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注血管神经眼科疾病——概念、诊疗方法及策略
1
作者 吴松笛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5-254,共10页
血管神经眼科疾病泛指因血管功能障碍导致的神经眼科疾病,涵盖所有因血管因素导致的视功能障碍、眼球运动及瞳孔异常,是神经眼科学与血管神经病学的交叉领域。此类疾病患者多首诊于眼科或急诊,临床表现具有血管病(卒中)急、危、重的特点... 血管神经眼科疾病泛指因血管功能障碍导致的神经眼科疾病,涵盖所有因血管因素导致的视功能障碍、眼球运动及瞳孔异常,是神经眼科学与血管神经病学的交叉领域。此类疾病患者多首诊于眼科或急诊,临床表现具有血管病(卒中)急、危、重的特点,由于是交叉学科,诊疗常迟滞和延误。提高对血管神经眼科疾病新概念的认识,聚焦这一交叉领域的新诊疗方法和策略,通过专科建设和学科协作,提升早期识别和精准诊疗能力,有助于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神经眼科 神经眼科 概念 诊疗策略
下载PDF
血管神经眼科急症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逯青丽 吴松笛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5-265,共11页
神经眼科急症是指如果不能及时诊断和治疗,就会严重威胁患者视力甚至危及生命的神经眼科临床疾病谱,其中血管性原因所致的神经眼科急症(血管神经眼科急症)占绝大部分。由于交叉学科的特点,血管神经眼科急症患者多首诊于眼科或急诊,首诊... 神经眼科急症是指如果不能及时诊断和治疗,就会严重威胁患者视力甚至危及生命的神经眼科临床疾病谱,其中血管性原因所致的神经眼科急症(血管神经眼科急症)占绝大部分。由于交叉学科的特点,血管神经眼科急症患者多首诊于眼科或急诊,首诊医师往往对疾病认识不全面,易导致该类患者诊断滞后、误诊或漏诊;当患者转诊于神经科时,神经科医师如果对疾病的诊断不能及时确定,易导致治疗延迟。本文对血管神经眼科急症疾病谱主要疾病的临床表现、检查方法和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该类疾病的快速诊断和精准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眼科 血管神经眼科 急症
下载PDF
中国神经介入穿刺建立专家共识 被引量:8
3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 赵振伟 +4 位作者 陈左权 邓剑平 张涛 于嘉 方伟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37-648,F0003,共13页
血管穿刺是神经介入治疗的第一步,安全有效地建立穿刺,并尽可能避免或减少穿刺相关并发症,是后续神经介入治疗能够顺利完成的基础。以股动脉穿刺建立为代表的不同穿刺部位的选择,既取决于患者具体病变和血管走行特点,也取决于术者个人... 血管穿刺是神经介入治疗的第一步,安全有效地建立穿刺,并尽可能避免或减少穿刺相关并发症,是后续神经介入治疗能够顺利完成的基础。以股动脉穿刺建立为代表的不同穿刺部位的选择,既取决于患者具体病变和血管走行特点,也取决于术者个人偏好和经验。该专家共识概括了常见穿刺血管的临床解剖特点及穿刺操作要点、风险因素、并发症及其防治策略,旨在为神经介入医师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介入 脑血管疾病 血管穿刺 共识
下载PDF
神经介入支架取栓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谢星 田春欧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第7期907-908,共2页
目的探讨神经介入支架取栓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静脉内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神经介入支架取栓术治疗。比较两组的血管再通率、血流动力学指标与血管内皮功能指... 目的探讨神经介入支架取栓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静脉内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神经介入支架取栓术治疗。比较两组的血管再通率、血流动力学指标与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血管再通率为93.55%,高于对照组的70.97%(P<0.05)。治疗后,观察组Vs、Vm高于对照组,RI、PI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FMD高于对照组,baPWV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介入支架取栓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显著,可有效疏导患者闭塞血管,改善其大脑血流动力学与血管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介入支架取栓术 缺血性脑卒中 血流动力学指标 血管内皮功能
下载PDF
磁共振三叉神经成像在三叉神经痛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陈立鹏 夏建东 +1 位作者 魏新华 陈亮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3年第6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三叉神经成像在显示三叉神经血管压迫的价值及对三叉神经痛病因诊断的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收集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在我院诊断为三叉神经痛患者3 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3.0T磁共振三叉神经成像检查(包括T2-SPC序列和T...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三叉神经成像在显示三叉神经血管压迫的价值及对三叉神经痛病因诊断的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收集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在我院诊断为三叉神经痛患者3 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3.0T磁共振三叉神经成像检查(包括T2-SPC序列和T1-VIBE序列)。