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use of laser ranging to measure space debris 被引量:21
1
作者 Zhong-Ping Zhang 1,2,Fu-Min Yang 1,Hai-Feng Zhang 1,Zhi-Bo Wu 1,2,Ju-Ping Chen 1,2,Pu Li 1 and Wen-Dong Meng 1 1 Shanghai Astronomical Observator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Shanghai 200030,China 2 Key Laboratory of Space Object and Debris Observation,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Nanjing 210008,China 《Research in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2期212-218,共7页
Space debris is a major problem for all the nations that are currently active in space. Adopting high-precision measuring techniques will help produce a reliable and accurate catalog for space debris and collision avo... Space debris is a major problem for all the nations that are currently active in space. Adopting high-precision measuring techniques will help produce a reliable and accurate catalog for space debris and collision avoidance. Laser ranging is a kind of real-time measuring technology with high precision for space debris observation. The first space-debris laser-ranging experiment in China was performed at the Shanghai Observatory in July 2008 with a ranging precision of about 60-80 cm. The experi- 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turn signals from the targets with a range of 900 km were quite strong, with a power of 40W (2J at 20 Hz) using a 10ns pulse width laser at 532 nm wavelength.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eliminary laser ranging system and the observed results in 2008 and 2010 are also introduc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trometry - catalogs - space debris - laser ranging - observation
下载PDF
The progress of laser ranging technology at Shanghai Astronomical Observatory 被引量:1
2
作者 Zhibo Wu Haifeng Zhang +4 位作者 Huarong Deng Mingliang Long Zhien Cheng Zhongping Zhang Wendong Meng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2019年第6期492-498,共7页
As an important station of International Laser Ranging Service(ILRS),Shanghai Astronomical Observatory(SHAO)has upgraded Satellite Laser Ranging(SLR)system with high repetition rate and achieved some technological pro... As an important station of International Laser Ranging Service(ILRS),Shanghai Astronomical Observatory(SHAO)has upgraded Satellite Laser Ranging(SLR)system with high repetition