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rule of law”不能涵盖“法治”的内涵 被引量:2
1
作者 莫寰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2001年第2期52-54,共3页
“法治”(the rule of law)与“依法治国”(the rule by law)的根本区别在于所依之“法”,仅仅用“of”和“by”两个字无法将这两种法律思想和法律实践区别开来。“the rule of law”不能涵盖“法治”的内涵 ,“法治”的英文表述应该是... “法治”(the rule of law)与“依法治国”(the rule by law)的根本区别在于所依之“法”,仅仅用“of”和“by”两个字无法将这两种法律思想和法律实践区别开来。“the rule of law”不能涵盖“法治”的内涵 ,“法治”的英文表述应该是“the rule under natural la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 依法治国 自然法则
下载PDF
The Ethical Explanation of The Spirit of Western Law
2
作者 陈秀萍 《海外英语》 2012年第12X期1-4,9,共5页
The order of western rule-of-law is always the sampl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rule-of-law,but the spirit of western legal system,which is embodied as rule-of-law,right-equality,and rule-by-good-law,is correlate... The order of western rule-of-law is always the sampl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rule-of-law,but the spirit of western legal system,which is embodied as rule-of-law,right-equality,and rule-by-good-law,is correlated inherently with certain natural and social condition.Human nature theory of naturalism,the contract-ethics,and justice are the ethical foundations of Western law,and the idea of people-oriented,whose contents includes human's homony and happiness,always acompany with the western development history of rule-of-law.We should adhere the sense that people should abide by and respect law,and the law should constitute a kind of healthy and harmony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free and creative living-sty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le of law Human nature CONTRACT ETHICS JUSTICE
下载PDF
Return Children to Nature——A Critique of Rousseau's Natural Education Thought
3
作者 许和平 周心红 《中国校外教育》 2010年第2期24-25,共2页
Jean Jacques Rousseau was one of the famous French Enlightenment thinkers,and Emile was one of his great masterpieces,in which he emphasized his objection to the medieval religious and feudal education that was a hind... Jean Jacques Rousseau was one of the famous French Enlightenment thinkers,and Emile was one of his great masterpieces,in which he emphasized his objection to the medieval religious and feudal education that was a hindr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natural individuality,and he advocated implementing the natural education that was conformity to the children's nature,and fostered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body and mind.Rousseau's natural education theory was an education rationale for human innovation of its education posterior to his time,which thus was called "Copernican revolution" in human education history.From Rousseau onwards,the human education theory has begun to enter a new period of emphasis on research of childr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梭 画家 艺术工作者 自然人
下载PDF
自然保护地综合行政执法的实践样态、困境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1
4
作者 陈真亮 王潋晴 《行政与法》 2024年第7期63-78,共16页
统筹配置自然保护地执法职能和执法资源,推进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是促进自然保护地治理体系和治理效能现代化的重要举措。通过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发现,自然保护地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在体制、机制和制度等方面呈现不同的... 统筹配置自然保护地执法职能和执法资源,推进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是促进自然保护地治理体系和治理效能现代化的重要举措。通过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发现,自然保护地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在体制、机制和制度等方面呈现不同的实践样态,并逐步向综合生态系统管理、一体化保护系统治理和构建最严法治保障体系转型。但是,自然保护地内多元主体的利益博弈和协作不畅加剧自然保护地综合行政执法的复杂性和困难性,需重视和破解重立法轻执法、重管理轻治理、重权力行使轻权力监督的“三重三轻”治理困境。为全面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需要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多元共治原则为指引,依法授予自然保护地管理机构一定的执法权,规范自然保护地综合行政执法与司法协同合作并向全过程执法延拓,通过多元执法方式和智能化治理来推动自然保护地治理转型与法治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地 综合行政执法 整体性治理 法治优化
