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9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valuation for Innovation Ability of National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s in Jiangxi Province
1
作者 Jun Yang Ling Lin +1 位作者 Can Huang Xin Feng 《Americ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2018年第12期2446-2461,共16页
Innovative ability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for judg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national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data of four national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Innovative ability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for judg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national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data of four national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s built in Jiangxi Province, this paper constructs an evaluation system consisting of three first-level indicators, eight second-level indicators and 24 three-level indicators. Based on the combined weighting method, the comprehensive scores of the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of the parks are obtained. It is found that the gap in innovation capability of each park is wide, and the radiation-driven function has not yet appeared. It is necessary to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by promoting the synergy and innovat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e park, encouraging the park to construct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business incubators, and building and improving innovation platfor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tional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innovation ABIL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下载PDF
The Evolution of China’s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During the 4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2
作者 Yu Wenhao Ding Yuan 《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s》 2019年第4期13-27,共15页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nomic system transformations an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ystem reform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evolution of China’s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NIS) during the 40 years of refor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nomic system transformations an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ystem reform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evolution of China’s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NIS) during the 4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It concludes that China’s NIS has evolved from weak to strong, from a follower groping its way onto the track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hina’s innovation system has experienced a trajectory from “introduction and imitation of complete sets of technology” to “market for technology and imitative innovation,” to “integrated and secondary innovation” and on to “integrated, secondary, collaborative and original innovation combined.” The path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a natural choice of economic, societal,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in the new e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FORM and OPENING up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 systems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NIS) independent innovation
下载PDF
基于历史唯物主义视域的新质生产力:内涵、形成条件与有效路径 被引量:119
3
