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7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ISTENCE OF MULTIPLE PERIODIC SOLUTIONS TO LOTKA-VOLTERRA NETWORK-LIKE FOOD-CHAIN SYSTEM WITH DELAYS AND IMPULSES ON TIME SCALES 被引量:1
1
作者 KAIHONG ZHAO LIANG DING FENGZAO Y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mathematics》 2014年第1期39-68,共30页
In this paper, we have studied a general kind of n-species Lotka-Volterra network- like food-chain system with delays and impulses on time scales. Applying Mawhin's continuation theorem of coincidence degree theory a... In this paper, we have studied a general kind of n-species Lotka-Volterra network- like food-chain system with delays and impulses on time scales. Applying Mawhin's continuation theorem of coincidence degree theory and some skills of inequalities, some sufficient criteria have been established to guarantee the existence of at least 2n periodic solutions to this model. One example is given to illu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our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me scales network-like food-chain system coincidence degree multiple periodic solutions time delays and impulses
原文传递
Enhanced Mechanics in Injection Molded Isotactic Polypropylene/Polypropylene Random Copolymer Blends via Introducing Network-like Crystal Structure
2
作者 Bi-qiang Jin Xin-peng Li +4 位作者 Ming Jin Da-shan Mi Fei-fei Wang Chao Xia 张杰 《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2期164-173,共10页
The crystallization behavior, rheological behavior,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es of injection molded isotactic polypropylene (iPP), polypropylene random copolymer (co-PP) and iPP/co-PP blends were inv... The crystallization behavior, rheological behavior,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es of injection molded isotactic polypropylene (iPP), polypropylene random copolymer (co-PP) and iPP/co-PP blends were investigated.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and dynamic rheological analysis illustrated that iPP and co-PP were compatible in the blends and co-PP uniformly dispersed in the/PP phase. Polarizing optical microscope (POM) was adopted to observe the crystal size and morphology evolution. The results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indicated that the crystal size of iPP in iPP/co-PP blends (10 wt% co-PP + 90 wt% iPP and 30 wt% co-PP + 70 wt% iPP) radically decreased after the incorporation of co-PP. During crystallization, the molecular chain segments of co-PP could penetrate iPP spherulites and form a network-like crystalline structure. The network-like crystal structure could effectively transmit stress and consume more energy to overcome intermolecular forces to resist stretching. In this way, the strength would improve to a certain degree. The impact fracture mechanism of iPP/co-PP blends is quasi ductile fracture by multiple crazes. Our work discovered that the blends containing 10 wt% and 30 wt% ofco-PP exhibited prominent toughness and reinforc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twork-like Morphology TOUGHNESS Polypropylene random copolymer.
