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multaneous biodegradation of nitrogen-containing aromatic compounds in a sequencing batch bioreactor 被引量:10
1
作者 LIU Xing-yu WANG Bao-jun +3 位作者 JIANG Cheng-ying ZHAO Ke-xin Harold L. Drake LIU Shuang-Jia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7年第5期530-535,共6页
Many nitrogen-containing aromatic compounds (NACs), such as nitrobenzene (NB), 4-nitrophenol (4-NP), aniline (AN), and 2,4-dinitrophenol (2,4-DNP), are environmentally hazardous, and their removal from conta... Many nitrogen-containing aromatic compounds (NACs), such as nitrobenzene (NB), 4-nitrophenol (4-NP), aniline (AN), and 2,4-dinitrophenol (2,4-DNP), are environmentally hazardous, and their removal from contaminated water is one of the main challenges facing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s. In this study, synthetic wastewater containing NB, 4-NP, 2,4-DNP, and AN at concentrations ranging from 50 to 180 mg/L was fed into a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SBR). Analyses of the SBR system indicated that it simultaneously removed more than 99% of the NACs at loading rates of 0.36 kg NB/(m^3·d), 0.3 kg 4-NP/(m^3·d), 0.25 kg AN/(m^3·d), and 0.1 kg 2,4-DNP/(m^3·d). Bacterial groups of Bacteriodetes, Candidate division TM7, α-Proteobacteria, and β-Proteobacteria were dominant in the clone libraries of 16S rRNA genes retrieved from the microbial communities in the SBR system. "Cycle tests" designed to alter feeding and aeration parameters of the SBR system demonstrated that the resident microbial biome of the SBR system responded rapidly to changing conditions. Consumption of O2 was concomitant with the apparent mineralization of NACs. Aromatic ring-cleaving dioxygenase activities suggested that (1) AN and NB were degraded via catechol 2,3-dioxygenase; (2) 4-NP was degraded via 1,2,4-benzentriol 1,2-dioxygenase; and (3) 2,4-DNP was degraded via an unresolved pathw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trogen-containing aromatic compounds BIODEGRADATION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Candidate division TM7
下载PDF
Adsorptive removal of 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from fuel by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被引量:5
2
作者 Zhaoyang Wang Zhiguo Sun +1 位作者 Linghao Kong Gang Li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6期869-875,共7页
The adsorptive denitrogenation from fuels over three metal-organic frameworks(MIL-96(Al),MIL-53(Al)and MIL-101(Cr))was studied by batch adsorption experiments.Four 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s(NCCs)pyridine,pyrrole,q... The adsorptive denitrogenation from fuels over three metal-organic frameworks(MIL-96(Al),MIL-53(Al)and MIL-101(Cr))was studied by batch adsorption experiments.Four 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s(NCCs)pyridine,pyrrole,quinoline and indole were used as model NCCs in fuels to study the adsorption mechanism.