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体功能区情景下的土地系统变化模拟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德一 张树文 +1 位作者 吕学军 董立峰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0-53,F0003,共5页
主体功能区要求对国土实施相对严格的空间管制措施,以实现资源生态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选择黑龙江省哈大齐(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地区为研究案例,以CLUE-S模型模拟了两种情景下的未来土地系统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不实施任何空间管... 主体功能区要求对国土实施相对严格的空间管制措施,以实现资源生态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选择黑龙江省哈大齐(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地区为研究案例,以CLUE-S模型模拟了两种情景下的未来土地系统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不实施任何空间管制措施的情景下,耕地对草地的蚕食将延续,生态功能持续降低;而在主体功能区建设的情景下,居民地将大幅度扩展,且主要占用盐碱地,同时保持了耕地和生态用地的安全,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土地利用冲突,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国土开发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大齐地区 主体功能区 土地系统 CLUE-s
下载PDF
流动人口离城意愿实证研究——基于北京、上海、广州三市调查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齐嘉楠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0-86,共7页
通过对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流动人口数据进行分析,运用多水平模型,在城市、区县、个体三个层级对离城意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城市间的差异并不明显,发挥影响的主要在县(市、区)级,主体功能区对流动人口的离城意愿没有明显的作用,... 通过对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流动人口数据进行分析,运用多水平模型,在城市、区县、个体三个层级对离城意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城市间的差异并不明显,发挥影响的主要在县(市、区)级,主体功能区对流动人口的离城意愿没有明显的作用,对居住环境或条件的不满不会导致流动人口离开所在的城市,与老家相比"当前是否更具有幸福感"对流动人口未来是否留在本地发挥着重要作用,最近两年来本市的流动人口对未来离城的看法并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离城意愿 主体功能区 多水平分析
下载PDF
基于国家主体功能区视角下的“大湘西旅游文化带”功能价值区分 被引量:5
3
作者 刘艳芳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00-407,共8页
依据国家主体功能区发展战略,通过"大湘西旅游文化带"的构建,探求了"大湘西旅游文化带"的民族文化旅游功能、区域经济发展功能、社会保存认知功能、教化启智审美功能以及规范融通凝聚功能等五大功能价值元素,进而... 依据国家主体功能区发展战略,通过"大湘西旅游文化带"的构建,探求了"大湘西旅游文化带"的民族文化旅游功能、区域经济发展功能、社会保存认知功能、教化启智审美功能以及规范融通凝聚功能等五大功能价值元素,进而提出了"大湘西旅游文化带"的三大功能价值区,即怀化市的核心功能价值区、吉首市的主体功能价值区以及张家界市的边际功能价值区。通过深入剖析三大功能价值区划分单元、划分条件及划分作用,提出了实现旅游文化功能价值的四维目标———环境保护目标、经济发展目标、文化保存目标和均衡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主体功能区 “大湘西旅游文化带” 五大功能价值元素 三大功能价值区
下载PDF
基于微光图像均匀区域非参数检测的噪声水平估计 被引量:1
4
作者 刘超 张晓晖 胡清平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8-82,共5页
为了精确地建立微光图像噪声模型,提出了一种从单幅微光图像中自动评估噪声水平函数的算法。该算法首先采用Kendall coefficient统计方法提取出微光图像均匀区域;然后,在分析微光ICCD成像机理基础上提出了微光ICCD噪声模型,并采用最小... 为了精确地建立微光图像噪声模型,提出了一种从单幅微光图像中自动评估噪声水平函数的算法。该算法首先采用Kendall coefficient统计方法提取出微光图像均匀区域;然后,在分析微光ICCD成像机理基础上提出了微光ICCD噪声模型,并采用最小二乘方法进行了参数估计;最后,对实际微光图像进行了检测,获得了高精度的参数值,由此证明了该算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水平估计 均匀区域 ICCD
下载PDF
主体功能区规划视野下民族地区环境规制与环境绩效问题探讨
5
作者 孙志梅 李秀莲 张旭丽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17-21,共5页
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下,民族地区多为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环境保护和生态补偿问题更加凸显,根据区域主体功能的不同定位,采用行政命令与市场相结合的环境规制手段,构建项目、企业与政府环境绩效动态评价相结合的完整的环境绩... 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下,民族地区多为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环境保护和生态补偿问题更加凸显,根据区域主体功能的不同定位,采用行政命令与市场相结合的环境规制手段,构建项目、企业与政府环境绩效动态评价相结合的完整的环境绩效评价体系,有助于实现民族地区的经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维护生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 民族地区 环境规制 环境绩效