原文传递
科学数据网络:概念、系统与应用
3
作者 沈志宏 朱小杰 +5 位作者 王华进 佟继周 郭学兵 吴慧 敏玉芳 吴林寰 《数据与计算发展前沿(中英文)》 CSCD 2024年第4期3-21,共19页
【应用背景】科学数据具有分散化、差异化、孤岛化等典型特征,构建可打破各种孤岛、有效整合分布式科学数据资源的基础设施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文梳理了国内外类网络科学数据平台、技术与系统的进展,阐明了科学数据网络的概念、特... 【应用背景】科学数据具有分散化、差异化、孤岛化等典型特征,构建可打破各种孤岛、有效整合分布式科学数据资源的基础设施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文梳理了国内外类网络科学数据平台、技术与系统的进展,阐明了科学数据网络的概念、特征、功能与关键技术,并针对新型科研范式下科学数据的协作利用需求,提出并设计了科学数据协作网络RDCN。【结论】科学数据网络可有效改善科学数据的分散化、差异化、孤岛化问题,RDCN在生物多样性研究、生态系统野外台站观测研究、多信使天文学研究等融合科学协作场景中将发挥重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数据 融合科学 类网络科学数据平台 科学数据网络 科学数据协作网络
下载PDF
光子神经网络研究进展
4
作者 项水英 宋紫薇 +3 位作者 张雅慧 郭星星 韩亚楠 郝跃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7-50,共24页
在数据海量化、信息化的时代,电子计算机处理系统所面临的算力和能耗等性能要求愈发严苛,传统冯·诺依曼架构存在“内存墙”和“功耗墙”瓶颈,加之摩尔定律放缓甚至失效,使得电子芯片在计算速度和功耗方面遇到极大挑战,利用光计算... 在数据海量化、信息化的时代,电子计算机处理系统所面临的算力和能耗等性能要求愈发严苛,传统冯·诺依曼架构存在“内存墙”和“功耗墙”瓶颈,加之摩尔定律放缓甚至失效,使得电子芯片在计算速度和功耗方面遇到极大挑战,利用光计算替代传统电子计算将是解决当前算力与功耗问题的极具潜力的途径之一。本文系统地梳理了片上集成和自由空间的光子神经网络架构与算法方面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典型的研究工作,然后讨论并对比了这两种光子神经网络的优劣势,以及光子神经网络的训练策略等。最后探讨了光子神经网络面临的挑战,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前瞻性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神经网络 片上集成 自由空间 类脑计算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与可视图像的类滑动放电模式识别
5
作者 潘如政 李怀宇 +3 位作者 崔巍 曾鑫 张帅 邵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3-431,共9页
为了提高机器学习算法对类滑动放电模式识别的准确率,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networks,CNN)与可视图像识别电晕放电、弥散放电和类滑动放电等模式的方法。通过选取气体体积流量0~16 L/min、电极间隙2~10 mm、... 为了提高机器学习算法对类滑动放电模式识别的准确率,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networks,CNN)与可视图像识别电晕放电、弥散放电和类滑动放电等模式的方法。通过选取气体体积流量0~16 L/min、电极间隙2~10 mm、脉冲频率0.5~3 kHz等不同条件下的类滑动放电图像构建图像库,搭建CNN模型并优化影响CNN识别性能的超参数,包括网络层数、全连接层(full connected layer,FC)神经元数、卷积核尺寸以及激活函数类型,最后比较了CNN与决策树(decision tree,DT)算法和随机森林(random decision forests,RF)算法的识别效果。结果表明,CNN识别准确率为100%,高于传统机器学习方法。此外,本文还给出了放电模式及条件参数,通过基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s,BPNN)的聚类分析算法识别弥散放电和类滑动放电,并且准确率为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滑动放电 可视图像 卷积神经网络 机器学习 模式识别 参数调控
下载PDF
负载型新生态MnO_(2)氧化BPA的效能与机制
6
作者 尹皓晨 秦夕然 +4 位作者 张哲睿 马明宇 赵春科 卢金锁 王根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610-4620,共11页
