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37篇文章
< 1 2 1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rom Going Beyond the “Nation-Stat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ast Asia Community”? Myths About “East Asia New Regionalism”
1
作者 FENG Chao 《Cultural and Religious Studies》 2020年第4期217-227,共11页
With the deepening of globalization,geographically speaking,East Asian countries have proceeded from their respective realist positions and tried to promote the successful practice of economic cooperation between coun... With the deepening of globalization,geographically speaking,East Asian countries have proceeded from their respective realist positions and tried to promote the successful practice of economic cooperation between countries after the Cold War into a discussion of new regionalism in East Asia and Asia-Pacificism.Although the prototype of the“East Asia Community”led by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ASEAN)gradually emerged,the successful practice of the East Asia Summit proved that the low-binding regional integration model led by ASEAN has a high probability of becoming a classic sample of the“East Asia Community”.It not only maintains regional stability,promotes regional cooperation,shapes regional norms,but also builds a collective identity within the region.However,in today’s world,isolationism which takes the supremacy of national interests as the supremacy has risen.It is difficult to internalize the value identity into a super-national model that breaks through the principles of realism,breakthroughs in interests,and the power framework.The thorny issues pose various challenges to the nation-states in the region trying to integrate into regional integration.The openness of East Asian regionalism has led to the persistent illness of its generalization.In the context of insufficient political mutual trust among regional countries,intensified competition among major powers,and continued weakening of ASEAN leadership,it is often prone to controversy and doubt when proposing new cooperation initiatives or ideas.The idea of the“East Asia Community”that once guided East Asian cooperation and was temporarily ignored now is still the most realistic choice.Although the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al roads of East Asian regionalism are full of thorns,difficulties coexist with opportunities.With the extensive participation of countries in the region,the optimiz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East Asian cooperation model will be worth looking forward t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tion-state dilemma pattern East Asia Community REGIONALISM
下载PDF
The Nanjing Massacre in Fiction and the Expression of the Idea of the Nation-state
2
作者 李永东 Chen Si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16年第4期40-55,共16页
