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EASURING THE IMPURITIES AND NEPS ON COTTON GRAY GOODS BY IMAGE ANALYSIS
1
作者 陈跃华 郭永平 《Journal of China Textile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1997年第1期33-37,共5页
In this paper, a test system was developed in which a CCD camera was used as a sensor together with an IBM-AT-compatible computer with an Intel 80486 processor to measure the impurities and neps on a piece of cotton g... In this paper, a test system was developed in which a CCD camera was used as a sensor together with an IBM-AT-compatible computer with an Intel 80486 processor to measure the impurities and neps on a piece of cotton gray goods, and a method was proposed by which the differences of degree of gray between samples and interference caused by surface unevenness, creasing and the like within a test sample can be removed effectively. The whole test system is reliable, accurate and causing fewer subjective err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age processing AVERAGE GRAY value IMPURITIES and neps threshold
下载PDF
Effect of Spinning Parameters on Thick, Thin Places and Neps of Rotor Spun Yarn
2
作者 Md. Reazuddin Repon Rajib Al Mamun +2 位作者 Selim Reza Mithun Kumer Das Tarikul Islam 《Journal of Textil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6年第3期47-55,共9页
Defect free yarn is a great demand for spinner, knitter, and weaver and also other textile personnel because numerous end products from knit apparels to woven fabrics, from towels to sheets and from carpets to industr... Defect free yarn is a great demand for spinner, knitter, and weaver and also other textile personnel because numerous end products from knit apparels to woven fabrics, from towels to sheets and from carpets to industrial fabrics characteristics significantly depend on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yarn. The qualities of rotor yarn are really directed by spinning parameters.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spinning parameters such as rotor diameter and speed on thick, thin places and neps of yarn in rotor spinning process. 0.11 sliver hank of 100% cotton was used to produce 12 Ne yarn. 65% virgin cotton and 35% wastage cotton were mixed together. The positive impact of spinning parameters on yarn properties were accessed by thick places, thin places and neps.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yarn qualities were improved with increasing of rotor speed and rotor diameter. The rotor diameter was settled to 43 mm while rotor speed fluctuated from 35,000 to 45,000 rpm and rotor speed was fixed to 35,000 rpm while rotor diameter across contrasts from 43 mm to 66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tor Spinning Rotor Diameter Rotor Speed Thick Places Thin Places neps
下载PDF
基于BEPS模型的云南省碳源/汇时空特征及其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鲁韦坤 李蒙 +1 位作者 程晋昕 窦小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41-1455,共15页
净初级生产力(NPP)和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是估算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的重要指标,云南为我国碳汇的主要区域之一,开展云南NPP和NEP时空变化特征分析对科学评估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功能,以及开展碳排放交易具有重要意义。基于BEPS模型19... 净初级生产力(NPP)和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是估算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的重要指标,云南为我国碳汇的主要区域之一,开展云南NPP和NEP时空变化特征分析对科学评估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功能,以及开展碳排放交易具有重要意义。