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穿支皮瓣中choke vessels的新生过程研究及“血管体”概念 被引量:6
1
作者 李文波 张超 +3 位作者 石杰 黄强 贾丁丁 高秋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261-1266,共6页
背景:穿支皮瓣是临床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常用方法,choke vessels作为穿支血管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在跨区穿支皮瓣成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目的:对穿支皮瓣中choke vessels新生过程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方法:计算机检索1984至2017年Pub ... 背景:穿支皮瓣是临床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常用方法,choke vessels作为穿支血管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在跨区穿支皮瓣成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目的:对穿支皮瓣中choke vessels新生过程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方法:计算机检索1984至2017年Pub Med、中国知网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数据库收录的关于穿支皮瓣和穿支皮瓣中choke vessels新生的基础研究、临床报道和研究进展文献,英文检索词为"perforator flap,perforator vessels,choke vessels,choke zone",中文检索词为"穿支皮瓣,穿支血管,闭塞血管,choke血管"。结果与结论:最终纳入文献51篇进行总结综述。穿支皮瓣在临床广泛应用于修复各种原因导致的皮肤软组织缺损。相邻穿支血管之间通过choke vessels进行吻合,跨区穿支皮瓣成活与choke vessels的扩张新生密切相关。choke vessels新生与血管新生机制可能存在重叠,缺血缺氧预处理和炎性环境可能促进choke vessels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血管 新生血管化 生理性 组织工程
下载PDF
激肽系统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被引量:5
2
作者 袁源智 袁非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436-440,共5页
激肽系统广泛存在于动物体内,和体内多个系统及其他细胞因子有密切的联系和交叉对话,发挥重要作用。其广泛生物活性包括扩张血管、促进NO合成、促进血管新生以及增强血管渗漏等,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可能扮演一定角色。干预激肽系统用... 激肽系统广泛存在于动物体内,和体内多个系统及其他细胞因子有密切的联系和交叉对话,发挥重要作用。其广泛生物活性包括扩张血管、促进NO合成、促进血管新生以及增强血管渗漏等,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可能扮演一定角色。干预激肽系统用以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以有多种途径和方式,包括应用胰激肽酶原等,但确切疗效和副作用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肽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血管新生 血管渗漏
下载PDF
丝裂霉素C抑制实验性兔角膜新生血管形态学改变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赵长松 沈远平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6期509-511,514,共4页
采用角膜缝线方法,诱导8只家兔16只眼角膜新生血管形成。缝线后的第3d,将丝裂霉素C和生理盐水分别注射于家兔眼结膜下,观察每眼角膜新生血管生长情况及组织病理学改变,以探讨丝裂霉素C抑制角膜新生血管的作用机制、结果:丝裂霉素... 采用角膜缝线方法,诱导8只家兔16只眼角膜新生血管形成。缝线后的第3d,将丝裂霉素C和生理盐水分别注射于家兔眼结膜下,观察每眼角膜新生血管生长情况及组织病理学改变,以探讨丝裂霉素C抑制角膜新生血管的作用机制、结果:丝裂霉素组新生血管的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光镜下见浆细胞少;电镜下见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变性。结果表明,丝裂霉素C结膜下注射抑制角膜新生血管的作用,可能是通过控制炎症增生和破坏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 新生血管 丝裂霉素C 形态学改变
下载PDF
正确认识OCT血管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21
4
作者 王敏 周瑶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57-1060,共4页