rate and achieved some technological progress,There are a lot of improvements for overall system performance,such as annual observation passes,measurement precision and quality of observation data.SLR technology with repetition rate of 10 kHz is accomplished firstly in China,and space debris laser ranging technology with200 Hz laser is promoted and proved to be more detective for weak echo,which lead to successful measurement for 40,000 km satellites and space debris within 3000 km.At the same time,SLR based on multi-telescopes and 1064 nm wavelength are planned to make a breakthrough of detection capabilities,and also to expand its application fields.These progresses will b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in deta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tellite laser ranging Detection CAPABILITY Data quality space debris
下载PDF
Space debris laser ranging with a 60 W single-frequency slab nanosecond green laser at 200 Hz 被引量:1
3
作者 Haifeng Zhang Mingliang Long +3 位作者 Huarong Deng Zhibo Wu Zhien Cheng Zhongping Zhang 《Chinese Optics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5期44-48,共5页
Space debris laser ranging was achieved with a 60 W, 200 Hz, 532 nm nanosecond slab, single-frequency green laser at the Shanghai Astronomical Observatory’s 60 cm satellite laser ranging system. There were 174 passes... Space debris laser ranging was achieved with a 60 W, 200 Hz, 532 nm nanosecond slab, single-frequency green laser at the Shanghai Astronomical Observatory’s 60 cm satellite laser ranging system. There were 174 passes of space debris measured in 2017, with the minimum radar cross section(RCS) being 0.25 m^2 and the highest ranging precision up to 13.6 cm. The RCS of space debris measured with the farthest distances in 174 passes was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arthest measurement distance(R) and RCS(S) were fitted to R = 1388.159 S0.24312, indicating that this laser can measure the distance of 1388.159 km at an RCS of 1 m^2,which is very helpful to surveillance and research on low-Earth-orbit space debr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ce debris laser ranging radar cross section(RCS) 60 W SINGLE-FREQUENCY SLAB nanosecond green laser
原文传递
高海拔1.2 m望远镜的瓦级皮秒激光空间目标测距研究
4
作者 阳宇 龙明亮 +6 位作者 张海峰 张晓祥 黄星旻 丁洁 李朴 邓华荣 张忠萍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96-702,共7页
