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元明清时期西南土司府衙中的贵族体育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莹 李雨衡 《山东体育科技》 2016年第5期17-23,共7页
土司府衙(宣抚使)即是土司统治集团,又是各少数民族最高统治者的土司贵族,该集体拥有超社会权力,控制着土司区的全部资源,从而获得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可称为边疆的"土皇帝"。各族土司统治者特权膨胀,为彰显其尊贵身份,凡事都... 土司府衙(宣抚使)即是土司统治集团,又是各少数民族最高统治者的土司贵族,该集体拥有超社会权力,控制着土司区的全部资源,从而获得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可称为边疆的"土皇帝"。各族土司统治者特权膨胀,为彰显其尊贵身份,凡事都讲求独具一格、高人一等。土司统治者一贯张扬不拘的贵族作风在进行体育活动时也突显了排他性和独享性,因此府衙中土司贵族体育由此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司府衙 贵族体育 土司体育
下载PDF
明初土家族地区卫所设置考 被引量:7
2
作者 田敏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116-119,共4页
对明初明王朝在土家族地区设置卫所的时间、地点、名目等情况进行了逐一考述,第一次描绘出明初土家族地区卫所设置的全景。澄清了一些历史谜团,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如:指出明初在贵州思州、思南土司境内曾分别设置思州守御千户所和思南... 对明初明王朝在土家族地区设置卫所的时间、地点、名目等情况进行了逐一考述,第一次描绘出明初土家族地区卫所设置的全景。澄清了一些历史谜团,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如:指出明初在贵州思州、思南土司境内曾分别设置思州守御千户所和思南守御千户所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朝初期 土家族地区 卫所设置 考证 思州守御千户所 思南守御千户所
下载PDF
崇左土司遗存现状及保护利用对策 被引量:6
3
作者 杨丽云 《贺州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16-20,共5页
崇左土司遗存丰富,分布广泛。梳理崇左土司遗存,掌握其保护现状,分析土司遗存保护存在问题,以便在保护与利用中寻求平衡发展。
关键词 土司遗存 崇左 保护利用
下载PDF
论明清时期土目的拣选提升 被引量:1
4
作者 成臻铭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5-55,209,共12页
本文锁定我国土司区权威建构过程。进行多方位追踪,认为土目完全可以通过正当途径提升为土司,甚至成为高品级土司。不同类型的土目提升为土司的力度不同,土目提升为土司的职衔涉及面相当宽泛,拣选为土司的标准趋向统一。这基本反映... 本文锁定我国土司区权威建构过程。进行多方位追踪,认为土目完全可以通过正当途径提升为土司,甚至成为高品级土司。不同类型的土目提升为土司的力度不同,土目提升为土司的职衔涉及面相当宽泛,拣选为土司的标准趋向统一。这基本反映了明清时期乃至宋元时期土司家族政治的实际,对于厘清土目之成为土司的最高临界点以及最低临界点,把握我国古代民族政策的大走势,均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土目 拣选提升 家族村社 土司 民族政策
原文传递
土司制度的演变和明代在铜仁的“改土归流”
5
作者 刘新华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9-18,共10页
土司制度是中国封建王朝统治的一种特殊的制度。本文在探讨土司制度的形成、演变和消亡的同时,着重研究了明代在铜仁的"改土归流",并强调了这次在铜仁的"改土归流"应是开创了中国大规模"改土归流"的先河... 土司制度是中国封建王朝统治的一种特殊的制度。本文在探讨土司制度的形成、演变和消亡的同时,着重研究了明代在铜仁的"改土归流",并强调了这次在铜仁的"改土归流"应是开创了中国大规模"改土归流"的先河。同时,还阐述了"改土归流"的意义和影响,肯定了它对贵州社会的稳定、生产的进步、产业的调整、商贾的繁荣、经济的发展、教育的兴起等等方面所起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司制度 明代 “改土归流” 意义和影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