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adsorben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D,N2physical adsorption,FT-IR spectrum and Hammett indicator method.The 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especially the MIL-101(Cr)containing Lewis acid sites as well as high specific surface area,can adsorb large quantities of NCCs from fuels.In addition,the adsorptive capacity over MIL-101(Cr)will be different for NCCs with different basicity.The stronger basicity of the NCC is,the more it can be absorbed over MIL-101(Cr).Furthermore,pore size and shape also affect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for a given adsorbate,which can be proved by the adsorption over MIL-53(Al)and MIL-96(Al).The pseudo-second-order kinetic model and Langmuir equation can be used to describe kinetics and thermodynamics of the adsorption process,respectively.Finally,the regeneration of the used adsorbent has been conducted successfully by just washing it with ethan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l-organic framework 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 adsorptive denitrogenation denitrogenation kinetics denitrogenation thermodynamics
下载PDF
Influence of Fe_(2)O_(3) on Release Mechanism of NH_(3) and Other 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from Pyrolysis of Three Typical Amino Acids in Urban Sludge
3
作者 徐莲莲 杨再福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21年第4期294-303,共10页
To elucidate the effects of Fe_(2)O_(3) on nitrogen transformation during sludge pyrolysis,thermogravimetry coupled with mass spectrometry(TG-MS)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s of Fe_(2)O_(3) on the pyrolysis c... To elucidate the effects of Fe_(2)O_(3) on nitrogen transformation during sludge pyrolysis,thermogravimetry coupled with mass spectrometry(TG-MS)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s of Fe_(2)O_(3) on the pyrolysis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release of important gaseous NO_(x) precursors such as HCN and NH_(3) during pyrolysis of three typical amino acids in urban sludge.The results show that after Fe_(2)O_(3) addition,the total weight loss rate of the three amino acids and the initial decomposition temperature of proline are reduced.The release amounts of NH_(3),HCN,CH_(3)CN,and HNCO from these three representative amino acids—glumatic,arginine,and proline,decrease in the order of arginine,glutamic,proline.The generation of Fe-N complexes,reduces the generation of NH_(3),HCN,CH_(3)CN,and HNCO while the catalysis effects of Fe_(2)O_(3) on the formation of H and H2 play a promoting role in the generation of NH_(3),HCN,CH_(3)CN,and HNCO.The results would provide an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basis for subsequent research on the NOx precursor formation mechanisms during pyrolysis or combustion of Fe-containing sludge or sludge with additives containing F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UDGE thermogravimetry coupled with mass spectrometry(TG-MS) Fe_(2)O_(3) amino acid 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
