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4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econdary relative evaluations on region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capability in SMEs
1
作者 毕克新 孙金花 冯英浚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ew Series)》 EI CAS 2005年第6期620-625,共6页
According to this problem that every region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of SMEs and innovation environment are different, the method on secondary relative evaluation to measure the innovation capability of SMEs in 9 provi... According to this problem that every region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of SMEs and innovation environment are different, the method on secondary relative evaluation to measure the innovation capability of SMEs in 9 provinces and 3 municipalities is developed in this paper. First the Fuzzy Integral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s adopted to measure the comprehensive index state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SMEs in different regions, and then the BCC model in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is used to calculate the secondary relative evaluation of region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capability in SMEs, so that this method not only settles the relevance between indexes influencing region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capability of SMEs, but also eliminates the influence of objective basic condition, and then provides bases for every region to make out policies and rules 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SMEs and for enterprise to establish relevant strategy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gional SME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secondary relative evaluation fuzzy integral data enenvelopment analysis
下载PDF
Does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on Matter? An Analysis of Its Coupling Effect on Regional Innov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被引量:5
2
作者 CUI Zhizhen LI Erling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22年第5期915-930,共16页
The dislocation between regional innov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directly influences the economic effect of regional innovation. However, no in-depth researches have been made on how to solve this problem. Using d... The dislocation between regional innov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directly influences the economic effect of regional innovation. However, no in-depth researches have been made on how to solve this problem. Using data from Henan Province, China,employing geographical detector technology, this paper focuses on testing whether the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on can contribute to coordinat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regional innov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t is shown that: 1) the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on in Henan Province is increasing gradually, and the network presents a core-edge structure, and the coupling degree between regional innov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spatially unbalanced, which is similar to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intensity of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on;2) as an important approach to effectively connect scientific researches with market demands, the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on can help form an interactive, interconnected, coupled and coordinated virtuous relation between regional innov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Compared with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organizations of the same type and the separate innovation of organizations, the improvement of the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on level can better coordinate the relation between regional innov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3) the cooperative innovation model between enterprises and universities can better promote the coupling between regional innov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compared with many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on models. For underdeveloped areas lacking local knowledge base,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on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a long-term development strategy, especially using the knowledge sources of external universitie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ions to enhance innovation capability and achieve economic grow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on region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coupling relation model difference Henan Province China