作者 李政 崔慧永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9-144,共16页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不仅对东北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也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新质生产力是由于生产力构成要素的质的不断提升而呈现出来的更为先进的生产力形式。新质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不仅对东北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也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新质生产力是由于生产力构成要素的质的不断提升而呈现出来的更为先进的生产力形式。新质生产力在本质上属于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范畴,具有实践性、全面性、发展性的性质。新质生产力外显于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上,这些构成要素质量的提升即“劳动者”素质的持续提升、劳动资料的改进与广泛应用、劳动对象的不断扩张、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管理水平的显著提升等,形成了孕育新质生产力的条件。依据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条件,新质生产力的形成路径主要有:一是通过提升教育质量、培育世界一流企业、促进产业发展以培育高质量的“劳动者”;二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提升劳动资料及科学技术这两个要素的质量;三是建设超大规模的全国统一大市场以实现劳动对象的扩展;四是加强党的领导与培育企业家精神以实现企业管理的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科学技术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全国统一大市场 劳动者素质
下载PDF
中-美创新体系:演变历程、影响因素及启示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哲 杨洋 胡志坚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22,共8页
过去几十年,中美两国科技经贸合作共同塑造了“中-美创新体系”。中美创新体系正在经历从“互补型”转向“竞争型”,甚至在部分领域出现“斗争型”倾向。这种转型既有技术革命、数字化转型和地缘政治导致的不稳定“分离”,也有科技发展... 过去几十年,中美两国科技经贸合作共同塑造了“中-美创新体系”。中美创新体系正在经历从“互补型”转向“竞争型”,甚至在部分领域出现“斗争型”倾向。这种转型既有技术革命、数字化转型和地缘政治导致的不稳定“分离”,也有科技发展规律、世界经济结构、市场机制和全球挑战等催生的“双赢”与合作的稳定因素。从技术革命引发的经济周期看,中美创新体系内部围绕科技创新而产生的制度冲突、调整、适应仍将持续。保持中美创新体系的稳定和发展,有利于双方,也有利于全球经济复苏和创新发展。对此,双方应着眼长远,坚持开放、合作、包容等原则,从促进创新主体互动、创新资源开放等方面共同促进体系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创新体系 中美科技关系 国际科技合作
下载PDF
科创走廊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底层逻辑和实现路径 被引量:1
5
作者 李靖华 李景瑜 《长白学刊》 2024年第3期92-106,共15页
科创走廊创新生态系统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主张,以“走廊”为空间组织方式,集聚创新人才、整合创新资源,在推动基于科学的创新、促进区域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展现出极大优越性。我国长期以来偏向应用的创新发展模式,在新形势下暴露出难以... 科创走廊创新生态系统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主张,以“走廊”为空间组织方式,集聚创新人才、整合创新资源,在推动基于科学的创新、促进区域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展现出极大优越性。我国长期以来偏向应用的创新发展模式,在新形势下暴露出难以克服的“卡脖子”“重复建设”等问题。基于此,近年来科创走廊方兴未艾。其底层逻辑是,协同整合创新生态系统中的各类创新资源,在跨市域的“中尺度”范围内,以基于科学的产业为引领进行产业优化与重组——产业重组,构建产业链创新链全链条顺畅的“中尺度”科创走廊创新生态系统——区域重构,最终实现价值的共创、共赢、共享。进而从企业、产业和区域三个维度构建科创走廊创新生态系统,其关键是构建产业协同创新服务体系,促进产业资源要素流动配置,优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结构,最终实现区域科技创新生态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创走廊 区域创新系统 创新生态系统 产业重组 区域重构 基于科学的创新 基于技术的创新
下载PDF
高层次医学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思考和实践举措——基于国家科技奖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王露岚 彭树涛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4-120,共7页
科技革命带来了医学创新发展新需求,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国家科技奖代表了一定时期内我国科学技术领域取得的重要突破,其权威性高、荣誉性强。本文通过整理2016—2020年医学领域国家科技奖获奖情况,从获奖数量、获奖地区、获奖主体、学... 科技革命带来了医学创新发展新需求,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国家科技奖代表了一定时期内我国科学技术领域取得的重要突破,其权威性高、荣誉性强。本文通过整理2016—2020年医学领域国家科技奖获奖情况,从获奖数量、获奖地区、获奖主体、学科分布和交叉融合等方面对获奖成果进行分析,从而把握我国医学科技创新的现状与问题,以期为健康中国建设培养高层次医学创新人才提供借鉴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科技奖 医学创新人才培养 医学科技创新 学科交叉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农科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赵孟良 任延靖 《高教学刊》 2024年第8期89-92,共4页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也是新农科建设的内在要求,因此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与应用在农学类专业人才培养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乡村振兴是当前中国农村发展的重要战略,农学教学实践基地作为农学专业教...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也是新农科建设的内在要求,因此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与应用在农学类专业人才培养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乡村振兴是当前中国农村发展的重要战略,农学教学实践基地作为农学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建设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新农科建设对高校农科人才培养提出新标准和新要求,实践教学对新农科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阐述农学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究的重要意义、现状、问题及发展路径,以期为今后国内涉农高校新农科实践教学基地的科学化、合理化建设及高效利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新农科 实践教学 基地建设 科技创新