The horrific Nanjing Massacre is burned into the pages of war history at home and abroad. Many fiction writers have made it their subject, but literary research on the issue is comparatively weak and does not go beyon... The horrific Nanjing Massacre is burned into the pages of war history at home and abroad. Many fiction writers have made it their subject, but literary research on the issue is comparatively weak and does not go beyond the analysis of individual works. This makes it desirable to conduct comprehensive research on the Nanjing Massacre in Chinese and overseas fi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nation-state concept. Chinese, Japanese, overseas Chinese and Western writers have joined in narrating the Nanjing Massacre from different discourse standpoints. Some interpretations of the Japanese forces' brutality have focused on the terrible slaughter, while others have focused on rape. In terms of writing style, there are two approaches: writing from the eyes of the top brass and from the eyes of the foot soldier. Chinese writers' narratives of the massacre see it in terms of a calamity that aroused Chinese resistance. Conceptually, they differ in depicting the struggle as involving the nationalism of the whole people, class nationalism, and party political nationalism. Japanese writers' works include faithful descriptions and historical self-examination, but also engage in the spiritual slaughter of the Chinese people. Western writers and American writers of Chinese origin write fiction imbued with religious feelings and reflections on human nature and life.Their work is however flawed by Eurocentrism; they turn the massacre into a story of the West rescuing China. In recent years, biographies of the prostitutes of the Qinhuai River and works singing the praises of foreign missionaries have been at the forefront of narratives of the Nanjing Massacre. We should take heed of this and reflect on 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jing Massacre Rape of Nanjing FICTION nation-state
原文传递
Shi'ite Collective Identit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ation-State of Lebanon
3
作者 Bingbing Wu 《Asian Journal of Middle Eastern and Islamic Studies》 2009年第4期53-64,共12页
From the mid 1800s,modern Lebanon began to emerge as a state.Lebanon,as“the eternal homeland”,had been accepted by the Maronites,the Sunnis and the Druze as a general principle and the foundation of nation-state con... From the mid 1800s,modern Lebanon began to emerge as a state.Lebanon,as“the eternal homeland”,had been accepted by the Maronites,the Sunnis and the Druze as a general principle and the foundation of nation-state construction.The Shi'ite sectarian identity based on the leading role of the traditional feudal zu'ama was challenged by Arab nationalism in the mid 1900s,and was replaced by a new sectarian identity,based on the Shi'ite political organizations and sectarian militias.This new Lebanese Shi'ite collective identity is featured by a pro-Iranian and pro-Syrian position,and has become a big challenge to the nation-state construction of Leban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banon Shi'ism Collective Identity nation-state Construction HEZBOLLAH
