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与政策体系探索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大健 祝文龙 常梦威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共12页
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轨迹来看,其理论与政策体系主要包含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坚持人民至上等三个方面。因为,从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民族团结理论演进和我党民族团结政策的百年俱进可以断定,促进民族团结是我党... 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轨迹来看,其理论与政策体系主要包含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坚持人民至上等三个方面。因为,从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民族团结理论演进和我党民族团结政策的百年俱进可以断定,促进民族团结是我党民族理论与政策的最高价值尺度;从我党坚持集权与分权的辩证统一和坚决反对任何分裂国家的行径可以断定,维护国家统一是我党民族理论与政策的基本价值底线;从党的历代领导人的初心和我党民族政策文本的根本遵循可以断定,坚持人民至上是我党民族理论与政策的终极价值依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理论与政策体系 民族团结 国家统一 人民至上
下载PDF
“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内涵意蕴与实践要求 被引量:6
2
作者 钟贞山 程文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3-29,共7页
“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对“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和“培养什么人”的凝练总结和核心概括,是我们党的教育方针一以贯之的使命,集中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教育事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以及教育是国之大计和党之大计的战略认识。... “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对“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和“培养什么人”的凝练总结和核心概括,是我们党的教育方针一以贯之的使命,集中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教育事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以及教育是国之大计和党之大计的战略认识。“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初心使命在教育领域的有力体现,是在新时代条件下建设教育强国、实现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 立德树人 教育现代化 教育强国 人民满意教育
下载PDF
品聊斋文化 看“强富美优”——聊斋文化视野之“强富美优”愿景
3
作者 谭莹 《蒲松龄研究》 2023年第2期23-32,共10页
一部《聊斋志异》,令文学大家蒲松龄名垂千古,其生前虽科举蹭蹬,文章意气却流芳百世。《聊斋志异》的文学价值毋庸置疑,堪称中国古典文言小说之最高峰。作品如是,作者美名更为远扬。蒲箬《柳泉公行述》称其:“天性伉直,引嫌不避怨,不阿... 一部《聊斋志异》,令文学大家蒲松龄名垂千古,其生前虽科举蹭蹬,文章意气却流芳百世。《聊斋志异》的文学价值毋庸置疑,堪称中国古典文言小说之最高峰。作品如是,作者美名更为远扬。蒲箬《柳泉公行述》称其:“天性伉直,引嫌不避怨,不阿贵显。”[1]1817其为人则“事母至孝,兄弟友悌”[1]1817。蒲松龄言为心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其中,与当今社会倡导的时代价值观不谋而合。近期,淄博市提出了建设“强富美优”城市愿景——即建设“实力强、群众富、城市美、生态优”的新淄博。而在聊斋文化中,也有着另一番“强富美优”的文化愿景,内容涵盖丰富,思想别具一格,与上述所提“强富美优”城市愿景内容相得益彰,浑然天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松龄 聊斋文化 《聊斋志异》 “强富美优” 愿景
下载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义务条款的规范研究
4
作者 曹媛媛 徐斯雄 《宜宾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20-30,40,共12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第16条第1款是家庭履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义务的核心规范,外延解释包含从中央到地方各层次、多类型的法律法规考察,最终得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深层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第16条第1款是家庭履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义务的核心规范,外延解释包含从中央到地方各层次、多类型的法律法规考察,最终得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深层法律内涵该法存在法律责任虚化、法规制定空白抽象与修订及时性不足等问题,导致第16条第1款的可实施性缺失。因此,该法法律责任落地,还需要增强实施细则供给,提升立法技术和水平,为家庭履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义务夯实制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第16条第1款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家庭教育义务 规范内涵 法治建设
下载PDF
从富强到文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省思与逻辑进路 被引量:5
5
作者 徐瑞仙 丁志刚 陈一军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5期29-33 158,共6页