高精度的空间碎片测量,可以提供更精确的碎片目标实时信息,增强卫星对空间碎片的规避预警实效性。通过对青海口径1.2 m量子通信望远镜(海拔3200 m)进行改造,采用单脉冲能量1.2 mJ、重复频率1 kHz皮秒激光开展了卫星激光测距(SLR)与空间... 高精度的空间碎片测量,可以提供更精确的碎片目标实时信息,增强卫星对空间碎片的规避预警实效性。通过对青海口径1.2 m量子通信望远镜(海拔3200 m)进行改造,采用单脉冲能量1.2 mJ、重复频率1 kHz皮秒激光开展了卫星激光测距(SLR)与空间碎片激光测距(DLR)试验,其中合作卫星的探测范围由低轨扩展至同步轨道,测距精度优于2 cm;空间碎片目标测量最远距离1620.5 km,雷达散射截面积(RCS)为2.41 m^(2),测距精度达到10.64 cm,实现了单套激光器系统既可开展合作目标厘米级高精度测距,又可实现空间碎片观测。这是目前为止国际首次采用高重频低功率激光测距系统实现对空间碎片目标高精度测量,体现了皮秒激光及高海拔大口径望远镜测量优势,为我国西部开展空间目标的激光测距提供参考,以及为空间碎片激光测距系统选址与空间碎片监视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碎片 卫星激光测距 单光子探测 高海拔 皮秒激光
下载PDF
近红外空间碎片激光测距探测成功概率影响因素的研究
5
作者 张明亮 温冠宇 +4 位作者 范存波 关博文 宋清丽 张海涛 王爽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0-127,共8页
基于激光雷达方程和天空背景噪声估算公式推导出近红外空间碎片激光测距探测成功概率的计算公式,仿真研究了该公式中大气透过率和天空背景噪声的影响因素,经数据拟合,得到空间碎片激光测距探测成功概率的归一化表达式。在此基础上,仿真... 基于激光雷达方程和天空背景噪声估算公式推导出近红外空间碎片激光测距探测成功概率的计算公式,仿真研究了该公式中大气透过率和天空背景噪声的影响因素,经数据拟合,得到空间碎片激光测距探测成功概率的归一化表达式。在此基础上,仿真分析了太阳高度角、目标天顶角、目标轨道距离和目标横截面积对目标探测成功概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目标探测成功概率随太阳高度角升高而减小,随目标轨道距离的增加而减小,随目标天顶角的增大而减小,当目标天顶角增加到70°时,目标探测成功概率开始急剧下降;目标轨道距离固定的情况下,目标探测成功概率随目标横截面积的增大而增大。该研究对提高空间碎片的观测效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测距 近红外空间碎片激光测距 太阳高度角 目标天顶角
下载PDF
遥感SiCH-2卫星光学系统“猫眼”效应的卫星激光测距
6
作者 龙明亮 张海峰 +4 位作者 林海生 吴志波 邓华荣 秦思 张忠萍 《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中英文)》 2023年第5期581-586,共6页
乌克兰地球遥感卫星SiCH-2由2011年发射升空,目前已停止工作,处于失效失控状态,作为空间碎片目标由北美防空司令部(NORAD)提供两行根数(TLE)预报.本文分析了光学系统的“猫眼”效应,以上海天文台卫星激光测距(SLR)系统实现对SiCH-2卫星... 乌克兰地球遥感卫星SiCH-2由2011年发射升空,目前已停止工作,处于失效失控状态,作为空间碎片目标由北美防空司令部(NORAD)提供两行根数(TLE)预报.本文分析了光学系统的“猫眼”效应,以上海天文台卫星激光测距(SLR)系统实现对SiCH-2卫星进行激光测距,测量回波强度大,测距精度优于10 cm.测距能力表明SiCH-2对激光反射回波达到合作目标带反射器的卫星激光测距水平,与光电探测设备“猫眼”效应分析的探测能力相当,测距数据结果表明该卫星处于自转状态,自转周期为4.3 s.本文国内外首次实现基于“猫眼”效应对在轨目标的激光测距,为远距离空间目标的探测提供了新的方法,促进高精度激光探测技术的应用发展,有利于对失效或轨道异常的光学系统类光电探测系列卫星进行监视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激光测距 空间碎片 光电探测设备 “猫眼”效应
下载PDF
一种空间碎片天基测量定位技术与参数优化
7
作者 董召勇 徐融 郭海波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0-48,共9页
针对空间碎片在轨精确定位需求,系统总结了采用天基光学探测和激光测距对空间碎片运动状态初值的求解方法;立足在轨应用,文章提出了基于天基光学探测和激光测距的空间碎片运动状态扩展卡尔曼滤波(EKF)估计方法,以目标定位精度为评价标准... 针对空间碎片在轨精确定位需求,系统总结了采用天基光学探测和激光测距对空间碎片运动状态初值的求解方法;立足在轨应用,文章提出了基于天基光学探测和激光测距的空间碎片运动状态扩展卡尔曼滤波(EKF)估计方法,以目标定位精度为评价标准,研究了探测体制、测量数据精度、测量数据率和探测距离等因素对目标定位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定位参数最优的水平选择。数学仿真结果表明:在特定载荷性能下,采用双星光学测量体制,碎片位置估计精度优于79.4 m,速度估计精度优于3.5 m/s;采用单星光学测量加激光测距体制,碎片位置估计精度优于124.3 m,速度估计精度优于4.5 m/s。该方法具有求解精度高、运行稳定性好和数据计算量低等优点,具备在轨应用的条件,可为面向空间碎片的天基跟踪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碎片 目标定位 光学探测 激光测距 扩展卡尔曼滤波
