... 在批试验条件下研究了Ni/Fe双金属对CCl4(CT)、CHCl3(TCM)和CH2Cl2(DCM)的还原性脱氯性能。结果表明:(1)Ni/Fe双金属可有效对CT和TCM脱氯,但对DCM没有脱氯效果;(2)Ni/Fe双金属对CT和TCM的降解反应均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3)在相似的反应条件下,Ni/Fe双金属对CT和TCM的脱氯效果好于Fe0,且脱氯速度与Ni/Fe质量比在一定数值范围内成正比;(4)对CT和TCM脱氯的反应速率常数kSA相差10.98~16.60倍,说明Ni/Fe双金属对氯代程度高的CT脱氯快于对氯代程度低的TCM;(5)Ni/Fe双金属对CT脱氯过程产生TCM,不产生DCM,且随着反应时间的继续,产生的TCM也继续被降解;而Ni/Fe双金属对TCM脱氯并不逐级产生DCM;Fe0对CT脱氯不仅产生TCM,也产生D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氯化碳 三氯甲烷 二氯甲烷 ni/fe双金属 还原性脱氯
下载PDF
纳米Fe/Ni还原水中2,4-二氯酚途径及pH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沈帆 杨恩 +2 位作者 阮霞 刘红 王伟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1-155,共5页
利用改性纳米Fe/Ni双金属还原降解2,4-二氯酚(2,4-DCP),考察了p H对Fe/Ni还原降解2,4-DCP的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 H=5.5,反应时间为120 h时,由于吸附及还原2种作用,Fe/Ni对水中2,4-DCP的去除率接近100%,且47.0%的2,4-DCP被脱氯还原... 利用改性纳米Fe/Ni双金属还原降解2,4-二氯酚(2,4-DCP),考察了p H对Fe/Ni还原降解2,4-DCP的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 H=5.5,反应时间为120 h时,由于吸附及还原2种作用,Fe/Ni对水中2,4-DCP的去除率接近100%,且47.0%的2,4-DCP被脱氯还原为苯酚。p H<5.5时,Fe0被腐蚀消耗较多,且H+会与2,4-DCP争夺电子,不利于还原反应的进行;p H>5.5时,因参与脱氯还原的H+不足及铁氢氧化物沉淀覆盖活性位点,导致还原降解效率随着p H升高而降低。通过分析中间产物和最终产物的浓度变化,明确了2,4-DCP的还原降解途径:(1)2,4-DCP被Fe/Ni还原脱去一个氯生成2-氯酚或4-氯酚,然后继续脱氯生成苯酚;(2)2,4-DCP直接被脱去2个氯生成苯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ni双金属 P H 2 4-二氯酚 还原
下载PDF
焙烧温度对Ni-Fe催化剂催化CO_2化学气相沉积合成碳纳米管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孙书雄 胡家全 +1 位作者 李敬 江成发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68-172,共5页
采用柠檬酸燃烧法制备了添加Fe助剂的Ni基催化剂,考察了焙烧温度对合成碳纳米管的影响。通过CVD-IP技术对制备的催化剂活性进行了评估,450℃下焙烧的催化剂催化所得的碳纳米管的收率以及产率较高,分别为21. 88%、4. 40g(c)/g(cat)(每克... 采用柠檬酸燃烧法制备了添加Fe助剂的Ni基催化剂,考察了焙烧温度对合成碳纳米管的影响。通过CVD-IP技术对制备的催化剂活性进行了评估,450℃下焙烧的催化剂催化所得的碳纳米管的收率以及产率较高,分别为21. 88%、4. 40g(c)/g(cat)(每克催化剂生产的碳纳米管质量)。利用H_2-TPR、XRD对不同焙烧温度下催化剂的还原行为、物相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催化剂的晶粒尺寸变大,还原过程越难进行。TG-DTG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碳纳米管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FT-IR表征结果表明,其表面具有较多的含氧官能团,避免了氧化性酸热回流等复杂处理,这有利于其进一步的应用。TEM表征结果表明,碳纳米管的端口为开口结构,同时,焙烧温度的升高会导致较大管径的碳纳米管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助剂 ni-fe双金属 焙烧温度
下载PDF
Effects of particle composition and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on catalytic hydrodechlorination of trichloroethylene by nanoscale bimetallic Ni-Fe 被引量:9
17
作者 Jianjun Wei Yajing Qian +5 位作者 Wenjuan Liu Lutao Wang Yijie Ge Jianghao Zhang Jiang Yu Xingmao M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5期1162-1170,共9页
Catalytic nickel was successfully incorporated into nanoscale iron to enhance its dechlorination efficiency for trichloroethylene (TCE), one of the most commonly detected chlorinated organic compounds in groundwater... Catalytic nickel was successfully incorporated into nanoscale iron to enhance its dechlorination efficiency for trichloroethylene (TCE), one of the most commonly detected chlorinated organic compounds in groundwater. Ethane was the predominant product. The greatest dechlorination efficiency was achieved at 22 molar percent of nickel. This nanoscale Ni-Fe is poorly ordered and inhomogeneous; iron dissolution occurred whereas nickel was relatively stable during the 24-hr reaction.