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用于小儿上肢手术的效果研究
1
作者 庞欣杰 卢锦容 +1 位作者 罗斌 黄天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4期105-107,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上肢手术中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应用价值。方法56例行小儿上肢手术的患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全麻),观察组行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儿术前、切皮时、... 目的探讨小儿上肢手术中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应用价值。方法56例行小儿上肢手术的患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全麻),观察组行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儿术前、切皮时、术中、手术结束时的生命体征指标及麻醉效果、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麻醉起效时间、入睡时间、苏醒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在切皮时、术中、手术结束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与对照组相比更加平稳,且手术结束时观察组患儿血氧饱和度(SpO2)(98.96±4.0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3.62±4.15)%,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麻醉优良率96.43%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7.14%低于对照组的28.57%,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的苏醒时间(7.25±1.38)min短于对照组的(31.14±4.16)min,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儿上肢手术中运用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可提高麻醉优良率,缩短患儿的苏醒时间,且麻醉安全性较高,因此,具备临床借鉴与推广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上肢手术 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气管插管 全身麻醉 麻醉效果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在老年上肢骨折患者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观察
2
作者 李丹 吕磊 +2 位作者 王二凯 杨百武 李玉为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7期54-60,共7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老年上肢骨折患者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10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80例老年上肢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臂丛神经阻滞+芬太尼,观察组行臂丛神经阻...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老年上肢骨折患者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10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80例老年上肢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臂丛神经阻滞+芬太尼,观察组行臂丛神经阻滞+芬太尼+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神经阻滞前(T_(1))、神经阻滞即刻(T_(2))、麻醉后10 min(T_(3))、手术开始后5 min(T_(4))、手术开始后30 min(T_(5))、术毕(T_(6))的血流动力学[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Ramsay镇静评分,T_(1)、T_(5)、T_(6)时应激激素水平[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麻醉前、术后24 h、术后72 h前列腺素(PG)E2、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麻醉前及术后1、3、7 d认知功能。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T_(1)~T_(6)时MAP、HR比较,结果:(1)不同时间点的MAP、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582和8.632,P=0.047和0.000);(2)两组的MAP、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931和12.023,均P=0.000);(3)两组MAP、HR评分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269和9.438,均P=0.000)。观察组与对照组T_(1)~T_(6)时刻Ramsay镇静评分比较,结果:(1)不同时间点的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023,P=0.000);(2)两组的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632,P=0.000);(3)两组Ramsay镇静评分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225,P=0.000)。观察组与对照组T_(1)、T_(5)、T_(6)时NE、E及Cor水平比较,结果:(1)不同时间点的NE、E及Cor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125、37.523和22.057,均P=0.000);(2)两组的NE、E及Cor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354、23.727和18.636,均P=0.000);(3)两组NE、E及Cor水平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635、28.079和20.547,均P=0.000)。观察组与对照组麻醉前、术后24 h、72 h血清PGE2、NGF比较,结果:(1)不同时间点的血清PGE2、NGF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252和39.524,均P=0.000);(2)两组的血清PGE2、NG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635和25.419,均P=0.000);(3)两组血清PGE2、NGF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736和28.447,均P=0.000)。观察组与对照组麻醉前、术后1、3、7 d认知功能评分比较,结果:(1)不同时间点的认知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225,P=0.000);(2)两组的认知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872,P=0.000);(3)两组认知功能评分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029,P=0.000)。结论右美托咪定在老年上肢骨折臂丛神经阻滞中镇静效果好,可有效减轻患者术中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术后疼痛感,促进术后认知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臂丛神经阻滞 上肢骨折 交感神经反应 应激激素
下载PDF
超声引导在小儿上肢手术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
3
作者 梁延伟 李帅晓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24年第3期291-295,共5页
