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1,69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窟野河流域次降雨事件下水沙变化特征及其输移过程
1
作者 杨晨 佘冬立 黄萱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60,共9页
[目的]深入分析黄土高原粗沙区流域次降雨事件尺度下水沙动态变化特征及其输移过程,为黄土高原粗沙区流域的水沙管理和调控提供重要科学依据。[方法]以黄土高原中游粗沙多沙区窟野河流域为对象,收集2006—2019年间的160场次降雨事件水... [目的]深入分析黄土高原粗沙区流域次降雨事件尺度下水沙动态变化特征及其输移过程,为黄土高原粗沙区流域的水沙管理和调控提供重要科学依据。[方法]以黄土高原中游粗沙多沙区窟野河流域为对象,收集2006—2019年间的160场次降雨事件水沙数据。通过运用方差分析、水沙关系曲线、滞后分析等方法,比较位于窟野河及其子流域次降雨事件下产流输沙特征,构建了各流域次降雨事件尺度下水沙关系曲线,分析了水沙滞后关系及滞后指数的空间差异,以揭示次降雨尺度下窟野河流域的水沙输移过程。[结果](1)4个流域径流相关参数无显著差异,但泥沙相关参数差异显著;(2)位于窟野河上游东部的新庙流域水沙相关性强,表征外界人为干扰的参数(a)最大,位于上游西部的王道恒塔流域泥沙浓度低,水沙相关性弱,表征河流本身输沙能力的参数(b)最大;(3)新庙、王道恒塔和温家川3个流域的主要滞后模式为逆时针型,泥沙来源于上游区域,且高含沙降雨事件的滞后系数(HI)平均值多为负;而神木流域的主要滞后模式为“8”字型,指示泥沙来源相对接近流域出口,且高含沙降雨事件的HI平均值多为正。[结论]窟野河嵌套流域次降雨事件尺度下水沙变化空间差异显著,泥沙输移过程复杂,不同子流域滞后模式揭示了泥沙来源和输移机制的空间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降雨事件尺度 输移过程 水沙关系 滞后分析
下载PDF
基于智能病案归档系统的医疗过程无纸化办公平台建设
2
作者 杨玉清 景荣 +1 位作者 周红霞 杨毅宁 《中国医疗设备》 2025年第1期57-64,共8页
目的设计一套基于智能病案归档系统的医疗过程无纸化办公平台,以实现医疗过程的无纸化办公。方法以某三级甲等医院为例,基于实验室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系统、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等信息系统,完成数字证书认证系统、信息集成平台、病案质... 目的设计一套基于智能病案归档系统的医疗过程无纸化办公平台,以实现医疗过程的无纸化办公。方法以某三级甲等医院为例,基于实验室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系统、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等信息系统,完成数字证书认证系统、信息集成平台、病案质控系统、病案数据库及索引库、数据灾难备份体系等的设计。在“病案可信归档系统V1.0”软件基础上引入AI全病案质控系统,升级为“病案可信归档系统V2.0”,建立一套无纸化办公的管理机制,实现病案全生命周期智能化管理。结果基于智能病案归档系统的医疗过程无纸化办公平台应用后,病案7 d内归档率由72.66%提高至96.87%,甲级病案占比由97.74%提高至99.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借助无纸化办公平台,查询病案资料时间平均缩短了157.56 s,无纸化病案调取份数也有大量提高;危急值30 min内处置及时率由78.58%提高至88.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医院每年节省经济成本约496万元。结论基于智能病案归档系统的医疗过程无纸化办公平台的应用,切实提升了医院病案归档水平和医疗过程无纸化水平,实现了医院病案档案的高效管理和利用、充分发挥了无纸化管理优势,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患者体验,使病案更好地服务于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病案 归档 无纸化办公 医疗过程 医院管理 全生命周期
下载PDF
就业优先战略下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
3
作者 罗晓婷 王晓超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5年第1期64-70,共7页
