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厦门筼筜湖游泳生物的生态 被引量:2
1
作者 卢振彬 杜琦 黄毅坚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142-144,共3页
厦门筼筜湖游泳生物的生态卢振彬,杜琦,黄毅坚(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厦门361012)EcologyofnectoninYuandangLakeofXiamen¥LuZhenbin;DuQiandHuangYijian(... 厦门筼筜湖游泳生物的生态卢振彬,杜琦,黄毅坚(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厦门361012)EcologyofnectoninYuandangLakeofXiamen¥LuZhenbin;DuQiandHuangYijian(FujianFisheries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uandang LAKE necton SPECIES
下载PDF
悬浮物对海洋生物生态的影响 被引量:23
2
作者 宋伦 杨国军 +3 位作者 王年斌 李颖 王召会 赵海勃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444-448,共5页
随着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工程作业日趋频繁,围填海、桥桩钻孔、疏浚、炸礁、爆破挤淤、管道排放和陆域吹填等作业环节产生的悬浮物,在重力、波浪、潮流、风力等因素作用下扩散、运动,对水质环境和海洋生物产生不良影响。
关键词 要:悬浮物 浮游生物 游泳生物 底栖生物
下载PDF
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游泳生物种类组成和资源现状 被引量:14
3
作者 戴泉水 卢振彬 +3 位作者 戴天元 肖方森 林法玲 林晞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5-210,共6页
2000-2001年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游泳生物调查研究表明,该海域的游泳生物有497种,其中鱼类 367种,甲壳类102种,头足类28种。种类数随纬度逐步增高而减少。鱼类区系属于印度-太平洋的中国- 日本亚区。种类数的季节变化呈秋季>夏季>... 2000-2001年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游泳生物调查研究表明,该海域的游泳生物有497种,其中鱼类 367种,甲壳类102种,头足类28种。种类数随纬度逐步增高而减少。鱼类区系属于印度-太平洋的中国- 日本亚区。种类数的季节变化呈秋季>夏季>春季>冬季。相对生物量指数的季节变化,呈夏季>秋季>春季>冬季。而相对密度指数的季节变化呈夏季>春季>秋季>冬季。相对生物量指数和相对密度的优势种分别为中国枪乌贼和发光鲷。各站位月平均相对生物量指数分布为每网8.149(17站)-72.679 kg·h-1(23 站),平均为每网27.089 kg·h-1。按渔场分,月平均相对生物量指数以闽南-台湾浅滩渔场>闽中渔场>闽东渔场;月平均相对密度指数分布为每网320(13站)-6 357 ind·h-1(30站),平均为每网136 ind·h-1。月平均相对生物密度指数闽南-台浅渔场>闽东渔场>闽中渔场。对渔业资源结构、种类组成变化和渔业资源现状及其开发利用程度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泳生物 种类组成 资源现状 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
下载PDF
湛江港邻近水域游泳生物种类组成和资源密度的分布 被引量:7
4
作者 黄梓荣 张汉华 +2 位作者 钟智辉 朱长波 彭昆仑 《南方水产》 2006年第5期51-55,共5页
根据2005年湛江港邻近水域秋冬2季渔业资源调查的资料,分析和研究了该水域游泳生物的种类组成及其资源密度的分布。结果表明,该水域共有游泳生物131种,分隶于16目60科,其中鱼类89种,甲壳类34种,头足类8种,大多属于印度-太平洋区系。鱼... 根据2005年湛江港邻近水域秋冬2季渔业资源调查的资料,分析和研究了该水域游泳生物的种类组成及其资源密度的分布。结果表明,该水域共有游泳生物131种,分隶于16目60科,其中鱼类89种,甲壳类34种,头足类8种,大多属于印度-太平洋区系。鱼类以暖水性种类为主(91.01%),暖温性种类少(8.99%),没有出现冷水性种类。甲壳类和头足类以暖水性的种类为绝对优势,广温性的种类相对较少,暖温性的种类最少,也没有出现冷水性种类。游泳生物渔获率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动,秋季渔获率(16.91 kg·h^(-1))高于冬季(10.82 kg·h^(-1))。2季调查渔获率鱼类最多,其后依次为甲壳类、头足类。秋季和冬季游泳生物资源密度分别为528.44和338.13 kg·km^(-2)。文章并提出了渔业资源的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泳生物 种类组成 资源密度