下载PDF
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的法治化构造
5
作者 黄锡生 毕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4期49-60,共12页
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是生态文明体制的改革重点。从基本属性、资源利用和表现形式三个方面廓清自然资源资产的概念内涵是建构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的逻辑起点。在宏观层面,公权力规制失范与私权利保障失衡是阻滞自然资源资产实现... 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是生态文明体制的改革重点。从基本属性、资源利用和表现形式三个方面廓清自然资源资产的概念内涵是建构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的逻辑起点。在宏观层面,公权力规制失范与私权利保障失衡是阻滞自然资源资产实现有偿使用的主要原因。在实践层面,价值核算体系混乱、使用范围模糊、使用方式粗放是推动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走向法治化道路的现实动因。以法治维度构造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应以“公权管制”与“私权自治”为中心,准确释明自然资源资产的法律概念;明确允许有偿使用的自然资源资产范围;建立自然资源资产收益共享机制;完善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的程序性规则,为维护国家所有者权益和建设美丽中国提供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资产 有偿使用 公私法交融 法治化构造
下载PDF
论商鞅法治主义的内在逻辑及其影响
6
作者 李刚 蒋永安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22-27,共6页
商鞅法治主义内在逻辑的起点是其历史观与人性论。以商鞅的历史观为视角,可以看出商鞅将物质生产资料作为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商鞅将历史进程划分为不同阶段,并指出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治理方式存在差异。以商鞅的人性论为视角,可以看... 商鞅法治主义内在逻辑的起点是其历史观与人性论。以商鞅的历史观为视角,可以看出商鞅将物质生产资料作为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商鞅将历史进程划分为不同阶段,并指出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治理方式存在差异。以商鞅的人性论为视角,可以看出商鞅指明了人民趋利避害的本性,从而主张轻罪重刑,目的在于防止人民行奸邪之事,借重刑的手段来遏制人趋利的本性,借此督促人民遵守社会秩序。商鞅提出的法治理论丰富了我国法治文化的内容,为后世的法治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产生了积极影响。不过商鞅忽略了道德的作用,盲目推崇法治万能论,将人民束缚在极为严密的法网之下,繁杂而严苛的法律引起了人民内心的激愤之情,导致其法治主张走向了历史的反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鞅 法治主义 历史观 人性论
下载PDF
生态文明视域下湘西少数民族的制度性生态民俗
7
作者 高翔 成辉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35-41,共7页
制度性生态民俗是指以制度规则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民俗,属于非正式制度的范畴,相对于普通生态民俗而言,具有规范性、补充性和调整性等典型特征。以调整对象和规制目的为依据,可将湘西的制度性生态民俗大致分为三大类型:一是主要调整“人-... 制度性生态民俗是指以制度规则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民俗,属于非正式制度的范畴,相对于普通生态民俗而言,具有规范性、补充性和调整性等典型特征。以调整对象和规制目的为依据,可将湘西的制度性生态民俗大致分为三大类型:一是主要调整“人-神”关系的自然禁忌型生态民俗,如苗族的枫树禁忌民俗;二是主要调整“民-民”关系的村民公约型生态民俗,如禁止越界砍伐林木的苗族榔规;三是主要调整“人-天(自然)”关系的技术规则型生态民俗,如侗族的“林粮间作”民俗。在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应增强对制度性生态民俗的文化自觉,推进湘西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民俗 环境习惯法 自然禁忌 村规民约 生态文化
下载PDF
习近平法治思想人民性的核心要义、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8
作者 林宵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42-48,共7页
人民性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根本属性。“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人民性的根本立场、实践主体、评判标准和价值目标。习近平法治思想人民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的人民性内涵,进一步巩... 人民性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根本属性。“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人民性的根本立场、实践主体、评判标准和价值目标。习近平法治思想人民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的人民性内涵,进一步巩固了人民主体地位,促进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凝聚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人民伟力。新时代,进一步推进法治强国建设,必须有效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人民性,从党的领导、完善民主、强化监督、落实服务、培养人才五个方面予以加强和改善,使其真正成为法治强国建设的有效推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人民性 法治 人民 人民至上
下载PDF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法治回应与立法体现
9