高校研究生培养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大量高素质人才,持续为各行各业提供坚实的创新人才基础。当下研究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为硕士研究生实现高质量就业提供根本保证。根据舒伯生涯发展理论,将研究生培养过程分成生涯探... 高校研究生培养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大量高素质人才,持续为各行各业提供坚实的创新人才基础。当下研究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为硕士研究生实现高质量就业提供根本保证。根据舒伯生涯发展理论,将研究生培养过程分成生涯探索阶段、生涯定向阶段和生涯行动阶段。结合调查数据和访谈进行分析,发现不同年级硕士研究生在探索、定向、行动三个阶段的重要任务不同,因此根据年级差异构建就业优先战略下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九宫格任务模型,针对不同年级不同阶段研究生培养任务提出破解之策,以期优化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为我国就业市场提供更多人力资源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优先战略 培养过程管理 培养任务 构建路径
下载PDF
基于地震孕育过程追踪的地震预测方法
4
作者 陈学忠 李艳娥 陈丽娟 《地震科学进展》 2025年第2期63-76,共14页
准确的地震预测是实现有效减轻地震灾害的途径之一。目前地震预测仍处于经验预测阶段,其准确度远远不能满足有效减轻地震灾害的需求。地震预测的发展趋势在于从经验预测向物理预测过渡,这个过渡的关键在于要首先实现对地震孕育过程更加... 准确的地震预测是实现有效减轻地震灾害的途径之一。目前地震预测仍处于经验预测阶段,其准确度远远不能满足有效减轻地震灾害的需求。地震预测的发展趋势在于从经验预测向物理预测过渡,这个过渡的关键在于要首先实现对地震孕育过程更加深入的认识、描述和追踪。根据岩石力学实验结果,岩石破坏前主要经历了应力上升过程和其后的亚失稳阶段。我们分析了天然地震的孕育过程。分析时将视应力和b值进行结合,以获得地壳介质的应力变化信息,利用地震活动与地球自转之间的相关性(用p值描述)来获取地壳介质的临界状态或亚失稳阶段的信息,从而实现对地震孕育过程的描述。本文在对天然强震孕育过程进行震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地震孕育过程追踪的地震预测思路和方法,给出了中-短期地震危险区判定依据,以期对实际地震预测工作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孕育过程 地震预测 中-短期 地震危险区 视应力 b值 P值
下载PDF
压缩空气储能储气装置充气过程的动态热力特性研究
5
作者 武书弘 邹瀚森 +1 位作者 姚尔人 席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49,共9页
为了探究储气装置充气气体状态对压缩空气储能过程中热力学参量的影响规律,在储气装置内压缩湿空气的宏观质量和能量方程基础上,考虑水发生相变时与质量变化速率相关的多种物性和状态参数的影响,对现有的热力学模型进行修正,并建立与相... 为了探究储气装置充气气体状态对压缩空气储能过程中热力学参量的影响规律,在储气装置内压缩湿空气的宏观质量和能量方程基础上,考虑水发生相变时与质量变化速率相关的多种物性和状态参数的影响,对现有的热力学模型进行修正,并建立与相变速率有关的两个无量纲数。在对比验证模型计算准确性的基础上,计算了4种储气装置入口水蒸气质量分数,即含水量不同的充气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在水蒸气质量分数为0~0.03时,储气装置入口气体含水量对储气装置内湿空气的压力影响不大,但是对于温度的影响较大;储气装置充入的湿空气达到饱和状态后发生冷凝现象,而空气对流和环境压力升高的综合作用导致产生的液态水蒸发,储气装置内冷凝水量远大于蒸发水量;由于相变会影响储气装置内(火用)值的增加量,这使得储气装置内(火用)的增加量在充气50 min时高于充入干空气的工况。因此,可根据所提的两个无量纲数表达式及物理意义,分别评估冷凝的速率和储气装置内不同相态水的占比,最终计算入口气体含水量对储气装置内(火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气装置 湿空气 充气过程 蒸发 冷凝
下载PDF
高斯过程辅助的船舶辐射噪声分类算法
6
作者 聂磊鑫 王海斌 +1 位作者 李超 张永霖 《应用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0-181,共12页
