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经济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来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证据 被引量:7
1
作者 刘军 朱可 钱宇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111,共11页
基于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运用2014—2019年28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显著提升了全要素生产率,这一结论在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 基于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运用2014—2019年28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显著提升了全要素生产率,这一结论在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中介效应检验表明,数字经济通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促进技术创新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低资源禀赋城市、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城市以及智慧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具有促进作用,抑制高资源禀赋、高数字经济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而对非智慧城市的作用则不明显。因此,应基于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深度挖掘数字经济的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同时采取差异化发展战略,培育壮大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新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全要素生产率 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资源配置效率 技术创新 城市智能化
下载PDF
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建设研究
2
作者 陈冬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4年第8期143-145,共3页
智慧园区的规划建设对于智慧城市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需要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升园区综合管理能力、智能运营水平、智慧服务能力,创造更好的生产生活条件。文章研究了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建设,以海南陵水黎安国际... 智慧园区的规划建设对于智慧城市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需要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升园区综合管理能力、智能运营水平、智慧服务能力,创造更好的生产生活条件。文章研究了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建设,以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为例,在明确项目概况的基础上,从总体规划设计、数字基础设施、大数据中心、智能管理平台、智慧服务体验等方面出发,分析了智慧园区建设要点,遵循按需建设、层层推进的基本原则,打造健康、绿色、智慧的国际教育产业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城市 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 园区建设 智慧园区
下载PDF
“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政策对当地体育企业创新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陈刚 郭子瑜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3-61,71,共10页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体育产业的冲击,国家体育总局启动“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新消费政策的出台为体育企业创新发展注入活力。选取2017-2021年中国新三板上市体育企业为样本,通过双重差分法检验了“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政策对当...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体育产业的冲击,国家体育总局启动“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新消费政策的出台为体育企业创新发展注入活力。选取2017-2021年中国新三板上市体育企业为样本,通过双重差分法检验了“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政策对当地体育企业创新的一系列影响。研究发现:政策有效地促进了企业在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上的资金投入,但对企业研发人员没有产生显著影响;政策本身并没有显著影响企业绩效,但其对创新投入的促进无法转化为当期收入,因此抑制了企业的短期盈利;营业收入、现金流和资产规模等企业特征指标同样影响着企业创新投入和财务绩效。据此,从扩大消费试点范围、完善创新驱动政策和深化科技创新理念三个方面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产业 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 体育企业 自主创新 技术引进 双重差分
下载PDF
创新驱动政策抑制实体企业“脱实向虚”了吗——基于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博 谢家智 吴静茹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14-122,共9页
如何从政策层面推动实体经济“脱虚向实”,迈向高质量发展是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关注的重要议题。以2002—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探讨以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为代表的创新驱动政策... 如何从政策层面推动实体经济“脱虚向实”,迈向高质量发展是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关注的重要议题。以2002—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探讨以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为代表的创新驱动政策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能够显著抑制实体企业金融化。机制检验发现,试点政策能有效增加企业创新投入、降低企业税负和交易成本,进而抑制实体企业金融化。进一步研究发现,上述政策效应在管理层语调悲观、区域营商环境较差和处于衰退期的企业中更为显著。研究结论可为进一步优化创新驱动政策,引导企业“脱虚向实”提供经验证据,同时也为加快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驱动政策 脱实向虚 金融化 试点政策 国家创新型城市
下载PDF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研究--基于智慧城市试点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2
5
作者 胡壮程 张明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4-45,共12页