下载PDF
新型举国体制推动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内在逻辑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1
8
作者 李阳 黄朝峰 胡天恩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6,共11页
新型举国体制是传统举国体制在新时代的适应性转型,在国家竞争日益加剧和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新型举国体制成为发挥中国制度优势、破解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实现国家战略任务的重要抓手。如何探索新型举国体制的实现方式,尤其是在国家安... 新型举国体制是传统举国体制在新时代的适应性转型,在国家竞争日益加剧和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新型举国体制成为发挥中国制度优势、破解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实现国家战略任务的重要抓手。如何探索新型举国体制的实现方式,尤其是在国家安全、军民融合等重大战略领域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已成为当前亟需回答的重要课题。鉴于此,在深入分析新型举国体制推动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的内在逻辑及创新要素基础上,从组织体系及实现机制两个层面构建新型举国体制推动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的分析框架,并通过对军民协同推进新冠疫苗研发的全景式回顾进行案例探索,揭示新冠疫苗研发的中国经验——以新型举国体制为制度优势,以定位“国家重大战略任务”为前提,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发挥军民融合的战略支撑作用,释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力的中国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举国体制 军民科技协同 内在逻辑 实践进路 新冠疫苗研发
下载PDF
浙江新材料科创高地支撑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动力机制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洪民 王诗琪 +1 位作者 武兆倩 魏鑫海 《科技和产业》 2024年第1期151-158,共8页
新材料是浙江省“315”科技创新体系三大科创高地之一,是支撑浙江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着重打造的4个世界级先进产业群之一。依据浙江省建设全球新材料先进制造业基地的目标与要求,构建由新材料科创高地为基本支撑,以“政、产、学、... 新材料是浙江省“315”科技创新体系三大科创高地之一,是支撑浙江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着重打造的4个世界级先进产业群之一。依据浙江省建设全球新材料先进制造业基地的目标与要求,构建由新材料科创高地为基本支撑,以“政、产、学、研、用”多元创新主体协同,以“制度、技术、人才、市场、资本”多要素协同为基本动力的新材料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动力机制模型,并据此提出加强新材料产业集群顶层设计、支持新材料产业研发创新、完善新材料产业集群价值网络、健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梯度培育机制的实现路径,为新形势下浙江新材料产业发展和新材料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材料 科创高地 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 动力机制 浙江省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布局与科学基金发展策略
10
作者 王焰新 李琳 +1 位作者 李素矿 王忠 《中国科学基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2-237,共6页
在世界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加速演进的背景下,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布局成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和战略性支撑。高校是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教育强国三大战略的交汇点,科学基金作为促进创新链—产业链—... 在世界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加速演进的背景下,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布局成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和战略性支撑。高校是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教育强国三大战略的交汇点,科学基金作为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学科链深度融合的重要渠道和枢纽,在一体布局下面临新的要求和挑战。文章围绕如何“有力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关键问题,明确新时代高校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布局的定位、内涵和要求,挖掘教育优先、科技自强、人才引领的现实困境与发展前景,以期为科学基金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方案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 基础研究 人才流动 科学基金 国家创新体系
下载PDF
市场型环境规制、碳减排与企业环境绩效:来自中国碳市场的证据
11
作者 李雪松 杨泉 周敏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00-210,共11页
中国碳市场政策的持续推进,标志着环境规制体系逐步从命令控制型向市场激励型转变,准确测度碳市场作为环境规制工具的政策效应对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基于A股上市企业ESG环境得分和财务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改进的BP神... 中国碳市场政策的持续推进,标志着环境规制体系逐步从命令控制型向市场激励型转变,准确测度碳市场作为环境规制工具的政策效应对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基于A股上市企业ESG环境得分和财务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改进的BP神经网络模型估算的上市公司碳排放强度,并使用多时点DID模型实证检验发电行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对于参与企业碳排放量及环境表现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发电行业全国碳市场的推行显著降低了参与企业的碳排放量,并提升了企业ESG环境得分;发电行业全国碳市场可以通过提高控排企业的创新水平来改善企业环境绩效。因此,中国应逐步扩大碳市场覆盖的行业和范围,引导企业不断加大创新投入,通过技术创新提高污染治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型环境规制 全国碳市场 企业环境绩效 企业技术创新