现阶段船舶辐射噪声分类通常使用深度学习方法,它需要大量的数据去训练过参数化的模型。船舶辐射噪声的实测数据量一般较少,因此可以采用数据扩增策略去改善训练数据的多样性。然而相比于实测数据的时频谱图,该策略得到的增广时频谱图... 现阶段船舶辐射噪声分类通常使用深度学习方法,它需要大量的数据去训练过参数化的模型。船舶辐射噪声的实测数据量一般较少,因此可以采用数据扩增策略去改善训练数据的多样性。然而相比于实测数据的时频谱图,该策略得到的增广时频谱图通常存在边缘分布偏移,忽视这一点将无法充分利用增广数据,会带来性能上的损失。为此该文提出了一种高斯过程辅助的船舶辐射噪声时频谱图分类算法。该算法在训练分类模型时,除了最小化分类器输出与标签之间的交叉熵损失,也同时借助高斯过程回归,最小化了不同数据上特征提取器输出的分布差异,进而在特征空间实现真实数据时频谱图和增广时频谱图的边缘分布对齐,这可以促进分类器的训练。公开海试数据上的实验结果表明,相较深度学习方法中现有的预训练-微调策略,在不同训练数据量下,该文所提算法都能够对近场船舶辐射噪声实现更准确的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辐射噪声 时频谱图扩增 域自适应 高斯过程回归
下载PDF
降雨诱发国道G326顺层滑坡破坏与运动过程研究
7
作者 刘仕洪 宋琨 +2 位作者 郭磊 曹俊 姜波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49,共6页
贵州省国道G326松桃县甘龙镇石板村田堡组顺层滑坡是2020年强降雨诱发的滑坡灾害.在对滑坡变形破坏特征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强降雨诱发滑坡滑动破坏的成因.采用物质点法(materialpointmethod,MPM)进行了滑坡运动过程的模拟,揭示了滑坡... 贵州省国道G326松桃县甘龙镇石板村田堡组顺层滑坡是2020年强降雨诱发的滑坡灾害.在对滑坡变形破坏特征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强降雨诱发滑坡滑动破坏的成因.采用物质点法(materialpointmethod,MPM)进行了滑坡运动过程的模拟,揭示了滑坡运动的速度和冲击荷载等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国道G326滑坡是受2020年7月8日的强降雨诱发的中型顺层岩质滑坡,在8日4时的小时降雨量为96.2mm后约3h发生整体滑移破坏;物质点法能够较真实地模拟滑坡的运动、堆积过程,模拟的堆积体形态与滑坡破坏调查情况基本一致;滑坡岩土体的最大滑动速度为27m/s,最大滑动动能为1.8×109J(15s左右),最大冲击力为37.98×106kN,位于距滑坡后缘约230m处.该研究对国道G326沿线类似滑坡灾害的风险防控具有参考价值和工程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滑坡 顺层滑动 运动过程模拟 物质点法 冲击荷载
下载PDF
土壤冻融过程中的水热参数化方案研究进展
8
作者 侯雅 李伟平 左金清 《高原气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共15页
冻土是陆地冰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冻融循环变化能够影响土壤结构、土壤水热传输以及土壤生物化学等过程,并通过陆-气相互作用影响局地甚至全球天气气候。因此,研究土壤冻融过程对冻土区人类生产生活和了解区域外天气气候变化具有重要... 冻土是陆地冰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冻融循环变化能够影响土壤结构、土壤水热传输以及土壤生物化学等过程,并通过陆-气相互作用影响局地甚至全球天气气候。因此,研究土壤冻融过程对冻土区人类生产生活和了解区域外天气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回顾了土壤中的砾石、有机质对土壤冻融过程的影响及物理机制,总结了土壤冻融过程中水热参数化的相关研究成果,包括土壤导热率和水力学参数的计算、水热耦合方案以及冻融锋面计算方案等。相对于普通的矿物质土粒而言,砾石具有高导热率和低热容,有机质具有低导热率和高热容,他们对热量在土壤中的传输及土壤温度垂直分布有不同的影响。另外,砾石和有机质的存在改变了土壤孔隙度、土壤基质毛细作用与吸附作用,进而影响水分在土壤中的传输过程和垂直分布。已有研究表明:(1)当前大部分数值模式中土壤导热率采用Johansen方案及其派生方案进行计算,其中Balland-Arp方案考虑了砾石和有机质对土壤导热率的影响,该方案更好地刻画了土壤冻融过程中土壤导热率变化的连续性;综合考虑热-水-变形相互作用的导热率参数化方案可以较好地刻画土壤冻融过程中的水热耦合和土体冻胀的作用,对相变过程中土壤导热率变化特征的模拟更符合实际观测。(2)过冷水参数化方案刻画了土壤液态水在0℃以下存在的事实;相变温度方案描述了土壤相变温度低于0℃且不固定的事实;导水阻抗方案考虑了土壤冻结对土壤水分下渗的阻抗作用,改善了对冻土区水文过程的模拟效果。(3)土壤冻融过程伴随着水分的相变和能量的转化,水热耦合方案的发展能够较好地刻画土壤中热力-水文过程的协同变化特征,细化了对冻融过程中水分和能量相互作用的复杂物理机制的描述。(4)等温框架的数值模式通过模拟每层土壤中间深度的冻融过程代表该模式分层的整体特征,导致对冻融深度的严重高估或低估,尤其是对厚度较大的模式深层土壤,冻融锋面计算方案的提出和应用减小了这种模拟偏差。目前土壤冻融参数化方案的不足之处包括:绝大多数数值模式没有考虑土壤盐分导致土壤水的冰点降低这一事实;虽然大部分数值模式考虑了土壤有机质对土壤水、热传输的影响,但是模式中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垂直分布的考虑与植被根系的生长状态脱节;模式模拟的土壤深度不足并且下边界通量为零的假定不符合实际情况。发展土壤溶质传输参数化方案以模拟盐分的分布、刻画植被根系生长过程和土壤有机质的分布特征、考虑深层土壤对浅层的热力学影响并完善数值模式中的下边界条件,这些是未来陆面模式改进土壤冻融过程模拟的可能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冻融过程 参数化方案 土壤导热率 土壤水文参数 冻融锋 水热耦合