通过黏附于矿物载体气泡石表面的植物多酚单宁酸(TA)还原高锰酸钾(KMnO_(4)),制得了原位负载于气泡石表面的网络状多孔新生态MnO_(2),研究了其氧化去除水中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BPA)的性能和机制,考察了其在复杂水质条件下的抗干扰能力和... 通过黏附于矿物载体气泡石表面的植物多酚单宁酸(TA)还原高锰酸钾(KMnO_(4)),制得了原位负载于气泡石表面的网络状多孔新生态MnO_(2),研究了其氧化去除水中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BPA)的性能和机制,考察了其在复杂水质条件下的抗干扰能力和稳定性.负载型网络状新生态MnO_(2)(S-MnO_(2))易分离,同时具有网络状多孔结构,展现出优异的BPA降解性能,50mL体系中,当S-MnO_(2)的投加量为4.0g(含7.08μmol MnO_(2))时,BPA在60min内的去除率达94%,与同剂量粉体MnO_(2)相比提升了4.5倍.机理研究表明S-MnO_(2)表面的Mn(Ⅲ)和Mn(IV)均参与了BPA的氧化去除,其中Mn(Ⅲ)是BPA快速去除的关键.S-MnO_(2)主要通过单电子氧化的方式除去BPA,因此对阴阳离子、天然有机质等水体背景成分有着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在复杂水质条件下仍可高效去除BPA.S-MnO_(2)具有一定的循环稳定性,且可通过KMnO_(4)氧化恢复活性,在新污染有机物治理方面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型新生态MnO_(2) 网络状结构 Mn(Ⅲ) 双酚A
下载PDF
高分子交联网络中纳米棒的扩散行为模拟研究
7
作者 陈玉龙 任昊哲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0-536,共7页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纳米棒在末端交联高分子网络中的扩散行为,建立了末端交联高分子网络纳米棒复合体系的粗粒化模型。模拟平衡后,通过均方位移表征了纳米棒的平动扩散行为,发现纳米棒的运动存在很强的各向异性特点,平行于纳米棒...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纳米棒在末端交联高分子网络中的扩散行为,建立了末端交联高分子网络纳米棒复合体系的粗粒化模型。模拟平衡后,通过均方位移表征了纳米棒的平动扩散行为,发现纳米棒的运动存在很强的各向异性特点,平行于纳米棒长轴方向上平动扩散的平行分量随着纳米棒长度的增加线性下降,D_(‖)~L^(-1),其垂直分量的下降行为存在2个标度区间,纳米棒较短时,D_(⊥)~L^(-2),纳米棒较长时,D_(⊥)~L^(-3)。通过表征纳米棒的重取向自相关函数,获得纳米棒的转动扩散系数,发现其同平动扩散的垂直分量一样,也存在2个标度区间,分别为D_(R)~L^(-4)和D_(R)~L^(-5),且总体满足D_(R)~D_(⊥)L^(-2),表明纳米棒的垂直运动和转动扩散是相互耦合的。上述研究为高性能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的设计和开发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网络 棒状纳米粒子 平动扩散 转动扩散 分子动力学模拟
下载PDF
一种基于类小波变换的无线电频谱监测数据无损压缩方法
8
作者 张承琰 郑明魁 +3 位作者 刘会明 易天儒 李少良 陈祖儿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2-158,共7页
无线电频谱监测海量数据存储和分析是无线电监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频谱数据具有时间相关性以及不同频点间的相关冗余,对此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类小波变换的无线电频谱监测数据无损压缩方法。该方法首先基于时间相关性将一维频谱信号... 无线电频谱监测海量数据存储和分析是无线电监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频谱数据具有时间相关性以及不同频点间的相关冗余,对此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类小波变换的无线电频谱监测数据无损压缩方法。该方法首先基于时间相关性将一维频谱信号转换成二维矩阵;转换成二维矩阵后数据在水平方向以及垂直方向都存在冗余,算法采用卷积神经网络来代替传统小波中的预测和更新模块,并引入了自适应压缩块来处理不同维度的特征,从而获得更紧凑的频谱数据表示。研究进一步设计了一种基于上下文的深度熵模型,利用类小波变换不同子带系数获得熵编码参数,以此估计累积概率,从而实现频谱数据的压缩。实验结果表明,与已有的Deflate等传统频谱监测数据无损压缩方法相比,本文算法有进一步的性能提升,与典型的JPEG2000、PNG、JPEG-LS等二维图像无损压缩方法相比,本文所提出的方法的压缩效果也提高了2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谱监测数据 无损压缩 类小波变换 卷积神经网络 熵编码
下载PDF
链式振子电网的稳定性研究
9
作者 党元辰 杨丽新 李梦娇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9,50,共10页
基于类Kuramoto模型,对链式电网中的任意两个节点添加新的输电线,利用微扰动方法进一步分析链式电网的稳定性.理论结果表明:当电网中新加传输线中间节点相位差的取值范围给定时,拉普拉斯矩阵的最大非零特征值的领头阶修正(leading order... 基于类Kuramoto模型,对链式电网中的任意两个节点添加新的输电线,利用微扰动方法进一步分析链式电网的稳定性.理论结果表明:当电网中新加传输线中间节点相位差的取值范围给定时,拉普拉斯矩阵的最大非零特征值的领头阶修正(leading order correction)的符号由新加传输线两端对应节点的相位差决定,且当新加传输线对应的节点与其中间节点的相位差同时在第一象限或者第四象限时,整体网络的稳定性能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式电网 类Kuramoto模型 稳定性 同步
下载PDF
