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chining fixture for adaptive CNC machining process of near-net-shaped jet engine blade 被引量:8
1
作者 Dongbo WU Hui WANG +4 位作者 Jinsong PENG Kaiyao ZHANG Jie YU Xuesong ZHENG Yunhai CHEN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4期1311-1328,共18页
Low stiffness and positioning problems are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 in the precise machining of near-net-shaped blades.This paper aims to achieve high accuracy in manufacturing by fixture-and deformation-control in... Low stiffness and positioning problems are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 in the precise machining of near-net-shaped blades.This paper aims to achieve high accuracy in manufacturing by fixture-and deformation-control in the adaptive CNC machining process.Adaptive CNC machining technology is first analyzed,and new fixture-evaluation criteria and methods to evaluate the adaptive CNC machining process fixture design are built.Second,a machining fixture is designed and manufactured after analyzing its positioning scheme,clamping scheme,materials(PEEK-GF30),and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Finally,the designed fixture is analyzed by FEA and experimentally verified by a cutting experiment.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formation of the blade is an overall rigid-body displacement,the main deformation of the blade-fixture system occurs on the four clamping heads,and this fixture can effectively protect the blade from local deformation.The proposed clamping-sequence method reliably and effectively controls the local maximum deformation of the blade.The system stiffness is increased by 20 Hz,with each clamping force increased by 200 N.Both high-and low-frequency displacement in roughing milling or finishing milling are acceptable relative to the accuracy demand of blade machining.This fixture and an adaptive CNC machining process can achieve high accuracy in blade manufactu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ptive CNC machining process Clamping force Clamping sequence Fixture displacement response Machining fixture near-net-shaped blade
原文传递
A new localization theory of adaptive machining of near-net-shape blades 被引量:1
2
作者 Neng WAN Xiaogang SHEN +1 位作者 Zhiyong CHANG Zezhong C.CHEN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6期18-32,共15页
In the fabrication of aero-engine blades,a great deal is gained when massive material removal is avoided at the end of the process,and as little as possible material is left on the blade billet.Due to the uncertainty ... In the fabrication of aero-engine blades,a great deal is gained when massive material removal is avoided at the end of the process,and as little as possible material is left on the blade billet.Due to the uncertainty of pre-process,the billet shapes are inconsistent.Sometimes,the near-net-shape billet doesn’t cover the blade design surface to be cut.Therefore,blade localization is necessary