一部中国近现代史,就国家目标而言,是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抗争史;从个人目标来看,是中国人民争取自身解放、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史;从社会目标来说,是中国社会摆脱文化危机、恢复文化自信的探索史。救亡图存是近代中国压倒... 一部中国近现代史,就国家目标而言,是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抗争史;从个人目标来看,是中国人民争取自身解放、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史;从社会目标来说,是中国社会摆脱文化危机、恢复文化自信的探索史。救亡图存是近代中国压倒一切的历史使命,革命潮流裹挟了现代化及其完整内涵;国强民富是现代中国孜孜以求的时代主题,共同富裕遮蔽了市场化下的文化危机;文化强国是当代中国民族复兴的战略抉择,文化复兴将助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民族独立到国强民富,再到民族复兴,以文化复兴助益民族复兴,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逻辑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救亡图存 文化危机 国强民富 民族复兴
下载PDF
人才强国战略的历史和现实依据 被引量:3
6
作者 邱永明 朱莲华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6期83-86,共4页
人才强国战略是我国在新世纪的第一国策。它已成为党和国家的意志。通过历史的考察和对现实内外环境的分析,阐明人才强国战略是中国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新经济时代增强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唯一选择,是保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对策。
关键词 人才强国战略 综合竞争力 小康社会 历史发展规律 人才资本 中国
下载PDF
中国古代“富强”论的分歧及其启示 被引量:3
7
作者 周积明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24-130,159,共8页
"富强"不仅是古今中外统治者追求的国家目标建设,也是人民对国家的普遍希望。但是,究竟如何实现"富强",在先秦时期却有两条思想路线的分歧。以法家为主的"富强"路线以国家富强为本位,"民富"则... "富强"不仅是古今中外统治者追求的国家目标建设,也是人民对国家的普遍希望。但是,究竟如何实现"富强",在先秦时期却有两条思想路线的分歧。以法家为主的"富强"路线以国家富强为本位,"民富"则居于从属地位;以儒家为主的"富强"路线以"民富为先",强调民富才有国富。与此同时,在追求富强的道路上,儒家贵仁义而鄙诈力,法家惟功利而贱仁义。先秦以降,这两条路线仍然沿袭并贯穿中国古代历史的全过程。今日中国,在国家实力强大的背后,国富与民富冲突,富强与文明脱序。有必要重温中国历史上关于"富强"的思想智慧,走一条在全世界能理直气壮赢得尊重的富强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强 国家 民富 国富
下载PDF
县域经济有关基本理论问题探析 被引量:23
8
作者 高焕喜 《华东经济管理》 2005年第4期71-73,共3页
县域经济是指以县级经济区域为地理空间,以市场为导向,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具有地域特色,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是赋税经济、民生经济、区域经济、资源经济、生态经济;县域经济具有区域性、系统性、整体性、综合性、复合性、... 县域经济是指以县级经济区域为地理空间,以市场为导向,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具有地域特色,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是赋税经济、民生经济、区域经济、资源经济、生态经济;县域经济具有区域性、系统性、整体性、综合性、复合性、层次性、开放性、行政性、历史性、易变性等特点。县域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基础地位,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具有担纲地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关键地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坚实基础,具有承上启下,强国富民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小康社会 强国富民
下载PDF
基于熵值法的江苏省“强富美高”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沈晓梅 姜明栋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18,共7页
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发展提出的新目标,虽然江苏经济社会总体水平处于全国领先位置,但对照"强富美高"要求,依旧存在不充分不平衡现象。为准确评价江苏省内各地区"... 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发展提出的新目标,虽然江苏经济社会总体水平处于全国领先位置,但对照"强富美高"要求,依旧存在不充分不平衡现象。为准确评价江苏省内各地区"强富美高"发展水平,文章利用熵值法构建了评价体系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基于2015年江苏省截面数据分析表明:"强""富""高"三者具有相对一致性,在地域分布上总体仍呈南强北弱势态,且差距较大,尤其是贫富悬殊明显;"美"总体呈北高南低势态,但地域差距不大。江苏设区市的"强富美高"耦合协调度也呈南高北低状态,差距依然较大。建议优化政府现有考核评价体系,探寻针对不同区域的差别化激励和约束机制,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努力做强新型实体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熵值法 强富美高 耦合协调度 江苏省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国强民富”思想的理论渊源及成果梳理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茂兴 叶琪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69-75,共7页