下载PDF
三足鼎立式全过程学业评价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以钢结构设计课程为例
9
作者 杨怡亭 王燕 +1 位作者 李军 刘芸 《高教学刊》 2025年第3期27-30,共4页
为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新型人才,注重学习过程和实践能力的全过程学业评价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青岛理工大学钢结构设计课程作为首批国家一流课程,一直走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前列。作为工科结构设计类课程,为加强学生对钢结构的整体认识,... 为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新型人才,注重学习过程和实践能力的全过程学业评价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青岛理工大学钢结构设计课程作为首批国家一流课程,一直走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前列。作为工科结构设计类课程,为加强学生对钢结构的整体认识,夯实基础知识,课程组近年来持续调整学习过程评价与期末考核形式,并优化评价体系。近年来,改革成果在课堂教学氛围改善、学生知识体系建立等方面效果渐显,形成“理论、实践、虚拟”三足鼎立式的全过程学业评价课堂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评价 钢结构 教学改革 虚拟现实 知识图谱
下载PDF
一种基于柏林噪声和分形布朗运动的过程纹理合成方法
10
作者 李茄濡 何晓曦 +2 位作者 刘应浒 孟繁林 朱群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4-20,共7页
针对现有的人工智能生成纹理和基于样图的纹理合成中存在的不可控、缺乏灵活性、低实时性等问题,运用过程纹理生成技术,提出一种基于柏林噪声和分形布朗运动的纹理生成算法,用于合成真实木制纹理特征。该算法首先将待生成的纹理空间划... 针对现有的人工智能生成纹理和基于样图的纹理合成中存在的不可控、缺乏灵活性、低实时性等问题,运用过程纹理生成技术,提出一种基于柏林噪声和分形布朗运动的纹理生成算法,用于合成真实木制纹理特征。该算法首先将待生成的纹理空间划分为规则且均匀的网格点,同时在每个网格顶点处随机生成一个梯度向量,然后使用三线性插值方法对网格点上的梯度向量进行插值运算,同时将多频率、多振幅的噪声纹通过分形算法加权叠加处理,生成一个平滑的纹理图案,在此基础上对纹理进行缩放、扭曲、添加木眼来模拟真实的纹理结构。实验证明该算法能真实地模拟木制纹理的特征,且具有实时、高效、可定制性强等优点,在游戏、建模、虚拟现实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纹理 柏林噪声 分形 插值 实时
下载PDF
基于过程生命周期方法的动力电池碳足迹评价系统设计及开发
11
作者 毕永强 李柏姝 刘世伟 《汽车文摘》 2025年第1期52-56,共5页
为了研究动力电池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碳足迹,设计开发一款易于操作的碳足迹评价系统。以过程生命周期(PLCA)方法为基础,结合Python和Django框架进行系统设计和开发。最后,利用该系统对磷酸铁锂电池(LFP)的碳足迹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 为了研究动力电池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碳足迹,设计开发一款易于操作的碳足迹评价系统。以过程生命周期(PLCA)方法为基础,结合Python和Django框架进行系统设计和开发。最后,利用该系统对磷酸铁锂电池(LFP)的碳足迹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LFP动力电池的全生命周期中,碳排放量最高的是原材料制备阶段,达到3950.0987 kg CO_(2)e,运输阶段的碳排放量最少,仅为45.661 kg CO_(2)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生命周期方法 动力电池 碳足迹 碳排放
下载PDF
