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taphor and Nature
1
作者 杨南 《海外英语》 2011年第6X期387-388,共2页
As a special language phenomenon, metaphor is pervasive in our daily life. People use metaphor to define concepts, describe natural disasters and explain unfamiliar things or phenomena in Nature. This paper will apply... As a special language phenomenon, metaphor is pervasive in our daily life. People use metaphor to define concepts, describe natural disasters and explain unfamiliar things or phenomena in Nature. This paper will apply the abstract metaphor theory to every aspects of natural life and social life by demonstrating the examp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phor NATURE natural DISASTER
下载PDF
Metaphor Analysis Method Based on Latent Semantic Analysis
2
作者 TAO Ran WEI Yaping YANG Tangfeng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21年第1期83-90,共8页
Current research on metaphor analysis is generally knowledge-based and corpus-based,which calls for methods of automatic feature extraction and weight calculation.Combining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NLP),latent sema... Current research on metaphor analysis is generally knowledge-based and corpus-based,which calls for methods of automatic feature extraction and weight calculation.Combining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NLP),latent semantic analysis(LSA),and 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this paper proposes a metaphor analysis method for extracting the content words from both literal and metaphorical corpus,calculating correlation degree,and analyzing their relationships.The value of the proposed method was demonstrated through a case study by using a corpus with keyword“飞翔(fly)”.When compared with the method of 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the experiment shows that the LSA can produce better results with greater significance in correlation degree.It is also found that the number of common words that appeared in both literal and metaphorical word bags decreased with the correlation degree.The case study also revealed that there are more nouns appear in literal corpus,and more adjectives and adverbs appear in metaphorical corpus.The method proposed will benefit NLP researchers to develop the required step-by-step calculation tools for accurate quantitative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tent semantic analysis(LSA) metaphor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NLP) 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下载PDF
Computational Mechanisms for Metaphor in Languages: A Survey 被引量:8
3
作者 周昌乐 杨芸 黄孝喜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SCD 2007年第2期308-319,共12页