"国强民富"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夙愿。中国共产党不断吸取历代强国富民的思想主张,奠定了"国强民富"思想的深厚根基,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从历史演化的视角阐释中国共产党"国... "国强民富"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夙愿。中国共产党不断吸取历代强国富民的思想主张,奠定了"国强民富"思想的深厚根基,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从历史演化的视角阐释中国共产党"国强民富"思想的理论渊源,并对这一治国思维和执政理念的理论演进历程进行分析,概括"国强民富"思想的实践成果,有力地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推动我国社会实现"国强民富"的根本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国强民富 思想理论 成果 经验
下载PDF
近代以来“体育强国”文化构想的建构 被引量:6
11
作者 田标 孙一磊 +1 位作者 董清文 柏林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1-7,共7页
研究借助人类意识的建构性原理梳理近代以来国人在追求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的使命下建设体育强国与以体育来强国的史实,认为"体育强国"是缘起于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的文化构想,是近代以来国人为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而建构的社会... 研究借助人类意识的建构性原理梳理近代以来国人在追求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的使命下建设体育强国与以体育来强国的史实,认为"体育强国"是缘起于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的文化构想,是近代以来国人为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而建构的社会动员方式、基础、内容和标志。体育价值功能不断被国人发现和重新认识,体育的复合功效也随之被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复兴 国家富强 体育强国 文化构想
下载PDF
田山花袋《一个士兵》的疾病意义读解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梅 《外国问题研究》 2010年第1期74-78,共5页
《一个士兵》以日俄战争中的辽阳会战为背景,描写了一名患有脚气性心脏病的普通士兵由发病到死亡的过程。小说没有选择残酷的战争场面,而选择了疾病与人的对决。本文从疾病这一角度切入,关注小说中有关脚气病、身体的言说,探讨国民的身... 《一个士兵》以日俄战争中的辽阳会战为背景,描写了一名患有脚气性心脏病的普通士兵由发病到死亡的过程。小说没有选择残酷的战争场面,而选择了疾病与人的对决。本文从疾病这一角度切入,关注小说中有关脚气病、身体的言说,探讨国民的身体在"富国强兵"的社会背景下如何成为国家管理的对象,以及属于国家的身体在遭遇疾病之时如何回复其私有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脚气病 富国强兵 日俄战争 身体 疾病
下载PDF
论中国传统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模式的科学性——兼对舒尔茨农业现代化理论的批判和李约瑟之谜的解释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明国 贾舒宁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1-36,59,共7页
中国传统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模式具有强大的可持续发展生命力。立足于可持续的国强民富,结合中国农业生产所面临的生产技术条件,中国未来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制度还是应该走"耕地集体所有+小农生产+合作化+政府计划管理和足够补贴&qu... 中国传统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模式具有强大的可持续发展生命力。立足于可持续的国强民富,结合中国农业生产所面临的生产技术条件,中国未来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制度还是应该走"耕地集体所有+小农生产+合作化+政府计划管理和足够补贴"的社会主义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农业 农业现代化 可持续发展 国强民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工商运输业 小农经济
下载PDF
从“国富民强”到“民富国强”发展进程的政策取向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广斌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1-5,共5页
从"国富民强"到"民富国强"是十七届五中全会的一大亮点,反映出党和政府执政理念的重大创新。本文阐述了"国富民强"到"民富国强"治理理念创新的深远政治意义,从财税政策、就业政策及社保政策的... 从"国富民强"到"民富国强"是十七届五中全会的一大亮点,反映出党和政府执政理念的重大创新。本文阐述了"国富民强"到"民富国强"治理理念创新的深远政治意义,从财税政策、就业政策及社保政策的缺失及偏差分析了造成国富民不强的政策原因,进而为实现"民富国强"的战略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富民强 民富国强 政策取向
下载PDF
论《马氏文通》的写作是马建忠洋务救国行动的继续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庆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0-192,311,共13页
马建忠被语言学界称为语法学家,然而其生平志愿却并不仅在语法,他更看重自己的事功。他一生都在办理洋务,主张富民强国,可是,马建忠并没有得到时人的太多理解,在近代史上他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他是在兴办洋务受挫,遭到李鸿章的摈斥之... 马建忠被语言学界称为语法学家,然而其生平志愿却并不仅在语法,他更看重自己的事功。他一生都在办理洋务,主张富民强国,可是,马建忠并没有得到时人的太多理解,在近代史上他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他是在兴办洋务受挫,遭到李鸿章的摈斥之后,才退居家中从事《马氏文通》的写作。他认为富民强国必须熟悉洋务,而熟悉洋务必须从学习西洋语言开始,学习语言又必须以语法为基础。这就促成了《马氏文通》的诞生。《马氏文通》的写作是马建忠办理洋务、富民强国行动的继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建忠 《马氏文通》 富民强国
下载PDF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何以成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被引量:1