京津冀地区1961—2020年冬季区域性寒潮过程特征和路径分析
12
作者 李丹华 杨扬 +2 位作者 李红英 王兴丽 陈佩璇 《陕西气象》 2025年第1期13-17,共5页
利用1961—2020年冬季京津冀地区126站逐日最低气温、降水量资料及ERA5再分析资料,对京津冀地区冬季区域性寒潮天气过程进行气候特征和影响路径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区域性寒潮过程一般持续2~5 d,最低气温平均为-18.9℃;近60 a共出... 利用1961—2020年冬季京津冀地区126站逐日最低气温、降水量资料及ERA5再分析资料,对京津冀地区冬季区域性寒潮天气过程进行气候特征和影响路径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区域性寒潮过程一般持续2~5 d,最低气温平均为-18.9℃;近60 a共出现52次区域性寒潮天气过程,年际变化呈略减少趋势,气候趋势率为-0.1次/(10 a),空间分布上,从南向北寒潮频次增加;1961—2020年冬季京津冀地区共有16次较湿以上过程(区域平均降温幅度13.0℃),31次较干以上过程(区域平均降温幅度11.8℃);通过FLEXPART模式对京津冀地区区域性寒潮过程路径进行分析发现,西北路径共26次、偏西路径15次、偏北路径10次、东北路径仅1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潮 干湿过程 路径 京津冀地区
下载PDF
跨学科学习中多元化过程性评价的实践探究
13
作者 张婷 《现代教学》 2025年第1期34-35,共2页
在跨学科学习的过程中,学校进行了多元化过程性评价的实践探究,具体通过“四个阶段四个策略”与“三个主体三个目标”的方式,旨在实现跨学科学习与过程性评价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 跨学科 项目化学习 过程性评价
下载PDF
基于结构-过程-结果的某三级甲等医院药学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4
作者 朱晓飞 陈晴 卢芳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44-148,共5页
目的构建一套基于结构-过程-结果(SPO)的药学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方法2023年2-4月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药学部90名员工作为研究对象,发放调查问卷收集员工对现行药学部绩效考核内容、考核流程、考核结果和考核反馈4个方面的评价,采用面对... 目的构建一套基于结构-过程-结果(SPO)的药学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方法2023年2-4月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药学部90名员工作为研究对象,发放调查问卷收集员工对现行药学部绩效考核内容、考核流程、考核结果和考核反馈4个方面的评价,采用面对面半结构式访谈法了解当前科室绩效考核工作存在的问题、管理上的难点及期望的改进方向等。通过整理调查问卷和访谈记录分析该院药学部的绩效管理现状。以SPO三维质量结构模型为理论框架,通过文献检索与德尔菲法结合确定评价指标,完成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结果专家组问卷咨询的权威系数为0.825,两轮专家咨询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235、0.516,专家组具有较好的权威性和意见一致性(P<0.05)。最终建立包括3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和41个三级指标的药学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结论基于SPO的药学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可提升考核的质量与效率,助力医院药学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学 绩效评价 指标体系 结构-过程-结果
下载PDF
均值回归过程扰动下具双重流行假设的随机SIS流行病模型
15
作者 李佳琦 林玉国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考虑一类非线性发病率下双重流行假设的随机SIS流行病模型。首先,通过对传播率进行均值回归过程下的扰动,建立随机模型;其次,从理论上证明了随机模型具有唯一的全局正解;再次,通过构造李雅普诺夫函数,得到两种传染病灭绝的充分条件。最... 考虑一类非线性发病率下双重流行假设的随机SIS流行病模型。首先,通过对传播率进行均值回归过程下的扰动,建立随机模型;其次,从理论上证明了随机模型具有唯一的全局正解;再次,通过构造李雅普诺夫函数,得到两种传染病灭绝的充分条件。最后证明了:当R^(*)_(1)>1、R′_(2)<1时,疾病I_(1)持久,疾病I_(2)灭绝;当R′_(1)<1、R^(*)_(2)>1时,疾病I_(2)持久,疾病I_(1)灭绝;当R^(*)_(1)>1、R^(*)_(2)>1时,疾病I_(1)和I_(2)均持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S模型 均值回归过程 李雅普诺夫函数