下载PDF
台湾海峡南部海域游泳生物区系组成和渔业资源现状 被引量:12
5
作者 戴泉水 卢振彬 +2 位作者 洪明进 肖方森 朱进福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60-366,共7页
20 0 0~ 2 0 0 1年台湾海峡南部海域游泳生物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该海域的游泳生物有 36 5种 ,其中鱼类 2 72种 (硬骨鱼类 2 6 1种 ,软骨鱼类 11种 ) ,隶属 2 0目 ,86科 179属 ;其次为甲壳类 70种 ;头足类 2 3种。暖水性鱼类种类 2 0 8... 20 0 0~ 2 0 0 1年台湾海峡南部海域游泳生物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该海域的游泳生物有 36 5种 ,其中鱼类 2 72种 (硬骨鱼类 2 6 1种 ,软骨鱼类 11种 ) ,隶属 2 0目 ,86科 179属 ;其次为甲壳类 70种 ;头足类 2 3种。暖水性鱼类种类 2 0 8种 ,占鱼类种数的 76 .4 7% ;暖温性鱼类为 6 4种 ,占 2 3.5 3% ;无冷温性鱼类。鱼类区系属于印度 -太平洋的中国 -日本亚区。种类数的季节变化依次呈秋季大于春季大于冬季大于夏季。生物量的季节变化 ,依次呈夏季大于秋季大于冬季大于春季。而生物量尾数的季节变化依次呈春季大于冬季大于秋季大于夏季。生物量和生物量尾数的优势种分别为中国枪乌贼和静蝠。各站点月平均生物量分布为 2 7.6 6 5~ 73.5 2 0kg/(h·net) ,平均为 4 4 .4 6 6kg/(h·net)。月平均生物量尾数分布为 1312~ 6 35 6ind/(h·net) ,平均为 2 30 2ind/(h·net)。应用Cushing模式估算该海域渔业资源量为 10 8.0 8× 10 4t。根据Cadim模式估算最大持续产量为 6 1.2 2× 10 4t。文中对渔业资源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泳生物 区系组成 资源现状 台湾海峡南部海域
下载PDF
大嵛山附近海域游泳动物种类组成和资源现状及其变化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宋普庆 许章程 +1 位作者 朱小明 王初升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4-253,共10页
2006年1月~10月福建闽东大嵛山附近海域游泳动物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海域的游泳动物有97种,其中鱼类51种(软骨鱼1种,硬骨鱼类50种),隶属于9目24科42属;甲壳类42种,隶属于2目15科20属;头足类4种,隶属于3目3科3属.暖水性种类为33种,占... 2006年1月~10月福建闽东大嵛山附近海域游泳动物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海域的游泳动物有97种,其中鱼类51种(软骨鱼1种,硬骨鱼类50种),隶属于9目24科42属;甲壳类42种,隶属于2目15科20属;头足类4种,隶属于3目3科3属.暖水性种类为33种,占鱼类总种数的64.7%;暖温性鱼类18种,占鱼类总种数的35.3%,未出现冷温性和冷水性鱼类.种类数的季节变化依次呈夏季〉冬季〉秋季〉春季.生物量的季节变化,依次呈夏季〉秋季〉春季〉冬季;而生物量尾数的季节变化,依次呈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平均单位网次渔获生物量和密度分别为9.53kg/h和1 319 ind/h.生物量优势种和密度优势种分别为大黄鱼和中华管鞭虾.扫海面积法估算年平均现存资源量为57 370 ind/km^2和404.51kg/km^2.同时,本文对该海域游泳生物的资源结构现状与历史调查数据作了对比分析,并讨论了多样性结构与生物量的季节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该海域渔业资源有严重衰退的现象,多样性结构与生物量的季节性变化并不具有必然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泳动物 种类组成 资源现状 大嵛山附近海域