下载PDF
Migration Fractionation of Neutral Nitrogen Compounds of Crude Oils from Tabei Oilfield in the Tarim Basin, China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敏 张俊 +1 位作者 赵红静 冯敏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I CAS 2004年第1期89-93,共5页
The absolute amounts and relative distributions of neutral nitrogen compounds in the Tabei oilfield (e.g. blocks Ln1-Ln11) showed remarkable migration fractionation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From Ordovician reservoir... The absolute amounts and relative distributions of neutral nitrogen compounds in the Tabei oilfield (e.g. blocks Ln1-Ln11) showed remarkable migration fractionation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From Ordovician reservoirs (O) to oil legs T-Ⅲ and T-Ⅰ of Triassic reservoirs in blocks LN1-LN11, the concentrations of + decreased from {1.59}μg/g, {0.49}μg/g to {0.17}μg/g (oil). The ratios of various alkylcarbazole isomers, such as 1,8-dimethylcarbazole/nitrogen-partially shielded isomers and 1,8-dimethylcarbazole/nitrogen-exposed isomers, were adopted as the indicators of petroleum migration. The ratios increased from {0.13}, {0.20} to {0.67} and from {0.42}, {0.87} to {3.30}, corresponding to those of Ordovician oil leg and oil legs T-Ⅲ and T-Ⅰ. In going from the south to the north of the Tabei oilfield, the absolute concentrations of neutral nitrogen compounds decreased drastically, and the nitrogen-shielded isomers were enriched relative to nitrogen-exposed isomers and nitrogen-partially shielded isomers. Crude oils in the Tabei oilfield migrated laterally from the Jilake structure to the Sangtamu fault uplift and Lunnan fault uplift, and crude oils in the same fault uplift migrated and remigrated vertically from Ordovician reservoirs, to oil legs T-Ⅲ to T-Ⅰ of Triassic reservoi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氮化合物 石油 分馏 地层学
下载PDF
碳减排复合机制下我国碳税制度设计
5
作者 陈阵香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02-114,共13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转变的新要求。目前,我国虽已完成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试点工作,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机制作为应对碳排放的重要举措,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呈现出减碳降排不理想的情况。... 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转变的新要求。目前,我国虽已完成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试点工作,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机制作为应对碳排放的重要举措,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呈现出减碳降排不理想的情况。