下载PDF
科技创新政策循证决策机制研究--以日本第六期《科学技术与创新基本计划》为例
12
作者 王溯 董瑜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6-168,共13页
循证决策是近年来政策界广泛关注的主题,本文以如何应用该方法为出发点,基于政策环模型分析各决策环节的决策需求、定位相应的证据需求,综合多元决策参与主体间的互动关系和证据的特征构建循证决策的应用模型,并以日本制定第六期《科学... 循证决策是近年来政策界广泛关注的主题,本文以如何应用该方法为出发点,基于政策环模型分析各决策环节的决策需求、定位相应的证据需求,综合多元决策参与主体间的互动关系和证据的特征构建循证决策的应用模型,并以日本制定第六期《科学技术与创新基本计划》为案例,对该模型进行印证,以期为中国科技创新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决策 科技创新政策 政策环 证据需求
下载PDF
科技金融风口下投贷联动机制创新研究
13
作者 黄绍军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61,共11页
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目标,并将科技金融列为五篇大文章之首。作为一种创新性金融服务模式,投贷联动机制深度融合了股权与银行贷款,与科技金融的属性高度契合。本文在分析投贷联动机制内涵、特点及类... 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目标,并将科技金融列为五篇大文章之首。作为一种创新性金融服务模式,投贷联动机制深度融合了股权与银行贷款,与科技金融的属性高度契合。本文在分析投贷联动机制内涵、特点及类型的基础上,回顾了我国投贷联动机制的发展历程,剖析了当前我国投贷联动机制面临的发展困境,包括现有法律法规与政策的束缚、投贷双方联动机制的不完善、传统风险管理模式与目标客户的不匹配、股权投资机构发展缓慢及复合型科技金融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为此,政府、投贷联动参与主体等各方需要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共同推动投贷联动机制发展,以进一步做好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金融 投贷联动 股权投资 金融创新 科技创新 科技型中小企业 新质生产力 金融强国
下载PDF
“两弹一星”精神驱动的国防科技特色学科建设若干思考
14
作者 李晖 李向南 +2 位作者 周薇 杜胜 吴云龙 《高教学刊》 2024年第34期20-23,共4页
该文深入探讨“两弹一星”精神的科学内涵,着眼于国防科技特色学科建设现状与问题。通过分析“两弹一星”精神在国防科技特色学科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揭示其在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提升国防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国防科技创新的整体合力等... 该文深入探讨“两弹一星”精神的科学内涵,着眼于国防科技特色学科建设现状与问题。通过分析“两弹一星”精神在国防科技特色学科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揭示其在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提升国防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国防科技创新的整体合力等方面的深远影响。“两弹一星”精神将国防科技特色学科建设相结合,能够激发学生爱国爱军情怀、增强学生的综合国防素养,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投身国防事业。同时,其中强调的科技创新、学科交叉融合等理念,更为国防科技特色学科体系建设提供坚实基础。通过该研究的深入剖析,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两弹一星”精神驱动下的国防科技特色学科建设,为高校培养国防科技拔尖创新人才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弹一星”精神 国防科技特色学科建设 爱国主义 自主创新 人才培养
下载PDF
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优化路径探讨
15
作者 和丽芬 李林倩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24年第5期222-224,共3页
以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为对象,探究其发展现状,分析其创新生态系统存在问题,并提出优化对策,有助于推动人才、资本、技术、环境等创新要素的畅通与融合,进一步增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活力,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科技型中小企业 创新生态系统 优化路径
下载PDF
关于科技金融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思考──基于商业银行助力金融强国建设的视角 被引量:7
16
作者 周立波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52,共13页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构建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新兴产业培育的重要基础。商业银行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天职,是推动金融强国建设的核心力量,在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和区域创新能力提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受相关因素制约也面临着...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构建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新兴产业培育的重要基础。商业银行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天职,是推动金融强国建设的核心力量,在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和区域创新能力提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受相关因素制约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本文在阐述商业银行科技金融工作现状、深入剖析相关问题基础上,从金融供给、生态构建、科技赋能、队伍建设、考核激励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更好推动商业银行开展科技金融工作,赋能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强国 科技金融 科技型中小企业 科创企业 新质生产力 中小企业融资 金融科技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我国主要科技创新平台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优化建议 被引量:3
