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省流动人口特征和源汇格局 被引量:1
1
作者 余志超 陈明星 +1 位作者 赵春雨 袁婷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6期93-101,共9页
根据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分析安徽省流出人口的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职业行业类型、收入水平等特征,以及流出人口的来源地和汇入地的分布格局。研究发现:流出人口年龄结构以青壮年劳动适龄人口为主,呈现受教育水平偏低... 根据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分析安徽省流出人口的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职业行业类型、收入水平等特征,以及流出人口的来源地和汇入地的分布格局。研究发现:流出人口年龄结构以青壮年劳动适龄人口为主,呈现受教育水平偏低、以常年在外的跨省流动为主等特征;流动原因以务工经商为主,且多以家庭为单位集体流动,家庭平均收入在中低收入水平,从事行业分布大多在二、三产业,以中低端商业服务业为主要行业。从流动人口的来源地和汇入地格局来看,流出人口主要来源于安徽皖北地区和皖中地区;安徽省周边的江浙沪地区为流出人口的主要汇入地,而且这些地区中流出人口集聚程度高,从事行业以第三产业为主,第二产业为辅,其中东南沿海地区务工人员劳务合同签订占比最高,工作生活更有保障。随着安徽省发展战略的调整,安徽省流出人口将逐步减少,而省内流动人口将会有所增加,整体上将呈现人口回流趋势,政府应加强对流动人口的公共服务,合理引导流动人口实现安居乐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源汇格局 流动网络
下载PDF
“人口流动”视域下中国城市中心性和社群格局分析
2
作者 尹延中 邬群勇 +1 位作者 林瀚 赵志远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66-678,共13页
城市网络的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离不开城市间的关联关系。本文基于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的百度迁徙大数据,构建了中国366个城市的城际人口流动网络。在节点层面,提出了城际人口流动超越指数衡量城市中心性,探索城市中心性的空间聚类特征... 城市网络的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离不开城市间的关联关系。本文基于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的百度迁徙大数据,构建了中国366个城市的城际人口流动网络。在节点层面,提出了城际人口流动超越指数衡量城市中心性,探索城市中心性的空间聚类特征;在网络社区层面,分析了中国366个城市的月际城际人口流动特征及社群格局。结果表明:(1)城际人口流动超越指数能够有效表征城际人口流动网络中各城市的中心性;(2)城际人口流动网络中各城市根据其中心性形成“高高”集聚分布和“低低”集聚分布的特征;(3)城际人口流动集聚格局受节假日因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等综合影响,在不同月份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总体上符合地理学第一定律,并呈现省际分异特征;(4)城市凝聚子群发现结果表明,成渝、大湾区、中原、关中平原、长三角等城市群人口流动格局较为稳定,具有跨省人口流动融合特征;山东半岛城市群与京津冀城市群的人口流动格局联系密切,出现跨城市群人口流动特征;浙江省省域内人口流动特征逐渐加强;长江中游、海峡西岸城市群仍未形成跨越省界的稳定人口流动社群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中心性 城市相互作用 社区检测 城际人口流动网络格局 百度迁徙数据 城际人口流动超越指数 区域协调发展 城市群
原文传递
模拟城际人口流动的量子谐振子模型
3
作者 胡旭 钱凌欣 +4 位作者 钮潇雨 高鸣 罗文 袁林旺 俞肇元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24年第3期459-482,共24页
The simulation of intercity population mobility helps t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intercity population mobility and its underlying laws,which has great importance for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social manageme... The simulation of intercity population mobility helps t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intercity population mobility and its underlying laws,which has great importance for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social management,and even urban planning.There are many factors that affect intercity population mobility,such as socioeconomic attributes,geographical distance,and industrial structure.The complexity of the coupling among these factors makes it difficult to simulate intercity population mobility.To address this issue,we propose a novel method named the quantum harmonic oscillator model for simulation of intercity population mobility(QHO-IPM).QHO-IPM describes the intercity population mobility as being affected by coupled driving factors that work as a multioscillator-coupled quantum harmonic oscillator system,which is further transformed by the oscillation process of an oscillator,namely,the breaking point of intercity population mobility.The intercity population mobility among seven cities in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and its surrounding region is taken as an example for verifying the QHO-IPM.