下载PDF
厦门筼筜湖游泳生物种类组成和资源状况 被引量:3
7
作者 戴泉水 卢振彬 蔡清海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9-55,共7页
1992~1993年和2001~2002年,分别对筼筜湖的游泳生物进行了4季度月的调查.结果表明,筼筜湖游泳生物种类数由1992~1993年的43种,恢复到2001~2002年的60种,增加17种.其中鱼类增加6种,蟹类增加9种,头足类出现两种.并且采集到了两种贝类... 1992~1993年和2001~2002年,分别对筼筜湖的游泳生物进行了4季度月的调查.结果表明,筼筜湖游泳生物种类数由1992~1993年的43种,恢复到2001~2002年的60种,增加17种.其中鱼类增加6种,蟹类增加9种,头足类出现两种.并且采集到了两种贝类和1种海兔.刺网平均单位面积渔获量由1992年的0.450 9 g/m2·h,增加到0.529 8 g/m2·h,提高17.50%,单位面积渔获尾数由1992~1993年的0.008 3 ind/m2·h, 增加到0.0145 5 ind/m2·h,提高75.30%.游泳生物种类的增加和群落结构的变化以及相对生物量指数和相对生物密度指数的明显恢复,表明筼筜湖经过1993年以来的进一步综合治理,生态环境的改善是显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泳生物 种类 相对生物量指数 相对生物密度指数 厦门筼筜湖
下载PDF
如东浅滩海域游泳动物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燕平 葛慧 +5 位作者 王储庆 吴磊 施金金 闫欣 熊瑛 汤建华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70-275,共6页
依据2016年10月(秋季)和2017年4月(春季)的渔业资源调查资料数据,统计渔获物组成,计算相对重要性指数(IRI)、Shannon-Weiner种类多样性指数(H′)、Margalefb种类丰富度指数(D)以及Pielou均匀度指数(J)分别分析该调查海域游泳动物的优势... 依据2016年10月(秋季)和2017年4月(春季)的渔业资源调查资料数据,统计渔获物组成,计算相对重要性指数(IRI)、Shannon-Weiner种类多样性指数(H′)、Margalefb种类丰富度指数(D)以及Pielou均匀度指数(J)分别分析该调查海域游泳动物的优势种以及多样性水平。结果显示,调查海域两季节共出现游泳动物77种,渔获组成中各类群种类组成较为稳定;三疣梭子蟹是两季节的共同优势种;秋季航次的生物多样性较春季航次高,且物种丰富度高;两季节平均资源量密度差别不大,但站位间春秋两季差别较大,春季航次近岸资源量较外海要多,而秋季航次则相反。通过对该海域游泳动物生物多样性研究,为今后海洋工程建设、渔业资源开发,恢复生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如东浅滩海域 游泳动物 多样性 优势种
下载PDF
广西钦州茅尾海游泳动物种群结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黄梓荣 范江涛 黄洪辉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0-26,共7页
根据2011年广西钦州茅尾海丰水期和枯水期2次渔业资源调查的资料,分析了该海域游泳动物的种类组成及其资源密度的分布。结果表明,该水域共有游泳动物113种,分隶于19目54科86属,其中鱼类76种,占总种数的67.26%,分隶于13目39科65属。甲壳... 根据2011年广西钦州茅尾海丰水期和枯水期2次渔业资源调查的资料,分析了该海域游泳动物的种类组成及其资源密度的分布。结果表明,该水域共有游泳动物113种,分隶于19目54科86属,其中鱼类76种,占总种数的67.26%,分隶于13目39科65属。甲壳类29种,占总种数的25.66%,隶属于2目10科15属。头足类7种,占总种数的6.20%,隶属于3目4科5属。肢口类1种,占总种数的0.88%,分隶于1目1科1属。游泳动物大多属于印度-太平洋区系,鱼类全都是硬骨鱼类,以暧水性种类为主(88.16%),暧温性种类少(11.84%),没有出现冷水性种类。甲壳类和头足类以暧水性种类为绝对优势,广温性种类相对较少,没有出现冷水性种类。游泳动物资源密度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动,质量密度枯水期(25 977.37 kg·km-3)明显高于丰水期(15 249.49 kg·km-3),而个体密度丰水期(3 825 446尾·km-3)明显高于枯水期(1 889 575尾·k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泳动物 种类组成 优势种 资源密度 茅尾海