由两位神经系统影像学专家一同分析三叉神经成像中三叉神经和邻近血管的走行关系,并分析其与临床症状相关性,使用SPSS 16.0软件包进行X2检验,P<0.05被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35例三叉神经痛(均为单侧疼痛)患者中,三叉神经成像显示症状侧三叉神经存在血管压迫或毗邻者31例,与周围血管无关者4例,无症状侧三叉神经存在血管接触或毗邻者6例,与周围血管无关者2 9例;经统计学分析,三叉神经成像显示周围血管压迫或毗邻与三叉神经痛症状存在密切关系,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3.0T磁共振三叉神经成像可清晰显示三叉神经血管压迫情况,诊断阳性率高,并且与临床症状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对于三叉神经痛病因诊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三叉神经 神经 血管压迫
下载PDF
电针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mRNA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马璟曦 罗勇 蔡敏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4-118,共5页
目的观测电针大鼠双侧合谷穴(LI 4)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mRNA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神经发生和血管生成间可能的相互联系和作用。方法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 目的观测电针大鼠双侧合谷穴(LI 4)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mRNA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神经发生和血管生成间可能的相互联系和作用。方法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9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6)、模型组(n=42)和电针组(n=42)。观察局灶性脑缺血1 h后再灌注2 h、12 h、24h、3 d、7 d、14 d、21 d共7个时相点,每个时相点6只大鼠。采用反转录酶-聚合酶链锁反应(RT-PCR)法检测VEGFR-2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BDNF蛋白的表达。结果再灌注后12 h、24 h,电针组VEGFR-2 mRNA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3 d也高于模型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海马区BDNF蛋白在再灌注后2 h开始增加(P<0.05),24 h达高峰(P<0.01),3 d后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呈现增加幅度降低的趋势。结论电针能促进脑缺血再灌注后VEGFR-2 mRNA、BDNF蛋白的表达;神经血管因子可能是神经发生与血管生成联系与作用的分子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 再灌注 神经血管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电针 大鼠
下载PDF
前臂外侧皮神经的血供特点与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设计 被引量:3
7
作者 王绥江 罗少军 +6 位作者 郝新光 汤少明 吕端远 廖进民 金玉丹 欧伟 陆卓琼 《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1999年第4期181-183,共3页
目的:为临床设计带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提供依据。方法:用显微解剖测量法、标本透明法研究前臂外侧皮神经外科解剖与头静脉的关系以及其神经血管皮肤穿支的位置、长度、对皮神经的营养形式等。结果:前臂外侧皮神经共有4支神... 目的:为临床设计带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提供依据。方法:用显微解剖测量法、标本透明法研究前臂外侧皮神经外科解剖与头静脉的关系以及其神经血管皮肤穿支的位置、长度、对皮神经的营养形式等。结果:前臂外侧皮神经共有4支神经血管皮肤穿支,其全程由神经旁血管和主要动脉共同营养。前臂外侧皮神经前支与头静脉紧密伴行。结论:顺沿头静脉,可切取带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或血管神经蒂岛状皮瓣,用于修复肘部、前臂远端1/3段和腕部等部位软组织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岛状皮神经皮瓣 皮神经营养血管 设计 主动脉
下载PDF
人脑梗死后转化生长因子-β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神经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徐冉 段淑荣 +4 位作者 王慧慧 滕文丽 王德生 戚基萍 王海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2560-2563,共4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室管膜下区及海马齿状回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内源性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剖解22例脑梗死后不同时间死亡患者的脑组织,分别从梗死侧的侧脑室室管膜下区及海马齿状回取材(避开梗死...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室管膜下区及海马齿状回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内源性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剖解22例脑梗死后不同时间死亡患者的脑组织,分别从梗死侧的侧脑室室管膜下区及海马齿状回取材(避开梗死灶坏死脑组织),以5例正常脑组织相应部位的标本作为对照组。