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Kinetics and mechanisms of the catalytic thermal cracking of asphaltenes adsorbed on supported nanoparticles 被引量:3
1
作者 Tatiana Montoya Blanca L.Argel +2 位作者 Nashaat N.Nassar Camilo A.Franco Farid B.Cortés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3期561-571,共11页
The production of heavy and extra-heavy oil is challenging because of th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that crude oil presents due to its high asphaltene content.The upgrading and recovery processes of these unconventional ... The production of heavy and extra-heavy oil is challenging because of th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that crude oil presents due to its high asphaltene content.The upgrading and recovery processes of these unconventional oils are typically water and energy intensive,which makes such processes costly and environmentally unfriendly.Nanoparticle catalysts could be used to enhance the upgrading and recovery of heavy oil under both in situ and ex situ conditions.In this study,the effect of the Ni-Pd nanocatalysts supported on fumed silica nanoparticles on post-adsorption catalytic thermal cracking of n-C_7 asphaltenes was investigated using a thermogravimetric analyzer coupled with FTIR.The performance of catalytic thermal cracking of n-C_7asphaltenes in the presence of NiO and PdO supported on fumed silica nanoparticles was better than on the fumed silica support alone.For a fixed amount of adsorbed n-C_7asphaltenes(0.2 mg/m~2),bimetallic nanoparticles showed better catalytic behavior than monometallic nanoparticles,confirming their synergistic effects.The corrected OzawaFlynn-Wall equation(OFW) was used to estimate the effective activation energies of the catalytic process.The mechanism function,kinetic parameters,and transition state thermodynamic functions for the thermal cracking process of n-C_7 asphaltenes in the presence and absence of nanoparticles are investig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talytic thermal cracking Adsorption Nanoparticles SHS n-C7 asphaltene
下载PDF
A coupled CFD simulation approach for investigating the pyrolysis process in industrial naphtha thermal cracking furnaces
2
作者 Mohsen Rezaeimanesh Ali Asghar Ghoreyshi +1 位作者 S.M.Peyghambarzadeh Seyed Hassan Hashemabadi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4期528-542,共15页
