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99篇文章
< 1 2 10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nsciousness of Sorrow and Worry and the National Pedagogy of Reform
1
作者 Yipeng Shen 《文化研究》 CSSCI 2013年第1期238-282,共45页
River Elegy(Heshang)is a Chinese TV documentary aired on Chinese Central Television(CCTV)in 1988.Its provocative condemnation of the thousand-year-old'yellow civilization'(huangse wenming黄色文明)of China stir... River Elegy(Heshang)is a Chinese TV documentary aired on Chinese Central Television(CCTV)in 1988.Its provocative condemnation of the thousand-year-old'yellow civilization'(huangse wenming黄色文明)of China stirred up a tornado of controversies among Chinese audiences.Intense debates and reflections on the documentary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China have made Heshang one of the most intriguing'phenomena'in contemporary Chinese culture.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perspective to read Heshang,tackling it as a historically situated narrative that embodies a post-Mao intellectual discourse of the national sentiment.In the new context of post-Mao China,what does Heshang tell of the relative positionalities of the intellectuals,the masses,and the state in the frame of Chinese modernity?How do we dialectically understand the documentary’s national pedagogy of reform in relation to the elusive agency of the low-quality Chinese masses?With these questions in mind,I revisit Heshang’s claim of weak political agency as an embodiment of low people quality.I argue that the national sentiment of the consciousness of sorrow and worry(忧患意识)simultaneously suggests and subverts the national pedagogy of reform promoted by the Heshang intellectu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ellow civilization intellectual peasant national PEDAGOGY of REFORM consciousness of SORROW and WORRY
下载PDF
Cultural Confidence and Rural Cultural Revitalization Consciousness Cultivation Based on English Education-Taking English Teaching in Yi Nationality Region for Example
2
作者 YANG Yuan XIE Li-sha WANG Jing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22年第8期270-276,共7页
Through the survey on status of cultural confidence and rural cultural revitalization consciousness cultivation based on English education in Yi Nationality Region of Leshan City,aiming at cultivating students’cultur... Through the survey on status of cultural confidence and rural cultural revitalization consciousness cultivation based on English education in Yi Nationality Region of Leshan City,aiming at cultivating students’cultural revitalization consciousness,the paper gives some strategies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nglish education and improve students’cultural confidence,such as to strengthen teacher training,develop school-based textbooks of local culture,carry out collective lesson preparation and regular thematic teaching and research activities,strengthen communication and teaching reflection,et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ltural confidence English education revitalization consciousness Yi nationality
下载PDF
Nationalism Reflected in Barometer Rising
3
作者 徐凤娇 《科技信息》 2009年第20期I0081-I0082,共2页
Hugh MacLennan is a famous Canadian novelist and essayist. In his long literary career, he wrote a great number of works and gained many literary honors. But above all, he is a writer, focusing on national issues of C... Hugh MacLennan is a famous Canadian novelist and essayist. In his long literary career, he wrote a great number of works and gained many literary honors. But above all, he is a writer, focusing on national issues of Canada, which is well demonstrated by his first novel-Barometer Rising, in which nationalism abounds. This paper covers three parts. Chapter one is mainly about Hugh MacLennan, his first work Barometer Rising as well as the introduction to nationalism and MacLennan's contribution in fiction in this respect. Chapter two focuses on nationalism in his first novel. The last chapter is the conclusion part in which we know that well awakened, the Canadians are striving to pursue their real independence and status on the international st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 作家 文学作品 文学评论
下载PDF
Analysis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Residents' WTP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Tourist Destination——A Case Study of Yellow River Stone Forest in Jingtai of Gusu Province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蕾 魏宝祥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10年第7期84-88,共5页