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我国作为全球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国际社会负责任的大国,为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实现“双碳”目标,应采取更有力的措施予以应对。2024年2月国务院公布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进一步规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但在制度设计上,不应囿于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或是碳税制度,而是应在以价格为基础的碳税和以数量为基础的碳排放权交易同时实施的复合机制下构建我国碳税制度。龙英锋:《“一带一路”国家碳减排复合机制构建》,《会计与经济研究》2019年第2期,第103页。以复合机制为视角借鉴国外碳税制度和碳排放权交易综合运用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的国情,从不同维度对碳税制度的属性与功能定位、碳税制度构建应遵循的原则、我国碳税制度的具体架构等方面,探索我国碳税制度的构建路径,为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法治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税 碳减排复合机制 税收法定 税收中性
下载PDF
建筑物、室内空气中挥发性羰基化合物检测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宋词 《化学试剂》 CAS 2024年第5期71-77,共7页
建筑物、室内空气中甲醛和乙醛等物质被归类为致癌物,并受到严格的监管,测定室内空气中羰基化合物的质量和数量在“碳中和”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的。重点阐述与建筑物、室内环境有关的挥发性羰基化合物的经典和现代的分析方法,并... 建筑物、室内空气中甲醛和乙醛等物质被归类为致癌物,并受到严格的监管,测定室内空气中羰基化合物的质量和数量在“碳中和”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的。重点阐述与建筑物、室内环境有关的挥发性羰基化合物的经典和现代的分析方法,并详细介绍了各种分析方法的适用目标。比色法操作简单,是目前使用最多的检测方法;许多小分子首先需要进行衍生化,然后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或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进行分析;光声光谱法和在线质谱法尽管有一些限制,但鉴定多组分混合物中的羰基化合物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羰基化合物 检测方法 室内空气 建筑物 实时监测 碳中和
下载PDF
可再生能源烤房的烘烤效果及废气排放
7
作者 杨楠 李俊营 +9 位作者 蔡宪杰 常栋 阎海涛 许跃奇 闫鼎 曹亚凡 王晓强 王明鑫 何晓冰 许成悦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10期195-203,共9页
为进一步探究可再生能源烤房优势,以煤燃料烤房为对照,研究了生物质烤房、热泵烤房、醇基烤房、太阳能辅助烤房和隧道式烤房5种可再生能源烤房对烤后烟叶中常规化学成分、中性致香成分、多酚类化合物、有机酸物质、经济效益的影响及其... 为进一步探究可再生能源烤房优势,以煤燃料烤房为对照,研究了生物质烤房、热泵烤房、醇基烤房、太阳能辅助烤房和隧道式烤房5种可再生能源烤房对烤后烟叶中常规化学成分、中性致香成分、多酚类化合物、有机酸物质、经济效益的影响及其废气排放。与煤燃料烤房相比,5种可再生能源烤房烤后烟叶中总糖、还原糖含量均有明显提升;太阳能辅助烤房、隧道式烤房、生物质烤房、热泵烤房烤后烟叶中中性致香成分含量分别提升52.11%、13.17%、6.99%、5.16%;醇基烤房、热泵烤房烤后烟叶中多酚类化合物含量分别提升25.66%、5.73%;太阳能辅助烤房、隧道式烤房的有机酸物质含量分别提升13.71%、0.89%;太阳能辅助烤房、热泵烤房和生物质烤房烤后烟叶等级均价分别提升2.42、2.27、1.05元/kg,干烟均价分别减少0.98、0.86、0.18元/kg;热泵烤房、醇基烤房、太阳能辅助烤房和隧道烤房无组织废气浓度均较小。总体来看,可再生能源烤房更符合提质增效的行业发展需要和绿色低碳的社会发展需要,尤其是太阳能辅助烤房和热泵烤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烤房 常规化学成分 中性致香成分 多酚类化合物 有机酸 废气排放
下载PDF
一碳化合物生物利用和转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姚伦 周雍进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29,共14页
一碳化合物(包括CO_(2)、CO、甲烷、甲醇、甲酸等)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并且有望通过光催化、电催化等实现绿色、可持续生产,被认为是下一代生物制造的理想原料。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多种能够天然利用一碳化合物的微生物,对这些微生物开展研... 一碳化合物(包括CO_(2)、CO、甲烷、甲醇、甲酸等)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并且有望通过光催化、电催化等实现绿色、可持续生产,被认为是下一代生物制造的理想原料。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多种能够天然利用一碳化合物的微生物,对这些微生物开展研究,并进行改造和利用,使其以一碳资源为原料合成能源和化学品,对于降低对传统化石资源的依赖,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概述各种一碳化合物的原料来源,包括传统化石资源和可再生原料、一碳化合物微生物利用途径以及各种一碳利用微生物及其改造合成燃料和化学品的相关研究进展,并对近年来构建合成型一碳转化体系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最后分析了一碳化合物生物转化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碳化合物 生物制造 二氧化碳 碳固定 碳中和 再生能源