基于BEPS模型1981-2019年NPP和NEP产品,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文献对比等方法,研究云南NPP和NEP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在云南的适用性。结果表明:(1)1981-1999年云南NPP和NEP呈水平波动,2000年后云南NPP和NEP呈明显波动上升趋势,2000-2019年云南NPP高值区域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南部,而NEP高值区则主要分布在东部和西部局部地区;(2)2000-2019年云南NPP和NEP除西北部部分地区为下降趋势外,其余大部地区为上升趋势;(3)云南NPP峰值出现在7、8月,谷值出现在2月,NEP峰值出现月份与NPP基本相同,但谷值出现月份较NPP滞后1-3个月,6-10月是云南碳汇的主要月份;(4)BEPS模型估算的NPP与目前广泛应用的CASA和遥感模型结果较为一致,时空变化特征与云南生态恢复措施和气候特征吻合,其估算的NEP与陆地生物圈模型(IBIS)模型和中国通量观测研究联盟(ChinaFLUX)碳水通量观测数据较为接近,时空变化大部地区与云南生态恢复措施和气候特征基本吻合,表明BEPS模型在云南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PS模型 NPP NEP 适用性 云南
下载PDF
浙江省丽水市森林碳汇时空演变及对极端降水的响应
4
作者 杨宁馨 毛方杰 +6 位作者 杜华强 李雪建 孙佳倩 赵吟吟 郑兆东 腾先锋 叶峰峰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9-927,共9页
【目的】模拟并分析浙江省丽水市森林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时空演变趋势,揭示其对极端降水的响应机制,为丽水市森林固碳潜力时空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综合样地调查、遥感观测、InTEC模型,模拟3种气候情景(RCP 2.6、RCP 4.5和RCP ... 【目的】模拟并分析浙江省丽水市森林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时空演变趋势,揭示其对极端降水的响应机制,为丽水市森林固碳潜力时空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综合样地调查、遥感观测、InTEC模型,模拟3种气候情景(RCP 2.6、RCP 4.5和RCP 8.5)下1979—2079年丽水市森林NEP时空格局,分析极端降水时空特征,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讨极端降水对NEP的影响。【结果】①1979—2015年丽水市极端降水频率和强度呈增加趋势。未来气候情景下除RCP 2.6之外,RCP 4.5和RCP 8.5极端降水量、频率和强度仍持续增加,其中莲都区、缙云县以及景宁畲族自治县等地区极端降水事件上升趋势较强。②1979—2015年森林NEP呈增加趋势,增长速度为18.44 g·m^(-2)·a^(-1)。2016—2079年,3种气候情景下森林NEP均呈下降趋势,但碳汇总量呈上升趋势,最大NEP累积达10.97 Pg。③1979—2015年极端降水对NEP产生积极影响,2016—2079年除RCP 2.6影响不显著,其他2种情景下极端降水对NEP均产生消极影响,但RCP 8.5情景下极端降水较RCP 4.5对NEP的影响更小。【结论】丽水市森林碳汇能力较强,在未来气候情景下仍具有较高的碳汇潜力,然而极端降水对NEP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图5参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 森林碳汇 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 InTEC模型 浙江省丽水市
下载PDF
基于PLUS土地利用模拟的阿克苏河流域NEP时空格局研究
5
作者 李沛尧 王新军 +3 位作者 许世贤 高胜寒 薛智暄 衡瑞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59-1068,共10页
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是评估陆地生态系统碳吸收量的重要指标,而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是影响区域碳吸收量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分析LUCC与NEP的变化趋势,对区域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阿克苏河流域2000—2020年LUCC与MO... 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是评估陆地生态系统碳吸收量的重要指标,而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是影响区域碳吸收量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分析LUCC与NEP的变化趋势,对区域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阿克苏河流域2000—2020年LUCC与MODIS遥感数据估算区域内各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的年均固碳速率,借助PLUS模型模拟未来40 a的LUCC,预测未来40 a流域NEP时空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近20 a流域内总NEP呈上升趋势,上升速率为0.136 Mt C·(10a)-1,林地平均固碳速率最高;(2)未来40 a阿克苏河流域总碳吸收量在不断上升。林地面积的增加是阿克苏河流域碳吸收量上升的主要途径,生态保护工程的积极性对流域内碳吸收量起到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P LUCC模拟 PLUS模型 阿克苏河流域
下载PDF
湖南省植被碳汇动态及其自然驱动因子分析
6
作者 赵海溶 莫宏伟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04-313,共10页