Metaphor computation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ecause metaphor, to some extent, is the focus of mind and language mechanism. However, it encounters problems not only due to the rich expressive power of na... Metaphor computation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ecause metaphor, to some extent, is the focus of mind and language mechanism. However, it encounters problems not only due to the rich expressive power of natural language but also due to cognitive nature of human being. Therefore machine-understanding of metaphor is now becoming a bottle-neck in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and machine translation. This paper first suggests how a metaphor is understood and then presents a survey of current computational approaches, in terms of their linguistic historical roots, underlying foundations, methods and techniques currently used, advantages, limitations, and future trends. A comparison between metaphor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languages is also introduced because compared with development in English language Chinese metaphor computation is just at its starting stage. So a separate summarization of current progress made in Chinese metaphor computation is presented. As a conclusion, a few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for further research on metaphor computation especially on Chinese metaphor compu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phor understanding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Chinese language computational model logic
原文传递
Water, Plant, Light, and Mirror: On the Root Metaphors of the Heart-Mind in Wang Yangming's Thought 被引量:1
4
作者 BAO Yongling 《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 2015年第1期95-112,共18页
Clarifying Wang Yangming's thought through a study of his root metaphors of heart-mind is an important step toward explaining his further concepts of the human world. Along with the root metaphors of water and mirror... Clarifying Wang Yangming's thought through a study of his root metaphors of heart-mind is an important step toward explaining his further concepts of the human world. Along with the root metaphors of water and mirror, the metaphors of plant and light work together for Wang to form a cohere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ystem of xin (heart-mind). This method is also a good way to unravel the various theories of the "three teachings" that are intermingled in his thinking. By using this methodology Wang's attempts to harmonize several ancient traditions of heart-mind that appear as possibly polarized to modem readers, are illuminated (though they did not appear contradictory to the Neo-Confucia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ng Yangming root metaphor heart-mind innate knowledge human nature SELF-CULTIVATION
原文传递
The Sentient Reflexivity of Buddha Nature: Metaphorizing Tathagatagarbha 被引量:1
5
作者 Dan Smyer Yu 《世界宗教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22,共10页