In the steam thermal cracking of naphtha,the hydrocarbon stream flows inside tubular reactors and is exposed to flames of a series of burners in the firebox.In this paper,a full three-dimensional computational fluid d... In the steam thermal cracking of naphtha,the hydrocarbon stream flows inside tubular reactors and is exposed to flames of a series of burners in the firebox.In this paper,a full three-dimensional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model was developed to investigate the process variables in the firebox and reactor coil of an industrial naphtha furnace.This comprehensive CFD model consists of a standard k-εturbulence model accompanied by a molecular kinetic reaction for cracking,detailed combustion model,and radiative properties.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team cracking performance,the model is solved using a proposed iterative algorithm.With respect to temperature,product yield and specially propylene-toethylene ratio(P/E),the simulation results agreed well with industrial data obtained from a mega olefin plant of a petrochemical complex.The deviation of P/E results from industrial data was less than 2%.The obtained velocity,temperature,and concentration profile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residence time,coking rate,coke concentration,and some other findings.The coke concentration at coil exit was1.9×10^(-3)%(mass)and the residence time is calculated to be 0.29 s.The results can be used as a scientific guide for process engine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phtha thermal cracking CFD modeling Systems engineering Residence time Product yield
下载PDF
Study on the Role of Thermal Cracking in FCC Cycle
3
作者 Wang Wei Wei Xiaoli(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Processing, Beijing 100083) 《China Petroleum Processing &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SCIE CAS 2004年第4期25-29,共5页
A bench-scale fixed fluidized bed reactor was used to study the distribution and quality of productsderived from thermal cracking of VGO. Test results had shown that the space velocity has minor effect onthermal crack... A bench-scale fixed fluidized bed reactor was used to study the distribution and quality of productsderived from thermal cracking of VGO. Test results had shown that the space velocity has minor effect onthermal cracking reaction. The depth of thermal cracking reaction was mainly affected by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At different reaction temperatures the form of free radicals thus initiated varied, resulting in different productdistribution. At low temperature C10= and C11= olefins dominated in thermally cracked gasoline products,whereas at higher temperature C6=C9= olefins dominated in thermally cracked gasoline products, amongwhich C6 and C7 olefins were mainly composed of 2M1C5= and 2E1C5=. Difference in olefin structure can leadto different reaction pathways of catalytic cyc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rmal cracking catalytic cracking GASOLINE OLEFIN
下载PDF
生物质气化过程焦油裂解脱除技术
4
作者 姚锡文 刘清华 +1 位作者 周浩东 许开立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90-896,共7页