下载PDF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Technology Market Promot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Based on panel data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3
作者 Xiaojing Lv(u) Dongphil Chun 《经济管理学刊(中英文版)》 2021年第1期81-92,共12页
Based on panel data such as 2009-2018 R&D expenditures,full-time equivalent of R&D personnel,Number of valid invention patents,and technology market turnover in China's Shanghai,Jiangsu,Zhejiang,and Anhui ... Based on panel data such as 2009-2018 R&D expenditures,full-time equivalent of R&D personnel,Number of valid invention patents,and technology market turnover in China's Shanghai,Jiangsu,Zhejiang,and Anhui provinces(cities),using Griliches-Jaffe knowledge to produce Function,construct Time fixed effects model,conduct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focusing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echnological market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The results show that human capital and R&D expenditures have a significant and positive impact on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city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Although the technology market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city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the effect is not significant.Propos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strengthen the influence of the technology market 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chnology Marke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Fixed Effects Model
下载PDF
时空双维下数字创新生态系统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激发与影响研究——基于省域面板数据的动态QCA分析
4
作者 荆玲玲 黄慧丽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3-23,共11页
区域创新能力是深入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要素,识别区域创新能力影响因子、挖掘区域创新能力联动机制是加速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关键。运用动态QCA分析方法,构建“数字创新主体—数字创新平台—数字创新生态环境”分析框架,从... 区域创新能力是深入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要素,识别区域创新能力影响因子、挖掘区域创新能力联动机制是加速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关键。运用动态QCA分析方法,构建“数字创新主体—数字创新平台—数字创新生态环境”分析框架,从时空双维视角综合分析2017-2021年我国内地31个省份面板数据,探索驱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组态路径。研究发现:政府、企业、中介机构和数字治理环境在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中发挥重要核心作用。其中,高水平区域创新能力组态有4条路径,可归纳为“创新主体+创新平台”驱动型、“创新主体+创新平台+创新环境”驱动型、“创新环境”驱动型3种模式;低水平区域创新能力组态路径有8条,可归纳为“创新主体+创新环境”限制型、“创新环境”限制型、“创新主体+创新平台”限制型3种模式;在时间维度上,4条高水平组态路径均在2020年呈现一致性下降趋势;在空间维度上,区域创新能力呈现出明显的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创新生态系统 区域创新能力 面板数据 动态QCA
下载PDF
中国原始创新策源能力的统计测度、区域差距及动态规律
5
作者 袁野 曹倩 +1 位作者 陶于祥 吴继飞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2024年第14期86-93,共8页
为准确把握中国原始创新策源能力水平、区域差距和动态规律,聚焦影响原始创新策源能力的重要前置因素——策源,以原始创新策源能力内涵为逻辑起点,构建涵盖主体创造、成果产出、基础支撑、环境保障4个维度的原始创新策源能力评价指标体... 为准确把握中国原始创新策源能力水平、区域差距和动态规律,聚焦影响原始创新策源能力的重要前置因素——策源,以原始创新策源能力内涵为逻辑起点,构建涵盖主体创造、成果产出、基础支撑、环境保障4个维度的原始创新策源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有关统计年鉴数据,运用CRITIC-TOPSIS法、Dagum基尼系数和核密度估计探测分析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2012—2021年的原始创新策源能力。结果表明:中国原始创新策源能力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仅广东、江苏、北京和上海在全维度上得以充分发展,其他多数省份的4个维度出现不同程度偏离;整体原始创新策源能力年均基尼系数为0.221,差距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距,其中东部区域内差距最大,中西部区域间差距最小;原始创新策源能力整体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中东部地区内的差距呈先扩大后逐渐缩小趋势,但无极化现象,而中西部地区的绝对差距呈扩大趋势,并存在两极分化苗头。最后从实施差异化的调控策略、提升原始创新策源的空间协同度和保障原始创新策源能力的储备厚度三方面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创新 创新策源能力 CRITIC-TOPSIS法 基尼系数 核密度估计 区域差距 动态规律 区域创新
下载PDF
中国金融创新水平的分布动态演进、区域差异及成因识别
6
作者 沈丽 张好圆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28-133,共6页
文章基于2006—2021年中国重大国家战略区域金融创新水平的测度结果,通过Kernel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以及QAP模型对中国重大国家战略区域金融创新水平的分布动态演进过程、区域差异及其成因展开深入分析。研究发现:中国... 文章基于2006—2021年中国重大国家战略区域金融创新水平的测度结果,通过Kernel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以及QAP模型对中国重大国家战略区域金融创新水平的分布动态演进过程、区域差异及其成因展开深入分析。研究发现:中国重大国家战略区域金融创新处于较低水平,但呈现上升趋势;重大国家战略区域整体及分区域金融创新水平存在多极分化现象;区域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缩小金融市场创新、金融机构创新的区域差异是解决重大国家战略区域金融创新水平空间分布不均衡问题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创新水平 区域差异 二次指派程序 重大国家战略区域
下载PDF
川渝地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效率提升研究
7
作者 刘军跃 张渊 +1 位作者 李军锋 马贺新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80-95,共16页