On the basis of questionnaire survey,by adopting 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residents' WTP for the protection of Yellow River Hoodoo National Geopark in Longwan Village,Jingtai County of Gansu Province was invest... On the basis of questionnaire survey,by adopting 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residents' WTP for the protection of Yellow River Hoodoo National Geopark in Longwan Village,Jingtai County of Gansu Province was investigated.The result showed that tourism development had greatly influenced local society,economy and culture.Residents in this area had a strong awareness of all the factors above mentioned and showed a positive attitude.Local residents would definitely like to provide a certain degree of labor or money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which was different from the residents' attitude of developed countries.To some extent,it reflect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However,the result of this paper that demographic among residents had little effect on WTP also differed from previous researches.The improvement of living standard and residents' conscious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ere the main reasons affecting residents' WTP.Besides,the amount of payment was also in remarkable correlation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living standard and the destruction degree of loc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LLINGNESS to Pay(WTP) Influencing factors Environmental consciousness Yellow River Hoodoo national GEOPARK
下载PDF
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意识——传承弘扬“两路”精神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术研讨会综述
5
作者 王振宇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98-100,共3页
2024年9月21日,传承弘扬“两路”精神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术研讨会在四川成都顺利召开。来自中国西藏信息中心、雅安市党史研究室、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华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藏民族大学、伊犁师范大学、四川旅游学院... 2024年9月21日,传承弘扬“两路”精神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术研讨会在四川成都顺利召开。来自中国西藏信息中心、雅安市党史研究室、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华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藏民族大学、伊犁师范大学、四川旅游学院等科研院校的7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蓉城,围绕新时期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两路”精神、深入挖掘“两路”精神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具有的独特价值和现实意义等议题展开研讨。会议达成了学术共识,拓宽了“两路”精神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思路,为推动新时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路”精神 中华民族共同体 认同意识
下载PDF
The Discussion of Connotation and Denotation of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6
作者 Jinyu QI Xinru HOU 《Journal of the Chinese Nation Studies》 2023年第4期5-16,共12页
In order to promote research of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CCNC),it is essential to unravel the historical logic and practical foundation of the concept of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CNC).This... In order to promote research of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CCNC),it is essential to unravel the historical logic and practical foundation of the concept of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CNC).This necessitates a thorough analysis and contemplation of its connotation and denotation.The CCNC gradually emerged during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CNC.It connotes that all members of the CNC can consciously recognize the objective existence of the CNC and they cognitively,psychologically,and behaviorally have a sense of identity with and belonging to the CNC.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enotation of CCNC,its structural basis lies within the plurality and unity in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The consciousness of national identity serves as its political expression,the Chinese cultural identity as its spiritual foundation and the consciousness of a community with shared future as its inherent attribu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sciousness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Chinese Cultural Identity national Identity the consciousness of a Community with Shared Future
原文传递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在逻辑、统合实践与协同路径 被引量:5
7
作者 高永久 杨龙文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3,共9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存有紧密的互补性、统一性和同向性的内在逻辑关联。前者是后者的重要精神养料,后者是前者的发展方向指引,二者在有机统合中,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在精神文化面向与认同意识面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存有紧密的互补性、统一性和同向性的内在逻辑关联。前者是后者的重要精神养料,后者是前者的发展方向指引,二者在有机统合中,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在精神文化面向与认同意识面向的重要构件。结合天津市的案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机统合的实践机制主要在于,围绕“主体对象-传承方式-产业转化-空间区域”四维度,通过锚定各族青少年群体、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深挖民族文化性旅游、扎根民族互嵌式社区,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化育功能,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得到了有效推进。在有机统合的实践机制基础上,为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高度协同性,应当依循“认知—认可—认同”三层次路径,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可及性与系统性,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时代性与大众性,保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在的民族性与先进性,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化认同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与中华民族大团结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延中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5,共9页