为了明晰近年来生物质气化焦油裂解脱除技术的研究现状,针对生物质气化过程中焦油的产生机理及其热化学脱除等问题,采用文献研究、归纳总结和对比分析等方法对不同生物质气化炉气化技术及控制焦油原始排放方面的特点等进行了综述研究,... 为了明晰近年来生物质气化焦油裂解脱除技术的研究现状,针对生物质气化过程中焦油的产生机理及其热化学脱除等问题,采用文献研究、归纳总结和对比分析等方法对不同生物质气化炉气化技术及控制焦油原始排放方面的特点等进行了综述研究,分析了焦油热裂解脱除技术和催化裂解技术的发展,对比分析了不同焦油裂解催化剂的优缺点,指明了目前催化剂发展的主要方向,并指出将焦油催化裂解和物理脱除等方法集成到一起,如焦油催化裂解、重整、气液分离、电捕焦油等,是实现生物质气化工艺优化的一条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气化 焦油 热裂解 催化裂解 燃气净化
下载PDF
甲基离子在裂化反应过程中生成及转化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许友好 阳文杰 +5 位作者 刘凌涛 白旭辉 王鹏 欧阳颖 朱金泉 韩月阳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7-283,共7页
在固定床微型反应器装置上,采用2种活性位点密度不同的MFI分子筛进行1-戊烯催化裂化反应实验,发现二者气相产物组成尤其是氢气和甲烷存在较大差异,进一步引入热裂化反应气体组成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在负氢离子转移反应较强的环境下,甲... 在固定床微型反应器装置上,采用2种活性位点密度不同的MFI分子筛进行1-戊烯催化裂化反应实验,发现二者气相产物组成尤其是氢气和甲烷存在较大差异,进一步引入热裂化反应气体组成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在负氢离子转移反应较强的环境下,甲基离子易发生双聚或与烯烃叠合反应,氢离子也易发生迁移反应;在负氢离子转移反应几乎为零的热裂化反应系统中,甲基自由基则主要与氢自由基结合或者发生夺氢反应生成甲烷。热裂化反应和催化裂化反应过程中甲烷的生成在本质上具有相似性,均源于前身物甲基离子与氢离子的结合。研究结果为调控甲基离子的反应路径提供理论基础,从而达到抑制甲烷生成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离子 甲烷 热裂化 催化裂化 乙烯 丙烯
下载PDF
废塑料催化裂解直接生产化学品技术分析和研究
6
作者 郝代军 朱建华 +2 位作者 李治 郝清泉 潘星成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24年第5期1-4,共4页
介绍了废塑料催化裂解直接生产化学品技术研究情况。废塑料催化裂解直接生产化学品可以在废塑料溶解进料过程中高效脱除原料中的含氯化合物,其余少量含氯化合物在催化裂解反应过程中进一步脱除,能够实现废塑料脱氯和催化裂解生产化学品... 介绍了废塑料催化裂解直接生产化学品技术研究情况。废塑料催化裂解直接生产化学品可以在废塑料溶解进料过程中高效脱除原料中的含氯化合物,其余少量含氯化合物在催化裂解反应过程中进一步脱除,能够实现废塑料脱氯和催化裂解生产化学品同时进行。利用金属氧化物催化剂,聚丙烯废塑料一步催化裂解能够实现多产乙烯的目标,乙烯、丙烯、丁烯产率分别为19.7%、11.5%、5.2%,芳烃产率为20.1%,高价值产品收率超过50%。利用ZSM-5分子筛催化剂,聚丙烯废塑料一步催化裂解能够实现多产丙烯的目的,乙烯、丙烯、丁烯的产率分别为10.13%、35.06%、19.55%,芳烃产率为19.44%,化学品总收率超过80%。废塑料通过ZSM-5分子筛催化剂催化裂解生产化学品具有明显的技术经济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塑料 催化裂解 化学品 热裂解 油品 丙烯 催化剂 硅铝比
下载PDF
环烷基劣质蜡油加氢裂化装置掺炼催化裂解柴油效果探究
7
作者 潘奕龙 赵长斌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31,共8页
为实现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某公司根据催化裂解柴油和蜡油加氢裂化装置进料性质的特点,开展了2.1 Mt a环烷基劣质蜡油加氢裂化装置掺炼质量分数5%催化裂解柴油的工业试验。结果表明:环烷基劣质蜡油加氢裂化装置掺炼催化裂解柴油后,喷气... 为实现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某公司根据催化裂解柴油和蜡油加氢裂化装置进料性质的特点,开展了2.1 Mt a环烷基劣质蜡油加氢裂化装置掺炼质量分数5%催化裂解柴油的工业试验。结果表明:环烷基劣质蜡油加氢裂化装置掺炼催化裂解柴油后,喷气燃料产品收率增加1.93百分点,有效提高了喷气燃料的收率;喷气燃料烟点上升1.2 mm,加氢柴油十六烷值升高1.9,改善了喷气燃料、柴油的性质;掺炼催化裂解柴油后,装置精制反应器温升明显增加,氢耗和电耗增加。经测算,掺炼催化裂解柴油后,原来作为燃料油调合组分的催化裂解柴油,转化为附加值较高的重石脑油、喷气燃料及柴油组分,产生利润467.2元t(以掺炼1 t裂解柴油计),可获得4036.8万元a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解柴油 蜡油 加氢裂化 石脑油 喷气燃料
下载PDF
超高反应温度下的催化裂化反应系统研究及概念设计
8
作者 许友好 阳文杰 韩月阳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共6页