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t ecosystem productivity,NEP)是生态系统极为重要的特征量,也是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之间碳交换的物理量。该文基于MODIS NPP和气象数据,利用土壤微生物呼吸模型估算2000—2020年湖南省的植被NEP,并结合趋势拟合、... 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t ecosystem productivity,NEP)是生态系统极为重要的特征量,也是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之间碳交换的物理量。该文基于MODIS NPP和气象数据,利用土壤微生物呼吸模型估算2000—2020年湖南省的植被NEP,并结合趋势拟合、变异系数和标准差椭圆等方法对植被碳汇动态变化特点进行分析,进而利用地理探测器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定量分析自然因子对植被碳汇的影响。结果表明:湖南省植被碳汇多年平均值为603.01 gC·m^(-2)·a^(-1),呈现出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由西南向东北逐步降低的空间分布格局;2000—2020年,植被碳汇平均趋势系数为2.97 gC·m^(-2)·a^(-1),整体呈现增加趋势;变异系数以低波动和较低波动为主,高波动地区主要分布于部分城市周边容易受到自然或人为因素干扰的区域;植被碳汇变化是多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各因子解释力依次为:海拔>坡度>气温>降水量>坡向,海拔和坡度对湖南省植被碳汇的时空分布具有较强的解释力,气温和降水对植被碳汇的解释力较弱,植被碳汇与气温、降水量正相关的区域分别占植被总面积的75.13%和73.11%。研究结果可为该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双碳”目标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碳汇 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 动态变化 驱动因子 湖南省
下载PDF
西安市植被碳汇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解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赵月帅 张秀红 +2 位作者 范田禾 王锐 宁博 《地理空间信息》 2024年第2期30-33,共4页
基于2001-2015年MOD17A3 NPP数据,运用土壤呼吸模型,计算出植被NEP值,以植被NEP值作为估算碳汇的重要指标,借助GIS空间分析、相关性分析,研究了2001-2015年西安市碳汇时空格局及演变特征,分析了气温、降水、高程、坡度对植被碳汇变化的... 基于2001-2015年MOD17A3 NPP数据,运用土壤呼吸模型,计算出植被NEP值,以植被NEP值作为估算碳汇的重要指标,借助GIS空间分析、相关性分析,研究了2001-2015年西安市碳汇时空格局及演变特征,分析了气温、降水、高程、坡度对植被碳汇变化的影响,为西安市生态环境调控提供了一定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如果不考虑人为干扰条件影响,西安市除建设用地之外均属于碳汇用地。2001-2015年西安市植被碳汇整体呈上升趋势,显著增加区域面积占比达44.49%;植被NEP与高程、坡度间存在阶段性变化特征,且高程影响幅度较大;植被碳汇与降水呈正相关,与气温呈负相关关系,但局部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PP NEP 植被碳汇 时空演变 西安市
下载PDF
高中生人地协调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张琪 李小妹 《地理教育》 2024年第8期3-6,共4页
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主线,人地协调观是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形成的四大核心素养之一。本文以新生态范式量表为基础并结合中国地理国情和高中生认知发展特征进行中国化改造,构建适用于地理基础教育的人地协调观评价指标体系,涵... 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主线,人地协调观是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形成的四大核心素养之一。本文以新生态范式量表为基础并结合中国地理国情和高中生认知发展特征进行中国化改造,构建适用于地理基础教育的人地协调观评价指标体系,涵盖地对人、人对地、人地协调3个一级维度及其下属的9个二级维度;而后,立足于指标体系编制人地协调观课堂观察量表。研究致力于为一线教师科学评价学生人地协调观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促进人地协调观培养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地协调观 NEP2量表 评价指标体系 高中地理
下载PDF
Impact of Sky Conditions on Net Ecosystem Productivity over a “Floating Blanket” Wetland in Southwest China
9
作者 Yamei SHAO Huizhi LIU +4 位作者 Qun DU Yang LIU Jihua SUN Yaohui LI Jinlian LI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2期355-368,共14页
Based on eddy covariance(EC) measurements during 2016–20, the effects of sky conditions on the net ecosystem productivity(NEP) over a subtropical “floating blanket ” wetland were investigated. Sky conditions were d... Based on eddy covariance(EC) measurements during 2016–20, the effects of sky conditions on the net ecosystem productivity(NEP) over a subtropical “floating blanket ” wetland were investigated. Sky conditions were divided into overcast, cloudy, and sunny conditions. On the half-hourly timescale, the daytime NEP responded more rapidly to the changes in the total photosynthetic active radiation(PARt) under overcast and cloudy skies than that under sunny skies. The increase in the apparent quantum yield under overcast and cloudy conditions was the greatest in spring and the least in summer. Additionally, lower atmospheric vapor pressure deficit(VPD) and moderate air temperature were more conducive to enhancing the apparent quantum yield under cloudy skies. On the daily timescale, NEP and the gross primary production(GPP) were higher under cloudy or sunny conditions than those under overcast conditions across seasons. The daily NEP and GPP during the wet season peaked