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5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ociological Complexity Theory:From Epistemology to Empirical Methodology
1
作者 Rina Manuela Contini 《Journal of Sociology Study》 2023年第3期105-115,共11页
This study,through a re-conceptualization of sociological complexity theory’s epistemological sources,specifically in Edgar Morin’s formulation,sheds light on the theoretical models as well as empirical methodologie... This study,through a re-conceptualization of sociological complexity theory’s epistemological sources,specifically in Edgar Morin’s formulation,sheds light on the theoretical models as well as empirical methodologies of sociological analysis of today’s complex,interconnected,diverse and globalized society and global disorder.Complexity theory leads to a shift in perspective and a transformation of the epistemological status of social sciences with an in-depth intervention of disorder,contingency,case,singular,and non-repeatable in the sociological analysis.The notion of dialogic interplay is placed at the paradigm level and stands out at the heart of the concepts,analyzing the social system as auto-eco-organizer.Similarly,the notion of‘emergence’at macro-micro levels imposes itself as complex,logically requiring overcoming simple,linear thinking and model of explanation to adopt the perspective of organizational rotativity in which the product retroacts by transforming the one producing it,by conceiving a circularity of co-production between individuals and society through interactions.Declining epistemology and sociological complexity theory in the empirical methodology setting,the complex sociological approach is phenomenon-,event/information-and crisis-centered,privileging observation,participation-intervention,and‘live inquiry’.The open,in-depth and possibly non-directive interview is part of clinical sociological methodology,raising the question of the observer-phenomenon-observed re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lexity sociology theory and methodology social system EMERGENCE micro-macro analysis participation-intervention
下载PDF
Complex Systems Theory: Some Considerations for Sociology 被引量:1
2
作者 Rosalia Condorelli 《Open Journal of Applied Sciences》 2016年第7期422-448,共28页
This essay presents a reflection on the main implications of Complexity Theory for science in general, redefining and dispelling myths of traditional science, and Sociology in particular, suggesting a redefinition of ... This essay presents a reflection on the main implications of Complexity Theory for science in general, redefining and dispelling myths of traditional science, and Sociology in particular, suggesting a redefinition of Parsons’ classic concept of Social System, articulated around the property of self-maintenance of order rather than on its possible discontinuity and