佛性或如来藏(梵文tathagatagarbha)是佛教哲学体系和教义里一个具争议的核心内容。自古以来,"谁或什么具有佛性"、"佛性是怎样显现的",以及"佛性在佛教解脱论里起到怎样的作用"等问题在佛教实践中及佛... 佛性或如来藏(梵文tathagatagarbha)是佛教哲学体系和教义里一个具争议的核心内容。自古以来,"谁或什么具有佛性"、"佛性是怎样显现的",以及"佛性在佛教解脱论里起到怎样的作用"等问题在佛教实践中及佛学研讨里是一系列持续的论题。本文作者基于自己对佛教文献的解读希望表达三个有关佛性的论点。首先,佛性与其所谓的反面"众生"(sentience)是不分离的。第二,佛性不是一样具型的东西,或是某个过去的或隐藏的精神状态,而是一个当下的、持续的生命神识状态。第三,佛性在经文里是一类使用隐喻和譬喻的启发式(heuristic)辩术方式,其目的是激起佛教徒或任何对佛家哲学思想有兴致的人对自身的生命状态进行内在视觉上的观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性 宗教 佛教 文化传统
原文传递
论儒家人性学说的卵茧之喻
6
作者 牛磊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29-36,共8页
为了对人性问题做出描述、论证,儒家学者发明了大批“妙喻取譬”“辞喻横生”的譬喻。其中,以卵、茧对人性做出比喻,在先秦两汉时期得到学者的广泛使用。学者用其阐明恶之来源、论证政教秩序的合理性、标著归复善性的路径,使得卵茧之喻... 为了对人性问题做出描述、论证,儒家学者发明了大批“妙喻取譬”“辞喻横生”的譬喻。其中,以卵、茧对人性做出比喻,在先秦两汉时期得到学者的广泛使用。学者用其阐明恶之来源、论证政教秩序的合理性、标著归复善性的路径,使得卵茧之喻成为与儒家人性论关系密切、体系完备的譬喻。持此说者既有儒家经生,也有道家哲人。两汉之后,这一譬喻消沉千余年,在明清时期重新得到儒家士绅、学者的热烈讨论。卵茧之喻的隐显起伏,蕴藏着学者对人性论关注重点的转移轨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卵茧之喻 人性论 董仲舒
下载PDF
生态美学视野下陶瓷装置中的现代“自然观”文化逻辑隐喻
7
作者 陈健 张鑫 宋庆璐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7期284-286,共3页
20世纪80年代,生态美学观念应运而生。此观念启发了各界学者对于中国“天人合一”观念的回溯。文章首先阐述传统文脉中的生态观念,以此引出生态美学概念的由来。核心章节以对都市文明的批判、废弃材料的回收再利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0世纪80年代,生态美学观念应运而生。此观念启发了各界学者对于中国“天人合一”观念的回溯。文章首先阐述传统文脉中的生态观念,以此引出生态美学概念的由来。核心章节以对都市文明的批判、废弃材料的回收再利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等主题创作的优秀案例分析为论据,通过当代陶艺作品表达生态美学观在现代性“自然观”文化逻辑中的隐喻,剖析生态美学观念对艺术创作的影响。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漠视传统审美思维中人与自然被视为主客体的二元对立性,重构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永续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陶艺 生态美学 自然观 文化逻辑 隐喻
下载PDF
基于时代论战与哲学隐喻的《法哲学原理》新解读
8
作者 余玥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2期14-30,共17页
《法哲学原理序言》中包含了大量时代论战意图和哲学隐喻。对其解释需要充分考虑此书的教科书性质和体系性作用,结合时代论战要点与体系发展历程加以合理补充,而不能限于“序言”的外在和主观的简略表达。我们所提供的一种新解读,将序... 《法哲学原理序言》中包含了大量时代论战意图和哲学隐喻。对其解释需要充分考虑此书的教科书性质和体系性作用,结合时代论战要点与体系发展历程加以合理补充,而不能限于“序言”的外在和主观的简略表达。我们所提供的一种新解读,将序言理解为对“天真心灵”所追求的幸福的法效力,以及对主观法所坚持的个体良知的法承认的批判。在此基础上,还有一种对基于个体的自由和共同的反思性协调的新自然法可能性的提示。这两个部分分别对应着序言中的两个关键隐喻:“哲人石”与“蔷薇”,它们共同将人引入对现实与理性关系的系统哲学思考,指明了理性辩护与交互承认对去除幻相、建立共同体法基础的关键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 自然法 法效力 法承认 自由 反思性协调
下载PDF
系统功能语言学视阈下的逻辑二重性探讨
9
作者 师小磊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33,共8页
本文首先简要区分命题逻辑和自然逻辑,指出自然逻辑的丰富性与命题逻辑的抽象性,后者派生自前者。并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范围内,讨论逻辑二重性,即逻辑元功能和语篇元功能的逻辑连接。然后,以此为基础,从系统层、结构层和语义-词汇... 本文首先简要区分命题逻辑和自然逻辑,指出自然逻辑的丰富性与命题逻辑的抽象性,后者派生自前者。并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范围内,讨论逻辑二重性,即逻辑元功能和语篇元功能的逻辑连接。然后,以此为基础,从系统层、结构层和语义-词汇语法照应层进一步指明逻辑元功能的独特性,区分其与衔接语义资源中连接的差别。进而论述逻辑二重性区分的重要意义:一方面,它是探究逻辑语法隐喻的必要前提;另一方面,它能加深我们对系统功能语言学中意义功能性本质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逻辑 逻辑二重性 逻辑元功能 连接 逻辑语法隐喻 功能性本质
下载PDF
基于现实和想象隐喻的三维用户界面模式研究
10
作者 莫雪敏 章洁 《设计》 2024年第11期71-74,共4页
