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代中国文学理论反本质主义批判的批判 被引量:7
1
作者 李自雄 《学术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6-123,共8页
对反本质主义的批判进行必要的再批判,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根本弊端,并不在于反本质主义者所简单归结的同于西方形而上学传统的本质主义思维模式,而在于当代中国语境下的政治意识形态元叙事模式;中国文学理论也应该有所建构,不... 对反本质主义的批判进行必要的再批判,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根本弊端,并不在于反本质主义者所简单归结的同于西方形而上学传统的本质主义思维模式,而在于当代中国语境下的政治意识形态元叙事模式;中国文学理论也应该有所建构,不应走向反本质主义者那样的极端解构,而是应通过个人写作模式进行开放而多元的本质个性化建构,并有利于走出政治意识形态元叙事模式,从而为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的创新发展提供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文学理论 反本质主义 批判 政治意识形态元叙事模式 个人写作模式
下载PDF
学术生活断片 被引量:3
2
作者 洪子诚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0年第5期39-46,96,共9页
1960年代不知不觉培养了朴素、节制的文体意识。进入新时期以后,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领域,逐步开始寻找在"文学"与"历史"之间建立的内在关联。文学的"外部"与"内部"不再是互相分离的因素,文学... 1960年代不知不觉培养了朴素、节制的文体意识。进入新时期以后,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领域,逐步开始寻找在"文学"与"历史"之间建立的内在关联。文学的"外部"与"内部"不再是互相分离的因素,文学也不仅是作家作品,同时也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意义生产和传播的整个过程。当代文学史学科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寻求更妥切、有效的学科概念与叙述方式,另一是对原有的概念和叙述方式的清理。前者着眼于寻找更合适概括以取代"当代文学"这一概念,后者则是留住这一概念以真切认知它的历史。我觉得自己有一定条件做后面这项工作,也就是"设法将问题‘放回’到‘历史情境’中去审察",试图呈现这些核心范畴和叙述方式的内在逻辑,揭示它们如何建构自身,产生怎样的文学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学史 文学 历史 清理 学科概念 叙述方式 内在逻辑
下载PDF
重返八十年代文学史写作知识语境 被引量:1
3
作者 曾令存 《华文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9-79,共11页
在作为知识谱系的"80年代"中,包括当代文学史在内的文学史编写是个能够以小见大的命题,它沉淀了新时期文学界有关"现代化"与艺术审美的想象。历史地看,在影响80年代乃至后来当代文学史写作的因素中,首先值得关注的... 在作为知识谱系的"80年代"中,包括当代文学史在内的文学史编写是个能够以小见大的命题,它沉淀了新时期文学界有关"现代化"与艺术审美的想象。历史地看,在影响80年代乃至后来当代文学史写作的因素中,首先值得关注的,是以"回归五四"为目标的思想哲学根基。其次,是多元共生的新文学话语场态,包括启蒙与救亡双重变奏理论视野中的"人的文学"与"人民文学"的版图重绘;夏志清等人对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传扬;"文学主体性"理论的建构及文学研究"向内转"观点的提出;有关"纯文学"观念的构想,等等。此外,五六十年代建立起来的当代文学史叙述模式的失效,也直接影响到80年代包括当代文学史在内的文学史写作。清理80年代文学史写作知识语境,是为了能够更客观地"回到历史情境中去"评价这一时期的文学史写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0年代 文学史写作 新文学话语场态 当代文学史叙述模式
下载PDF
“文学事件”:中国当代文学史叙述的另一种聚焦方式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卫东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34-38,共5页
“文学事件”在“演绎式”或“求证式”的文学史叙述模式中,常常要为文学的意识形态性质而辩护,或者为文学史上的路线之争而出场;在这个语境中,文学事件不可能具有真正的文学史意义。八十年代以来的文学史著作出于对这种叙述模式的反动... “文学事件”在“演绎式”或“求证式”的文学史叙述模式中,常常要为文学的意识形态性质而辩护,或者为文学史上的路线之争而出场;在这个语境中,文学事件不可能具有真正的文学史意义。八十年代以来的文学史著作出于对这种叙述模式的反动,而有意淡化文学事件,但这同样会有损文学史的真实性和深度模式的建立。还原文学事件在文学史叙述中的地位,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在还原历史本身。我们不但需要真实的文学史,也需要真实的“文学事件史”,以此来重构文学史本来就具有的丰富和生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事件 文学史叙述 深度模式 还原 重构
下载PDF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研究性教学模式探讨与实践——以多民族文学史观建构、路遥文学史回归和“新世纪文学”命名的分析为案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春 《柳州师专学报》 2012年第4期82-85,共4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教学应着眼于培养学生掌握较全面的文学史知识、拥有较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具备较开阔的文学史观。研究性教学模式即通过学生的课外阅读、师生的课内讨论和教师的课堂讲授等三个重点的凸显,有效促进学生在掌握教学要求...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教学应着眼于培养学生掌握较全面的文学史知识、拥有较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具备较开阔的文学史观。研究性教学模式即通过学生的课外阅读、师生的课内讨论和教师的课堂讲授等三个重点的凸显,有效促进学生在掌握教学要求有关知识的基础上,努力拓展研究视野、塑造创造性思维和提升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研究性教学模式 实践
下载PDF
“民间”的浪漫传奇——兼论文学史修撰中的叙事问题
6
作者 郭洪雷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4-48,共5页