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则是在新发展阶段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实现我国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理论分析表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缓解资源错配和扩大市场规模两个... 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则是在新发展阶段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实现我国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理论分析表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缓解资源错配和扩大市场规模两个机制促进了城市绿色技术创新,同时产业集聚和绿色金融能够增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基于智慧城市试点的准自然实验,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法验证了理论结论,并通过异质性分析进一步发现: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能够缩小中小城市与大城市在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上的差距。所以,应该大力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产业集聚程度、合理发展绿色金融、协调不同规模城市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角色和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绿色技术创新 智慧城市试点
下载PDF
低碳城市建设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来自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慧鹏 周小亮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5-113,共9页
低碳城市建设不仅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环境规制政策,而且为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本文基于2005~2021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以低碳城市试点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多期DID模型,探究低碳城市建设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 低碳城市建设不仅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环境规制政策,而且为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本文基于2005~2021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以低碳城市试点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多期DID模型,探究低碳城市建设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低碳城市建设能够显著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在经过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后,所得结论依旧成立;(2)低碳城市建设对非国有企业和高科技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影响更大;(3)低碳城市建设主要通过增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和缓解融资约束两种机制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本文对实现低碳发展和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政策构建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城市试点 企业数字化转型 准自然实验 环境规制政策 绿色创新 融资约束
下载PDF
创新试点政策能够提高城市经济韧性吗?——来自准自然实验的证据 被引量:16
7
作者 常哲仁 韩峰 钟李隽仁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5-112,共8页
利用GMM-SAR-RE模型测算城市经济韧性,以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构造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评估政策效果,并系统考察政策实施对经济韧性影响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有利于提高城市经济韧性,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 利用GMM-SAR-RE模型测算城市经济韧性,以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构造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评估政策效果,并系统考察政策实施对经济韧性影响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有利于提高城市经济韧性,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依然显著。机制分析表明,政策效果的产生会通过人才集聚和创新成果产出两条路径实现。从异质性角度,试点政策对东部城市、政府参与度与全要素生产率水平较高城市政策提升效果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城市试点政策 城市经济韧性 双重差分 因地制宜
下载PDF
我国职业教育“央地互动”机制演进的过程、特征与实质 被引量:1
8
作者 蓝洁 冯琬斯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8期43-50,共8页
“央地互动”是当下职业教育机制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从演进过程看,21世纪以来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分别代表了“省部共建”“部省共建”“部省协同”三个阶段的... “央地互动”是当下职业教育机制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从演进过程看,21世纪以来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分别代表了“省部共建”“部省共建”“部省协同”三个阶段的制度设计,体现了职业教育“央地互动”机制构建的探索、加速与深化。从演进特征看,央地互动关系从“分级管理”转向“协同治理”,互动内容从由下而上的“请示授权”转向良性互动的“指导证成”,互动功能从资源配置的“强优扶弱”转向系统协同打造“工具箱”。从内涵实质看,“央地互动”机制改革体现了央地治理目标的共生、资源的优化和效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央地互动 省部共建 部省协同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验区 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
下载PDF
“科创中国”试点城市鹤壁建设实践与思考
9
作者 钱巍 《河南科技》 2023年第17期151-154,共4页
【目的】作为“科创中国”65座试点城市之一,鹤壁市对试点城市建设进行了诸多探索,从试点城市建设中获得实践成果,分析取得的经验与启示。【方法】结合“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要求,从多角度总结鹤壁市的探索与实践,并思考存在的问题... 【目的】作为“科创中国”65座试点城市之一,鹤壁市对试点城市建设进行了诸多探索,从试点城市建设中获得实践成果,分析取得的经验与启示。【方法】结合“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要求,从多角度总结鹤壁市的探索与实践,并思考存在的问题。【结果】在取得多项可推广的试点经验的同时,存在“科创中国”融通平台匹配成功率较低、激励措施有待加强、国际科技交流项目缺乏、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率低、高层次人才仍然短缺、协同联动机制不够完善等不足。【结论】鹤壁市在总结经验的同时,还需在吸纳科创联络员、强化激励措施、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建设高端人才队伍、构建“政府主导、多部门参与、协同联动”工作模式等方面开展工作,为科技经济深度融合提供新的思路,为“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创中国 试点城市 建设实践
下载PDF
推进区域人才平台建设研究——基于南京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践
10
作者 赵永乐 郭祥林 陈培玲 《中国科技人才》 2023年第2期1-9,共9页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任务。本文在阐述区域人才平台建设的理论依据基础上,对南京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人才平台含义进行了识别,分析...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任务。本文在阐述区域人才平台建设的理论依据基础上,对南京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人才平台含义进行了识别,分析其建设的现实基础,形成包括主题主线、动力与思路的战略谋划,提出畅通人才平台供给与需求、增强人才平台全球竞争力、全力打造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建设路径,以期为建设现代化的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人才平台建设 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 人才循环 全球竞争力 战略人才力量