目前,三维用户界面缺乏具有普适性的界面模式,导致在遇到自由度与舒适度、真实性与愉悦性或可控性与智能性等矛盾时,没有可参考的框架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针对这一问题,研究兼具愉悦性和高效性的三维用户界面模式。通过对目前基于现实... 目前,三维用户界面缺乏具有普适性的界面模式,导致在遇到自由度与舒适度、真实性与愉悦性或可控性与智能性等矛盾时,没有可参考的框架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针对这一问题,研究兼具愉悦性和高效性的三维用户界面模式。通过对目前基于现实隐喻和基于想象隐喻的三维用户界面进行研究,分析现有基于隐喻的三维用户界面发展瓶颈,将现实和想象隐喻的三维用户界面特点和要素进行对比分析,引入隐式交互的概念,提出三维用户界面模式SEMEI,并分析SEMEI模式中各个要素及具体交互过程。最终形成了基于现实和想象隐喻的三维用户界面模式。该模式为其他人机交互研究者和设计师构建出兼具自然交互与感性愉悦的三维用户界面,提供了更为全面的设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用户界面 界面模式 现实隐喻 想象隐喻 隐式交互 自然交互
下载PDF
汉语隐喻理解的逻辑描述初探 被引量:18
11
作者 张威 周昌乐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3-28,共6页
隐喻在语篇中出现非常普遍 ,是语言认知和计算机语篇理解中重要的一环。但无论是其逻辑基础或实验系统的探索都处于初级阶段。本文从逻辑角度给出了隐喻逻辑的定义、建构和性质。同时 ,针对汉语文本中名词性隐喻、动词性隐喻等类型 ,细... 隐喻在语篇中出现非常普遍 ,是语言认知和计算机语篇理解中重要的一环。但无论是其逻辑基础或实验系统的探索都处于初级阶段。本文从逻辑角度给出了隐喻逻辑的定义、建构和性质。同时 ,针对汉语文本中名词性隐喻、动词性隐喻等类型 ,细化了隐喻逻辑的规则 ,并利用细化后的规则 ,分析了隐喻句中隐含信息的发掘方法 ,为隐喻的计算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分析的结果表明 ,本文所提出的隐喻逻辑对汉语隐喻意义的生成有很好的解释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隐喻逻辑 隐喻理解
下载PDF
基于隐喻角色依存模式的汉语隐喻计算分类体系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芸 周昌乐 李剑锋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25-133,共9页
本文在论述汉语隐喻计算分类所依据的心理学和语言学基础上,提出"隐喻角色"的概念及"隐喻角色依存"的隐喻分析模式化方法,将隐喻的语言表达形式和隐喻意义的认知推理两个层面加以区别和关联,由此构建"基于隐... 本文在论述汉语隐喻计算分类所依据的心理学和语言学基础上,提出"隐喻角色"的概念及"隐喻角色依存"的隐喻分析模式化方法,将隐喻的语言表达形式和隐喻意义的认知推理两个层面加以区别和关联,由此构建"基于隐喻角色依存模式"的汉语隐喻计算分类标准及计算分类体系。该分类体系的提出对隐喻信息自动识别和意义推理有着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语言理解 汉语隐喻识别 计算分类 隐喻角色依存模式
下载PDF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探讨中医六淫概念隐喻——以湿邪概念为例 被引量:20
13
作者 谢菁 谷浩荣 贾春华 《中医药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3-6,共4页
从认知语言学概念隐喻理论的角度,以"湿邪"概念为例探讨了中医"六淫"概念隐喻。将中医"湿邪"的特征和致病特点与自然界之"湿(气)"的特征进行类比,认为中医"湿邪"概念的形成来源于自... 从认知语言学概念隐喻理论的角度,以"湿邪"概念为例探讨了中医"六淫"概念隐喻。将中医"湿邪"的特征和致病特点与自然界之"湿(气)"的特征进行类比,认为中医"湿邪"概念的形成来源于自然界之"湿(气)"概念的跨域映射;进一步说明了中医"六淫"病因概念并非实体或具体概念,而是古人在"天人合一"的思想指导下,在身体体验的基础上根据人与自然界相似性的心理联想,不自觉地将自然界中的"风、寒、暑、湿、燥、火"等具体概念通过隐喻的认知手段跨域运用到病因领域而形成的抽象概念。中医"六淫"概念范畴经历了由真实病因向隐喻病因转变的历史过程,具有隐喻的认知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六淫”概念 “湿邪”概念 自然隐喻 认知语言学 概念隐喻理论
下载PDF
隐喻理解的计算模型综述 被引量:7
14
作者 黄孝喜 周昌乐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78-183,共6页
国际上,隐喻在思维及语言中所处的中心地位正逐渐引起人工智能研究者的重视。但在国内学术界,还鲜有开展隐喻计算化这方面研究的;实际上,作为异常用法的隐喻现象是自然语言中的普遍情况,因此隐喻问题若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将成为制约自然... 国际上,隐喻在思维及语言中所处的中心地位正逐渐引起人工智能研究者的重视。但在国内学术界,还鲜有开展隐喻计算化这方面研究的;实际上,作为异常用法的隐喻现象是自然语言中的普遍情况,因此隐喻问题若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将成为制约自然语言理解和机器翻译的瓶颈问题。本文结合相关的隐喻理论基础,根据不同的计算路线对已有隐喻理解计算模型进行分类,包括基于语义优先方法、基于知识表示的方法、基于逻辑的方法和基于统计语料库的方法,并在分析这些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的基础上,对隐喻的计算理解方法以及面向汉语的隐喻理解计算模型研究提出了展望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 自然语言理解 优先语义学 计算模型
下载PDF
基于区分词的汉语隐喻短语识别 被引量:2
15
作者 符建辉 曹存根 王石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93-196,232,共5页