采用HE染色及免疫组化技术观察不同时间点室管膜下区及海马齿状回TGF-β及VEGF表达的变化及其规律。实验结果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TGF-β阳性细胞于缺血4.5~10h开始增多〔(2.36±0.3)个/HP〕,缺血24~70h达高峰〔(9.1±1.5)个/HP〕,72~96h之后开始下降〔(4.6±1.7)个/HP〕,至缺血120~144h仍有较多阳性细胞〔(1.8±0.3)个/HP〕。对照组有少量TGF-β阳性细胞表达〔(1.1±0.2)个/HP〕;(2)VEGF阳性细胞于缺血4.5~10h开始增多〔(20.9±9.0)个/HP〕,缺血24~70h达高峰〔(48.9±3.4)个/HP〕,72~96h之后开始下降〔(38.5±6.2)个/HP〕,至缺血120~144h仍有少量阳性细胞〔(16.1±6.0)个/HP〕。对照组无VEGF阳性细胞表达。结论脑梗死后,室管膜下区及海马齿状回的神经元及胶质细胞TGF-β及VEGF表达增高,并且二者在表达时间上具有相关性,对脑梗死后神经损伤可能具有协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脑梗死 神经保护作用
下载PDF
低年资神经重症医师临床思维方法建立之教学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赵经纬 王强 《中国卒中杂志》 2016年第12期1086-1088,共3页
作为确立并不久的重症医学的一部分,神经重症医学,更是一个新兴的亚专科。其研究对象主要包括重症脑血管病、颅脑外伤、脑肿瘤及其他神经系统相关重症患者。其理论体系尚不完善,很多大型随机对照研究结论存在相悖的现象。这使得初入该... 作为确立并不久的重症医学的一部分,神经重症医学,更是一个新兴的亚专科。其研究对象主要包括重症脑血管病、颅脑外伤、脑肿瘤及其他神经系统相关重症患者。其理论体系尚不完善,很多大型随机对照研究结论存在相悖的现象。这使得初入该领域的年轻医生有时在临床实践中无所适从。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希望通过对近年流行的循证医学理念进行反思,强化科学精神,并通过引入证据链概念,帮助神经重症专业的年轻医生解读纷繁复杂的循证医学证据,并最终建立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脑血管病 神经重症 循证医学 科学精神 证据链
下载PDF
梓醇对脑缺血后神经血管单元构筑的影响 被引量:25
10
作者 谭灵莉 崔丹丹 +2 位作者 祝慧凤 万东 任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4-48,共5页
目的结合神经行为学评价,研究地黄梓醇对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血管单元构筑的影响。方法 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梓醇组,每组6只。采用开颅电凝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造模成功后6h予梓醇进行干预(5 mg·kg-1,ip,qd&#... 目的结合神经行为学评价,研究地黄梓醇对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血管单元构筑的影响。方法 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梓醇组,每组6只。采用开颅电凝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造模成功后6h予梓醇进行干预(5 mg·kg-1,ip,qd×7d)。术后1、4、7、14 d采用平衡木漏脚率及肢体不对称应用实验进行行为学评分。末次评分后麻醉,灌注明胶墨汁显示血管,取脑组织切片,行神经胶质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免疫组织化学和尼氏染色分别显示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结果 (1)术后1d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各时点平衡木行走足滑落次数明显增加,肢体不对称使用率为63.3%(P<0.01);术后4 d,梓醇组大鼠肢体不对称使用率下降为51.7%,与模型组58.3%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7、14 d,大鼠的健侧与患侧应用次数差值缩小,肢体不对称使用率分别为31.7%和13.3%,与模型组58.3%和53.3%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均未恢复至假手术组水平。(2)脑缺血后14 d,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微血管稀疏,变短,丢失42.4%(P<0.01),神经元数目减少66.5%(P<0.01)、胞体固缩、尼氏小体淡染,数目减少,星形胶质细胞数目增多2.3倍(P<0.01)、胞体肥大、分支增多增粗;与模型组相比,梓醇组微血管分布密集(P<0.01),神经元数目增多29.3%(P<0.05),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减少20.2%(P<0.05),胞体体积较小,接近于正常、分支数目不如模型组多。结论梓醇对局灶性脑缺血后引起的神经血管单元病变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且能促进脑缺血后神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梓醇 脑缺血 神经血管单元构筑 神经行为学 肢体 不对称实验 平衡木实验
下载PDF
中医药对缺血性卒中后神经血管单元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5
11
作者 徐榛敏 刘雪梅 +3 位作者 曾子修 张昕洋 刘晓汉 张允岭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8期2084-2089,共6页
