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生成逻辑:基于“第二个结合”的历史哲学审视
1
作者 李梦琰 王强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65,共9页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生成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实践探索,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第二个结合”)的成果。文章认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生成逻辑不能仅从知性-理论逻辑来揭示,更需要从历史逻辑揭示其辩证的演进...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生成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实践探索,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第二个结合”)的成果。文章认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生成逻辑不能仅从知性-理论逻辑来揭示,更需要从历史逻辑揭示其辩证的演进路径。即回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端的源头——古今中西之争,然后“还原”这一文明现代发展的历史内在逻辑,从而站在人类“世界历史”的高度评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世界意义。这就是“第二个结合”的历史哲学审视,也是当前亟待推进的。其一,从历史逻辑的起点来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逻辑起点并非文明内在自然演化的结果,而是在“古今中西之争”双重辩证逻辑中展开的。即一方面要从民族历史走进现代化的世界历史,另一方面又要走出“东方从属西方”的世界历史,这就是“第二个结合”发生的社会历史辩证法。其二,从普遍性“世界历史”的辩证演进来看,中华文明的现代转型是与马克思主义的引入结合在一起的,传统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现代化历史中巩固了其自身主体性,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其三,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的世界历史意义,作为轴心文明时代世界三大文明形态之一的中华文明,在经历了辩证发展的现代世界历史进程之后,最终也将在面向未来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构建上展现典范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第二个结合 历史哲学 古今中西 从后思索法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基于现代化的独异性视角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任剑涛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3,共13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阶段性目标,是完成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中国式现代化”的表达是在中国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与各国现代化的普遍性的交互角度中获得定位的。从中国之为中国、中国的现代化之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定视角看,中国...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阶段性目标,是完成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中国式现代化”的表达是在中国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与各国现代化的普遍性的交互角度中获得定位的。从中国之为中国、中国的现代化之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定视角看,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可以说是现代化的独异性在中国场域中的反映。从现代化历程来看,无论是先发现代化国家还是后发现代化国家,在现代化的初期阶段都表现出一定的普遍性或共性,但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尤其是文化因素的突显与导引越发呈现各自的独异性特征。独异性不同于特殊性,更强调现代化的独有特质,成为各国现代化的普遍现象。党的二十大报告归纳的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征和一个本质要求,共同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但这五个方面性的特征和一个集中化的论断(本质要求),也不是在同一程度上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及其背后的独异性特点。相对而言,最能体现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特色的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尤其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而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是与中国国情的独异性相联系的。中国式现代化作为具有独异性特点的现代化,需要在各国现代化的普遍性中对之进行准确理解,以便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独一无二的特征和卓尔不群的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特色 中国国情 独异性 普遍性 党的二十大报告
下载PDF
理解“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三重向度 被引量:4
3
作者 乐三 《决策与信息》 2023年第4期5-14,共10页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蕴含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发展之间的内在逻辑。马克思主义是具体地发展着的科学理论,是历史和时代的产物,这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然性。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行”在它实现了...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蕴含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发展之间的内在逻辑。马克思主义是具体地发展着的科学理论,是历史和时代的产物,这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然性。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行”在它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守正创新,弥合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时空距”,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而且与国家发展和时代演进产生良性互动。面对新时代新阶段党的中心任务,全党必须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指导”、有力推动“两个结合”、合理吸收外来文化、深入贯彻“六个必须坚持”,从而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并为完成这一中心任务构筑坚实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中国共产党 党的二十大精神 中国式现代化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下载PDF