OCT血管成像(OCTA)是一项无创、快捷的血流检测技术,目前主要用于视网膜脉络膜的血流成像。与传统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技术不同,OCTA无需静脉注射造影剂就能够对血流信号进行探测和量化分析,并... OCT血管成像(OCTA)是一项无创、快捷的血流检测技术,目前主要用于视网膜脉络膜的血流成像。与传统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技术不同,OCTA无需静脉注射造影剂就能够对血流信号进行探测和量化分析,并且能够分层观察和判断视网膜脉络膜的血流改变情况,因此OCTA比传统的眼底血管造影技术提供的血流信息更多、更准确。OCTA作为一项具有革命性突破的新技术,在眼科血管性疾病的诊断及血流改变有关眼病的发病机制探讨方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是,任何新技术的临床应用都有其限制性和局限性,如OCTA观察的眼底范围并不如FFA和ICGA大,且检查和读图过程中也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充分了解OCTA的成像原理和成像特点有助于眼科医师更好地了解视网膜脉络膜疾病、青光眼和神经眼科疾病的血流改变,并加深对这些疾病发病机制的认识,同时利用该技术对相关眼病进行有效监测和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摄影/方法 生物技术评估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视网膜血管/生理病理 脉络膜新生血管/诊断 视神经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吲哚青绿血管造影
下载PDF
一种基于改进U形网络的眼底图像视网膜新生血管检测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邹北骥 易博松 刘晴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9-25,共7页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病)是主要的致盲眼疾病之一,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出现是糖网病恶化的重要标志.为了更准确地检测出视网膜新生血管,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彩色眼底图的视网膜新生血管检测方法.首先通过一种改进的U形卷积神经网络...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病)是主要的致盲眼疾病之一,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出现是糖网病恶化的重要标志.为了更准确地检测出视网膜新生血管,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彩色眼底图的视网膜新生血管检测方法.首先通过一种改进的U形卷积神经网络对血管进行分割;然后利用滑动窗口提取特定区域内血管的形态特征,通过支持向量机将窗口内的血管分为普通血管和新生血管.使用来自MESSIDOR数据集和Kaggle数据集的含有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彩色眼底图对实验进行训练和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对视网膜新生血管检测的准确率为95.96%;该方法在糖网病计算机辅助诊断方面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新生血管检测 血管分割 U形网络 深度学习
下载PDF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在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被引量:3
6
作者 史雪辉 何守志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12期885-888,共4页
目的探讨氪激光诱导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形成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 NOS)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ssel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及其与CNV形成的关系... 目的探讨氪激光诱导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形成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 NOS)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ssel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及其与CNV形成的关系。方法对5组30只BN大鼠行单眼视网膜氪激光光凝,诱导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分别在光凝后3d、1周、2周、3周、4周摘除眼球,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光凝区进行Ⅷ因子相关抗原(factorⅧrelated antigen,FⅧR:Ag)检测以观测CNV形成,并检测CNV形成过程中i NOS、VEGF蛋白的表达,半定量分析i NOS、VEGF表达变化与CNV生成的相关性。结果FⅧR:Ag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显示,光凝后1周开始形成CNV,3~4周达到高峰。正常BN大鼠视网膜中,i NOS在神经节细胞、内核层表达;VEGF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内核层、色素上皮层、视网膜和脉络膜血管内皮细胞均有表达。视网膜光凝后,除上述部位外,i NOS和VEGF均在外核层和脉络膜的光凝损伤区阳性表达。光凝后3d^4周,光斑区内FⅧR:Ag、i NOS和VEGF阳性染色密度逐渐增加(P<0.05);i NOS、VEGF与FⅧR:Ag阳性染色密度正相关(r=0.89,r=0.78,P<0.05);i NOS与VEGF阳性染色密度正相关(r=0.78,P<0.05)。结论i NOS与VEGF同步表达,其阳性表达密度与CNV生成正相关,i NOS在CNV生成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新生血管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Ⅷ因子相关抗原 大鼠
下载PDF