for these billets before the machining.In conventional localization methods,the design surface’s location focused on guaranteeing enough material to be cut.However,because the to-becut surface is in near-net and free-form shape,it is difficult to find a valid localized surface model to generate the tool path.Different from the localized surface is taken as rigid in previous investigation,it is allowed to deviate from the design surface no more than the tolerance band.In term of this principle,the tolerance band is utilized to promote localization ability.A series of optimization models with different priorities is established to avoid the abandonment expensive blade billet.Finally,with the experiments performed on the near-net-shape blades,the blade localization theory and the promotion of localization ability are verif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ade localization Curvature constraint Machining surface near-net-shape blade Tolerance constraint
原文传递
Near-Net-Shaped Objects of RE123 Superconductors byInfiltration Processing
3
作者 E.S.Reddy G.J.Schmitz 《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2003年第3期292-306,共15页
The fabrication of near-net-shaped objects of RE123 superconductors by 'infiltration processing' is discussed. Near-net-shape processing involves the infiltration of preshaped porous green bodies of either 211... The fabrication of near-net-shaped objects of RE123 superconductors by 'infiltration processing' is discussed. Near-net-shape processing involves the infiltration of preshaped porous green bodies of either 211 or yttria phases by liquids containing barium cuprates and copper oxides followed by a controlled peritectic solidification. The process yields poly- and also single-crystalline superconducting objects with a shrinkage of less than half of one percent of the green bodies.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initial structure of the green bodies results in fabrication of RE 123 in a wide variety of dimensions and complex shapes. The demonstrated products include bulk components like cylinders, single domain thick films on a variety of substrates, freestanding fabrics and open porous superconducting foams. This paper presents a comprehensive description of the infiltration processing technique and the resulting microstructures of the superconducting bodies. The advantages of this technique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s of the processed superconducting structures are highligh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iltration processing near-net shape shaping joining single domain crystal growth thick films FOAMS applications
原文传递
粉末近净成形在航天发动机领域的应用
4
作者 徐磊 陈晓 +2 位作者 田晓生 卢正冠 吴杰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32-43,共12页