催化裂化工艺由汽油生产方案拓展到低碳烯烃生产方案,反应温度大幅度上升,导致热裂化反应更加严重,甲烷和乙烷产率显著增加。为此,将反应器出口温度高于530℃定义为超高温催化裂化反应系统,并对如何抑制该系统中的热裂化反应进行研究,... 催化裂化工艺由汽油生产方案拓展到低碳烯烃生产方案,反应温度大幅度上升,导致热裂化反应更加严重,甲烷和乙烷产率显著增加。为此,将反应器出口温度高于530℃定义为超高温催化裂化反应系统,并对如何抑制该系统中的热裂化反应进行研究,提出抑制热裂化反应技术思路,由此对超高反应温度下的催化裂化反应系统进行概念设计,为降低甲烷和乙烷产率的超高反应温度下的催化裂化反应系统开发提供设计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反应温度 催化裂化 热裂化反应 干气
下载PDF
再生催化裂化催化剂结构及性能
9
作者 潘志爽 熊晓云 +2 位作者 蔡进军 吴文尧 何涛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24年第1期8-11,共4页
采用固定床装置制备了2种碳质量分数分别为0.25%,0.04%的再生催化裂化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仪、物理吸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了再生过程对催化剂结构的影响,并对再生催化剂的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再生过程不... 采用固定床装置制备了2种碳质量分数分别为0.25%,0.04%的再生催化裂化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仪、物理吸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了再生过程对催化剂结构的影响,并对再生催化剂的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再生过程不会影响催化剂中分子筛结构;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是焦炭堵塞孔道,覆盖了弱酸性活性位点,再生过程除去焦炭后,催化剂活性得到恢复;催化剂碳质量分数越低,原料油转化率越高,热裂化指数越低;再生催化剂上原料油转化率最高可达83.68%,热裂化指数仅为0.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催化剂 再生 焦炭 热裂化指数
下载PDF
硫转移剂对两段再生催化裂化装置热平衡的影响
10
作者 樊继磊 张泽石 《石油石化绿色低碳》 CAS 2024年第1期33-38,72,共7页
应用硫转移剂是实现催化裂化烟气脱硫的理想方式。近年来,有关硫转移剂在催化裂化装置工业应用的报道层出不穷,但有关应用过程中对装置热平衡影响的研究较少。该文根据JF–SN1P硫转移剂在某公司2.8 Mt/a两段再生催化裂化装置的工业应用... 应用硫转移剂是实现催化裂化烟气脱硫的理想方式。近年来,有关硫转移剂在催化裂化装置工业应用的报道层出不穷,但有关应用过程中对装置热平衡影响的研究较少。该文根据JF–SN1P硫转移剂在某公司2.8 Mt/a两段再生催化裂化装置的工业应用实际,量化分析了JF–SN1P硫转移剂对催化裂化装置热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JF–SN1P剂有促进CO燃烧转化成CO_(2)的助燃作用,可使催化裂化贫氧再生段CO含量由6.8%降至3.5%,CO_(2)含量由13.2%升至16.4%;焦炭在贫氧段完全燃烧比例随之增加,贫氧段烧焦放热增加,总反应再生烧焦放热增加,占总烧焦放热比例增加9.98%;贫氧段再生烟气中可释放的CO燃烧热量减少,为使余热锅炉炉膛温度保持稳定,需提高瓦斯消耗量以达热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两段再生 硫转移剂 热平衡 助燃
下载PDF
重油催化裂化烟气脱硫脱硝装置高盐废水“零排放”实践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永盛 王萌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07-713,共7页
采用“机械蒸汽再压缩(MVR)—降膜蒸发—热力蒸汽再压缩(TVR)—减压蒸发结晶”工艺对重油催化裂化烟气脱硫脱硝装置高盐废水进行处理,设计废水处理量为25 m^(3)/h。运行结果表明:在100%工况条件下,该废水处理装置可生产无水硫酸钠0.57 t... 采用“机械蒸汽再压缩(MVR)—降膜蒸发—热力蒸汽再压缩(TVR)—减压蒸发结晶”工艺对重油催化裂化烟气脱硫脱硝装置高盐废水进行处理,设计废水处理量为25 m^(3)/h。运行结果表明:在100%工况条件下,该废水处理装置可生产无水硫酸钠0.57 t/h,产品质量达到《工业无水硫酸钠》(GB/T 6009—2014)中Ⅰ类一等品的要求;可回收凝结水29.61 t/h,凝结水平均电导率能够满足中国石化《水务管理技术要求第2部分:循环水》(Q/SH 0628.2—2014)循环水补水的要求;该装置的综合能耗(折算为标准煤)为652.13 kg/h,能量回收率为62.13%;处理1 t高盐废水的运行成本为45.37元,生产1 t无水硫酸钠产品的运行成本为2013元;以装置年平均运行时间8000 h、市政中水单价5.22元/t计算,全年可减少循环水场补水成本123.60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油催化裂化 脱硫脱硝废水 机械蒸汽再压缩(MVR) 热力蒸汽再压缩(TVR) 无水硫酸钠 结晶
下载PDF
FCC油浆制备中间相沥青的热缩聚反应行为研究
12
作者 王晓凤 张东明 +4 位作者 刘东 钱军 孙超 娄斌 黄小侨 《齐鲁石油化工》 2023年第2期89-95,101,共8页