光电忆阻器用于突触仿生领域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刘菁 张建 赵波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32,共10页
存算分离的传统计算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信息爆炸时代对大数据处理的需求,因此,基于类神经网络的神经形态计算被广泛应用于人工智能的研究。随着集成技术的进步,新形态硬件系统开始进入大众视野,忆阻器作为新兴的除电容、电感和电阻之外的... 存算分离的传统计算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信息爆炸时代对大数据处理的需求,因此,基于类神经网络的神经形态计算被广泛应用于人工智能的研究。随着集成技术的进步,新形态硬件系统开始进入大众视野,忆阻器作为新兴的除电容、电感和电阻之外的第四种基本电路元件,综合了光电子学、半导体科学等多领域的优点,能够为神经形态计算硬件化提供新的思路。本文首先简述了光电忆阻器件的基本结构、机制和脉冲时间依赖可塑性等类生物突触的功能;其次介绍了四种光电型和全光型忆阻器件;然后综述了光电忆阻器件的类脑特性,如模拟巴甫洛夫经典实验和味觉厌恶过程的联想式学习、习惯化和敏化模式的非联想式学习、具有“学习-遗忘-再学习”特征的经验学习,以及结合人工神经网络实现图像记忆、处理和识别等仿生功能;最后总结了光电忆阻器件在突触仿生领域所面临的挑战,并展望其在神经形态计算方向的广阔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忆阻器 生物突触 类脑特性 神经网络
下载PDF
类金刚石结构的分子动力学与人工神经网络耦合研究
11
作者 石湛杨 陈志立 杜广煜 《真空与低温》 2024年第2期119-125,共7页
掺氮类金刚石薄膜(N-DLC)可以改善零件表面的摩擦学性能,近些年来对N-DLC薄膜摩擦学特性研究的热度居高不下。由于计算资源与计算机运行时间有限,难以获得大量数据对N-DLC薄膜摩擦实验中界面结构演化规律进行微观模拟。为了探究分子动... 掺氮类金刚石薄膜(N-DLC)可以改善零件表面的摩擦学性能,近些年来对N-DLC薄膜摩擦学特性研究的热度居高不下。由于计算资源与计算机运行时间有限,难以获得大量数据对N-DLC薄膜摩擦实验中界面结构演化规律进行微观模拟。为了探究分子动力学和人工神经网络交叉使用的可行性,全面了解N-DLC的摩擦学性质及规律,将BP神经网络、KELM神经网络引用到N-DLC的研究中。通过LAMMPS软件对N-DLC进行建模,将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数据作为人工神经网络的数据来源,对两种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利用验证样本对训练好的两种模型进行验证,将两种神经网络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选出性能最佳的网络模型。结果表明,采用神经网络可以预测N-DLC内部杂化键的变化趋势,且效率更高,所需计算资源更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为人们提供进一步的分析判断。研究为促进分子动力学与人工神经网络两种方法的共同发展提供了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金刚石薄膜 分子动力学 神经网络 计算资源 预测模型
下载PDF
碟形水下机器人动力学建模研究
12
作者 蒋龙杰 马留洋 乔长城 《电光系统》 2024年第1期47-51,共5页
文章以某碟形水下机器人样机为研究对象,为提高其动力学模型的输出精度,提出了一种将解析模型和神经网络相结合的建模方法。该方法通过改进Elman神经网络模型拟合水下机器人动力学解析模型纵向速度、向角速度输出与水下机器人实际输出... 文章以某碟形水下机器人样机为研究对象,为提高其动力学模型的输出精度,提出了一种将解析模型和神经网络相结合的建模方法。该方法通过改进Elman神经网络模型拟合水下机器人动力学解析模型纵向速度、向角速度输出与水下机器人实际输出之间的偏差,根据神经网络模型输出的偏差修正解析模型的输出,减小解析动力学模型由于模型简化和外界干扰等原因引起的建模误差。仿真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碟形水下机器人建模方法的精度高于单独的动力学解析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碟形水下机器人 动力学模型 精度 神经网络
下载PDF
基于时序分析及CNN-BiLSTM-AM的阶跃型滑坡位移预测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进昆 党建武 +1 位作者 杨景玉 岳彪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2024年第1期126-134,共9页
传统基于递归神经网络的模型对阶跃型滑坡位移预测能力不足,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序分析及卷积神经网络-双向长短期记忆-注意力机制(CNN-BiLSTM-AM)的滑坡位移动态预测模型。首先使用变分模态分解方法(VMD)将序列分解为趋势项... 传统基于递归神经网络的模型对阶跃型滑坡位移预测能力不足,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序分析及卷积神经网络-双向长短期记忆-注意力机制(CNN-BiLSTM-AM)的滑坡位移动态预测模型。首先使用变分模态分解方法(VMD)将序列分解为趋势项、周期项和随机项。采用二次指数平滑法拟合趋势项位移,然后引入最大互信息系数法(MIC)计算各类影响因子与周期项位移相关性,对于周期项和随机项位移采用CNN-BiLSTM-AM混合模型进行多因素和单因素预测,最终累加各分量预测值得到累积位移预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最终累计位移预测结果中拟合系数R~2达0.984和0.987,平均绝对误差(MAE)分别为5.334和3.947,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6.196和4.941,相比卷积神经网络-长短期记忆(CNN-LSTM)、麻雀搜索算法-核极限学习机(SSA-KELM)和NARX方法,所提方法能够更好的捕捉监测数据的时间相关性,预测精度显著提高,可为阶跃型滑坡预警及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跃型滑坡 变分模态分解 注意力机制 卷积神经网络 双向长短时记忆
