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冀北辽河源地区不同林龄山杨天然次生林土壤理化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赵伟红 康峰峰 +4 位作者 韩海荣 程小琴 胡景东 韩树文 池桂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2-57,共6页
为了探讨不同林龄山杨天然次生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以辽河源地区山杨Populus davidiana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林龄的林分土壤理化特征及其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随着林龄的增加,山杨在0-100 cm各土层土壤容重(1.07-1.69 g... 为了探讨不同林龄山杨天然次生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以辽河源地区山杨Populus davidiana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林龄的林分土壤理化特征及其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随着林龄的增加,山杨在0-100 cm各土层土壤容重(1.07-1.69 g·cm^-3)和土壤全K含量(4.32-4.72 g·kg^-1)均表现出成熟林〉近熟林〉中龄林,而土壤含水量(7.35%-24.39%)从高到低为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土壤全N含量(0.28-2.76 g·kg-1)、土壤全P含量(0.46-1.37 g·kg^-1)先增加后降低,即近熟林〉成熟林〉中龄林,而土壤p H值(5.03-5.98)变化规律为先降低后增加,表现为成熟林〉中龄林〉近熟林。土壤有机质含量(2.64-31.99 g·kg^-1)的变化规律较为波动,在0-20 cm土层为近熟林〉中龄林〉成熟林,但在20-100 cm土层则呈现出相反的变化规律。(2)各林龄林地土壤容重、土壤全K含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质含量、N、P含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土壤p H值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3)土壤理化性质各指标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含水量与土壤容重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土壤有机质、全N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容重与土壤有机质、全N呈极显著负相关;土壤p H值与土壤全K呈极显著负相关;土壤有机质与全N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全K呈极显著负相关;土壤全N与土壤全P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全K呈极显著负相关;土壤全P与土壤全K呈极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杨 天然次生林 不同林龄 土壤垂直分布特征 土壤理化性质 辽河源地区
下载PDF
辽河源自然保护区不同林龄山杨天然次生林的土壤有机碳特征 被引量:6
2
作者 赵伟红 康峰峰 +4 位作者 韩海荣 程小琴 胡景东 韩树文 池桂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57-63,76,共8页
【目的】明确辽河源自然保护区不同林龄山杨天然次生林(Populus davidiana)0~100cm土层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其垂直分配特征,为评价其碳汇功能提供依据。【方法】以河北辽河源自然保护区山杨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为研究对象,采集了27... 【目的】明确辽河源自然保护区不同林龄山杨天然次生林(Populus davidiana)0~100cm土层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其垂直分配特征,为评价其碳汇功能提供依据。【方法】以河北辽河源自然保护区山杨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为研究对象,采集了27个土壤剖面(0~100cm土层)的土壤样品,对土壤体积质量、土壤有机碳含量进行测定,计算土壤有机碳密度,并对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其他土壤理化指标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辽河源自然保护区不同林龄山杨天然次生林土壤的体积质量为1.07~1.69g/cm3,且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逐渐增加趋势。不同林龄山杨天然次生林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中龄林、近熟林和成熟林3种林龄山杨林土壤有机碳含量为1.53~17.59g/kg。0~10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平均值为15.31t/hm2,相同林龄不同土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平均值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先降低后增加再降低的变化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3种林龄整个土壤剖面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全N、全P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pH呈正相关;中龄林、近熟林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体积质量、土壤全K含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土壤含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成熟林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体积质量、土壤全K含量存在负相关关系,而与土壤含水量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结论】辽河源自然保护区不同林龄山杨天然次生林0~1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密度从大到小依次为近熟林〉中龄林〉成熟林,10~20cm土层为近熟林〉成熟林〉中龄林,20~100cm土层则表现为成熟林〉中龄林〉近熟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源自然保护区 山杨天然次生林 林龄 土壤体积质量 土壤有机碳含量 土壤有机碳密度