下载PDF
空间碎片激光测距应用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李语强 李荣旺 +3 位作者 李祝莲 翟东升 伏红林 熊耀恒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324-3329,共6页
空间碎片的存在使空间环境日益恶化,已影响到空间活动的安全。国际上很多国家开展了空间碎片探测技术的研究,空间碎片激光测距技术成为一种新的探测手段。首先,概述了国内外空间碎片激光测距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现状。其次,在成功获得空间... 空间碎片的存在使空间环境日益恶化,已影响到空间活动的安全。国际上很多国家开展了空间碎片探测技术的研究,空间碎片激光测距技术成为一种新的探测手段。首先,概述了国内外空间碎片激光测距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现状。其次,在成功获得空间碎片激光测距回波的基础上,研究了激光测距数据联合测角数据单站定轨的方法,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定轨精度优于单纯光学测角数据定轨的精度。最后,提出一种利用空间碎片激光测距误差来初步测定空间碎片尺度的方法,并分别通过地面靶激光测距实验和空间碎片激光测距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为空间碎片尺度测定提供了一种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碎片 卫星激光测距 轨道确定
下载PDF
双望远镜的空间碎片激光测距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张忠萍 张海峰 +4 位作者 邓华荣 程志恩 李朴 曹建军 慎露润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0-26,共7页
大口径望远镜有助于提升空间碎片目标测量能力。根据激光测距雷达方程应用多台相对较小口径望远镜同时接收激光回波信号,可等效实现单台大口径望远镜激光信号接收能力,弥补大口径望远镜在目标快速跟踪、系统运行维护等方面不足,并可兼... 大口径望远镜有助于提升空间碎片目标测量能力。根据激光测距雷达方程应用多台相对较小口径望远镜同时接收激光回波信号,可等效实现单台大口径望远镜激光信号接收能力,弥补大口径望远镜在目标快速跟踪、系统运行维护等方面不足,并可兼顾测距系统测量能力和效率。基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相距约55 m的1.56 m和60 cm口径望远镜系统,研究了双接收望远镜测距技术,在国内首次开展双望远镜空间碎片激光观测试验,验证了多望远镜同时接收碎片目标激光信号测量技术。测量数据结果表明:1.56 m口径望远镜激光回波接收能力是60 cm口径望远镜的约3~4倍,双望远镜可等效于一台约1.65 m口径望远镜的激光接收能力,在远距离、小尺寸空间碎片目标高精度激光观测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碎片 激光测距 双接收望远镜 测量试验
下载PDF
基于有效回波概率估计空间碎片激光测距系统作用距离 被引量:20
10
作者 李明 薛莉 +2 位作者 黄晨 王亮亮 刘翌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0-267,共8页
基于回波光子数方程估计空间碎片激光测距系统作用距离时,最小可接受回波光子数很难确定。本文提出了通过改变空间碎片实测数据回波稀疏性获得精度变化曲线的退化模型,以"精度不变"作为衡量条件,确定保精度情况下系统最小可识别有效... 基于回波光子数方程估计空间碎片激光测距系统作用距离时,最小可接受回波光子数很难确定。本文提出了通过改变空间碎片实测数据回波稀疏性获得精度变化曲线的退化模型,以"精度不变"作为衡量条件,确定保精度情况下系统最小可识别有效回波概率,从而估算系统作用距离的方法。首先,根据单光子雪崩探测器"关门"特性,得到了有效回波概率与测量距离关系。然后,建立实测数据的稀疏性退化模型得到测量精度与有效回波概率的跃变曲线,根据精度曲线中"保精度平台"的"跳变点"获得最小可识别有效回波概率。最后,根据最小可识别回波概率获得系统对不同大小典型空间碎片的作用距离。分别处理了有效截面积为3.884 0,6.391 2和9.855 5m2的3种典型空间碎片的实验数据,结果表明:系统在满足m级测距精度的前提下,可识别的最小有效回波概率为0.02~0.044,对上述不同特性典型空间碎片相应的最大作用距离分别为820,1 520和2 250km。提出的模型在精度不变情况下解决了系统最小可识别有效回波概率难以确定的问题,大大减少了实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碎片激光测距系统 作用距离 有效回波概率 测距精度 数据稀疏性 退化模型