中国的近代化与国情 被引量:4
4
作者 刘云波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6-41,共6页
中国近代化面临的特殊国情主要有二 :一是近代化因素的积累严重不足 ;二是封建专制政治制度对近代资本主义因素的顽固排拒。任何致力于近代化事业的有识之士都必须正确认识这种特殊国情 ,对清政府和专制政治心存幻想注定不切实际 ,对近... 中国近代化面临的特殊国情主要有二 :一是近代化因素的积累严重不足 ;二是封建专制政治制度对近代资本主义因素的顽固排拒。任何致力于近代化事业的有识之士都必须正确认识这种特殊国情 ,对清政府和专制政治心存幻想注定不切实际 ,对近代化因素的积累水平估计过高也注定要走弯路。但在自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前的近百年时间里 ,有识之士们在对国情的认识上恰恰存在以上两种误区。正是这种认识上的误区 ,导致了有识之士们在近代化道路的选择和近代化具体操作过程中的种种错误决策 ,并因而延缓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化 中国近代国情 资本主义萌芽 近代化意识
下载PDF
国家图书馆近现代名家手稿的收藏、保护与利用 被引量:9
5
作者 陈红彦 《国家图书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0-25,共6页
中国国家图书馆对名家手稿的收藏起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已经形成规模,并拥有很好的社会影响。但因手稿自身的特点,其收藏、保护和利用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在几乎不再有作者以笔墨纸张完成创作的时代,如何进一步保存保护并利用好名家手... 中国国家图书馆对名家手稿的收藏起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已经形成规模,并拥有很好的社会影响。但因手稿自身的特点,其收藏、保护和利用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在几乎不再有作者以笔墨纸张完成创作的时代,如何进一步保存保护并利用好名家手稿成为当下必须思考的重要课题。本文回顾了中国国家图书馆名家手稿专藏的建设历程以及既往开展的保护研究工作等,并对近现代名家手稿的进一步收藏与利用提出思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图书馆 近现代名家手稿 收藏 保护 利用
下载PDF
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迁的展望和导向 被引量:7
6
作者 夏禹龙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7-12,共6页
中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并为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奋斗。中国社会阶层结构也正在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变迁。不少学者把按经济等级划分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形结构作为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形态所要追求的现实目标 ,这是不符合拥有... 中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并为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奋斗。中国社会阶层结构也正在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变迁。不少学者把按经济等级划分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形结构作为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形态所要追求的现实目标 ,这是不符合拥有超级人口的中国国情的。到本世纪中叶的社会阶层结构形态 ,只能是下比上大具有弧形底部的生梨形。我们要在这样的社会阶层结构形态下 ,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导向 ,采取一系列的适当的制度安排和政策选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阶层 结构形态 现代化 中国
下载PDF
张太雷对近代中国国情的认识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新 白雪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14年第4期28-32,共5页
张太雷是中国共产党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和理论家,作为党早期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生前积极致力于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和研究,尤其对近代中国国情的认识和把握有着较为独到的见解。本文试图通过探讨张太雷对近代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 张太雷是中国共产党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和理论家,作为党早期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生前积极致力于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和研究,尤其对近代中国国情的认识和把握有着较为独到的见解。本文试图通过探讨张太雷对近代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认识、对当时社会特点的一些初步探索以及他对中国社会各阶级及其态度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对张太雷的相关思想进行进一步的梳理和提炼。回顾并分析张太雷对近代中国国情的认识和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对于我们全面、准确认识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国情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太雷 近代中国国情 社会性质 阶级
下载PDF
近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反思 被引量:2
8
作者 钟康模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1-6,共6页
闭关自守并不是古代中国的主要特点,对外开放的现象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曾长期存在。从明正德年间到鸦片战争期间,闭关自守才成为国策,给中国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后果。近代已来,即使是被动的“门户开放”,从中国社会发展来看,也是进步... 闭关自守并不是古代中国的主要特点,对外开放的现象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曾长期存在。从明正德年间到鸦片战争期间,闭关自守才成为国策,给中国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后果。近代已来,即使是被动的“门户开放”,从中国社会发展来看,也是进步的。反思近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思想和实践,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反抗外国入侵与实行对外开放的关系;对外开放必须从本国情况出发;对外开放必须与对内改革相结合;历史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没有出路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中国 对外开放 反思 闭关自守 改革