instability. It argues that Complexity Theory has established the limits of Classic Science, leading to a more realistic awareness of working and evolution mechanisms of Natural and Social Systems and showing the limits of our capacity to predict and control events. Dissipative structures have shown the creative role of time. Instability, emergence, surprise, unpredictability are the rule rather than the exception when systems move away from equilibrium (entropy), even if these processes are generated from a system’s deterministic working mechanisms. Therefore, we have come to realize how constructive the contribution of Complexity is, in regards to the long lasting problem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rder and disorder. Today, the terms of this relationship have been re-specified in its new configuration of inter-relationship link, according to a unicum which finds its synthesis in self-organization and deterministic chaos concepts. From this perspective, as Prigogine suggested, studies on Complex Systems are heading toward a historical, biological conception of Physics, and a new alliance between natural systems and living, social systems. Non-linearity, far from equilibrium self-organization, emergence and surprise meet at all levels, a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highlight. In Sociology, insights of Complexity Theory have contributed to a new way of thinking about social systems, by re-addressing some fundamental issues starting to social system, emergence and change concepts. The current social system conception as complex dynamical systems is supported by a profitable use of non-liner models (in particular, the Logistic map) in the study of social proces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lexity theory Complex Adaptive and Autopoietic Systems SELF-ORGANIZATION EMERGENCE SURPRISE Complex Social Systems Complexity theory in sociology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与关系社会学理论创新
3
作者 边燕杰 马旭蕾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共12页
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国社会学理论创新提出了时代任务。西方社会学的现代化理论聚焦社会行为从传统向现代的模式转变,但囿于欧美中心主义和二元对立的哲学理念,欧美社会学家提出的论断漠视世界其他国家的现代化经验,忽视传统与现代之间的... 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国社会学理论创新提出了时代任务。西方社会学的现代化理论聚焦社会行为从传统向现代的模式转变,但囿于欧美中心主义和二元对立的哲学理念,欧美社会学家提出的论断漠视世界其他国家的现代化经验,忽视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连续性,轻视社会行为背后的联系性研究。中国主体话语的关系社会学继承和发展了中国社会学派的联系性理论视角,创立十余年来获得了中国关系纽带、关系机制、关系文化、关系网络等四个方面的理论突破。从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中国特色出发,就关系社会学的未来研究议题提出了新的理论命题,包括人口规模巨大视域下的社会关系模式渐变命题和代际关系调适命题、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视域下的促进型和抑制型关系机制命题、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视域下的关系纽带变迁命题和关系行为惯习命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视域下加强环保意识和强化环保行为的关系作用命题、走和平发展道路视域下的中国关系网络相对优势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社会学理论 关系社会学 社会资本