为深入贯彻科技部关于推动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川渝地区积极建设国家级高新区,引领带动了川渝地区经济的高质量蓬勃发展。针对川渝地区各国家级高新区的创新发展水平评价、影响高新区创新发展的因素、川渝地区国家级高... 为深入贯彻科技部关于推动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川渝地区积极建设国家级高新区,引领带动了川渝地区经济的高质量蓬勃发展。针对川渝地区各国家级高新区的创新发展水平评价、影响高新区创新发展的因素、川渝地区国家级高新区创新水平的提升等问题,运用三阶段DEA方法,测算川渝地区和全国共61个国家级高新区创新效率,并进一步探究川渝地区国家级高新区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高新区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支持力度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提升能促进川渝地区国家级高新区创新效率的提升;高新区基础设施水平、研发人员投入密度以及研发费用投入强度对川渝地区国家级高新区创新效率影响为负。进而提出加快创新平台和创新载体体系建设、合理扩大高新区规模、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坚持扩大对外开放水平以及加大创新资源投入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渝地区 国家高新区 创新效率 三阶段DEA
下载PDF
国家高新区对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的影响研究
8
作者 肖功为 刘洪涛 肖扬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62-69,共8页
为检验国家高新区对提升区域全面竞争力的实际影响效果,文章选用全国29个省份国家高新区2016—2021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国家高新区在促进创新能力方面具有显著的正面作用,且对环境规制和要素流动性的影响在不同地域表... 为检验国家高新区对提升区域全面竞争力的实际影响效果,文章选用全国29个省份国家高新区2016—2021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国家高新区在促进创新能力方面具有显著的正面作用,且对环境规制和要素流动性的影响在不同地域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西部地区国家高新区在激发创新活力方面更显著,东部地区则在环境规制和要素流动性方面呈现多样化的表现;相较北部地区而言,南部地区国家高新区在提升创新能力方面成效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高新区 区域全面竞争力 创新水平 环境规制 要素流动
下载PDF
四川省区域协同创新网络体系研究——基于“一干多支,五区共兴”发展战略的思考
9
作者 于代松 高珊红 刘琳鑫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76-84,共9页
在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背景下,结合四川“一干多支,五区共兴”的区域协调发展布局,利用熵权法评估四川省各市(州)的创新能力,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对四川省创新协同网络进行分析,探究了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的可行路径。研究结... 在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背景下,结合四川“一干多支,五区共兴”的区域协调发展布局,利用熵权法评估四川省各市(州)的创新能力,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对四川省创新协同网络进行分析,探究了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的可行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成都市是四川省的创新高地,成都平原整体的创新能力显著强于其他四区,存在明显的断层现象;四川省的创新能力呈现出“中心—边缘”的空间格局,成都市的极点效应辐射范围仅在成都平原内,未能同整个四川的创新系统融合;遂宁、南充、自贡等地的中介作用效果不佳,创新辐射的承接效果较差,未能有效带动四川地区创新能力的发展。基于此,提出要建立成都平原与各区间完备的创新互动机制;强化成都辐射,重视中心节点的承接作用;立足区域特点,促进特色发展;促进创新资源有效配置,实现区域创新一体化发展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能力评价 区域协同创新网络 区域协同体系 社会网络分析 四川省
下载PDF
区域创新能力对共同富裕水平收敛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佳玮 金桂兰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8-33,共6页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而区域创新能力对于缩小区域差距、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对2013—2020年我国总体以及省域共同富裕水平进行了测度,分析了共同富裕水平的时空分布特征,然后进一步研究了区域创新能...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而区域创新能力对于缩小区域差距、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对2013—2020年我国总体以及省域共同富裕水平进行了测度,分析了共同富裕水平的时空分布特征,然后进一步研究了区域创新能力对共同富裕水平的收敛性。结果表明:由核密度分析可知,全国及三大地区的共同富裕水平显著提升,且共同富裕水平差异呈现逐步缩小的趋势。由收敛性分析可知,一方面,区域创新能力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在全国及三大地区均显著,且使得共同富裕水平较低的地区对较高的地区呈现“追赶效应”;另一方面,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对周边地区共同富裕的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区域创新能力 核密度估计 收敛性
下载PDF
大数据试验区建设助推经济绿色发展的机制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玉婷 李波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280-288,共9页
数字经济是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实现经济绿色发展的全新动能.综合运用EBM模型、双重差分模型等,以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设立为准自然实验,基于中国27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大数据试验区建设对经济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 数字经济是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实现经济绿色发展的全新动能.综合运用EBM模型、双重差分模型等,以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设立为准自然实验,基于中国27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大数据试验区建设对经济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大数据试验区的建设显著促进了经济绿色发展,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显著;(2)机制检验发现,地区创新水平与产业协同集聚在主回归中发挥中介效应;(3)异质性分析表明,大数据试验区建设对经济绿色发展的助推作用在地理区位、人力资本水平、城镇化水平不同的地区影响效果不同.通过分析得出了大数据试验区建设助推经济绿色发展的作用机制,提出了完善西部地区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科研资金投入等对策建议,以期对当前研究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地区创新水平 产业协同集聚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基于知识流动与区域创新环境作用的分析
12
作者 蔡晓琳 方凯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2024年第19期95-103,共9页