下载PDF
关于中国近代建筑发展动力机制的再思考 被引量:2
9
作者 徐苏斌 《建筑师》 2020年第1期96-102,共7页
20世纪50年代中国近代史主要以帝国主义和阶级斗争为主线索,改革开放以后出现了现代化的主线索。但是大量的研究致力于城市和建筑发展的客观事实梳理而疏于对于中国近代建筑发展动力的梳理。与其他殖民地国家和地区不同,中国具有"... 20世纪50年代中国近代史主要以帝国主义和阶级斗争为主线索,改革开放以后出现了现代化的主线索。但是大量的研究致力于城市和建筑发展的客观事实梳理而疏于对于中国近代建筑发展动力的梳理。与其他殖民地国家和地区不同,中国具有"半殖民、半封建"的特点。本论文集中于中国近代建筑发展动力的探讨,认为中国的"半"的特征应该表现为民族主义和殖民主义"合作"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近代 建筑 民族主义 殖民主义
下载PDF
论辛亥革命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韩小林 《嘉应大学学报》 2002年第2期86-88,共3页
辛亥革命促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它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令 ,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提高近代工商业者的政治地位 ;使中国出现了发展近代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辛亥革命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巨大贡献 ,应该得到充分肯定。
关键词 辛亥革命 中国 民族资本主义 近代 资产阶级
下载PDF
民族危机与中国早期政治现代化
11
作者 韩锦标 《淮阴工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1-3,共3页
民族危机是中国早期政治现代化的直接推动力。具体表现在 :民族危机直接推动民主思想的传播 ;民族危机推动对民主制度的探索 ;
关键词 民族危机 近代中国 政治现代化 动力
下载PDF
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看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12
作者 钱家先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90-93,共4页
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问题 ,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史实进行分析 ,可以看出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联盟与中国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关键词 近代中国 主要矛盾 民族资本主义 经济
下载PDF
对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再认识
13
作者 杨光斗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50-54,共5页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应该只有一个 ,而不是两个 ,根据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和阶级关系变化的实际 ,说明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资本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主义的联盟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一观点的确立 ,又是通过对近代...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应该只有一个 ,而不是两个 ,根据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和阶级关系变化的实际 ,说明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资本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主义的联盟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一观点的确立 ,又是通过对近代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以及探索近代化道路为什么失败和对新民主主义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中国国情 主要矛盾 社会性质 阶级关系 革命任务 革命性质
下载PDF
传统与近代之间: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领导群体研究(1924-1949)
14
作者 陈明辉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4-132,共9页
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领导成员多经选举产生,更替比例较高,但亦存在更替频率较低,并长期由少数人把持等问题。领导群体的社会结构表明,领导成员的当选并不完全以体育专业能力及对会务关心、参与的程度为标准,地缘、年龄、学缘乃至性别等... 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领导成员多经选举产生,更替比例较高,但亦存在更替频率较低,并长期由少数人把持等问题。领导群体的社会结构表明,领导成员的当选并不完全以体育专业能力及对会务关心、参与的程度为标准,地缘、年龄、学缘乃至性别等亦是重要影响因素。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领导群体的构成与变迁长期游移于传统与近代之间,处于亦旧亦新、亦中亦西的状态,这正是近代中国社会变迁过程中传统与近代彼此互渗和相互交织的时代特征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 群体 社团 社会角色 社会网络
下载PDF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研究文献综述
15
作者 高京平 王雅宁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年第4期85-89,95,共6页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学术界开始关注"中国近代民族主义"这一重要议题,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相关研究层出不穷。时至今日,由于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的提出,为帮助指导民族国家构建,对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研究再次...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学术界开始关注"中国近代民族主义"这一重要议题,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相关研究层出不穷。时至今日,由于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的提出,为帮助指导民族国家构建,对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研究再次受到关注。相关研究主要包括通论性研究、针对某一具体类型或具体历史时期的民族主义的研究、主要代表人物民族主义思想分析及比较研究这几大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近代 民族主义 综述