under cloudy skies. The daily ecosystem light use efficiency(LUE)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WUE) during the wet season also changed with sky conditions and reached their maximum under overcast and cloudy skies, respectively. The diffuse photosynthetic active radiation(PAR_d) and air temperature were primarily responsible for the variation of daily NEP from half-hourly to monthly timescales, and the direct photosynthetic active radiation(PAR_b) had a secondary effect on NEP. Under sunny conditions, PAR_b and air temperature were the dominant factors controlling daily NEP. While daily NEP was mainly controlled by PAR_d under cloudy and overcast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ffuse radiation eddy covariance NEP controlling factors WETLAND path analysis
下载PDF
Potential reduction in carbon fixation capacity under climate change in a Pinus koraiensis forest
10
作者 Dong Kook Woo 《Forest Ecosystems》 SCIE CSCD 2024年第2期152-161,共10页
There has been an increasing recognition of the crucial role of forests, responsible for sequestering atmospheric CO_(2), as a moral imperative for mitigating the pace of climate change. The complexity of evaluating c... There has been an increasing recognition of the crucial role of forests, responsible for sequestering atmospheric CO_(2), as a moral imperative for mitigating the pace of climate change. The complexity of evaluating climate change impacts on forest carbon and water dynamics lies in the diverse acclimations of forests to changing environments. In this study, we assessed two of the most common acclimation traits, namely leaf area index and the maximum rate of carboxylation(V_(cmax)), to explore the potential acclimation pathways of Pinus koraiensis under climate change. We used a mechanistic and process-based ecohydrological model applied to a P. koraiensis forest in Mt. Taehwa, South Korea. We conducted numerical investigations into the impacts of(i) Shared Socioeconomic Pathways 2–4.5(SSP2-4.5) and 5–8.5(SSP5-8.5),(ii) elevated atmospheric CO_(2) and temperature, and(iii) acclimations of leaf area index and V_(cmax)on the carbon and water dynamics of P. koraiensis. We found that there was a reduction in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 under the SSP2-4.5 scenario, but not under SSP5-8.5, compared to the baseline, due to an imbalance between increases in atmospheric CO_(2) and temperature. A decrease in leaf area index and an increase in V_(cmax)of P. koraiensis were expected if acclimations were made to reduce its leaf temperature. Under such acclimation pathways, it would be expected that the well-known CO_(2) fertilizer effects on NPP would be attenu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imate change NEP Pinus koraiensis WARMING ACCLIMATION
下载PDF
京津冀地区植被碳源/汇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11
作者 侯金龙 马志强 +3 位作者 杨澄 葛双双 何迪 董璠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29-1338,共10页
植被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t Ecosystem Productivity,NEP)在碳循环中起着关键作用,是生态系统碳预算的重要指标。基于MOD17A3数据、气象数据,结合土壤呼吸模型,对京津冀地区植被碳源/汇时空分布特征展开研究,并利用趋势分析、相关性分析... 植被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t Ecosystem Productivity,NEP)在碳循环中起着关键作用,是生态系统碳预算的重要指标。基于MOD17A3数据、气象数据,结合土壤呼吸模型,对京津冀地区植被碳源/汇时空分布特征展开研究,并利用趋势分析、相关性分析等方法探究植被NEP与气象要素、植被归一化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及土地利用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2000-2022年京津冀地区NEP呈波动上升趋势,年增长率5.65g·m^(-2),年均NEP为108g·m^(-2),碳汇区面积也逐步增加,2022年占比达到最大值95.0%;NEP空间格局呈“北高南低”特征,与区域高程一致,并且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2)近20年来,京津冀植被NEP呈上升趋势的面积占98.3%,且显著上升的区域占比为85.9%,在承德、张家口和北京较为集中,NEP为下降趋势的面积仅占1.72%;承德植被NEP呈显著上升的区域占比最多,为98.2%,而邯郸显著下降的区域占比最多,为1.03%。