下载PDF
社会学视角下教师专业伦理的分析框架
4
作者 王晓莉 《教师发展研究》 2024年第2期26-31,共6页
提升师德水平是我国近年来教师政策反复强调的议题,研究者也试图通过新的术语实现师德研究在范式和取向上的更新。然而,目前的研究多聚焦于从个体层面对教师专业伦理进行探讨,相对忽视了从群体角度来理解教师专业伦理现象,剖析其社会特... 提升师德水平是我国近年来教师政策反复强调的议题,研究者也试图通过新的术语实现师德研究在范式和取向上的更新。然而,目前的研究多聚焦于从个体层面对教师专业伦理进行探讨,相对忽视了从群体角度来理解教师专业伦理现象,剖析其社会特征。专业社会学为拓展这一方向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因此,在综合功能论、冲突论和生态论的专业伦理理论的基础上,将教师专业伦理作为一个社会现象,置于特定历史文化进程中加以理解并提炼出普遍与特殊、象征与实质、社会与个体、内化与外铄四对范畴,为从群体角度分析教师专业伦理现象提供认识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专业伦理 社会学 功能论 冲突论 生态论
下载PDF
中国社会翻译学研究可视化分析(2000-2022年)
5
作者 顾春江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3-39,共7页
以2000—2022年间国内发表的期刊论文、会议论文、硕博士论文为语料,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社会翻译学研究进展予以全面考察和分析。结果发现:国内社会翻译学研究近年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场域”“惯习”“资本”“布迪厄”“翻译... 以2000—2022年间国内发表的期刊论文、会议论文、硕博士论文为语料,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社会翻译学研究进展予以全面考察和分析。结果发现:国内社会翻译学研究近年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场域”“惯习”“资本”“布迪厄”“翻译”为高频研究关键词;当前研究方向从理论探讨向理论实践转移;理论性探索研究、个案实践研究和综述评价研究是主要三类研究方向。未来,可结合其他数字化手段,尝试通过实证研究,进一步拓展社会翻译学研究和应用的深度和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翻译学 研究现状 CITESPACE 科学计量分析
下载PDF
职业本科院校应用型科研生态建设:理论阐释与推进策略
6
作者 肖纲领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25,共7页
推动职业本科院校的应用型科研,关键是建设应用型科研生态。职业本科院校应用型科研生态应体现应用型院校特征和职业本科院校“亚类”特点,突出应用型科研的应用性、行业性和地域性,在整体上强调应用型科研主体、要素、环境的相互联系... 推动职业本科院校的应用型科研,关键是建设应用型科研生态。职业本科院校应用型科研生态应体现应用型院校特征和职业本科院校“亚类”特点,突出应用型科研的应用性、行业性和地域性,在整体上强调应用型科研主体、要素、环境的相互联系。职业本科院校应用型科研生态建设能彰显其应用型科研的独特性,推动应用型科研环境的优化,强化政产学研深度合作,助力应用型科研高质量发展。其理论基础是新制度主义社会学的合法性机制和场域理论。职业本科院校应用型科研生态建设的推进策略包括确立开展应用型科研的定位与理念,建立完善的校内应用型科研制度体系,构建与行业企业等主体的良好协同关系,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规制与激励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本科院校 应用型科研 生态建设 组织社会学新制度主义 场域理论
下载PDF
“空间生产”与“场所建构”——基于社会学理论的风景园林专业社会实践路径探究
7
作者 周详 李哲 《新建筑》 2024年第1期148-154,共7页
在风景园林由一级学科变更为专业学位的背景下,新时代风景园林专业面临社会学理论需求,以及探索多元化“实践育人”体系的现实任务。借鉴景观人类学方法,综合“空间生产论”的外部景观视角与“场所建构论”的内部景观视角,对风景园林专... 在风景园林由一级学科变更为专业学位的背景下,新时代风景园林专业面临社会学理论需求,以及探索多元化“实践育人”体系的现实任务。借鉴景观人类学方法,综合“空间生产论”的外部景观视角与“场所建构论”的内部景观视角,对风景园林专业社会实践的理论方法与实施途径展开研究。通过设置4个实践模块,即景观社会观察、社区场所营造、城市治理转型、乡村振兴研究,探寻一种能够在实践环节有效联结宏观与微观两种视角的专业实践方式。提出:打破“空间生产”与“场所建构”之间的内外壁垒与上下隔阂,创造一种“多相律”景观平衡、共融发展的模式,不仅是风景园林专业社会实践方法探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风景园林专业教育中拓展社会学理论研究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理论 专业实践 方法论 空间生产 场所建构
下载PDF
论克拉考尔的电影材料美学思想
8
作者 何源堃 孟君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4-115,共12页
电影材料美学是克拉考尔在《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中所提出的美学构想。与侧重形式的一般电影美学不同,克拉考尔的电影材料美学主要诉诸内容,认为电影审美的主要对象是电影所引得的物质材料。电影材料美学是克拉考尔艺术社会... 电影材料美学是克拉考尔在《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中所提出的美学构想。与侧重形式的一般电影美学不同,克拉考尔的电影材料美学主要诉诸内容,认为电影审美的主要对象是电影所引得的物质材料。电影材料美学是克拉考尔艺术社会学思想的集中体现,来源于他长期以来对融合社会学和美学的思考,其根本诉求是通过电影对物质现实进行救赎和对现代症候进行疗愈,其主要观点是:电影具有复原并展示被摄材料的基本特性,当电影在纪录与揭示物质现实的“特性界限”内进行创作时,就能充当经验现实的审美媒介,激发观众的现实感知,深化观众的现实认知。通过电影材料美学,克拉考尔一方面重审了日常生活的审美价值,另一方面指明了电影作为一种现代艺术所具有的社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考尔 电影材料美学 社会学 《电影的本性》