粉末近净成形(Powder metallurgy near net shaping,PM-NNS)技术能够制备出具有优异综合力学性能的粉末合金复杂部件。介绍了粉末热等静压(Hot isostatic pressing,HIP)近净成形技术原理及优势,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粉末近净成形在航天发... 粉末近净成形(Powder metallurgy near net shaping,PM-NNS)技术能够制备出具有优异综合力学性能的粉末合金复杂部件。介绍了粉末热等静压(Hot isostatic pressing,HIP)近净成形技术原理及优势,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粉末近净成形在航天发动机领域的研究现状,从工艺路线和构件研制两方面展开,简述了构件制备过程的影响因素及缺陷控制,结合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粉末近净成形技术在航天发动机领域的研究及应用情况,总结了粉末近净成形技术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方向,以期进一步拓宽该技术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净成形 热等静压 航天发动机 热诱导孔洞 原始颗粒边界
下载PDF
Ti_(2)AlNb合金粉末热等静压成形的组织和性能
5
作者 吴杰 朱旭晖 +3 位作者 尹一峰 尚学文 卢正冠 徐磊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50-58,共9页
分别采用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法(Plasma rotating electrode process,PREP)和无坩埚感应熔炼超声气体雾化法(Electrode induction melting gas atomization,EIGA)制备了Ti_(2)AlNb洁净预合金粉末,并对预合金粉末进行了表征。通过热等静压... 分别采用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法(Plasma rotating electrode process,PREP)和无坩埚感应熔炼超声气体雾化法(Electrode induction melting gas atomization,EIGA)制备了Ti_(2)AlNb洁净预合金粉末,并对预合金粉末进行了表征。通过热等静压(Hot isostatic pressing,HIP)工艺制备了Ti_(2)AlNb合金,研究了制粉工艺对Ti_(2)AlNb合金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PREP法相比,EIGA法制备的Ti_(2)AlNb粉末振实密度更高;基于粉末热等静压近净成形技术,在1030℃/140 MPa/3 h的条件下开展了Ti_(2)AlNb叶轮的成形研究,有限元模拟结果显示,粉末振实密度越高,部件热等静压后变形程度越小,综合考虑构件成形,优选振实密度更高的EIGA制粉工艺制备Ti_(2)AlNb粉末合金复杂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_(2)AlNb合金 粉末冶金 热等静压 近净成形 有限元仿真
下载PDF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热等静压近净成形有限元模拟
6
作者 冯效铭 张峻凡 +2 位作者 王东 肖伯律 马宗义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共9页
目的建立可靠的模拟方法,以更高效地预测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PRAMC)粉末热等静压中的形状变化和不同部位致密度的差异,解决传统实验试错方法适用性差且费时费力的问题,满足批量应用的需求。方法以45%(体积分数)SiCp/6092Al复合材料为... 目的建立可靠的模拟方法,以更高效地预测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PRAMC)粉末热等静压中的形状变化和不同部位致密度的差异,解决传统实验试错方法适用性差且费时费力的问题,满足批量应用的需求。方法以45%(体积分数)SiCp/6092Al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构建了能预测粉末热等静压成形过程的有限元模型。使用Gurson-Tvergard-Needleman(GTN)模型作为粉末本构模型,建立了粉末尺度的代表性体积单元(RVE)对GTN模型进行修正。结果通过对比GTN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发现修正后的GTN模型能更准确地预测模型的最终变形尺寸,与修正前相比,相对误差降低了1.6%~2.9%。使用修正后的GTN模型对杯形回转体零件的热等静压成形过程进行预测,最终形状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相对误差仅为0.2%~3.1%,致密度分布的相对误差在0.5%以内。在探究包套厚度对热等静压过程的影响时发现,随着包套厚度的增大,热等静压过程中的屏蔽作用增强,内部粉体致密度下降。结论为PRAMC热等静压近终形制备的形状和致密度控制问题提供了有限元预测工具,辅助优化了热等静压工艺和包套设计,降低了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热等静压近净成形过程开发的试错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粉末冶金 体积代表单元 GTN模型 近净成形
下载PDF
高体分铝基复合材料无压浸渗近净形制备
7
作者 曹雷刚 黄磊 +3 位作者 朱明雨 杨越 刘园 崔岩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35,共8页
目的研究高体分铝基复合材料无压浸渗近净形制备的可行性,分析近净形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方法分别采用74μm的碳化硅颗粒和5%(质量分数)的聚乙烯醇溶液作为增强相和黏结剂,通过模具冷压获得立方体陶瓷生坯,经干燥后加工成异... 目的研究高体分铝基复合材料无压浸渗近净形制备的可行性,分析近净形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方法分别采用74μm的碳化硅颗粒和5%(质量分数)的聚乙烯醇溶液作为增强相和黏结剂,通过模具冷压获得立方体陶瓷生坯,经干燥后加工成异形预制体,再经高温烧结脱胶处理,采用无压浸渗法制备高体分铝基复合材料近净形样品,并采用颗粒自然堆积方案制备复合材料对比样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三点弯曲测试等手段对比分析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和断口形貌。结果基于无压浸渗法成功制备出具有特定外形结构的铝基复合材料,复合材料密度为2.93 g/cm^(3),弯曲强度为327 MPa,弹性模量为205 GPa,可达到自然堆积型复合材料弯曲强度的86.7%。碳化硅颗粒均为脆性解理断裂,说明颗粒和基体合金结合良好。结论采用模压和烧结通用方法制备的异形陶瓷预制体可以实现特定外形结构铝基复合材料的无压浸渗近净形制备,近净形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可满足电子元器件的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 铝基复合材料 近净形制备 无压浸渗 力学性能