神经血管单元(Neurovascular Unit,NVU)的提出改变了单纯恢复脑组织血供是治疗卒中后神经元损伤的关键这一观点,使人们认识到缺血性卒中诱导的脑损伤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涉及到NVU中的各组成成分,而神经保护的目标应从之前传统观点中... 神经血管单元(Neurovascular Unit,NVU)的提出改变了单纯恢复脑组织血供是治疗卒中后神经元损伤的关键这一观点,使人们认识到缺血性卒中诱导的脑损伤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涉及到NVU中的各组成成分,而神经保护的目标应从之前传统观点中对单一的神经元保护扩展为对多组成成分的全面保护,药物保护的靶点也应该针对各种有害因子。真正认识到全面保护会使缺血性卒中的治疗达到更理想的效果。中药具有多组分、多靶点、多环节、多途径的全面保护及整体调节的优势和特点,与神经血管单元治疗策略的要求相吻合。现主要基于神经血管单元,对中医药治疗不同病机的中风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研究及方案选取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神经血管单元 中医药 保护作用
下载PDF
VEGF用于急性脑梗死神经元保护及再生的实验研究
12
作者 张海鸥 易黎 吴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159-1161,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急性脑梗死中神经元保护及再生作用。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利用MCAO模型。A组(12只),缺血1h后再灌注24h+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12只),缺血1h后再灌注1h+VEGF;C组(12只),缺血1h后再灌注12h+VEGF;D...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急性脑梗死中神经元保护及再生作用。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利用MCAO模型。A组(12只),缺血1h后再灌注24h+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12只),缺血1h后再灌注1h+VEGF;C组(12只),缺血1h后再灌注12h+VEGF;D组(12只),缺血1h后再灌注24h+VEGF。模型成功后侧脑室注射rrVEGF164,VEGF注射后连续3d分别腹膜下注射BrdU6mg/100g。术后第7天,取脑切脑片。分别TTC染色,HE染色。免疫组化观察。结果VEGF,Tunnel染色凋亡细胞阳性数,BrdU阳性细胞数,在缺血再灌注12h,24h组与对照组相比,阳性细胞数有统计学差异。结论VEGF在急性脑梗死后有抗细胞凋亡及神经元保护作用,并有促进缺血后神经元再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GF 脑梗死 脑保护 再生
下载PDF
麻醉诱导后低血压对机体组织氧饱和度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黄璜 李萌萌 +5 位作者 孟令超 房晓燕 解群 郝薏晴 陈小红 冉明梓 《北京医学》 CAS 2022年第3期249-252,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全身麻醉诱导后血压变化对机体组织氧饱和度的影响,探讨循环变化与组织灌注之间的调节机制。方法选取2020年6—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全身麻醉下行肝射频消融术患者91例,应用近红外组织血氧参数无创检测仪监测患者... 目的通过观察全身麻醉诱导后血压变化对机体组织氧饱和度的影响,探讨循环变化与组织灌注之间的调节机制。方法选取2020年6—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全身麻醉下行肝射频消融术患者91例,应用近红外组织血氧参数无创检测仪监测患者左前额脑氧饱和度(regional cerebral oxygen saturation,rScO_(2))及左前臂肱桡肌氧饱和度(regional muscle oxygen saturation,rSmO_(2))。常规全身麻醉诱导,记录患者入室(T_(0))、吸氧5 min(T_(1))及气管插管5 min(T_(2))后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rSmO_(2)及rScO_(2),观察麻醉后循环变化对患者肌肉及脑组织氧供需平衡的影响。结果与T_(0)和T_(1)相比,T_(2)时MAP[(88.63±11.36)mmHg比(99.05±11.03)mmHg、(98.53±11.04)mmHg,1 mmHg=0.133 kPa]、HR[(59.78±8.76)次/min比(72.15±9.57)次/min、(71.85±7.29)次/min]和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50.95±9.90)比(95.37±3.00)、(94.96±2.91)]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_(0)相比,T_(1)时rSmO_(2)[(68.24±3.65)%比(66.71±3.67)%]及T_(1)和T_(2)时的rScO_(2)[(65.69±3.00)%、(66.98±3.77)%比(63.91±3.71)%]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_(1)相比,T_(2)时rSmO_(2)降低[(66.35±4.80)%]而rScO_(2)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rSmO_(2)相比,T_(0)和T_(1)时rScO_(2)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后14例发生诱导后低血压。非低血压与低血压患者相比,在性别、年龄、BMI、ASA分级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低血压患者相比,诱导后低血压患者的T_(2)时MAP和rSmO_(2)更低[(75.13±12.51)mmHg比(91.08±9.29)mmHg,(63.71±8.35)%比(66.83±3.72)%],ΔMAP和ΔrSmO_(2)更高[24.71(23.37,32.43)%比6.65(4.10,9.03)%,4.07(2.88,6.36)%比1.52(0.00,4.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患者肌肉及脑组织氧饱和度的动态观察发现,全身麻醉诱导后低血压对rScO_(2)无明显影响,但对rSmO_(2)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动脉压 脑氧饱和度 脑血流自动调节 神经血管耦合