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provided significant new insights on the mechanism of catalytic hydrodcchlorination by bimetallic nanoparticles. TCE degradation and ethane production rates were greatly affected by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such as solution pH, temperature and common groundwater ions. Both rate constants decreased and then increased over the pH range of 6.5 to 8.0, with the minimum value occurring at pH 7.5. TCE degradation rate constant showed an increasing trend over the temperature range of 10 to 25℃. However, ethane production rate constant increased and then decreased over the range, with the maximum value occurring at 20℃, Most salts in the solution appeared to enhance the reaction in the first half hour but overall they displayed an inhibitory effect. Combined ions showed a similar effect as individual sa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scale ni-fe TRICHLOROETHYLENE HYDRODECHLORINATION catalytic dechlorination COMPOSITION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原文传递
纳米Pd/Fe双金属对2,4-二氯酚的脱氯机理及动力学 被引量:30
18
作者 徐新华 金剑 +1 位作者 卫建军 汪大(Hui)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61-567,共7页
采用纳米Pd Fe双金属对2,4 二氯酚(2,4 DCP)进行了催化还原脱氯处理.结果表明,纳米Pd Fe双金属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反应活性,对2,4 DCP具有较好的脱氯效率.当纳米Pd Fe用量在6g·L-1时,2,4 DCP脱氯率达到90%以上;脱氯效率与pH值、... 采用纳米Pd Fe双金属对2,4 二氯酚(2,4 DCP)进行了催化还原脱氯处理.结果表明,纳米Pd Fe双金属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反应活性,对2,4 DCP具有较好的脱氯效率.当纳米Pd Fe用量在6g·L-1时,2,4 DCP脱氯率达到90%以上;脱氯效率与pH值、温度、钯化率、Pd Fe投加量等因素有关.2,4 DCP在脱氯过程中先生成邻氯酚和对氯酚,而后继续脱氯生成苯酚,或由2,4 DCP直接降解成苯酚.2,4 DCP降解符合拟一级反应动力学.2,4 DCP催化还原脱氯反应的活化能为139 7k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2 4-二氯酚 动力学 PD fe 活性 催化还原剂 脱氯反应 地下水
下载PDF
纳米级Co/Fe双金属催化剂对废水脱氯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光明 《当代化工》 CAS 2012年第1期21-22,25,共3页
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纳米级Co/Fe双金属催化剂,对其催化水溶液中四氯化碳还原脱氯性能进行了考察,并与废铁屑催化性能进行了对比。同时,考察了反应条件对脱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的纳米级Co/Fe双金属催化剂具有较... 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纳米级Co/Fe双金属催化剂,对其催化水溶液中四氯化碳还原脱氯性能进行了考察,并与废铁屑催化性能进行了对比。同时,考察了反应条件对脱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的纳米级Co/Fe双金属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表面反应活性,对四氯化碳的脱氯效果优于废铁屑。搅拌转速、反应温度和脱氯时间对脱氯效率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氯化碳 纳米铁粉 Co/fe双金属 还原脱氯 废水处理
下载PDF
CMC改性纳米Fe/Cu双金属模拟PRB去除地下水中2,4-二氯苯酚 被引量:9
20
作者 潘煜 孙力平 +1 位作者 陈星宇 林明意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789-3796,共8页
使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对纳米零价铁(NZVI)改性,并将铜(Cu)作为复合金属,制得改性纳米Fe/Cu双金属.同时采用模拟反应柱模拟可渗透反应墙(PRB)去除地下水中2,4-二氯苯酚(2,4-DCP)的反应过程.改性前后材料的表征以及沉降实验结果表明,... 使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对纳米零价铁(NZVI)改性,并将铜(Cu)作为复合金属,制得改性纳米Fe/Cu双金属.同时采用模拟反应柱模拟可渗透反应墙(PRB)去除地下水中2,4-二氯苯酚(2,4-DCP)的反应过程.改性前后材料的表征以及沉降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后的材料有更强分散性.通过考察污染物浓度、材料投加量、Cu的负载率、pH值、流量等因素对降解2,4-DCP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较低的pH值与较小的流速以及10%的Cu负载率有利于2,4-DCP脱氯,过多的材料投加量和过高的初始2,4-DCP浓度不利于其脱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纳米fe/Cu双金属 可渗透反应墙(PRB) 2 4-二氯苯酚 脱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