下载PDF
地基激光测距系统观测空间碎片及其探测能力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张忠萍 程志恩 +2 位作者 张海峰 邓华荣 江海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14,共7页
空间碎片高精度测量是提升碎片目标精密监测与预警的重要途径。作为空间碎片地基光电探测技术,激光测距具有高精度测量特性。根据空间碎片激光测距特点以及瞄准国际技术发展,研制高性能高功率激光器、突破高效率激光信号探测等,国内首... 空间碎片高精度测量是提升碎片目标精密监测与预警的重要途径。作为空间碎片地基光电探测技术,激光测距具有高精度测量特性。根据空间碎片激光测距特点以及瞄准国际技术发展,研制高性能高功率激光器、突破高效率激光信号探测等,国内首先建立了60 cm口径空间碎片激光测距系统,实现了碎片目标测量距离从500~2 600 km,目标截面积从小于0.5 m^2到大于10 m^2,具备了空间碎片常规测量能力。根据空间碎片激光测距方程,结合实际激光回波数据,综合考虑空间碎片过境时段等,构建了地基激光测距系统探测仿真模型,研究了60 cm口径空间碎片激光测距系统探测能力,可对距离1 000 km、直径大于50 cm碎片目标进行观测,与实际测量结果相符,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合理性,为未来地基激光测距系统高效运行及测量装备建设与探测效能评估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碎片 激光测距 测量系统 探测模型 效能评估
下载PDF
地基空间碎片激光测距技术发展与应用(特邀) 被引量:13
12
作者 张海峰 龙明亮 +4 位作者 邓华荣 吴志波 程少宇 李朴 张忠萍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5-58,共14页
随着航天航空技术的快速发展,环绕地球轨道空间碎片数量迅速增加,占用了有限的轨道资源,同时威胁在轨运行航天器的安全,其陨落也对人们构成严重恐慌.激光测距具有波长短、发散角小、方向性好、单色性好、抗干扰强等特点,能显著提升空间... 随着航天航空技术的快速发展,环绕地球轨道空间碎片数量迅速增加,占用了有限的轨道资源,同时威胁在轨运行航天器的安全,其陨落也对人们构成严重恐慌.激光测距具有波长短、发散角小、方向性好、单色性好、抗干扰强等特点,能显著提升空间碎片轨道与姿态测定精度.本文对空间碎片激光测距做出较全面的理论分析,从激光工作模式、回波探测与接收等方面介绍目前研究现状及技术与应用情况,对正在发展的千赫兹重复率脉冲串模式、百千赫兹脉冲群收发交替模式空间碎片激光测距技术特点,以及空间碎片白天激光测量技术进行阐述.提出将超高重复频率激光测距技术应用在空间碎片激光测距上,为进一步提高空间碎片激光测距能力提供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碎片 激光测距 单光子探测 多望远镜 高重复频率
下载PDF
53cm双筒望远镜高重频空间碎片激光测距系统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祝莲 张海涛 +2 位作者 李语强 伏红林 翟东升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69-273,共5页
空间碎片的存在对在轨运行航天器的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同时空间碎片的不断产生对有限的轨道资源也将构成严重威胁。采用激光测距技术可实现空间碎片的实时高精度定轨,从而可有效规避其对航天器的撞击。为了开展高精度小尺寸空间碎片激... 空间碎片的存在对在轨运行航天器的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同时空间碎片的不断产生对有限的轨道资源也将构成严重威胁。采用激光测距技术可实现空间碎片的实时高精度定轨,从而可有效规避其对航天器的撞击。为了开展高精度小尺寸空间碎片激光测距,研制了可快速平稳跟踪400 km以上空间目标的53 cm双筒望远镜,然后结合低功率高重频亚纳秒激光器和单光子探测技术,在该望远镜上研究和实现了空间碎片激光测距技术。结合激光测距方程,分析研究系统的空间碎片探测能力,当碎片距离为1 000 km时,能探测到回波光子的碎片最小尺寸约为478.5 cm。实际观测表明:该激光测距系统具有探测米级空间碎片(约1 000 km远)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与计量 激光测距 空间碎片激光测距 高重频激光测距
下载PDF
空间碎片激光探测成像通信一体化技术探讨 被引量:18
14
作者 姜会林 付强 +1 位作者 张雅琳 江伦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7,共7页