原文传递
“全民一体”:一个述说中华民族的原创概念 被引量:1
4
作者 周平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2,共8页
民族复兴被确立为国家发展目标,中华民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凸显,也进一步突出了中华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了体现中华民族的国家属性,形成对中华民族的完整述说,笔者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华民族“全民一... 民族复兴被确立为国家发展目标,中华民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凸显,也进一步突出了中华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了体现中华民族的国家属性,形成对中华民族的完整述说,笔者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华民族“全民一体”概念,并通过原创的“人口国民化”“国民整体化”等概念来丰富其内涵。因此,就能将从中华民族与现代国家关系角度提出的“全民一体”概念,与从国内民族关系角度提出的“多元一体”概念结合起来,在既揭示中华民族与世界上其他现代民族的共同性,又揭示中华民族特殊性的基础上,对中华民族进行完整、有效的述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民族国家 全民一体 多元一体 人口国民化 国民整体化
下载PDF
中国近代以来的民族构建及其影响
5
作者 周平 李家磊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0-55,162,共17页
对当代中国民族现象和民族关系的认知务必注意,不论是中华民族、国内各民族还是民族间关系,均在历史演变基础上经过了近代以来的民族构建过程。其间,历史形态的中华民族,一方面经由人口国民化和国民整体化而形成了国民共同体,另一方面... 对当代中国民族现象和民族关系的认知务必注意,不论是中华民族、国内各民族还是民族间关系,均在历史演变基础上经过了近代以来的民族构建过程。其间,历史形态的中华民族,一方面经由人口国民化和国民整体化而形成了国民共同体,另一方面又经由自我构建的各个民族的凝聚而成为一个更大的多族聚合体,实现了现代构建。同时,历史上众多的民族群体,则经过民族构建而成为国内的56个民族。在此过程中,国家因素、国族因素和各族互动三个方面相结合,造就了当代中国的民族关系。经历了这样的民族构建,中华民族、国内56个民族以及民族关系有了今天的形态、面貌和性质。因此,要对当代中国的民族现象和民族关系形成准确的把握,就必须对近代以来的民族构建进行认真的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国家 民族构建 民族关系 民族问题治理
下载PDF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分析和路径探索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永亮 刘雨薇 《广西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69,共7页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理论精髓在于自由人联合体,马克思的“真正的共同体”以追求人类解放为定位。中华民族共同体是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影响下结合我国国情的“共同体”表现形式。本文从“现实的人”“个体与共同体”等方面探讨两者的关系,进...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理论精髓在于自由人联合体,马克思的“真正的共同体”以追求人类解放为定位。中华民族共同体是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影响下结合我国国情的“共同体”表现形式。本文从“现实的人”“个体与共同体”等方面探讨两者的关系,进而从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思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主要从生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视角来探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基础、制度基础和思想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共同体思想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多民族国家
下载PDF
国际体育参与对民族国家意识的建构——基于民国时期中国参与远东运动会和奥运会的考察
7
作者 霍传颂 郝勤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1-69,共9页