下载PDF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经济-社会系统耦合协调的动态演化——以新疆阿勒泰地区为例 被引量:13
6
作者 罗万云 王福博 戎铭倩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729-4741,共13页
探究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经济-社会系统耦合协调的演化特征,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建设美丽中国有重要意义。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剪刀差方法、耦合度模型以及VAR模型对2007—2019年阿勒泰地区EES系统耦合协调度的动态演化进行分析... 探究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经济-社会系统耦合协调的演化特征,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建设美丽中国有重要意义。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剪刀差方法、耦合度模型以及VAR模型对2007—2019年阿勒泰地区EES系统耦合协调度的动态演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07—2019年阿勒泰地区整体耦合协调度呈现不断上升趋势,由2007年的中度失调(0.271)向2019年的轻度失调(0.371)演进,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的发展水平呈现“X”型变动趋势,经济系统与社会系统持续上升,而生态系统略微下降。(2)经济系统与社会系统、生态系统与社会系统演化速率的剪刀差在2014年以后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而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演化速率的剪刀差趋于稳定态势,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经济系统与社会系统的耦合度呈现出由无序到有序的初始过渡。(3)由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可得,阿勒泰地区EES系统耦合协调水平的提升是三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前期主要由社会系统、经济系统驱动,后期主要依赖生态系统的改善。研究表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应着重减轻经济系统对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的胁迫强度,进而实现三者的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生态-经济-社会系统 耦合协调水平 动态演化 阿勒泰地区
下载PDF
水母雪莲细胞悬浮培养合成黄酮及抗氧化活性(英文) 被引量:12
7
作者 刘永刚 高敏 +1 位作者 崔建云 刘春朝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421-1427,共7页
对水母雪莲细胞悬浮培养过程中细胞生长、黄酮积累和底物消耗的动力学过程进行了研究。经15d液体培养可获得最大生物量干重和黄酮产量分别为17.2g·L-1和607.8mg·L-1,通过调控基本培养基种类和有机添加物可提高雪莲细胞的生长... 对水母雪莲细胞悬浮培养过程中细胞生长、黄酮积累和底物消耗的动力学过程进行了研究。经15d液体培养可获得最大生物量干重和黄酮产量分别为17.2g·L-1和607.8mg·L-1,通过调控基本培养基种类和有机添加物可提高雪莲细胞的生长和黄酮积累。获得的水母雪莲细胞培养物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其抗氧化活性与雪莲细胞中的黄酮含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母雪莲 黄酮 悬浮细胞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云南省地域主体功能区划分实践及反思 被引量:27
8
作者 马仁锋 王筱春 +3 位作者 张猛 刘修通 李文婧 韩博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296-1308,共13页
以云南省主体功能区划分为研究命题,探讨边疆高原山地省份的主体功能区划实践的难题与解决方法,以期为主体功能区划提供理论指导与管理决策参考。研究发现:对于自然环境空间分异显著、人口集聚与经济发展基础差异明显、交通主导经济格... 以云南省主体功能区划分为研究命题,探讨边疆高原山地省份的主体功能区划实践的难题与解决方法,以期为主体功能区划提供理论指导与管理决策参考。研究发现:对于自然环境空间分异显著、人口集聚与经济发展基础差异明显、交通主导经济格局和面临民族与边疆地缘政治复杂情境的省域,主体功能区划分过程以县域为分析评价单元,以主导因素—综合指数法为核心的"整体判断—主导因素与综合指数评价—参与式协商—方案确定"区划技术路线是行之有效的。此外,(1)以国家和省级各类标签地为基础划分禁止工业与城市发展类型区;(2)筛选了云南省可持续发展的主导因素并综合"资源环境承载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划分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优化、重点、限制三类发展区;(3)综合民族与边疆地缘政治诉求构建了云南沿边开发开放特色功能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 边疆高原省份 区划思路 参与式方法 云南省
原文传递
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区域发展水平空间分异特征及驱动机理 被引量:10
9
作者 米文宝 宋永永 +3 位作者 米楠 仲俊涛 杨美玲 樊新刚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71-180,212,共11页