作者 李小强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2024年第4期14-25,共12页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论阐释需要以内涵解读为前提,以生成逻辑为基础。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背景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实现有赖于法治路径的选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法治路径选择基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法治需求而形成,在传统法律部门中...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论阐释需要以内涵解读为前提,以生成逻辑为基础。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背景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实现有赖于法治路径的选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法治路径选择基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法治需求而形成,在传统法律部门中难以落实,在环境法律中的回应缺乏系统性、体系性和整全性。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法治回应的多重模式中,法律成典模式全面系统回应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在环境法典的编纂中,应在理念、内容、实现路径等方面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予以全面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法治回应 环境法典
下载PDF
孟子性善论域内人性论争的再思考——兼论人性善恶与儒家德治及法家法治的关联
10
作者 刘绪晶 《衡水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79-85,共7页
人性问题是中国哲学史中的核心议题。哲学史上的人性论主要归结为五种:性无善恶、性善、性恶、性善恶混、性三品,但各自均存在一些问题或困境。其中,孟子的性善论是一种更全面、更深入的人性观,它内含着性本善与性向善两个面向。孟子的... 人性问题是中国哲学史中的核心议题。哲学史上的人性论主要归结为五种:性无善恶、性善、性恶、性善恶混、性三品,但各自均存在一些问题或困境。其中,孟子的性善论是一种更全面、更深入的人性观,它内含着性本善与性向善两个面向。孟子的性善论不仅能回应性善论自身面临的困境及问题,还兼顾、会通了其他人性论并弥补其不足,且为人的生存提供精神支撑与价值指引。儒家德治与法家法治作为两种不同的治国理念,其治理依据与结果完全不同。前者以人性善为依据,主张明德慎罚,表现出对人的地位和价值的尊重;后者以人性恶为依据,主张严刑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人性论 善恶 德治 法治
下载PDF
价值导向与制度重建:中国式现代化之自然资源法治论析
11
作者 吕志祥 张滋才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8-16,共9页
在新时代法治中国与美丽中国建设新征程的宏阔背景下,自然资源法治是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要素之一,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提供基础与保障。因此,为构建中国式现代化之自然资源法治,积极响应党的二十大精神,应从自然资源法治的价值导... 在新时代法治中国与美丽中国建设新征程的宏阔背景下,自然资源法治是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要素之一,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提供基础与保障。因此,为构建中国式现代化之自然资源法治,积极响应党的二十大精神,应从自然资源法治的价值导向、规范体系、实施体系三个维度着手。全面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保护优先和系统保护的法治理念,实行自上而下的动力机制,以整体系统协调的法治方法论为路径指引,优化自然资源法律规范的整体结构、加强自然资源法律规范的制度衔接,以再体系化方式实现自然资源法治的制度重建,并在执法和司法中加强协作共治的实践走向,真正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之自然资源法治建设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法治 中国式现代化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党的二十大
下载PDF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之法治体系与方略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震 袁周斌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6-208,共13页
在新时代新征程建设法治中国和美丽中国的宏阔背景下,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对于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基础性保障功能和战略性支撑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建设人与自然和... 在新时代新征程建设法治中国和美丽中国的宏阔背景下,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对于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基础性保障功能和战略性支撑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彰显了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相结合的生态良法善治,蕴含了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和谐发展价值追求,创造了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和法治文明珠联璧合效应的人类生态法治文明新形态。用法治来引领、规范和保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其总目标和总抓手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框架下构建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完备法治规范体系、高效法治实施体系、严密法治监督体系和有力法治保障体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之法治体系构建是一个艰巨的系统工程,目前虽已取得显著成就,但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诸如生态环境立法的体系性、完备性不足,且与宪法和其他部门法以及党内生态文明法规之间的协调性不够;生态环境执法体系尚未达到良性高效的建设目标,生态环境司法体系尚未真正形成理性系统的“绿色司法”制度体系;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中央督察与省级督察两级工作衔接机制不畅、国家监督与社会监督的整体生态法治监督合力不足;生态法治保障体系建设领域的政治和组织保障、队伍和人才保障、物质条件保障等亟待完善和优化。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遵循坚持和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的根本原则,实行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双向有机结合的动力机制,以系统整体协同观的法治方法论为路径指引,按照“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要求从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立法短板、大力提升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效能、稳妥推进环境资源审判专门化、切实加强生态环境法治宣传教育等方面实现重点突破,并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向度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继而以更高的标准和更严的要求,在法治轨道上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中国式现代化 法治