20世纪初,中国在世界资本主义洪流的席卷下开启了构建现代民族国家的历程。受西方文化的影响,现代体育在清末民初传入中国之际即被引以为“救国强种”的有效途径,并与政治紧密结合。借助文献资料,运用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基于中国在20... 20世纪初,中国在世界资本主义洪流的席卷下开启了构建现代民族国家的历程。受西方文化的影响,现代体育在清末民初传入中国之际即被引以为“救国强种”的有效途径,并与政治紧密结合。借助文献资料,运用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基于中国在20世纪上半叶的远东运动会及奥运会参与史,发现在民国时期通过国际体育参与,包括收回国人体育领导权、积极参与国际体育竞争等,强化了中国的独立自主意识,推动了民众参与国家政治议程,塑造了国民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认同,并借助远东运动会和奥运会在争取国际合法权益、表达国家立场及输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等行动中推进了作为现代民族国家的外交进程,表达了参与国际事务、融入国际社会的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体育 民族国家 民间外交 民国体育 远东运动会 奥运会
下载PDF
边疆自觉、少数民族文学与当代中国观
8
作者 刘大先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4-64,共11页
近现代中国由王朝帝国向民族国家转型过程中,边疆的自觉,边民的发现、想象和书写,构成了统一的多民族中国的观念基础。国际地理和国内空间的再认识与复杂化,意味着中国对于外部与内部、世界与自我的认知变化。在国内外多重因素所导致的... 近现代中国由王朝帝国向民族国家转型过程中,边疆的自觉,边民的发现、想象和书写,构成了统一的多民族中国的观念基础。国际地理和国内空间的再认识与复杂化,意味着中国对于外部与内部、世界与自我的认知变化。在国内外多重因素所导致的主动与被动的迁徙与流动中,地理、政治、社会与价值观念得以重构,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权国家。包容不同类型的文化于国家一体的内部,兼顾共同性与特殊性,促成了新中国多民族共同主体的再造。这个主体再造的过程,决定了少数民族文学作为中国特色国家意志体现与文化表达的当代属性。少数民族文学从属于社会主义文化新体系与格局的建构,成为总体性中华民族审美共同体的组成部分,进而形成了集体主义的美学风格。在经由改革开放以来各种“后学”思潮的洗礼之后,如今需要重申社会主义早期文化实践的遗产,重塑中华民族共同体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 民族国家 少数民族文学 主体 共同体
下载PDF
民族国家与个人身体的文学抉择——以中国新文学启蒙为考察中心
9
作者 田敏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3-166,共4页
中国新文学的重要主题是现代性民族国家启蒙,以鲁迅为代表的启蒙主义者普遍认为达成该任务有赖于国民精神的解放,文学中的个人身体一度遭遇忽视和贬抑,启蒙也随之陷入困惑。当新文学再度选择解放个人身体时,现代民族国家的启蒙想象方才... 中国新文学的重要主题是现代性民族国家启蒙,以鲁迅为代表的启蒙主义者普遍认为达成该任务有赖于国民精神的解放,文学中的个人身体一度遭遇忽视和贬抑,启蒙也随之陷入困惑。当新文学再度选择解放个人身体时,现代民族国家的启蒙想象方才境界阔大、身心圆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文学 启蒙 民族国家 个人身体
下载PDF
“复线历史”的书写可能——从清季历史教科书谈起
10
作者 李帆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52,共5页
清季历史教科书在叙述中国历史特别是清代本朝史时,大体遵循线性历史叙事下的普遍主义历史观,以适应民族国家时代到来的新挑战,但中国历史发展的独特性,导致书写实践中存在矛盾纠结和进退失据之处。只有从经典的以欧式民族国家话语为准... 清季历史教科书在叙述中国历史特别是清代本朝史时,大体遵循线性历史叙事下的普遍主义历史观,以适应民族国家时代到来的新挑战,但中国历史发展的独特性,导致书写实践中存在矛盾纠结和进退失据之处。只有从经典的以欧式民族国家话语为准绳的线性历史观中走出来,方能写出符合中国历史实际的史著。这恰恰表明中国历史书写具有另一种可能——走“复线历史”之路,建构起中国式的从天下、王朝国家走向民族国家的历史书写线索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线历史” 历史书写 清季历史教科书 民族国家
下载PDF
“国家”、“民族”与“人民”的三重纠葛——重述闻一多的思想道路
11
作者 李怡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80,共11页
中国现代作家闻一多的一生被文学史概括为从诗人到学者再到战士的思想历程,这也是现代知识分子追求进步的典型。在他理想的追求和思想逻辑中,其实就是“国家”、“民族”与“人民”这三重概念的发展和纠缠:“国家”是他认知的起点,“民... 中国现代作家闻一多的一生被文学史概括为从诗人到学者再到战士的思想历程,这也是现代知识分子追求进步的典型。在他理想的追求和思想逻辑中,其实就是“国家”、“民族”与“人民”这三重概念的发展和纠缠:“国家”是他认知的起点,“民族”是贯穿始终的情感中心,而“人民”则是思想的升华,从中,也折射出现代中国社会历史的跌宕起伏和知识分子的曲折探索。重述这里的思想演变,对于我们洞见现代国家意识在知识分子精神史上的深刻流变,具有十分重要的典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闻一多 国家 民族 人民
下载PDF
半殖民体验与晚清民族国家文学的主体性建构
12
作者 魏巍 黄英豪 《宜宾学院学报》 2024年第8期54-62,共9页