3)京津冀大部分地区植被NEP都与降水、气温呈正相关,与降水、气温的相关性均值分别为0.500、0.160,NEP与降水、气温呈显著正相关的面积占比分别为78.2%、13.9%,降水是影响京津冀地区NEP变化的关键气象因子;NDVI与NEP的平均相关系数为0.430,呈极显著正相关的面积占比为58.1%,其中正相关性较高的区域集中在京津冀西北部山区。土地利用变化结果显示近20年间京津冀林地面积大幅增加,3个研究时段内分别增加了31.4%、24.0%和11.9%,是驱动该地区植被NEP上升的重要因子。研究结果为京津冀地区植被碳源/汇的准确评估及“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 京津冀地区 碳源/汇 气象要素 时空变化 土壤异养呼吸
下载PDF
Navigating a Change: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National Education Policy’s Impact on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12
作者 Ujjvala Kanungo Sandra Satheesh Stuti Mehra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2024年第4期241-259,共19页
The patterns and trends in formal higher education are changing.As world economy is moving towards a knowledge based economy,the needs and requirements of formal higher education are also changing.Countries are curren... The patterns and trends in formal higher education are changing.As world economy is moving towards a knowledge based economy,the needs and requirements of formal higher education are also changing.Countries are currently reevaluating their options of formalizing their growing education sector by drafting new education policy that aims to meet the demands of this futuristic knowledge based and technology driven economy with involvemen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Machine Learning(AIML).Factors addressing core competence of employability,holistic development and attainment of skills are the new mantras of evolving modern day’s economy.To be in sync with such demand,requirement,and challenges,the Indian government took a significant step in drafting a New Education Policy popularly known as‘NEP 2020’.This paper makes an attempt to analyze the significant characteristics and dimensions of this NEP 2020 by undertaking a survey among stakeholders mostly students to arrive at certain key findings such as inducing centric,employable,skillful,and holistic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ttaining such higher education.It also points out some of the implementation issues which require lead time to be adjusted with the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P2020 holistic educ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ion LEARNING
下载PDF
印尼将核电建设纳入2033年电力总体规划
13
作者 王兴春 伍浩松 《国外核新闻》 2024年第8期3-3,共1页
【《印尼商务邮报》网站2024年7月11日报道】印尼能源和矿产资源部(ESDM)近日宣布,印尼已将核电纳入2033年电力总体规划,标志着该国核电发展进入新阶段。印尼政府正在讨论设立核能计划执行机构(NEPIO)以推进核电建设计划实施,并于近期... 【《印尼商务邮报》网站2024年7月11日报道】印尼能源和矿产资源部(ESDM)近日宣布,印尼已将核电纳入2033年电力总体规划,标志着该国核电发展进入新阶段。印尼政府正在讨论设立核能计划执行机构(NEPIO)以推进核电建设计划实施,并于近期发布了关于组建NEPIO筹备小组的规定。近年来,印尼已与美国和丹麦等国相关机构和企业签署核能合作协议,涉及小型压水堆、钍基熔盐堆(TMSR-500)、紧凑型熔盐堆(CMSR)等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尼政府 核电建设 矿产资源 执行机构 筹备小组 总体规划 核电发展 NEP
下载PDF
基于IBIS模型的1960-2006年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格局研究 被引量:33
14
作者 杨延征 马元丹 +3 位作者 江洪 朱求安 刘金勋 彭长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3911-3922,共12页