下载PDF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早期发现及干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孙咏婕 李月春 李锐铭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4期192-193,196,共3页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指由脑血管危险因素以及明显或不明显的脑血管病导致的不同认知障碍综合征,本文概述VCI的类型、发病机制、早期诊断、影像学表现及治疗方法,并结合影像学对VCI的早期发现及干预研究进行探讨。
关键词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干预 神经介入 脑灌注
下载PDF
TCD-vEEG同步监测技术在睡眠中癫痫电持续状态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彭炳蔚 李嘉铃 +3 位作者 李小晶 朱海霞 梁薇 梁惠慈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85-492,共8页
【目的】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视频脑电图(TCD-vEEG)同步监测技术多模态评价睡眠中癫痫电持续状态(ESES)的脑电图-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来探讨ESES引发患儿认知损害的神经电生理因素。【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8月至2019年3月的18名既往健康无... 【目的】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视频脑电图(TCD-vEEG)同步监测技术多模态评价睡眠中癫痫电持续状态(ESES)的脑电图-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来探讨ESES引发患儿认知损害的神经电生理因素。【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8月至2019年3月的18名既往健康无结构性异常的ESES患儿,进行TCD-vEEG同步监测,并生成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MCBFV)趋势曲线。由此测出非快速动眼睡眠期(NREM)期的棘波指数(SWI)及不同TCD参数。所有患儿根据临床发作情况、家长主诉的患儿认知表现、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被分为3级;根据ESES前期的脑电图模式(pre-ESES)分为3型:①双侧同步对称癫痫灶(BSEF),②双侧不对称癫痫灶(BAEF),③多灶(MEF);据ESES模式分为2型:①绝对同步且广泛性(Near-ESES),②不对称ESES(Asym-ESES)。用SPSS17.0对所有数据根据分组进行Fisher精确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或t检验。【结果】所有病例SWI为(85.22±5.22)%;与正常儿童比较,深睡期MCBFV波动为(17.98±7.98)%(t=7.579,P<0.01),深睡期MCBFV的均值(MCBFVm)为(92.81±21.53)cm/s(t=6.464,P<0.01),均显著增高。不同临床分级间的SWI(F=3.996,P<0.05)有显著差异。ESES模式与SWI无明显关系,但是Near-ESES模式对深睡期MCBFV波动影响较大(t=2.885,P=0.011)。【结论】ESES儿童存在明显的深睡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发作间期放电频率是ESES认知损害的重要因素,其中ESES模式与深睡期的CBFV波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中癫痫电持续状态 TCD-vEEG同步监测 神经血管藕联 ESES模式 认知损害
下载PDF
阿魏酸钠对慢性脑缺血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爱春 舒化青 +1 位作者 周志鸿 肖瑞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411-415,共5页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对慢性脑缺血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双侧颈总动脉结扎(2-VO)法制备慢性脑缺血模型,于术后6周分别给予阿魏酸钠和PBS干预,分为阿魏酸钠干预组和模型对照组。另设假手术组(仅分离双侧颈总动脉,但不结扎)作...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对慢性脑缺血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双侧颈总动脉结扎(2-VO)法制备慢性脑缺血模型,于术后6周分别给予阿魏酸钠和PBS干预,分为阿魏酸钠干预组和模型对照组。另设假手术组(仅分离双侧颈总动脉,但不结扎)作为空白对照。术后8周行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功能,同时观察双侧颞叶内侧缺血区脑组织血管密度、激光共聚焦法检测毛细血管内径、缺血边界地区的毛细血管分支点数目和微血管总面积等指标、海马细胞增殖情况(免疫组化法)和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ELISA法检测),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结果 Morris水迷宫结果显示,阿魏酸钠干预组第2、3、4、5天逃避潜伏期[分别为(43.55±6.34)s、(38.11±1.20)s、(34.75±5.30)s、(24.39±3.93)s]明显短于模型对照组[分别为(50.89±6.31)s、(43.72±8.21)s、(50.79±9.36)s、(44.39±3.93)s,均P<0.01];阿魏酸钠干预组第一象限游泳时间明显长于模型对照组[分别为(27.36±3.89)s、(14.68±2.36)s,P=0.002]。