下载PDF
福建平潭岛海域游泳生物生态和资源保护 被引量:10
10
作者 戴泉水 叶泉土 卢振彬 《福建水产》 2002年第2期52-60,共9页
1990年4个季度月调查,平潭岛海域有游泳生物88种,其中鱼类62种,甲壳类22种,头足类4种。鱼类区系属于印度-西太平洋的中国-日本亚区。种类数的季节分布呈秋季>夏季>冬季>春季。生物量和密度的优势种均为龙头鱼和带鱼。生物量的... 1990年4个季度月调查,平潭岛海域有游泳生物88种,其中鱼类62种,甲壳类22种,头足类4种。鱼类区系属于印度-西太平洋的中国-日本亚区。种类数的季节分布呈秋季>夏季>冬季>春季。生物量和密度的优势种均为龙头鱼和带鱼。生物量的季节分布呈冬季>秋季>夏季>春季,密度呈夏季>春季>冬季>秋季。平均月生物量和密度岛北部海域分别是岛南部海域的2.55倍和1.32倍。本文分析了种类组成与环境的关系,并提出了渔业资源保护的建议:(1)保护幼鱼的索饵场和生殖群体的产卵场;(2)适当延长伏季休渔期;(3)定置网的最适捕捞力量估算为12912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平潭岛海域 游泳生物 生态学 资源保护 闽中渔场
下载PDF
厦门筼筜湖游泳生物资源状况 被引量:1
11
作者 戴泉水 《福建水产》 2008年第3期7-11,共5页
2007年11月和2008年5月,对筼筜湖的游泳生物开展了2个季度的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出现的游泳生物种类有69种。其中鱼类44种,虾类7种,蟹类14种,头足类3种,口足类1种;渔获量的优势种为远海梭子蟹和尼罗罗非鱼,渔获尾数优势种则以硬头鲻和... 2007年11月和2008年5月,对筼筜湖的游泳生物开展了2个季度的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出现的游泳生物种类有69种。其中鱼类44种,虾类7种,蟹类14种,头足类3种,口足类1种;渔获量的优势种为远海梭子蟹和尼罗罗非鱼,渔获尾数优势种则以硬头鲻和远海梭子蟹为主。湖内刺网平均单位面积渔获量1.0069g/m2.h,单位面积渔获尾数0.0192 ind/m2.h.。排水口年平均资源指数为1043.317g/网.h,资源密度为148.883 ind/网.h。现存资源量为729.752kg,现存资源尾数为10.4168×104尾。调查结果表明,筼筜湖的游泳生物种类比2001年出现的60种和1992年的43种,分别增加15%和60.46%。表明筼筜湖的综合治理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泳生物 种类 资源指数 资源密度指数 筼筜湖
下载PDF
江门海域游泳动物群落组成及其多样性初步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谢志超 孙典荣 +4 位作者 刘永 林琳 王腾 肖雅元 李纯厚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1-28,共8页
为探究广东江门海域游泳动物种类组成、资源密度、优势种和多样性及其变化趋势,于2016年1月(冬季)、4月(春季)、8月(夏季)和10月(秋季)对该海域进行了4个航次的拖网数据调查。结果显示,江门海域共发现游泳动物132种,隶属17目60科,其中鱼... 为探究广东江门海域游泳动物种类组成、资源密度、优势种和多样性及其变化趋势,于2016年1月(冬季)、4月(春季)、8月(夏季)和10月(秋季)对该海域进行了4个航次的拖网数据调查。结果显示,江门海域共发现游泳动物132种,隶属17目60科,其中鱼类94种,甲壳类31种,头足类7种。各季节渔获种类数差异较小,渔获物中以鱼类占绝对优势,其次为甲壳类和头足类。游泳动物全年的平均资源密度为291.61 kg·km^(–2),其中秋季最高(484.67 kg·km^(–2)),夏季最低(76.76 kg·km^(–2))。相对重要性指数(IRI)表明,该海域主要优势种为康氏小公鱼(Stolephorus commersoni)、周氏新对虾(Metapenaeus joyneri)、凤鲚(Coilia mystus)和裘氏小沙丁鱼(Sardinella jussieu)等(IRI>1 000),其中康氏小公鱼为全年优势种。物种丰富度指数(D)变化范围为2.325~3.029,均匀度指数(J')变化范围为0.500~0.708,多样性指数(H')变化范围为1.201~3.032。分析表明,该海域渔获物以小型鱼类为主,个体小型化明显,甲壳类优势种类单一,与周边海域对比,江门海域多样性处于中等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泳动物 群落结构 优势种 多样性 江门海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