定量评估区域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是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科学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之一。利用集成生物圈模型(IBIS)对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历史时期(1960—2006年)气候及CO2浓度变化条件下碳收支时空变异特征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 定量评估区域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是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科学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之一。利用集成生物圈模型(IBIS)对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历史时期(1960—2006年)气候及CO2浓度变化条件下碳收支时空变异特征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1960—2006年间,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PP)总量水平约为2.46 Gt C/a,总体呈上升趋势,在东南及西南地区最高,其次是长白山及大小兴安岭地区,西北内陆地区的净初级生产力水平最低;1960—2006年间,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总量水平约为0.11 Gt C/a,总体呈上升趋势,绝大部分区域表现为碳汇效应,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东南地区及西南部分地区碳汇效应较强,西北内陆区表现出弱碳源效应,温带湿润区、高原温带区和高原寒带区碳汇效应呈显著上升趋势;中国11个气候区,NPP与降水均为正相关,除了中温带湿润区、寒温带湿润区、高原温带和高原寒带外,降水是限制植被生长的主要因子。除了高原寒带外,NEP同样表现出与降水的更强相关性,与气温的相关性较弱。经验证,IBIS模型对于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的模拟结果合理,可以为科学预测生态系统的固碳潜力和制定区域碳管理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生态系统 碳收支 NPP NEP IBIS模型 中国
下载PDF
西南高山地区净生态系统生产力时空动态 被引量:28
15
作者 庞瑞 顾峰雪 +2 位作者 张远东 侯振宏 刘世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7844-7856,共13页
西南高山地区生态系统类型丰富、地形复杂,是响应全球气候变化的重点区域,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应用生态系统模型(Carbon Exchange between Vegetation,Soil,and the Atmosphere,CEVSA)模型估算了1954—2010年西南高山地... 西南高山地区生态系统类型丰富、地形复杂,是响应全球气候变化的重点区域,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应用生态系统模型(Carbon Exchange between Vegetation,Soil,and the Atmosphere,CEVSA)模型估算了1954—2010年西南高山地区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的时空变化,分析了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1954—2010年西南高山地区NEP平均为29.7 g C.m-.2a-1,其中低海拔地区常绿针叶林和常绿阔叶林NEP较高,而高海拔地区的草地覆盖类型NEP较低。(2)西南高山地区NEP总量的变动范围为-8.36—29.4Tg C/a,平均每年吸收碳15.4Tg C;NEP年际下降趋势显著(P<0.05),平均每年减少0.187Tg C,下降显著的区域占研究地区总面积的35.2%(P<0.05),其中草地(-0.526 g C.m-.2a-2,P<0.01)和常绿针叶林(-0.691 g C.m-.2a-2,P<0.01)下降趋势极为显著。(3)年NEP总量的年际变化与年平均温度呈负相关(r=-0.454,P<0.01),与年降水量呈正相关(r=0.708,P<0.01),与温度显著负相关的区域占60.3%(P<0.05),与降水显著正相关的区域占52.1%(P<0.05),其中草地和常绿针叶林均与温度极显著负相关(r=-0.603,P<0.01;r=-0.485,P<0.01),而与降水量极显著正相关(r=0.554,P<0.01;r=0.749,P<0.01)。(4)西南高山地区是明显的碳汇区,但是由于土壤异养呼吸(HR,heterotrophic respiration)的增长速度大于净初级生产力(NPP,net primary production)的增长速度,最近20a有部分地区开始由碳汇转为碳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P 时空动态 气候变化 西南高山地区
下载PDF
森林固碳释氧服务价值与异养呼吸损失量评估 被引量:22
16
作者 冯源 田宇 +2 位作者 朱建华 肖文发 李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5044-5054,共11页
固碳释氧是森林最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之一,将森林碳收支与固碳释氧服务价值评估相结合对于准确评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应用森林碳收支模型(CBM-CFS3),分别基于净初级生产力(NPP)和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评估了2009—2030年... 固碳释氧是森林最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之一,将森林碳收支与固碳释氧服务价值评估相结合对于准确评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应用森林碳收支模型(CBM-CFS3),分别基于净初级生产力(NPP)和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评估了2009—2030年湖北省兴山县森林生态系统总、净固碳释氧服务价值的时空动态,量化了异养呼吸造成的固碳释氧服务价值损失。模拟期间兴山县森林生态系统NPP逐渐增加(0.46—0.70 Tg/a),NEP由0.12 Tg/a先增加至0.21 Tg/a,然后逐渐下降至0.18 Tg/a;所对应的森林总、净固碳释氧服务价值范围分别为7.59—11.53亿元/a和2.21—3.70亿元/a。异养呼吸逐年增加,导致固碳释氧价值每年损失平均值为7.29亿元/a或4509元hm^(-2) a^(-1),约占总价值的68.6%。兴山县东南部异养呼吸造成的森林固碳释氧服务价值损失较高,而中部及西南部森林净固碳释氧价值较高。模拟期间兴山县森林为碳汇,稳定地提供固碳释氧服务。与NPP相比,使用NEP评估固碳释氧服务价值更为合理。忽视异养呼吸将严重高估森林生态系统固碳释氧服务价值;因而必须将物质循环过程与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相结合,以降低评估结果的不确定性、提高生态系统服务的评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平衡 异养呼吸 生态系统服务 NEP
下载PDF
中国东北地区近50年净生态系统生产力的时空动态 被引量:36
17