目前中国正处于从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到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转型阶段,以技术创新引领区域发展是新常态下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数字经济为推动区域创新发展提供了新动力和新方向。为了深入探讨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基于2011—... 目前中国正处于从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到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转型阶段,以技术创新引领区域发展是新常态下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数字经济为推动区域创新发展提供了新动力和新方向。为了深入探讨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基于2011—2021年中国27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多维指标测算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知识流动在数字经济提高区域创新能力过程中的中介作用,探讨区域创新环境对其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并进一步进行有关稳健性、内生性、异质性等方面的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的发展能有效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且对发明专利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对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的促进作用,从而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数字经济通过促进知识流动对区域创新能力产生促进作用,且促进知识流动的中介效应在不同专利产出中存在明显的差异;区域创新环境能正向调节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数字经济对东部城市和中心城市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明显较强,而知识流动在发展中城市和非东部地区的中介效应较大。据此认为,为进一步释放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创新效应,需加快数字技术创新,且各地区应实施因地制宜的数字技术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区域创新能力 知识流动 区域创新环境
下载PDF
数字贸易提升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创新能力吗?——基于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效应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候杰 柳春辉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46,共13页
基于2012—2021年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50个国家(地区)的经济数据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的数据,构建数字贸易对国家(地区)创新能力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数字贸易发展对国家(地区)创新能力提升的直接效应和间... 基于2012—2021年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50个国家(地区)的经济数据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的数据,构建数字贸易对国家(地区)创新能力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数字贸易发展对国家(地区)创新能力提升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结果显示,一方面,数字贸易发展能够直接提高国家(地区)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产业结构升级能够发挥中介效应,而数字贸易通过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均衡化将进一步提升国家(地区)创新能力。通过分样本回归发现,不同收入、不同贸易开放度的国家(地区),其数字贸易对国家(地区)创新能力的提升效果不同,在高收入、高贸易开放度的国家(地区),数字贸易对国家(地区)创新能力的提升效果更为显著。据此,提出了进一步推动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区域数字化协同发展格局,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引导产业结构合理化均衡化发展,加大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贸易开放力度、激发数字贸易溢出效应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贸易 产业结构升级 贸易开放度 国家(地区)创新能力
下载PDF
国家创新系统、基于知识的动态能力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来自不同国家的证据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星 吴婷 杨德艳 《系统管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4-419,共16页
基于130个样本国家数据,实证探究国家创新系统、基于知识的动态能力与国家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关系。同时,比较分析了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与不同目标维度下国家创新系统及其基于知识的动态能力对国家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影响差异。研究... 基于130个样本国家数据,实证探究国家创新系统、基于知识的动态能力与国家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关系。同时,比较分析了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与不同目标维度下国家创新系统及其基于知识的动态能力对国家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影响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国家创新系统有助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其构成要素不仅对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呈现出异质性影响,而且对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目标产生的影响也表现出差异性,既有正向影响也有负向影响。此外,国家创新系统中基于知识的动态能力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重要驱动。其构成维度不仅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中发挥了不同作用,而且在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中也体现出作用的差异性,既有直接作用也有间接作用。这也意味着国家创新系统、基于知识的动态能力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之间存在错综复杂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创新系统 可持续发展目标 动态能力 知识管理
下载PDF
土地财政依赖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效果机制分析
15
作者 李腾 张钟元 郑飞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4,共14页
作为地方政府的重要收入来源,土地财政深刻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更是关乎区域经济转型与高质量发展。选取2012—2021年中国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探索土地财政依赖对区域创新能力产生的影响效果和... 作为地方政府的重要收入来源,土地财政深刻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更是关乎区域经济转型与高质量发展。选取2012—2021年中国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探索土地财政依赖对区域创新能力产生的影响效果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土地财政依赖程度、投资偏离创新程度过高不利于提升区域创新能力,而提升政府支持创新力度、优化创新成果转化环境则有利于提升区域创新能力;除直接影响外,政府支持创新力度和投资偏离创新程度还在土地财政依赖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分别发挥了负向和正向调节效应。最后,提出加快土地财政改革,优化科技支出结构,分类调控城市土地政策,设立高水平开发区等四点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财政依赖 区域创新能力 偏离创新程度 成果转化环境