下载PDF
整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基底型乳腺癌的核心基因
14
作者 曹家兴 张旺 +1 位作者 刘九洋 吴高松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1期113-120,共8页
目的整合生物信息学挖掘并分析与基底型乳腺癌(basal-like breast cancer,BLBC)的预后相关的核心基因。方法首先,从GEO数据库中遴选与乳腺癌分子分型相关的数据集,数据处理后利用WGCNA筛选与BLBC相关的模块。然后,借助蛋白-蛋白互作(pro... 目的整合生物信息学挖掘并分析与基底型乳腺癌(basal-like breast cancer,BLBC)的预后相关的核心基因。方法首先,从GEO数据库中遴选与乳腺癌分子分型相关的数据集,数据处理后利用WGCNA筛选与BLBC相关的模块。然后,借助蛋白-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和cytohubba筛选出模块中差异最大的前10%基因作为候选基因,对候选基因进行生存分析和表达分析得到核心基因。最后,利用TIMER、TISIDB等生信工具探索核心基因表达和肿瘤免疫浸润、趋化因子及免疫调节剂的相关性并构建核心基因转录调控网络。结果利用WGCNA筛选出与BLBC相关的黑色模块中共891个基因,从差异性最大的80个候选基因中分析获得ESPL1和CCNB2两个核心基因。结果显示,两个核心基因与BLBC免疫细胞浸润有关,主要包括Th2细胞、CD8+T细胞、内皮细胞和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而且,核心基因表达水平与趋化因子、免疫刺激因子、免疫抑制因子及MHC分子相关。核心基因上游转录调控网络表明22种转录因子同时调控两个核心基因。结论ESPL1和CCNB2是BLBC的预后标志物且与肿瘤免疫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型乳腺癌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免疫浸润 转录因子
下载PDF
猪睾丸Dickkopf样顶体蛋白1基因的转录调控分析
15
作者 许静 代红梅 +6 位作者 张霞 刘志朋 杨忠 李卫真 付仕颖 克比努尔·库尔班 霍金龙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9-88,共10页
【目的】Dickkopf样顶体蛋白1(DKKL1)是一种重要的顶体蛋白,为发掘其重要功能及潜在的临床价值,以版纳微型猪近交系(BMI)为对象,研究其睾丸组织中DKKL1的分子结构、转录调控特征和蛋白质功能。【方法】通过全转录组测序获得BMI DKKL1的... 【目的】Dickkopf样顶体蛋白1(DKKL1)是一种重要的顶体蛋白,为发掘其重要功能及潜在的临床价值,以版纳微型猪近交系(BMI)为对象,研究其睾丸组织中DKKL1的分子结构、转录调控特征和蛋白质功能。【方法】通过全转录组测序获得BMI DKKL1的表达量,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获得DKKL1编码区序列并分析其基因结构和蛋白质特征,使用UniProt数据库对DKKL1进行功能注释并分析DKKL1与微小RNA(miRNA)、长链非编码RNA(lncRNA)间的竞争性内源RNA(ceRNA)转录调控。【结果】获得的BMI DKKL1编码区全长为702 bp,位于基因第6号染色体上,有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蛋白质功能分析表明,DKKL1包含233个氨基酸,具有疏水性,含磷酸化位点、信号肽和较多的无规则卷曲亚结构;系统进化和同源性分析表明,DKKL1氨基酸序列在哺乳动物间高度保守;蛋白互作分析显示,DKKL1与含螺旋结构域的蛋白155(CCDC155)、转录增强缔合域蛋白2(TEAD2)、RAS癌基因家族成员11B(RAB11B)等多种蛋白互作;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表明,这些蛋白富集在典型Wnt信号等通路上;GO功能注释表明,DKKL1在睾酮生物合成过程的负向调控、透明带穿透、顶体泡生成等方面具有重要功能;ceRNA转录调控网络分析表明,DKKL1被miR-15a和miR-15b靶向调控。【结论】本研究获得了BMI睾丸全转录数据,阐明了DKKL1的分子特征、蛋白质功能并构建了转录调控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版纳微型猪近交系 Dickkopf样顶体蛋白1 分子特征 蛋白互作 调控网络
下载PDF
铁路BDS地基增强带状空间误差建模方法
16
作者 刘朝晖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2-119,共8页