PEDF和VEGF mRNA在实验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雷 王康孙 +1 位作者 王玲 陈荣家 《眼科新进展》 CAS 2004年第2期84-87,共4页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ssel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和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 pigmentepitheliumderivedfactor,PEDF)在实验性小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neovascularization ,CNV)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二者在CNV形成...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ssel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和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 pigmentepitheliumderivedfactor,PEDF)在实验性小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neovascularization ,CNV)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二者在CNV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用半导体激光诱导小鼠CNV模型。分别于激光后 1、3、7d、2和 3周时取出眼球 ,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CNV组织中VEGF和PEDF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VEGF和PEDFmRNA在激光诱导的小鼠CNV组织形成过程中均有显著表达。激光光凝早期二者的表达均增高 ,但VEGFmRNA的表达升高更显著。激光照射后 3和 7d时 ,VEGFmRNA的表达即达到高峰 ,阳性率分别为 2 6 0 5 %和 2 7 92 % ,而PEDFmR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2 1 13%和 2 3 5 5 % 2周时 ,VEGFmRNA表达开始下降 ,约为2 3 95 % ,而PEDFmRNA的表达则达到高峰 ,为 2 9 19% 光凝后 3周时 ,二者的表达均下降 ,但PEDFmRNA的表达仍高于VEGFmRNA的表达 ,分别为 2 4 87%和 2 1 93% 结论 VEGF和PEDFmRNA明显表达于实验性小鼠CNV组织中。 2者表达失衡可能在CNV的形成过程中起到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脉络膜新生血管
下载PDF
HIF-1α特异性双链RNA抑制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剂量-效应关系
8
作者 宋伟涛 夏晓波 熊思齐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11-315,共5页
背景脂质体介导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特异性双链RNA(dsRNA)能够有效抑制鼠视网膜新生血管,抑制效率与其剂量比相关。目的探讨HIF-1α dsRNA抑制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剂量-效应关系。方法采用Smith的方法,将出生后7d的C57BL/6... 背景脂质体介导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特异性双链RNA(dsRNA)能够有效抑制鼠视网膜新生血管,抑制效率与其剂量比相关。目的探讨HIF-1α dsRNA抑制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剂量-效应关系。方法采用Smith的方法,将出生后7d的C57BL/6J小鼠置于氧舱内,控制氧体积分数为(75±3)%,5d后正常氧环境喂养7d后处死;采用异硫氰酸荧光素-葡聚糖(FITC—Dextran)荧光造影视网膜铺片观察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态,鉴定视网膜新生血管模型。将出生后7d的8只小鼠于空气中喂养,为正常组。另51只8日龄小鼠放入(75±3)%的高氧环境中,5d后出舱并随机分为对照组(3只)、空载体组(3只)和基因治疗组,基因治疗组按照剂量比例(脂质体:质粒)亚分为9个组,每组5只。出舱当天空载体组小鼠玻璃体腔内注射空载体pSilencer2.1-U6hygro,基因治疗组按照不同剂量比例注射HIF-1α dsRNA表达质粒pSilencer2.1-U6hygro,均采用脂质体介导。对照组小鼠不作任何处理。注射后7d采用FITC—Dextran荧光造影视网膜铺片观察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态变化,采用病理切片统计突破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细胞核数,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视网膜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差异。结果视网膜铺片荧光造影发现,正常组视网膜血管分布呈规则均匀的网状结构。对照组和空载体组视网膜血管不规则扩张,中周边部有大量血管新生。基因治疗组中央区视网膜血管迂曲及不规则扩张较对照组和空载体组明显减轻,其中脂质体:质粒为1:1组更为明显。病理切片显示,正常组很少见到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内皮细胞细胞核,而对照组和空载体组中均大量出现,其发生率为100%。各基因治疗组均较对照组的(11.57±5.85)个和空载体组的(11.53±6.15)个明显减少,其中脂质体:质粒为1:1组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内皮细胞细胞核数最少,为(2.17±4.23)个,各治疗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正常组视网膜中VEGF呈弱阳性表达;对照组和空载体组视网膜中VEGF呈阳性表达。各基因治疗组与对照组和空载体组相比较,VEGF的表达明显减少。结论采用脂质体介导,玻璃体腔显微注射HIF-1α特异性dsRNA表达质粒pSilencer2.1-U6hygro能有效抑制小鼠缺血性视网膜病变模型新生血管的形成,其中脂质体:质粒为1:1时抑制效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新生血管化/治疗 内皮 血管 生长物质 基因治疗 动物模型