随着人类探索太空活动的逐年增多,对空间碎片的探测显得尤为重要。文中首先介绍了空间碎片的危害和探测意义,分析了探测空间碎片的主要难点和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结合空间碎片的探测难点,提出了一种对空间碎片进行探测与信息传输的新方... 随着人类探索太空活动的逐年增多,对空间碎片的探测显得尤为重要。文中首先介绍了空间碎片的危害和探测意义,分析了探测空间碎片的主要难点和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结合空间碎片的探测难点,提出了一种对空间碎片进行探测与信息传输的新方案,将激光测距、光谱偏振成像、激光通信三种功能融为一体,并进行了关键技术分解和可行性分析,以期为空间碎片探测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碎片 激光探测成像通信 一体化技术
下载PDF
空间碎片激光测距系统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董雪 韩兴伟 +3 位作者 宋清丽 梁智鹏 范存波 张海涛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A02期35-40,共6页
为了对空间碎片进行有效监测,基于60 cm卫星激光测距系统,利用实时时间偏差修正及目标闭环跟踪、激光出射方向控制、预报实时修正等技术,建立了与卫星激光测距并置观测的空间碎片激光测距(Debris Laser Ranging,DLR)系统,实现了高重... 为了对空间碎片进行有效监测,基于60 cm卫星激光测距系统,利用实时时间偏差修正及目标闭环跟踪、激光出射方向控制、预报实时修正等技术,建立了与卫星激光测距并置观测的空间碎片激光测距(Debris Laser Ranging,DLR)系统,实现了高重复频率空间碎片常规观测。长春站在26个观测日里获得有效数据466圈,其中晨昏数据26圈,观测高度角范围19°~87°,测距精度可达1.0 m(RMS),测距范围400~1 800 km,观测的雷达散射截面(RCS)最小可达0.9 m2。与国内外DLR台站性能比较,长春站高重复频率DLR系统精度高、观测距离范围大、RCS较小、回波数据多,观测数据稳定可靠,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系统可还用于高层大气、高轨道小尺寸空间碎片监测、多手段观测技术联合等应用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碎片激光测距 闭环跟踪 预报实时修正 高层大气
下载PDF
空间碎片激光测距探测能力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于欢欢 高鹏骐 +3 位作者 沈鸣 郭效忠 杨大陶 赵有 《天文研究与技术》 CSCD 2016年第4期416-421,共6页
针对利用激光测距技术探测空间碎片这一新的发展趋势,基于国内外现状和未来探测的需求,首先对空间碎片激光测距的探测成功率进行了理论计算;其次计算分析了望远镜口径大小、激光器单脉冲能量及重复频率与可探测空间碎片大小及探测距离... 针对利用激光测距技术探测空间碎片这一新的发展趋势,基于国内外现状和未来探测的需求,首先对空间碎片激光测距的探测成功率进行了理论计算;其次计算分析了望远镜口径大小、激光器单脉冲能量及重复频率与可探测空间碎片大小及探测距离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大功率激光器与大口径望远镜可有效地提高空间碎片的探测能力。为满足探测微小空间碎片(尺寸在20 cm左右)的需要,建议采用能量在2 J^3 J之间、重复频率为100 Hz的激光器和口径1.2 m以上的望远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测距 空间碎片 脉冲能量 重复频率
下载PDF
阵列探测技术在激光测距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海涛 李祝莲 +5 位作者 汤儒峰 翟东升 李荣旺 皮晓宇 伏红林 李语强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32-139,共8页
高精度的空间碎片观测数据对航天器碰撞预警具有重要意义,激光测距技术是目前空间目标距离测量中精度最高的一种技术,但大多数空间碎片上并未携带角反射器装置,激光测距回波信号较弱。阵列探测技术可以提高回波信号较弱的空间碎片激光... 高精度的空间碎片观测数据对航天器碰撞预警具有重要意义,激光测距技术是目前空间目标距离测量中精度最高的一种技术,但大多数空间碎片上并未携带角反射器装置,激光测距回波信号较弱。阵列探测技术可以提高回波信号较弱的空间碎片激光测距探测成功概率,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2015年开始开展基于阵列探测技术的激光测距试验,2017年成功将阵列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和多通道事件计时器等阵列探测技术应用于激光测距试验系统中,分别在2017年3月和2018年3月的激光测距试验中,成功采集2×2和4×4阵列激光测距数据。其中探测到最小目标为轨道高度约1 000 km、大小为雷达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RCS) 0.045 m^2的空间碎片;探测到最远目标为斜距约5 000 km、大小为RCS 18.25 m^2的空间碎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碎片激光测距 阵列探测技术 阵列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 多通道事件计时器