铁路北斗地基增强网络是铁路精密工程重要基础设施,为线路周边区域提供全天候高精度时空基准与位置服务。铁路北斗地基增强观测网络常为带状分布,与区域面状地基增强网络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布特征差异。为了实现带状网络场景下最优的位置... 铁路北斗地基增强网络是铁路精密工程重要基础设施,为线路周边区域提供全天候高精度时空基准与位置服务。铁路北斗地基增强观测网络常为带状分布,与区域面状地基增强网络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布特征差异。为了实现带状网络场景下最优的位置服务性能,本文分析了铁路带状场景下距离相干模型(DIM)、线性内插模型(LIM)和最小二乘配置模型(LSC)3种空间相关误差修正数生成模型的误差传递规律,并结合实际铁路北斗地基增强网络进行高精度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在铁路地基增强网络中,LSC网络边缘与外围位置均表现出良好的位置服务性能,平面和高程的实时定位精度优于2 cm,且随服务位置变化精度波动较小;LIM仅在网络边缘与其沿线方向处表现良好,精度可达2 cm,远离地基增强网络时,定位精度下降明显;DIM的定位精度与可靠性均较差。与区域面状地基增强网络不同,铁路带状网络场景下LSC的位置服务性能优于LIM和DI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位置服务 北斗卫星系统 带状地基增强网络 大气延迟建模 高精度定位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MS及网络药理学探讨半枫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
17
作者 魏子涵 晏晨 +3 位作者 李开斌 张丽艳 魏美琪 马四补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1期18-24,共7页
目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UPLC-Q-TOF-MS/MS)分析半枫荷醇提物的主要成分,结合网络药理学进一步探讨半枫荷抗风湿性关节炎有效物质及作用机制。方法依据UPLC-Q-TOFMS/MS表征分析半枫荷醇提物的主要化学成分,结合P... 目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UPLC-Q-TOF-MS/MS)分析半枫荷醇提物的主要成分,结合网络药理学进一步探讨半枫荷抗风湿性关节炎有效物质及作用机制。方法依据UPLC-Q-TOFMS/MS表征分析半枫荷醇提物的主要化学成分,结合Pubchem数据库、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半枫荷的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s数据库、OMIM数据库、PharmGkb数据库获得疾病靶点,用Venny图绘制平台获得成分和疾病的交集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 3.9.0软件构建化合物-靶点相互网络、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筛选核心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对潜在的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制作GO双侧柱状图、富集结果分析图。用Cytoscape 3.9.0软件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疾病-通路”网络图与活性成分与潜在靶点的网络图。用PyMOL和AutoDock 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从半枫荷醇提物中鉴定84个成分,从数据库筛选出43种活性成分,对应561个潜在靶点,其中与类风湿性关节炎交集靶点55个;经PPI网络分析后,获取核心靶点10个:IL-6、TNF、IL-1β、ALB、CCR5、PTGS2、TLR4、MMP9、NFKB1、STAT1。经有效成分-靶点网络得药物有效成分5个:光甘草内酯、泽泻醇C-23-醋酸酯、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A、积雪草酸。主要涉及通路: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C型凝集素受体信号通路、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分子对接结果有较好的结合能力。结论通过结合UPLC-Q-TOF-MS/MS和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的方法初步阐明了半枫荷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发挥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为半枫荷的进一步质量评价及药理活性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LC-Q-TOF-MS/MS 半枫荷 类风湿性关节炎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 藁本内酯 积雪草酸
下载PDF
基于局部模型网络的主汽温阶梯式动态矩阵控制
18
作者 石轲 董泽 孙明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12-1822,共11页
火电厂主汽温系统的大惯性、时变性和多扰动等特点导致采用传统串级PID控制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控制效果。为了克服传统控制方案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模型网络的多模型阶梯式动态矩阵控制算法。首先,通过引入阶梯式策略有效解决了... 火电厂主汽温系统的大惯性、时变性和多扰动等特点导致采用传统串级PID控制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控制效果。为了克服传统控制方案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模型网络的多模型阶梯式动态矩阵控制算法。首先,通过引入阶梯式策略有效解决了原始动态矩阵控制算法固有的矩阵求逆问题;其次,通过引入扰动前馈补偿,提高了主汽温系统的抗扰动能力;最后,针对不同工况下动态特性大幅度变化的主汽温对象,设计了基于局部模型网络的多模型阶梯式动态矩阵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控制算法,所提算法明显提升了主汽温系统的全局设定值跟踪性能、抗扰动性能和鲁棒性能,可以满足火电机组主汽温的控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矩阵控制 阶梯式策略 多模型预测控制 局部模型网络 主汽温控制