目的非插管浅全身麻醉复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方法可以避免传统气管插管全麻带来的气管插管/拔管过程中的机械损伤,以及较大剂量镇静、镇痛药剂导致的患者用药危险及术后恢复时间的延长。但由于小儿臂丛神经解剖结构的特殊性,臂丛神... 目的非插管浅全身麻醉复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方法可以避免传统气管插管全麻带来的气管插管/拔管过程中的机械损伤,以及较大剂量镇静、镇痛药剂导致的患者用药危险及术后恢复时间的延长。但由于小儿臂丛神经解剖结构的特殊性,臂丛神经的定位方法难度较大,为此临床尝试采用超声引导技术解决术中穿刺定位不准确难题,本文旨在探讨超声引导在非插管浅全麻复合腋路臂丛阻滞下小儿上肢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2023年间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开展完成的采用腋路臂丛阻滞麻醉的小儿上肢手术患者,按照是否采用超声引导进行臂丛阻滞情况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患者在臂丛神经阻滞时间、麻醉药剂用量、麻醉药物起效时间、苏醒后各时间点手术后疼痛评估FLACC评分,以及术后不良反应等指标的异同,探讨超声引导在小儿上肢手术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共有190例患者入组,其中实验组55例,对照组13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和疾病类型等临床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组的局麻药物罗哌卡因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但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却明显快于对照组(P<0.01);整个手术期间研究组的麻醉药物丙泊酚和芬太尼用量,以及术后苏醒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且对照组有8例患者发生分支阻滞补救,8例患儿术后使用布洛芬止痛,2例出现恶心呕吐,1例患儿发生苏醒期躁动,明显高于研究组的发生率(P<0.01)。结论超声引导在小儿上肢手术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设备 超声引导 臂丛神经阻滞 非插管全身麻醉 小儿上肢手术 应用效果
下载PDF
探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B超引导下的临床效果
4
作者 张桂菊 李玉显 胜海峰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0期34-38,共5页
目的探究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7月—2023年7月成武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实施麻醉的上肢骨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成参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参照组采取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研究组采取... 目的探究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7月—2023年7月成武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实施麻醉的上肢骨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成参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参照组采取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研究组采取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镇静评分(Ramsay Sedation Scale,Ramsay)、阻滞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神经阻滞程度、镇痛维持时间、阻滞消退时间、循环系统功能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Ramsay评分、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SpO_(2))水平、镇痛维持时间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阻滞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及心率(Heart Rate,HR)水平、阻滞消退时间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患者的神经阻滞程度Ⅰ级高于参照组,神经阻滞程度Ⅱ级与Ⅲ级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00%,低于参照组的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96,P<0.05)。结论B超引导下的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手术中的应用具有高度的精准性、安全性和可控性,为医生提供了更可靠的术中引导,同时也减少了辐射暴露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手术 麻醉 B超 臂丛神经阻滞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腰骶丛神经阻滞复合小剂量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的价值评估
5
作者 胡娟 刘卫 彭露瑶 《系统医学》 2024年第3期87-90,共4页
目的评估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腰骶丛神经阻滞复合小剂量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2年12月期间宁乡市人民医院麻醉科收治的56例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8... 目的评估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腰骶丛神经阻滞复合小剂量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2年12月期间宁乡市人民医院麻醉科收治的56例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8例。对比组应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处理,研究组应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腰骶丛神经阻滞复合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处理。对比两组生命体征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麻醉后,研究组生命体征情况明显好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57%)比对比组(28.57%)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87,P<0.05)。结论为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应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腰骶丛神经阻滞复合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处理的效果更高,可稳定患者生命体征,减少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丛神经阻滞 罗哌卡因 右美托咪定 老年下肢骨折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上肢骨折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6
作者 章志祥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7期59-61,共3页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于上肢骨折患者手术中的运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7月—2022年7月在淮安工业园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上肢骨折患者作为受试者,总共8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于上肢骨折患者手术中的运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7月—2022年7月在淮安工业园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上肢骨折患者作为受试者,总共8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接受常规麻醉,观察组接受超声引导下的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麻醉阻滞起效时长更短,维持时长更长,组间各项数据差异显著(P<0.05)。手术结束后12、24、48 h,观察组疼痛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更低,组间各项数据差异显著(P<0.05)。麻醉前、术毕,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比较,组间各项数据差异不明显(P>0.05);麻醉生效后5 min,两组MAP、HR值均较麻醉前更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数值高,组间各项数据差异显著(P<0.05)。相比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更低,组间各项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的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方法应用在上肢骨折手术中,能够快速发挥麻醉作用,保持患者术中生命体征稳定,且麻醉效果维持时间长,患者术后疼痛轻,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骨折 超声引导 锁骨上臂丛 神经阻滞