下载PDF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过程安全绩效指标体系构建
16
作者 高永宜 段一令 +4 位作者 余旻峰 王智 刘振学 张术苹 张彬 《化工安全与环境》 2025年第1期82-88,共7页
基于我国AQ/T3034—2022版标准及国际化工过程安全中心(CCPS)的20个安全要素,结合中国危化企业实际需求,构建了适用于危化企业的过程安全管理(PSM)绩效指标体系,以应对全球化背景下日益严峻的安全挑战。为减少体系运行成本,采用专家打... 基于我国AQ/T3034—2022版标准及国际化工过程安全中心(CCPS)的20个安全要素,结合中国危化企业实际需求,构建了适用于危化企业的过程安全管理(PSM)绩效指标体系,以应对全球化背景下日益严峻的安全挑战。为减少体系运行成本,采用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安全绩效指标评估模型,对体系各项指标权重进行计算和筛选,筛选出的关键指标涵盖了安全领导力、风险管理、应急准备、设备完好性管理等多个核心领域。为验证效果,使用模型筛选后的指标体系,评估了某一企业在2022年至2023年实施指标体系后的指标数据。评估结果表明,该指标体系可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减少重大事故发生,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和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安全管理 绩效指标 危化企业 层次分析法 指标筛选
下载PDF
基于全过程管控要求下的水利规划实施评估思路与对策
17
作者 赵钟楠 徐震 +4 位作者 张越 陈康 韩沂桦 康立芸 潘扎荣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5年第1期1-4,12,共5页
水利规划实施评估是强化水利规划实施管理的一项重要手段,对掌控规划实施进展、提升规划实施效果、完善保障政策方案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水利规划实施评估目前存在方法有待完善、机制尚不健全等问题,亟需加强水利规划全过程管理,系统... 水利规划实施评估是强化水利规划实施管理的一项重要手段,对掌控规划实施进展、提升规划实施效果、完善保障政策方案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水利规划实施评估目前存在方法有待完善、机制尚不健全等问题,亟需加强水利规划全过程管理,系统强化水利规划实施评估工作。在深入分析水利规划实施评估必要性和紧迫性的基础上,按照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要求,立足规划全过程管控,提出了水利规划实施评估总体思路、工作重点、流程方式、制度要求,为进一步规范水利规划实施评估、推动水利规划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 水利 规划 实施 评估
下载PDF
CLM5.0对青藏高原冻融过程土壤温湿度的模拟及评估
18
作者 张哲浩 赖欣 +2 位作者 张戈 姚思源 张粟瑜 《高原气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45,共14页
利用1979-2018年中国区域地面气象要素驱动数据集(0.1°×0.1°)作为大气强迫资料,驱动CLM5.0(Community Land Model version 5.0)模拟了青藏高原地区1979-2018年的土壤温湿度变化。将土壤冻融过程划分为冻结期和非冻结期,... 利用1979-2018年中国区域地面气象要素驱动数据集(0.1°×0.1°)作为大气强迫资料,驱动CLM5.0(Community Land Model version 5.0)模拟了青藏高原地区1979-2018年的土壤温湿度变化。将土壤冻融过程划分为冻结期和非冻结期,通过两个阶段的CLM5.0模拟与站点观测资料、同化资料(GLDAS-Noah)、卫星遥感资料(MODIS土壤温度资料和ESA CCI-COMBINED土壤湿度资料)的对比验证,探讨CLM5.0模拟土壤温湿度在青藏高原的适用性。结果表明:(1)CLM5.0可较准确地描述站点土壤温湿度的动态变化,CLM5.0模拟的土壤温湿度与观测资料具有一致的变化特征且数值上较为接近。CLM5.0模拟的准确性高于GLDAS-Noah。CLM5.0对站点土壤温度的描述更为准确。