16
作者 田海舰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8-72,共5页
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凝练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有着深刻的理论依据、历史依据和现实依据。从理论依据来看,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与马克思主义价值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 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凝练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有着深刻的理论依据、历史依据和现实依据。从理论依据来看,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与马克思主义价值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相联;从历史依据来看,它与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史、新中国成立60多年的发展史、改革开放30多年的探索史紧密相联;从现实依据来看,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任务、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世界各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梦想紧密相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国家层面价值目标
下载PDF
共同富裕思想与民富国强的内在联系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俊年 胡建军 曾丽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80-82,共3页
共同富裕理论来源于毛泽东,形成于邓小平,实现共同富裕是最终目标,也是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无论从历史角度还是从现实条件考虑,"民富国强"是时代发展所需,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也是时... 共同富裕理论来源于毛泽东,形成于邓小平,实现共同富裕是最终目标,也是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无论从历史角度还是从现实条件考虑,"民富国强"是时代发展所需,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也是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任务。将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与民富国强联系在一起,从契合点、关联性、时代目标三个方面论述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与民富国强的契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共同富裕思想 民富国强 契合性
下载PDF
解读近代中国“尚武”思潮 被引量:2
18
作者 蔡宝忠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16-21,49,共7页
本文采用史料印证法、逻辑分析法和综合研究法等,并以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为历史背景,侧重于研究严复、康有为、孙中山、蔡元培、梁启超、蔡锷等政治家、思想家、史学家和教育家所倡导的"尚武"与"... 本文采用史料印证法、逻辑分析法和综合研究法等,并以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为历史背景,侧重于研究严复、康有为、孙中山、蔡元培、梁启超、蔡锷等政治家、思想家、史学家和教育家所倡导的"尚武"与"尚武精神"。研究认为:洗刷"东亚病夫"的耻辱只有"尚武","强种强国"也必须"尚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武 尚武精神 东亚病夫 强种强国
下载PDF
国强民富的目标与争取和维护国家利益的实践
19
作者 张俊国 张亚楠 温嫩霞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54-58,共5页
争取和维护国家利益必须把国强民富的目标贯彻始终,因为只有这一目标实现了,国家利益才能够体现,而且也才能够得到有力的促进和保障;同样,只有在维护现有国家利益的基础上,并争取和谋求到更多的国家利益,国强民富的愿望才具有真正实现... 争取和维护国家利益必须把国强民富的目标贯彻始终,因为只有这一目标实现了,国家利益才能够体现,而且也才能够得到有力的促进和保障;同样,只有在维护现有国家利益的基础上,并争取和谋求到更多的国家利益,国强民富的愿望才具有真正实现的可能与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强民富 国家利益 社会发展
下载PDF
高铁驱动的苏北同城化和“三苏同城”前瞻——以哈维空间生产理论为支撑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新建 王梦哲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2期91-103,共13页
倚借高铁这一新型交通运载工具,广袤的苏北大地即将迎来城市空间的重组,苏北同城化的时代可望到来。然更具省委省政府民生共享战略意味的,则是传统意义上的苏南、苏中、苏北将在以宁淮直线为龙头的高铁网络时空压缩作用驱动下而走向&qu... 倚借高铁这一新型交通运载工具,广袤的苏北大地即将迎来城市空间的重组,苏北同城化的时代可望到来。然更具省委省政府民生共享战略意味的,则是传统意义上的苏南、苏中、苏北将在以宁淮直线为龙头的高铁网络时空压缩作用驱动下而走向"三苏同城"美好愿景。这不仅是江苏空间地理区位的嬗变,更是江苏"国情面相"首要的和实质性的破解之道,是"强富美高"新江苏的题中先义和本义。哈维社会空间理论在较全面、较彻底的意义上凸显苏北同城化、"三苏同城"等空间生产在"社会构造"中的关键性作用,成为江苏空间变革的理论指仗。学界至今尚未涉猎苏北同城化、宁淮直线高铁、"三苏同城"等研究,这是事实上"抛开苏北谋发展"在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研究中的表现,是在空间变革巨大实践意义上的无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驱动 哈维空间生产理论 苏北同城化 宁淮直线高铁 “三苏同城” “强富美高”新江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