下载PDF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联合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下肢骨科手术的麻醉效果
7
作者 马晓贝 任万陆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6期669-671,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通过应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基础疗法联合右美托咪定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6月天津市天津医院收治的拟行手术治疗的104例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 目的:探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通过应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基础疗法联合右美托咪定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6月天津市天津医院收治的拟行手术治疗的104例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和实验组(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右美托咪定),每组各5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起效时间及维持时间,术中丙泊酚及舒芬太尼使用量,术前与术后12 h、24 h视觉疼痛模拟(VAS)和术后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的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短于常规组、持续时间长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251、12.741,P<0.05);实验组丙泊酚及舒芬太尼使用量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847、12.854,P<0.05);与本组术前、与术后12 h相比,两组患者术后24 h VAS评分均降低,且实验组VA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80、8.302,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2,P>0.05)。结论: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通过应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基础疗法联合右美托咪定,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患者的麻醉效果,减少患者的丙泊酚和舒芬太尼使用剂量,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麻醉镇静效果,患者的疼痛感较小,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下肢骨折手术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 右美托咪定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上肢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8
作者 李小磊 邵丹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5期609-610,共2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上肢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6例上肢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基础组(43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和联合组(43例,右美托咪定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MAP、HR、麻醉效果及麻醉不良反...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上肢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6例上肢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基础组(43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和联合组(43例,右美托咪定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MAP、HR、麻醉效果及麻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麻醉前、麻醉1 min,两组的MAP、HR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麻醉30 min、术毕,联合组MAP高于基础组,HR低于基础组(P<0.05)。联合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短于基础组,感觉阻滞维持时间、运动阻滞维持时间长于基础组(P<0.05)。联合组低血压发生率为2.33%,低于基础组的18.60%(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可明显维持上肢骨折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提高麻醉效果,降低患者低血压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骨折手术 右美托咪定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麻醉效果
下载PDF
不同剂量瑞芬太尼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上肢骨折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小军 圣春平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25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芬太尼联合臂丛神经阻滞(BPB)麻醉在上肢骨折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1年6月于东台市中医院行上肢骨折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瑞芬太尼剂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50例。两组均进行BPB麻醉,...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芬太尼联合臂丛神经阻滞(BPB)麻醉在上肢骨折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1年6月于东台市中医院行上肢骨折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瑞芬太尼剂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50例。两组均进行BPB麻醉,对照组采用高剂量瑞芬太尼(0.05μg/kg·min),观察组采用低剂量瑞芬太尼(0.01μg/kg·min)。对比两组麻醉起效和恢复指标、麻醉效果、麻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观察组眼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和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麻醉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手术切皮时、手术结束前15 min、术后5 min,观察组平均动动脉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瑞芬太尼联合BPB麻醉在上肢骨折术中的应用效果更好,可降低局部麻醉对血液循环的抑制作用,患者能够在手术后迅速恢复,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上肢骨折术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上肢手术患者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镇静镇痛效果及血流动力学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赛宇 朱丹萍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3期19-24,共6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上肢手术患者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BPB)镇静镇痛效果及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南京市高淳中医院行上肢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分为D组和C组,各60例。