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近场地震作用下多层RC框架的地震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
4
1
作者
谭倩
杨杰
张耀庭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65-176,共12页
随着对近场地震动研究上的深入,将地震近场效应影响纳入到结构的抗震设计的考虑范畴,已成为工程中的必须。为此,文中对近场脉冲地震作用下的多层RC框架结构的抗震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参考我国抗震规范设计出设防烈度为8度、水平地震影...
随着对近场地震动研究上的深入,将地震近场效应影响纳入到结构的抗震设计的考虑范畴,已成为工程中的必须。为此,文中对近场脉冲地震作用下的多层RC框架结构的抗震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参考我国抗震规范设计出设防烈度为8度、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α_(max)增大系数分别取1、1.25、1.5、1.75的四榀多层RC框架结构办公楼,并在OpenSees软件中,对4榀框架在近场水平脉冲地震下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基于增量动力分析(IDA)的地震易损性分析与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按照我国现规范、不考虑地震动近场效应设计出来的多层RC框架结构,在近场地震下的抗倒塌性能存在明显的不足;随着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增大系数的加大,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有明显的提高,在设防烈度8度区,规范中规定的地震动影响系数最大值的增大系数偏小,将增大系数调整至1.75时所设计框架,能更好地抵御地震动近场脉冲效应;另外,在震中距分别为5-10 km和0-5 km的近场地震作用下,多层RC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无明显的区别,因而,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的取值,不必按震中距5-10 km和0-5 km进行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脉冲地震作用
多层RC框架结构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增量动力分析
地震易损性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考虑竖向地震作用效应的地下典型空间结构易损性性能指标探讨
被引量:
8
2
作者
何志明
陈清军
《力学季刊》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7-125,共9页
为探究考虑竖向地震作用效应的地下空间结构易损性性能指标,本文基于地下结构抗震分析与设计的Pushover分析方法,以六个典型地下空间结构为背景,利用ABAQUS软件建立带有附加自由场的土-地下空间结构相互作用分析模型进行Pushover分析,...
为探究考虑竖向地震作用效应的地下空间结构易损性性能指标,本文基于地下结构抗震分析与设计的Pushover分析方法,以六个典型地下空间结构为背景,利用ABAQUS软件建立带有附加自由场的土-地下空间结构相互作用分析模型进行Pushover分析,研究了不同类型场地及地下空间结构埋深对地下空间结构中的柱构件能力曲线的影响;采用弯矩-转角四折线模型来量化指标限值,将Pushover分析所得结果经数学统计分析,以保证率为98%的屈服转角、峰值荷载转角以及极限转角限值作为特征点,得到了适用于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性能指标限值.然后,基于冲量原理分析了不同竖向地震动加速度对柱构件动力响应的影响,由拟合所得的屈服转角、峰值荷载转角以及极限转角与轴压比的关系,求得了考虑竖向地震作用效应的特征点限值折减系数,给出了考虑竖向地震作用效应的地下空间结构易损性性能指标限值.研究结果表明:地下空间结构埋深对其柱构件的能力曲线影响较大;与仅考虑水平向地震作用的结果相比较,本文算例中考虑竖向地震作用效应的特征点的平均折减系数可分别取屈服转角为0.89、峰值荷载转角为0.85、极限转角为0.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空间结构
竖向地震作用效应
易损性性能指标
PUSHOVER分析
冲量原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震作用下顺层岩质滑坡启动机制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赵元平
许明
+1 位作者
刘先珊
罗斌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2692-2700,共9页
为研究地震作用下顺层岩质滑坡的启动机制,利用断裂力学原理分析滑坡后缘起始裂纹扩展的几何条件和应力条件,推导出最危险起始裂纹角的计算公式,并基于滑坡后缘断裂带完全贯通的条件下,推导在临床弹冲-峰残强降-波动震荡复合效应作用下...