下载PDF
小纽扣 大天地――记中国丝绸博物馆“纽扣的世界”展中的纽扣
16
作者 徐铮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45-48,共4页
纽扣虽只是服装上一个寻常物件,但有其自成一体的美学体系。2018年12月,中国丝绸博物馆举办了一场名为“纽约纽约一一纽扣的世界”的展览,共展出近代以来各式纽扣105件/组。本文从材质、工艺、型制、图案等几个方面对这批展品展开研究,... 纽扣虽只是服装上一个寻常物件,但有其自成一体的美学体系。2018年12月,中国丝绸博物馆举办了一场名为“纽约纽约一一纽扣的世界”的展览,共展出近代以来各式纽扣105件/组。本文从材质、工艺、型制、图案等几个方面对这批展品展开研究,并深入挖掘了其背后隐藏的博大精深的纽扣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丝绸博物馆 近代以来 纽扣 型制 材质
下载PDF
习近平青年观探析
17
作者 黄靖 曹银忠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23-28,共6页
习近平青年观与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一脉相承,是其在新时代的最新发展,是对青年成长发展寄予的深切厚望和殷切关怀,也是对青年担当民族复兴伟大使命的深情呼唤。习近平青年观内涵丰富,涵盖青年工作、青年教育、青年成长的多个方面,是对马... 习近平青年观与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一脉相承,是其在新时代的最新发展,是对青年成长发展寄予的深切厚望和殷切关怀,也是对青年担当民族复兴伟大使命的深情呼唤。习近平青年观内涵丰富,涵盖青年工作、青年教育、青年成长的多个方面,是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时代传承和最新发展,为新时代做好青年工作指明了新的方向,也为当代青年个人的成长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青年观 “中国梦”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民族复兴 时代价值
下载PDF
近现代中国海权意识状况分析
18
作者 孙广生 李路遥 《特区经济》 2018年第5期23-26,共4页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面对的海洋形势更为复杂,国家领海争端有急无缓,海洋利益受到严重侵扰,给国家的核心利益和生存空间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由此引发党、国家、社会对现代海权的深刻思考。近现代中国海权意识作为海权...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面对的海洋形势更为复杂,国家领海争端有急无缓,海洋利益受到严重侵扰,给国家的核心利益和生存空间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由此引发党、国家、社会对现代海权的深刻思考。近现代中国海权意识作为海权的意识形态的体现,是随着近现代中国海权的发展而发展的。近现代中国海权意识的发展史是有一定特征和规律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本文通过简要总结近现代中国海权意识的发展特征及规律,分析不足和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对策,以期为国家海权事业提出一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权意识 中国海权 近现代 全民海权
下载PDF
论近代中国国家观念的历史嬗变及其启示
19
作者 姚依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21-26,共6页
鸦片战争后,传统的华夏中心主义被质疑,严重的内忧外患促使国人逐渐觉醒,帝国朝贡体系的崩溃虽在甲午战败后加快了步伐,但全社会仍未实现国家观念的彻底转变,直到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念的传入,国家观念的转变才发生了质的变化,形成了具有... 鸦片战争后,传统的华夏中心主义被质疑,严重的内忧外患促使国人逐渐觉醒,帝国朝贡体系的崩溃虽在甲午战败后加快了步伐,但全社会仍未实现国家观念的彻底转变,直到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念的传入,国家观念的转变才发生了质的变化,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观念。从传统的天下观念向近代国家观念的转变是一个破旧立新的历史过程,对这一进程的梳理,可为社会发展进步提供历史思维镜鉴和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国家观念 传统 近代 历史嬗变
下载PDF
纳米给药系统在肿瘤靶向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朋 陈勇忠 +2 位作者 周清碧 白靖平 锡林宝勒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21期3975-3982,共8页
背景:纳米材料是抗肿瘤药物的理想载体,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为临床抗肿瘤提供了新的有效手段。目的:系统评价纳米给药系统在肿瘤靶向治疗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方法:以"nanoparticle,cancer,drug delivery system,nanot... 背景:纳米材料是抗肿瘤药物的理想载体,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为临床抗肿瘤提供了新的有效手段。目的:系统评价纳米给药系统在肿瘤靶向治疗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方法:以"nanoparticle,cancer,drug delivery system,nanotube,nanosphere"为关键词,计算机检索北美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2000-01-01/2012-12-31发表的纳米给药系统在肿瘤靶向治疗相关临床试验注册项目及文献。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将检索结果以注册号、注册题目、项目状态、干预措施、试验的申办者、试验的疾病种类导出进行评价质量及文献分析。结果与结论:①北美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关于纳米给药系统在肿瘤靶向治疗的相关临床试验研究开始于1999年,共检索到注册项目489项,经查阅后,共有429项纳入了分析。美国注册的纳米载体肿瘤靶向给药临床试验项目最多,共112项,其次为加拿大24项。中国注册的临床试验有22项,其中大陆注册8项,香港地区注册4项,台湾地区注册10项。研究的注册数量2003年跌至谷底,只有5项注册项目,之后数量大幅度升高,在2008年注册项目数量达到顶峰,为56项。2008年后,注册的项目数量处于波动状态。②北美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纳米给药系统在肿瘤靶向治疗的相关临床试验项目样本量在1-2000之间,以50人以下的小样本研究为主。研究的肿瘤类型以乳腺癌为主,其次为内分泌腺瘤及淋巴瘤。③2000-01-01/2012-12-31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发表的纳米载体肿瘤靶向给药相关文章4497篇,其中,美国发文量占总数比重最大(66.42%),发表文章2987篇。高被引文章主要发表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美国科学院院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生物材料学术探讨 纳米 载体材料 肿瘤 靶向性给药 生物医用材料 载药效率 北美临床试验注册 Web of Science数据库 文献计量学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