两组均在超声引导下给...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上肢手术患者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BPB)镇静镇痛效果及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南京市高淳中医院行上肢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分为D组和C组,各60例。两组均在超声引导下给予1%利多卡因+0.25%罗哌卡因行BPB。D组先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1μg/kg,之后给予0.4μg/(kg·h)维持至手术结束前15 min;C组同时间内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泵注。比较两组入室(T_(0))、阻滞后10 min(T_(1))、阻滞后30 min(T_(2))、开展手术后30 min(T_(3))、手术结束即刻(T_(4))各个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 O_(2))、呼吸频率(RR)]及Ramsay镇静评分(RSS);于T_(0)、T_(4)时间点比较两组应激激素[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变化,并比较两组镇痛效果。结果:T_(0)时间点,两组MAP、HR、Sp O_(2)、R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T_(4)各时间点,两组MAP、HR、Sp O_(2)、RR水平均降低,但D组MAP、HR、Sp O_(2)、RR降低幅度小于同期C组(P<0.05)。T_(0)时间点,两组Ramsa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T_(4)各时间点,两组Ramsay评分均较T_(0)升高,且D组高于同期C组(P<0.05)。D组中轻度疼痛占比(80.00%)高于C组(60.00%),中度疼痛、重度疼痛占比分别为18.33%、1.67%,均低于C组(33.33%、6.67%);两组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_(0)时间点,两组NE、Cor、ACT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4)时间点,两组NE、Cor、ACTH水平均升高,但D组升高幅度均小于C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在上肢手术超声引导下BPB中镇痛镇静效果满意,且能减少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范围及应激反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手术 超声引导 臂丛神经阻滞 右美托咪定 镇静 镇痛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董妍 夏林智 杨杰 《巴楚医学》 2023年第4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武汉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2019年8月—2022年4月就诊的150例上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罗哌卡因麻醉)和观察组(右美托咪定+罗哌卡因麻醉),每组各75例。对比两组...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武汉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2019年8月—2022年4月就诊的150例上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罗哌卡因麻醉)和观察组(右美托咪定+罗哌卡因麻醉),每组各75例。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6.62±0.75 min vs 7.89±0.86 min)及完全阻滞时间(8.76±0.92 min vs 10.81±1.52 min)均明显缩短,且镇痛维持时间延长(615.67±70.13 min vs 558.39±60.06 min)(均P<0.05)。手术开始后30 min(T2)和手术结束时(T3),观察组患者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中不同时刻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无明显差异(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12.00%vs 29.33%,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低浓度罗哌卡因在臂丛神经阻滞中效果显著,复合麻醉起效时间短,血流动力学更稳定,且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罗哌卡因 臂丛神经阻滞 上肢骨折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肋锁间隙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2
作者 左小明 李同 刘琳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20期2447-2451,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肋锁间隙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接受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的上肢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成经肋锁间隙入路组(CC组)和经喙突入路组(CA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臂丛神经阻滞情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肋锁间隙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接受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的上肢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成经肋锁间隙入路组(CC组)和经喙突入路组(CA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臂丛神经阻滞情况、术后镇痛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CC组患者臂丛神经阻滞穿刺深度浅于CA组,阻滞操作时间和起效时间短于CA组(P<0.05);除神经阻滞操作结束后5 min及30 min外的其他时间点,CC组的综合阻滞成功率高于CA组(P<0.05)。术后12 h、18 h、24 h、36 h,CC组患者静息状态及运动状态下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低于CA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超声引导下经肋锁间隙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应用于上肢骨折手术中,具有操作简便、起效快、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神经阻滞 上肢骨折 麻醉入路 超声 效果