为研究地震作用下顺层岩质滑坡的启动机制,利用断裂力学原理分析滑坡后缘起始裂纹扩展的几何条件和应力条件,推导出最危险起始裂纹角的计算公式,并基于滑坡后缘断裂带完全贯通的条件下,推导在临床弹冲-峰残强降-波动震荡复合效应作用下的滑坡启动速度。研究结果表明,起始裂纹若由次级节理结构面拉裂形成,则次级节理结构面倾角为39.5°的斜坡的起始裂纹最易扩展;滑坡启动经历了后缘起始裂纹累积断裂,后缘断裂带贯通,底部断裂带锁固段瞬间剪断,临床弹冲应变能、峰残强降能释放转化为滑体的初步动能,进一步在波动震荡作用下加速,最终抛离滑坡剪出口的过程。结合“5·12”汶川大地震中青川县东河口滑坡实例分析得出,该滑坡的启动速度受临床弹冲效应影响显著,锁固段剪断瞬间的临床弹冲带条分高度和锁固段长度对启动速度具有决定性控制作用,若不考虑条分高度和锁固段长度的内在联系,在能量转化率为100%时,滑坡启动速度上限为12.5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地震作用
顺层岩质滑坡
启动机制
裂纹扩展
弹冲效应
启动速度
原文传递
题名
近场地震作用下多层RC框架的地震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
4
1
作者
谭倩
杨杰
张耀庭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出处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65-176,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78218)。
文摘
随着对近场地震动研究上的深入,将地震近场效应影响纳入到结构的抗震设计的考虑范畴,已成为工程中的必须。为此,文中对近场脉冲地震作用下的多层RC框架结构的抗震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参考我国抗震规范设计出设防烈度为8度、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α_(max)增大系数分别取1、1.25、1.5、1.75的四榀多层RC框架结构办公楼,并在OpenSees软件中,对4榀框架在近场水平脉冲地震下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基于增量动力分析(IDA)的地震易损性分析与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按照我国现规范、不考虑地震动近场效应设计出来的多层RC框架结构,在近场地震下的抗倒塌性能存在明显的不足;随着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增大系数的加大,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有明显的提高,在设防烈度8度区,规范中规定的地震动影响系数最大值的增大系数偏小,将增大系数调整至1.75时所设计框架,能更好地抵御地震动近场脉冲效应;另外,在震中距分别为5-10 km和0-5 km的近场地震作用下,多层RC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无明显的区别,因而,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的取值,不必按震中距5-10 km和0-5 km进行区分。
关键词
近场脉冲地震作用
多层RC框架结构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增量动力分析
地震易损性分析
Keywords
near-field impulse seismic action
multi-storey RC frame structure
maximum value of horizontal
seismic
influence coefficient
IDA
seismic
fragility analysis
分类号
TU318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考虑竖向地震作用效应的地下典型空间结构易损性性能指标探讨
被引量:
8
2
作者
何志明
陈清军
机构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力学季刊》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7-125,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778489)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5BAK17B04)
文摘
为探究考虑竖向地震作用效应的地下空间结构易损性性能指标,本文基于地下结构抗震分析与设计的Pushover分析方法,以六个典型地下空间结构为背景,利用ABAQUS软件建立带有附加自由场的土-地下空间结构相互作用分析模型进行Pushover分析,研究了不同类型场地及地下空间结构埋深对地下空间结构中的柱构件能力曲线的影响;采用弯矩-转角四折线模型来量化指标限值,将Pushover分析所得结果经数学统计分析,以保证率为98%的屈服转角、峰值荷载转角以及极限转角限值作为特征点,得到了适用于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性能指标限值.然后,基于冲量原理分析了不同竖向地震动加速度对柱构件动力响应的影响,由拟合所得的屈服转角、峰值荷载转角以及极限转角与轴压比的关系,求得了考虑竖向地震作用效应的特征点限值折减系数,给出了考虑竖向地震作用效应的地下空间结构易损性性能指标限值.研究结果表明:地下空间结构埋深对其柱构件的能力曲线影响较大;与仅考虑水平向地震作用的结果相比较,本文算例中考虑竖向地震作用效应的特征点的平均折减系数可分别取屈服转角为0.89、峰值荷载转角为0.85、极限转角为0.80.
关键词
地下空间结构
竖向地震作用效应
易损性性能指标
PUSHOVER分析
冲量原理
Keywords
underground structure
vertical
seismic
action
effect
fragility performance index
pushover analysis
impulse
theory
分类号
TU924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震作用下顺层岩质滑坡启动机制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赵元平
许明
刘先珊
罗斌
机构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库区环境地质灾害防治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出处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2692-2700,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779021)
广西重点研发计划(2019AB36020)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2020CDCGJ021)。
文摘
为研究地震作用下顺层岩质滑坡的启动机制,利用断裂力学原理分析滑坡后缘起始裂纹扩展的几何条件和应力条件,推导出最危险起始裂纹角的计算公式,并基于滑坡后缘断裂带完全贯通的条件下,推导在临床弹冲-峰残强降-波动震荡复合效应作用下的滑坡启动速度。研究结果表明,起始裂纹若由次级节理结构面拉裂形成,则次级节理结构面倾角为39.5°的斜坡的起始裂纹最易扩展;滑坡启动经历了后缘起始裂纹累积断裂,后缘断裂带贯通,底部断裂带锁固段瞬间剪断,临床弹冲应变能、峰残强降能释放转化为滑体的初步动能,进一步在波动震荡作用下加速,最终抛离滑坡剪出口的过程。结合“5·12”汶川大地震中青川县东河口滑坡实例分析得出,该滑坡的启动速度受临床弹冲效应影响显著,锁固段剪断瞬间的临床弹冲带条分高度和锁固段长度对启动速度具有决定性控制作用,若不考虑条分高度和锁固段长度的内在联系,在能量转化率为100%时,滑坡启动速度上限为12.5 m/s。
关键词
边坡工程
地震作用
顺层岩质滑坡
启动机制
裂纹扩展
弹冲效应
启动速度
Keywords
slope engineering
seismic
action
bedding rock landslide
initiation mechanism
crack propagation
elastic
impulse
starting speed
分类号
P6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近场地震作用下多层RC框架的地震易损性分析
谭倩
杨杰
张耀庭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1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考虑竖向地震作用效应的地下典型空间结构易损性性能指标探讨
何志明
陈清军
《力学季刊》
CSCD
北大核心
2018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地震作用下顺层岩质滑坡启动机制研究
赵元平
许明
刘先珊
罗斌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