(2)CLM5.0能够较准确地描述高原冻融过程中的土壤温湿度特征,CLM5.0模拟土壤温湿度与MODIS和ESA CCICOMBINED遥感资料在高原总体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大多在0.9以上。CLM5.0对土壤温度的模拟能力相对较好,对非冻结期土壤湿度的模拟能力优于冻结期。CLM5.0整体高估了土壤温度,平均偏差大多在0~4℃之间。土壤湿度的平均偏差大多在-0.1~0.1 m^(3)·m^(-3)之间,非冻结期的平均偏差相对较小。(3)CLM5.0模拟、GLDAS-Noah、MODIS和ESA CCI-COMBINED遥感资料的土壤温湿度均具有相似的空间分布,其中土壤温度空间分布特征相似度更高。CLM5.0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和更为精细的土壤分层,对土壤温湿度细节的刻画更为完善。(4)CLM5.0模拟资料在高原整体呈增温变干趋势,MODIS和ESA CCI-COMBINED遥感资料整体呈增温增湿趋势。CLM5.0模拟的土壤温度变化趋势相对准确,土壤湿度的变化趋势则存在较大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CLM5.0模拟 冻融过程 土壤温湿度
下载PDF
村庄发展政策何以连续?全过程人民民主视阈下的一种解释
19
作者 任弢 宋王杰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7-129,共13页
“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是浙江八八战略和千万工程的成功经验之一。为了揭示长周期内政策何以独立于人事变动而保持持续稳定,以浙江A村为案例,基于多轮深度访谈和档案资料,运用单案例研究设计,试图归纳政策持续稳定的可能条... “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是浙江八八战略和千万工程的成功经验之一。为了揭示长周期内政策何以独立于人事变动而保持持续稳定,以浙江A村为案例,基于多轮深度访谈和档案资料,运用单案例研究设计,试图归纳政策持续稳定的可能条件。研究发现:①政策持续性取决于政策质量以及继任干部变更政策的意愿和能力。②全过程人民民主中民主协商和民主决策环节有助于形成“好”政策,“好”政策通过政策反馈机制得以持续。③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民主管理环节有效限制了继任干部自由裁量权和自主行动空间,降低了官员变更政策的能力,从而有助于政策持续。④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民主选举和民主监督环节有效降低了继任官员随意变更政策的意愿,从而进一步有助于政策持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人民民主 政策连续性 政策反馈 千万工程
下载PDF
全过程人民民主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路径探析
20
作者 张艳丽 《保山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54-61,共8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治理型民主,如何转化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优势为治理效能从而助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至关重要。乡村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实践场域,全过程人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治理型民主,如何转化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优势为治理效能从而助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至关重要。乡村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实践场域,全过程人民民主能够以独特的主体优势、结构优势和治理优势助力乡村治理实现现代化转型。但是从现实来看,全过程人民民主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面临治理主体弱化虚化、治理体制机制不健全、现代化治理能力不足等困境,严重阻碍民主治理效能的发挥。为此,要从提升多元治理主体能力、完善治理制度体系、加强智慧治理能力等方面扎实推进民主治理,促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纵深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人民民主 乡村治理现代化 民主治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