下载PDF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麻醉与疼痛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何小娇 张淑萍 黄浩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7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麻醉与疼痛治疗中的效果分析。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行下肢骨折手术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30例,均行全身麻醉联合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A组使用0.375%罗哌卡因,B组使用0.25%...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麻醉与疼痛治疗中的效果分析。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行下肢骨折手术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30例,均行全身麻醉联合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A组使用0.375%罗哌卡因,B组使用0.25%罗哌卡因,C组使用0.15%罗哌卡因,对比3组的各项苏醒指标、术后不同时间点VAS疼痛评分、应激反应指标、不良反应。结果3组拔管时间、意识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心率、平均动脉压、脉搏氧饱和度等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3组术后1 h、2 h、4 h、6 h的VAS疼痛评分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3组术后24 h的CRP、TNF-α、IL-6、MDA、COR水平相比,均高于术前(P<0.05),但3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C组有2例呼吸乏力,A组及B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3组不良反应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0.375%、0.25%的罗哌卡因相比,0.15%罗哌卡因在麻醉与疼痛治疗中可获得同等的效果,对术后苏醒质量影响小,能抑制术后疼痛加重,不增加术后应激反应程度,且安全性高,临床可优先选择0.15%罗哌卡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麻醉 疼痛 下肢骨折 超声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 应激反应 安全性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Dex)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上肢骨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美杉 荣燕 郭政嘉 《系统医学》 2023年第6期111-114,共4页
目的探究分析右美托咪定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上肢骨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2021年6月—2022年10月于新沂市人民医院行上肢骨折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作为分析研究对象,共96例。按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对象分为干预组与观察组,各... 目的探究分析右美托咪定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上肢骨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2021年6月—2022年10月于新沂市人民医院行上肢骨折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作为分析研究对象,共96例。按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对象分为干预组与观察组,各组48例。干预组采用生理盐水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采用Dex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节点的心率(heart-rate,HR)水平和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水平,神经阻滞麻醉的起效时间和维持麻醉时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在给药前和给药后15 min,两组HR水平和MA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给药后30、60、90 min观察组HR、MAP水平均低于干预组(P<0.05);观察组感觉神经阻滞麻醉、运动神经阻滞麻醉的起效时间均短于干预组,维持麻醉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25%与干预组的10.4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6,P>0.05)。结论针对采取上肢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采取右美托咪定Dex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方式可有效延长运动、感觉神经阻滞时间,其心率和平均动脉压相对稳定,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托咪定 上肢骨折 手术 臂丛神经阻滞 心率 神经阻滞
下载PDF
高浓度罗帕卡因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上肢手术患者麻醉效果的影响
15
作者 徐成林 《系统医学》 2023年第22期42-45,共4页
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下、高浓度的罗帕卡因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以下简称臂丛麻醉)对上肢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3月江苏省灌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上肢骨折拟进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 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下、高浓度的罗帕卡因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以下简称臂丛麻醉)对上肢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3月江苏省灌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上肢骨折拟进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参照组(n=25)、观察组(n=26)、研究组(n=25),罗哌卡因浓度依次为0.25%、0.35%、0.50%,对比3组麻醉应用情况。结果 研究组麻醉起效时间短于参照组和观察组,镇痛持续时间、术后麻醉苏醒时间均长于参照组和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尺神经、桡神经、肌皮神经的完全阻滞率均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正中神经的完全阻滞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与观察组的各部位神经的完全阻滞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上肢手术患者,采用0.50%的罗帕卡因、于超声引导下臂丛麻醉有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浓度罗帕卡因 超声 肌间沟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上肢手术
下载PDF
上肢神经阻滞麻醉中应用B超引导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
16
作者 赵辉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13期46-48,共3页
目的:探究上肢神经阻滞麻醉中应用B超引导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武警四川总队医院收治的上肢手术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分为盲探组(盲探臂丛神经阻滞)和超声组(B超引导神经阻滞),各36例。比较... 目的:探究上肢神经阻滞麻醉中应用B超引导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武警四川总队医院收治的上肢手术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分为盲探组(盲探臂丛神经阻滞)和超声组(B超引导神经阻滞),各36例。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麻醉时间、麻醉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麻醉后,两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及平均动脉压水平均降低,超声组优于盲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超声组运动阻滞及感觉阻滞起效时间短于盲探组,有效时长长于盲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超声组麻醉优良率高于盲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超声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盲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结论:B超引导神经阻滞可稳定上肢手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缩短运动及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延长有效时长并提高麻醉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超 神经阻滞麻醉 上肢手术 血流动力学 麻醉效果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