下载PDF
外源融资风险容忍度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兼论政府支持与政府监管的调节效应
16
作者 张岭 张朝 +1 位作者 高艳慧 刘岩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34-45,共12页
基于2006-2021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从风险容忍强度、广度和弹性3个维度构建外源融资风险容忍度评价指标体系,系统考察外源融资风险容忍度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①外源融资风险容忍度能够显著促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其中,风险... 基于2006-2021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从风险容忍强度、广度和弹性3个维度构建外源融资风险容忍度评价指标体系,系统考察外源融资风险容忍度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①外源融资风险容忍度能够显著促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其中,风险容忍广度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作用最强,风险容忍强度次之,风险容忍弹性最弱;②机制分析表明,外源融资风险容忍度通过提高金融机构对高风险创新项目的投资偏好以及增强科技企业对突破式创新的创新偏好提升区域创新能力;③调节效应表明,政府支持正向调节外源融资风险容忍度与区域创新能力的关系,政府监管过度起负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可为进一步提升外源融资风险容忍度,提高金融体系容错试错韧性,适度放松科技金融监管提供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融资 风险容忍度 区域创新能力 政府支持 政府监督
下载PDF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双重差分法分析
17
作者 王元新 齐硕 王昉 《科技智囊》 2024年第10期39-47,共9页
[研究目的]评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对地区创新能力的实际影响,特别聚焦于专利授权数量的变化。通过对2009—2023年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验证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方面的具体效果,并探讨政策实施的地区差... [研究目的]评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对地区创新能力的实际影响,特别聚焦于专利授权数量的变化。通过对2009—2023年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验证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方面的具体效果,并探讨政策实施的地区差异和时间演变特征。[研究方法]采用双重差分法,通过设置已建立和未建立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省份作为处理组和对照组,结合地区生产总值、研发经费投入强度、高等教育人口比例等控制变量,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的因果效应进行量化评估。同时,运用交互项分析和分组回归等方法,探究政策效应的异质性和动态变化。[研究结论]实证结果表明: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显著促进了地区专利授权数量的提升;政策效应呈现地区异质性,经济发达省份获得了更显著的创新能力提升。建议继续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创新资源投入;深化示范区体制机制改革,持续优化创新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地区创新能力 专利转化 双重差分方法
下载PDF
区域创新能力、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发展韧性的互动关系研究——基于黄河流域9个省份的实证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昱翔 王丰效 《科技与经济》 2024年第1期46-50,共5页
基于2011—2020年黄河流域9个省份相关面板数据,采用熵权TOPSIS、泰尔指数、PVAR模型探究区域创新能力、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发展韧性的互动机理。研究表明:区域创新能力、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发展韧性均存在经济惯性;区域创新能力对产业... 基于2011—2020年黄河流域9个省份相关面板数据,采用熵权TOPSIS、泰尔指数、PVAR模型探究区域创新能力、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发展韧性的互动机理。研究表明:区域创新能力、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发展韧性均存在经济惯性;区域创新能力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显著;产业结构升级强化经济发展韧性。应继续推动区域创新能力发展,深化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促进黄河流域融合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能力 产业结构升级 经济发展韧性 PVAR模型
下载PDF
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空间关联特征及其效应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方大春 王琳琳 《开发研究》 2024年第1期12-22,共11页
强化区域联动、推进协同创新是提升创新能力及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基于我国30个省(区、市)数据,采用空间自相关检验与社会网络分析法考察我国区域创新的空间关联特征,并进一步探究个体网络结构特征对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研究表... 强化区域联动、推进协同创新是提升创新能力及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基于我国30个省(区、市)数据,采用空间自相关检验与社会网络分析法考察我国区域创新的空间关联特征,并进一步探究个体网络结构特征对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邻近视角区域创新能力空间分布呈“同质集聚”特征,多数地区处于低值集聚区且长期稳定;网络视角区域创新能力空间关联呈复杂网络形态,且网络联系愈发紧密,网络结构趋于稳定;江苏、上海、天津、浙江、北京、广东等居于网络核心,拥有较高的点度中心度、接近中心度及中介中心度;点度中心度、接近中心度均能显著促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且点度中心度边际效应强于接近中心度,中介中心度表现为负向作用。据此,在推进区域协同创新进程中,应树立创新空间联动意识,强化核心地区创新辐射,精准制定创新发展政策,完善协同创新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能力 空间关联特征 关联效应 社会网络分析
下载PDF
营商环境要素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协同影响机制研究——基于fsQCA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凌智勇 程海浪 《宜宾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40-48,共9页
以我国72个创新型城市为样本,采用fsQCA的方法,探讨政务环境、公共服务、人力资源、市场环境、创新环境和金融服务六个营商环境生态系统要素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协同影响机制发现:单个营商环境生态系统要素并不构成产生高、非高区域创新能... 以我国72个创新型城市为样本,采用fsQCA的方法,探讨政务环境、公共服务、人力资源、市场环境、创新环境和金融服务六个营商环境生态系统要素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协同影响机制发现:单个营商环境生态系统要素并不构成产生高、非高区域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产生高区域创新能力的组态有4个,且每一个组态均是由多种不同因素共同构成;产生非高区域创新能力的组态有5个,并且与产生高区域创新能力的组态是非对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商环境 区域创新能力 fsQC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