作者 李洁 张远东 +4 位作者 顾峰雪 黄玫 郭瑞 郝卫平 夏旭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90-1502,共13页
东北地区处于我国最高纬度地区,是全球气候变化最敏感的区域之一,研究东北地区净生态系统生产力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对阐明北半球中高纬度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基于CEVSA(Carbon Exchange between Vegetation,Soil and At... 东北地区处于我国最高纬度地区,是全球气候变化最敏感的区域之一,研究东北地区净生态系统生产力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对阐明北半球中高纬度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基于CEVSA(Carbon Exchange between Vegetation,Soil and Atomasphere)模型,对1961—2010年东北地区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的时空格局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探讨了气候变化与区域碳源汇的关系。结果表明:(1)1961—2010年,东北地区年NEP总量在-0.094PgC/a—0.117PgC/a之间波动,年平均0.026PgC/a,占全国NEP总量的15%—37%。过去50年东北区域NEP没有明显的线性变化趋势,20世纪80年代碳吸收量最高,20世纪90年代后碳吸收量开始下降。(2)东北地区NEP的空间分布呈现出东部高,西部和中部低,北部高,南部低的空间格局。过去50年来,碳源区向大气释放的碳量在减少,碳汇区从大气吸收的碳也在减少。(3)NEP的年际变化与温度呈负相关(r=-0.343,P<0.05),与降水呈显著正相关(r=0.859,P<0.01),东北地区NEP和年降水量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即同期上升或达到最高值,温度和降水共同作用导致东北地区NEP的年际变化,而年降水量的变化对NEP年际变化起主要作用。在空间上,东北地区NEP与降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的面积占研究区域总面积的91.5%,与温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的面积占31.6%,降水也是决定NEP空间分布的最主要因子。(4)升温伴随降水增加导致1961—1990年NEP呈增加趋势,而其后升温伴随降水减少则是近20年东北区域碳汇能力减弱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VSA模型 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 东北地区 气候变化
下载PDF
德国大规模教育测评项目的框架、方法及启示 被引量:1
18
作者 魏晓东 于海波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21,共7页
德国国家教育调查研究(简称NEPS)是由德国国家层面开展的大规模多群体的教育测评项目。其对能力领域的测评主要从特定内容领域的能力和元能力两个方面展开。该项目设计新颖,测试方式灵活,为德国教育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梳... 德国国家教育调查研究(简称NEPS)是由德国国家层面开展的大规模多群体的教育测评项目。其对能力领域的测评主要从特定内容领域的能力和元能力两个方面展开。该项目设计新颖,测试方式灵活,为德国教育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梳理和研究该项目的缘起、目的、评价领域与框架、方法等,有利于深入了解它的评价体系,从中获得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ps 能力测评 大规模测评 教育调查
下载PDF
三七和栀子有效成分对AD转基因小鼠早期脑内淀粉样蛋白清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颖 林森相 +6 位作者 华茜 杨开宇 姚娜 易六书 王爱敏 陈文举 陈金燕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3-179,共7页
目的研究三七和栀子有效组分(三七总皂苷和栀子苷)对APPV717I转基因小鼠脑内淀粉样蛋白的影响。方法转基因小鼠♀♂各半,分别随机分为三七和栀子有效成分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阳性药安里申组,模型组。阴性对照组为同窝出生的野... 目的研究三七和栀子有效组分(三七总皂苷和栀子苷)对APPV717I转基因小鼠脑内淀粉样蛋白的影响。方法转基因小鼠♀♂各半,分别随机分为三七和栀子有效成分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阳性药安里申组,模型组。阴性对照组为同窝出生的野生型小鼠。小鼠自3月龄开始自主进食给药3个月,进行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ELISA实验,检测海马和皮层区淀粉样蛋白Aβ1-40、Aβ1-42,降解酶IDE和NEP的表达水平。结果在♀性小鼠各组中,三七栀子中剂量组能够明显降低其脑内Aβ1-42的水平,且淀粉样蛋白的主要降解酶之一IDE的水平也有升高的趋势;而在♂性小鼠各组中,三七栀子的作用并不明显。结论三七和栀子有效成分可能通过促进Aβ的降解来降低♀小鼠Aβ1-42水平,对♂小鼠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采末病 三七 栀子 淀粉样蛋白 NEP IDE
下载PDF
基于环境态度的游客游憩冲击感知差异分析 被引量:13
20
作者 罗艳菊 吴楚材 +1 位作者 邓金阳 黄宇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45-51,共7页
本文基于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游客调查数据,分析了游客环境态度及其与游憩冲击感知之间的关系。采用"新环境范式"量表(NEP)测量游客的环境态度,并根据环境态度倾向将游客划分为生态中心主义者、人类中心主义者和立场模糊者... 本文基于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游客调查数据,分析了游客环境态度及其与游憩冲击感知之间的关系。采用"新环境范式"量表(NEP)测量游客的环境态度,并根据环境态度倾向将游客划分为生态中心主义者、人类中心主义者和立场模糊者。研究发现,与环境态度没有明显倾向的立场模糊者相比,人类中心主义者和生态中心主义者对社会性游憩冲击的感知强度更高,意即后两者对那些人为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与迹象更为敏感;环境态度不同的游客对于公园的植被、土壤、水体等资源性因子受冲击的感知强度无显著差异;环境态度不同的游客对管理性冲击感知也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态度 游憩冲击 感知 新环境范式(NEP)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