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1)compared with the reference methods(the 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and long and short-term memory(LSTM)models),the QHO-IPM achieves better simulation performance regarding intercity population mobility in terms of both overall trend and mutation.(2)The simulation error in the QHO-IPM for different-level intercity population mobility is small and stable,which illustrates the weak sensitivity of the QHO-IPM to intercity population mobility under different structures.(3)The discussion regarding the influence degree of different driving factors reveals the significant“one dominant and multiple auxiliary”factor pattern of driving factors on intercity population mobility in the study area.The proposed method has the potential to provide valuable support for understanding intercity population mobility laws and related decision-making on intercity population mobility contr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city population mobility coupling driving factors quantum harmonic oscillator model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pattern optimization strategy
原文传递
流空间视角下武汉都市圈城市空间联系格局及影响因素
4
作者 林赛南 邓慧琳 +2 位作者 彭馨雨 陈书迪 王雨 《经济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1-89,共9页
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都市圈作为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格局中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已成为引领区域发展的重要空间单元。文章以武汉都市圈为研究区域,基于手机信令、百度指数等多源大数据,采用要素流模型、SOM神经网络分级模型和QAP关系回归... 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都市圈作为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格局中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已成为引领区域发展的重要空间单元。文章以武汉都市圈为研究区域,基于手机信令、百度指数等多源大数据,采用要素流模型、SOM神经网络分级模型和QAP关系回归分析等得出城市空间联系格局、发展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武汉都市圈各要素流动形成的空间格局呈多中心组团式结构,且内部流动强度不一;②根据SOM神经网络分级模型结果将武汉都市圈城市的对外联系能力划分为4个等级,其中武汉的对外联系能力与其他城市之间呈现出显著差异;③城市发展水平和信息化水平差异对不同城市间要素流强度具有显著负影响,城市规模和开放程度差异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共同影响了都市圈内城市空间联系格局的形成。最后,针对武汉都市圈城市空间联系格局的优化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流 人口流 多源数据 手机信令 SOM神经网络分类模型 空间联系格局 武汉都市圈
原文传递
交通优势度与人口流动的空间格局及互动关系研究
5
作者 来逢波 张克伟 《公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43-252,共10页
交通建设和人口流动相互促进和制约,两者的协调均衡发展是实现以人为本的交通强国战略的切实保证。引用交通优势度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交通和人口流动两个系统的空间分布特征及相互作用关系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 交通建设和人口流动相互促进和制约,两者的协调均衡发展是实现以人为本的交通强国战略的切实保证。引用交通优势度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交通和人口流动两个系统的空间分布特征及相互作用关系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公路和铁路的交通优势度分别呈现中间高四周低的“核心—边缘”结构和单核心的“放射状”结构;山东省的人流网络密度整体较低,高密度区呈现核心阴影效应,联系强度的空间邻近性显著,城市个体的人口流动势能差异较大;交通系统对人口流动系统的带动和约束作用相对更强,根据发展水平组合关系可分为16类,以超前型和同步型为主,根据耦合系协调关系分可为3类,公路、铁路均以良性协调的类型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优势度 人口流动 社会网络 空间格局 耦合协调度
原文传递
基于不同交通方式的中国城市间人口流动网络比较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郭卫东 钟业喜 李炜 《世界地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2-112,共11页
基于腾讯迁徙人口流动大数据构建人口流动网络,采用社会网络分析和GIS空间分析,对不同交通方式的城市间人口流动网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交通方式的城市人口流入与流出呈相对均衡的状态,铁路和航空人口流动呈明显的等级化特征;... 基于腾讯迁徙人口流动大数据构建人口流动网络,采用社会网络分析和GIS空间分析,对不同交通方式的城市间人口流动网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交通方式的城市人口流入与流出呈相对均衡的状态,铁路和航空人口流动呈明显的等级化特征;公路、铁路和航空的人口流动差异化的距离衰减特征明显,400和1000 km以内分别为公路、铁路的主要流动区域,航空人口流动的峰值区为800~1800 km;公路流动呈现省域性网络流动特征,铁路流动形成京津冀、长三角、成渝和珠三角为高值集聚区的空间结构和“弓箭型”网络特征,航空流动表现出两极分化空间特征和“两核六极”的多核心网络格局;人口流动网络呈现无标度网络和小世界网络特征,综合网络表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能极大提升人口流动网络的运行效率,实现人口流动效率的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流动网络 交通方式 腾讯迁徙 空间格局 社会网络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