下载PDF
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的绿色创新效应研究:来自281个地级市的准实验证据 被引量:22
11
作者 陈超凡 王泽 关成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9-152,共14页
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成果,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能够通过优化城市产业结构、促进政府和企业投资、推动金融发展以及吸引优秀人才集聚提升城市绿色创新水平,并带动所在城市绿色发明专利和绿色实用新型专利增加。同时,试点政策对替代能... 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成果,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能够通过优化城市产业结构、促进政府和企业投资、推动金融发展以及吸引优秀人才集聚提升城市绿色创新水平,并带动所在城市绿色发明专利和绿色实用新型专利增加。同时,试点政策对替代能源和节能发明专利的正向促进效应最大,对于对外开放水平较高城市、第二产业集聚度较低城市以及环境规制强度较大城市的绿色创新激励作用更显著。从空间维度来看,试点政策和绿色创新均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但试点政策的溢出效应随距离增大呈现衰退趋势。为进一步激励以绿色低碳为导向的城市创新实践,应从加快试点经验的总结与推广、因地制宜地采取差异化策略、重视产出端的绿色创新激励、加强区域绿色创新合作等方面入手,更好实现城市“创新”与“绿色”的有效协调和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 城市绿色创新 绿色专利 双重差分 空间溢出
下载PDF
赣州市生态文明试验区绿色矿山建设成效及建议 被引量:7
12
作者 郭敏 赵恒勤 赵军伟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4-68,75,共6页
赣州市正在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是矿业领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手段。本文总结了赣州市绿色矿山建设现状及构建绿色矿业发展格局、推进矿业转型升级、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矿地和谐发展等方面的成效,分... 赣州市正在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是矿业领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手段。本文总结了赣州市绿色矿山建设现状及构建绿色矿业发展格局、推进矿业转型升级、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矿地和谐发展等方面的成效,分析了绿色矿山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大力研发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治理与保护、拓宽绿色矿山建设融资渠道等针对性对策建议,以加快赣州市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及绿色矿山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矿山 生态文明试验区 建设成效 绿色矿业 赣州市
下载PDF
昆明市科技政策体系研究——基于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的视角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岚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1-105,共5页
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是昆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加快科技政策体系的建设至关重要。通过对科技政策体系现状的分析和梳理,总结了昆明市30多年来科技政策制定的特点,经过与先进城市的横向对比,找出昆明市在制定科技政策的思路、... 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是昆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加快科技政策体系的建设至关重要。通过对科技政策体系现状的分析和梳理,总结了昆明市30多年来科技政策制定的特点,经过与先进城市的横向对比,找出昆明市在制定科技政策的思路、范围和政策落实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昆明市作为省会中心城市的角度,理清了创新型城市科技政策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提出"十二五"时期昆明市建设创新型城市科技政策体系建设的重点,并对如何加强与完善昆明科技政策体系建设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 科技政策 体系 研究
下载PDF
广州建设国家创新中心城市的模式选择及实施路径
14
作者 王洋 张虹鸥 吴旗韬 《城市学刊》 2018年第6期65-69,共5页
广州提出建设"国家创新中心城市"是广州嵌入全球创新链条、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打造国际科技创新枢纽的重要举措,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广州采用"科技创新驱动+工业创新驱动+服务创新驱动+管理创新驱动"的"四轮驱... 广州提出建设"国家创新中心城市"是广州嵌入全球创新链条、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打造国际科技创新枢纽的重要举措,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广州采用"科技创新驱动+工业创新驱动+服务创新驱动+管理创新驱动"的"四轮驱动"模式推动广州建设国家创新中心城市。上述模式的实施路径是:发挥和强化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军工企业在配置科技创新资源中的作用推动创新;依托高科技含量、高增值性、低能耗和低污染的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引领创新,并促进传统产业升级;依托生产性服务业、现代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保障创新;依托政府引导和政策引领支撑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创新中心城市 创新发展战略 创新城市建设 创新模式 广州
下载PDF
衡阳市国家级创新型城市建设新动能研究
15
作者 卜华白 刘新尧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78-82,共5页
提升衡阳国家级创新型城市建设新动能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依据自身创新资源条件,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创新生态系统、城市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系统及城市创新驱动要素系统,同时,还要不断优化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的协调促进机制。
关键词 衡阳市 国家级创新型城市建设 新动能
下载PDF
新发展格局下中心城市对城市群的引领作用——基于武汉的比较研究
16
作者 李翠军 《决策与信息》 2022年第10期72-79,共8页
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中承载资源要素、实现集聚发展的主要空间形式。在创新驱动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中心城市具有引领带动功能。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肩负在湖北和中部地区发挥中心城市引领作用的责任和担当。对武汉与其他国内中... 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中承载资源要素、实现集聚发展的主要空间形式。在创新驱动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中心城市具有引领带动功能。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肩负在湖北和中部地区发挥中心城市引领作用的责任和担当。对武汉与其他国内中心城市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从首位度比较来看,武汉经济总量和增速的首位度在中部地区比较明显,但在总量上与头部城市比有差距,且在国家中心城市中的战略影响力不足;从城市创新驱动能力比较来看,武汉虽智力资源密集,创新发展的基础较好,但与创新型一线城市比,差距较大;从对所在城市圈(群)的辐射带动能力来看,目前武汉在武汉城市圈和省域的集聚能力略有减弱,但辐射带动略有增强,尤其是行业龙头企业数偏少,较大限制了武汉作为中心城市的引领作用。因此,中心城市要发挥好引领作用,一是要强化政策引领,在发展质量和发展速度上实现双提升,才能具备发挥“一主引领”作用的能力;二是要对接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加快建成国家中心城市、国内大循环中心节点和省域战略节点城市,更好地带动省域、区域上下游快速发展;三是要加强科技赋能、创新驱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新发展格局下新路径、新赛道、新空间中的新枢纽;四是要发挥好区域枢纽功能,推动形成区域统一大市场,带动区域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中心城市 城市群建设 都市圈 城市创新驱动能力 一主引领 区域经济发展