17
作者 邹润林 卢燕 周建玲 《当代医学》 2023年第13期120-122,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9月本院收治的120例上肢手术麻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盲穿行臂丛神经阻滞法,观察组行超声引导下臂丛神...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9月本院收治的120例上肢手术麻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盲穿行臂丛神经阻滞法,观察组行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法,比较两组麻醉指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麻醉药物使用剂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评分组间、时间、交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明显低于前一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术毕,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12、24 h,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肢手术麻醉中使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方法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疼痛感,缩短运动阻滞恢复时间,降低患者麻醉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手术麻醉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视觉模拟评分法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入路臂丛神经阻滞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韦宁 《医药前沿》 2023年第15期55-57,共3页
臂丛神经阻滞是上肢手术最常使用的麻醉、镇痛方式。根据上肢手术部位的要求和神经走行解剖位置的不同,臂丛神经阻滞的阻滞部位和路径愈来愈多,其中肌间沟、锁骨上、锁骨下、腋路是臂丛神经阻滞的经典入路路径。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 臂丛神经阻滞是上肢手术最常使用的麻醉、镇痛方式。根据上肢手术部位的要求和神经走行解剖位置的不同,臂丛神经阻滞的阻滞部位和路径愈来愈多,其中肌间沟、锁骨上、锁骨下、腋路是臂丛神经阻滞的经典入路路径。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进步和操作人员水平的提高,神经阻滞技术不断革新,新的超声引导下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技术肋锁间隙(CCS)入路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应运而生。CCS入路解剖位置固定且变异率低,能为上肢手术提供全面的镇痛。本文就CCS的解剖、超声引导下阻滞方法及临床意义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述 超声引导 臂丛神经阻滞 肋锁间隙 上肢手术
下载PDF
神经刺激仪引导喙突旁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手术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8
19
作者 何文胜 祖玲洁 +2 位作者 杨晓春 孙海军 吴振宇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8期933-936,共4页
目的观察神经刺激仪引导下的喙突旁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ASA分级为Ⅰ~Ⅱ级,拟行上肢肘关节、前臂、腕关节或手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喙突旁入路组(A组)和腋入路组(B组),每组40例。实施神经刺激仪引导的臂... 目的观察神经刺激仪引导下的喙突旁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ASA分级为Ⅰ~Ⅱ级,拟行上肢肘关节、前臂、腕关节或手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喙突旁入路组(A组)和腋入路组(B组),每组40例。实施神经刺激仪引导的臂丛神经阻滞,分别采用喙突旁入路和腋入路。定位成功后注入0.375%罗哌卡因40mL。注射药物完毕后每隔5min测试臂丛在前臂终末神经的感觉阻滞情况和运动阻滞情况,并记录操作时间、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手术持续时间和操作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正中神经、肌皮神经和总体感觉阻滞起效时间短于B组(P<0.05);2组尺神经、桡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正中神经、总体运动阻滞起效时间短于B组(P<0.05);2组尺神经和桡神经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阻滞成功率高于B组(P<0.05),止血带疼痛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神经刺激仪引导喙突旁入路臂丛神经阻滞操作简单安全,起效时间快,阻滞效果好;喙突旁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传导阻滞 臂丛 上肢 外科手术
下载PDF
罗哌卡因复合地佐辛对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9
20
作者 李恒昌 许立新 +3 位作者 许学兵 索琨 邬子林 佘守章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1年第8期42-44,共3页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地佐辛用于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对75例ASAⅠ-Ⅱ级拟行上肢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Ⅰ、Ⅱ、Ⅲ3组,每组25例。Ⅰ组患者采用0.4%罗哌卡因25mL肌间沟注射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Ⅱ组患者采用0.4%罗哌卡因复...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地佐辛用于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对75例ASAⅠ-Ⅱ级拟行上肢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Ⅰ、Ⅱ、Ⅲ3组,每组25例。Ⅰ组患者采用0.4%罗哌卡因25mL肌间沟注射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Ⅱ组患者采用0.4%罗哌卡因复合地佐辛10mg的混合液25mL肌间沟注射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Ⅲ组患者先采用0.4%罗哌卡因25mL肌间沟注射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然后静脉注射地佐辛10mg辅助麻醉。观察3组患者麻醉后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麻醉起效时间、感觉阻滞持续时间、镇痛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和头昏、呼吸抑制、尿潴留、瘙痒)等情况。结果 3组患者麻醉后SBP、DBP、MBP、HR、SpO2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Ⅱ组感觉阻滞持续时间和镇痛持续时间均明显长于Ⅰ、Ⅲ2组(均P<0.05)。3组患者均未出现尿潴留、瘙痒及呼吸抑制。Ⅲ组患者恶心、呕吐及头昏发生率明显高于Ⅰ、Ⅱ2组(P<0.05或P<0.01)。结论采用0.4%罗哌卡因复合地佐辛10mg的混合液25mL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能明显增强臂丛神经感觉阻滞效果,延长镇痛时间,不良反应少,呼吸循环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手术 罗哌卡因 地佐辛 臂丛神经阻滞 麻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