下载PDF
一发两收卫星激光测距系统中目标距离测量试验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春晓 李祝莲(指导) +2 位作者 汤儒峰 李荣旺 李语强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19-25,共7页
一发两收激光测距技术可提高卫星激光测距系统的探测能力,因此,一发两收测距模式在空间碎片激光测距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实测获得的合距离可用于解算目标位置等参数,然而解算过程中存在精密定轨法方程复杂的困难,而将合距离归算到目标... 一发两收激光测距技术可提高卫星激光测距系统的探测能力,因此,一发两收测距模式在空间碎片激光测距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实测获得的合距离可用于解算目标位置等参数,然而解算过程中存在精密定轨法方程复杂的困难,而将合距离归算到目标到各站点的距离能够简化法方程。结合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1.2 m望远镜10 Hz共光路激光测距接收系统和53 cm双筒望远镜千赫兹常规卫星激光测距系统,建立了一个一发两收高精度激光测距试验平台,并对过境的多圈卫星开展了激光测距试验,直接测量获得了目标的合距离以及目标至各站点的距离。试验结果表明:卫星到1.2m望远镜的距离与到53 cm双筒望远镜的距离之差符合预期,距离测量精度达到厘米量级,获得的卫星测量数据可用于异地收发空间碎片激光测距系统的距离归算方法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与计量 一发两收 激光测距 空间碎片
下载PDF
地基激光测距系统观测空间碎片进展 被引量:12
19
作者 张海峰 邓华荣 +2 位作者 吴志波 汤凯 张忠萍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6年第5期457-462,共6页
卫星激光测距作为地基光电望远镜系统重要技术应用,可直接精确测量空间碎片距离,提升碎片目标轨道监测精度。基于上海天文台60 cm 口径激光测距望远镜,应用百赫兹重复率高功率激光器、高效率激光信号探测系统等,建立了空间碎片激光... 卫星激光测距作为地基光电望远镜系统重要技术应用,可直接精确测量空间碎片距离,提升碎片目标轨道监测精度。基于上海天文台60 cm 口径激光测距望远镜,应用百赫兹重复率高功率激光器、高效率激光信号探测系统等,建立了空间碎片激光测距系统,实现了对距离500~2600 km、截面积0.3~20 m2 的碎片目标观测,测距精度优于1 m,具备了碎片目标常规测量与应用能力。此外,开展了空间目标白天监视技术研究,实现了亮于6 星等恒星的白天观测,并进行了望远镜局部指向误差模型分析,分析结果可应用于空间碎片白天激光观测的目标监视与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碎片 激光测距 观测系统 白天恒星监视
下载PDF
空间碎片激光测距的距离预报偏差实时修正算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健 梁智鹏 +4 位作者 韩兴伟 董雪 安宁 温冠宇 刘承志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34-342,共9页
为在空间碎片测距过程中实时修正距离预报偏差,提高距离门回波搜索捕获效率和测距成功率,以空间目标轨道相对运动动力学为理论基础,构建了近圆轨道空间碎片距离预报偏差实时修正的理论模型和算法模型。理论模型中的空间几何模型定义了站... 为在空间碎片测距过程中实时修正距离预报偏差,提高距离门回波搜索捕获效率和测距成功率,以空间目标轨道相对运动动力学为理论基础,构建了近圆轨道空间碎片距离预报偏差实时修正的理论模型和算法模型。理论模型中的空间几何模型定义了站-星矢量和预报偏差矢量的空间相对位置关系,状态演化模型以Clohessy-Wiltshire方程为数学基础对相对运动的演化过程进行数学描述,角度观测模型构建了视位置角度偏差观测量和预报偏差矢量的几何映射关系。算法模型以卡尔曼滤波器作为相对运动初始状态求解器,实现了对距离预报偏差真值的最优估计。所选近地合作目标的数值仿真统计结果显示,角度观测量标准差为2″时,距离预报偏差实时修正算法能够在过境弧段的前15%以内将距离偏差量修正至小于100 m,是一种有效的预报偏差实时修正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大地测量 距离偏差实时修正 光学测角 轨道相对运动 空间碎片 激光测距 卡尔曼滤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