下载PDF
复合聚硅酸铁混凝剂的制备、性能与混凝机理研究
9
作者 李立辉 丛忠奎 +3 位作者 陈建设 李斌川 刘奎仁 韩庆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68-274,共7页
为探明硅铁物质的量比对聚硅酸铁混凝效果的影响规律,以Na_(2)SiO_(3)·5H_(2)O、Fe_(2)(SO_(4))_(3)·7H_(2)O为原料制备6种聚硅酸铁,通过XRD、SEM及FTIR等分析手段对聚硅酸铁进行物相和微观形貌表征,并系统研究了聚硅酸铁用量... 为探明硅铁物质的量比对聚硅酸铁混凝效果的影响规律,以Na_(2)SiO_(3)·5H_(2)O、Fe_(2)(SO_(4))_(3)·7H_(2)O为原料制备6种聚硅酸铁,通过XRD、SEM及FTIR等分析手段对聚硅酸铁进行物相和微观形貌表征,并系统研究了聚硅酸铁用量、pH值、搅拌时间等工艺参数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聚硅酸铁具有多晶相结构,随硅铁物质的量比的增加,表面形貌由空心管状逐渐向片状结构转变。②随着硅铁物质的量比的增加,聚硅酸铁中Fe(Ⅲ)的自由离子、单核羟基络合物含量减少,聚硅酸铁的电中和能力减弱;相应硅酸多聚体含量升高,聚硅酸铁吸附架桥能力得到提升。③针对丁基钠黄药和二号油所制备水样,采用硅铁物质的量比为0.5的聚硅酸铁混凝剂净化处理,在聚硅酸铁用量为4 mmol/L、pH值为5.0、搅拌时间为20 min的条件下,COD去除率可达到48%。与Fe_(2)(SO_(4))_(3)·7H_(2)O、聚硅酸相比,聚硅酸铁混凝性能明显提升,混凝过程电中和与吸附架桥共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混凝剂 Fe形态分布 Si形态分布 电中和 吸附架桥
下载PDF
TOD项目在低碳转型中的国际经验及本土实践——以广州赤沙车辆段场站综合体项目为例
10
作者 陈灿振 梁轩 《建筑与文化》 2023年第10期54-56,共3页
在碳中和背景下,TOD项目步入了低碳开发的新时代。但国内从TOD角度探讨“减碳增汇”的研究与实践较少,将“双碳”目标融入TOD项目中还需要规划师做出积极响应。文章结合广州赤沙车辆段场站综合体项目,从强调用地功能混合减少交通出行距... 在碳中和背景下,TOD项目步入了低碳开发的新时代。但国内从TOD角度探讨“减碳增汇”的研究与实践较少,将“双碳”目标融入TOD项目中还需要规划师做出积极响应。文章结合广州赤沙车辆段场站综合体项目,从强调用地功能混合减少交通出行距离、增加立体绿化、提出深入利用清洁能源等方面,构建TOD项目的低碳转型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D 碳中和 减碳增汇 用地复合 立体绿化
下载PDF
氯化咪唑基离子液体对柴油中含氮化合物选择性脱除作用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谢莉莉 陈旬 +4 位作者 王绪绪 付贤智 Alain Favre-Reguillon Stephane Pellet-Rostaing Marc Lemaire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19-925,共7页
通过N-甲基咪唑和烷基氯的季铵化反应合成出了咪唑环N上烷基取代基碳链长度或者饱和度不同的4种离子液体:氯化1-丁基-3-甲基咪唑(BMImCl)、氯化1-烯丙基-3-甲基咪唑(AlMImCl)、氯化1-苯甲基-3-甲基咪唑(BzMImCl)和氯化-1-辛基-3-甲基咪... 通过N-甲基咪唑和烷基氯的季铵化反应合成出了咪唑环N上烷基取代基碳链长度或者饱和度不同的4种离子液体:氯化1-丁基-3-甲基咪唑(BMImCl)、氯化1-烯丙基-3-甲基咪唑(AlMImCl)、氯化1-苯甲基-3-甲基咪唑(BzMImCl)和氯化-1-辛基-3-甲基咪唑(OcMImCl)。以含咔唑(CAR)和二苯并噻吩(DBT)的甲苯-正十二烷烃溶液作为模拟柴油,测定CAR和DBT在这些离子液体中的相对分配系数,考察了离子液体对氮和硫化物的萃取脱除选择性。结果表明,在这些离子液体中CAR比DBT有更高的分配系数;4种离子液体比较,BMImCl和AlMImCl对CAR的分配系数分别达46和14,对氮和硫化合物的萃取脱除选择性SN/S分别达到125和38。测定了离子液体在模拟柴油的溶解度,发现这4种离子液体在甲苯和正十二烷烃模拟柴油中的溶解度有显著的差别,其中BMImCl和AlMImCl的溶解度相当且都很小。综合结果显示BMImCl具有最佳性能。实验还比较了BMImCl对不同碱性氮杂环化合物的萃取效果,发现其对含硫化合物和碱性含氮化合物的萃取效率随着模拟柴油中甲苯的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降低,而对中性含氮化合物表现出高萃取效率,且几乎不受甲苯质量分数的影响。对一种含有361 mg·kg-1N和3598 mg·kg-1S的工业柴油,BMImCl对其对中性含氮化合物的萃取效率达到38%,而对相对含量高约十倍的含硫化合物的萃取率仅约有1.7%。综合上述结果表明,氯化1-丁基-3-甲基咪唑盐离子液体对柴油中的中性含氮化合物具有高选择性脱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中性氮化物 萃取 柴油
下载PDF
中性蛋白酶对鯷制鱼露风味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江津津 曾庆孝 +2 位作者 朱志伟 肖宏艳 颜楠楠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2009年第2期141-143,共3页