现代文学研究的民族国家文学命题需要在半殖民体验中重审。晚清文本在殖民西方认知中,试图移植西欧范式的民族国家文学,实现反殖文本的建构。但在帝国内陆文化传统隐脉的影响下,晚清文本中的民族国家成为再次通往世界大同的途径,实则表... 现代文学研究的民族国家文学命题需要在半殖民体验中重审。晚清文本在殖民西方认知中,试图移植西欧范式的民族国家文学,实现反殖文本的建构。但在帝国内陆文化传统隐脉的影响下,晚清文本中的民族国家成为再次通往世界大同的途径,实则表明了西欧范式在中国本土的不适用性;因晚清文本生成于沿海都市社会,在缺少对内陆农村的主体认知前提下,晚清文人未完成“殖民西方”认知中民族国家文学的主体性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殖民体验 民族国家文学 主体性建构
下载PDF
复杂全球化场景中的社会个体身份认同变迁——兼谈非国家行为主体兴起时代的国家认同重塑
13
作者 于春洋 白鹏雁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99-108,共10页
当前的全球化发展既有时间趋势上的“东升西降”“逆全球化”与“再全球化”并存,也有地理空间上的多主体与多中心的竞争,展现日益复杂的图景。这种态势不仅对民族国家构成挑战,还深刻影响社会个体的身份认同。随着超国家、跨国家和次... 当前的全球化发展既有时间趋势上的“东升西降”“逆全球化”与“再全球化”并存,也有地理空间上的多主体与多中心的竞争,展现日益复杂的图景。这种态势不仅对民族国家构成挑战,还深刻影响社会个体的身份认同。随着超国家、跨国家和次国家政治集团、经济组织、文化团体在世界范围内的涌现,非国家行为主体也成为与国家争夺社会个体身份认同的重要力量。社会个体除被国家赋予的国民身份之外,还被超国家、跨国家和次国家行为主体赋予其他诸多身份。由此,个体身份认同出现从国家向超国家、跨国家、次国家等行为主体迁移扩散的趋势。为重塑社会个体的国家认同,民族国家需要进行全面自我审视调整,从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进行主体性建设,在增强综合国力的同时巩固国家认同基础,以便在复杂全球化场景中保持自身对社会个体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国家 复杂全球化 个体身份 国家认同
下载PDF
情境、权力与技术:乡村动员式治理的实践逻辑——基于江苏省T村空间治理实践的考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武晋 祝云凤 《地方治理研究》 2024年第2期53-64,M0004,共13页
在乡村软治理兴起的时代背景下,以互动协商为特色的动员式治理成为基层推进乡村振兴的常用方式。对乡村动员式治理作全过程的解构发现,情境、权力、技术是理解其发生逻辑与运行逻辑的关键要素。“弱压力—高风险—低配套”的制度情境与... 在乡村软治理兴起的时代背景下,以互动协商为特色的动员式治理成为基层推进乡村振兴的常用方式。对乡村动员式治理作全过程的解构发现,情境、权力、技术是理解其发生逻辑与运行逻辑的关键要素。“弱压力—高风险—低配套”的制度情境与强阻力的生活情境共同构成了动员式治理的发生条件,国家与社会互嵌从组织基础、认同基础、社会基础层面提供了动员式治理的权力基础,价值、关系、资源、制度等动员工具的技术化配置塑造了动员式治理的运作风格。从本质上看,动员式治理的过程同样是国家基础性权力的持续再生产过程,其兼顾了科层有效性与社会有效性,是柔性转向情境下乡村治理机制的一种理性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软治理 动员式治理 国家嵌入 国家认同 社会嵌入 价值动员 关系动员 资源动员
下载PDF
土壤污染与防治课程思政建设探讨
15
作者 崔红标 范玉超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89-93,共5页
课程思政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环节,是进行全方位育人的教学新模式。为了更好地在土壤污染与防治课程教学中开展思政教育,讨论了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意义,剖析了当前思政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从挖掘思政元素,创新教学方法等... 课程思政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环节,是进行全方位育人的教学新模式。为了更好地在土壤污染与防治课程教学中开展思政教育,讨论了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意义,剖析了当前思政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从挖掘思政元素,创新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了实施课程思政的途径,为新形势下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一些新方法和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土壤污染与防治 思政元素 家国情怀
下载PDF
民族国家的历史演变及面临的挑战
16
作者 周平 《国家现代化建设研究》 2024年第3期77-91,共15页
梳理民族国家形成和演变的历史会发现,民族国家并非某个民族的国家,而是一个取代王朝国家的国家类型,其本质在于民族拥有国家的主权,并通过国家机构来行使。因此,民族国家是一种嵌入了民族因素的国家体制类型,被世界上众多国家采纳,成... 梳理民族国家形成和演变的历史会发现,民族国家并非某个民族的国家,而是一个取代王朝国家的国家类型,其本质在于民族拥有国家的主权,并通过国家机构来行使。因此,民族国家是一种嵌入了民族因素的国家体制类型,被世界上众多国家采纳,成为世界范围内主导性的国家类型,进而成为“现代国家”概念指称的对象。中国辛亥革命推翻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以民族国家体制取而代之,并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完成了民族国家构建。民族国家出现后,一直面临着各种挑战。近年来,欧美国家出现的主观性身份对国民身份产生了侵蚀,对民族国家形成空前严峻的挑战,需要认真关注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朝国家 民族国家 国家类型 国家伦理 多民族国家 国民身份