下载PDF
厦门市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的建设与评估 被引量:12
17
作者 黄慧玲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11,共7页
本文结合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核心和任务,从厦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实践出发,分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规划,设计科技创新平台的评估/考核指标体系,提供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建议,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为建... 本文结合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核心和任务,从厦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实践出发,分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规划,设计科技创新平台的评估/考核指标体系,提供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建议,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为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提供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平台 创新绩效 国家创新型城市 建设规划 评估指标体系
下载PDF
科学把握 加强太原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问题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东复 周英伦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11年第10期28-34,共7页
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概念与内涵、方向与原则、特色与格调、方法与手段、功能与效果5个方面,阐述了太原市全面创新社会管理的理论基础,分析了太原市建设首批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的实践经验。
关键词 社会管理 社会管理创新 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 太原市
下载PDF
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科技创新支撑生态文明建设初始水平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武哲如 杨多贵 周志田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37-47,共11页
为探究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省、江西省、贵州省)科技创新支撑生态文明建设的初始水平,构建了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科技创新支撑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的熵权TOPSIS法,核算了2005-2017年其科技创新支撑生态文明... 为探究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省、江西省、贵州省)科技创新支撑生态文明建设的初始水平,构建了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科技创新支撑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的熵权TOPSIS法,核算了2005-2017年其科技创新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指数,进一步分析了科技创新支撑国土空间开发、资源环境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创新驱动发展等方面的成效。研究结果表明:(1)科技创新支撑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成效显著,2005-2017年福建省的平均生态文明建设指数最高(0.9227),江西省的平均水平次之(0.7202),贵州省的平均水平最低(0.5078)。(2)江西省科技创新支撑国土空间开发的成效最为显著,国土空间开发指数在三个首批生态文明试验区中一直位居第一位,同时保持了不断增加的趋势。(3)福建省科技创新支撑资源环境管理的成效最高,且资源环境管理指数变化较为平稳,指数值的历年变化幅度不超过0.01。(4)福建省与江西省科技创新支撑生态环境保护的整体水平较为接近,明显领先于贵州省的同期水平。(5)福建省科技创新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成效最大;江西省的创新驱动发展指数的增长态势则表现强劲,而贵州省的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绩效评价 生态文明试验区 科技创新 改进的熵权TOPSIS法
下载PDF
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建设能否促进企业创新?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亚男 王帅 孔东民 《财经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9-93,共15页
近年来,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国家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但如何有效发挥金融对实体经济创新的支持作用,仍然是政府部门和学界关注的重大现实课题。立足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视角,文章以国家产业与金融合作试点城市(简称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建... 近年来,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国家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但如何有效发挥金融对实体经济创新的支持作用,仍然是政府部门和学界关注的重大现实课题。立足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视角,文章以国家产业与金融合作试点城市(简称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建设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建设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的企业专利申请数量显著增加,但主要体现在非发明专利的申请上。机制检验发现,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建设并非通过地方政府财政补贴等强干预措施发挥作用,而是通过降低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和企业贷款交易成本等市场化机制提高了企业信贷可得性,进而促进了企业创新。异质性分析发现,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建设的创新促进作用在地方政府干预程度较低的地区,以及融资约束严重、创新需求大和处在成长期的企业中更为凸显,并主要体现在“集约边际”而非“广延边际”,即政策实施之前已有专利申请的企业更能抓住契机提升创新产出;此外,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建设也显著提升了企业创新效率。文章不仅为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建设发挥的创新促进作用提供了多维度的经验证据,而且为进一步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 企业创新 企业信贷可得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