下载PDF
神经动力学研究进展和若干思考 被引量:2
19
作者 韩芳 王青云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05-813,共9页
神经动力学是动力学与控制学科的基础性分支,属于力学与脑科学、智能科学的国际前沿交叉学科领域,主要是通过动力学与控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建立合理的模型来探究神经系统电生理动力学行为和脑认知功能的机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神经... 神经动力学是动力学与控制学科的基础性分支,属于力学与脑科学、智能科学的国际前沿交叉学科领域,主要是通过动力学与控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建立合理的模型来探究神经系统电生理动力学行为和脑认知功能的机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神经动力学的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包括神经元和神经元网络动力学行为的深入研究、大脑不同功能结构的建模分析以及神经疾病关联脑区的网络动力学建模与控制等.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神经动力学研究领域取得的进展做了较全面的概括分析,特别是给出了建模方面的发展历程.进而,基于解析生物神经网络及其动力学的研究成果,对神经动力学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思考展望,期望神经动力学的研究将助力具备较强可解释性和泛化能力的类脑智能原理和方法的突破及在重大工程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动力学 研究进展 建模分析 神经网络 类脑智能
下载PDF
石菖蒲-熟地黄对认知功能障碍模型大鼠的网络药理学作用机制及实验研究
20
作者 李思敏 张杰 +1 位作者 宋晓雨 王旭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9-307,共9页
目的:探究石菖蒲-熟地黄对认知功能障碍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进行实验验证。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中获取石菖蒲-熟地黄药对治... 目的:探究石菖蒲-熟地黄对认知功能障碍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进行实验验证。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中获取石菖蒲-熟地黄药对治疗认知功能障碍的潜在作用靶点,并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在生物学信息注释库(DAVID)分析平台中对共同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结果,用动物实验进行验证。采用双侧脑室注射脂多糖(LPS)的方法模拟中枢神经炎症损伤引起的认知障碍模型,连续灌胃给药8周,假手术组予以注射等量生理盐水。Morris水迷宫观察各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力的变化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TLR4/NF-κB)通路相关蛋白含量。结果:从石菖蒲-熟地黄药对中筛选到26个有效成分,疾病相关靶点64个,涉及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AGE-RAGE)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17(IL-17)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通路、NF-κB信号通路等5条主要信号通路。动物实验结果显示,石菖蒲-熟地黄中、高剂量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在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明显延长(P<0.05),TNF-α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石菖蒲-熟地黄低、中、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TLR4、p-NF-κB p65/NF-κB p65、IL-6的表达(P<0.05)。结论:石菖蒲-熟地黄可能通过TLR4/NF-κB通路减少炎症介质释放,抑制神经炎症来干预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为该药对抗认知功能障碍有效成分的开发和运用提供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功能障碍 石菖蒲-熟地黄 网络药理学 学习记忆力 神经炎症 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通路 炎症介质 机制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