本文研究了中性蛋白酶(As.1398)对发酵初期鱼露风味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将中性蛋白酶(As.1398)添加到鱼盐混合物中进行鱼露发酵后不论是pH值、总酸、氨基酸态氮、总氮、非酶褐变指数等理化指标,还是挥发性特征风味成分,如挥发性短链... 本文研究了中性蛋白酶(As.1398)对发酵初期鱼露风味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将中性蛋白酶(As.1398)添加到鱼盐混合物中进行鱼露发酵后不论是pH值、总酸、氨基酸态氮、总氮、非酶褐变指数等理化指标,还是挥发性特征风味成分,如挥发性短链脂肪酸都明显优于自然发酵的空白对照组,说明在鱼露发酵初期添加中性蛋白酶不仅可以加快蛋白质水解,缩短鱼露生产周期,还对鱼露特征风味物质中挥发性的酸的形成有积极的贡献,而自然发酵的鱼露难以在发酵早期产生特征挥发性风味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鯷鱼 鱼露 挥发性风味物质 中性蛋白酶 挥发性脂肪酸
下载PDF
塔北地区三叠系油藏原油中性含氮化合物和烷基苯酚的运移分馏作用 被引量:12
13
作者 张敏 龙长河 +2 位作者 张俊 张春明 胡伯良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50-155,共6页
塔北地区三叠系油藏原油中性含氮化合物和烷基苯酚自南向北存在着运移分馏作用 ,表现为中性含氮化合物的绝对浓度由高变低 ,屏蔽型化合物相对富集而部分屏蔽型化合物和裸露型化合物相对贫瘠 ,1,8 DMCA/1,7 DM CA ,1,8 DMCA/2 ,7 DMCA ,1... 塔北地区三叠系油藏原油中性含氮化合物和烷基苯酚自南向北存在着运移分馏作用 ,表现为中性含氮化合物的绝对浓度由高变低 ,屏蔽型化合物相对富集而部分屏蔽型化合物和裸露型化合物相对贫瘠 ,1,8 DMCA/1,7 DM CA ,1,8 DMCA/2 ,7 DMCA ,1,8 DMCA/部分屏蔽化合物 ,1,8 DMCA/裸露化合物的比值由小变大 ,而 [a]/[c]的比值则由大变小 ,烷基苯酚化合物 2 MPH/3 MPH和 2 ,6 DMPH/2 ,3 DMPH的比值亦由小变大。此外同一构造带中原油自西向东 ,从下而上中性含氮化合物同样存在着运移分馏效应。研究还表明塔北地区三叠系原油横向上自南向北 ,从吉拉克地区向桑塔木断垒和轮南断垒带方向运移 ,而侧向上原油从下而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含氮化合物 烷基苯酚 运移分馏作用 原油 塔北地区 三叠系 油藏
下载PDF
菜籽粕分步酶解制备水解产物的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姜绍通 罗蕾蕾 +1 位作者 潘牧 聂胜德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2-55,共4页
以脱脂菜籽粕为原料,水解度为考察指标,采用碱性蛋白酶与中性蛋白酶分步酶解法制备复合氨基酸及小肽等水解产物。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碱性蛋白酶的最佳酶解工艺参数为:温度50℃、pH10.5、加酶量3250U/g、液料比15:1、时间1.5h;中性蛋白酶... 以脱脂菜籽粕为原料,水解度为考察指标,采用碱性蛋白酶与中性蛋白酶分步酶解法制备复合氨基酸及小肽等水解产物。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碱性蛋白酶的最佳酶解工艺参数为:温度50℃、pH10.5、加酶量3250U/g、液料比15:1、时间1.5h;中性蛋白酶的最佳酶解工艺参数为:温度45℃、pH9、加酶量4500U/g、时间2h。制备的复合氨基酸及小肽等水解产物总水解度和氮收率可达25.66%和86.8%;水解产物在pH3~7范围内,氮溶解指数高于72.19%。三氯乙酸氮溶解指数达85.67%,且产物中植酸、单宁等主要的抗营养因子的含量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脂菜籽粕 复合氨基酸 碱性蛋白酶 中性蛋白酶
下载PDF
3种中性盐与HCl复合淋洗剂对Cd污染土壤淋洗效果研究 被引量:32
15
作者 陈春乐 王果 王珺玮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05-210,共6页
土壤淋洗是一种可以有效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淋洗剂的选择是淋洗过程的关键。通过振荡淋洗、过滤和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AAS)测定方法评价了3种盐溶液(NaCl、CaCl2、FeCl3)及其与HCl复合淋洗剂对Cd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3种盐均设... 土壤淋洗是一种可以有效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淋洗剂的选择是淋洗过程的关键。通过振荡淋洗、过滤和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AAS)测定方法评价了3种盐溶液(NaCl、CaCl2、FeCl3)及其与HCl复合淋洗剂对Cd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3种盐均设置0.1mol/L、0.4 mol/L、0.8 mol/L、1.2 mol/L、1.6 mol/L、2.0 mol/L 6个浓度梯度。结果表明,FeCl3的淋洗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两种中性盐淋洗剂,淋洗效果从高到低为FeCl3、CaCl2、NaCl。3种中性盐与不同浓度(0.05 mol/L、0.1 mol/L、0.15 mol/L、0.2 mol/L)HCl的复合淋洗剂对土壤Cd的淋洗效率均高于单一淋洗剂,且HCl与FeCl3复合淋洗剂对Cd的淋洗效率仍高于HCl与NaCl、CaCl2的复合淋洗剂。总体上,3种盐与HCl复合,Cd的淋洗效率均随3种盐浓度升高而增加,与高浓度的HCl复合,对Cd的淋洗效率越好。0.1 mol/L HCl与0.4 mol/L FeCl3的复合淋洗剂为试验条件下土壤Cd的最佳淋洗剂。经优化,该复合淋洗剂的淋洗条件为:固液比1∶2,振荡时间3 h,淋洗2次。与未优化的淋洗条件相比,采用优化的淋洗条件使土壤Cd的淋洗效率提高了11.0%,达到7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土壤淋洗 中性盐 HCL 复合淋洗剂
下载PDF