下载PDF
丝裂霉素对碱烧伤后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
9
作者 蔡新雨 杨炜 +1 位作者 庞宝华 苏文成 《农垦医学》 2006年第6期423-425,共3页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抑制角膜新生血管的作用。方法:36只家兔分成三组,每组12只,右眼碱烧伤制成新生血管模型,A组给予生理盐水点眼,B组给予丝裂霉素结膜下注射,C组给予地塞米松眼液点眼,隔日观测角膜情况,于7d、14d各取半数家兔处死,取角...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抑制角膜新生血管的作用。方法:36只家兔分成三组,每组12只,右眼碱烧伤制成新生血管模型,A组给予生理盐水点眼,B组给予丝裂霉素结膜下注射,C组给予地塞米松眼液点眼,隔日观测角膜情况,于7d、14d各取半数家兔处死,取角膜组织行HE染色及VEGF免疫组化检测。结果:丝裂霉素对角膜新生血管有抑制作用(差异有显著性),比地塞米松作用稍强(差异无显著性),后期反应较其轻。结论:非细胞毒浓度丝裂霉素具有明显抑制新生血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 新生血管 丝裂霉素
下载PDF
肝素缓释可降解支架在心肌血运重建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月驹 张光伟 +4 位作者 刘晓程 史蓉芳 刘天军 赵晓斌 吕丰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93-695,738,共4页
目的:探讨肝素缓释支架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血运重建中的作用。方法:通过结扎前降支冠状动脉制作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然后随机分为3组,A组(6只)为对照组,B组(6只)为心肌打孔组,C组(6只)为心肌打孔+支架植入组。在B组和C组中,于心肌梗... 目的:探讨肝素缓释支架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血运重建中的作用。方法:通过结扎前降支冠状动脉制作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然后随机分为3组,A组(6只)为对照组,B组(6只)为心肌打孔组,C组(6只)为心肌打孔+支架植入组。在B组和C组中,于心肌梗死区采用自制高速钻孔器由心外膜打2个直径为3.5mm透壁孔道,C组每个孔道内植入1枚肝素缓释支架。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6周观察组织学改变、新生血管密度、心肌灌注及心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后6周,B组孔道完全闭塞,C组孔道仍然开放,内壁被一层内皮细胞覆盖。C组中新生血管密度较A组和B组明显增加(均P<0.001);治疗前后C组灌注质量缺损百分率的差值(△MDP)较A组和B组明显改善(均P<0.001);C组存活心肌面积较A组和B组明显增加(均P<0.01);C组左室射血分数为较A组和B组明显提高(均P<0.05)。结论:肝素缓释支架可以维持穿心肌孔道开放,促进心肌梗死后血管再生,增加心肌灌注,提高心肌存活,改善心功能,可能成为心肌梗死后再血管化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 心肌梗死 支架 新生血管化 生理性 冠状血管 放射性核素显像 疾病模型 动物
下载PDF
OCTA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网膜微血管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邓宇 接传红 +3 位作者 王建伟 王晶莹 张玮琼 蔡文静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79-1182,共4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它可以破坏视网膜微血管系统,造成视力损伤,严重者可以导致失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是一种无创的血管成像技术,可以显示视网膜各个分层血管的损伤情况。本文综述了OCTA检测糖尿...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它可以破坏视网膜微血管系统,造成视力损伤,严重者可以导致失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是一种无创的血管成像技术,可以显示视网膜各个分层血管的损伤情况。本文综述了OCTA检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损伤的临床应用及其功能特点,展望了其未来发展的方向。以期更早发现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的损伤和更好监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疾病的进展,并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微血管损伤 视网膜新生血管 视网膜血流密度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在眼前节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崔同峰(综述) 朱江(审校) 《眼科学报》 CAS 2021年第7期543-546,共4页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是一种非接触、无创的、快速的血管造影技术,它通过检测红细胞在血管内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信号的变化来提供血管影像。由...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是一种非接触、无创的、快速的血管造影技术,它通过检测红细胞在血管内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信号的变化来提供血管影像。由于这项技术不需要注射血管造影剂,使得它比传统的眼科血管造影技术更安全。在前节疾病的检查中,OCTA不仅能够量化前节血管的范围和密度,还显示出良好的成像质量,为临床监测疾病的病程和对治疗的反应提供客观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新生血管 血管密度