以某炼油厂的精制催化裂化油浆为原料,采用直接热缩聚法制备中间相沥青.重点考察不同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及反应时间对中间相沥青的软化点、中间相含量等结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440℃、反应压力为4 MPa、高压反应6h且常压... 以某炼油厂的精制催化裂化油浆为原料,采用直接热缩聚法制备中间相沥青.重点考察不同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及反应时间对中间相沥青的软化点、中间相含量等结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440℃、反应压力为4 MPa、高压反应6h且常压反应1h时,所得中间相沥青软化点为297℃,中间相含量为95%,满足纺丝用中间相沥青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油浆 直接热缩聚 中间相沥青
下载PDF
某炼化企业炼油石脑油高效利用总结
13
作者 涂连涛 薛新超 +2 位作者 杨有文 郭强 妥小飞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23年第12期10-13,47,共5页
炼油石脑油的高效利用对炼化一体化企业的经济效益有重要影响。分析了某炼化企业蒸馏石脑油、加氢石脑油和加氢裂化轻、重石脑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按照“宜烯则烯,宜芳则芳,宜油则油”的分子管理理念提出了优化措施。原油掺炼比例... 炼油石脑油的高效利用对炼化一体化企业的经济效益有重要影响。分析了某炼化企业蒸馏石脑油、加氢石脑油和加氢裂化轻、重石脑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按照“宜烯则烯,宜芳则芳,宜油则油”的分子管理理念提出了优化措施。原油掺炼比例变化导致蒸馏石脑油链烷烃质量分数下降,建议通过“提前筹划”“动态调整”实现石脑油质量和产量最优化。加氢石脑油终馏点由190℃提至230~240℃,收率由22%上升至30%~40%,链烷烃质量分数由70%降至60%~65%,仍是较优质的裂解原料。催焦柴加氢装置汽提塔粗石脑油链烷烃质量分数达到74.17%,将其改至常减压蒸馏装置轻烃系统,蒸馏石脑油收率提高0.5百分点,有效增产了优质乙烯原料。利用HYSYS软件建立加氢裂化汽提塔顶油气管道模型,通过核算确定塔顶温度优化目标,夏季和冬季控制温度分别不低于95、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化企业 炼油石脑油 催化裂化柴油 族组成 终馏点 链烷烃
下载PDF
催化裂解装置回炼苯乙烯焦油
14
作者 牛毓 王仕文 +2 位作者 郑杰 范开辉 张诚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23年第2期93-98,共6页
为利用催化裂解装置回炼苯乙烯焦油,对苯乙烯焦油进行了组成分析、热反应行为评价及催化裂解性能测试,并对催化裂解装置回炼苯乙烯焦油的可行性进行了安全性和经济性分析。结果表明:苯乙烯焦油的组分多为芳环带侧链或芳环间有烷基链相... 为利用催化裂解装置回炼苯乙烯焦油,对苯乙烯焦油进行了组成分析、热反应行为评价及催化裂解性能测试,并对催化裂解装置回炼苯乙烯焦油的可行性进行了安全性和经济性分析。结果表明:苯乙烯焦油的组分多为芳环带侧链或芳环间有烷基链相连的结构;苯乙烯焦油由流化催化裂解中试装置提升管底部进料回炼时,大部分转化为小于280℃的组分,少部分转变为焦炭,转化率可达68%;苯乙烯焦油催化裂解转化的轻油组分中99%以上为芳烃;苯乙烯焦油、催化油浆以及二者混合物发生裂化反应的温度为380~390℃,回炼时,只要物料进入提升管时温度低于380℃就是安全的,不会发生高温管路结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焦油 催化裂解 资源化利用 回炼 裂解性能 热反应行为
下载PDF
催化裂化装置外取热器泄漏原因分析
15
作者 高伟 田立玉 《石化技术》 CAS 2023年第4期134-135,共2页
催化裂化装置外取热器正常生产时发现外部有热点,并且筒体外壁有豆粒般大小的穿孔,携带催化剂的烟气泄漏,紧急采用加短节堵漏。通过泄漏状态对比分析,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保证了设备高效、安全运行,为今后的设备运行缺陷处理提供了... 催化裂化装置外取热器正常生产时发现外部有热点,并且筒体外壁有豆粒般大小的穿孔,携带催化剂的烟气泄漏,紧急采用加短节堵漏。通过泄漏状态对比分析,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保证了设备高效、安全运行,为今后的设备运行缺陷处理提供了指导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外取热器 泄漏 热点 分析
下载PDF
DCC-plus装置分馏顶循系统的节能优化改造
16
作者 钟海博 李贵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23年第6期471-475,共5页
针对中海石油大榭石化有限公司220万t/a催化裂解(DCC-plus)装置分馏塔分馏顶循系统换热能力不足,即使冷回流泵满负荷全运行,仍出现分馏塔塔顶热负荷过高,塔顶压降过大,甚至粗汽油干点经常超标等问题,对该DCC-plus装置与气分装置进行了... 针对中海石油大榭石化有限公司220万t/a催化裂解(DCC-plus)装置分馏塔分馏顶循系统换热能力不足,即使冷回流泵满负荷全运行,仍出现分馏塔塔顶热负荷过高,塔顶压降过大,甚至粗汽油干点经常超标等问题,对该DCC-plus装置与气分装置进行了热联合改造。结果表明:经改造及运行优化后,该装置分馏塔基本达到最佳运行状态,不仅粗汽油干点达标且明显降低,且运行平稳受控于177~185℃;而且分馏塔分馏顶循环返塔温度被控制在105.2℃,有效减缓了顶循换热器HCl-H2S-H2O腐蚀环境及露点腐蚀;分馏塔塔顶冷回流量比改造前降低了36.7%,塔顶空冷器及冷回流泵运行台数较改造前分别减少了6,1台,有效避免了之前在高温夏季不得不满负荷运行时的系统安全隐患;而且该项热联合技术改造还使气分装置的低温热水总用量较改造前降低了84.8 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解(DCC-plus)装置 顶循环 低温热 粗汽油干点 腐蚀 热联合利用 节能改造
下载PDF
DCC汽油加氢装置生产芳烃抽提原料的研究