以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为研究区,在以乡镇为单元的主体功能区细分方案基础上,集成熵权TOPSIS法、三维趋势分析、PCA、OLS和GWR模型,借助GIS技术和SPSS18.0软件,分析乡镇尺度区域发展水平空间分异规律,探究四类细分单元(禁止开发区、强限... 以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为研究区,在以乡镇为单元的主体功能区细分方案基础上,集成熵权TOPSIS法、三维趋势分析、PCA、OLS和GWR模型,借助GIS技术和SPSS18.0软件,分析乡镇尺度区域发展水平空间分异规律,探究四类细分单元(禁止开发区、强限制开发区、中限制开发区和弱限制开发区)的区域发展机理。结果表明:(1)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经济、社会、生态及综合发展水平总体表现为"中部地区低、南北两翼高"的空间格局,空间上呈现"U"型曲线的分异形态。(2)各乡镇单元经济、社会、生态及综合发展水平地域差异明显,整体呈现东北部>南部>中部乡镇的空间分异特征。(3)经济、民生、生态、市场和区位"五大动力"是区域发展的主要驱动因子。(4)经济动力回归系数由南向北呈现先降低而后梯次增加的变化趋势;民生动力和生态动力回归系数呈现由中部地区向南北两翼依次递减的变化趋势;区位动力回归系数由东北部地区向南部地区依次递增;市场动力与区域发展水平关系复杂。因此,重视生态动力、区位动力、民生动力和经济动力的正向推动作用是实现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双赢"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细分 限制开发生态区 区域发展水平 空间分异 驱动机理 宁夏
原文传递
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村域发展的模式与机理 被引量:9
10
作者 宋永永 薛东前 +1 位作者 米文宝 仲俊涛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67-175,189,共10页
研究生态脆弱区村域发展模式与机理,对促进区域生态、社会和经济系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以宁夏回族聚居限制开发生态区30个典型村域为研究对象,采用2013年实地调查数据,运用熵权TOPSIS模型、区域三维目标评价模型和PCA模... 研究生态脆弱区村域发展模式与机理,对促进区域生态、社会和经济系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以宁夏回族聚居限制开发生态区30个典型村域为研究对象,采用2013年实地调查数据,运用熵权TOPSIS模型、区域三维目标评价模型和PCA模型方法,综合评估村域发展水平,揭示村域尺度区域发展模式与发展机理。结果表明:1村域经济、社会、生态和综合发展水平整体表现出川道村庄高于山地村庄的特征。230个行政村以区域不可持续发展模式为主,村域生态、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矛盾突出。3村域系统的发展是经济民生动力、交通动力、生态动力、专业组织动力和市场动力综合驱动下的发展。因此,构建多重动力驱动下的村域发展合力是实现村域"生态—社会—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 发展水平 模式与机理 村域 限制开发生态区 宁夏
原文传递
国家层面主体功能区管理运行职能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那玉林 《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2期49-52,共4页
本文以国家层面主体功能区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国家层面主体功能区管理运行职能;根据国外区域管理研究现状分析、发展动态分析及对国家层面主体功能区管理运行职能研究的启示和国内主体功能区管理运行职能研究现状分析、发展动态分析及... 本文以国家层面主体功能区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国家层面主体功能区管理运行职能;根据国外区域管理研究现状分析、发展动态分析及对国家层面主体功能区管理运行职能研究的启示和国内主体功能区管理运行职能研究现状分析、发展动态分析及启示,提出国家层面主体功能区管理运行职能等概念及内涵,提出国家层面主体功能区管理运行职能研究问题;利用推理和专家咨询及修正的方法,阐述国家层面主体功能区管理运行职能的种类及作用和揭示国家层面主体功能区管理运行职能的运行机制,构建国家层面主体功能区管理运行职能理论;以国家层面主体功能区管理运行职能理论为指导,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为主要决策职能,根据国家层面主体功能区管理运行职能的实践过程、管理运行职能运行状况、实践中的经验和问题及原因分析等提出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层面主体功能区 管理运行职能 运行机制 理论 对策
原文传递
基于水生态系统结构特征的滇池流域水生态功能三级分区 被引量:15
12
作者 樊灏 黄艺 +2 位作者 曹晓峰 高喆 蒋大林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447-1456,共10页
水生态功能分区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中国流域的"分区、分类、分级、分期"管理的精细管理理念,而水生态系统结构是水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基础,也是区分不同区域生境特征与功能差异的重要指标.因此,为了实现更精细化的湖泊流域管理,... 水生态功能分区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中国流域的"分区、分类、分级、分期"管理的精细管理理念,而水生态系统结构是水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基础,也是区分不同区域生境特征与功能差异的重要指标.因此,为了实现更精细化的湖泊流域管理,在滇池流域完成水生态功能二级分区基础上,基于水生态系统结构特征进一步对滇池流域进行三级区划,进而反映流域水生态功能的空间异质性.以反映水生态系统结构的物理、化学与生物特征为依据,分别构建了滇池流域陆域与湖体的三级分区指标体系;通过对三级分区单元指标综合值进行聚类分级,最终将滇池流域的水生态功能三级分区划分为20个陆域区和4个湖体区,并利用底栖与藻类的生物数据对分区进行合理性评价.最后基于生态服务功能理论,结合滇池流域自身特点与管理需求,将滇池流域三级分区定义为不同的水生态功能类型.通过对滇池流域水生态功能三级分区的划分以及主体功能的确定,不仅为滇池流域水生态健康管理构建了空间管理单元,而且为湖泊水生态功能分区的研究提供了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池流域 水生态功能 三级分区 水生态系统结构 主体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