中性蛋白复合酶法提取大枣多糖的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石奇 樊君 石异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8,共2页
目的考察中性蛋白复合酶法提取大枣多糖的工艺,并验证大枣多糖的部分药理作用。方法对不同提取方法作对比;以多糖的得率和纯度为指标,对效果较佳的中性蛋白复合酶提法安排正交实验,筛选提取工艺;最后进行动物实验。结果确定中性蛋白复... 目的考察中性蛋白复合酶法提取大枣多糖的工艺,并验证大枣多糖的部分药理作用。方法对不同提取方法作对比;以多糖的得率和纯度为指标,对效果较佳的中性蛋白复合酶提法安排正交实验,筛选提取工艺;最后进行动物实验。结果确定中性蛋白复合酶法提取的最佳工艺为:酶液浓度0.15%,pH 7.5,提取温度37℃;大枣多糖的药理实验表明大枣多糖属无毒级,大枣多糖大、中、小剂量对S180小鼠巨噬细胞吞噬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作用。结论中性蛋白复合酶法提取大枣多糖工艺有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枣多糖 中性蛋白复合酶 提取 药理实验
下载PDF
酶解鱿鱼蛋白的制备 被引量:9
17
作者 夏松养 罗红宇 +1 位作者 罗国立 张毅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3期271-274,共4页
探讨了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胃蛋白酶、风味蛋白、酶菠萝蛋白酶以及复合蛋白酶对鱿鱼蛋白的酶解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水解条件下,复合酶对鱿鱼蛋白的水解效果优于单酶,确定了木瓜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为水解鱿鱼蛋白的适宜水解酶... 探讨了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胃蛋白酶、风味蛋白、酶菠萝蛋白酶以及复合蛋白酶对鱿鱼蛋白的酶解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水解条件下,复合酶对鱿鱼蛋白的水解效果优于单酶,确定了木瓜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为水解鱿鱼蛋白的适宜水解酶,两种酶量的比例为1∶1,正交实验得出最佳水解条件为:温度50℃、pH7、时间8h、加酶量6000IU/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鱿鱼 中性蛋白酶 木瓜蛋白酶 复合蛋白酶 酶解
下载PDF
聚氨酯—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合成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24
18
作者 瞿金清 李佩妍 陈焕钦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9-22,共4页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聚氨酯 聚丙烯酸酯 (PUA)复合乳液。比较了 4种不同合成工艺对PUA复合乳液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发现 ,单体中和合成工艺的PUA复合乳液的贮存稳定性、机械性能和耐水性好 ,具有工艺简单、污染小。
关键词 聚氨酯 聚丙烯酸酯 复合乳液 合成工艺 种子乳液聚合法 单体中和 性能
下载PDF
双溶剂萃取法分离酚油中的酚类化合物 被引量:5
19
作者 岳辉 秦飞飞 +3 位作者 曹前明 孙培志 葛明兰 熊杰明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6-109,共4页
分别以模拟酚油和工业酚油为原料,采用双溶剂萃取的方法分离酚油中的酚类化合物,考察了溶剂种类、加水量、反萃次数等对分离酚类化合物提纯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环丁砜为极性溶剂和正辛烷为非极性溶剂,通过双溶剂萃取的方法,可以使... 分别以模拟酚油和工业酚油为原料,采用双溶剂萃取的方法分离酚油中的酚类化合物,考察了溶剂种类、加水量、反萃次数等对分离酚类化合物提纯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环丁砜为极性溶剂和正辛烷为非极性溶剂,通过双溶剂萃取的方法,可以使酚油中的中性油质量分数低于0.5%,碱性物质质量分数降到0.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类化合物 分离 中性油 双溶剂萃取
下载PDF
亚硝酸与紫外线复合诱变原生质体选育产酶菌株 被引量:12
20
作者 肖怀秋 兰立新 李玉珍 《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6年第5期40-41,共2页
目的:筛选出一株稳定、高产的产中性蛋白酶菌株。方法:以突变株UV_(11)(原生质体紫外诱变得到)为出发菌株,在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最佳条件下制备原生质体并进行亚硝酸与紫外线复合诱变。结果:得到突变株Bacillus subtilis UN_(19),产... 目的:筛选出一株稳定、高产的产中性蛋白酶菌株。方法:以突变株UV_(11)(原生质体紫外诱变得到)为出发菌株,在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最佳条件下制备原生质体并进行亚硝酸与紫外线复合诱变。结果:得到突变株Bacillus subtilis UN_(19),产酶活力从最初的378.97U/ml提高到3965.84U/ml。结论:亚硝酸与紫外线复合诱变原生质体是一种很好的诱变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原生质体 复合诱变 中性蛋白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