下载PDF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视野下的环境法学理论创新 被引量:17
13
作者 吕忠梅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17,共14页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生态文明法治理论为新时代环境法学理论创新提供了世界观与方法论。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导下,以新中国50年的环境法治实践为研究对象,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厘清环境法的哲学基础,树立正确的人类观、自然观,...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生态文明法治理论为新时代环境法学理论创新提供了世界观与方法论。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导下,以新中国50年的环境法治实践为研究对象,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厘清环境法的哲学基础,树立正确的人类观、自然观,为创设人与自然共同体规则提供人性标准假设和调整范围基石;创新环境法律关系理论,明确其主体的间接互动性、社会关系二次调整性、法律规范多元性的外在表征,及承认自然的主体性而重构主客体关系的本质特征;创新法律体系理论,发现环境法学的领域性学科属性,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部门法”与“领域法”双重结构,明确作为“重要立法领域”且已形成的生态环境立法体系的独立地位,建立处理环境法内外部关系的学理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环境法哲学 环境法治实践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环境法律 关系生态环境立法体系
下载PDF
统筹推进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视角下我国海洋自然保护的规范建构 被引量:4
14
作者 秦天宝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3-60,共18页
伴随着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的持续推进,海洋自然保护建设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更艰巨复杂的挑战,未来应在统筹推进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的战略背景下,对我国海洋自然保护的目标实现进行阶段、程度、时空的区分解构和规范建构。就国... 伴随着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的持续推进,海洋自然保护建设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更艰巨复杂的挑战,未来应在统筹推进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的战略背景下,对我国海洋自然保护的目标实现进行阶段、程度、时空的区分解构和规范建构。就国内法面向来看,应结合我国当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既有成就,在整体系统观指导下促进“陆海统筹”战略在海洋自然保护领域的法律化表达。就国内法与国际法的衔接面向来看,应紧密结合我国建设“海洋强国”过程中增强软实力的诉求,在立足中国特色、维护国家主权权益的前提下对国际海洋法治先进经验进行移植。就参与国际海洋法律秩序重建、融入国际海洋法治建设的面向来看,我国应秉持共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之理念投身全球及区域海洋综合治理,实现从国际海洋规则的“接受者”向“制定者”的身份转变。未来,我国海洋自然保护宜紧扣“硬法”“软法”的法律制度设计与治理主体及参与模式构造的“法”与“治”两条线索,在“陆海统筹”“海洋强国”“海洋命运共同体”三重面向中循序渐进、层次分明地有效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外法治 海洋自然保护 陆海统筹 海洋强国 海洋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数字时代自然保护地监管制度的智慧转型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真亮 王雨阳 《行政与法》 2023年第9期50-65,共16页
现代数字技术在自然保护地监管活动中的全方面运用,促进了传统监管模式的深层次变革。通过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观察自然保护地智慧监管的实践创新、政策制度和法律规范,发现其呈现出数据沟通、数据决策与数据服务三种实践... 现代数字技术在自然保护地监管活动中的全方面运用,促进了传统监管模式的深层次变革。通过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观察自然保护地智慧监管的实践创新、政策制度和法律规范,发现其呈现出数据沟通、数据决策与数据服务三种实践样态。但监管制度的智慧转型对制度固有的结构性缺陷重视不足,由此产生规范性、治理性与救济性三重困境。为推动智慧监管的内容重构与体系优化,亟须推进法律规范、治理体系与救济方式的三大转型。首先,要运用体系思维与方法,建构统筹数据管理、数据共享、数据开放等在内的法律制度体系,促进智慧监管与法治化治理深度融合发展的转型;其次,建立健全统分相结合的监管体制,强化跨区域协同立法与多元共建共治,促进面向监管监管者型的自然保护地法治转型;再次,要推动诉讼证据范围从传统要素转向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数据,强化司法监督机制中的资源整合、面向数字的环境司法专门化建设,保障监管数据安全,从而实现从数据监管到监管数据的治理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时代 自然保护地 监管制度 智慧转型 法治优化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水法体系的重构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彬辉 《时代法学》 2023年第2期60-69,共10页