17
作者 蔡建新 罗亮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2024年第1期27-32,共6页
基于创新价值链的角度,通过分析政策文本和作者多年从事科技创新平台管理调研数据,对我国主要科技创新平台的发展现状进行总结,找出其主要存在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研究发现我国主要科技创新平台存在功能定位不清晰、管理部门协调难、... 基于创新价值链的角度,通过分析政策文本和作者多年从事科技创新平台管理调研数据,对我国主要科技创新平台的发展现状进行总结,找出其主要存在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研究发现我国主要科技创新平台存在功能定位不清晰、管理部门协调难、共享共建的协同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提出明确优化科技创新平台功能定位、建立协同发展委员会、优化基础研究类基地布局投入和完善基地间资源共享流通机制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价值链 科技创新平台 发展现状 优化整合
下载PDF
科技新型举国体制下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模式与路径分析——以陕西为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丁巨涛 宋振东 王露洁 《西安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2024年第1期73-83,共11页
文章探讨了地方政府在科技新型举国体制下,实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可行模式和实施路径,分析了地方政府在参与攻关国家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层次和强度,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地方政府科技新型举国体制下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基本模型。基... 文章探讨了地方政府在科技新型举国体制下,实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可行模式和实施路径,分析了地方政府在参与攻关国家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层次和强度,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地方政府科技新型举国体制下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基本模型。基于该模型分析了陕西推进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举措、成效与挑战,发现陕西仍需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投入与产出、研发与应用,以及管理制度与流程等关系,以提高陕西科技管理体制对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有效性。最后,从国家与地方协同创新角度,提出陕西一方面需要积极加强与中央政府在科技项目上的合作,提升关键技术创新绩效;另一方面,应从推动力量、保障基础和参与模式三个维度建立科技新型举国体制下陕西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核心技术创新 科技新型举国体制 管理模式
下载PDF
财政视角下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效转型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静 姚东旻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9-103,共15页
我国正处于由“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转型的关键时期。财政为国家创新体系的运行提供了必要的资源供给和政策支持,是国家创新体系转型与演化的重要物质基础。基于演化范式构建创新市场选择的演化分析框架,刻画国家创新体系内发生创... 我国正处于由“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转型的关键时期。财政为国家创新体系的运行提供了必要的资源供给和政策支持,是国家创新体系转型与演化的重要物质基础。基于演化范式构建创新市场选择的演化分析框架,刻画国家创新体系内发生创新“突变”时所面临的不同市场选择,以及政府借助不同的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影响科技创新的“遗传与扩散”过程。国家创新体系转型需遵循创新市场演化的基本规律,顺应科技创新演化规律的财政科技支持手段方能促进国家创新体系成功转型。创新体系有效转型需从物质基础、市场选择、关键动力、融资机制四方面着力,为面向重大应用的基础研究提供稳定、持续增长的投入保障,以财政手段引导多元主体融合参与知识、技术和制度的共生演化过程,遵循不同科技创新活动的市场选择规律,最终提升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内循环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创新体系 系统转型 创新市场演化 财政科技投入
下载PDF
中国特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特质、要点与进路
20
作者 闫瑞峰 邱惠丽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共8页
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世界主要科技大国的共性实践。中国特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立足世情党情国情,呈现出战略使命政治化、战略目标高度复合化、战略组织体系建制化、战略主体多元化和战略组织模式新式化等五大内生性战略特质。打... 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世界主要科技大国的共性实践。中国特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立足世情党情国情,呈现出战略使命政治化、战略目标高度复合化、战略组织体系建制化、战略主体多元化和战略组织模式新式化等五大内生性战略特质。打造中国特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必须在科研组织层面妥善处理存量与增量的关系,在资源配置过程中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及在科技体制改革方面科学处理传统与未来的关系。在实践中,要加强存量与增量动态调整的一体化体系设计,形成协力攻关的创新生态;发挥市场与计划相融合的资源配置模式,形成战略性资源的网络化整合;探索数字化时代下大型研发体系的运行体制,形成多元共塑的战略性国家科技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科技体制 创新 科学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