阿魏酸钠干预组毛细血管内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变短[分别为(3.02±0.21)μm、(3.35±0.18)μm,P=0.003],阿魏酸钠干预组缺血边界地区的毛细血管分支点数目与模型对照组同源组织区比较显著增加(分别为205.80±12.70、158.42±10.92,P=0.001),0.002mm3体积内阿魏酸钠干预组微血管总面积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加[分别(83389±4026)μm2、(73349±3986)μm2,P=0.004]。阿魏酸钠干预组缺血脑组织内的BrdU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分别为23.82±3.05、10.26±2.89,t=18.26,P=0.004)。阿魏酸钠干预组VEGF水平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分别为(67.58±9.61)pg/mL、(21.90±5.16)pg/mL,P=0.008]。结论阿魏酸钠可以显著改善慢性脑缺血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VEGF介导的血管密度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魏酸钠 脑缺血 水迷宫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神经保护
下载PDF
新型Envoy DA导引导管在神经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经验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普远 杨亮亮 +5 位作者 刘斌 周浩 李秋平 顾晔 江灜川 杨志刚 《中国临床医学》 2020年第4期674-678,共5页
目的:总结新型远端通路导引导管(Envoy DA)在神经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技术及适应证。方法:回顾我中心2年内神经介入治疗中使用新型Envoy DA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Envoy DA导管是否顺利输送到目标位置,是否能够为后续血管内治疗提供满... 目的:总结新型远端通路导引导管(Envoy DA)在神经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技术及适应证。方法:回顾我中心2年内神经介入治疗中使用新型Envoy DA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Envoy DA导管是否顺利输送到目标位置,是否能够为后续血管内治疗提供满意支撑,评估手术即刻临床及影像结果及有无围手术期导引导管相关并发症,总结Envoy DA在神经介入治疗中应用的适应证。结果:50例患者共计使用50根Envoy DA,其中46例(92.0%)顺利到达治疗所需支撑位置;2例(4.0%)未达目标位置,支撑效果不理想,经反复操作技术调整后完成手术;2例(4.0%)支撑失败后撤出,更换长鞘配合中间导管支撑完成治疗。1例(2.0%)患者术中发生导引导管相关夹层伴导管口血栓形成,1例(2.0%)患者发生导引导管相关颈动脉海绵窦瘘,围手术期导管相关并发症率4.0%。所有目标病变最终成功完成目标病变手术,手术技术成功率100%。结论:使用新型Envoy DA进行神经介入治疗需合理选择病例、正确操作才可发挥其在适度径路迂曲病变提供足够支撑且操作简捷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引导管 脑血管病 血管内治疗 神经介入
下载PDF
不同血管缝合、闭合和封堵装置在神经介入术后股动脉穿刺止血中的临床应用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史帅龙 龙树海 +6 位作者 余笋 时程程 马骥 苗仁英 宋燕 韩新巍 李腾飞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78,共8页
目的探讨不同血管缝合、闭合和封堵装置在神经介入术后股动脉穿刺止血中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2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介入科(郑东院区)神经介入术后采用Starclose血管闭合器、Angio-Seal和Exos... 目的探讨不同血管缝合、闭合和封堵装置在神经介入术后股动脉穿刺止血中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2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介入科(郑东院区)神经介入术后采用Starclose血管闭合器、Angio-Seal和Exoseal血管封堵器及Perclose ProGlide血管缝合器进行股动脉穿刺部位止血的11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装置止血方式不同将其分为闭合组(Starclose,n=271)、封堵组(Angio-Seal,n=327和Exoseal,n=352)和缝合组(ProGlide,n=173)。分析比较3类不同止血装置止血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对可能影响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3类不同血管止血装置施行后均能够迅速止血,止血成功率分别为闭合组(Starclose,92.6%)、封堵组(Angio-Seal 93.0%和Exoseal 93.8%,合计93.4%)和缝合组(ProGlide,89.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26,P=0.388)。102例(9.1%)患者术后观察到单个或多个并发症发生,包括操作完成即刻局部渗血(闭合组16例、封堵组39例和缝合组13例)、术后局部血肿形成(闭合组14例、封堵组31例和缝合组11例)、假性动脉瘤形成(闭合组13例、封堵组35例和缝合组10例)和术后局部感染(闭合组2例、封堵组3例和缝合组1例),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组患者均未观察到股动脉闭塞、栓子脱落、永久性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超重(OR=1.562,95%CI 1.023~2.385,P=0.039)、股动脉合并钙化斑块(OR=1.934,95%CI 1.172~3.189,P=0.010)、联合使用多种抗血小板药物(OR=1.769,95%CI 1.103~2.839,P=0.018)、使用8 F鞘管(OR=2.824,95%CI 1.406~5.671,P=0.004)和术者止血操作熟练度(OR=0.508,95%CI 0.328~0.788,P=0.002)是影响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因素,其中前4项是并发症发生的危险促进因素,操作者经验丰富、止血器械操作熟练度高是并发症的保护因素。结论3类不同止血装置在神经介入术后股动脉穿刺止血中均有较为满意的止血效果且并发症发生情况相当;患者超重、股动脉存在钙化斑块、联合使用多种抗血小板药物、使用8 F鞘管和操作者熟练度是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闭合器 血管封堵器 血管缝合器 股动脉穿刺 神经介入