隐喻识别是自然语言处理的一个重要研究分支。目前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隐喻在思维及语言中所处的中心地位。从计算语言学和自然语言处理的角度来考虑,隐喻问题若不能得到很好的处理,语言理解和机器翻译的效果都会受到影响。通过观察... 隐喻识别是自然语言处理的一个重要研究分支。目前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隐喻在思维及语言中所处的中心地位。从计算语言学和自然语言处理的角度来考虑,隐喻问题若不能得到很好的处理,语言理解和机器翻译的效果都会受到影响。通过观察隐喻短语和非隐喻短语在汉语中的上下文发现,有一批词可用于有效地识别隐喻短语,称之为区分词。首先从Web中自动抽取了一部分区分词,进而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分词的隐喻短语识别方法。实验表明基于区分词的识别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识别 汉语隐喻短语 自然语言理解
下载PDF
基于合作机制的汉语名词性隐喻理解方法 被引量:5
16
作者 苏畅 周昌乐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7-69,共3页
从全新的合作角度来研究有效进行名词性隐喻理解的方法,提出本体和喻体的三种合作方式。基于互动论的思想,采用知识库与语料库相结合的方式来抽取隐喻句的表述义。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合作机制的隐喻表述义提取算法是有效的。
关键词 合作 隐喻理解 自然语言理解
下载PDF
隐喻理论综观 被引量:3
17
作者 葛红 李加强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124-127,共4页
修辞隐喻、认知隐喻和语法隐喻的说法,反映了对隐喻研究视角上的相异。修辞隐喻、认知隐喻和语法隐喻对隐喻性质、工作机制和功能的看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本文对此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指出隐喻的性质在于其动态性,隐喻工作机制的核心是... 修辞隐喻、认知隐喻和语法隐喻的说法,反映了对隐喻研究视角上的相异。修辞隐喻、认知隐喻和语法隐喻对隐喻性质、工作机制和功能的看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本文对此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指出隐喻的性质在于其动态性,隐喻工作机制的核心是转义,修辞隐喻是词汇层面的;认知隐喻是句子层面,强调隐喻对认知发展的作用;语法隐喻则侧重语篇的构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理论 修辞隐喻 语法隐喻 认知隐喻 工作机制 研究视角 隐喻性质 认知发展 构建功能 动态性 转义 句子 强调 语篇
下载PDF
通感隐喻的认知基础和哲学意义 被引量:40
18
作者 王宇弘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3-16,共4页
从认知角度考察,通感是一种特殊的隐喻,其源域和目的域都是人类所体验到的感觉。通感隐喻的产生并不是任意的,构成通感的不同感觉具有某种相似的跨感官特征,在隐喻映射的过程中保持不变,该特征的心理表征就是意象图式。本文通过两... 从认知角度考察,通感是一种特殊的隐喻,其源域和目的域都是人类所体验到的感觉。通感隐喻的产生并不是任意的,构成通感的不同感觉具有某种相似的跨感官特征,在隐喻映射的过程中保持不变,该特征的心理表征就是意象图式。本文通过两个具体的意象图式(“强度图式”和“节奏图式”)探讨通感隐喻的认知基础,对体验哲学框架下的意象图式和隐喻理论进行了丰富和发展,并且进一步揭示了通感隐喻所蕴含的人类心智的体验性以及其所具有的哲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感 隐喻 意象图式 体验性
下载PDF
隐喻自动处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9
作者 贾玉祥 俞士汶 朱学锋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6-55,共10页
隐喻在人类语言中普遍存在,是自然语言理解必须面对的问题。该文首先探讨了对隐喻的认识及语言中隐喻表达的分类。把隐喻自动处理分为隐喻识别、隐喻理解和隐喻生成三个子任务,对以往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着重介绍近几年来隐喻自动处理... 隐喻在人类语言中普遍存在,是自然语言理解必须面对的问题。该文首先探讨了对隐喻的认识及语言中隐喻表达的分类。把隐喻自动处理分为隐喻识别、隐喻理解和隐喻生成三个子任务,对以往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着重介绍近几年来隐喻自动处理研究的新成果、新特点。隐喻自动处理离不开隐喻知识库的支持,文章也介绍了国内外隐喻知识库建设的主要成果。隐喻自动处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然语言处理的智能化水平,文章探讨了隐喻处理在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中的应用。最后展望了汉语隐喻自动处理研究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机器翻译 隐喻自动处理 自然语言处理 机器学习 知识获取
下载PDF
隐喻识别心理过程的无差别性及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芸 李剑锋 周昌乐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30-1232,共3页
本文从计算角度探讨隐喻识别问题。首先模拟人类隐喻思维过程构建了"识别、分析、释义"三阶段隐喻机器理解模式,并提出了隐喻识别心理过程的无差别性假设,即不同隐喻句皆通过句内成分之间指称或搭配之异常来触发人们的辨识。... 本文从计算角度探讨隐喻识别问题。首先模拟人类隐喻思维过程构建了"识别、分析、释义"三阶段隐喻机器理解模式,并提出了隐喻识别心理过程的无差别性假设,即不同隐喻句皆通过句内成分之间指称或搭配之异常来触发人们的辨识。该假设直观地体现为人们在识别不同隐喻句时,反应时无明显差异,而在解释隐喻含义时,反应时则表现出明显差异。该假设得到了反应时对比实验结果的支持。隐喻识别心理过程的无差别性为隐喻计算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识别 隐喻触发 隐喻计算 识别过程无差别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