下载PDF
汽车换档器拨指精冲级进模设计
8
作者 李贝 张世军 陈凡 《模具制造》 2024年第1期5-7,共3页
介绍了汽车换档器拨指精冲级进模的设计,通过级进模生产,利用金属材料的流动实现近净成形,替代传统的冲压和机加工工艺,可以有效提高制件的生产效率和一致性,降低生产成本。
关键词 精冲级进模 近净成形 生产效率
下载PDF
耐热钛基复合材料制备加工及应用综述 被引量:1
9
作者 吕维洁 张荻 +3 位作者 韩远飞 乐建温 侯仲军 王鹏亮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8-47,71,共11页
钛合金以其高比强度、高比刚度以及耐高温性能备受航天航空等领域的青睐。合金化手段已无法使钛合金突破600℃服役温度瓶颈,无法满足超高速飞行器及新型航空发动机等航空航天装备更高服役温度需求。向高温钛合金中原位引入多元多尺度的... 钛合金以其高比强度、高比刚度以及耐高温性能备受航天航空等领域的青睐。合金化手段已无法使钛合金突破600℃服役温度瓶颈,无法满足超高速飞行器及新型航空发动机等航空航天装备更高服役温度需求。向高温钛合金中原位引入多元多尺度的陶瓷增强相,精准控制其形成特定构型结构是实现更为优异高温性能的有效途径之一。这种新型材料也被称为耐热钛基复合材料,其使用温度较传统钛合金可提高50~200℃,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针对耐热钛基复合材料的研制,从复合构型设计及制备、近净成形加工技术(增材制造、精密铸造、等温超塑性成形)及高温力学性能等方面,全面综述了以上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并提出该材料目前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基复合材料 耐热 近净成形 力学性能 工程应用
下载PDF
数字化挤压梯度砂型性能及补压距离研究
10
作者 姜二彪 单忠德 +1 位作者 程光 杨浩秦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8-125,共8页
作为一种新的无模铸造成形工艺,挤压切削一体化成形技术突破常规铸型制造方法,给梯度砂型的制备提供了新思路。在梯度砂型成形过程中,对砂型型面层的补压会引起其强度、透气性能及型面层厚度的变化,进而影响铸件性能。针对该问题,从强... 作为一种新的无模铸造成形工艺,挤压切削一体化成形技术突破常规铸型制造方法,给梯度砂型的制备提供了新思路。在梯度砂型成形过程中,对砂型型面层的补压会引起其强度、透气性能及型面层厚度的变化,进而影响铸件性能。针对该问题,从强度、透气性和切削力等方面对不同型腔深度的梯度砂型型面层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对于相同型腔深度砂型,补压位移对砂型型面层性能影响很大,当补压位移在2~12 mm范围内时,补压位移越大,则砂型型面层强度越高,透气性越小,切削力越大。综合考虑砂型型面层透气性、强度和切削力,得到了不同型腔深度砂型的最优补压距离,并通过ZL114A铝合金浇注试验验证了梯度砂型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模铸造 梯度砂型 近净成形 挤压成形
下载PDF
粉末热等静压成形TA7 ELI高承压泵壳体的性能和尺寸控制
11
作者 卢正冠 蒋文山 +3 位作者 张静 崔潇潇 尚学文 徐磊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54-60,73,共8页
基于粉末热等静压近净成形技术,在930℃/120 MPa/3 h的条件下开展了TA7 ELI(超低间隙)高承压泵壳体的成形研究,通过两批次粒度存在差异的粉末(粉末表面为胞晶形貌,D_(50)为67μm、74μm)分析了制粉时的粒度波动对成形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基于粉末热等静压近净成形技术,在930℃/120 MPa/3 h的条件下开展了TA7 ELI(超低间隙)高承压泵壳体的成形研究,通过两批次粒度存在差异的粉末(粉末表面为胞晶形貌,D_(50)为67μm、74μm)分析了制粉时的粒度波动对成形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结合有限元仿真手段开展了高承压泵壳体的粉末收缩规律研究。此外,根据高承压泵在液体火箭发动机中的实际服役情况,对近净成形的高承压泵毛坯进行解剖,分析了特征截面位置的显微组织及硬度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粉末热等静压近净成形技术制备的TA7 ELI合金力学性能达到锻件水平,粉末粒度波动对合金力学性能无显著影响,高承压泵壳体的显微组织均匀,特征截面的硬度值波动小,壳体内部流道关键尺寸实测结果与模拟预测结果的最大偏差为5.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热等静压近净成形 TA7 ELI(超低间隙) 拉伸性能 解剖分析 有限元 粉末粒度
下载PDF
第三代核电蒸发器水室封头锻造工艺优化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毛闯 孙嫘 +1 位作者 沈国劬 易泓宇 《大型铸锻件》 2023年第3期22-26,31,共6页