下载PDF
赋予人民性:中国共产党塑造现代国民的国家建构逻辑
17
作者 刘永刚 侯红霞 《学术探索》 2024年第3期95-107,共13页
以人民性为核心原则与伦理基础整合国民、凝聚人心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民族解放、建构人民主权的现代中国的根本遵循。作为统合国家、民族与人民三维一体的政治领导与组织保障,中国共产党承继传统“民本”思想,在马克... 以人民性为核心原则与伦理基础整合国民、凝聚人心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民族解放、建构人民主权的现代中国的根本遵循。作为统合国家、民族与人民三维一体的政治领导与组织保障,中国共产党承继传统“民本”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中创造性地运用整体性的“人民”概念整合全社会人口以塑造现代国民。在以全体国民为基础、以确立国民身份为途径推动中华现代国家建构的征程中,党坚持人民立场、认识把握社会矛盾、紧扣时代发展命题,开展系统的人民性实践。以人民性塑造整体的现代国民有力回应中华现代国家建构与中华民族复兴的时代命题,这既是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鲜明特征,也奠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展开的社会政治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人民性 国民一体 主权国家建构 中华民族复兴
下载PDF
美国中小学国家认同教育:理念、实践与启示
18
作者 陈伟 《基础教育参考》 2024年第8期51-59,共9页
在全球教育体系中,国家认同教育是国民教育中最核心的内容,对维护社会和谐与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美国是世界上实施国家认同教育最早的国家之一,通过文献分析、案例研究和比较研究,对美国中小学国家认同教育的理念与实践进行研究分析,发... 在全球教育体系中,国家认同教育是国民教育中最核心的内容,对维护社会和谐与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美国是世界上实施国家认同教育最早的国家之一,通过文献分析、案例研究和比较研究,对美国中小学国家认同教育的理念与实践进行研究分析,发现美国中小学国家认同教育主要体现在多元文化融合、反对种族偏见以及公民教育三方面,形成了培养多元包容的价值观、促进公平正义的民族观以及追求公民全面发展特色鲜明的国家认同教育观。基于研究发现,为我国中小学国家认同教育提出相关建议,应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与深化、多元一体的民族融合以及对教育创新的资源整合策略实施三方面,促进我国中小学生形成坚定的国家认同感,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的未来公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多元文化 国家认同 中小学 认同教育
下载PDF
作为历史“韵脚”的“战国策派”——战争、国竞与中国文明的更化
19
作者 章永乐 《天府新论》 2024年第4期42-52,156,共12页
抗日战争期间在后方出现的“战国策派”是20世纪中国第二波立足于“国竞”并重新评价中国古代文明的思潮,它与一战之前的第一波“国竞”思潮一样,重视春秋战国的历史经验,批判将“大一统”作为适合当下的秩序想象,批评家族制度与家族文... 抗日战争期间在后方出现的“战国策派”是20世纪中国第二波立足于“国竞”并重新评价中国古代文明的思潮,它与一战之前的第一波“国竞”思潮一样,重视春秋战国的历史经验,批判将“大一统”作为适合当下的秩序想象,批评家族制度与家族文化,寻求强化民众的国民身份和国民自觉。然而第一波“国竞”思潮的思想家在一战后对战前的思想倾向进行了相当程度的反思,从而为“觉醒年代”作出了新的贡献;而“战国策派”却在更为逼仄的国际环境压力之下,将一战之前的“国竞”思潮中的某些倾向进一步推向极端,从而导致了对中国文明的片面理解和对未来世界大局的片面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一统 国竞 战国策派 文明 文化
下载PDF
土壤侵蚀与国家安全——美国水土保持的艰难起步(1894—1933)
20
作者 高国荣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4-117,共14页
在罗斯福“新政”前数年间,美国出现了颇具声势的水土保持宣传。在进步主义时代,美国农业部以本内特为首的土壤调查专家意识到土壤侵蚀问题的存在及其后果。但土壤侵蚀问题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之前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在1928年农业... 在罗斯福“新政”前数年间,美国出现了颇具声势的水土保持宣传。在进步主义时代,美国农业部以本内特为首的土壤调查专家意识到土壤侵蚀问题的存在及其后果。但土壤侵蚀问题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之前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在1928年农业部印发的《土壤侵蚀:国家威胁》这一报告中,本内特指出了严重土壤侵蚀对美国构成的巨大威胁:它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会破坏美国自由、和平与安全的基础,甚至会威胁美国文明的存续。本内特从国家安全的高度,倡导联邦政府承担水土保持的职责。20世纪30年代之前的水土保持宣传教育促进了美国民众的觉醒,并促使联邦政府在保护土壤方面开始承担责任,是罗斯福“新政”时期大规模水土保持运动的前奏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水土保持 国家安全 本内特 美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