下载PDF
肾透明细胞癌相对强化CT值与微血管生成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欧阳爱梅 苏新友 +2 位作者 魏兆龙 于德新 李琨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5期537-540,共4页
目的 :分析肾透明细胞癌CT强化参数与微血管参数的相关性,探讨肾细胞癌CT强化的血管性机制。方法 :对29例肾透明细胞癌手术标本行CD34染色,行微血管计数及形态学测量,回顾CT图像,测量并计算动脉期肿瘤CT值(VTA),以及VTA与主动脉、肾皮... 目的 :分析肾透明细胞癌CT强化参数与微血管参数的相关性,探讨肾细胞癌CT强化的血管性机制。方法 :对29例肾透明细胞癌手术标本行CD34染色,行微血管计数及形态学测量,回顾CT图像,测量并计算动脉期肿瘤CT值(VTA),以及VTA与主动脉、肾皮质及肾髓质的CT值比值(RTA、RTC、RTM),VTA与肾皮质、肾髓质CT值差值(DTC、DTM),探讨微血管参数与CT强化参数的关系。根据病灶有无囊变、包膜分别分组;按照VTA和RTC大小分别分组:VTA分为<100 HU、100 HU≤VTA<150 HU、≥150 HU 3组,RTC分为≤0.6、0.6<RTC<1、≥1 3组;比较各组之间微血管参数的差异。结果 :VTA、RTC、DTC与微血管数目(MVD1)、面积(S1)、直径(D1)、周长(L1)及有腔微血管数目(MVD2)、直径(D2)、周长(L2)均呈正相关(均P<0.05)。RTA、RTM与MVD2、D2、L2呈正相关(均P<0.05)。CT强化参数与MVD2、D2、L2呈正相关(均P<0.01)。VTA<100 HU、100 HU≤VTA<150 HU、VTA≥150 HU 3组MVD1均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MVD2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80,P<0.001)。RTC≤0.6、0.6<RTC<1、RTC≥1 3组MVD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9,P=0.042 1);3组MVD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10,P<0.000 1)。结论:CT强化参数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肿瘤微血管生长情况,可作为宏观上判断肾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免疫组织化学 微血管 新生血管化 病理性
下载PDF
OCT血管成像在眼科的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杨爱萍 汪浩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2073-2076,共4页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是近年来新兴的血管成像技术,除具备传统OCT的优点外,还能够分层观察视网膜脉络膜血管形态及血流改变情况,使用伪彩可区分正常与异常的血管结构,并且能够对血流信号进行探测和量化分析。此外,与传统的荧...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是近年来新兴的血管成像技术,除具备传统OCT的优点外,还能够分层观察视网膜脉络膜血管形态及血流改变情况,使用伪彩可区分正常与异常的血管结构,并且能够对血流信号进行探测和量化分析。此外,与传统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吲哚菁绿造影(ICGA)技术不同,OCTA无需静脉注射造影剂就能提供比传统眼底血管造影技术更多、更准确的血流信息。但是,任何技术的临床应用都有其局限性。本文将对OCTA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眼科的应用、局限性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吲哚菁绿血管造影 视网膜血管 脉络膜新生血管 视神经 青光眼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与微血管计数的关系 被引量:4
15
作者 朱莉丽 马凯 +1 位作者 田雨 孙洁 《肿瘤防治杂志》 2004年第4期381-384,共4页
目的 :研究胆囊癌中微血管计数(microvesselcount ,MVC)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及其受体Flk 1(fetalliverkinase 1)的表达及三者对肿瘤血管生成和转移的影响。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49例胆囊... 目的 :研究胆囊癌中微血管计数(microvesselcount ,MVC)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及其受体Flk 1(fetalliverkinase 1)的表达及三者对肿瘤血管生成和转移的影响。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49例胆囊癌组织MVC、VEGF和Flk 1。结果 :49例胆囊癌MVC值为( 3 4 5± 11 8)个 /HP ,与Nevin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 <0 0 5。VEGF表达的阳性率为 63 3 % ( 3 1/4 9) ,在Nevin临床分期S1~S3和淋巴结未转移者中的表达分别显著低于S4~S5和有淋巴结转移者P <0 0 5 ,且与MVC值呈显著相关 ,t =2 0 61,P <0 0 5。Flk 1表达的阳性率为67 3 % ( 3 3 /4 9) ,与VEGF密切相关 ,P <0 0 5。