我国现行水法体系由水专项法律、水行政法规(规章)、水地方性法规(规章)等三个层级组成。在还原主义方法论指引下的环境立法模式必然产生碎片化的水法律规范,造成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被分而治之,各级各类水法律规范之间... 我国现行水法体系由水专项法律、水行政法规(规章)、水地方性法规(规章)等三个层级组成。在还原主义方法论指引下的环境立法模式必然产生碎片化的水法律规范,造成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被分而治之,各级各类水法律规范之间缺乏系统性、协调性等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现代化要求,要求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三生共赢”,已经跳出水系空间的限制强调“三生”空间理念。在空间法治理论的指引下重构水法体系,首要的是立足于水事基本法定位,对现行《水法》进行全面修订,并根据我国国情水情,建立健全涉水法律法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水法体系 还原主义方法论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现代化 空间法治
下载PDF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研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显明 钱乘旦 +4 位作者 陈学明 罗方述 桑玉成 孙蚌珠 冯仕政 《国家现代化建设研究》 2023年第4期36-57,共22页
党的二十大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一系列重要讲话中,系统深刻地... 党的二十大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一系列重要讲话中,系统深刻地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为了以多学科学术研究服务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事业,2023年5月,本刊参与主办了北京大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多方面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本刊本期先行刊发徐显明、钱乘旦、陈学明、罗方述、桑玉成、孙蚌珠、冯仕政7位与会学者的学术见解,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全面依法治国 人类文明新形态 高质量发展 全过程人民民主 文化自信 社会建设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下载PDF
迈向中国环境法治建设新征程 被引量:4
18
作者 吕忠梅 《地方立法研究》 CSSCI 2023年第1期1-13,共13页
中国共产党以其一脉相承而又不断创新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道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中国环境法治建设从无到有、从有到新。党的二十大报告明... 中国共产党以其一脉相承而又不断创新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道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中国环境法治建设从无到有、从有到新。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突出全面依法治国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作用,为迈向新征程的环境法治建设锚定新方位、赋予新使命。为此,亟须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引下,统筹立改废释纂,夯实环境法治基础,健全环境法治体系,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环境法治道路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统筹立改废释纂 环境法律体系 环境法治体系
下载PDF
中国自然保护地法治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6
19
作者 杜群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1期32-47,共16页
回顾过去60多年的历程,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经历了类型化发展和体系化发展的阶段,形成了中国式自主创新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的类型,以及受国际公约和保护计划影响的湿地公园、地质公园、自然遗产地等类型。每个类别的保... 回顾过去60多年的历程,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经历了类型化发展和体系化发展的阶段,形成了中国式自主创新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的类型,以及受国际公约和保护计划影响的湿地公园、地质公园、自然遗产地等类型。每个类别的保护地都形成了独立的法制体系,发挥着卓有成效的法治作用。但类别化自然保护地体系在管理体制、制度建设和法体系方面仍存在不足,为此,中国进行了两次国家综合立法的努力。在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自然保护地体系化发展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内涵,应当合理选择自然保护地国家综合立法体例,抓住制定《国家公园法》这一契机,实现自然保护地治理向体系化发展转型并促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的法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地法治 类型化 体系化 国家综合立法 《国家公园体制法》
下载PDF
元宇宙时代“智慧生态人”的法律塑造 被引量:1
20
作者 牛英豪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1-132,共12页
元宇宙时代的来临给生态文明法治建设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也再次拷问我们应成为怎样的人、可能成为怎样的人、如何成为理想的人,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将决定我们利用技术的态度、目的和方法。Web3.0技术的赋能能够消除人与自然之间的信息隔... 元宇宙时代的来临给生态文明法治建设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也再次拷问我们应成为怎样的人、可能成为怎样的人、如何成为理想的人,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将决定我们利用技术的态度、目的和方法。Web3.0技术的赋能能够消除人与自然之间的信息隔离、重塑人的世界观、引导人们的行为绿色向善,“天人合一”愿景有望实现。元宇宙的形成则会成为自然的新负累,技术革新中的数字难民和网络成瘾者问题将导致环境权利的空置,环境数据的安全性、全面性、真实性问题将成为环境法治的新内容,去中心化组织模式对环境法律主体的解构会诱发新的环境治理问题。在机遇与挑战并存之际,理论上可将原先的生态人演绎成能够智慧运用Web3.0技术的智慧生态人,并作为生态文明和网络文明交汇下的“理想人”。制度上可采用“法律+技术”的方法增强个人生态理性、塑造新型环保组织、引导企业正向发展、提高政府环境监管的智慧和能力,以在塑造“智慧生态人”过程中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时代 Web3.0技术 生态文明 天人合一 环境法治 “智慧生态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