原文传递
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血管单元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5
19
作者 韩永升 徐银 +4 位作者 韩咏竹 徐磊 刘向国 刘自兵 王频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73-180,共8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MCAO/R)模型大鼠神经行为学及脑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突触囊泡蛋白(SYN)、髓鞘碱性蛋白(MBP)、勿动蛋白A(Nogo-A)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对MCAO/R模型大鼠神经... 目的:观察电针对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MCAO/R)模型大鼠神经行为学及脑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突触囊泡蛋白(SYN)、髓鞘碱性蛋白(MBP)、勿动蛋白A(Nogo-A)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对MCAO/R模型大鼠神经血管单元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20只。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MCAO/R模型。电针刺激在造模成功90min后进行,针刺双侧"内关""水沟""三阴交"及"百会"穴,留针30min,每天针刺1次,共14d。各组大鼠在7、14d两个时间点各取10只进行神经功能评估并行免疫组化SP法检测缺血脑组织VEGF、GAP-43、SYN、MBP、Nogo-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出现明显神经功能缺损症状,14d电针组大鼠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模型组(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7、14d缺血组织VEGF、GAP-43、Nogo-A的表达增多,SYN在两个时间点的表达均减少(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7、14d缺血组织VEGF、GAP-43、SYN、MBP阳性表达均增多(P<0.01,P<0.05),Nogo-A的表达减少(P<0.01)。结论:①电针能有效改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功能;②电针能通过上调各时间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内VEGF、GAP-43、SYN、MBP的表达,下调Nogo-A的表达,促进血管、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的恢复,从而保护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血管单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神经功能 电针干预 保护作用 神经血管单元
原文传递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胫骨上段肿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的术后护理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蔚 马毳 郑晓缺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9年第9期829-831,共3页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胫骨上段肿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术后的临床特点及护理,以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方法对52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胫骨上段肿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术后的血运情况进行严密观察,制定个性化护理措施,观察...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胫骨上段肿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术后的临床特点及护理,以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方法对52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胫骨上段肿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术后的血运情况进行严密观察,制定个性化护理措施,观察护理效果。结果52例中48例皮瓣全部存活;3例边缘坏死合并水泡,经换药治愈;1例部分坏死经植皮治愈。全部病例经3~18个月随访,均恢复行走功能。结论严密细致的观察和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是皮瓣修复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修复 护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