在文学史写作中,存在着一个叙事的纬度,其中包括再现和表达两个层面。在具体的修撰行为中,二者同时运作并交互影响。由于对客观性的追求,过去对文学史写作的研究忽视了富于文学性和修辞性的表达层面。通过对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 在文学史写作中,存在着一个叙事的纬度,其中包括再现和表达两个层面。在具体的修撰行为中,二者同时运作并交互影响。由于对客观性的追求,过去对文学史写作的研究忽视了富于文学性和修辞性的表达层面。通过对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这一个案的分析,使我们认识到了文学性与修辞性在文学史修撰中存在的必然性,以及它们存在的方式。也正是由于表达层面的存在,使得对文学史写作的意识形态分析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史写作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 叙事 民间传奇 意识形态
下载PDF
初期“社会型”新文学史叙述形态论
7
作者 胡希东 涂芸竹 《宜宾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27-33,共7页
"社会型"文学史叙述是初期新文学史叙述的重要形态,它在文学史叙述中多用时代、社会等外在因素阐释新文学的历史,文学史叙述形态多采用"编年体"文学史叙述模式;相对于"文体型"文学史叙述而言,"社会... "社会型"文学史叙述是初期新文学史叙述的重要形态,它在文学史叙述中多用时代、社会等外在因素阐释新文学的历史,文学史叙述形态多采用"编年体"文学史叙述模式;相对于"文体型"文学史叙述而言,"社会型"文学史叙述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性,这易造成文学独立性、审美性的丧失,使文学史叙述失去客观、真实而走上偏狭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期新文学史叙述 “社会型” 文学史叙述模式 意识形态
下载PDF
社会转型视野下中国当代文学史(1976—)撰写的一种可能性
8
作者 李勇 《写作》 2019年第3期80-85,共6页
对1976年以来当代文学发展的论述,现有当代文学史著述基本依循了一种普泛的社会历史发展框架,未能追寻“时间”背后更丰富的历史实体内容,这造成了现有文学史对该阶段文学发展叙述的僵化和空心化。这种僵化和空心化的文学史叙述,不仅无... 对1976年以来当代文学发展的论述,现有当代文学史著述基本依循了一种普泛的社会历史发展框架,未能追寻“时间”背后更丰富的历史实体内容,这造成了现有文学史对该阶段文学发展叙述的僵化和空心化。这种僵化和空心化的文学史叙述,不仅无法还原文学史发展的真实面目,也进一步影响了接受者对于当代文学的兴趣和理解。通过对现有文学史著述在这一方面的弊病的批评,进一步提出:在当代文学史撰述中,引入一种宏观的“社会转型”视野,代替原有的僵化和空心化的文学史叙述方式,则能对现有文学史著述形成有效的补正。同时,“社会转型”视野的引入,也有助于增强当代文学史与当代社会生活的关联,从而激发读者对当代文学史阅读和学习的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 中国当代文学史 僵化与空心化 叙述方式
下载PDF
新世纪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书写的理论反思 被引量:1
9
作者 杨超高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52-158,共7页
新世纪以来,文学史书写成为一种浪潮,其中,出版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已有百余部之多。它们表现出不同的命名与叙述方式,这既是文学史书写的持续探索与建构,也反映出它们的内在焦虑。新世纪以来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书写还存在诸如纰漏、重... 新世纪以来,文学史书写成为一种浪潮,其中,出版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已有百余部之多。它们表现出不同的命名与叙述方式,这既是文学史书写的持续探索与建构,也反映出它们的内在焦虑。新世纪以来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书写还存在诸如纰漏、重复、浮躁与过于追求时效性以及功利化等问题,要克服这些问题,需从三点着手:一要为文学史书写留有"余地",二要深化文学史的研究与书写,三要重建文学史的"神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纪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文学史命名 文学史叙述
下载PDF
历史视域下的文学史叙述——以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为例
10
作者 韩惠欢 《榆林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80-85,共6页
"文学"与"历史"的问题,历来是文学史家无法回避的问题。在新历史主义批评家看来,历史是由一系列文字话语构成的,是"非本质"的,历史是被叙述的,"文学史"是文学史家关于历史的叙述。洪子诚的《... "文学"与"历史"的问题,历来是文学史家无法回避的问题。在新历史主义批评家看来,历史是由一系列文字话语构成的,是"非本质"的,历史是被叙述的,"文学史"是文学史家关于历史的叙述。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主张"返回""历史情境",以"一体化"的叙史方式展现当代文学"史"的风貌,完成当代人对"历史"的想象。以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为例,从洪子诚的历史观出发,反观他的文学史写作,探讨历史视域下新历史主义理论与他的文学史实践的契合之处以及考察"历史"在洪子诚的史著中是如何被展开叙述的,从而促进我们对90年代这种新的文学史书写范式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子诚 《中国当代文学史》 文学史叙述
下载PDF
选本编纂与当代文学史叙述
11
作者 徐勇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5-33,共9页
虽然说很难在选本编纂与当代文学史叙述之间建立起直接的联系,但二者之间的关联却是存在的。对于这种关联的考察可以从三个层面展开,进而形成一种具有方法论意义上的分析模式。一是找出文学史叙述时提到的文学选本或受文学选本直接影响... 虽然说很难在选本编纂与当代文学史叙述之间建立起直接的联系,但二者之间的关联却是存在的。对于这种关联的考察可以从三个层面展开,进而形成一种具有方法论意义上的分析模式。一是找出文学史叙述时提到的文学选本或受文学选本直接影响的例子;二是运用统计学和对照分析法,建立起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三是从文学史叙述的认识论基础出发,考察其论述文学发展进程及其作品选择时的原则和方法,以此建立文学选本同文学史叙述的深层次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本编纂 当代文学 文学史叙述 分析模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