第三代核电蒸汽发生器水室封头结构复杂,一体化程度高,制造难度大。传统包络锻造的成形方法在质量、成本、效率方面先进性不足。通过分析水室封头结构和锻造工艺性,提出了近净成形的工艺优化思路,利用DEFORM计算机数值模拟技术对水室封... 第三代核电蒸汽发生器水室封头结构复杂,一体化程度高,制造难度大。传统包络锻造的成形方法在质量、成本、效率方面先进性不足。通过分析水室封头结构和锻造工艺性,提出了近净成形的工艺优化思路,利用DEFORM计算机数值模拟技术对水室封头成形过程进行仿真计算,辅助设计了结构合理的中间坯和全新的仿形锻造专用模具,设计、优化了仿形锻造新工艺,并进行了1∶1样件生产验证。结果表明,中间坯、模具结构及锻造工艺设计合理,能够实现水室封头全仿形锻造,有效提升了锻件质量,提高了材料利用率,缩短了制造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代核电 蒸发器 水室封头 数值模拟 近净成形
下载PDF
半固态加工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174
13
作者 罗守靖 田文彤 +1 位作者 谢水生 毛卫民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765-773,共9页
金属半固态成形作为 2 1世纪一种近净成形新技术 ,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了推动该技术在我国工业中应用 ,从理论研究、坯料制备、二次 (重熔 )加热、成形工艺、国外应用的最新进展及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指出半固态... 金属半固态成形作为 2 1世纪一种近净成形新技术 ,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了推动该技术在我国工业中应用 ,从理论研究、坯料制备、二次 (重熔 )加热、成形工艺、国外应用的最新进展及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指出半固态加工技术在我国汽车、电子和军工等领域潜在的应用前景 ,并阐明应采取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固态加工 近净成形 半固态金属 触变性
下载PDF
先进高温合金近净形熔模精密铸造技术进展 被引量:39
14
作者 曹腊梅 汤鑫 +4 位作者 张勇 薛明 李爱兰 盖其东 刘发信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38-243,共6页
介绍近期国内外的高温合金近净形熔模精密铸造技术研究发展状况,重点介绍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在航空发动机高温合金涡轮叶片、整体叶盘以及导向器和机匣类结构件的精密铸造技术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论述高温合金精密铸造技术的未来研究... 介绍近期国内外的高温合金近净形熔模精密铸造技术研究发展状况,重点介绍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在航空发动机高温合金涡轮叶片、整体叶盘以及导向器和机匣类结构件的精密铸造技术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论述高温合金精密铸造技术的未来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合金 近净形 精密铸造 进展
下载PDF
粉末钛合金热等静压近净成形技术及发展现状 被引量:25
15
作者 阴中炜 孙彦波 +2 位作者 张绪虎 王亮 徐桂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99-1108,共10页
粉末钛合金热等静压(HIP)近净成形技术作为一种理想的钛合金构件制备工艺之一,可以通过整体近净成形产品来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钛合金产品的生产成本和生产周期,因此越来越受到武器装备等军工领域的关注。自该工艺出现以来,材料学者从... 粉末钛合金热等静压(HIP)近净成形技术作为一种理想的钛合金构件制备工艺之一,可以通过整体近净成形产品来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钛合金产品的生产成本和生产周期,因此越来越受到武器装备等军工领域的关注。自该工艺出现以来,材料学者从原材料粉末的制备、包套设计、近净成形过程到材料的后处理都做了系统的研究,以了解该工艺的技术原理和材料性能影响因素,进而获得更高性能的产品,并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研究表明,原材料粉末和包套设计是影响粉末钛合金近净成形产品质量和成本最重要的两个因素。球形度高、流动性好的钛合金粉末具有好的填充性和高的松装密度,能增加产品的成形精度。与此同时,作为控制粉末冶金制品中组织结构、孔洞和杂质元素的关键因素,高质量钛合金粉末的使用还可以获得力学性能更加优异的产品,但此种粉末的价格较高,增加了粉末冶金的生产成本,所以高质量、低成本钛合金粉末的制备是钛合金粉末冶金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包套作为钛合金HIP近净成形技术的主要成本构成之一,合适的材料选择和结构设计既可以提高产品的成形精度又可以改善产品的表面质量,而通过计算机仿真模拟技术来设计包套和模拟近净成形过程,可以进一步提高成形精度和降低构件的研发成本,因此计算机仿真模拟是钛合金HIP近净成形未来发展的重点。通过选择合适的原材料粉末、设计合理的成形包套以及精确控制的成形过程,目前HIP近净成形获得的钛合金构件显示出与锻件相当的力学性能,而成本相对铸锻件节约了1/3以上。近年来,粉末钛合金热等静压近净成形技术在国外的航空航天等军工领域都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显现出理想的减重和降低成本的效果;国内则主要以航天领域的应用为主,而对其疲劳性能的质疑是限制其在国内航空领域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本文对粉末钛合金HIP近净成形技术进行了全面综述,对工艺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粉末致密化过程、力学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等分别进行了阐述,同时介绍了计算机仿真模拟技术在粉末钛合金HIP近净成形技术上的应用。最后对该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简要总结,并展望了该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粉末冶金 热等静压 近净成形