中国共产党及党的历代领导人都高度重视中华民族大团结和中华儿女大团结,在不同历史时期皆将其作为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尤其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促进中华民族团结进步的基本经验: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解决民族问题的... 中国共产党及党的历代领导人都高度重视中华民族大团结和中华儿女大团结,在不同历史时期皆将其作为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尤其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促进中华民族团结进步的基本经验: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始终强调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推动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不断创新和发展、明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地位、确立以中华民族大团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民族政策 民族大团结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下载PDF
以文化之名:民国时期政学两界对“中国式边疆”现代化的思考 被引量:4
9
作者 汪洪亮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8,共9页
民国时期政学两界对“边疆”的界定除了基于政治与地理意义外,更多考察其“文化”元素,普遍认为如不从“文化”着眼,无法道尽“边疆的涵义”。这是一种典型的“中国式边疆”,形成了“中国边疆”独特的“边疆性”,由此中国边政内涵也极... 民国时期政学两界对“边疆”的界定除了基于政治与地理意义外,更多考察其“文化”元素,普遍认为如不从“文化”着眼,无法道尽“边疆的涵义”。这是一种典型的“中国式边疆”,形成了“中国边疆”独特的“边疆性”,由此中国边政内涵也极为丰富。“边疆性”之形成,既然主要来自“文化”因素,那么边疆现代化的实质就是要消除“边疆性”,让其失去“文化上的意义”。所谓“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消除“边疆性”并非抹杀文化,而是通过发展经济和增进认同,按李安宅的观点,就是要通过物质和精神的“区域分工”,也就是要实现边疆现代化及其与内地的一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边疆 中国式边政 “边疆性”与“文化” 边疆现代化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基于游客视角的旅游促进“三交”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俊清 李泽锋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79,共15页
旅游提供了各民族接触、了解、互动的场域,但其如何促进“三交”的内在机理还未明确。基于认知-情感-意动理论,从游客视角探索旅游促进“三交”的机理,发现:游客旅游体验、旅游满意度、旅游认同、“三交”行为具象共同构成了旅游促进“... 旅游提供了各民族接触、了解、互动的场域,但其如何促进“三交”的内在机理还未明确。基于认知-情感-意动理论,从游客视角探索旅游促进“三交”的机理,发现:游客旅游体验、旅游满意度、旅游认同、“三交”行为具象共同构成了旅游促进“三交”的机制模型,其中,旅游满意度、旅游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地方认同)在这其中起链式中介作用。旅游促进“三交”中要平衡营利性与公益性、融合性的关系,协调求异性与共同性、统一性的关系,统筹推进体验性与互嵌性。基于游客视角,可以从拓展旅游时空、提升游客体验、强化国家感知等方面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游客体验 旅游认同
下载PDF
中共的自我调适与中华民族意识全面觉醒(1935~1940) 被引量:1
11
作者 冯育林 郭台辉 《学术探索》 CSSCI 2024年第3期108-115,共8页
抗日救国的关键时刻,中共内生的自我调适与其中华民族意识全面觉醒具有“强相关”关系,这可以从自我调适的两个维度即组织发展与观念变革来解释。组织发展维度,中共意识到中国社会矛盾与阶级关系的结构性变化,阶级革命必须服从民族革命... 抗日救国的关键时刻,中共内生的自我调适与其中华民族意识全面觉醒具有“强相关”关系,这可以从自我调适的两个维度即组织发展与观念变革来解释。组织发展维度,中共意识到中国社会矛盾与阶级关系的结构性变化,阶级革命必须服从民族革命,据此调整二者关系,并发展成为一个兼具民族性与阶级性的“全民族的代表者”。观念变革维度,为了顺利开展民族革命,最大程度实现中华民族整体利益,中共把无产阶级国家观念转变为现代民族国家观念,力图创建一个集民族主权与人民主权为一体的“中华民族的新国家”。自我调适的两个维度不仅使中共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作为全民族代表践行现代民族国家观念,而且推进了中华民族大团结与全国革命的解放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自我调适 中华民族意识
下载PDF
高校音乐表演教学中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洪波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65-67,共3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指示具有现实而深远的伟大意义和普遍的实践指导价值。我们的一切学习教育工作,都要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尽心竭力。本文围绕高校音乐表演艺术教学,就如何在教学中融入铸牢中华民族...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指示具有现实而深远的伟大意义和普遍的实践指导价值。我们的一切学习教育工作,都要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尽心竭力。本文围绕高校音乐表演艺术教学,就如何在教学中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探索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音乐表演 教学
下载PDF
论中华民族从自觉发展阶段迈向伟大复兴的新时代 被引量:1
13
作者 瞿林东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8,共14页
1840年的鸦片战争及其后帝国主义的不断入侵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压迫、剥削,中华民族奋起反抗斗争,在血与火的考验中,从古代的自在民族逐步转变为近现代的自觉民族。这一转... 1840年的鸦片战争及其后帝国主义的不断入侵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压迫、剥削,中华民族奋起反抗斗争,在血与火的考验中,从古代的自在民族逐步转变为近现代的自觉民族。这一转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起点。自20世纪50年代起,中国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华民族进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各族人民进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时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光辉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自在-自觉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党的十八大 伟大复兴
下载PDF
学术期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栏目设置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韩芳 刘子豪 《阴山学刊》 2024年第1期16-21,47,共7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也是学术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学术界有必要对这一理论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解读。学术期刊作为学术理论发表的窗口,有义务、有责任创办好“铸牢中华民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也是学术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学术界有必要对这一理论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解读。学术期刊作为学术理论发表的窗口,有义务、有责任创办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栏目,以推动学术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同时提高学术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学术品位。学术期刊在设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栏目时,应做到求同存异,与中华文明相融合;因地制宜,与地方文化相融合;百家争鸣,与栏目建设相融合;捕捉热点,与时事新闻相融合;广泛约稿,与编辑专业相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学术期刊 栏目设置
下载PDF
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传说叙事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铸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卫华 孙佳丰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8-108,共11页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包涵丰富历史文化资源的中华文化符号。这个国家策略下的大规模航运工程,反映了中华民族协同发展的历史进程与政治理念,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交融的纽带和精神品格的载体。中国大运...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包涵丰富历史文化资源的中华文化符号。这个国家策略下的大规模航运工程,反映了中华民族协同发展的历史进程与政治理念,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交融的纽带和精神品格的载体。中国大运河的传说叙事承载着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共享的文化传统与共识的价值观念,表达了运河流域民众在长期交往和共同生活中生成的文化认同与民族情感,也提供了阐释大运河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历史渊源与文化关系的民间视角。传说的传承,是民众唤醒历史记忆、巩固文化认同的过程。在挖掘传说资源的基础上,通过文化空间体系建构和文艺创作等途径,实现大运河民间传说的当代传承与活化利用,发挥其在遗产保护、文脉传承与记忆延续方面的文化功能,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文化遗产 大运河民间传说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化认同 活化路径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当代呈现与传播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宇 《阴山学刊》 2024年第1期22-26,105,共6页