VEGF及其受体Flk 1共阳性表达者的百分率为 49 0 % ( 2 4/4 9) ,其MVC值显著增高 ,t =2 480 ,P <0 0 5。结论 :VEGF及其受体Flk 1的表达和MVC与胆囊癌的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肿瘤 新生血管化 病理性 血管生成因子 内皮 血管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伴发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永鹏 周海英 +1 位作者 彭晓燕 张风 《中国医刊》 CAS 2019年第5期547-550,共4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伴发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et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wAMD)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序列研究,纳入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伴发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et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wAMD)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序列研究,纳入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就诊的15例患者的15只眼。所有患者均诊断为双眼DR伴发单眼wAMD,对患者的性别、年龄、DR分期、wAMD类型等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在15例患者中,男9例,女6例,年龄58~82岁,平均(71.73±6.19)岁。糖尿病病程1~30年,平均(12.47±9.80)年。合并高血压者6例,最佳矫正视力范围从眼前指数~0.3。DR中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1例,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4例;wAMD中脉络膜新生血管12例,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3例。结论 DR和wAMD均为常见的致盲性眼病,二者究竟是相互促进还是相互抑制,以及其中的影响因素,值得进一步探讨。临床中DR合并wAMD较为少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DR合并wAMD发病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脉络膜新生血管 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下载PDF
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早期血液供应模式的定量研究
17
作者 曹蓉 李若坤 +3 位作者 强金伟 李瀛 刘巧遇 王杰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4-219,共6页
目的定量评估不同时间点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内血液供应模式的变化。方法将1×10^7/mL的MHCC97-H细胞悬液同一时间接种于40只裸鼠(0.2 mL/鼠)的左侧腹股沟皮下,分别于种瘤后第2、3、4、5周取瘤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CD34和CD34/... 目的定量评估不同时间点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内血液供应模式的变化。方法将1×10^7/mL的MHCC97-H细胞悬液同一时间接种于40只裸鼠(0.2 mL/鼠)的左侧腹股沟皮下,分别于种瘤后第2、3、4、5周取瘤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CD34和CD34/PAS双染色),定量分析血管参数,包括微血管面积(microvascular area,MVA)、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评估肿瘤内血管供应模式的变化。结果随着肿瘤生长时间的延长,MVA先减小后增大,第3周肿瘤MVA小于第2周[(13720.8±2375.6)μm^2vs.(28795.5±3412.7)μm^2,P=0.013],第4周肿瘤MVA大于第3周[(29221.3±3958.5)μm^2vs.(13720.8±2375.6)μm^2,P=0.025];VM百分比呈明显升高趋势,第4周肿瘤VM百分比高于第2周(84.2%±15.4%vs.50.1%±14.6%,P=0.015)。结论在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新生血管形成的早期阶段,随着肿瘤生长时间的延长,VM逐渐成为肿瘤的主要血液供应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血管生成拟态(VM) 内皮依赖性血管 新生血管形成 血液供应模式 裸鼠
下载PDF
近视性黄斑病变黄斑结构和微循环的变化及其与视力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春侠 王庆旭 +2 位作者 于广委 李娜 王东林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052-2058,共7页