下载PDF
大辽河流域天然杨桦林空间结构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周娟 陈丽华 +3 位作者 郭文体 武巧英 李长暄 李海燕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7-83,共7页
以辽宁老秃顶子国家自然保护区内天然杨桦林为研究对象,利用混交度、胸径和树高大小比数、角尺度3个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分析了林分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林分平均混交度为0.62,其强度和极强度混交比例达53.1%,黄桦、山杨的平均混交度分... 以辽宁老秃顶子国家自然保护区内天然杨桦林为研究对象,利用混交度、胸径和树高大小比数、角尺度3个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分析了林分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林分平均混交度为0.62,其强度和极强度混交比例达53.1%,黄桦、山杨的平均混交度分别为0.87和0.74,表明天然杨桦林混交程度较高;以胸径、树高为参数的大小比数基本一致,表明黄桦、山杨处于优势向亚优势的过渡状态,且优势木的比例都超过70%;林分平均角尺度为0.52,黄桦和山杨的平均角尺度分别为0.54、0.55,呈聚集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杨桦林 混交度 大小比数 角尺度 空间结构
下载PDF
洪河自然保护区杨桦林植物多样性及保护 被引量:1
4
作者 倪红伟 吴海一 周琳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1年第2期75-78,共4页
杨桦林是洪河自然保护区常见的次生林 ,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单独形成山杨或白桦纯林 ,也可二者混交形成杨桦林。为过渡林相 ,在有种源或人工引入红松的情况下 ,将逐渐恢复成地带性的红松针阔混交林。现存面积 673 4 1hm2 ,占林地面积的 4... 杨桦林是洪河自然保护区常见的次生林 ,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单独形成山杨或白桦纯林 ,也可二者混交形成杨桦林。为过渡林相 ,在有种源或人工引入红松的情况下 ,将逐渐恢复成地带性的红松针阔混交林。现存面积 673 4 1hm2 ,占林地面积的 4 0 % ,组成植物 153种 ,隶属于 51科 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桦林 次生林 地带性植被 洪河自然保护区 植物多样性 植物保护
下载PDF
木兰围场山杨次生林空间结构分析研究
5
作者 剪文灏 刘英华 +3 位作者 丁国栋 高广磊 苑丽丽 刘昀东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9-63,共5页
林分空间结构是森林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因子之一。基于木兰围场国有林场管理局植被群落调查,利用林分空间结构参数角尺度、混交度和大小比数分析研究该区山杨次生林林分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木兰围场林场次生林乔木层共有10个种群... 林分空间结构是森林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因子之一。基于木兰围场国有林场管理局植被群落调查,利用林分空间结构参数角尺度、混交度和大小比数分析研究该区山杨次生林林分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木兰围场林场次生林乔木层共有10个种群,山杨在种群密度和蓄积量方面占有明显优势,是林分乔木层的建群种。林分混交程度较低,混交形式以零度混交和弱度混交为主;次生林内山杨大小比数频率分布较为均匀,但伴生树种大小分化程度差异较大;角尺度频率分布呈单峰状,林分水平分布格局为团状分布。林分内伴生种华北落叶松、白桦优势地位较高,大多为优势木和亚优势木,生长、发展潜力巨大,在群落演替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具体演替过程还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次生林 林分空间结构 山杨 木兰围场
下载PDF
长白山白桦山杨次生林细根形态特征和解剖结构对氮沉降的响应 被引量:15
6
作者 洪梓明 邢亚娟 +2 位作者 闫国永 张军辉 王庆贵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08-620,共13页
根系作为植物与土壤物质交换和养分循环的桥梁,长期以来一直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于2017年7月植物生长季,对长白山模拟11年氮(N)沉降控制试验样地的白桦(Betula platyphylla)山杨(Populus davidiana)天然次生林进行了根系采样,并利用根... 根系作为植物与土壤物质交换和养分循环的桥梁,长期以来一直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于2017年7月植物生长季,对长白山模拟11年氮(N)沉降控制试验样地的白桦(Betula platyphylla)山杨(Populus davidiana)天然次生林进行了根系采样,并利用根序法研究了根系形态特征和解剖结构对不同梯度N添加处理的响应,旨在探求两物种根系之间潜在生态联系。本试验共设置了三个N添加梯度,分别为对照(CK,0 g N m^-2a^-1)、低N处理(TL,2.5 g N m^-2a^-1)和高N处理(TH,5.0 g N m^-2a^-1)。研究结果如下:1)TL显著抑制白桦和山杨前三级细根皮层厚度的生长。白桦通过增加皮层细胞直径(一级根增加了72.77%,二级根增加了53.22%,三级根增加了39.96%)但减少皮层层数来降低皮层厚度,而山杨主要通过皮层细胞直径的减少(一级根下降了40.80%,二级根下降了28.17%)来降低其皮层厚度。2)TH显著抑制山杨前三级细根生长。主要通过增加皮层厚度(一级根增加了68.78%,二级根增加了50.81%,三级根增加了88.53%)以及降低导管横截面积来抑制吸收养分,从而达到影响生长的目的。3)白桦TH相比于TL细根直径呈抑制生长状态。其主要通过抑制中柱直径(一级根下降了17.61%,二级根下降了16.89%,三级根下降了20.62%)的生长来实现。以上结果表明,在同一立地条件下,白桦和山杨的细根对不同浓度N沉降的响应方式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沉降 白桦山杨天然次生林 细根形态特征 细根解剖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