下载PDF
粉末冶金TiAl基合金排气阀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5
16
作者 刘咏 黄伯云 +2 位作者 贺跃辉 欧阳鸿武 郭景杰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9-64,共6页
研究了粉末冶金TiAl基合金柴油机排气阀的近型成形技术 ,其要点为 :采用元素粉末冶金方法 ,以元素Ti,Al粉末为主要原料 ,首先在刚模中冷压成排气阀菌部 ;然后在真空热压炉中 ,通过准等静压工艺 ,同时实现TiAl基合金的反应合成与近型成... 研究了粉末冶金TiAl基合金柴油机排气阀的近型成形技术 ,其要点为 :采用元素粉末冶金方法 ,以元素Ti,Al粉末为主要原料 ,首先在刚模中冷压成排气阀菌部 ;然后在真空热压炉中 ,通过准等静压工艺 ,同时实现TiAl基合金的反应合成与近型成形 ;最后通过真空扩散联接工艺 ,使粉末冶金TiAl基合金菌部与铸态TiAl基合金杆部联接成完整的排气阀零件。通过发动机台架的初步试验表明 ,所制备的粉末冶金TiAl基合金排气阀表现出良好的服役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L基合金 柴油机 排气阀 近型成形 粉末冶金
下载PDF
镁合金的双辊板带连续铸轧技术 被引量:17
17
作者 张莹 耿茂鹏 +2 位作者 王艳春 张庭芳 谢水生 《铸造技术》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9-81,共3页
综述了绿色环保材料镁合金的特点、适用范围及其加工方式,分析了镁合金双辊板带连续铸轧技术是镁合金加工的未来发展方向,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关键词 镁合金 镁板带 双辊铸轧 近终成形
下载PDF
凝胶注模成型工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8
作者 刘开琪 宋慎泰 +1 位作者 洪彦若 孙加林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43-346,共4页
系统地介绍了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十余年来的研究进展 ,重点介绍了HMAM工艺和TRG(热可逆转变凝胶注模成型 )两种新型工艺 ,并列举了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在金属和无机非金属材料方面的应用。最后提出了凝胶注模成型工艺需注意和解决的问题 ,并... 系统地介绍了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十余年来的研究进展 ,重点介绍了HMAM工艺和TRG(热可逆转变凝胶注模成型 )两种新型工艺 ,并列举了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在金属和无机非金属材料方面的应用。最后提出了凝胶注模成型工艺需注意和解决的问题 ,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注模成型 HMAM工艺 TRG工艺 注浆成型 水基凝胶成型 丙烯酸酯 热可逆转变凝胶 N-甲基-2-吡咯烷酮 N 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下载PDF
难熔金属材料先进制备技术 被引量:18
19
作者 刘彩利 赵永庆 +1 位作者 田广民 刘啸锋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3-169,共7页
介绍了现代烧结技术(微波烧结、放电等离子烧结、选择性激光烧结)、先进高纯材料制备技术(电子束精炼、区域熔炼、等离子弧熔炼)、近净成形技术(3D打印、金属注射成形、高能喷涂成形)和抗氧化技术(涂层、复合材料等)4类先进制备技术。... 介绍了现代烧结技术(微波烧结、放电等离子烧结、选择性激光烧结)、先进高纯材料制备技术(电子束精炼、区域熔炼、等离子弧熔炼)、近净成形技术(3D打印、金属注射成形、高能喷涂成形)和抗氧化技术(涂层、复合材料等)4类先进制备技术。阐述了基本原理、技术优势、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在难熔金属材料制备方面的初步应用,并指出难熔金属材料的制备正在向着更高纯度、更高抗氧化性能及近终成形方向发展。最后提出了采用先进技术制备高性能难熔金属材料亟待解决的一些突出问题: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还需要大量的的试验和基础研究数据;需要进一步提高难熔金属单晶纯度、扩大单晶品种和规格;近净成形件完全代替传统锻件要先解决内部组织和缺陷的控制、综合力学性能的调控等;高温抗氧化时长需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熔金属材料 现代烧结 高纯 近净成形 抗氧化
下载PDF
三维打印结合反应烧结制备多孔氮化硅陶瓷 被引量:15
20
作者 翁作海 曾庆丰 +2 位作者 谢聪伟 彭军辉 张瑾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7,10,共4页
以硅粉(Si)为起始原料,糊精为粘结剂,采用三维打印(3DP)快速成型技术制备出多孔硅坯体,通过反应烧结得到高孔隙率的氮化硅(Si3N4)陶瓷。研究了反应烧结工艺对3DP多孔Si3N4陶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DP成型的硅坯体采用阶梯式升温机制,... 以硅粉(Si)为起始原料,糊精为粘结剂,采用三维打印(3DP)快速成型技术制备出多孔硅坯体,通过反应烧结得到高孔隙率的氮化硅(Si3N4)陶瓷。研究了反应烧结工艺对3DP多孔Si3N4陶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DP成型的硅坯体采用阶梯式升温机制,可得到抗弯强度为(5.1±0.3)MPa,孔隙率达(74.3±0.6)%的多孔Si3N4陶瓷。反应烧结后,样品的线收缩率小于2.0%。三维打印结合反应烧结法实现了复杂形状陶瓷构件的无模制造与净尺寸成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打印 反应烧结 多孔氮化硅 孔隙率 净尺寸成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