目的:观察近视性黄斑病变(MM)黄斑区形态结构和微循环的变化,探讨其相关性及对视力的影响。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6-10/2018-12于眼科检查的高度近视患者165例189眼,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154例154眼纳入研究。根据病理性近视荟... 目的:观察近视性黄斑病变(MM)黄斑区形态结构和微循环的变化,探讨其相关性及对视力的影响。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6-10/2018-12于眼科检查的高度近视患者165例189眼,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154例154眼纳入研究。根据病理性近视荟萃分析(META-PM)分类方法将患者分为M0组(分类0,41眼),M1组(分类1,53眼),M2组(分类2和分类3,52眼),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mCNV)组(43眼)。所有受检者均进行OCTA检查。对比组间视网膜不同分层形态学参数和微循环指标的差异,形态学参数与微循环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视力与其他参数的相关性。结果:M0组、M1组、M2组中心区全层视网膜厚度(FRT),外层视网膜厚度(ORT)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M2组、mCNV组中心区表层视网膜血流密度(SVD)、深层视网膜血流密度(DVD)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M0组、M1组、M2组、mCNV组旁中心区FRT、ORT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M2组、mCNV组旁中心区内层视网膜厚度(IRT)、SVD、DVD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M0组、M1组、M2组、mCNV组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密度(CVD)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近视性黄斑病变不合并CNV眼中心区视网膜及脉络膜血流密度与对应的视网膜脉络膜厚度呈正相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轴长(AL)、弥漫性或斑片状脉络膜视网膜萎缩是最佳矫正视力(BCVA)的影响因素(均P<0.01)。结论:近视性黄斑病变视网膜形态学改变早于微循环改变,且外层视网膜厚度改变早于内层视网膜厚度改变。中心区视网膜和脉络膜血流密度与对应的视网膜脉络膜厚度呈正相关。BCVA的影响因素主要为AL和近视性黄斑病变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性黄斑病变 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 血流密度 脉络膜视网膜萎缩
下载PDF
基于bFGF基因表达探讨缺氧条件下补阳还五汤促进体外血管三维模型的血管新生分子机制 被引量:3
19
作者 卢斌 李虎虎 +5 位作者 吴旦斌 张同 袁晓捧 范英昌 姜希娟 杨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10期2195-2198,共4页
目的:基于bFGF基因表达情况调控缺氧条件下补阳还五汤促进体外血管三维培养模型中新生血管的分子机制。方法:于Matrigel基质胶上种植腹主动脉血管段构建体外血管三维培养模型,常氧条件下培养5 d后,给予24 h缺氧干预,平行进行补阳还五汤... 目的:基于bFGF基因表达情况调控缺氧条件下补阳还五汤促进体外血管三维培养模型中新生血管的分子机制。方法:于Matrigel基质胶上种植腹主动脉血管段构建体外血管三维培养模型,常氧条件下培养5 d后,给予24 h缺氧干预,平行进行补阳还五汤和辛伐他汀治疗,利用倒置显微镜观察新生血管的生长情况,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分析bFGF、PDGFB、Ang1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倒置显微镜观察各实验组均有新生血管形成,其中模型组生长最为旺盛,但杂乱无序,补阳还五汤治疗后,新生血管规则有序。RT-PCR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bFGF基因表达明显上调(P <0. 01)、PDGFB基因表达上调(P <0. 05),Ang1基因表达下调(P <0. 05);基于补阳还五汤治疗后,bFGF基因表达上调(P <0. 05)、PDGFB基因表达明显上调(P <0. 01),Ang1基因表达上调(P <0. 05)。结论:缺氧条件下,经补阳还五汤治疗后,上调体外血管三维模型的新生血管相关基因水平表达,进而促进新生血管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血管三维模型 补阳还五汤 血管新生 BFGF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与高度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病变关系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夏逸帆 魏菁 +1 位作者 尚利晓 王菲艳 《医学综述》 CAS 2022年第15期2957-2962,共6页
高度近视是世界范围内造成视力受损的常见眼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是高度近视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可明显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作为调节细胞增殖、分化、运动、... 高度近视是世界范围内造成视力受损的常见眼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是高度近视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可明显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作为调节细胞增殖、分化、运动、凋亡的重要因子,通过信号通路、浓度梯度、内皮细胞间充质转化、受体CD105表达等途径调控视网膜/脉络膜新生血管的生成,并在高度近视中发挥巩膜重塑作用,通过促进或抑制其他因子的表达促进近视发展。TGF-β与高度近视CNV密切相关,有望成为治疗高度近视及CNV病变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 转化生长因子-Β 内皮细胞间充质转化 视网膜血管 CD105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