纵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主要是通过书籍、报纸、期刊、电视、广播和网站展开宏观辨识,通过纸媒、学术会议、数据库网站传播进行中观探析,通过新媒体传播、现场传播开展微观运作。其传播内容随着认识论、实践论、关系论、价值... 纵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主要是通过书籍、报纸、期刊、电视、广播和网站展开宏观辨识,通过纸媒、学术会议、数据库网站传播进行中观探析,通过新媒体传播、现场传播开展微观运作。其传播内容随着认识论、实践论、关系论、价值论等多维论域的研究而呈现出丰富广泛的特点。多种研究方法的运用与相互结合,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传播效果不断积累、深化和扩大。循着最初由内涵阐释到方法路径的摸索、从对历史渊源的体现挖掘到在当代民族工作中的实际运用、由对中国各民族人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探析到对新生代海外侨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状分析的研究轨迹,相应地其传播规律划分为接触与显现阶段、选择阶段、融合阶段。因目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呈现出碎片化、重点不突出的问题,且在传播影响力方面有待增强,时下与未来一段时间需要在呈现的体系化与特色化、呈现的方向性与重点性、传播的中国化与国际化几个方面进行进一步深化挖掘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研究论域 研究方法 媒介 传播效果 体系化 重点性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空间嵌入--以云南和贵州为中心的探索
17
作者 陈华森 鄢英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5期56-69,共14页
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与推动下,从确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远景目标,到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再到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中华民族理论不断深化、实践不断拓展。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全方位嵌入,是铸牢... 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与推动下,从确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远景目标,到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再到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中华民族理论不断深化、实践不断拓展。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全方位嵌入,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条件。空间嵌入是其他嵌入的基础,包括地理、文化、政治、经济、社会、心理六个理论维度,具体体现为共居、共学、共治、共享、共事、共乐六个实践向度。党的政策引领、国家的制度保障、不同民族深度交融铸就的地理空间、文化空间、政治空间、经济空间、社会空间、心理空间嵌入文化,强化了各民族的空间嵌入,加强了文化、经济、社会、心理嵌入,促使各民族形成了显著的共居、共学、共治、共享、共事、共乐行为习惯,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团结进步 空间嵌入
下载PDF
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机理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1
18
作者 冀慧珍 弓晓霞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39-45,共7页
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灵魂与根脉,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增强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的共通之处为彼此联动互嵌奠定了的坚实基础。中... 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灵魂与根脉,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增强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的共通之处为彼此联动互嵌奠定了的坚实基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五大特性不仅成就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延续和发展了中华文明,也有助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牢不可破的强力支撑和精神基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五大特性、彰显文明创造主体的文化自信自觉、建设遵循多元一体格局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同时积极构建符合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现代文明叙事话语,塑造中华民族形象,促进中华各民族群众、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人华侨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文化使命 文化认同
下载PDF
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路径探析
19
作者 胡业权 张丽丽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3-109,共7页
新的历史时代,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各民族共同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就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 新的历史时代,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各民族共同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就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培育抓手,发挥各方合力,共同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具体应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要加大少数民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团结理论教育;二要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民族论述的正确理解;三要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培育;四要落实“石榴红”项目建设,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干部队伍。最终,使少数民族学生真正成为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为之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大学生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路径探析
下载PDF
人工智能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学中国家意识的隐性教育研究
20
作者 赵尊霞 汪长礼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1期140-141,148,共3页
人工智能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学中国家意识的隐性教育,对于树立大学生远大理想与坚定信念有着促进作用,有效提升大学生历史责任感、社会使命感与公民荣誉感。高校应基于英语课程教学实践需求,针对英语课程国家意识培养方式滞后、隐性教育... 人工智能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学中国家意识的隐性教育,对于树立大学生远大理想与坚定信念有着促进作用,有效提升大学生历史责任感、社会使命感与公民荣誉感。高校应基于英语课程教学实践需求,针对英语课程国家意识培养方式滞后、隐性教育实践能力不足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并结合新时期青年大学生教育培养新需求,制定科学教育实践策略,通过创新教育培养新方法、深化教育实践引领等举措,逐步完善大学英语课程育人培养体系,实现人工智能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学中国家意识隐性教育高质量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大学英语 国家意识 隐性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