下载PDF
托马斯·巴赫主席任期内国际奥委会的治理变革:以剧烈的制度化运作谋求平衡与妥协
9
作者 埃玛纽埃尔·贝叶 易剑东 徐笑菡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6,共16页
近年来,传播、文化、经济、地缘政治和技术的变化影响了国际奥委会(IOC)的运作方式及其系统治理、政治治理和组织治理,使国际体育环境更加复杂且更具挑战性,并导致国际奥委会的合法性危机。自2013年托马斯·巴赫当选国际奥委会主席... 近年来,传播、文化、经济、地缘政治和技术的变化影响了国际奥委会(IOC)的运作方式及其系统治理、政治治理和组织治理,使国际体育环境更加复杂且更具挑战性,并导致国际奥委会的合法性危机。自2013年托马斯·巴赫当选国际奥委会主席以来,为应对这一危机,国际奥委会进行了剧烈的制度化运作以谋求平衡和妥协,加强其对世界体育的领导:采取善治举措,包括制定清晰的战略路线、巩固商业模式、采用新治理原则和机制等;通过彰显体育的积极影响应对质疑,主要集中在可持续性、通过体育促进发展以及奥运会的积极遗产等3个方面。托马斯·巴赫的战略结合了对各种力量的审慎评估和巧妙的风险管理,可被视为一种现实政治,与新制度社会学理论具有相似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奥委会 托马斯·巴赫 治理 奥林匹克运动 新制度社会学 现实政治
下载PDF
教育社会学视角下初中生过度社会化的分析与思考
10
作者 杨偲艺 《西部学刊》 2024年第2期129-132,共4页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大众传媒的影响日益广泛、深刻,一些初中生出现过度社会化问题,呈现出言行举止成人化、人际交往功利化和思维方式成熟化倾向。基于教育社会学视角,运用文献研究法对其进行分析认为,初中生过度社会化问题既源自身...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大众传媒的影响日益广泛、深刻,一些初中生出现过度社会化问题,呈现出言行举止成人化、人际交往功利化和思维方式成熟化倾向。基于教育社会学视角,运用文献研究法对其进行分析认为,初中生过度社会化问题既源自身心发展内部因素,也受到社会环境、家庭和学校教育等外部因素影响。过度社会化不仅制约了他们的个性成长,还可能妨碍未来社会化,助长社会功利趋势。应从培养学生身份认同、发挥学校教育作用和改善社会环境等方面协同用力,协助初中生应对过度社会化,促进其健康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社会学 过度社会化 社会角色理论
下载PDF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下日汉翻译实践研究——以《人类社会学入门》为材料
11
作者 余欢 米丽英 《教育研究前沿(中英文版)》 2024年第2期30-37,共8页
本研究选取日本千叶商科大学人类社会学院多位教师合著的人类社会学书籍《人类社会学入门》为翻译材料,以功能主义翻译理论为指导理论,重点运用目的论及其三大原则“目的性原则、连贯性原则、忠实性原则”进行翻译实践活动研究。此次翻... 本研究选取日本千叶商科大学人类社会学院多位教师合著的人类社会学书籍《人类社会学入门》为翻译材料,以功能主义翻译理论为指导理论,重点运用目的论及其三大原则“目的性原则、连贯性原则、忠实性原则”进行翻译实践活动研究。此次翻译实践研究中有两大难点:词汇维度的专业词汇和文化词汇的翻译,以及句子维度的“接龙式”长句和“套盒式”长句的翻译。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强调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译文的最终形态以及原文与译文之间的关联程度。因此本研究根据不同语境,灵活运用直译、意译等翻译方法以及增译、倒译、分译等翻译技巧进行翻译。翻译实践结果验证了功能主义翻译理论指导人类社会学文本翻译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 目的论 人类社会学 经济学 社会学
下载PDF
体育社会学中层理论建设的实践路径探索——学术体系建设的视角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冀 郭琴 吕树庭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共7页
当前,立足中国实践,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是彰显当代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展现中国文化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大时代命题。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历经40年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体育改革与发展做出... 当前,立足中国实践,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是彰显当代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展现中国文化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大时代命题。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历经40年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体育改革与发展做出了贡献。但作为学术体系核心的中层理论基本空白的问题比较突出。本文以文献研究为主要方法,从体育社会学学术体系建设的视角,梗概地描述了我国体育社会学发展的历史,阐明了中层理论建设是体育社会学本土化的必由之路,提出了践行学术自觉、强化研究者的学科身份认同、打造学术共同体和推进中层理论建设的组织化保障等体育社会学中层理论建设的实践路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社会学 学术体系 中层理论建设 实践路径探索