17
作者 杏长鑫 《炼油与化工》 CAS 2023年第5期37-42,共6页
介绍了DCC工艺技术特点及中海油东方石化有限责任公司DCC汽油全馏分选择性加氢脱硫(CDOS-FRCNII)工艺装置情况,分析了DCC汽油生产芳烃抽提原料的适应性,研究比选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的NHTDC、中国石油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的FHDO... 介绍了DCC工艺技术特点及中海油东方石化有限责任公司DCC汽油全馏分选择性加氢脱硫(CDOS-FRCNII)工艺装置情况,分析了DCC汽油生产芳烃抽提原料的适应性,研究比选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的NHTDC、中国石油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的FHDO、壳牌公司、Axens公司等专利加氢技术在DCC汽油加氢生产芳烃抽提原料的应用情况,通过对DCC汽油加氢装置的少量改造,优选合理的催化剂及工艺方案,以硫质量分数为200~300μg/g、氮质量分数为40~60μg/g的DCC-Plus汽油为原料,能够生产出硫质量分数小于1μg/g、氮质量分数小于1μg/g、溴价小于0.5 gBr_(2)/(100 g)的产品,满足芳烃抽提装置进料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解(DCC)汽油 国Ⅵ车用汽油标准 全馏分选择性加氢 芳烃抽提
下载PDF
LCO加氢-催化组合生产高辛烷值汽油或轻质芳烃技术(LTAG)的开发 被引量:65
18
作者 龚剑洪 龙军 +3 位作者 毛安国 张久顺 蒋东红 杨哲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67-874,共8页
从分析LCO化学组成入手,提出了LCO加氢与催化裂化组合生产高辛烷值汽油或轻质芳烃的技术——LTAG技术。在该技术中,加氢单元需进行选择性加氢控制,即双环芳烃选择性加氢饱和生成四氢萘型单环芳烃;催化单元要实现选择性裂化,即选择性强... 从分析LCO化学组成入手,提出了LCO加氢与催化裂化组合生产高辛烷值汽油或轻质芳烃的技术——LTAG技术。在该技术中,加氢单元需进行选择性加氢控制,即双环芳烃选择性加氢饱和生成四氢萘型单环芳烃;催化单元要实现选择性裂化,即选择性强化四氢萘型单环芳烃开环裂化反应,抑制氢转移反应。工业应用结果表明,LTAG技术中加氢LCO转化率大于70%,汽油选择性接近80%,汽油辛烷值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LCO加氢 催化汽油 辛烷值 芳烃
下载PDF
多产异构烷烃的催化裂化工艺技术开发与工业应用 被引量:50
19
作者 许友好 张久顺 +3 位作者 龙军 何鸣元 徐惠 郝希仁 《中国工程科学》 2003年第5期55-58,共4页
从催化裂化反应机理出发 ,提出了两个反应区的概念 ,设计了具有两个反应区的串联提升管反应器并形成相应的工程技术 ,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中小型探索试验和工业试验。 1 4Mt/a多产异构烷烃的催化裂化装置试验标定结果表明 :与现有的催化裂... 从催化裂化反应机理出发 ,提出了两个反应区的概念 ,设计了具有两个反应区的串联提升管反应器并形成相应的工程技术 ,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中小型探索试验和工业试验。 1 4Mt/a多产异构烷烃的催化裂化装置试验标定结果表明 :与现有的催化裂化工艺相比 ,该工艺不仅优化了产物分布 ,干气和油浆产率分别下降了0 41%和 0 99% ,液体收率增加了 1 17% ,而且所生产的汽油烯烃含量下降约 14 1% ,异构烷烃增加约为12 9% ,硫的质量分数w(s)下降 2 6 5 % ,诱导期增加 ,汽油的RON下降而MON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汽油 烯烃 异构烷烃 芳烃
下载PDF
应用BP神经网络预测石脑油热裂解产物收率 被引量:22
20
作者 王国清 杜志国 +3 位作者 张利军 张兆斌 张永刚 周从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99-704,共6页
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建立了石脑油裂解产物收率的预测方法。BP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层设12个结点,输出层设22结点,设一层隐含层。在保证学习训练数据具有代表性的情况下,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验数据相比,误差约为5%。BP神经网络模... 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建立了石脑油裂解产物收率的预测方法。BP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层设12个结点,输出层设22结点,设一层隐含层。在保证学习训练数据具有代表性的情况下,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验数据相比,误差约为5%。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结果比非线性回归方法的预测结果要好。BP神经网络模型的外延性不强,外延的部分数据预测结果偏差较大。在能够保证基础学习训练数据的准确性和合理选取的条件下,BP神经网络模型能够应对乙烯装置原料变化频繁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预测 乙烯 热裂解 石脑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