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地层辐射过程与雾微结构的相互作用特征 被引量:9
1
作者 赵丽娟 牛生杰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73-679,共7页
利用2006—2009年南京郊区(32°12'N,118°42'E,25ma.s.l.)冬季雾综合观测资料,分析了近地层辐射特征与雾微物理结构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净辐射通量密度介于-50~+25W·m-2时,雾层中雾滴数浓度逐渐增加,且雾滴半... 利用2006—2009年南京郊区(32°12'N,118°42'E,25ma.s.l.)冬季雾综合观测资料,分析了近地层辐射特征与雾微物理结构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净辐射通量密度介于-50~+25W·m-2时,雾层中雾滴数浓度逐渐增加,且雾滴半径越小,雾滴数密度增大越显著。近地层辐射冷却或弱增温,有利于雾滴活化和凝结增长。地面辐射增温较强时,雾滴数浓度和不同尺度雾滴数密度均减少,且雾滴半径越小,雾滴数密度减小得越快。太阳短波反射率的变化主要受雾滴数浓度、平均半径和液态含水量的影响。雾过程中,雾滴数浓度和液态含水量每增大100cm-3和0.001g·m-3,引起的太阳短波反照率的增量分别为5.29×10-3和1.18×1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辐射通量密度 太阳短波反射率 雾滴谱
下载PDF
辽东半岛顶端海域上升流长期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2
作者 柳沙沙 赵骞 +1 位作者 王玉 张煜巾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1-39,共9页
利用回归分析、相关性分析等分析方法,对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辽东半岛顶端海域上升流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夏季,辽东半岛顶端邻近海域上升流以38°52′N、120°55′E为中心,呈纺锤状分布于复州湾-辽东半岛... 利用回归分析、相关性分析等分析方法,对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辽东半岛顶端海域上升流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夏季,辽东半岛顶端邻近海域上升流以38°52′N、120°55′E为中心,呈纺锤状分布于复州湾-辽东半岛顶端-北砣矶水道沿线海域,其位置较为固定。1988-2018年,海表温度上升流指数呈显著增加的变化趋势,其变化速率为0.27℃/10a,研究海域上升流显著增强,其中1998-2018年上升流增强尤为显著。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渤海及北黄海部分海域净辐射通量的增加和夏季风场的减弱是研究海域上升流增强的两个影响因素。净辐射通量的增加和夏季风场的减弱分别有利于非上升流与上升流区的温差增大和底层冷水的上涌,进而使上升流现象增强。在长时间尺度上,ENSO(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不会影响研究海域上升流强度的变化趋势,但在强厄尔尼诺发展阶段(1997年和2014年),ENSO可使研究海域纬向风(西风)增强,从而减弱研究海域上升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半岛 沿岸上升流 全球气候变暖 净辐射通量 风应力旋度 ENSO(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