下载PDF
探究卢曼早期法律思想的宗旨与意义——在纪念卢曼《法社会学》出版50周年纪念研讨会上的致辞(摘编)
13
作者 季卫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62-64,156,共4页
对像卢曼这样的世界性思想家的研究和探讨不应大而化之,也不应仅停留在先入为主的意识形态批判层面,而是应该结合中国本土问题意识,以学术共同体集体合作的形式系统地展开精密研究,进入学说继受的新阶段,推动和滋养中国本土问题和研究... 对像卢曼这样的世界性思想家的研究和探讨不应大而化之,也不应仅停留在先入为主的意识形态批判层面,而是应该结合中国本土问题意识,以学术共同体集体合作的形式系统地展开精密研究,进入学说继受的新阶段,推动和滋养中国本土问题和研究的进步。卢曼的思想发展轨迹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法社会学》是卢曼思想第一阶段的典型代表。自第二个阶段开始,卢曼的思想走向转折与过渡,并在第三个阶段完成转向。但是,第二、三阶段的转向发展并非指全盘否定第一阶段。相反,卢曼在其思想发展早期埋下的诸多伏笔在第二、三阶段通过新概念、新命题的展现得到了强调。探讨以《法社会学》为代表的卢曼早期法律思想,对寻找其后续各理论谜语的重要线索以及理论创新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曼 卢曼思想阶段 早期法社会学 自创生转向 《法社会学》
下载PDF
跨学科“翻译”:拉图尔与文学研究的对话
14
作者 刘英 《文艺理论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2-191,共10页
布鲁诺·拉图尔是科学技术研究(STS)的领军人物,也是行动者网络理论(ANT)的主要代表。从其20世纪后期对科学的民族志研究,到21世纪对社会学的改造、对生态学的重置,拉图尔征用一切可获得的资源和工具,操演一次次的“思想实验”,而... 布鲁诺·拉图尔是科学技术研究(STS)的领军人物,也是行动者网络理论(ANT)的主要代表。从其20世纪后期对科学的民族志研究,到21世纪对社会学的改造、对生态学的重置,拉图尔征用一切可获得的资源和工具,操演一次次的“思想实验”,而文学恰是拉图尔最为倚重和青睐的资源之一。无论是以文学作品作为论述例证,还是以文学形式作为论证方式,抑或以文学理论作为概念框架,拉图尔都在实践着他所倡导的超越文学与科学、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对立的理念,为文学研究跨学科“翻译”拉图尔理论提供了可能、启发和示范,同时,拉图尔对行动者网络理论的持续更新也为文学研究开辟了新径,表现在:重置文学社会学、探究文学的“存在模式”、兼顾文学的独特性和社会性,彰显文学在人类世时代的能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图尔 行动者网络理论 文学社会学 人类世
下载PDF
互动仪式链下球迷社群的情感符号分析
15
作者 徐旭初 韩昊峰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62-68,共7页
以足球迷为例,以互动仪式链理论为研究视角,解读球迷之间互动仪式链的形成和机制,结合案例揭示其中情境、情感与符号的作用逻辑。研究还发现目前球迷社群的互动仪式链存在着情境变动、情感降温、符号复杂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设计... 以足球迷为例,以互动仪式链理论为研究视角,解读球迷之间互动仪式链的形成和机制,结合案例揭示其中情境、情感与符号的作用逻辑。研究还发现目前球迷社群的互动仪式链存在着情境变动、情感降温、符号复杂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设计多元情境、凝聚集体情感和宣传新生符号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仪式链 球迷社群 符号互动论 体育社会学
下载PDF
“岩钉之争”:历史社会学视角下的攀岩运动伦理冲突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倍锋 李元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4-55,共12页
攀岩进入奥运会后迅速发展,其文化、伦理问题也引发关注。采用历史社会学方法,以攀岩史上首次公开伦理论战“岩钉之争”为主要案例,构建史料背景并引入皮埃尔·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分析攀岩运动的伦理冲突。认为:论战的主要内容包... 攀岩进入奥运会后迅速发展,其文化、伦理问题也引发关注。采用历史社会学方法,以攀岩史上首次公开伦理论战“岩钉之争”为主要案例,构建史料背景并引入皮埃尔·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分析攀岩运动的伦理冲突。认为:论战的主要内容包括器械的使用与滥用、个人冒险与社会责任、精英主义限制与山地自由、人与自然的关系4个方面;论战的直接诱因是行动者惯习在变化实践空间的“滞后”,根源于登山运动的浪漫主义审美区隔与文化精英“异治”下的再生产,以及技术进步促使工人阶级向导位置变化带来的人道主义生存需要回归。当前一些新的争议与“岩钉之争”有理论共性:风险价值可视为符号资本,须通过实践理解其逻辑;攀岩环保可视为区隔打破后的现实问题,除维护手段外也可通过自然教育等方式重建美学理念;竞技攀岩异化问题体现了难以避免的政治、商业“异治”,发挥政府及体育组织的作用是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攀岩运动 伦理冲突 “岩钉之争” 历史社会学 社会实践理论 文化
下载PDF
基于帕森斯“病人角色”理论的儿科病人角色与医患关系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菁宜 邹姮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3年第7期709-713,共5页
随着医疗技术发展和人们对生活质量需求的不断提高,医患关系的复杂性日趋增加。儿科是医患矛盾最集中、最复杂的科室之一,因此,分析儿科病人角色和剖析儿科医患关系十分必要。基于帕森斯“病人角色”理论,阐释了病人角色的内涵及医患的... 随着医疗技术发展和人们对生活质量需求的不断提高,医患关系的复杂性日趋增加。儿科是医患矛盾最集中、最复杂的科室之一,因此,分析儿科病人角色和剖析儿科医患关系十分必要。基于帕森斯“病人角色”理论,阐释了病人角色的内涵及医患的社会互动模式;并依据中国国情,对中国儿科病人角色的特殊性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儿科病人角色的群体特征与社会背景,阐述了中国儿科医患关系的社会学症结,并对帕森斯“病人角色”理论进行了批判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森斯“病人角色”理论 医患关系 医学社会学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韦伯作品统一性与学科身份转换之谜——方法论学说线索下的韦伯思想脉络探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翼飞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7-69,188,共14页
对韦伯方法论学说的忽视是造成当今韦伯诠释危机的重要原因。作为国民经济学家,韦伯试图用“社会经济学”的设想破解国民经济学的方法论之争,这种设想以构造“诸领域”的理想类型为核心,以经济领域与其他社会领域的“亲和”与“紧张”... 对韦伯方法论学说的忽视是造成当今韦伯诠释危机的重要原因。作为国民经济学家,韦伯试图用“社会经济学”的设想破解国民经济学的方法论之争,这种设想以构造“诸领域”的理想类型为核心,以经济领域与其他社会领域的“亲和”与“紧张”关系为分析目标,并最终服务于韦伯的价值关联——为何偏偏西方产生了现代理性资本主义。韦伯将构造理想类型的任务赋予了社会学,并认为其在方法论上先于历史研究,因此后期他将社会学作为了研究重点。由于每个理想类型本质上是一个主观意义类型,这就实现了“理解”的目的。韦伯的思想遗产为今日社会学破解“剩余学科”之地位提供了丰厚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伯著作统一性 韦伯方法论 韦伯思想脉络 理解社会学 国民经济学历史学派
下载PDF
“连接”与“重构”:反思媒介社会学的议题、理论与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韩瑞霞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1-134,共14页
不同于从传播学本位和社会学本位对媒介社会学学术脉络的梳理,文章主张从Web3.0以降媒介全面切入社会生活微观、中观和宏观全领域的语境背景出发,从研究议题、理论和方法三个角度,综合梳理媒介研究学术史中的各类关联理论和方法实践,并... 不同于从传播学本位和社会学本位对媒介社会学学术脉络的梳理,文章主张从Web3.0以降媒介全面切入社会生活微观、中观和宏观全领域的语境背景出发,从研究议题、理论和方法三个角度,综合梳理媒介研究学术史中的各类关联理论和方法实践,并指出芝加哥学派的“媒介与社会”学术传统为当下媒介社会学研究开展提供了历史基础,而社会学三大宏观理论家和布洛维等学者的中观理论可成为社会理论“媒介化”实践基础,进而从方法层面指出“界面”研究正在实现对传统研究方式的统合,最终在梳理学术史中“连接”资源基础上,从“重构”角度提出“行动-媒介-结构”媒介社会学进路的可行性,并对其局限性进行了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 社会学 连接 理论 方法
下载PDF
社会学视角下我国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晓钿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20-26,共7页
职业教育是教育系统的子成分,是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教育类型,其类型定位确立和强化的关键在于职业教育子系统与社会系统协调发展。立足于社会学视角,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确立的必要性在于,社会系统功能稳定需整合协调职业教育子系统,社... 职业教育是教育系统的子成分,是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教育类型,其类型定位确立和强化的关键在于职业教育子系统与社会系统协调发展。立足于社会学视角,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确立的必要性在于,社会系统功能稳定需整合协调职业教育子系统,社会权力争夺冲突引发职普教育分流焦虑,社会运转下职业教育交换权日益式微,社会大众固有的职业教育刻板印象阻碍社会变迁发展。其类型定位确立的依据在于,职业教育承担社会分工下各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功能,在社会地位、权力与资源分配的冲突疏解中发挥“社会安全阀”部分职能,可促进社会个体通过人际互动获取价值资源,并通过重构职业教育社会形象推动其赋能增值。为进一步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需协调好职业教育内外系统,构建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社会地位和政策待遇,提升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类型地位 社会学 结构功能论 冲突论 社会交换理论 印象管理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